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牛虻讀後感(精選16篇)

牛虻讀後感(精選1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8W 次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牛虻讀後感(精選1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牛虻讀後感(精選16篇)

牛虻讀後感 篇1

《牛虻》重的亞瑟無疑是一個很有信仰的人,先是堅定不移地篤信上帝,後來呢?又堅信無神論,並以同教士爲敵而樂,並因此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與他對應的紅衣主教蒙坦里尼同樣也是一個信仰堅定的人,他自始至終都篤信萬能的上帝,悲痛地看着自己的親生兒子被處死,自己也因悲憤過度而亡。

當亞瑟在獄中要求他的父親、紅衣主教同他一起逃走並一同戰鬥時,他事實上也在要求他父親放棄他的信仰,甚至向他的信仰開戰,這對紅衣主教來說是無論如何也難以忍受的;而當亞瑟斷然拒絕蒙坦里尼安排他逃走時,他拒絕的不僅是教士的恩賜,更是一個父親的愛子之心。亞瑟要堅持他的信仰,蒙坦里尼同樣也要堅持自己的信仰,後者所能做的只有安排前者越獄;而前者拒絕這個安排與其說是堅持自己的信仰,倒不如說是出於對教士的憤恨和對蒙坦里尼的絕望。

一個人的政治思想,行爲習慣是很難改變的,所以交朋友只能順其自然,而不能以自己的思想、信仰和行爲苛求對方。父子親情都可以因此而破滅,更不要說僅僅交往的朋友。

牛虻讀後感 篇2

《牛虻》一書,作者是——艾捷爾·麗蓮·伏尼契,這着作影響着千萬人的一生,包括我。他的主人公是亞瑟——也就是牛虻。

這本書寫的是亞瑟在經歷重重困難後仍不忘革命,堅持革命。在他被抓入獄後,許多人都認爲他已死,但他不顧家人的反對,又重新出現在衆人的面前,在勞倫佐·蒙太尼裏的幫助下堅持革命。他自己命名爲牛虻,因爲他有牛虻的優秀品質。

這驚心動魄的故事把我深深地震撼住了。牛虻被最信賴的人欺騙過,被最愛的人傷害過,淪落到拖着殘廢的身軀在甘蔗園賣苦力,甚至當一名雜耍戲團的小丑。一個活生生,苦苦掙扎的人的靈魂,束縛在那個扭曲的身軀裏,被迫爲它所奴役。在一次次的困難中,牛虻都選擇了勇敢地去面對,不曾退縮。在經歷種種磨難後,他變得成熟,換言之,那叫成長。

這本書讓我知道,成長,是艱難的。挫折中難免要流眼淚,但我們要擦乾它,並站起來,這樣才意味着我們長大了,堅強了。用牛虻的話說,他從死亡那裏走來,也就不怕死亡了,他對人民的熱愛、對敵人的憎恨、對朋友的坦誠、對愛情的忠貞、對生活的投入、對死亡的蔑視,永遠是我們可以借鑑的一個楷模。雖然生命已盡,但愛與希望永存!對於牛虻來說,他所面臨問題的根本就是宗教,一些對權貴如飢似渴的人利用了宗教,而他應該破除這層羊皮,直刺狼的心臟。牛虻是個強者,真正的強者,是值得所有人學習的楷模。

牛虻讀後感 篇3

愛爾蘭女作家埃莉伏尼契1897年出版小說《牛虻》。第一次看這本書是高中的時候,也是極少數選擇讀第二遍的書,因爲在第一遍讀的時候震撼到一塌糊塗,以及一直覺得這本書給自己的影響很深,所以近期又決定再讀一遍。當然兩遍的感覺完全不一樣,再次跟着情節走一遍也讓第一次閱讀的感受逐漸浮現出來。

書中情節以牛虻的成長爲主線,最開始年輕的亞瑟接觸到一些思想的啓示,卻被懺悔神父誘導說出後,遭到背叛被捕,這次背叛給了亞瑟人生一個重大的轉折點,並非僅僅是卡爾迪神父的出賣,還有自己身世,蒙泰里尼,以及最後的瓊瑪。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基本上就是被現實生存的世界所背叛和拋棄。亞瑟選擇欺騙衆人的方式離開家,去了南美。到達南美后亞瑟經歷了什麼,文中並沒有具體描述,只是以後期亞瑟身體和心靈上所受到的創傷一次次的回憶呈現,斷斷續續的拼湊,也讓人大致可以勾勒出一個富家公子到達一個陌生卻並不友好的環境中爲了生存而做出的種種改變;經歷了常人所不知的苦難和掙扎的亞瑟已經不再是曾經的亞瑟,成長爲牛虻的他開始參與到自己的堅持之中,他變成旁人眼中奇怪而神祕的人。

他的不爲別人所理解的毅力和堅持,他的諷刺和犀利,不過都是經歷之後對於這個世界的睥睨。書籍依然可以做多種解讀,牛虻對生父蒙泰里尼的恨那麼徹底,然而若不是心裏還有一絲愛,又怎麼會第二次被捕,他的舉動莫不可以看作是復仇,然而人性的複雜性又讓他沒有辦法活得那麼徹底。震撼於他頑強而不可知的毅力,也感慨於歲月所賦予人成長的複雜性。

牛虻第二次入獄後的種種表現是文章的高潮和亮點,也是讓人印象最深的部分,曾經或許也是被這部分所打動,纔會對這本書念念不忘吧。

牛虻讀後感 篇4

“不管我活着,還是我死去,我都是一隻牛虻,歡樂地飛來飛去。”

合上小說《牛虻》,我已是淚水漣漣。我被這本外國名著深深打動了。回顧牛虻的一生,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一條波濤洶涌的大江,它闖過淺灘和激流,浪花撞擊在礁石上,奔騰着,跳躍着,又義無反顧地向大海奔去。

從打開小說的第一頁起,我就不由自主地被這浪潮所席捲,欲罷不能。我深深震撼於這驚心動魄的故事。即使淪落到拖着殘廢的身軀在甘蔗園賣苦力,甚至當一名雜耍戲團的小丑,牛虻始終沒有放棄追求,我的耳邊迴響起亞瑟堅定的話語:“獻身於意大利,幫她從奴役和苦難中解放出來!”

正是這崇高的信念,支持着他重新站起來,用殘廢的手握起筆,對準一切虛僞外表下的醜惡靈魂,毫不留情地抨擊和鞭撻;也正是這崇高的信念,支持他“懷着簡便的心境,就像是一個放假回家的學童”一樣走進刑場,昂首應對烏黑的槍口。牛虻,是真正的勇士。

人不能沒有獨立的精神,失去了精神,人就不能成爲真正的人,在這世界上就只是一具行屍走肉。是精神的支柱,崇高得如同一盞指路明燈,賦予人無窮的精神力量。這股精神力量鼓舞人直麪人生,勇敢承受生活的各種艱難困苦,也使人以更加超脫的態度看待生與死。

小說的封面上寫着:影響三代中國人的外國名著。今日,我以第四代人的眼光來讀這本小說,依然有強烈的共鳴:任何人,任何社會,任何時代都需要這股精神力量。如今,站在新世紀的門檻上,迎接我們的是一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時代,僅有擁有堅強意志和獨立精神的人,才能走在時代的最前端。精神的浩氣長存,即使相隔百年,依然能夠感受到那深深的震撼力。小說《牛虻》留給後人的精神財富是永恆的,它將繼續影響一代又一代人。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呼喚英雄的時代。《牛虻》的故事告訴我們:逃避現實,與世無爭是懦夫的表現;直麪人生,義無反顧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牛虻讀後感 篇5

前兩天和朋友一起爬完山吃飯的時候不知道怎麼就聊到書了,然後大力說他最喜歡的書就是《牛虻》,對他影響很大,讓我不由得肅然起敬。這書倒是知道的,大概瞭解一些梗概,但是並沒有拜讀過。當年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裏面有提到過保爾·柯察金曾經受過牛虻的影響。

因爲清明時節雨紛紛,所以就沒有怎麼出門。我覺得下雨天和小說更配,於是便尋了《牛虻》來讀。

作者是位女性,難怪筆觸能那麼的細膩與優美了。對場景描寫簡直就是浪漫又多情。在她的筆下“一隻微微抖動着白色翅膀的小船在潤溼的微風中飄蕩,就像是投在水面上的一簇銀色蒲公英”,薔薇花在閒靜的白雲底下垂着頭做着好夢,湖水在靠岸的鵝卵石中間喃喃低語。

這本小說很多人都從中感受到了革命的力量,可我卻感覺它更像是一個兒子爲了奪回父親的愛的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男主人公是神父的私生子,從小生活在一個富裕但是卻知道他母親不光彩過去的家庭,導致很淒涼很敏感。最後在母親死後不久知道了真相,製造跳河假死之後偷渡到南美,過了5年非人生活之後被探險家帶回歐洲,從此投入革命反對教皇的統治。

很多人認爲他是因爲被神父欺騙而選擇報復。可我覺得他應該是感覺自己的父親在還沒見到自己降臨這個世界的時候就已經拋棄自己了。爲了自己的信仰、地位。

而後一系列的活動都是爲了奪回父親的愛,因爲橫在他們之間的就是虛空的上帝。所以他恨它,在18歲離開家時一錘一錘砸碎釘着耶穌的十字像時,就已經不可饒恕了。

當然,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牛虻讀後感 篇6

當我看完《牛虻》的最終一行字時,我怔住了。這個黯然銷魂的故事,使我深深觸動。主人公亞瑟和蒙泰里尼最終都喪生了,原因不一樣,但都讓我受益匪淺,也有不一樣的見解。

亞瑟,當我剛翻開這本書時,他給人一種弱小怕事的印象。他是依靠他的教師——蒙泰里尼而生活的。讀到第三章時,突然出現了牛虻,一開始我還不明白這個人是誰,因爲他身上有很多傷,他是個堅強,勇敢的人。沒想到他就是亞瑟。在他的身上,我們能看出一個革命者爲了自我堅定的信念,而不屈不撓,勇敢奮鬥的精神。他在一次行動中,掩護其他人,但最終不幸被捕。牛虻被敵人打了六槍,但他被擊中每一槍時,都沒有屈服,還在諷刺他們,牛虻對於犧牲表現出從容不迫,永遠堅持意大利能獨立的思想態度,使我油然而生一種敬佩的感受。

牛虻這種執着、勇敢、頑強和不屈不撓的意志值得我們讚歎與學習。讓“牛虻精神”永遠成爲我們的目標吧!

蒙泰里尼,他是個盡責的教師,也是個忠實的神甫。我並不是十分認同他,因爲他的行爲與決擇無法使我覺得他是個慈愛的父親。

蒙泰里尼面臨牛虻給他的決擇,孩子與上帝之間,他無情地選擇了上帝。他的選擇給亞瑟帶來了多大的傷害啊!我想,他的選擇我不認同。雖然紅衣主教選擇上帝理所應當,上帝在教徒眼裏註定是慈悲的,任何人都能在他面前懺悔。但要明白上帝並不真的存在,他無法改變蒙泰里尼兒子牛虻的命運,他無法改變這一切。蒙泰里尼的忠心耿耿是好,可是這也說明了在他眼裏僅有上帝。最終,牛虻死了這本不應當是他的結局。神甫不該這麼對待兒子,他選擇上帝,但上帝沒有給他好的回報。他就這麼痛苦地離開了人世。我想,我也期望,這個結局,使蒙泰里尼醒悟:上帝永遠代替不了他最寶貴的親人。

“一隻小牛虻,不管生與死,終日飛上天,時時樂悠悠”期望牛虻能歡樂,也感激他使我感受到了人生中的“真、善、美”。

牛虻讀後感 篇7

今天下午終於把《牛虻》讀完了,用了兩天的時間來讀,當然不是全部時間。讀起來的感覺就好象三年前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樣,因爲是同一性質的書籍。雖然是同一性質,但是我一定要閱讀它,首先因爲這確實是一本好書,再者我不閱讀的話,我無法給自己當初那這本書到身邊一個交代。

《牛虻》,一本影響三代中國人的外國名著。書的內容提要是這樣寫的:既是慷慨動人的革命書籍,又是高壓純正的文學名著。主人公叫牛虻,是上流社會的叛逆。年輕時經歷過幾番刻骨銘心的感情苦難。他曾因無知而鑄成大錯。他最熱愛的姑娘,給予他慘痛的心靈傷害;他尊敬的生父,卻是兇殘的政敵!然而他義無反顧地追求真理,拋棄了愛情與生命――爲了意大利的獨立於自由。

牛虻,讓我想起了保爾,因爲我從他身上看到了和保爾同樣的東西――爲了保衛自己的國家和人民,不屑犧牲自己的一切,執着堅定地都鬥爭到底。

年青時被捕,堅決不招供,雖然後來中計。

逃亡落難時,被一個強大自己兩倍的人大了個殘廢,想到自己的“工作”而沒有自殺。

再次被捕時,面對殘酷的統領,毫不畏懼,面對死亡,依然從容不迫;活着令人起敬,死時更令人佩服!

牛虻讀後感 篇8

對於我們這一代年輕人來說,牛虻是一個遙遠而陌生的名字。

而我,是把牛虻作爲理想中的英雄來看待的,甚至連他臉上那條長長的傷疤,都是爲了襯托某種男性的力度和美感而存在的。一位內心深處沒有任何痛苦與創傷的男人,是多麼的滑稽可笑啊——如果他面對的是牛虻那海洋般洶涌澎湃的胸膛,那逆風而行的陰鬱卻倔強的身影。

牛虻是痛苦的。雖然我們不一定能真正理解他的痛苦,我們只知道當他還被叫做亞瑟的時候曾經幼稚地走進神學院的小禮拜堂,以懺悔的心情在十字架前面跪下來,期望自己“準備着要跟上帝和它自身以及整個世界和平相處的靈魂”能夠在默默背誦禱文中獲得平靜。青春的狂熱、迷信乃至矇昧遭受到現實的欺騙,在砸碎了往昔所虔敬的僞善的十字架後,多愁善感的青年亞瑟的內心留下了第一道傷口——滴血的傷口。

這就註定了英雄與悲劇聯繫在一起,但即使山崩地裂的悲劇,也無法磨滅披荊斬棘的英雄本色。我永遠忘不了牛虻被捕後在獄中寫給瓊瑪的遺書:“明天早上太陽升起的時候,我就要被槍斃了……說到明天早晨的事我希望你要明白,我是非常快樂、滿意的,覺得不能向命運之神要求更好的結局了,我將懷着輕鬆地心情走到院子裏,好像一個小學生放假貨架一般,我已經盡了我工作的本分。這次死刑的判決,就是我已經徹底盡職的證明,他們要殺我,是因爲他們害怕我。”這簡直不像是在死神的陰影壓迫下寫的遺書,牛虻在命運所安排的刑場上微笑着倒下了,但他那滾燙的呼吸依然在字裏行間縈迴,這是置身於世俗河流的我們無法理解的怎樣的一種感情啊!

牛虻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已是遙遠的話題。長久以來,我們認爲只有那些殺富濟貧或捨身救美的俠客纔是英雄,我們習慣了把英雄想得十分完美。這是貧血的心靈何其膚淺的認識!面貌醜陋、申請咄咄逼人的流放者牛虻遠不如俠士那麼可愛,但你貼近他的胸膛,能傾聽到一顆思想者的心靈所爆發的電閃雷鳴。在這種博大到與世界同在的情操面前,俠士形象便顯得如紙張般蒼白而單薄。英雄並不僅僅作爲一種形象、一種行爲而存在,更是一部可歌可泣的發展史……我們很難揭曉生活的所有謎底,生活對心靈的磨礪與考研時永無窮盡的,但生活中的風風雨雨遲早會幫助我們判斷出,誰纔是真正的高傲的精神貴族。

牛虻寫給瓊瑪的遺書沒有簽名,只寫着他和瓊瑪小時候坐在草地上念過的一首小詩:“不論我活着或我死掉,我都是一隻快樂的牛虻!”我曾經把它抄在日記本的首頁,這首詩隨我的心靈一起成長。現在,能記得這幾句小詩的人越來越少了,但我還記得它,它已構成我生命中的鈣質。我很慶幸讀到《牛虻》這本書,對於我,它遠不只是一冊英雄主義的課本,它還使我認識到:“生命的痛苦本身並不可怕,因爲這個世界上並沒有生命無法超脫的痛苦,無論是在風中、在雨裏,做一隻快樂的牛虻都是值得自豪的——哪怕以最渺茫的光、最微弱的熱……”

牛虻讀後感 篇9

牛虻被愛與恨的枷鎖捆縛一生,無論是他又愛又恨的神父,還是想愛又不敢靠近的詹瑪,亦或是他一直堅持有時卻不被組織支持的信仰......

這本書實在太震撼我了,已沒有餘力一一敘清,以下略撿一二,算是對自己也對這場頭腦風暴的交代啦!

亞瑟對教父蒙太尼裏的愛之深,蒙太尼裏二十年的陪伴讓亞瑟感覺到了真實的父愛,他淵博的學識,高尚的品格,對信仰的虔誠,發自內心的關心,無疑給了亞瑟很好的教導。亞瑟有什麼理由不去敬愛蒙太尼裏呢???亞瑟和蒙太尼裏的愛是相同的,可是他們的信仰背道而馳。亞瑟對蒙太尼裏的愛深切又矛盾,所以後來他會冷酷的評判蒙太尼裏,也會換一個名字爲蒙太尼裏洗白。可能這樣做對他們當時的活動也是有些好處的,但是也也從側面反映了牛虻愛的矛盾和痛苦。牛虻的信仰堅定虔誠,但是最後一次越獄逃跑,面對神父他依然不忍下手。牛虻之前所有冷酷的僞裝在這時候都土崩瓦解,他深愛着蒙太尼裏。蒙太尼裏的信仰虔誠又堅定,他覺得犧牲亞瑟就可以拯救很多人,可是痛失最愛後他發現這羣殘忍的人根本不值得去拯救,他們飲着別人兒子的血肉,卻一點同情也沒有。心情悲痛的神父在亞瑟死掉之後很快也死去了。這真是一場悲劇。

這本小說因爲此更加真實。

牛虻讀後感 篇10

當第一眼進入此書開始閱讀時,雖不懂文字串聯所表達的意思,可是語言的優美已深深吸引了我。牛虻,這個夢想與追求的化身,沒有人能夠否認你的傳奇。

故事一開始是發生在比薩神學院。書中描述道:他身體十分單薄,常常的眉,薄薄的脣纖細的手足,身上的沒一個地方都過於精細,過於弱不禁風,看上去不像三十年代的英國中產階級青年,倒像是十六世紀肖像畫中的意大利人.如若讓他安靜地坐在那裏別人必須誤會以爲他是一個身着男裝的嫵媚動人的女孩而不是男孩.可是就在他走動的時候,那輕盈敏捷的體態又使人想象到一隻被馴服的,沒有了利爪,失去野性的豹子,大概沒有人會想到,那個以往的俊美少年會變成最終這“醜陋”的模樣,然而我想,這就是作者伏尼契最成功的地方。《牛虻》之所以能令人心絃激動,就是因爲在牛虻的身上,集中了許多方面的“衝突”之故。這就應驗了文學評論家勃蘭兌斯說過一句名言:“沒有衝突,就沒有杯具。”

這“衝突”或者是政治信仰的衝突,或者是感情與夢想的衝突,而由於這些不能調和的衝突,就爆發了驚心動魄的杯具。亞瑟從小在家裏受異母兄嫂的歧視,當他進入比薩賓查大學以後,神父即比薩神學院長蒙泰尼裏常常給他講解哲學,並且和他一齊讀書、學習,他們相互信任、尊重,亞瑟十分崇敬蒙太尼裏神甫的淵博學識,把他當作良師慈父,以一片赤誠之心回報蒙太尼裏對自我的關懷。

蒙泰尼裏是看着自我的兒子死去的,是他親手殺死了他,是他,在上帝和兒子之間,毅然選擇了虛假的慈悲的上帝,而放棄了自我那麼可憐又那麼需要愛的兒子。作爲偉大的紅衣主教,選擇上帝是理所當然的,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他註定是慈悲的,他註定能夠理解所有人的懺悔,而他能做的,也僅僅是理解懺悔而已。他並不能爲人們做什麼,他救不了蒙泰尼裏,更救不了亞瑟。可是蒙泰尼裏不懂,一向都不懂,他這樣對待自我的兒子,是多麼得不公平,可是他卻不瞭解,他被上帝所迷惑,他的心裏僅有那個空洞的上帝。

在牛虻死後,神甫也被這對與錯所糾纏,他痛苦,他無奈,最終,偉大的紅衣主教還是瘋了,還是死了,死在痛苦交加中。上帝不是慈悲的,上帝沒有因爲他的忠誠而對他忠誠。他是以這樣一個醜陋的姿態,結束了一生。那麼,蒙太尼裏,你有醒悟嗎當你必須應對天堂抑或地獄裏的那個上帝時,他又會說什麼,你還愛上帝嗎還堅持自我的信仰嗎你會後悔,必須會。你用兒子換了上帝,所以你永遠也找不到自我心愛的兒子了……這是無可避免的衝突,無可奈何的宿命,父親與兒子,這對本來應當站在一齊的至親,卻不得不刀槍相向,在生與死中選擇,可是無論選擇哪一邊,都是悲傷的結局,都是無可挽回的境地。

作品在圍繞這這個大沖突中,還穿插着很多小衝突,比如牛虻和他的愛人瓊瑪之間,那更是包含著錯綜複雜的矛盾,瓊瑪以爲他是告密者,一個巴掌把他從意大利打到了南美,多少年的苦難,他全忍了下來,最終,他又回到了意大利,他又見到了瓊瑪,他們相愛,卻得不到永遠。他死了,她哭了,他痛苦的所有時間,她也痛苦着。而正當她明白他還活着,她能夠釋然,她能夠漸漸忘記自我以往的錯誤時,他又一次活生生地死在了她的面前。除此之外,牛虻和瓊瑪之間還有政治的誤會,有感情的妒忌,有吉普賽女郎的插入,有瓊瑪另一個追求者的失望等待等等。可是,正是因爲着重重的矛盾,這一波一波的衝突,全都在在牛虻的身上集中,所以這個杯具就更加的悲愴,更加的易於產生共鳴,讓人感受的更加真切。

我想,最震撼的應當是最終牛虻留給愛人瓊瑪的遺言吧,那也是他一生的寫照——不管我是活着還是已化作亡靈回城,更覺自負。

牛虻讀後感 篇11

“不管我活着,還是死掉,我都是一隻快樂的牛虻!”當書本被關上時,這些鮮活的文字依舊在腦海中縈繞。亞瑟,牛虻,像波濤的河流,一路隨被礁石無情地擊打,並且伴着寒風的呼嘯,奔騰着,義無反顧地向大海奔去。“至於我,對待死亡將懷着輕鬆的心情;走進院子,我就像一個放假的孩童。我已經完成了我這一份工作,死亡就是我已經徹底完成了這份工作的證明。”這是他對死亡的態度。爲了國家的自由,爭取國家獨立,他將生命獻與它,他用行動告訴我們“金錢皆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爲自由放,兩者皆可拋!”無論時光荏苒,牛虻精神“執着,堅韌的毅力,勇敢戰勝自己和越挫越勇的鬥氣”將永留青史。

無論是現實中,還是作品中,總有那麼多隻“牛虻”舞動在我們心頭。還記得海明威筆下的《老人與海》嗎?還記得那位硬漢---桑地亞哥嗎?還記得書中刺激驚險的場景嗎?故事情節很簡單:桑地亞哥捕魚,在返航中引來鯊魚,與鯊魚進行了三天三夜的搏鬥,他最終還是失敗了,可他的力量從肉體到精神都完美地體現了“人可以消滅,但不能被打敗”的崇高與偉大。一位年邁的漁夫面對強大的敵手,不是驚慌失措,不是退縮害怕,而是沉着冷靜,而是勇敢戰爭,是什麼支撐他堅持了三天三夜,是什麼讓他直面強大的敵人?

有一種精神叫勇敢,他是一隻勇敢的“牛虻”曾記否?“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那是海子追尋着的塵世的幸福生活。在別人眼裏他是個瘋子,他的周圍滿是不解與厭惡,聖潔的心無法忍受周圍的骯髒與不堪,於是他選擇瞭解脫。其實海子的一生都在漂泊中度過,只爲追求心中的理想,“漂泊的詩歌王子”心中充滿的悲傷,他想要找一塊棲息地,想要回到故里。尋找一份安定的生活。但天生的抗拒心理讓他無法安於平穩,內心中的那團火焰依舊燃燒,他怎能停下腳步,可是越走越遠,海子的心也越走越累,他無法找到“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理想境地,於是他決定就此塵埃落定,永遠停駐在此地。

有一種理想叫執着,他是一隻執着的“牛虻”“死是一件無須乎着急去做的事,是無論怎樣耽誤也不會錯過了的事,一個必然會降臨的事”還記得這壯懷激烈與慷慨陳詞。對!這就是史鐵生。史鐵生肉體殘疾,不但沒有讓他就此愧悔,反而讓他身殘志堅。他超越了傷殘者對命運的哀嘆,由此上升爲一種精神高度。雖然在他的作品中有着一種溫惋的感傷,但更多的是對宿命的抗爭,用殘缺的身體實現了人生的價值,在人生的冬季,扛起了希望的燃燒聖火。

有一種偉大叫堅強,他是一隻堅強的“牛虻”

當他逝去的時候,依舊有無數只“牛虻”在舞動,現在讓我們用魯迅的“拿來主義”把牛虻精神拿來,融于思想,付諸行動!

牛虻讀後感 篇12

《牛虻》,是愛爾蘭女作家伏尼契的一部長篇小說。它以意大利人民反對奧地利殖民統治的革命鬥爭爲背景,在革命的背景下,這個故事也是跌宕起伏,充滿了愛恨情仇,非常引人入勝。

在牛虻經歷了欺騙、背叛、入獄、誤解,特別是當他得知自己的親生父親就是神父蒙泰尼裏時,他徹底崩潰了——他砸碎了家裏的神像,也砸碎了心中對人世、對宗教所有美好的憧憬。僞裝了投海自盡的假象後,他漂泊流浪到南美洲度過了13年煉獄般的艱難生活,而再次回到意大利時,他已經破繭重生成爲了一個堅強、冷酷、老練的革命戰士。

牛虻的革命信仰如此堅定,以至於13年非人的折磨中,他都能堅持下來。後來瓊瑪問他爲什麼沒在想到自殺?他擡起頭,詫異莫名,“我的工作怎麼辦?誰來替我做?”這是他的反問,也是他最鏗鏘的回答。一個從小養尊處優的人,淪爲掃豬圈、在馬戲園裏扮演駝子、在港口給海員打雜......哪一種都足以打垮、毀滅他,但所有的遭遇都沒有摧毀牛虻,他選擇了活下去,他選擇了忍辱負重,繼續戰鬥。他像鋼鐵和冰塊一樣冷酷、絕情,又像刺蝟一樣拒絕別人的關心和愛護,他追尋着自己的信仰,死守着自己的祕密,孤獨而執着。

但牛虻畢竟是血肉之軀,他對親生父親的那種刻骨銘心的愛恨交織是最打動人心的。當起義中他舉槍射擊時,因爲父親的突然出現讓他一時心慈手軟,結果不幸被捕入獄,導致了最終的被執行槍決。

在獄中,面對前來探望自己的蒙泰里尼,牛虻主動承認了自己就是當年的亞瑟,父子間的對話,既讓人感到父子情深,又看得出不同信仰的相害相傷。但最後因爲蒙泰里尼信仰的堅定,在自己孩子的槍決執行書上籤了字。看似是他在親情與信仰的鬥爭中以信仰戰勝了親情,但最後還是受不了“自己親手把兒子送上了斷頭臺”的精神折磨,在嚴重的精神分裂中痛苦死去,這讓我想到了我們國家的魯迅先生。

在刀光劍影中演繹愛恨情仇,在革命的大背景下展現人的悲歡離合。我們的人生也是如此,沒有經歷過大風大浪,別人的嘲諷、背叛能使我們懂得種種道理,堅定自己的信念能使我們更加頑強。合上《牛虻》我終於明白了,經典名著是又有思想深度又有可讀性。

牛虻讀後感 篇13

最終看完了《牛虻》。這次我是全身心地投入,從頭到尾一字不漏看完的。

我不能想出有任何其他的結局來代替這一看似註定的杯具。深沉的,有如宿命一般。雖是肉體的毀滅,卻是靈魂的永生。我不能記起看過哪部小說有如此震驚、痛苦、惶惑而又釋然!結尾我讀了幾遍。初讀後是極其悲哀的,卻似乎是哀嘆命運對人的無情捉弄。真是讓人難以置信,卻是現實,是黑暗的現實。因而,它的杯具是無法挽回的。雖讓人扼腕,卻也是最好的結局。讀後把全書聯繫起來深思之後,我深深地被震撼,震撼於一個人的堅強。這更像是一曲偉大英雄的讚歌,一個身體被錘子擊得支離破碎,而精神上卻比別人堅強的人,難道不值得讚美嗎

“無論我活着,還是我死去,我都是一隻歡樂的牛虻。”他,算是經歷了世上所有的災難,拖着殘損的軀體,卻始終快活。因爲他看到了期望,看到了他活下去的目標。他不是一個懦弱的人,他把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深深埋在心中,把他的愛與怨恨一併埋葬,直至末日降臨。他對主教深沉的永遠無法化解的愛與恨困擾了他一生,也成了他杯具的根源。神父是他一生最敬重最信賴的人,他以往奉爲神明,直至最終忍不住向神父告別時,他還是滿懷期望。可是神父辜負了他的愛,“殺死”了他。在他心中,這一切也是情有可原的,是預料中的事,他如同飛蛾赴火般“成功”地結束了自我的生命。

在這一杯具中,另一個人,卻不禁引起我的尊敬與伶憫,那便是蒙泰尼裏教士。他生平也許只做過一件錯事,但他卻虔誠地用他的一生來懺悔。他是衆矢之的的“敵人”,卻因慈愛善良而不失爲一個聖人。聖人千慮,必有一失。我想造成他一生悲苦的也許是年輕時犯下的那樁“罪”。這樁罪所付出的代價也太大了!他同牛虻兩個人一生的幸福和最終的毀滅,同類的故事在教會世界中並非少見。如《十日談》中所述,一個教士如不犯七宗罪中的任一條,反倒是不可思議的了。也許,正因爲他是個如此善良的人,便註定他要負“債”一生。他與亞瑟母親都是善良而虔誠的人,這便也造成了亞瑟天性憫人,嫉惡如仇,堅持正義不動搖的性格。他最終的選擇是合情合理的。如果換上我,我也必定做出同樣的選擇,不得不把自我最心愛的人送上斷頭臺,最終導致自我的精神崩潰。當他領悟到現實真相後,他悔恨不已,在他瘋狂地砸下聖像之後,他選擇了死亡。這也是他最好的歸宿。於是,他也如牛虻一樣獲得瞭解脫。他最終跟隨心愛的兒子去了。餘下的人們,我想他們都將繼承他的遺願堅定不移地走下去。要革命少不了流血,能讓“聖子的鮮血”喚醒那些沉睡的民衆,這便是那些仁人志士肝腦塗地而在所惜的原由。

瓊瑪也是個極讓我尊敬的人。她的沉着冷靜,她的堅定不移和深明大義,都無愧於牛虻對她的執着的愛。然而,她也承受着多年的悔恨。她永生也忘不了那個從童年時代就一向印在腦海中的名字。逝者已矣,生者可追!我相信瓊瑪會更加執着地頑強地戰鬥下去。前進吧!爲了自由。

牛虻讀後感 篇14

最近可能是喝水比較多?淚腺如此活躍。終於讀完《牛虻》,已經是不知道第幾次剋制不住心裏的悲傷,淚流滿面……人在成熟之後,閱歷漸豐,似乎更容易被文字打動,因爲它們總是喚起內心沉睡的感情,讓人感同身受……

牛虻最終死了,這一本小說如此精彩,是否可以等同於他的生命很精彩?他是不幸的——他摯愛的神父竟然是他的生父,而且利用他的懺悔出賣了他的同志,他同時失卻信仰和愛情,流落南非,遭受各種非人的待遇,留下一身的傷痕累累,生不如死……他又是幸運的——他幼時就愛上並且愛了一生的瓊瑪也同樣愛着他,他爲他狂熱的事業獻出的鮮血,定會激起同志們以及世人們看清眼前的世界,奮起推翻不公平的一切!他的犧牲,是重於泰山的。

我先來說說革命吧!這應該是我理解的最不好的一個主題,我一直在這種宏大的主題上比較遲鈍。正如十三年後牛虻作爲“裏瓦雷茲”再次出現之前那個會議上的討論,反對政府是是用溫和的求情還是激烈的對抗,是勉強地相信眼前的“虛情假意”還是大膽放手去改變,是大家爭論的焦點。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這樣類似的問題。比如教學,是堅持傳統教學方式還是採取大膽革新?比如生活,如果你不滿於現在的生活狀態,你有沒有勇氣大膽推翻一切,重新來過?我們總是習慣於舊有的生活方式,即使有種種不滿,但是溫水煮青蛙,也慢慢習慣了。雖然我們預想的新生活很美好,但是打破!打破一箇舊事物,需要太大的勇氣!需要面臨太多的困難!大多數人都沒有勇氣去嘗試。我們都安靜地生活着,生活着……不敢打破舊有的和平。在這一點上,我們都無法和牛虻相提並論,都沒有像他那樣“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決心,他堅持革命,不懼艱險,也堅持生活的信念,他在臨死的時候堅持蒙泰尼裏如果不認他這個兒子,不和他一起走,寧願去死。人生,少一點苟且,便可以多一點純粹的精彩。革命,以及類似的變革,過程很艱辛,但是如果可以贏得憧憬的一切,便是值得的。

接下來我來說說愛情。亞瑟和瓊瑪的愛情,或者說牛虻和瓊瑪的愛情,不論他是漂亮英俊的亞瑟,還是瘸腿古怪的.牛虻,瓊瑪都可以透過他的外表愛上他的靈魂。當亞瑟臨終前寫給瓊瑪的那段話,深深地打動了我……他說:“當你還是一個難看的小姑娘時,瓊瑪,我就愛你。那時你穿着方格花布連衣裙,繫着一塊皺巴巴的圍脖,扎着一根辮子拖在身後。我仍舊愛你。你還記得那天我親吻你的手嗎?當時你可憐兮兮地求我‘再也不要這樣做’。”當重生的亞瑟——牛虻生病之後,瓊瑪照顧他時,他講述了他在十三年中所經歷的種種非人的待遇和常人無法忍受的痛苦,然後瓊瑪也講了她的痛苦——她曾經誤會亞瑟,並打了亞瑟一記耳光,亞瑟隨後留下自殺的假象消失了——她告訴他亞瑟是她在這個世界上最愛的人——她並不知道眼前的牛虻就是她的亞瑟——“他低下了頭,動作詭祕而又突然,吻了一下她的手。”……不論是亞瑟,還是牛虻,都已經離開了人世,瓊瑪責怪自己竟然沒有注意到——經過這麼多年,他竟像學童一樣失態……然而,她早已經感受到他是他,他們之間總是那樣默契,不用太多的語言。雖然她曾是波拉夫人,雖然他們短暫的人生基本都在分離,但是,他們的靈魂始終相愛相依,這便是一生一世。

最後我來說說親情,說說蒙泰尼裏和亞瑟的父子之情。蒙泰尼裏無疑是愛亞瑟的,他是他在這世間祕密存在的兒子,是他心頭始終無法割捨的牽掛。他希望他活着,他不希望亞瑟爲了所謂的革命失去生命。在亞瑟死後,他突然瘋癲,他在迎聖體節上那一番瘋話句句泣血,他的兒子在他心目中多麼重要,恐怕他自己也未曾看清過。亞瑟也愛他的父親,儘管他說他是他的敵人,他對他恨之入骨,他也同樣愛他,眼神動作總是出賣他的真情。但是,他們之間不同的信仰讓他們不能相擁,不能握手言和。最終,蒙泰尼裏簽了槍決亞瑟的同意書,亞瑟死了,他也瘋了,死了。他們用另一種方式陪伴了彼此。突然想到,不能實現精神的共同成長,連父子都不能延續下去……精神這種東西,看不見摸不着,卻着實存在,掌控生活……

這本書文字描述比畫面還要逼真,一切場景如同身臨其境,主人公的愛和痛讓人感同身受,值得一讀。親自拜讀之後,你才更會知道,我的這點淺見多麼淺……

牛虻讀後感 篇15

最開始有想來讀《牛虻》的意願是因爲之前讀《平凡的世界》時,孫少平所讀牛虻時念出的本書的首句:“亞瑟坐在比薩神學院的圖書館裏,正在翻閱着一大堆佈道文稿。”現在寫下這句話時,內心還是有些悲痛的,十三年,十九歲風塵僕僕的英國公子亞瑟,蛻變爲了超凡脫俗的“牛虻”先生,期間,他所歷經的苦痛不必多言,這樣造就了他之後的堅忍、剛強卻冷血的性格。本書通過描寫亞瑟的悲劇影射十九世紀意大利宗教的腐敗與人性在權力之下流露出的殘酷。本書前部分章節由於鋪墊全文,難免有些枯燥乏味,但還是比較完美的刻畫了主角作爲“亞瑟”時的性格和他當時所歷經的扭曲的人性,當描寫到他那最心愛的姑娘對他意外間被套出意大利青年黨的一些情報的舉動以及得知自己尊爲偶像的神父的身份時,他所表現出來的信仰的崩塌與對世界的覺悟令人感到惋惜,亞瑟最終選擇去到南美洲也同樣讓人爲他的“結局”感到一種心痛。

第二段故事則帶給我們一個承受過苦難而蛻變過來的牛虻,他已經目睹了人世的荒唐,準備歸來全力準備一場報復宗教的行爲,於此,細節不談,只是說些有關於個人感想。個人認爲全書催人淚下的部分有兩處,第一處是監獄中神父和亞瑟之間痛苦的談話,這次談話直接導致了神父決定讓亞瑟赴死的決心,他願像主一樣,奉獻自己的兒子來拯救世人,從中可以明顯感受到在麻木宗教之下人性的貪慾,以及親情的淡然。第二處則是聖體節時神父對衆人道下自己內心的痛苦,於此處可以看出神父對於“奉祭”亞瑟的後悔,當他目睹到可憎的人類在他奉獻出自己兒子後卻依舊十分麻痹愚鈍,他見證了人性的愚蠢和醜惡,從中,他也支持不住自己的信仰,終於在巨大的壓力下他心中的主也垮了下去。

本書通過描寫亞瑟人生歷程上的種種悲劇諷刺教會,也同時激勵意大利革命黨人的熱情,在至親的人與至高的主之間的抉擇是令人心中無限傷感的,牛虻展現出個人的氣質,刁鑽刻薄的性格是由外界嚴苛的環境一手打造的,他的堅強抗教,也是對懼權者的一種強硬的攻擊。牛虻所體現的不只是亞瑟他個人由基督·徒到無神論者所體會的信仰在內心中一點一滴的垮倒,它反映了一個時代的宗教特徵,它死板僵化,泯滅人性,就如亞瑟所說主教熱愛神超過愛他的孩子一般,這不是對教義的忠誠,而是對人性的褻瀆。

牛虻讀後感 篇16

《牛虻》是一直想看的一本書,這次有時間,終於把它拜讀完。

小說發生在十九世紀的意大利,那時候的民族解放運動曾產生了很多的愛國志士。主人公“牛虻”就是其中的一員,他正直善良,剛強無畏,他有鋼鐵般的毅力和鬥志,也是革命精神最集中的體現,曾使很多青年受到教育和鼓勵。這部作品浸透着革命的英雄主義,不算特別陌生。

本書尤爲特別的是,亞瑟對父親的愛,以及他們倆之間的衝突。在剛開始時,亞瑟對神父有不一般的信任,但偶然發現神父其實一直在欺騙自己,虛僞地維繫着自己的謊言時,他的信仰崩塌了。亞瑟難以接受神父是自己生父的事實,此後的十多年不斷逃離,遭受着非一般的苦難和地獄般的毀滅。

亞瑟這個角色無疑是悲劇性的。後來他的歸來,化名爲牛虻,雖說是充滿光環的革命黨人,但背後的煎熬卻無人知曉。

故事裏還有另一個女性瓊瑪。她是牛虻年輕時的愛人,後因爲誤會牛虻出賣他們的地下活動,打了他一巴掌。十多年後,牛虻變成了幹練利落冷漠的青年,但他仍然心愛着瓊瑪。並和瓊一起共事,準備起義。

正當希望的曙光將要來臨的時候,神父蒙太尼裏出現了。牛虻難以壓抑自己的愛,就算是無比的恨,還是源於無盡的愛。

小說中最讓人感動的情節是牛虻讓蒙太尼裏選擇教會還是他,在父子之情和宗教的盲目崇拜中,神父選擇了上帝,而牛虻心碎致死,再也毫無牽掛的死去。

黑夜裏,在一片死寂中,幽靈似的恐懼壓倒了他,陰暗世界的幻象和夢境也縈繞着他,但是一旦黑夜過去,這些也一同消失了;一旦陽光普照,一旦有敵人在跟前激起他的戰鬥情緒,他就無所畏懼了。

牛虻他身上不光有愛國精神和革命熱情,還有着不爲任何拷打凌虐所屈的堅貞品質,他對敵人的憎恨和輕蔑,和對無辜人的善良與同情,值得所有人敬佩。

值得一提的是,牛虻以殉道的方式試圖喚醒其他人的覺醒,尤其是深受教皇毒害的父親,是成功的。儘管在最後,他英勇的死去,也帶來了不可磨滅的作用。一方面是精神上的催醒,另一方面是對教皇的質疑。

革命中留下的血,並不是白留的,都會變成另一種意義。我相信,另一個他的努力也不是白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