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報告 > 2017年春節期間回鄉調研報告

2017年春節期間回鄉調研報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3W 次

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機關黨建工作,利用多種形式強化實踐鍛鍊,不斷提升機關黨員綜合素質。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2017年春節期間回鄉調研報告,歡迎大家閱讀!

2017年春節期間回鄉調研報告

  【2017年春節期間回鄉調研報告1】

按照廳直屬機關黨委的統一部署,2016年春節期間,我局黨員幹部利用回鄉探親訪友的時機,走訪了浮樑縣茶業生產的典型企業和農戶,開展了當前茶葉品牌建設情況調研。

當前,浮樑全縣茶園面積13.6萬畝,茶葉產量6520噸,產值8.6億元,茶產業保持了穩定較好的發展勢頭。浮樑茶是我省重點整合的“四綠一紅”茶葉品牌之一,存在的問題具有較高代表性,主要體現在:企業整體實力弱,進取意識不夠.缺少旗幟性人物、旗幟性的企業,一些茶企老闆滿足於小富即安,拼發展、闖市場的主觀能動性不足,各自爲政、不願抱團發展。生產科技落後,同價位競爭力不強。標準化、機械化水平偏低,用工成本過高,產品競爭力不強。市場營銷乏力,品牌帶動力不足.產品市場開拓與佔有能力不強,提升品牌的辦法不多,宣傳不夠,投入較少,聯動機制尚弱,制約了茶葉品牌對茶葉產業發展的帶動提升。

爲推進我省茶葉品牌建設,特提出如下對策:

一是大力招商引資,做強企業主體。要牢固把握當前經濟結構調整的發展良機,充分利用各級政府的產業扶持政策,加大高質量、專業化的招商引資,引進實力強、思路廣、敢於做的領軍企業,同時充分利用兼併、重組、合作、上市等方式方法,加快形成企業集團,打造茶產業龍頭。

二是發展現代生產,提升產品品質。一要推進茶樹良種化。要健全完善茶苗良種繁育體系,大力推廣國家級無性系良種茶苗,加快培育地方特色的羣體種良種,擴大高產優質茶園面積,提升茶葉品質。二要推進基地建設綠色化。要加快推進標準茶園改造和建設,加大綠色有機農產品認證力度,推動茶葉基地綠色化發展。三要推進茶葉加工清潔化。要加快龍頭企業的初製茶廠改造,推廣清潔化生產技術。

三是拓展宣傳渠道,開展多樣營銷。一要健全市場網絡。要在全國茶葉主銷區建設一批品牌門店,形成覆蓋全省、輻射全國的茶葉交易網絡。二要發展電子商務。要大力推廣“互聯網+”電子商務交易模式,鼓勵開辦茶葉銷售網店;三要做好結合文章。要做好與文化的結合,系統地挖掘、整理、開發和利用茶文化資源,提升茶文化品味。要做好與旅遊的結合,打造獨具江西特色的茶文化生態旅遊。

  【2017年春節期間回鄉調研報告2】

近年來,我縣緊緊抓住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的大趨勢,依託鄉情、親情,大力引導在外創業成功人士返鄉創業,做大做強“迴歸工程”,促進了“人才迴歸、資金迴流、企業回遷”,初步實現了由“勞務輸出”到“返鄉創業”的華麗轉身,爲縣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更多活力,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我縣返鄉創業發展的現狀及成效

通過實施“返鄉創業、富民興縣”戰略,大力推進返鄉創業,我縣返鄉創業取得明顯成效。

1、創業平臺快速拓展。不斷加大工業園區基礎設施、配套設施和鄉鎮創業小區建設投入力度,工業園區和創業小區承載能力進一步提升,對返鄉創業的吸引力進一步增強。縣工業園“一園三區”(即:太陽升工業區、吳都工業區、九江(修水)工業園)規劃面積爲33.19平方公里,建成面積10.3平方公里。搭建了何家店返鄉創業園、江西雪人產業園、義烏飾品產業園、輝運飾品產業園、鵬寧返鄉創業園、溫州返鄉創業園等6個返鄉創業園,共有標準廠房60萬平方米。建設了渣津、石坳、古市、大橋、馬坳、四都、黃沙、山口等8個鄉鎮創業小區,規劃面積達3873畝,建成面積達1670畝。

2、創業項目花開滿園。圍繞服裝鞋帽、工藝飾品、機械電子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着力破解用地、融資、物流、用工和配套等難題,充分調動返鄉創業者的積極性,返鄉創業呈鋪天蓋地之勢。截至目前,全縣共有返鄉創業工業項目429個(其中投資500萬元以上的項目150個),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3億元,逐步形成了服裝鞋帽、工藝飾品、機械電子、食品加工等六大勞動密集型產業。其中,服裝鞋帽類項目220個,佔51.3%;輕工、材料類項目50個,佔11.2%;工藝飾品類項目46個,佔10.7%;機械電子、食品加工、傢俬製造等其它項目113個,佔26.8%。

3、創業經濟蓬勃發展。我縣返鄉創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呈現出裂變式擴張之勢,取得明顯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全縣返鄉從事商貿、服務等個體經營及創辦其他經濟實體的達3500人,帶動就業3萬餘人。6個返鄉創業園共入駐企業74戶,其中規模企業11戶,2014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68億元,上繳稅收968萬元。8個鄉鎮返鄉創業小區共落戶企業50家,其中46家企業建成投產生產,4家企業在建或籌備中,投資500萬元以上的34家,1000萬元以上的18家,5000萬元以上的9家,億元以上的3家,固定資產投資到達10億元,吸納就業人員5000餘人。

二、我縣返鄉創業發展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雖然我縣返鄉創業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1、項目實力不強、起點不高。由於受技術、資金、廠房、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影響,大多數返鄉創業項目實力不強、起點不高,缺少頂天立地的重大項目,缺乏科技含量高、市場佔有率高、在市場上有一定話語權的拳頭產品,甚至部分鄉鎮一些服裝鞋帽類企業都擠在集鎮的居民房內,導致接不到大的訂單,留不住生產工人。

2、產業佈局不優、鏈條不長。由於缺乏科學的引導規劃,致使返鄉創業項目呈零亂狀態,入駐企業產業較多,隨意性較大,甚至五花八門,沒有形成特定的產業區域,無法形成產業集羣優勢。且各落戶企業之間產業關聯度不高,鏈條不長,沒有形成上下鏈、左右鏈的整體,整體競爭力不強。

3、企業融資較難,抵禦風險能力差。部分返鄉創業人員積累的資金量有限,加上創業時缺乏通盤考慮,把所有資金一次性投入到項目中去,致使項目做到一定階段時,缺乏後續資金。加上企業自身管理不規範,企業法人信用意識淡薄,有效抵押物不足,財務管理不規範,致使向銀行融資貸款十分困難,項目投入難以爲繼。只要外部環境發生變化,大氣候有個“風吹草動”,企業就不能維持正常生產。

4、用工環境較差,產業工人留住難。我縣返鄉創業項目多數爲勞動密集型產業,勞動強度大,生活環境較差,配套設施不足,對務工人員缺乏吸引力。加上我縣青壯年勞力都在外務工,家裏都是一些中老弱人羣,且還要兼顧家裏農活,管理、培訓難度較大,“離崗”、“跳槽”現象普遍,用工極不穩定。

三、都昌縣返鄉創業發展的經驗做法

爲學習借鑑外地典型經驗,調研組一行深入都昌縣實地調研返鄉創業經濟,深切感受到都昌縣返鄉創業呈現出的蓬勃發展態勢,深切感受到“都昌經濟”很大程度上就是“都昌人經濟”。其主要做法如下:

1、鄉情感召。都昌在外創業成功人士有很強的家鄉情結,願意回鄉創業,回饋家鄉。都昌縣委、縣政府因勢利導,重點在三個方面下足功夫。一是摸清家底。發動鄉鎮、村組摸清在外創業成功人士區域分佈、從事行業、職務層次等情況,商務局、“第二商務局”工商聯積極聯絡,幫助在外出務工人員集中的深圳、東莞、溫州、寧波等地,建立都昌商會8個。對商會會長、副會長、成員的信息全部錄入招商信息庫,並和市一級、省一級商會加強溝通聯繫。如青海江西商會會長就是都昌人,該商會和全國各省的江西商會都有聯繫,更有利於掌握招商信息。二是走訪家人。除了積極參加省市組織的各類招商活動,堅持在外出務工人員集中的城市,每年自主召開5-6場產業推介會。都昌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親自登門拜訪。堅持年底時候到園區企業走訪慰問。三是結成家親。對都昌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客商給予政協委員、工商聯副主席等榮譽性職位,提高政治地位。設立規模獎、品牌獎、申規獎等獎勵,對企業做大做強的給予榮譽和物質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