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計劃 > 【精選】學校的教研工作計劃三篇

【精選】學校的教研工作計劃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3W 次

【精選】學校的教研工作計劃三篇

【精選】學校的教研工作計劃三篇

時間過得飛快,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爲了今後更好的工作發展,來爲以後的工作做一份計劃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工作計劃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學校的教研工作計劃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學校的教研工作計劃 篇1

爲探索示範性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的培訓模式,滿足教師專業發展個性化、常態化需求,圍繞“示範性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的主題,結合“國培計劃——示範性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培訓項目’實施方案”,立足教研,聚焦課堂,改進教學行爲,提高教學效益,提升教師專業化發展水平,構建符合學校實際的校本研修機制,促進學校內涵發展。制定歙縣鄭村中心學校國培計劃實施方案。

一、現狀分析:

我校地處鍾靈毓秀的黃山南麓,豐樂河畔,東距全國曆史文化名城——歙縣縣城五公里,西與徽州區接壤,是中外賓朋遊覽棠樾牌坊羣和鮑家花園等名勝古蹟的必經之地。我校創建於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有“歙縣西門第一學校”之美稱。下轄2個完小,6個教學點。

近年來,隨着課改的實施與深入,我校借農遠工程實施的契機,在校本研修中,以提高認識爲先導,以技術培訓爲前提,以資源建設爲基礎,以全員應用爲核心,以課題研究爲抓手,狠抓資源整合,強化應用研究,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育質量。但是,教師在理解新課程理念的同時,把理念轉化爲實踐存在困難,教師的發展需求呈多樣化趨勢,科研水平也發展不平衡。

爲此,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手段,依託網站提供的平臺,圍繞“示範性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的主題,以學科爲載體,創建學校學習共同體,探索示範性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有機整合的模式與活動,推動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切實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技能,引領教師專業成長是下一步學校校本培訓的方向。

二、研修目標

1、完善校本研修制度、拓展校本研修途徑、建立校本研修機制。

2、利用網絡研修平臺,採取網絡與校本研修相結合的方式,在學科課程專家引領下,通過對教師線上線下一年左右的時間的培訓研修,打造教師學習共同體,推動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技能,引領專業成長。

3、結合教師發展的實際需要與20xx年我縣“有效教學模式”主題,豐富校本研修主題,切實幫助教師診斷和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提高研修的質量,改善我校教育教學實踐,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共同成長。

4、建立一支師德高尚,素質良好、能適應現代化教育要求的反思型、科研型、學習型的教師隊伍。

三、研修對象:xx中心學校全體教師共計xx人。

四、研修措施:

(一)學習提高——認真做好校本培訓工作。

1、培訓工作常態化。

學校把校本培訓當作學校常規工作來抓,與平時的教研活動、業務學習相結合;與青年教師的培養相結合;每月至少組織開展一次“有效課堂模式”學科教學專題研討活動,分析教學現狀,研討教學方法,觀摩課堂教學,反思教學行爲,使校本培訓融入學校日常工作中。

2、培訓內容廣泛性。

學校一方面參加“20xx國培的遠程培訓項目”的引領性研修等培訓;另一方面學校開展多種自主性研修培訓。培訓內容力求做到全面、豐富、詳實,力求讓教師對當前的教育改革與研究有一個比較全面系統的瞭解。

3、培訓形式多樣化。

我們力求做到培訓形式多樣,貼近教師工作實際,體現“新、活、實”三個字:內容新(新課程理念,新課程標準的目標、教學方式和新型的師生關係);方法活(採用專家講座、案例分析、反思教學、參與式討論、網絡研修等研討形式);效果實(備課時要想到、教學中要做到、課後要反思到)。

(二)專業引領——搭建教師學習對話的平臺。

沒有專業引領的研究活動,教師的研究很難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或者至少耗費比較多的時間。除了教師個人的學習鑽研之外,還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給教師提供學習機會。

1、校內:

開展新老教師傳幫帶活動,教師每學期上一節研究課,互相聽課,彙報交流研究的情況,通過歙縣教育資源網、鄭村中心學校網站、鄭村中心學校教育資源網站分享研究的成果,形成大家都深入課堂,研究教學的良好氛圍,實現同伴互助、共同發展。

2、校外:

走出去,一是有計劃地安排教師外出學習,尤其是中青年教師,讓他們接受高層次、全方位的系統培訓,促使他們儘快成長。二是給教師搭建一個展示鍛鍊的舞臺,組織開展“教學技能比賽”,讓他們在一些大型研討會上展露風采等。請進來,學校邀請專家、教研員定期來我校作報告、座談、指導。

3、校際:

學校通過聯誼交流方式,充分利用國培平臺和聯誼學校的豐富資源,構建學習共同體,促進學校教師的專業發展。

(1)教研主題專題化。

在開展教研活動時,各學科都事先定好計劃、確立研究主題。

(2)教研行爲自主化。

教研組是開展校本教研的中堅力量與基本組織。每一位教師都要主動參與各類教研活動,主動與同事交流實踐中的成功與失敗。及時反思課堂教學行爲,撰寫教學後記、教學案例,並在教研活動時進行交流分析。同時,學校將繼續組織開展教學案例評比活動,爲教師提供交流的空間。

(四)課題研究——實踐教科研一體化。

結合學校實際,將課題研究與校本培訓、校本教研融合起來,實踐教科研一體化,提升實施新課程的水平,實現生態課堂。

1、凝鍊課題,紮實研究,再上臺階。

學校在校本教學模式研究的總課題引領下,各學科根據學科特點開展了各種子課題的研究,特別是結合我校的'班班通與各學科的整合的研究,使教學與研究合一,深入研究課堂教學,朝着一堂好課“教得有效、學得愉快”的目標努力。

(三)反思交流——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

(1)堅持課題研究過程化管理,不斷提高課題研究水平;堅持課題研究系列化,不斷豐富課題研究成果。

(2)繼續實行教學反思撰寫制度。教育教學中遇到的關鍵性問題進行行動研究與教學反思活動,逐步讓教學反思成爲我們每位教師的一種習慣、一種需要。

(3)開展小型多樣的主題式研討活動。圍繞各相關主題開展教學研討活動。活動前要定好研究主題,觀摩後圍繞主題進行評議。

2、聚焦有效課堂,追求校本,落實學科規劃。

(1)加強集體備課。

①以教研組爲單位,進行集體備課活動。主備教師要提前把教案送到組內教師手中,組內教師要認真閱讀教案,並提出改正意見,在上課前進行討論交流,進一步完善教案設計,經過大家討論形成共識,再進行上課。

②嘗試我校的電子備課系統裏的電子集體備課。

(2)加強教師研討學習。

①每月每位教師聽課3節;

②鼓勵教師校內跨學科、跨年級聽課;

③實行外出聽課學習回校彙報交流制度。要求聽課或培訓老師回校後,做到“取經”回來,大家分享。

④搞好學科活動,以活動促發展。

⑤創設課題研究的舞臺,促進研究成果的形成和轉化。

五、研修分段:

(一)第一階段研修主題:創設學習共同體,建設網絡家園

1、擬定培訓時間:20xx年9月。

2、體驗網絡研修,初步熟悉操作平臺:登錄、瞭解方案、完善信息、學會操作、體驗、上傳研修資源等。

3、階段小結。

(二)第二階段研修主題:主題待定。

1、擬定培訓時間:20xx年10月——11月。

2、學習課程,實踐研修。

3、階段小結。

(三)第三階段研修主題:主題待定。

1、擬定培訓時間:20xx年12月—20xx年4月。

2、學習課程 實踐研修。

3、階段小結。

(四)第四階段研修主題:主題待定。

1、擬定培訓時間:20xx年5月。

2、自學研修 集中答疑。

3、階段小結。

(五)第五階段:成果展示 總結評優。

1、擬定培訓時間:20xx年6月。

2、成果展示 全面總結:自薦優秀成果上報,撰寫並提交研修總結等。

六、保障措施:

1、組織到位。

學校將形成一個校長親自抓、分管校長負責抓、教研組具體抓的校本教研的管理網絡。

2、制度到位。

學校有相應的教學常規制度、聽課評課制度、師徒結對制度等,從制度上保證並激勵了教師參加校本教研活動,提高活動質量。

3、獎勵到位。

對優秀的教師給予獎勵。

4、經費到位。

爲了提高校本教研的成效,學校在經費上予以大力支持。

學校的教研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以《國家中長期教育規劃發展綱要》爲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堅持“全員發展、全面發展、特長髮展、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堅持“德能兼修,己物相融”的學校校訓,堅持“以人爲本、德育爲先、能力爲重、全面發展”的教育思想,爲高等學校輸送又多又好的優秀新生,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深入推進高中新課程改革,不斷積累教研教改經驗,加強校本教研,紮實開展課題研究,積極促進教師更新教育理念,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教研能力,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學生各項素質的全面協調發展,全面提高辦學效益,促進學校又好又快發展。

  二、工作及措施

  (一)狠抓教學常規落實,加強學校規範管理

藉助20xx年市教育系統規範管理效益年的契機,切實抓好學校教學常規管理的落實。期初組織教師認真分析教情學情,制訂出切實可行的教研組、備課組和教師教學工作計劃。堅持開展集體備課活動,各備課組堅持每週一次集體備課,認真鑽研教材,研究教法,做到疑難共析,資源共享,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益。定期開展教研活動,做到定時間、定地點、定人員、定內容,加強教育理論學習,開展說課評課活動。加強對教師教學常規工作的督促檢查,通過組織教學督導,促進教師備課、上課、批改輔導、聽課學習和教學研究等工作的落實。

  (二)加大課題研究力度,引領課堂教學改革

堅持教研推動、課題帶動,切實加強校本教研工作。繼續加強校本教研活動,以備課組爲單位研教、研學、研考,提高課堂教學效益,通過研教結合,鼓勵教師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和教學風格。大興課題研究之風,鼓勵教師就學科教學進行研究,申報校縣級、市級、省級課題。加強教師業務培訓,利用教研組活動,加強示範課的備課、授課過程和授課方法研究。

今年是“十二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的申報之年,教研室要努力做好組織協調服務工作,學校“十一五”後期申報的省規劃課題《高中學校精細化管理研究》要加大研究力度,要對現代學校管理制度進行修訂、完善,出版《二中典章》,年內完成課題結題工作。同時,要努力實現在省市“十二五”規劃立項課題不少於四項的目標,真正發揮我校省教育科學學科研究基地的示範引領輻射作用。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繼續實施培養教師的“四大工程”——繼續教育工程、青藍工程、中堅工程、名師工程,不斷壯大學校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和特級教師隊伍,各學科在本地市範圍逐步形成明顯優勢。充分發揮各學科教研組和備課組的集體智慧,通過組內賽課,集體研討,層層選拔,不斷推出精品課,選派教學基本功紮實、素質全面的教師參加各級教學比賽,特別是高中新課程教學比賽和高三教學研討課比賽,力爭取得好成績,爲年青教師脫穎而出創設平臺。

  (四)、大興學術研究之風,提升學校辦學品位

樹立“能教、能導、能研”的科研型教師典範,形成“教研出名師、科研興學校”的校園文化氛圍,引導教師圍繞學科教學探索、高中新課改、教師隊伍建設、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校本教研、學校精細化管理等方面撰寫經驗論文,特別是在課題研究方面要出經驗、出成果,論文在各級評比或刊物發表的數量與質量上有新的突破。

學校的教研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校教研工作根據上級教務工作意見,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紮實推進真教育,以規範辦學行爲爲抓手,加強教育教學工作的管理與指導。各教研組將以課題研究爲載體,以學生全面發展、教師業務能力不斷提升爲目標,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學質量、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爲根本,加大教學研討力度,堅持科學育人,紮實有序地開展校本教研工作。

二、工作目標

1.完善管理制度,規範教研活動,提供研討平臺,創設良好氛圍,紮實推進真教育。

2.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理論水平,更新教學觀念,着眼專業成長,培養教研骨幹。

3.加強課標學習,領會課標精髓,把握課改方向,總結實踐經驗,提高教研成效。

4.繼續課題實驗,抓實實施過程,開展個人課題,寫好課題反思,積極總結教育教學成果。

三、具體措施

1.重視學習培訓,提高教師素質

(1)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準確理解和把握新課標的變化,領會教材編寫意圖,把握教學要求。以新的教學理念來指導教學,積極實踐、探索新課程下的課堂教育教學規律,並將學習新課標的體會和心得落實到教學實踐中。努力造就一支適應現代化教學要求的專家型、學者型教師隊伍。

(2)加強教育教學基礎理論、現代教育理論、創新理論的學習,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指導、解決教學實踐中出現具體問題的意識。教師學習培訓採取集中學習、教師自學、網絡學習相結合的形式,使教師及時瞭解最前沿的教改信息,擴展教師的知識視野,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豐富教師的教育教學理論,提升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教學教研水平。全員學習的《教師要學陶行知》、《做教師真難,真好》,做好讀書筆記,寫好心得體會進行交流。各教研組每週至少組織一次業務學習;全面推行寫教學反思活動,鼓勵教師積極撰寫教學案例、教育教學小故事和學科論文,鼓勵老師積極投稿。

(3)加強骨幹教師的培訓。積極搭建優秀教師成長平臺,爲他們提供學習機會,通過理論學習、課堂實踐、經驗總結,使教師形成自己的教學特點,成爲學校的教學骨幹。再通過利用骨幹教師的帶頭、示範作用,推動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形成校本教研工作的良性循環。

(4)加強青年教師的培養,認真開展“師徒結對”活動,發揮有經驗教師的引領和帶動作用,開展豐富多彩的教研活動,每位幫扶教師至少要爲受幫扶對象提供三節課堂教學現場、指導撰寫三篇教學設計、幫助分析一門學科質量,使青年教師能早日成長起來。

2.紮實開展活動,切實提高實效

(1)加強團隊建設,推進團隊研究。以教導處爲主導,下設3個教研組:語文教研組、數學、技能科教研組。充分發揮教研組長的作用,立足本校實際,開展校本研訓工作,完善集體備課制度,形成備課、聽課、評課、反思一條龍,把“自我反思、同伴合作、專家引領”落到實處,開展行動研究、反思研究、案例研究、區域研究等活動。

(2)加強常態下課堂教學管理並對管理內容進行檢查,做好各項檢查記錄。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在於平時的課堂教學,本學期我校將狠抓常態下的課堂教學,學校領導將加強聽課力度,採取推門聽課、跟蹤聽課、檢查性聽課等形式,掌握第一手材料,確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紮實落實“週四教研日”和“每聽必評”兩項制度,引導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教導主任和教研組長應把好各自分管學科的特點,找到教研的突破口,提升教研的質量。本學期每位教師聽課不少於15節,教研組長、教導主任不少於20節。

(4)注重日常教研活動的資料管理。學校要求教研組和教師個人嚴格按管理制度完成好自己的各項工作,注意做好校檔案和個人檔案資料的積累工作,做到有計劃、有總結、有反饋、有整改、有實效,學校將組織評選新課程活動優秀教案、教學反思、典型案例、心得體會,編輯成冊。

(5)增強集體備課的實效,真正發揮集體備課的同伴互助效能。每次重大的校本教學活動(如優質課、新課程展示課、教學論文等)都應該以備課組爲組織單位進行集體備課,至少本備課組的成員都應該參加,必要時可以教研組全體成員共同參與,務必使每次集體備課都能發揮集體的智慧,集體成員之間的思想相互交流,互相碰撞,產生集體智慧的火花,從而達到相互促進,共同成長,真正提高校本教研能力的效果。

(6)繼續加強各級課題的實驗,課題組定期召開課題組成員會議,通過驗收的,要對研究成果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發揮課題實驗成果在教學中的作用,提高教學質量。同時注意材料的蒐集整理工作。

(7)探索小課題。從教學中不斷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然後藉助教研組提煉成話題,再提升爲專題,鼓勵老師申報各級小課題,學校要逐步規範對小課題的指導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