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漁童》讀後感

《漁童》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4W 次

詩人、散文家趙麗宏近年推出兩部兒童文學長篇小說,引起較大反響。第一部《童年河》仍是作家看家本領,散文形態,詩意氤氳,第二部《漁童》則是小說家當行本色了,講究故事人物主題開發。

《漁童》讀後感

書中主角、十二歲的童大路,摔壞了同學韓婷婷家一張大理石桌面。大理石紋理自然成畫,大路的平民家庭傾其所有都無法賠償。韓父韓方淵是留法教授、收藏家,不但不要求賠償,反而向好學誠實的大路展示了他的收藏,其中有國寶級的德化瓷雕漁童,讓大路體會到韓先生的仁厚、中西文明的博大和人類藝術昇華人生的魅力。大路也在同學胡生寶及其父親胡仲年的身上,第一次懂得了人生的複雜。由於韓家的好心,胡家得以棲身於韓家小洋房的附屬小棚屋裏,但胡仲年對胡家的表面的尊敬裏,暗藏着妒忌和惡意。他本來可以幫助大路避免摔碎大理石桌面,他不但不幫,反而事後因童家面臨鉅額賠償而幸災樂禍,到處宣揚。“文革”開始,胡仲年造反,圖謀以革命之名竊取韓家收藏,特別是漁童瓷雕。於是大路開始了他拯救漁童瓷雕以及韓先生父女生命的歷險故事。

顯然,身處那樣的時代,大路除了“善”的道德火炬以外,沒有任何力量可以對抗蔓延全社會的“惡”。大路不可能拯救世界,但他拯救了一個藝術品和兩個生命,憑的是什麼?

近四十年來,寫“文革”中“惡”的故事的作品很多。“惡”是“善”的缺失,結果便是不能捍衛自己的“人”性,其原因基本可概括爲三種。第一,爲意識形態誤導,以“惡”爲革命之“善”而勠力行之;第二,洶涌全社會的“惡”觸發了人心潛藏的“惡”,“革命”又提供一種道德掩護,於是“惡”的火山噴發,加上“惡”行帶來的某種陰暗心理的滿足和實際利益,反過來給“惡”火上加油,形成“惡”性循環;第三,文革使“惡”人更容易作“惡”,給普通人提供通過“惡”行謀取私利的機會,使很多本來不一定成爲“惡”人的人,成了“惡”人。這第三種寫的最少,但縱觀所有文明的重大歷史事件,這樣的“惡”人“惡”行,是常態,“文革”並非例外。

今天中國的很多年輕人,如果上兩代不親口告訴他們,他們是不會相信,自己善良慈愛的父母祖輩,也在“文革”中不同程度地參與了作“惡”。千萬不要以爲自己當年是聽號召而打了老師一個耳光,就不算作“惡”。要知道,沒有極爲普遍的“人”性失貞,“惡”不可能在全社會掀起狂瀾。大路所面對的“大惡”胡仲年,如果沒機會作“惡”的話,就會是一個以“普通人”而終老家中的父親,可能很顧家,很愛兒子。在全民作“惡”的文革時代,要反抗“惡”,捍衛自己的“人”性,非常困難。《漁童》中大路這個孩子,如何做到了這一點?大路行爲的第一動力,是仁義:韓先生對他仁,他報之以義。仁義,倫理學上叫作 principle of reciprocity,互惠原則,是所有人際關係的基礎,胡仲年對他不義,大路以仇人視之。第二動力,是大路通過韓先生所看見的中國和世界文明之美: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是“人”性第一本能反應,而保護美則是自然衝動;與此相關的是大路的第三動力,即藝術品的魅力:唯有人類,創造藝術品並願意被它征服,甚至能爲之付出生命的代價,大路體現了這一根植於“人”性的基本慾望。

大路是個孩子,道德意識上還是“自在之物”,完全是教養所致。這個教養,基於普通中國人的常識,是中國人幾千年的道統積累。大路捍衛了這個常識,由於教養的堅實。相比之下,同齡兒童胡仲年的兒子,大路的同學胡生寶,由於父親的耳濡目染,時時要跌入“惡”的深淵,雖然作者暗示了救贖的可能性。作者仁慈,因爲我們都知道,無數兒童少年在那一個時代作了無數的“惡”。成年人道德上是“自爲之物”,要做出大路那樣的道德選擇,要考慮的東西多得多,所以也困難得多。

大路拯救了《漁童》,但誰拯救了大路?是人類最“低”的道德常識,也是最“高”的道德律令。

要深究爲什麼一個社會只有很少人在普遍喪失人“性”的時代捍衛了自己的人“性”,需要道德勇氣。德國在反省二戰戰爭責任方面做得最好,部分得力於全世界的壓力,部分來自於德國文化的自省傳統。相比之下,我們的近鄰日本還落在很後面。“文革”是中華民族的劫數,但它所製造的災難,卻成了文學的富礦。遺憾的是,這一富礦的開發,遠遠不夠。在這方面,我們也需要大路那樣的道德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