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魯迅《傷逝》優秀讀後感範文(精選18篇)

魯迅《傷逝》優秀讀後感範文(精選1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8W 次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魯迅《傷逝》優秀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魯迅《傷逝》優秀讀後感範文(精選18篇)

魯迅《傷逝》優秀讀後感 1

在魯迅的小說中,《傷逝》是最令我喟嘆的一篇,看過後很久都不能釋懷。子君給了我相當深刻的印象,她的溫順、柔和和悲哀的死亡令人不勝感慨。涓生和子君本性上都是善良的人,爲什麼子君會在這個小圈子中一步步走向滅亡呢?究竟是什麼害死了子君呢?“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這句表達上還略嫌生澀的話曾令涓生非常高興,他從中看到了子君的獨立和堅強。然而,事實上子君是沒有學會獨立的。所謂“獨立”應該是自己主宰自己,而這一點又建立在有能力養活自己的基礎上。可是子君不行,她首先沒有維持生計的本領,所以她剛從家庭中脫離出來,又把自己全權交給了另一個人來主宰。表面上看來私奔是一種了不起的舉動,實際上卻只不過是一次權力的轉手罷了。她拒絕做一個封建家庭的乖女兒,卻心甘情願地做了小知識分子的.家庭主婦。倘若子君目光遠大,投奔一個成熟的,有經濟能力的人,也尚不致落到如此田地。

可惜涓生也不過只是一個思想尚還幼稚,卻又自以爲進步的青年。他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進步思想,但又喜歡將生活理想化;另一方面他又很貧寒,經濟上十分拮据,還沒考慮清楚麪包和愛情的關係,就不負責任地接子君一起生活。他將子君理想化了,他以爲她是堅強、獨立、富有進步氣息的新女性,他不知子君的勇敢完全是出於對他的信任和依賴。一旦子君見了他的無力,見他也必須爲生計奔波,她也不得不爲他變成一個家庭主婦。涓生和子君其實都厭倦這種生活,但他們都無力改變,當現實和理想產生了太大的落差,子君便逆來順受了,然而涓生卻不能忍受,他認爲子君違背了他的理想,於是歸咎於她。

再加上子君非常的軟弱、善良,他趕她,她就走了。其實他們合築一個家時子君也賣掉了自己的金首飾,她完全有留下的權利。但子君壓根兒沒想到這些,她歸根到底太幼稚,太單純了,她過於浪漫,看愛情重過一切,所以當涓生說不再愛她時,她便心如死灰,什麼都不想爭取了。究其根本,子君和涓生都是太幼稚的人,只是子君要更淺一些。她似是而非地學到一些新鮮的思想,造就了一種浪漫的氛圍,這種對愛情的嚮往使她敢於衝破封建家庭的牢籠,然而她只知依靠涓生,以他爲一切的出發點。說明她還未擺脫封建夫權思想的束縛,她適應不了社會,看不透生活,最終便被生活所吞噬了。

魯迅《傷逝》優秀讀後感 2

今日重讀了《傷逝》。

兩次讀後竟是不一樣的感覺。大學的時候學習現當代小說讀了魯迅先生的幾篇小說,這篇印象是比較深刻的了。或許是因爲這是魯迅先生唯一的一篇感情小說,或許是因爲和感情有關。感情總是一個完美的字眼,讓人浮想聯翩;感情又總是一個感傷的字眼,讓人悲情不已。

爲了感情,子君與親人決絕;爲了感情,涓生與朋友不再往來。用涓生的話講,這一切都是爲了“所謂的感情”,是因爲不理解。等真的理解了,這理解了的東西卻都變成了隔膜,並且是永久的。

涓生追求子君的時候,以往很仔細地研究過表示的態度,排列過措辭的先後,以及倘或遭了拒絕以後的情形。可是臨時似乎都無用,在慌張中,身不由己地竟用了在電影上見過的.方法了。

最終如願在一齊“子君不在我這破屋裏時,我什麼也看不見。在百無聊賴中,順手抓過一本書來,科學也好,文學也好,橫豎什麼都一樣;看下去,看下去,忽而自我覺得,已經翻了十多頁了,可是毫不記得書上所說的事。只是耳朵卻分外地靈,彷彿聽到大門外一切往來的履聲,從中便有子君的,並且橐橐地逐漸臨近,——可是,往往又逐漸渺茫,最終消失在別的步聲的雜沓中了。我憎惡那不像子君鞋聲的穿布底鞋的長班的兒子,我憎惡那太像子君鞋聲的常常穿着新皮鞋的鄰院的搽雪花膏的小東西!”

然而“我也漸漸清醒地讀遍了她的身體,她的靈魂,可是三星期,我似乎於她已經更加了解,揭去許多先前以爲了解而此刻看來卻是隔膜,即所謂真的隔膜了。”

可生活是太現實,太殘酷的事實,不斷地改變着很多物,事,人。因爲油雞,因爲阿隨,因爲鄰居太太的眼神,這些很細微的小事情竟也是這樣地影響着人的情緒。慢慢的涓生感覺到家的虛空,感覺到比寒冬還寒冷的臉色。最終天天呆在圖書館也不願意呆在家裏。

受了冷落的子君內心該是怎樣的酸楚,無奈,她肯定也有無數個像涓生等待她的那種心境,可是這一切都在她日漸暗淡的眼神裏,都在她剛紅潤起來又變得無彩的臉色上,都在她日趨失去的話語裏,更在涓生提出分手時的無語裏。

涓生提出分手是覺得無愛了,而子君依然深愛。當初爲了愛和家人的決絕“我是我自我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分手的時刻,也僅僅是在涓生無數個晚歸的時候,讓鄰居太太轉告一聲:告訴他,我走了。除了身上剩餘的能夠涓生生活一陣子的銅板,沒有隻言片語。看起來同樣決絕。確是如此傷情,從她不久後的離世即可知。

這是怎樣的一個女子,愛他的時候不顧一切,被離棄的時候,決然離開。愛,絕對是一個人的事情,沒有愛的糾纏只會失去更多。能夠沒有愛,能夠沒有愛人,但不能夠沒有自我。

太低微的死根本觸及不到悲喜,寧願高傲的死去,不願祈求愛人的一次回眸。

子君,這勇敢的女子,帶着這來不及回味的短暫的幸福,含愛而去。

魯迅《傷逝》優秀讀後感 3

讀完魯迅的《傷逝》心中充滿了惋惜、悲涼與憤怒。小說以涓生與子君從戀愛、結合到最終的離異,這不到一年時間中,兩人之間感情的微妙變化爲資料。向我們展現主人翁追求感情的歷程,而最終的結局無疑是可悲的。

涓生與子君的感情或許一開始就註定不會有結果。涓生從一開始對感情充滿活力,到之後的淡漠與殘酷,直至親手將子君推向死亡。子君爲感情堅定、奮不顧身,而最終也爲感情將其埋葬。子君與涓生敢於向封建傳統挑戰,他們是勇敢的、無畏的。尤其是子君。他們一同構築夢想中的家園,然而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應對窘迫的生活,涓生的抱怨油然而生。而這背後,正是由於子君經濟上的不獨立。沒有經濟基礎,在感情中便沒有了發言權,即使有也微乎極微。子君由一個勇敢獨立的女性,在生活的蹂躪下,變爲一個怯弱的、傳統的家庭主婦。涓生喜歡的則是與之有共同夢想、共同追求的子君,而非結合後這樣的子君。這樣的子君是涓生無法容忍的,當然這也是二者分裂的原因之一。同時涓生強調“感情必須實時更新、創造”,的確,感情也有保鮮期。涓生與子君結合後的生活,平淡而枯燥,沒有戀愛時的活力與新鮮感。涓生感到厭倦,加之生活上的拮据,加速兩人感情走向滅亡。

涓生與子君的感情,或多或少是對現代感情的'反映。涓生是男性的代表,追求感情是的熱情,得到感情後的滿足,拋棄感情是的無情。而子君則是女性的代表,爲感情而盲目,而堅定,而奮不顧身,最終也因感情而死。其實這種感情杯具的產生,並不完全歸咎於涓生,當然子君也無可責備。只能說現實太殘酷,他們未能經受住殘酷的考驗……

涓生與子君的感情杯具,讓我們感悟到現實的殘酷,人生的無奈,與人性的怯弱。女人對於感情往往比男人更加堅決,堅決到盲目。願爲感情捨棄一切,而最終的結局大多是可悲的。在感情中,女人往往是情感大於理智,而男人則相反。尤其是結婚後的女人,拋棄自我的夢想、追求,投身於家庭瑣事,相夫教子。經濟上不獨立,在生活中大多沒有發言權和自主權。對於男人,事業抱負往往比感情更重要。一旦發現感情成爲自我的累贅,可理智的選擇拋棄。

人需要生活着,愛才有所附麗。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童話,我們也不會成爲王子或是公主。不可爲感情而捨棄一切,尤其是親情。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將感情轉化爲親情,讓愛人成爲親人,這樣感情才能永恆。

魯迅《傷逝》優秀讀後感 4

《傷逝》是魯迅唯一一篇以青年男女戀愛和婚姻爲題材的作品,它講述了一個醒者與未醒者的悲哀故事,全文描述得細膩、細心、細事無非,尤其結尾那句“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進第一步去,我要將真實深深地藏在心的創傷中,默默地前行,用遺忘和說謊做我的前導……”更是提綱挈領、發人深思。

在《傷逝》描述的故事裏,涓生是醒者,他雖然不致於象“狂人”那樣受衆多不醒者的排斥和貶損,但他也同樣有“狂人”般醒者的痛苦。子君是個未醒者的代表,“阿隨”雖然是子君的寵物狗,但它是子君未醒的象徵,老觀念不就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嗎?所以,做爲醒者爲未醒者療救病痛,自然不可能“真話”就有效果的,有時適得其反。這樣,也就不難理解在小說《傷逝》中的結尾了。魯迅先生經過涓生的.手記說:“感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造。”他還沒說的話是:感情如果不時時更新、生長和創造,那就必定“傷逝”。聽說魯迅先生寫這篇小說的時候,正是和他的學生許廣平結合的時候,這在某種意義來講,小說對社會、對先生、對許廣平都是個警示。

魯迅說過,“女人幸福生活的最大敵人是無聊~”事實上我一向覺得自我是個幽默大方、自信陽光、身體健康、相貌堂堂的男生,但這些優點在缺乏物質基礎的支撐下顯得那麼無辜無助和無力~確實,“沒有房子,我讓感情住在哪裏?沒有車子,生活又如何運轉?”生活的現實讓大多女孩在選擇對象時不得不把男方的物質基礎放在首位,但從《傷逝》中我們能夠清楚看到,如果過分依靠男人,那便會使自我走向脆弱……

其實找對象就和炒股一樣,必須分散投資,決不能孤注一擲,並且選擇的類型要多樣化,不能只關注“基本面”好的績優股,或者急功近利地做“短線”,最好能今日買,明天就漲停;所謂“長線是金”,有時候找對一向潛力股將來可能獲得的收益會遠遠超乎想像!

如果把女人的相貌、身材、個性、人品等綜合起來用數字來表示其水準的話,那找一個60分左右的對我而言可能就是“實惠”,而70分左右的則是“現實”,80分左右的叫“夢想”,85分以上的,就是“夢幻”了~

我這一生都在追求“夢想”,但或許最終還是不得不應對“現實”吧。

魯迅《傷逝》優秀讀後感 5

從小說的名字中能夠感受到這是一篇以杯具結尾的文章。“傷逝”——爲逝去的東西而悲痛,讓人聯想到遺憾、悔恨,給人一種悲哀、淒涼的感覺。作者以“涓生手記”的方式敘述了在“五四”這個黑暗的社會時期,兩個覺醒的知識分子爲了感情而不顧一切,走到一齊,最終因社會的壓力與生活的殘酷而走向分離的感情故事。

讀完《傷逝》之後,感觸頗多,有一種悲涼的感覺。

在我看來,子君,作爲一位時代女性,能夠衝破封建觀念的束縛,掙脫封建家庭的牢籠,毅然追求自我的感情,在當時是很叛逆的,是很困難的,是與時代不相容的。但她對感情堅決,喊出了自我的心聲,喊出了數千年來女性不敢喊出的“我是我自我,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這樣響亮的個性解放的呼聲。她不顧世俗的眼光,義無反顧的和涓生在一齊,即使是沒有堅實的物質基礎。但當她與涓生在一齊生活的時候,由於生活所迫,她成了一位典型的家庭婦女,爲家庭瑣事而忙碌,爲小事而爭吵。慢慢的,她由一個思想解放的新女性轉變爲一個世俗的'女子,而這時她與涓生的感情也慢慢變淡,慢慢變質,最終走向毀滅。而子君最終被拋棄而走向了死亡。

涓生,一個新時代的青年,雖然也有着新思想,但卻是不徹底的。剛開始的時候,他是勇敢的,對感情執著,對未來充滿期望。但從本質上說,他依然受着封建思想的毒害,表現出守舊與懦弱。尤其是和子君生活在一齊的時候,他的自私、虛僞、卑怯的心裏慢慢的滋生起來。當他與子君出去的時候,他害怕別人譏笑、猥褻和輕蔑的眼光,而子君卻“大無畏”。到最終,他們的生活越來越慘淡,應對生活的壓力,他把生活的重擔推給了子君,而自我卻不敢應對。最殘忍的是他離開了子君,把她推向了死亡的深淵!我認爲,涓生的新思想只是表面上的,是經不起時間和現實考驗的。

一段完美的感情就這樣逝去了,而當涓生再懷念過去的完美的日子的時候,一切已經都無法挽回了,他剩餘的時光只能一向“傷逝”下去。二人悲慘的結局,讓人不免傷懷。所以,我們對待感情時,既不能失去自我,也不能逃避職責。

魯迅《傷逝》優秀讀後感 6

對於我來說,魯迅先生的文章一向都是較爲難懂、晦澀不明的。能夠說《傷逝》也不例外吧。可是這僅僅二十多頁的文字,讓我覺得有些許悵然,爲涓生、或是爲子君。

每讀一本書之後,我都會把書裏的一些句子摘抄下來。有人說,往往書裏被人單獨摘抄出來展示的句子,最能表達整一本書裏想要表達的東西。《傷逝》裏有這麼一句:

“我是我自我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就是這麼分明、堅決而又沉靜的一句話。而小說的名字《傷逝》,這壓抑的名字。就如同餘華的《活着》是由一系列的死亡所構成一般,魯迅的《傷逝》則是從追求新生而寫成。

通篇讀下來,我發現子君這位人物同當代的我們有些相似。不在社會,而在想要自由、想要奔跑時,卻被無形的囚籠束縛着。不知中國青年是否有如魯迅先生所期望的擺脫冷氣、只向上走。

我們都在追求,卻一次次被現實壓垮了腰,屈服於現實。

子君亦曾追求過。初時她能夠爲了感情而在父親面前立下一句有力的宣言,令涓生看到新時代的.曙光。他們也會在一齊討論那個時代下鮮少有人提及的話題、會爲了新生活四處奔波與奮鬥。但當涓生失去了工作,倆人一同住進一個大雜院中,與衆多所謂官太太住在一齊時,子君變了——其實倒也說不上變,因爲子君的骨子裏一向都是舊時的思想,從未變過。

她開始養阿隨來打發這百無聊賴的時光、開始爲了爭奪油雞而與官太太們互相大罵、開始操心於世俗與日常、開始褪去她僅存無多的榮光。

可涓生仍在對新生活抱有期望啊。他從未忘卻翅子的扇動,儘管比先前已經頹唐得多。之後,阿隨也被送到了一個並不很深的土坑裏,涓生與子君似乎也互相厭倦了。

“向着這求生的道路,是必須攜手同行,或奮身孤往的了,倘使只明白槌着一個人的衣角,那便是雖戰士也難於戰鬥,只得一同滅亡。”

道不一樣不相爲謀。一個繼續追求,一個淪爲舊囚。這便是被現實壓垮了腰之後,屢敗屢戰或是俯首稱臣的兩條路。

只願在這滿是迷霧與荊棘的人世中,能夠找到一條不後悔的路,不懷傷而逝。我想,這便是《傷逝》於我的意義。

魯迅《傷逝》優秀讀後感 7

《傷逝》是魯迅先生唯一的一部感情小說,小說短短一萬多字卻生動地描述了子君與涓生從相戀同居到感情破滅的全過程。語言簡短有力,思想資料深刻龐雜。

涓生和子君他們單純追求個性解放,感情至上,走個人奮鬥的道路,最終造成了杯具。

作者以“涓生手記”的形式,回顧從戀愛到感情破滅這一年的經歷,用涓生的切身感受來抒發他曾有的熱烈的感情,深切的悲痛和願入地獄的悔恨。

涓生的故事發生在“五四”年代,在那個黑暗社會裏,戀愛和婚姻問題不可能是一個獨立的問題。

從涓生的個性心理描述,我真實地感受到相愛至分手的殘酷,而血淋淋的感情正是那個提倡感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造,最終卻爲了求生而離開子君的涓生親手埋葬的。

回顧涓生對待子君感情的過程,那裏能夠看出他矛盾自私的陰暗面。追求子君的時候“照見我含淚握着她的手,一條腿跪了下去……”。也難怪日後竟成了子君溫習的必修課,而涓生之後卻只當作是淺薄可笑的電影一閃。如此純真熱烈的求愛形式,竟被涓生自已踐踏了。

涓生衝動的,甚至是不負職責的浪漫熱情,只能維持到得到子君的愛時,就成了“被質問,被考驗”的負累了。

他們相愛的時候,涓生是這樣形容的,“去年的暮春是最爲幸福”,但就算如此愉悅時,他們走在路上,他仍會覺得到時時遇到別人的探索,譏笑,猥褻和輕蔑的'眼光……可見,子君給他的幸福並沒有堅定他的感情,他的勇氣在很早時段都已經暗地裏隱藏着不穩定性。

總之,《傷逝》中子君是個杯具性的人物,她對感情的盲目純真一開始就奠定了她的杯具色彩。涓生的“無愛之愛”又起了一個催化劑的作用,加深加快了她的杯具化進程。

魯迅《傷逝》優秀讀後感 8

我覺得婚姻給婦女們帶來了安穩與保障,但讓婦女們失去了卓越的機會。我那裏所說的安穩與保障是讓婦女們學會了隨遇而安,這種安穩會讓婦女們失去遠大的抱負和活力,使她們甘於華而不實的平庸生活。

在《《傷逝》》這篇文章中有這樣的一段話,傍晚回來,常見她包藏着不歡樂的顏色,尤其使我不歡樂的事她要裝作勉強的笑容。幸而探出來了,也還是和那小官太太的暗鬥,導火線便是兩家的小油雞,但又何必硬不告訴我呢?和涓生同居前的子君會看書,會和涓生探討一些書本知識,她會說出“我是我自我的,他們誰也沒有權利干涉我”的口號,這在當時是很有個性解放色彩的,這說明當時的子君是有思想有主見有去理解新東西的。可與涓生同居後的子君變得沉默了,雖然剛同居時他們是幸福的,他們會在一齊談同居前的點滴,但時間久了,加上生活的緊迫,他們之間的隔膜也越來越大了。有時他們會坐着相互沉默,或者就是子君對涓生重複說着他們以前的故事,說得次數多了,以致於涓生對子君所說的故事都能夠背了,也聽得煩了。涓生此後寧願呆在寒冷的圖書館也不願早早地回去應對子君。子君一向活在了過去,活在了記憶力裏,她找不到此刻屬於自我的自我。

與涓生同居前和同居後的子君爲什麼有那麼大的區別呢?我認爲如果一個女性只會爲家庭任勞任怨,沒有自我的奮鬥目標,那麼她的這種家庭主婦的主角會破壞他們之間的'家庭生活。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社會每一天都在變化,人也在變化,你把自我固定在家庭主婦那麼小的範圍內,你就會失去很多與外界聯繫的機會,這樣會使自我孤陋寡聞。如果把一顆心死死地拴在家庭這一根繩上,把神經死死地繃緊來看住自我的家庭,那麼你就會變得敏感起來,變得小氣起來。此外,爲了做好好妻子的主角,如果你遇到了什麼不開心的事,你不能夠亂髮脾氣,不能夠說出來,只能悶在心裏。一個好的發泄方式,就只能是不說話,做臉色。但這樣的行爲,在丈夫看來你是多麼的不善解人意,不體貼。在以前,很多人認爲,婦女就應當呆在家裏相夫教子,不能再外面拋頭露面,丈夫就是自我的天,就是自我的一切,一切都應當依附丈夫聽從丈夫。婦女們從來都是被定義被思考的。

當子君與涓生的生活泥已經走到盡頭的時候,子君沒有想過要去改變自我,改變涓生,而是過着像一潭死水一樣的生活。子君當初爲了與涓生同居,她與家裏斷絕了關係,陪同涓生去租房子時被人指指點點,但子君說出了“我是我自我的,他們誰也沒有權利干涉我”便毅然於涓生同居了。在當時的社會,這樣的行爲是違反道德的,是被人所瞧不起的。從子君果斷與涓生同居我們能夠看出當時的子君是一個覺醒的知識分子。但到之後,當她與涓生之間已經不存在愛時,她卻缺少了給婚姻開死亡證的勇氣,最終選擇了鬱鬱而終,子君沒有想過自我還能夠重頭再來。

我認爲,無論在什麼什麼時候,女性都應當自我解放自我,進取地建設自我的心靈,不要用別人的眼光來衡量自我,把自我從身體中解放出來,拋棄妨礙自我提高的觀念,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主角中都應當與男性共同創造價值。

魯迅《傷逝》優秀讀後感 9

子君走了,涓生說:“如果我能夠,我要寫下我的悔恨和悲哀,爲子君,爲自我。”

“傷逝”,子君的傷,涓生的傷,也勾起了我的傷。

子君愛涓生,是那樣地熱烈,那樣地純真。在那個受舊思想束縛的年代,一個弱女子爲了追求自我的感情,不惜與家人反目。我不明白當她分明堅決地說出:“我是我自我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又需要多大的勇氣。艱苦的生活,子君沒有半點抱怨,她總是用笑容去遮掩她的不樂。爲了她愛的人,她傾注着全力去做飯,日夜的操心,她就這樣終日汗流滿面,短髮都粘在腦額上,兩隻手也粗糙起來。然而最終的最終,她還是沒有得到那份本應屬於她的感情,子君幾乎付出了全部,然而還是輸給了現實。

涓生愛子君嗎?我想愛吧!愛開始的子君,愛逝去的子君。如果有這樣的女子爲你付出全部,愛你多於愛自身,我想你也是愛的。只可是之後經歷了一些事情,某種東西蒙蔽了那份純真的愛吧!生活越來越拮据,油雞們逐漸成爲餚饌,阿隨也被送走了,涓生看子君的頹唐,感嘆人是多麼容易改變呵!當涓生孤身枯坐,回憶從前,竟覺得大半年來,只爲了愛—盲目的愛嗎,—而將別的人生的要義全盤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愛才有所附麗。世界上並非沒有爲了奮鬥者而開的活路。如果說子君變了,那涓生必然變了,並且變得更加徹底。感情與生活,爲何硬要這樣聯繫呢?子君沒有錯,涓生沒有錯,只是感情太過脆弱,輸給了生活。

我同情子君,也爲子君感到不值。那樣純真的人兒,只是爲了尋求她的感情,她付出了全部。不管生活多麼困苦,她都竭力地呵護着她的愛人,然而結果是他不愛她了。精神上的打擊要比物質上的打擊更加沉重吧!子君的離開是必然的,她已經沒有任何留下的理由。子君死了,她連惟一的期望都破滅了,生存對她又有何意義,活着對她就是一種精神上的煎熬吧!或許有一天,涓生會明白子君的'苦衷吧!他會發現子君沒有變,子君一向都是那麼愛他,子君的付出是那麼地無私,以至於連回報都忽視了。可是,子君等不及涓生的覺醒了,她是那樣地,帶着悔恨,永遠地逝去了。

感情爲何如此脆弱?無辜地被扣上“罪惡”的頭銜。當所有的矛頭指向感情,我們也只是悲哀地選擇結束。是感情的錯?還是我們不夠堅持?當感情遇上現實,感情就被扼殺了,怪現實太殘酷,還是感情太脆弱?其實感情沒有錯,現實也沒有錯,錯的是我們自身,我們總是主觀地把感情和現實聯繫在一齊,爲了生活,好像就非要拋棄感情似的,所以感情輸給了現實,是那麼地無奈。

得到的總是被當做理所當然,還挑三揀四,爲何要等失去後才明白珍惜呢?失去了,再多的悔恨,也是於事無補。得到的就是最好的,得不到的,那本就不屬於你。一個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你一向挑她的小毛病,就不會發現她的優點。如果你努力發現她的好,那麼她的小瑕疵也近乎完美了。

佛說:“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修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相遇,相識,相知,難道還要相離嗎?一份感情,的確來之不易,爲什麼不能好好珍惜呢?不要用其它的理由去扼殺感情,感情真的很脆弱。兩個人在一齊,就是要不斷地磨合,學會包容,學會理解。

涓生悔恨了,可是子君不在了。珍惜爲你付出的人吧,同時要有顆感恩的心,懂得去回報。感情就是那麼脆弱,需要雙方的共同的呵護。輸什麼,也不能輸了自我。

魯迅《傷逝》優秀讀後感 10

讀着魯迅先生的《傷逝》,一遍一遍,再逐字剖析着,就恍若文中的涓生和子君就是現實中的他和你。

《傷逝》是魯迅先生唯一以青年戀愛和婚姻爲題材的作品,這是一篇悲情小說。作者以“涓生手記”的形式,回顧從戀愛到感情破滅這一年的經歷,用涓生的切身感受來抒發他曾有的熱烈的愛情,深切的悲痛和願入地獄的悔恨。雖然涓生的故事發生在“五四”年代,在那個黑暗社會裏,戀愛和婚姻問題不可能是一個獨立的問題,他們感情的破滅似乎還可以歸罪於社會解放的過程。那麼現在呢?21世紀的愛情,創造在一個更進步更自由的時代,他們不會再經歷涓生的社會迫害,不必爲“人必生活着,愛才有所附麗”的苦惱,也無需爲求生而象涓生那樣“向着這求生的道路,是必須攜手同行,或奮身孤注”的決擇。但是,我們今天的愛情,卻因更加自由,一任的夢想還是重複着涓生的故事,一樣的愛了,逃了,最後拋棄他們曾經深愛過的女人,任她們自生自滅。

從涓生的個性心理描寫,我真實地感受到相愛至分手的殘酷,而血淋淋的愛情正是那個提倡愛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造,最後卻爲了求生而離開子君的涓生親手埋葬的。涓生因爲尚未忘卻的翅子的扇動,這在文中多處提到,而他又以爲他的翅子又因子君“只知捶着一個人的衣角”而比先前頹唐得多。於是決定“那便是雖戰士也難於戰鬥,只得一同滅亡。”在決定着他們只有分離才能開闢新的道路時,他又意識到“----我突然想到她的'死,然而立刻自責,懺悔了”這個時候他有一絲不捨,其實,他早預到子君沒有了他,只有死。因爲子君“她自始自終,還希望我維持較久的生活。”就算這樣,涓生還是因爲早晨的時間多,而計劃在閒談中,故意提起往事,似一個隱形的壞孩子,把那翻在心裏折騰過的“所謂不虛僞的真話”對子君說了出來,而子君聽後“她的臉色陡然變成灰黃,死了似的”。直到“子君卻不再來了,而且永遠,永遠地!”,涓生這才意識到當初以爲“將真實說給子君,她便可以毫無顧慮,堅決地毅然前行,一如我們將要同居時那樣。”恐怕是錯誤了,因爲子君“她當時的勇敢和無畏是因爲愛”。涓生最後雖然也悔恨和悲哀了,但卻只能換來子君永遠的空虛,歡欣、愛、生活已經全都逝去了。這個時候,我想人只有在失去時才感到存在的可貴,這句話便是真理了。

於是,他們的愛情走向在開始就已經有了明顯的差別。子君是義無反顧的,從他們最初交際半年時的對話,她分明地堅決地沉靜地說“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直到面對涓生熱烈地追求,她果斷地捨棄家人,將整個社會拋在身後,毅然地跟着涓生。這是一種對社會的背叛,是不符合大衆化的,是當時那個時代不相容的,但子君卻堅強地選擇了那樣沒有退路的愛,其中的勇改和無謂又豈是你我能體會的?但涓生最後卻用“所謂的真話”把她推向地獄,雖然文中沒有交待子君的死因,但我們完全可以想象,在當初他們同居時,她的叔子已經不認她做侄女,可見家庭反對之強烈。那麼子君被涓生“逼”回到足以被唾沫淹死的家族中,私訂終身、未婚同居,這諸多罪狀,還不夠她死一百回嗎?這便是涓生悔悟時說的“我沒有負着虛僞的重擔的勇氣,卻將真實的重擔卸給她了”,這重擔也便真的“壓”死了子君,毀滅了涓生贖罪的機會,完全破滅了他們的愛情。從而更加突出了涓生的不負責任,自私陰暗,這也正是魯迅先生的一慣寫法,不同的是,這次揭示的是人性弱點的陰暗面。

我們應該值得借鑑的是,既不能象子君那樣愛得失去了自我個性,也不能象涓生那樣輕率地開始。還是那句老話:沒有足夠的水,就不要走進羅布泊。既然兩人決定了相愛,就應該相互扶持,共同進步,哪怕結局是一同滅亡,也要與愛同生。

魯迅《傷逝》優秀讀後感 11

魯迅先生的作品《傷逝》選自他的小說選《彷徨》,是魯迅唯一的以青年的戀愛和婚姻爲題材的做作品。

“五四”以後的青年普遍關心的是戀愛自由、婚姻自主。《傷逝》寫的就是子君和涓生的戀愛以及其破滅過程。

小說以涓生的口吻和切身感受來描寫兩人曾經的熱烈的愛情和最後愛情破滅的悲痛以及悔恨。涓生和子君衝破了重重的障礙,最後終於得到了他們的愛情和所謂的自由,然後在處處受到排擠的封建社會現實面前,這兩個知識分子並不能僅僅依靠他們的勇氣和“盲目的愛”好好地生活下去。面對着來自社會的壓力和兩個人各自的思想和性格方面的弱點,使得兩人越走越遠,最終出現了“所謂真的隔膜”,使得涓生對子君的愛情消失了。

事實上,涓生愛上的是他眼中的那個勇敢的、果斷的子君,是他想象中美好化了的子君,他從這樣的“分明的、堅決的”子君身上看到了中國女性的希望,這樣的“輕飄飄”的愛是很不牢靠的,雖然一開始的時候他們非常幸福,然而那幸福那麼虛幻,還夾雜着不安,一旦生活起來,幻想破滅,愛情也隨之消失。子君大概是真愛着涓生,所以她能夠爲了愛走出封建,奔向自由,追求個性的解放,但是,也只是這樣而已,面對涓生的變化和生活的壓力,她漸漸的不安起來,以至於用不停的“考驗”來給自己以信心,然而涓生最後到底還是對她說了愛情的“消失”,這對於子君來說就是希望的幻滅,最終子君被父親接了回去,在他人的冷眼中死去。

涓生在生活的過程中逐漸領悟到要去尋找新的出路,可是,並不成熟的他面對着黑暗的社會,也只能是摸索着前進,他對於子君的去世感到強烈的自責和悔恨、悲哀,小說的最後寫到“我向着新的生路跨出第一步去,我要將真實深深地藏在心的創傷中,默默地前行,用遺忘和說謊做我的前導……”,雖然所說的是,他不想面對黑暗,只想用遺忘和謊言來掩蓋,不讓自己的真實露出來,事實上卻是對於黑暗社會的強烈不滿和控訴。

小說一如魯迅的一貫作風,及其深刻地揭示了現實的問題,在黑暗社會中,戀愛和婚姻的自由不可能是一個孤立的問題,它的最終解決,不能僅靠着個性的解放,它只能是整個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

人生最苦痛的是夢醒後無路可走。從《傷逝》看魯迅和朱安自由的愛情一直是人們永恆的追求,愛情的自由是人們在追求過程中最大的享受,自由的婚姻是沉溺愛情中的男女最大的期望,婚姻的自由只有與子偕老的人才能理解!

從作者本人來看,我是很不屑魯迅先生的婚姻的,一個思想的救贖者,卻救不了朱安的人生,一個黑暗社會中舉着火把的人,卻不肯點亮朱安房間的燈!自由是愛情的必要條件,俗話就是兩情相悅,在這一點上,魯迅先生把完整的自由的自己全部給了許廣平,且不論許廣平對魯迅是愛慕還是敬仰,在魯迅先生的諸多支持者中,這是一個自由的愛情,帶來了一份自由的婚姻,他們也享受到了愛情的自由,但是!他們絕對沒有得到婚姻的自由!在朱安的心中,魯迅是她的天,是她一生的依賴,她看許廣平就像是親妹妹,她看海嬰就像自己的兒子!她爲魯迅付出了一生,而在魯迅心中的朱安是什麼分量呢?大概也就是個名義上的妻子,事實上的老媽子吧!

婚前的涓生和子君就像魯迅和許廣平,婚後的涓生和子君就像魯迅和朱安,我暗自猜測,這是不是魯迅先生良心發現而寫下的懺悔!朱安的一生是悲哀的,在她的生命裏,幾乎沒有飛揚的時刻。她彷彿是一顆鏽了的圖釘,最初被釘在哪裏,一生就只能釘在哪裏,無可奈何孤獨老去。時代的列車,轟轟然朝前駛去,我們站在車上,望着車尾那些漸漸遠去的人影,不經意間,依稀還能望見朱安那哀愁的眼神,在夕陽的餘暉裏,淡淡地閃出一線光,瞬間又暗下去。這眼神裏,囊括了一代舊式婦女的命運寫真。遭遇了魯迅,我以爲他會待她好,起碼可以給她一個女人最低的要求!但是她被遺棄了,就像子君被涓生遺棄了一樣!在追逐愛情的美好甜蜜的過程中,子君是個新時代女性,她會被娜拉吸引,那個真正勇敢的女性,她以爲自己能像娜拉一樣灑脫,自由!然而她一心追逐的自由的婚姻卻成了她掙脫不了的桎梏,當一個人把自己禁錮住,除了他自己,沒有第二個人能解放他,子君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從文章中看,涓生和子君之間沒有了愛情,於是就放棄了婚姻,在現在看來,放棄婚姻是最好的選擇,兩個人從此都自由了,不用再虛僞的面對虛僞的對方,有了更廣闊的天空,生活會更美好,可是,子君死了,至於是怎麼死的,我們不得而知,但冥冥中感覺跟涓生逃不了干係。這讓我很難明白。我並不認爲子君的死與涓生有莫大的關係,甚至我覺得,子君的死更大程度上是不能承受內心的自我否定,這自由的婚姻是她一心認定的要追求的,追求到的那一刻她就等於給自己設了一個牢籠,結局是這自由的婚姻並沒有帶給她婚姻的自由,涓生直白的說出“我已經不愛你了!”這時的子君只想逃離這個牢籠,但是逃離出去的她要去哪裏呢?一旦逃離,就是對自己的否定,她已經無處可去,不逃出去就得一輩子面對這個牢籠,就像一個已經夢醒的人,明知道無法再沉溺夢境,但醒來又無路可走,這時的子君,除了選擇死亡,還有什麼更好的選擇呢?換句話說,子君的死是必然!與子君不同的是,朱安在周家默默的活着,朱安能在周家呆着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的婚姻並不建立在愛情上,朱安留下來是爲了責任和道德,但是那樣的活着跟活着牢籠裏有什麼區別?當魯迅死後,抗戰後期,朱安生活困苦,想出售魯迅藏書,宋紫佩跟友人前來勸阻,朱安衝宋紫佩說:“你們總說魯迅遺物,要保存,要保存!我也是魯迅遺物,你們也得保存保存我呀!”當真淒涼入骨。她在黑暗裏沉默太久了。但是她說的不對,她不是魯迅的遺物,而是遺棄物!

錢理羣說“小說的重心不在那失敗了的愛情本身,而是涓生所面臨的兩難選擇,對於他們之間無愛的現實,是說還是不說?這也是終身折磨着魯迅的人生困境之一”如果說魯迅藉由愛情想表達自己的困境,我想魯迅先生已經找到了解決的辦法了,那就是披露真實的心,那就是從夢中醒來,哪怕沒有路可走,涓生最後的選擇是“將真實的重擔“卸給對方,魯迅先生在說真話方面是無畏的,他與許廣平同居的事實就是最好的真話。

許廣平是新時代女性,她看重愛情更甚於婚姻,可能很多人都欣賞着許廣平寬廣的胸懷!都欣賞着魯迅不離婚,對朱安盡責盡義。但是她的胸懷,他的不離婚,在我看來都是對朱安的傷害!他不離婚,從另一方面看就是讓朱安不得不恪守封建的道德,當然,對於朱安來說,離婚也是她無法承受的,許的胸懷,讓朱安對許廣平有着一種歉疚,朱安死的時候還在稱讚着許廣平,在我看來這是一種悲哀,這種悲哀不全是魯迅跟許廣平造成的,更是朱安自己造成的,就像是子君把自己逼到絕路上。

總之,子君是死了,涓生還活着;朱安是悲劇的,魯迅還有許廣平。如果說《傷逝》是涓生和子君的愛情悲劇,不如說是子君的悲劇,涓生的悲哀!因爲魯迅先生說“悲劇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摧毀給人看”子君一心追求的美好的自由婚姻被摧毀了,看這悲劇誕生的人是涓生,他是悲哀的!面對子君的死,涓生會懺悔,會痛苦,會難以釋懷,但是幾年以後,十年以後,幾十年以後,如果涓生突然發跡了,他的婚姻會怎麼樣?他的生活會怎麼樣?

雖然不能斷定,但必定會改變,而這一切的改變都與子君無關了!傷逝也是有一個時間限定的!想一想這以後的情景,又是一個悲劇!像魯迅先生自己寫的《娜拉出走以後》,離家出走很簡單,很常見,可是,出走以後呢?這個玩偶似的女子,有了自己的思想,但她沒有看到自己的四肢仍然被牽扯着!自由,不是她能奢望的!一場夢醒了,要尋求自由,就要離開,就要出發,但是突然間面對着無路可走的困境,人生該怎麼辦?人該怎麼面對自己?子君選擇了死,得不到自由也不肯回頭;朱安選擇了活,得不到自由那麼就默默承受悲哀!如果得不到自由!我們該何去何從?

魯迅《傷逝》優秀讀後感 12

愛情本身就是永恆的話題,有的人的愛情悲情,有的人的愛情歡喜,有的人的愛情轟轟烈烈,有的人的愛情平平淡淡,那麼在魯迅筆下的愛情又是怎麼樣的了?在我的印象中,魯迅先生好像沒有寫過關於愛情的文章,但是恰巧我前段時翻閱的《傷逝》,原來是魯迅先生所寫的。

文章的一開始“如果我能夠,我要寫下我的悔恨和悲哀,爲子君,爲自己。”這句話引起了我的好奇,我仔細的閱讀了魯迅先生的這個作品。《傷逝》寫的是涓生與子君對戀愛與婚姻自由的追求,這追求最初已經獲得成功,但終於還是失敗了,其根本原因是由於社會的迫害。

其實結合魯迅現在那個時代的社會背景,再仔細品讀文章中涓生和子君的愛情結果也是不難理解。被社會所束縛了,同時涓生和子君本身也是有自己的問題。涓生對子君的愛情只是緣於她的果敢、她的思想進步和與衆不同,並不甚實質,恐怕難以維繫;而子君對涓生的愛雖然是那樣的`專注深至,但其內容也十分空洞虛幻、不切實際,只是“盲目的愛”。

他們通過自己的鬥爭,最後獲得了戀愛自由,婚姻自主。但是最後涓生和子君還是沒能走在一起,在他們結婚之後,子君不那麼上進了,甘願成爲丈夫的附屬品了,沉浸在家庭的瑣事之中,像變了個人。而涓生自私,利用自己不甘於平庸的藉口拋棄了子君,最後導致了子君的死亡,而他自己也沒能過上如意的生活。

當然,魯迅先生不可能單單只是描繪他們的愛情悲劇,在這之中蘊含了更加深刻的社會意義。

涓生和子君愛情悲劇的意義在於,它啓示人們:在一個不合理的社會中,單純追求個性解放和婚姻幸福,是不可能成功的。只有在爲社會解放而鬥爭的過程中,才能真正實現個性的解放和個人婚戀的幸福。同時它也揭露了一個事實:愛情需要“物化”,他是基於基本的生活的,沒有生活基礎(在這裏體現爲社會基礎)的愛情勢必會破滅。

魯迅《傷逝》優秀讀後感 13

我們總是很天真地以爲愛情是兩個人的事,只關乎於愛與不愛。這恰恰忽視了人的社會屬性,人是生存於社會中的,必然受到社會的影響與制約。或許會有那些不被世人所祝福的情侶高亢地喊着:“只要我們在一起就是幸福,我們不在乎別人的看法!”這未免太自欺欺人了,誰不想有一份受到祝福的愛情呢?老一輩的人總是強調門當戶對,這也不無道理,兩個生活環境,社會背景完全不相同的人,即使愛了,也難享受吧。

子君在文中讓我感受最深的是那句“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相信當她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她的內心是堅定的,她認定了涓生是她此生要追隨的人,不管外界給她多大的壓力,她都不會屈服,所以她毅然決然地離開了家。子君以爲自己的堅持可以換來她想要的,然而在與涓生的朝夕相處中,他們發現“生活”這個二字詞語包含了太多太多,讓他們應接不暇。當他們走在路上的時候,別人會用異樣的眼光看待他們,雖然子君“坦然如入無人之境”,涓生卻“瑟縮”了,這個小細節便可以看出其實他們並無法完全無視世俗對他們的評價,而恰恰就是這些,爲而後的悲劇埋下了伏筆。柴米油鹽醬醋茶是生活之本,維繫這些的是金錢,不巧後來涓生又失業了,他們的生活又下了一個臺階。子君無法再是那個只懂愛的少女了,生活的壓力讓她窒息,她“沒有先前那麼幽靜,善於體貼了”。涓生覺得伙食也不好了,“不過是叭兒狗和油雞之間”。他們再沒有心情去談情說愛,生計問題太嚴峻,根本讓他們難以忽視。愛情面臨生活的壓力的時候,愛情的光芒越來越暗淡。他們當然明白,彼此已經不再是當初愛的那個人了。他們掙扎過,努力過,畢竟他們不願自己證明當初的選擇是錯誤的。但事實證明,這一切只是徒勞,他們之間的問題在時間的沉澱下已不可擊破了。終於,涓生無法堅持了,他說出了那句“我已經不愛你了”,本以爲子君會鬧,卻見她沉默了,眼光“正如孩子在飢渴中尋求慈愛的母親”。並不能認爲子君是無所謂的,她只是不相信,他們的海誓山盟竟然支離破碎了,她奢望涓生會開口告訴她剛纔那句話不是真的.,而她也深知這不可能,所以“但只在空中尋求,恐懼地迴避着我的眼”,她怕看到涓生眼中的堅定。諷刺的是,最終子君離世了,而這個消息竟是從別人口中得出的,於是涓生便總是想到她的死,然後自責懺悔。最終,他決定向新的生路跨出去,默默前行,爲子君,爲自己……

我很佩服最初子君與涓生的勇氣,敢於與現實決裂,毅然追求自己想要的。但不能否定這股勇氣才導致了悲劇。他們的結合太過倉促,缺乏考慮。或許大家都認爲愛情是感性的東西,愛情來了不能抗拒。但是靜下心來,用一時的快樂換來終身的苦痛,難免太沖動了。其實很多時候把那些人放在心中並非是壞事,這樣那個美好的形象不會褪色變質。不得不說,他們的愛情悲劇社會是主導,一個時代有一個社會,一種思想,他們的愛情在那個社會浪潮中是難容的,掙扎也只是徒勞了。所以說,社會力量是別人忽視的。

魯迅《傷逝》優秀讀後感 14

老師推薦我們閱讀魯迅的《傷逝》,我讀完後,感慨萬千,於是做感一篇。 小說中其實有多處十分有趣味。例子之一,爲什麼會有對阿隨的描寫,而我覺得,“隨”便有“跟隨,伴隨”的意思。這樣的話,可以指爲子君離開孃家,嫁給涓生,給涓生帶來這樣一個伴隨,從這方面來說就是一個子君的象徵。

可將子君比喻爲狗,也隱隱透出涓生和子君的地位不平等。再者,後來涓生將阿隨推入土坑,視爲放棄。已爲後面涓生說出“我不愛你”這種變相的拋棄做了一個鋪墊。 例子之二,是在遇到感情裂縫,生活困阻時,涓生跟子君談起了《娜拉》和《海的女兒》。我上網瞭解一下後,發現娜拉是易卜生的筆下一個有魄力的女子,在看到丈夫並不愛他的本質,她斷然出走,個性突出,令人佩服。正是當今女性的獨立風範。《海的女兒》是家喻戶曉的童話,其中,小人魚公主亦是一個有,敢於追求自己所愛,敢於踏出舒適區,敢於打破現狀的女子。這樣看來,涓生爲何要將這些與子君討論呢,其中用意,依我所想,是要暗示子君不要安於主婦職責,要有獨立之人格,甚至可能暗示她出走離去。但這並非我所傾向。 到最後,子君在聽到“我不愛你”後,還是離開了。

但我覺得,涓生實在不應該對子君說這樣一句話。首先,愛情是兩個人的`事情,即使大難臨頭,涓生並未選擇風雨同舟,他選擇的是單方面放棄;其次,子君作爲一個封建禮教束縛的女性,再被丈夫拋棄,只能遭人白眼,到最後悽慘死去,何其淒涼。再者,涓生對子君是有愛的。只是他沒看到深層的東西——子君的表現是封建氛圍壓迫的結果,可他說出了他以爲的真實“我不愛你”。但從後面涓生追憶“那時候使我希望,愛,生活的,卻全都逝去了”,可看出,他不僅有珍惜,更有一份憐愛。實在不應該說出那般話。 感慨萬千之後,在聯想到今日女子之生涯。當今社會的愛情是男女雙方站在同一水平線上,是平等的,是雙向選擇的過程。女子不必安於社會賦予的主婦的角色。他們可以是女強人,暢遊商場,主持大局,且有良好的受教育權利,思想上交互亦毫無障礙。男子亦漸漸懂得尊重女子。

愛情早已是雙方的權利和責任。這種情況再看來,與《傷逝》相比,確實是進步。

魯迅《傷逝》優秀讀後感 15

《傷逝》是魯迅先生唯一以青年戀愛和婚姻爲題材的作品。全文讀完後,最鮮明的兩個詞便是寂靜和空虛。一年之前的寂靜和空虛常常是含有期待的。這種期待是兩個相愛的人在現實重重困難下逆生的對未來的期待。而當這一種激情開始逐漸模糊,期待被搬空,寂靜和空虛便是鋪天蓋地地令人徹骨。以一個青年感性的眼光,並不想多去理會當時社會給他們的壓力和限制。

文中涓生是一個猶豫、矛盾、怯弱的人。在懷着期待等待子君到來卻遲遲未見到之時,他想到了去帽子去看子君,可他卻因子君的胞叔曾當面罵過他而猶豫。最後只是熬到了子君自己慢慢走近紫藤棚下。關於雪萊的半身像,子君作爲一個女子害羞甚至難堪的心情是顯而易見的。於是準備換張畫像最終也沒能去完成。這裏看出涓生對子君是有心的,但卻未能付諸實踐。對於這份愛情的堅定是不夠的,正因爲意志不夠透徹堅強,他無法完全拋棄世俗而不去在意路上人們的眼光。只一點上說,雖是相愛的'人,但對於愛的釋義是完全不同的。涓生本身的怯懦讓他無法像子君那樣堅定。

文中子君是一個堅定而感性的女子,她義無反顧地選擇了愛情,然而又有着當時女性難以避免的弱點。她會一遍又一遍地沉浸於愛情的甜蜜,這樣的心情便讓她顯得笨拙。同居後,子君選擇照顧兩人起居瑣事。她沒有意識到全心於家庭的自己處於被動地位。面對生活的壓力、涓生的冷淡化,她的處理方式只是沉默、接受,即使有想過改變不堪現狀,那麼意志力也是微薄的。她毫無保留地對一個男人付出,對涓生寄有太多期望。所以當涓生態度冷淡了,將阿隨扔了,她只能死灰了心,默默地冷淡下去。

從兩人同居起,他們的內外世界就是失去平衡的。兩人在一起,會受到路上人的譏笑的眼光,尋找住所過程中會遇到困難,他們捨棄了曾經的朋友,只是兩個人的世界註定會毀滅,更何況這兩個人之間缺乏溝通,當生活頂不住經濟的壓力變得困難的時候,子君沒有說,而涓生因爲飯菜變少猜想和不理解。當涓生對子君有任何意見時,他只是依靠自己的以爲,只是暗示。這樣兩個人之間的裂痕也逐漸變大。

就兩人之間的感情來說。涓生是不夠成熟,甚至衝動不負責任的。他僅僅通過三個星期就讀懂了她的身體,便再沒有戀愛時那種激情。當生活遇到困難,他愛的子君爲了柴米油鹽而煩惱時,他才發現失落,才發現現實沒那麼浪漫。說明當初他跪求子君同意的時候完全沒有考慮清楚這些,可以看出他的衝動和不成熟。當愛情發展不順利,生活有壓力迎恨和悲哀,祈求她的饒恕。"這是涓生對子君之死的懺悔,發出如此的感慨,也許是涓生髮現了自己的自私,最終導致子君的死。如果能重來,也許涓生會選擇珍惜,但始終避免不了悲劇的結局。

從我含淚握着他的手,一條腿跪了下去……再到因爲因爲我已經不愛你了,其實並不是偶然,而是涓生的自私,目光短淺所造成的必然結果。他的自私改變了子君原本的勇敢、思想的先進、新潮。削去了子君原本的銳氣。得甘於屈服舊社會,對生活現狀的無奈,可涓生也不想想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也不妨想想解決問題的辦法。

也許是涓生過分要求對方,其實,愛情也如友情。彼此之間都不能少了溝通,少了理解,生活中更是少不了誤會。所謂誤會,不過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阻礙。放低姿態,況下心來,之間的誤會也便可迎刃而解,對於子君的角度而言,子君承受的更多是舊社會的壓力,更多的是對於生活的無奈。涓生的便如"壓死駱駝的最後的一根稻草",如果彼此的心靈能有更好的溝通,這段情才能長久,或是說是可能的白頭偕老。

我仍然只有歌唱一般的哭聲。"給子君送葬,葬在遺忘中"這是涓生對子君的離去的深深懺悔,這又變如我們對我們所擁有並不懂得珍惜,直到真正失去才後悔莫及,曾經我擁有過一段友誼。從無話不談到相顧無言僅僅用了半年的時間,起初應籃球的興趣而結識彼此而後,也因種.種矛盾導致分裂。從這段友誼結束以後,才頓時察覺有一個興趣符合又有話可說的人是多麼的困難。越能夠發現他身上的優點,遠超於他的缺點。不妨去發現他身上的閃光點,學會欣賞他人,學會多包涵對方的缺點亦可以通過共同的努力,去將缺點轉變成優點。對於作者而言,這部作品中的涓生、子君事,那時封建社會追求自由、愛情的男女。但我看到的更多是人與人之間如何更好的相處。

關於情皆可化爲一句話,且行且珍惜,珍惜與我們所擁有的多包含對方的不足,學會欣賞與對方學會理解,關於情也只有做到以上的才能夠長久、綿長。

魯迅《傷逝》優秀讀後感 16

今晚終於把《傷逝》這部小說看完了,心裏面有許多的感慨和收穫。

主人公涓生、子君是受過新式思想薰陶的兩個青年,他們不理會世俗的眼光,毅然的選擇爲了愛情的自由而走到一起。但是,愛情是需要麪包的!在爲生活而擔憂操勞中,子君在與涓生同居之後就逐漸變回了舊式婦女的形象,“全然忘記了當初的新思想、新覺悟”,涓生面對同居後的子君,同居後的生活狀況感到非常失望。這失望一天天累積,兩個人之間的隔膜、矛盾越來越深,最終,涓生爲了尋找他眼中的“新路”而決定把“真實”告訴子君——“我已經不再愛你”,對涓生極度依賴的子君最終離開了,離開了涓生,也離開了這個世界!涓生在得知子君的死之後,陷入了深深的悔恨之中,他所要的“新路”,也並不是像他之前選擇的那樣,出現在眼前,反倒是無盡的悔恨、空虛。

這個故事顯然的,是一個悲劇。兩個爲了愛情自由而走到一起的人,最終得到的是悽慘的結局。在小說之中,有兩個細節給了我很深刻的印象。

其一,“子君有怨色,在早晨,極冷的早晨,這是從未見過的,但也許是從我看來的怨色。我那時冷冷地氣憤和暗笑了:她所磨練的思想和豁達無畏的言論,到底也還是一個空虛,而對於這空虛卻並未自覺。”我極其震驚於那個“冷冷的氣憤和暗笑”!拋開涓生所氣憤和暗笑的內容,我只講兩個人之間對待的問題。兩個因爲相愛而選擇走在一起的人,在共同生活之後,發現彼此之間漸漸產生隔閡,卻不想着去放開彼此的想法,敞開心扉的爭取把隔閡早日消除,而是無所作爲的讓隔閡這麼逐漸累積,累積,最後竟然發展到對對方“氣憤”、“暗笑”的地步,尤其那“暗笑”,多麼傷害人心的暗笑!涓生,你可知道,你所暗笑的可是你愛的人啊!

其二,在子君死後的一段時間,那條狗“阿隨”竟然自己找回來了,來到了涓生的面前!子君,對涓生深愛而又極度依賴的.女子,在涓生說出他心中的“真實”之後,懷着對涓生的愛,和對涓生的絕望而離開。她在死的那一瞬間,在死了之後,依然懷着對涓生的眷戀嗎?依然懷着對涓生的深愛嗎?所以,她在死後附體在阿隨身上也要再去見涓生?我這麼想着,對於子君的死,也對於她的生,都感到了極度的悲哀——其實,她從來也並不是獨立的存在,她始終有一種依賴!而涓生,面對自己拋棄的“阿隨”的回來,自然也是勾起了對子君的回憶——苦痛,悔恨,空虛!

從大的歷史背景和社會環境中看待涓生和子君的悲劇。當時,是新舊思想激盪的時期,青年既受到了新式思想的薰陶,但是也還是沒能擺脫封建殘餘思想的束縛,他們在新與舊之間痛苦的掙扎着。從這種角度看,這段愛情的悲劇是當時的社會造成的,子君的死也是那個社會造成的。子君和涓生是那個新舊交替的時代的犧牲品。魯迅先生創作這樣一部作品,他的用意也在於告誡青年,五四運動退潮之後的封建黑暗依然嚴重,要迎來中國社會的新光明,任務依然艱重!同志仍需努力!

另外,這部《傷逝》是魯迅先生的唯一一部愛情題材的小說,雖然沒有甜言蜜語的描繪,只是個人手記式的敘述,但是從中,我似乎可以看到堅毅鬥士魯迅的柔情一面。魯迅的橫眉令人印象深刻,這難得一見的柔情,也是一件深刻的印象。

魯迅《傷逝》優秀讀後感 17

愛就堅強,不愛就瘋狂涓生說:“如果我能夠,我要寫下我的悔恨和哀傷,爲子君,爲自己。”

很多人認識魯迅,僅限於從初中書本上學的幾篇《孔乙己》、《阿Q正傳》等課文。一說到魯迅,就知道他是一名文學巨匠,認爲魯迅是一名以筆作匕首作投槍刺向敵人心臟的戰士。以往魯迅的小說卻都有一個宏大的主題,像反映時代和社會、抨擊禮教吃人、記錄知識分子的艱難選擇,讀了魯迅的《傷逝》,方知道,戰士的另一面,是怎樣的孤獨敏感的靈魂。

雖然,《傷逝》採用了手記的文體,子君的想法以及社會的真實,我們無法得知,但我們通過隱含作者和局部真相,我們仍然能看出那個敘述者儘管滿心懺悔,卻並沒有在道德上和感情上,公平地對待被他拋棄的子君,他並沒有特別說謊卻都沒有充分反映事實,也沒有真心憑良心說話。

我認爲子君在整篇小說中是一個受“五四”新思潮解放的知識女性,但她又沒有完全擺脫封建思想的束縛。在文章中,子君和涓生因爲思想而產生愛情。而她,爲了愛情,不顧家族的反對。她說:“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她以此爲思想武器,爲自己的戀愛婚姻自由而奮鬥。她敢於爲自己的自由而與家族與社會鬥爭,不顧社會的藐視,捍衛自己的愛情、權利。

但是,在婚姻裏,她卻將自己的心思自己的熱愛投身於自己的小家庭中,享受着家庭的狹小世界。她的世界從追求新思想變成了照顧自己的丈夫,照顧油雞和阿隨。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出她的思想的落後。我們不否認她是熱愛知識的,但是,她的熱愛,是淺顯的。她因爲現實的殘酷放棄了自己本身,她缺少對於自己人生的理想和目標。她以爲實現了婚姻自由就是實現了她的理想。她只不過,從封建家庭走出,又走進自己的小家庭。這裏我們可以看到她的思想沒有完全被解放。

立身以立學爲先,立學以讀書爲本。疫情期間防禦病毒的最好藥物就是“不出門”和“多讀書”,不出門是爲了隔離,多讀書卻是爲了溝通。書籍給予我們知識的力量,給予我們分辨的智慧,也給予我們共情的能力。希望同學們能夠多多利用宅家的課餘時間,多讀書,讀好書,用閱讀傳遞信心,用精神凝聚力量。

魯迅《傷逝》優秀讀後感 18

對於我來說,魯迅先生的文章一直都是較爲難懂、晦澀不明的。可以說《傷逝》也不例外吧。但這僅僅二十多頁的文字,讓我覺得有些許悵然,爲涓生、或是爲子君。

每讀一本書之後,我都會把書裏的一些句子摘抄下來。有人說,往往書裏被人單獨摘抄出來展示的句子,最能表達整一本書裏想要表達的東西。《傷逝》裏有這麼一句: 大學裏黃老師講的魯迅的《傷逝》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重新看了一遍,算是對大學現當代文學老師的的一次想念。

主人公子君和娟生兩個人的愛情故事很讓人感動,同時也留給人很多的思考!

很久以前就有人在呼籲女性解放,女性也在用不同的方式讓這樣的一個弱勢羣體獨立,可是尋覓了這麼多年,世界的女性主義者也在爲此奮鬥了很多年,可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女性真的就獨立起來了嘛?到了這樣一個發達發展迅速的經濟時代女性也許是有錢了從經濟上獨立了,可是他們真的就從人格上和男性有了平等的。地位了嘛?

也許這樣講很多男性是反對的,男性會說女人已經怎麼樣怎麼樣了?可是這樣的爭論是沒有輸贏的,自古皆是!

愛情裏沒有對與錯,但愛情裏受傷害的永遠都是女性!

這的從男女不同的性別差異來分析,男性永遠都是向前看的,他們不會總是回頭看過往的一切,他們相信世界在他們的腳下,一切都要往前看;女性則永遠都是懷舊的,她們在愛情裏永遠都是傷痕累累的,但她們最好的良藥——回憶曾經的美好,回憶曾經的甜蜜!在愛情裏,男人不愛了就是不愛了,而女人即使已經不愛了,她們都會想着曾經別人的`好,想着去維持這份“遺失的美好”。

其實已經成了一個人的戰爭,總是要有傷害的,只在於什麼樣的方式結束這份曾經的愛,男人選擇不愛了就大聲的說出來。

娟生選擇了這種男人的方式來結束這份“殘缺的愛”,他告訴子君“他已經不愛她了”。子君離開了,後來死了。她的死給人在讀者的腦海中留下了一個問號“她怎麼死了呢?”,子君無法接受這樣的一個事實——“他不愛她了”,也許在子君生命的最後一個時刻腦海仍然呈現娟生單腿跪地向子君求愛的場景

在這場愛情的戰役裏,沒有勝利者。娟生一個人的戰爭使他獲得了自由,卻奪取了子君的生命,但他沒有錯,不愛了就是不愛了。

死了的人“帶着鐐銬”解脫了,活着的人仍然要一個人戰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