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報告 > 2015村精準扶貧自查報告

2015村精準扶貧自查報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4W 次

  篇一

2015村精準扶貧自查報告

根據省委、市委、縣委農村工作會議暨全省、全市、全縣扶貧開發工作會議部署,我鎮按照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和“六個到村到戶”的要求,嚴格按照規定步驟和時間節點開展工作。

  一、村情概況

(一)村情簡介。現在的核桃坪村是2010年由原下核桃坪村和原上核桃坪村撤村並組而成,人口382戶、1842人,耕地8100畝,退耕還林 2304畝,荒山6800畝,低產茶園900畝,良種核桃550畝,糧食作物以玉米、土豆和黃豆爲主,轄6個村民小組,沙二路橫貫全村6.5公里、上下核桃坪組和斯密羅科均通公路,而磨子坪、小溝、司兒灣處於山頂尚未通公路,全村現有低保133人、五保3人、孤兒5人,教學點1個、1-3年級學生98人。

(二)產業發展。2005年市紀委和市科技局對口幫扶在覈桃坪實施了2600畝茶園,因產茶遲加上技術管理不到位效益低下,現900畝。2006年市軍分區幫扶在覈桃坪實施了960畝良種核桃,因品種或者氣候原因無法掛果,現在僅剩550畝,只能當燒柴。近兩年磨子坪等鄉政府幫扶新增造林4000餘畝,小溝等羣衆逐漸擴大了山羊養殖規模。

(三)農民收入。全村常年外出務工人員230人,支撐全村年均收入2400元。季節性打筍子兩次,支撐全村年均收入450元。退耕還林、農資直補、低保供養等政策性收入,達到全村年均收入450元。高山3個組部分養羊戶年出欄山羊近10頭,矮山豬、雞基本上是自給自足,養殖業目前帶動收入不大。未流轉的柳杉造林全村6000餘畝,按每畝年產值250元算,拉動全村年均收入800元,但有個“留存爭取”的過程。合計人均年純收入4100餘元。目前暫無村集體收入。

(四)基礎設施建設。人畜飲水已經實現了全覆蓋,羣衆用水方便;通村公路在市軍分區幫助下已經硬化,上下核桃坪和斯密羅科3個組在“沙二路”沿線通公路,磨子坪、司兒灣、小溝3個組都在山頂沒有通公路,但均已建成1.5米寬的水泥“聯戶路”。;全村實現了農網改造,已通電;通訊信號尚未全覆蓋,其中磨子坪、司兒灣、小溝3個組手機信號還比較困難;全村 “村村通”衛星電視已全覆蓋。

(五)基層組織建設及其作用發揮情況。全村共計黨員36名,村級班子設有支書、主任、副支書、文書、紀檢小組長,縣上下派了林業局何卓剛爲第一支書,鄉上下派了大學生村官曾珂爲村副主任。村級活動場地建設比較完備,村級辦公經費全部兌現到位,每年5萬元的公共維護經費全部用於水管維護、鐵索橋維護、危巖處理、垃圾轉運等。村兩委比較團結,村組幹部的羣衆威信較高,但文化素質底,致富發展作用不強,因此基層組織在維護社會穩定完成鄉上交辦的目標任務上作用發揮良好,但是在引領發展上作用較差。

  二、精準扶貧工作開展情況

(一)加強政策宣傳。嚴格遵守縣上規定的“兩公告一公示”,共計公示到組3次並結合“兩項測評戶戶見面”把貧困戶的識別要求、程序要求逐戶的進行宣傳講解。

(二)嚴格選貧程序。堅持鄉上監督、村上引導、組上組織、羣衆做主,以村民小組爲單位召開戶長會確定初選名單,再將初選名單彙總到村,村上召集全體幹部和羣衆代表排序再公示,縣上指標公佈後以貧困程度的排序取捨,在集中全鄉名單在鄉場鎮公示。目前全村精準扶貧建檔立卡貧困戶80戶363人,脫貧32戶 147人,預脫貧6戶23人,未脫貧42戶193人。

(三)強化督導檢查。5月12日至22日鄉紀委採取實地走訪和電話抽查,督查共計72戶、其中識別對象45戶,知曉率高達100%、公開反響良好。

(四)充實《扶貧手冊》。結合沙腔實際製作了《貧困戶調查表》補充到《扶貧手冊》中去,增加了戶口數和實際人口數,耕地林地荒地資源普查,“七通七有核查”、“四因三缺一差分析”,已享受的惠民政策,現階段幫扶計劃,種養殖和務工創收臺賬等。

(五)初步歸類分析。全村338戶,因病80戶、佔23.7%,因殘38戶、佔11.2%,因學53戶、佔15.7%,土地流轉缺生產資料的16戶、佔4.7%,缺種養殖技術和務工培訓的44戶、佔13%,超生家庭負擔重的111戶、佔32.8%,有幹

勁需要資金幫扶的84戶、佔24.9%,交通住房條件差的49戶、佔14.5%,酒瘋子貪懶好吃的35戶、佔10.4%。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困難

(一)客觀原因。一是自然條件惡劣,生產條件艱苦。核桃坪村地形爲“兩山夾一溝”,山多地少,資源匱乏,農業基礎設施抵禦自然災害能力極低,加上村民居住分散,耕地少且土質差,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居住分散,文化、教育、衛生等社會成果共享程度低。二是勞動者素質差,勞動技能低,科技發展意識淡薄,傳統的經營、養殖模式依然存在;三是貧困人口觀念落後,缺乏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等、靠、要思想嚴重,自身發展能力不足;四是扶貧開發局限性強。低收入人口主要分佈在偏遠落後的山區、災害高發區、高寒區,點多面廣,基礎設施差,扶貧效果不明顯;五是是陳規陋習致貧,該村是純彝族聚居村,由於受彝族傳統習俗的影響,“薄養、好攀比”。六是醫療條件落後,部分村民小病不能得到及時醫治,久而久之,小病就變成重病,從而影響自身發展。

(二)主觀原因。一是戶籍制度改革和精準扶貧政策不配套。2013年以來“兩邊一川一區”啓動戶籍制度改革,沙腔鄉完成量和完成率均居全縣第一累計達 1400餘人。但當時承諾的是戶口轉變村民享受的惠農政策一律不變,但現階段的計生、民政、精準扶貧等相關政策卻沒有執行這一承諾,在羣衆中造成了負面影響。二是縣級部門抽查方式有待轉變。沙腔鄉常年外出務工人員爲家庭戶主的達到了800多人,

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登記的電話號碼均爲戶主電話,工作開展中大量的宣傳和接待幹部入戶以在家婦女爲主,單純的電話抽查無法全面反映沙腔鄉的工作開展情況。三是脫貧人口存在“一刀切”。今年縣上給沙腔鄉已脫貧數量是根據去年上報已享受惠農政策人數,已享受惠農政策不代表已脫貧,導致沙腔鄉現在已脫貧數量基數過大。

  四、發展意見

(一)開展分類扶貧。對有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貧困戶以幫教式扶貧爲重點,着重提高生產技術含量;對無生產資料的貧困戶以解決生產資料,改善生存環境,提高生產技能爲重點進行託底幫扶;對於無勞動能力的孤寡老人、孤兒等納入民政供養,進行救濟式扶貧。

(二)推進產業化扶貧。一是繼續加大植樹造林工程建設力度。不斷加大組織推動力度,積極爭取新一輪“退耕還林”政策,進一步帶動造林,並或者造林政策性幫扶。二是採取“規模化、示範戶、散養戶”相結合的建設方式,開展林下養殖,壯大本地山羊規模,力爭各戶均年出欄10頭山羊。

(三)加大智力扶貧。突出智力扶貧作用,發揮技術和科技對生產力發展的根本作用,切實加強基礎教育、職業培訓,確保每個貧困戶勞動力掌握1-2門實用技術及職業技能。同時引導羣衆自覺移風易俗,改變落後生活習俗,不斷髮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四)擴大務工輸出。一是組織引導富餘勞動力有序輸出。尤其是年輕閒散人員的外出創收,同時關心外出務工人。

  篇二

爲深入推進縣委扶貧攻堅決策部署,按照《xx縣委辦公室關於印發<扶貧開發工作督查調研方案>的通知》的精神和縣委、縣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我調研組於5月26日、27日深入XXX村開展工作調研,通過通過查閱資料、實地察看、基層座談等方式方法,較爲全面地掌握了該村的生產生活狀況以及當地羣衆發展經濟、建設新農村的願望和訴求,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落實工作保障、廣泛宣傳動員

縣 “六個到村到戶”精準幫扶工作會議後,我鎮立即組織召開了黨政聯席會,研究成立了相關工作領導小組和督查組,建立了獨立辦公室,明確2名業務人員到辦公室工作。充分利用幹部職工會,黨員說事會、小組長會等平臺,對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六個到村到戶”、 “四個一工作法”和市委胡吉宏書記到海雀的4篇調研報告等進行了學習傳達。同時,通過召開羣衆會、駐村幹部走村串戶、鎮工作信息平臺、黨務村務公開欄、《林泉之窗》期刊等方式在羣衆中進行廣泛宣傳。爲了加強學習力度,我鎮專門將精準扶貧“四個一工作法”、“六個到村到戶”好和海雀精準扶貧“十子歌”等宣傳資料印發各領導班子成員、駐村幹部、村幹部等進行學習,同時組織羣衆自編自演精準扶貧“十子歌”、快板表演等。強化了宣傳力度,調動了廣大幹部工作積極性,激發了貧困羣衆脫貧致富的強烈願望。

  二、當前各項工作開展情況

1、建檔立卡工作。嚴格按照規模分解、初選對象、公示公告、結對幫扶、制定計劃、填寫手冊、數據錄入、聯網運行、數據更新等九個步驟,按照相應的時間節點,完成1330戶5091人和8個貧困村識別的建檔立卡工作。

2、結對幫扶到村到戶。按照“六個到村到戶”精準幫扶要求,結合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基層組織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在縣派4個縣直單位幫扶我鎮的基礎上,結合全鎮及各村綜合條件等情況,從鎮屬各單位、各村(社區)選派幹部、村幹部、黨員、致富帶頭人等一共282名幫扶人員,各村建立了一支由駐村組長爲組長、縣幫扶單位幹部、駐村幹部、村幹部、村裏致富能人爲成員的15個扶貧工作隊,結對幫扶326戶1250人的貧困戶,要求每個幫扶責任人每週至少到村到戶1次,認真摸清幫扶貧困戶基本情況,找準幫扶辦法,制定幫扶脫貧計劃,按照“不脫貧不收隊”的工作要求進行幫扶。通過扶貧工作隊進行實地調研、進村入戶走訪、分析致貧原因並找準幫扶突破口,結合實際認真制定出了林泉鎮和15個村(社區)的“1+7”工作方案,並具有可操作性。

3、產業扶持到村到戶。在穩定糧煙的基礎上,按照“一村一策”的產業扶持辦法,通過能人引領、合作社示範,建立了清塘村575畝烤煙東部試驗站,林泉鎮惠鑫農民專業合作社1000畝中藥材種植基地,林泉社區、增坪村、山海村共300畝核桃基地,新水村500畝蔬菜基地,周寨村、營腳村共1000畝的大蔥基地。通過土地流轉,協調貧困戶到基地打工提高收入。目前,共流轉土地3975畝,羣衆在基地務工收入共240餘萬元。通過縣“122工程”的實施,目前正在實施清塘村林下養殖黑土雞6000羽,共覆蓋貧困戶30戶和困難農戶60戶,周寨村王溝養羊項目500只,覆蓋貧困戶25戶。林泉鎮新水村2013年脫毒馬鈴薯優質薯種植項目已完成竣工驗收,覆蓋農戶265戶,可使農民增加收入30萬元。

4、教育培訓到村到戶。縣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到營腳、增坪等村組織農民培訓2期1289人,職業院校到新水村舉辦培訓班1期60人,農民講師培訓10次600餘人,計劃輸送60人到職中學習培訓。

5、基礎設施到村到戶。實施涉及清塘、新水、餘姚、衛星、海子、周寨、林泉、增坪等8個村的通村水泥路共26.4公里硬化工程,現已完成路基13.6公里、路肩8.5公里、基礎墊層1公里、路面硬化0.3公里;投資各200萬元的清塘村、衛星村的“菸草扶貧新村”建設工程,“一事一議”部分已基本結束,涉及招投標的項目,目前正進行人飲工程水池的修建、管道的鋪設和太陽能路燈的安裝等設施施工中;清塘村“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總投資226萬元,目前進度已過半;新水、海子、衛星等村計劃農網改造1057戶,新水村已改造51戶,海子村、衛星村正進行線路施工中;深圳光明新區對口幫扶項目已落實規劃和制定方案上報;菸草機耕道建設項目正在協調中;高錦村移民整村推進及避險解困項目也正在規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