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發言稿 > 在一年級家長會上的教師發言稿範文

在一年級家長會上的教師發言稿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W 次

各位家長:

在一年級家長會上的教師發言稿範文

下午好!

我姓*,是一(1)班的班主任,也是這個班的語文老師。首先,非常感謝大家來參加這個家長會。開學至今也有一個月了,在這裏我要感謝所有支持我工作,配合我工作的家長。是你們相信我,支持我,配合我的工作,短短的一個月時間,讓我們建立了彼此的信任。讓才從幼兒園、育紅班走出來的孩子順利地開始了他們的小學生活。

我知道,有很多家長都很想知道自己的小孩在這些日子來,在學校表現怎麼樣?學習能力和發展的潛能怎麼樣?在家裏該如何對孩子進行輔導?借這次家長會,主要目的也是:希望家長進一步配合老師,做好一些工作,加強你們和學校之間的聯繫,讓孩子們學得更好,更輕鬆,更愉快,取得更好的成績!

大家都是忙中抽空來參加這次家長會,我就開門見山地說今天開會的幾個主要事情:

  一、幼兒園、小學的一些不同

從幼兒園到小學一年級,孩子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環境,對孩子來講,他將面對新的校園、新的老師、新的夥伴、新的作息時間、新的要求、甚至連廁所也不同。學生上學後,每天的時間安排遠比幼兒園來得緊湊,對新入學的孩子來說顯得有點緊張。學生八點上課,星期一上午要上4節課,其他時間上三節課,課間10分鐘休息,11點30分放學。下午也上三節,因爲前幾天我們放假,耽誤了一些課,所以要補回來的,因此,這段時間,學生的學習很緊張。在幼兒園,大小便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但小學一般是在課間才能上廁所,並且男、女是分開的,而且大小便後的事要自己來做,這裏要求家長在家教會孩子,免得在學校受罪。學習任務重、心理壓力大,幼兒園以活動、遊戲爲主,進入小學開始以學習爲主(學科有:語文、數學、英語、音樂、美術、體育、品德與生活,7—8門學科,各課都有相應的教學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參與學習過程、掌握學習方法、獲取文化知識。任務重、壓力大。家長要適時地引導孩子,不要一味地遷就孩子,要經常與老師溝通,統一說法,讓孩子儘快適應小學生活。

  二、關於作息時間:

學校的作息時間是這樣的。上午,學生是7:50前到校,不要太早,來了以後要自覺早讀。傍晚放學時間是4點45分放學。中午上11:30放學。在這兒我要提醒幾點:

(1)、來接小孩的家長不要來得過早或過遲,過早,你會等得不耐煩,校門口也會顯得很擁擠;過遲,小孩也等急了,怕出意外。

(2)、來接小孩的家長請在我們班的等候區等待,等我領小孩到門口排好隊,再招呼自己的孩子回家。避免,因爲混亂,而讓有的小孩乘機溜走。以前發生過這樣的事情的。另外,如果是下雨天,我倒是希望來接的家長能到教室門口來領孩子,以免小孩淋壞了。

  三、新生入學特別要關注的幾個問題

孩子進入一年級首先感到得是新鮮、好奇,學習上所有的行爲都是被動的,爲了讓你的孩子儘快適應,作爲家長一定要幫助他們起好步,開好頭。這裏我提幾點要求,共大家參考。

1、關注孩子上學後的情緒(喜、怒、哀、樂)進入小學的頭一個月很重要,是學生最不適應的一個月,也是最不穩定的一個月,一些習慣的培養,最佳時期就在這一個月。也是最容易形成差異的一個階段。這時的孩子需要關心、需要鼓勵(激勵)、需要理解、需要幫助,更需要規範,而這些需求和渴望,孩子會通過不同的方式反映出來,等待家長去解讀,作爲家長要善於觀察孩子的情緒、興趣、身體的變化,耐心傾聽孩子的聲音(聽他們講學習、活動、老師、夥伴、校園,從而知道對什麼最感興趣,和誰最好,最喜歡哪位老師,)通過傾聽來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從而有的放矢進行引導。這時的引導對他們的一生有極大的影響。如果這時我們家長放棄了這個機會,或把這種責任委託他人,那將是一種遺憾。

2、關注孩子第一個星期的學習(特別是在家的學習安排)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必須重視新生開學的第一星期,讓孩子確立這樣的觀念:現在是小學生了,每天除了學校學習外,回家還得自己學習,養成按時完成回家作業的習慣,否則一旦孩子養成到家後先玩,置學習於不顧,那到了中高年級,孩子拖拉作業的壞習慣將會使你很頭疼。但是,現在的學習更多地強調活動、學生的參與,依據教學進程,可以讓孩子準備些明天課堂上的學習用品,有些孩子則需讀一讀拼音,練一練口算,這其實也是幫助孩子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

3、注意你對孩子的評價(評價是一種導向,評價不能急功近利)現代的學習觀指出:孩子在小學階段的學習,知識、技能並不是第一位的,而自信心、興趣和責任心將影響到孩子繼續學習乃至終身。因而,對孩子學習的評價不能僅僅是孩子的學習成績,更不應該片面到孩子的考試分數。請咱班的家長注意,不要太看重分數,要給孩子科學的評價。因爲科學的評價起着導向作用,會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和學習習慣。我們班的孩子來自於不同的幼兒園和育紅班,不同的幼兒園、育紅班對計算、說話、拼音等內容的處理方式不同,有的已經較系統地教過,而有的可能還未涉及,這在學習的開始階段會呈現差異,當家長的要注意,沒有學過的,絕不要以此來批評孩子不用功,上課不專心,這會挫傷孩子的學習自信心和積極性。事實上,從以往的經驗看,經過一個多月的學習,孩子原有的知識差異基本都能消除。這裏特別要提醒那些原來沒有學過拼音和計算的學生家長,給孩子一些幫助是必要的,但既不要在孩子面前指責原來的幼兒園,也不要心急,更不要對孩子講:“你怎麼會這麼笨”這類的話。早學未必一定優秀。

4、關注孩子的行爲習慣:關注身邊的小事,抓住時機,適時指導,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和品質(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要達成目標要一致。)

①、養成“不亂扔垃圾”好習慣:他是振興中華民族具體表現,也是愛國主義教育的最好內容。作爲我校的一名學生,一言、一行,與我們學校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在校學校會有常規要求,在校外要求家長配合。例:學校要求學生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不隨便亂扔垃圾。一張廢紙,扔在教室裏,你的行爲代表個人,;當離開校門一步,肩負學校榮辱,扔在校外你的行爲代表學校,丟的是學校的臉。再看遠一點,離開國門一步,肩負國家榮辱。一張廢紙扔在中國是小事,一張廢紙扔在外國,你就丟了十幾億中國人的臉。爲此,從進學校的第一天起,就要養成“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把它當成一件大事來抓。

②、學會整理書包:教會孩子整理書包,堅持讓孩子自己整理,培養責任意識——只能指導,不要替代。整理書包是學生的事,是培養孩子責任意識的有效途徑,整理書包的過程是一個思(反)考的過程,也是一個心理準備的過程(今天有那些學習活動,所有的準備做好了沒有),也是培養良好習慣的過程。當家長的,要投入點時間,督促孩子認真執行。一旦形成習慣,孩子受益,大人也省心。(文具購買,整理)

③、學會自己吃飯:飯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吃,進入小學後,一個人不會吃飯不要緊,一代人不會吃飯,就很可怕,千萬不能喂。在學校吃飯的同學帶好毛巾,一個星期洗一次。

4、學會簡單的勞動本領:掃地,洗紅領巾,洗手帕。

5、注意幾個姿勢:坐,立,行,讀書,寫字。

6、學會應急:放學接送的銜接,當家長有事不能準時來接或不能來接,孩子應該知道怎麼辦?這也需要提前訓練。習慣的培養是一個複雜而精細的系統工程,要求高、任務重、時間長、見效慢,只要做個有心人,要有耐心、有方法,最後一定會如意的。這裏,我還要提醒各位家長:當您的孩子和同學發生摩擦的時候,您可以來學校和班主任老師聯繫,以避免家長之間產生誤會和矛盾,也不必家長親自去找其他孩子解決。各位家長,孩子進入小學,是基礎教育的開始,路很長。你們選擇了我校,是對我們學校的的信任,也是對我這個班主任的信任。我相信:通過我們6年的共同合作,我校的明天會更輝煌,孩子的明天會更燦爛。最後祝各位家長心想事成,祝所有的學生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