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古典幽夢》的讀後感

《古典幽夢》的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8W 次

《古典幽夢》,一本具有神祕色彩的書,千古歷史,聚集了無數文人的筆墨,如清澈的水爲我們清洗心靈的創傷,雖平平淡淡,卻讓人受益匪淺。接下來小編整理了《古典幽夢》的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

《古典幽夢》的讀後感

  《古典幽夢》的讀後感1

《古典幽夢》的作者朱以撒先生以優美精妙的筆觸,描繪了世間許多美好卻被人遺忘和忽略的事物,引起我們的深思,讀來讓人不禁沉浸在字裏行間。

整本書讓我感慨最深的是第一單元——返璞歸真。生活在喧鬧繁華都市中的我們,早已習慣了忙碌而快節奏的生活,似乎忘記了生命的本真,更多的是迷茫與困惑。而這本書的第一篇就帶我們進入了神奇的聲音世界,感受松針落地、水草抽芽,領略夜鳥呢喃等大自然編織的美妙音樂,靜下心來細心聆聽,真的能感受到自然的律動,使人倍覺愜意、輕鬆,讓人更加嚮往迴歸自然的無憂無慮和自由自在。

第三篇——走進田野,我們不知不覺跟隨作者的腳步走進了久違的樸素田野,被田野中綠油油的一切所吸引,讓長期勞累的眼睛得到放鬆,被擦亮後的眼睛便可看見生命的本質。田野中不免會遇見可愛的小昆蟲,它們會與你發生“碰撞”,這裏的一切都讓你感到了勃勃生機。

第四篇——在鄉下仰望蒼穹,蔚藍的天空格外明朗,時不時會飛過幾只鳥兒,或自由飛翔,或排成“人”字,讓你欣賞它們精彩的表演。到了夜晚,與城裏的燈光通明不同,鄉下的空中滿天繁星,十分明亮,不僅照亮了農民歸家的路,還照亮了我們黯淡的心靈。廣闊無垠的天上,還見那一輪明月,高高掛着,給人們不滅的希望!

《古典幽夢》用引人入勝的文字,洗滌我的心靈,帶我體會自然之美、古典之美!

  《古典幽夢》的讀後感2

窗外的秋雨依舊,時而纏綿,時而高亢。我手捧一本書,嗅着那淡淡的墨香,被這四個字深深吸引了“古典幽夢”。“古典”乃傳統之古典,“幽夢”在傳統中找到心靈的歸宿。於是,我跟着作者來到古典世界,尋夢一回。

“不用問田園,十載歸來故舊歡。一笑從知春有意,籬邊,三兩餘花向我妍”,我彷彿聞着朱以撒先生的墨香來到了鄉野田園,籬邊的三兩小花正笑着向我招手致意。我輕輕脫去鞋襪,赤足行走在鄉間鬆軟的泥土上,“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也許真正赤足走過土地的人才會有如此真切的感受吧,也許泥土的氣息就是母親的氣息吧。這時我心中升騰起陣陣對土地的讚美與敬意。“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這時,我才明白作者所向往的鄉野是如此的美好、自由。也懂得了陶淵明遠離官場、熱愛田野的品質令人憧憬,“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何等的灑脫與不羈。

作者說“稻穗的鋒芒不停地摩擦着我的腿腳,那奇癢處我知道是蚊蟲乘機對我裸露的部位進行了襲擊”,多麼形象、生動的描寫,可我只能似身臨,卻未能在其境。興許是古典在離我遠去吧。真正的古典到底離我們有多遠?遠不可及嗎?未必。

“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時光倒流,我們又穿越時空、重讀古人。看王昌齡的“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盛唐之烈;讀蘇軾“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豪邁之情;感南唐後主李煜“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的故國情思;賞“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美山河;聽“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千古絕唱。他們或憂國憂民、或瀟灑豪邁、或行爲癡狂,斯人已逝,但尋古之旅,萬不可捨棄。

有夢纔有古典,纔有情思。窗外雨聲漸息,但我的古典尋夢之旅纔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