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熱門】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熱門】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7W 次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熱門】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

陸陸續續的終於讀完了《親愛的安德烈》,給我的最大震撼是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溝通的描述,那些在我這樣的中國孩子看來新奇無比的教育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學生時代的生活:早早地起牀、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媽媽龍應臺來安慰他,而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卻往往收穫的是家長和老師的聯合斥責;安德烈成功時,媽媽、弟弟和朋友會爲他送去衷心的祝賀,但我們取得的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不足爲奇,甚至在老師和家長眼睛裏永遠是那樣微不足道,與他們的期望相距甚遠。這難道就是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嗎?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非常精闢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老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擇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裏,孩子只能算一個成人們隨身攜帶的物件?

中國人之所以不肯尊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爲“您”,僅僅是爲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誇讚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說:“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誇誰呢?別以爲對方是“小孩”就可以剝奪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資格獲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對待,難道所謂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適用了嗎?!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2

這些書信最初的願望是龍應臺想借此走入十八歲的兒子的內心世界;因爲她發現,她和兒子,幾乎已經無話可說。那個曾讓她擁抱,讓她親吻,讓她牽手,讓她牽腸掛肚、頭髮有點汗味的小男孩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那個冷冷的看着她,愛她卻不喜歡她的安德烈。她無法忍受和兒子成爲了這樣有愛、但卻彼此不認識不瞭解不喜歡的人。

我們都知道,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兩代人之間,還是異國的兩代人之間,而且是好長時間沒有生活在一起的異國的兩代人之間,其實是很自然的。

我的安安哪裏去了?可愛的安安哪裏去了?小鳥長大了,總會要單飛的;翅膀硬了,自然也就不那麼溫順。這個問題就好像在問,小雞仔長大了,它金燦燦、毛茸茸的樣子哪裏去了?我鬢髮蒼蒼了,二十歲的青春容顏哪裏去了?

答曰,隨時間去了。

父母終歸就是父母。是那個生育他,教育他,扶持他,影響他的人;是那個怕他飢,憂他寒,爲他千里擔憂的人;是那個願意爲他付出太多太多,以他的`快樂爲自己最大的快樂。

孩子終歸是孩子。是那個感恩父母的無私奉獻和良苦用心的人,是那個願意用自己的寸草心來報答父母的三春暉的人。他真切的願望是,等有一天我長大了,要讓父母因爲我而更加幸福。

但父母沒法強求自己一定會成爲孩子的朋友和知己。就像我們沒法強求何一個人成爲自己的知己一樣。因爲年齡,父母不會熱衷於同樣的事情,因爲經歷,你走過的路他還沒有起步。所以孩子自有他們興趣相投的玩伴,志同道合的朋友,心有靈犀的知己。而對於父母,卻是從全心依賴到慢慢分離,交集越來越少,觀念愈發迥異。小鳥長大了會單飛,它要去的地方父母不曾涉獵,孩子長大要獨立,他的想法在父母看來難免會不可思議。父母只是那個巢,而不可能是它飛行的旅伴。每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最終要成就的是——“我之爲我”。

所以不要試圖清晰孩子的每一個念頭,不要追問他還有多少自己不知道的祕密,否則就會陷入一種愛得深太想問,但知道問了會換來抗拒和逃離的傷感境地。

雖然這本書講述的是母親和孩子之間的故事,但是我想我們身爲老師,那些可愛的學生不正相當於我們的孩子麼,拿出一顆對待自己孩子的心,我想孩子們會健康成長,我們也會一點點蛻變!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3

這個寒假,我讀完了整本《親愛的安德烈》,其中《給河馬刷牙》《兩隻老虎跑得慢,跑得慢》這兩章令我感觸頗深。

也許很多人都覺得自己的一生碌碌無爲,覺得自己普通平庸。可是“你真的平庸嗎?”其實要看你站在哪一條跑道上。設想一個跑道上,有人正在跑五千米,有人在拼百米衝刺,也有人在做清晨的散步。那跑五千米的人,看見那跑百米的人會全身緊張、滿面通紅,心裏會“顫抖”嗎?不會的,因爲他知道自己是跑五千米的。那清晨散步遛狗的人,看見那跑五千米的人氣呼呼地追過來了,他會因而恐懼,覺得自己要被“淘汰”了嗎?不會的,因爲他知道自己是來散步的。

世界上本來就存在着大樹和小草,小草就平庸嗎?書中舉了個提摩的例子:他從18歲開始失業,到41歲還在失業中。那麼大了還沒有工作,因爲沒有工作,也就沒有結婚,沒有家庭。每個家長都害怕自己的.孩子跟他一樣。爲什麼害怕呢?不是因爲沒錢,而是因爲沒有意義。每天爲了錢的數字起伏而緊張,而鬥爭,不如找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與其爲了金錢和名聲成爲工作的俘虜,不如找一份能充分體驗生活的工作。

龍應臺說過這麼一句話:“我要求你用功讀書,不是因爲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爲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很多讀者回信說自己就是在被迫謀生,我相信我身邊很多成年人也都不得不被迫謀生。那麼問題來了:如何才能活的自我而有意義呢?

不跟別人比名比利,而是要尋找自己安適之所在,那還談何“平庸”?“平庸”是跟別人比,我們的終極負責對象是自己,當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平庸”與否,不是在於你是否有成就,而是在於你做的是否有意義,是否快樂。這樣看來,小草平庸嗎?答案是“不”。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4

陸陸續續的最後讀完了《親愛的安德烈》,給我的最大震撼是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溝通的描述,那些在我這樣的中國孩子看來新奇無比的教育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學生時代的生活:早早地起牀、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媽媽龍應臺來安慰他,而當我們遇到這種狀況時,卻往往收穫的是家長和老師的聯合斥責;安德烈成功時,媽媽、弟弟和朋友會爲他送去衷心的祝賀,但我們取得的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不足爲奇,甚至在老師和家長眼睛裏永遠是那樣微不足道,與他們的期望相距甚遠。這難道就是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不一樣嗎?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十分精闢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老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取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裏,孩子只能算一個成人們隨身攜帶的物件?唯美的網名

中國人之因此不肯尊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爲“您”,僅僅是爲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誇讚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說:“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誇誰呢?別以爲對方是“小孩”就能夠剝奪他的發奮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資格獲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對待,難道所謂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適用了嗎?!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5

當我看完《親愛的安德烈》時,我總有一種想再讀一遍的感覺。《親愛的安德烈》是一位中年母親和她已成年的兒子在三年多的時間裏寫的36封信。讀了裏面的信,總是讓我感慨萬千。

“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這是龍應臺與兒子安德烈寫信的初衷。起初安德烈根本不想和他母親說話,只是爲了錢才寫信,所以他們有不同的寫信心態。即使安德烈並不是真的想寫一封信,但龍應臺想深入兒子的內心,想自己和安德烈的關係得到緩和,想認真研究兒子。然而,母親細膩的話語,也讓安德烈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到最後,安德烈寫信只爲了和母親交流。當然,他們對彼此的認識越來越深。

龍應臺的一些地方,讓我感覺很深刻,面對兒子的不耐煩和不想說,她沒有使用逼的辦法。儘管她自己寫的幾行字只換來了兒子的隻言片語,但她還是用每句話引導着兒子,希望安德烈能多說幾句。她只是想認識她的兒子,多麼偉大的母愛。

所有的父母都是一樣的,他們爲我們付出了很多。即使他們日夜流汗,時刻操心,但對於孩子們,他們有過什麼可抱怨嗎?我們都知道如何尊敬父母,安慰他們。然而,在平常的生活中,誰總能想到這些,並經常做到。

父母對我們的照顧,我們會把它當成嘮叨,充耳不聞。有時還會和父母頂嘴。我們長大了,只和朋友們一起玩,只享受自己的美好時光,卻總是忘記撫養我們、爲我們着想的`父母,他們在一天天變老。我們能給予父母的最好回報就是和花更多的時間和他們在一起,和他們聊聊天、說說笑。

想到這,我不禁感到羞愧,我有時使我的父母難過,使他們傷心。從現在開始,我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多體諒父母的,多幫他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儘量不讓父母操心。

《親愛的安德烈》讓我看到母愛的呈現,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是無論你身在何處都永遠陪伴着你的地方。

父母,多好。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6

當母親將這本書冠以“好書,名著”等標籤推給我時,我百般不願,心中的浮躁一層又一層,但當我翻開書頁,看了幾頁時,我對它頓時改觀。

超乎預料的有趣呢。而且,書中母子兩人書信內容的深度也是我未曾想到的。龍應臺女士與安德烈,他們看着同一片星星,在同一個太陽的光芒下生存,但他們接觸不到被此,熟惡而又陌生。在這三十六封書信中,他們對簧富差異、美學、人文、各國文化差異等等提出了探討與研究。這三十六封跨海書信,使這對母子有了連結,重新認識到了對方,她認識了人生中第一個18歲的人,他也認識了自己的母親。看着書中風趣幽默的語句,我看到了一些別樣的東西,一些我從未注意到的事情。

我知道了這個世界可悲的貧富差距,我知道了“提本非樹”:我知道了“間題意思”我知道了KICH,我知道了很多很多第一次如此認真的看一本書,這本書也沒有讓我失望記憶猶新的是第21封信,“文化,因爲逗留”。

咖啡館幾乎是每個城市都有的建築,我也常常習慣在空暇的時間去這類環境幽靜,氣氛高雅的地方,點杯咖啡,寫寫作業或是看看書我喜歡這樣的氣氛,這可以讓我放鬆,且愉悅。

然,在香港這個地方,羊目細尋,你竟是尋不着咖啡館的龍應臺女士在書店買了書,想要尋一家咖啡館,鈷進一個寧靜的角溶,在咖?香氣的繞裏,把整袋新書翻完,可香港是沒有咖啡館的.她在信中如此寫道:“那天很熱,我揹着很重的書,一條街一條街找,以爲和臺北一樣,轉個一定可以看到,可是沒有,真的沒有。去餐廳吧,可是那是一個油賦,甜滋滋的地方,匆忙期和喧帶着對時國企業斷的不滿,他們對本土產業的滅不情願在那裏消費而即使坐下來,身邊也總是匆忙的人,端着托盤急切地找位子,咖啡館裏瀰漫着一種時間壓迫感。

這就是香港,這個城市,忙的香港人在大街小巷步履匆,他們工作時間之長,全世界第一。

“思想需要經驗的累積,靈感需要孤獨的沉澱,最細緻的體驗需要最寧靜透徹的觀照。累積、沉澱、寧靜觀照,哪一種可以在忙碌中產生呢?

哪一種都不可以。

文化,來自逗留,“逗”纔有思想的,靈感的,能量的爆發。“留”纔有沉澱、累積、醞釀、培養。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7

“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最近我讀了龍應臺和他的大兒子安德烈合着的一本書——《親愛的安德烈》,封面的這句話深深地印在我的心裏。這本書讓我認識了一位知性、貼心的母親和一個睿智幽默、天真爛漫的十八歲男孩,它也同時喚起我對生活的思考。

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色彩,自由和樂趣。每天早晨起牀,他先要放幾首音樂;在放學後,他可以和幾個哥們去咖啡館喝咖啡或者去酒吧喝啤酒;在週末,他能教小朋友踢足球;在閒暇的日子裏,他還會和好友開派對或去旅行……再來看看我們現在的生活:早早地起牀、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是十萬八千里。更重要的是,安德烈有一位能寬容他、理解他的好母親。龍應臺深知自己和兒子之間有一堵無形的牆,但她沒有越過這堵牆,而是透過牆上的.窗戶來仔細觀察自己的兒子,並重新認識他。可是我們的父母呢?一心只追求成績,卻忽視了我們內心的感受。當我們成功時,父母總是覺得

理所當然、不足爲奇,殊不知成功是由淚和汗換來的;當我們失敗時,父母滿是責備,卻不知我們心裏的委屈和痛苦。

之後,我總在思考一個問題,是什麼造成東西方生活觀念差異那麼大?後來,我才知道,是生活的態度不同造成的。在第20封信中,安德烈寫道,香港人永遠在趕時間,他們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他們是爲了工作而生活,因此他們根本體會不到生活的樂趣。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爲學習,爲工作,四處奔波,每天都活在恐懼之中,無法靜下心來去思考生活。而在西方,人們總是熱愛自然,熱愛鄉村,熱愛閒適自在的生活。他們爲了生活而生活。他們可以一下午都呆在酒吧或咖啡廳裏和朋友聊天,消磨時光,從而體會生活的樂趣。相比之下,我們活得更辛苦,我們體會不到生活的滋味,漸漸地,我們就會失去原有的真而變得麻木。

因此,在這個飛速發展的年代裏,我們應該放下身上的包袱,還自己一份純真,來體驗生活,感悟生活,熱愛生活。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8

在這我上小學高年級的時候,發現自己與父母之間的談話越來越少;與父母越來越疏遠;與父母之間的感情越來越淡化。在早上起牀後對父母只說“爸爸媽媽早上好。”然後就做自己的事情齒。吃飯時自己猶如與父母通常都是一言不發。猶如與父母站在同一塊冰山上,最後這塊冰山不知被什麼?是兩代人的代溝;還是因爲父母工作太忙,自己從幼兒園開始就一個人呆在學校裏,除了星期六和星期天很少與父母談話。最後慢慢得與父母疏遠,慢慢得與與父母的感情淡化……

到了初一我的成績很不理想,父母幫我找了一位家教,當時我只是默認。補習了一段時間,那位家教知道我與父母的感情不好,便給了我一本書叫《親愛的安德烈》……

在這本書中寫了作者龍應臺在兒子安德烈14歲的.時候離開了歐洲,去了臺北任職,在等到她回來的時候安德烈已經是18歲的小夥子。龍應臺覺得與兒子之間有了一座無形的牆。她感到兒子愛她,但並不喜歡她。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30年;也是兩國人。中間隔着東西文化龍應臺覺定一定要認識18歲的安德烈。於是龍應臺與安德烈用了三年的時間互相通信。就這樣他們進入了對方的世界和心靈。因此龍應臺在人生中認識了第一個18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到了自己的母親。

在我讀完這本書後自己深有體會,覺得自己應該與父母多多交流向父母訴說自己的心裏的痛苦和快樂…在書中第16封信中寫到每個人都會有自己藏在心中的小鎮以及自己最重要的東西,像我覺得自己最重要的不是父母而是朋友和藏在心中那最令我感到舒適感到快樂感到不寂寞的小鎮,也許這算不上是一個小鎮,一個家,但是卻令我感到一種特別的眷戀。也許以後你要永遠告別這個小鎮,永遠離開你的那些朋友,也許你和他們還沒有深交,也許以後,他們將從你的人生中完全消失。但是人生永遠就是這樣,一條道路往前走…現在就應該回想自己擁有的美好時光,把回憶擁在心裏,讓它溫暖自己的心。自己是要向前走,但是要記得自己是從哪裏來。而對於一個渴望父母把自己看做一個成人的人千萬不要嫌自己的父母囉嗦,因爲他們永遠都是爲你好,爲你的將來考慮,而且他們永遠都是你最親愛的人!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9

《親愛的安德烈》是著名作家龍應臺和兒子安德烈用三年時間互通書信的結集。36封家書呈現了母子兩代人心靈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對個體思想意識的影響。在信中,安德烈“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認真”;龍應臺“有八分認真,二分知性懷疑”。安德烈對龍應臺“嘲笑有加”;龍應臺對安德烈“認真研究”。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就是眼看着這個自己深愛的孩子越走越遠,而且他的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有時候父母總是不計代價的付出,孩子走遠了,又覺得無限荒涼和悽然。其實每個人都知道,在我們的心裏,沒有人能取代父母的位置,他們對我們的付出,對我們的愛,我們其實全都牢牢的記在了心裏。我們也願意用最大的愛去回報,只是,請允許我用自己的方式。我願意把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拿來讓我的媽媽過上相對充裕的生活,去享受自己想要的.精神或物質,這樣我會得到一種莫大的快樂和滿足;但我不願意聽她嘮叨一分鐘,我覺得這不是不愛,只是因爲我們不是能在語言交流上取得愉悅的人。如果說她在說,我在聽,我不違心的告訴你,那僅僅是出於禮貌和孝敬。

當然,我覺得龍應臺和安德烈,也有些其他的原因。

比如說,龍應臺從政。我是有點很難理解一個母親和兒子的書信談論的都是國家大事,世界,國家,民族,公平,自由,正義,很像是政治家們在探討議論人類的發展,時局的走向;這跟我看《傅雷家書》的感覺不太一樣。我想對龍應臺來說這可能是職業習慣思維定勢,但對安德烈來說,他只是個人主義的自由慣了的年輕人,有幾分熱情,幾分牽強,就很難說清了。

比如說,也有安德烈的原因。父母都是有成就的名人,而且長時間不在身邊,從小過着優裕的生活,十幾歲周遊了半個世界。我們可以想象這樣的孩子是獨立、自由、無憂而任性的人。他會放縱自己沉迷於自己的喜好,比如說朋友、音樂、足球、啤酒,而不願意拿一點點時間來敷衍任何人。

我不知道通過這樣的方式,他們是否達到了最終的目的,消除了心靈上的隔離;還是隻是一個母親一次有些癡心有些偏執的努力,其實在我的心裏,我覺得可能沒有。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0

在大人與孩子之間,彷彿有一層無形的薄膜。大人們因爲有他們的經驗,總想把孩子的一切安排好,讓孩子少走彎路,便老是絮絮叨叨地念個不停;而孩子彷彿都是不太領情,他們有自己的想法,以及對將來的思考,有着一股對新事物的追求,哪聽得父母那老舊的“經驗”之談。於是,兩代人就被這道膜越隔越遠,人們就管它叫“代溝”……

當我在讀過著名作家“龍應臺”與她兒子“安德烈”共著的《親愛的安德烈》後,才發現,所謂的“代溝”只是人們不知道怎樣溝通而已。

書中的安德烈住在德國,他媽媽則住在香港,兩地有着強烈文化差異,他們也堅持進行着書信來往。在他們寫的36封家信中,母親毫不掩飾地給孩子談自己的青春,自己的求學,自己曾有過的困惑……而兒子也以極大的熱情迴應了對長輩的質疑,對自我個性的.張揚,對現實生活的無奈與憤怒……

每一封信都充滿了他們的真實想法,其中也不乏有些想法的分歧,但這36封信,使他們更加清楚地瞭解對方,瞭解了兩代人。最後,成果是顯著的,一個54歲的母親與她21歲的兒子,也能有共同的話語了。

龍應臺曾寫道,以前,與他兒子通電話時,只能這樣:

你好嗎?

好啊。

學校如何?

沒問題。

……

彷彿與現在有些家庭的情況差不多,兩代人之間也沒聲麼話語,問問好,寒寒喧,就如普通人一般。大家都不願透露自己的想法。但這樣下去怎樣溝通?有溝通,得先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要是真正溝通起來,當你瞭解對方的想法後,或許會發現,對方可能與自己的印象判若兩人。家長了解自己孩子,孩子也清楚自己的父母,這樣纔不會有代溝啊!

龍應臺在書後寫到:

我努力了,他有回報以同樣的努力。

我認識了人生裏第一個十八歲的人,

他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那我們呢?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1

《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主要是作者龍應臺和她的兒子安德烈之間的36封書信,母子倆分隔兩地,一個在臺灣,一個在德國。文化的差異、時空距離使得他們的關係變得日益陌生。母親渴望關心孩子,瞭解孩子,但孩子長大了,作爲一個成年人,開始有自己的見解與思考,使得母子間隔閡越來越大,她不曉得該如何掌握住她與兒子之間的聯繫。爲了改善這一情況,她邀請兒子安德烈以通信方式與她合寫一個專欄,通信內容涉及兩人對歷史的看法,對東西方文化差異的理解,對社會的思考等等一系列反映兩代人、不同地區的人不同的思維方式,讀來耐人尋味。

其中最令我感動的篇章是《給河馬刷牙》,內容是安德烈對他的母親說:“我幾乎可以確定我不太可能有爸爸的成就,更不可能有你的成就。我可能會變成一個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學歷,很普通的職業,不太有錢,也沒有名。一個最最平庸的人。”而龍應臺回答:“對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爲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爲,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當我們所有做父母的看着自己的孩子逐漸的長大成人,心中都是由衷的高興的,但說真的對他們的憂慮也是在慢慢增加的,因爲他們進入青春期後會變得非常的`自尊、敏感和叛逆,對父母語重心長的建議和忠告表現出強烈的反感和不以爲然,這些都會讓父母感到擔憂和痛苦,不可否認,年代不同了,條件不同了,社會價值觀變化了,兩代人之間的代溝是客觀存在的,青春期出現的叛逆性也是正常的。多麼希望我們做父母的都能靜下心來好好地讀一讀這本《親愛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快樂的生活,學學龍應臺那樣貼心的母親,面對一個叛逆的青春期孩子時,用盡可能不傷及他感情的措辭去限制他的錯誤舉止,用盡可能讓他感覺到信任的委婉語言給他的生活和學習帶去幫助和指導

從這本書中,我看到了對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多麼的重要。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2

在很小的時候,他便坐上了前往異鄉的航班,從此身邊環繞着不同髮色的人,耳邊充斥着各色的口音,透着陣陣寒氣的冰塊在舌尖翻滾,五光十色的雞尾酒在嘴角絲絲跳躍,從此忘了時間,在快感與茫然中等待陽光和清晨。

在銀絲垂滿額間時,她的腦海與回憶充斥着他的背影,隔着茫茫的海洋,望着散着淡淡秋色的白玉盤掛在枝頭,從此任由相思浸滿淡薄的月色。只是,她勇敢地向前追去,執筆迎接一個個續寫的明天。

他是安德烈,而她是龍應臺。一對身在異鄉的母子,在茫茫的人海中,尋找彼此飄渺而堅定的身影。

那一封封微不足道的信封,卻裝着兩顆勻勻跳動而赤誠的心靈。有一次,他問她,能否挑戰權威,言語中盡是少年的躍躍欲試,像一股狂風,似攜卷飛舞的殘葉;而她則輕柔地娓娓道來,似柔中帶剛的柳枝,在逆風中從容地舒展着纖細的身軀,枝尖盈盈地點向遠方。當十八歲的他在感情中跌跌撞撞,在彎曲的'路上嚐盡酸甜苦辣時,又不小心與寂寞撞了個滿懷;而將一切收進眼底的她,並沒有苦口婆心地陳鋪那些爛熟於心的大道理,而是如娟娟流水,用一個個動人的故事溫暖他那被千瘡百孔的靈魂,爲他灑上滿天繁星,任他在自己心靈港灣棲息,靜靜傾聽他勻勻的心跳。

柔月在枝頭棲息,雖然他們身居兩地,但每當他在現實生活被千瘡百孔時,在異國四處漂泊時,她便會第一時間,用一封封誠摯的信件訴說那一段段深情,用最平常的文字寫盡一個母親的柔軟心腸。淡淡的詞句,卻可以霎時填充那個或迷茫或青澀的小小心靈。所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應該就是這樣的狀態吧。

或許某天,他走在繁華的街道,身邊的行人絡繹不絕,燈光五光十色,而她則輕輕漫步於彎彎曲曲至前方右轉的泥徑,淡薄的陽光旁是一樹梨花洋洋灑灑,這時他們或許會想到彼此,心間徒添一點溫暖。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3

匆匆讀了《親愛的安德烈》,合上書頁,我不知是該羨慕安德烈的生活,還是應該爲自己眼下的生活悲哀。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現在的生活:早早地起牀、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媽媽龍應臺來安慰他,而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卻往往收穫的是家長和老師的.聯合斥責;安德烈成功時,媽媽、弟弟和朋友會爲他送去衷心的祝賀,但我們取得的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不足爲奇,甚至在老師和家長眼睛裏永遠是那樣微不足道,與他們的期望相距甚遠。這難道就是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嗎?

隨着我一天天的長大,有很多的煩惱圍繞着我。別玩電腦遊戲了,快睡覺!快點去,明天還要上課!一陣刺耳的聲音又從媽媽的嘴裏不耐煩地跑出來了。我心裏暗想:好煩,遊戲正玩到精彩的地方媽媽又來煩我了。看這就是我成長中的第一個煩惱:電腦遊戲和媽媽之間的戰爭,而且戰爭有愈演愈激烈的趨勢。另外在學校裏發生的一些事情,我也不願與家長談論,因爲只要一談,他們就要長篇大論,不准我插一句話,而且我的耳朵也受不了那麼多話的進出,所以我不願讓耳朵受罪,就不想與家長囉嗦!

我只是想擁有自己的一片藍天,有自己的夢想,有自己的選擇,有自己的空間。多麼希望我們的爸爸媽媽和老師們也能靜下心來好好地讀一讀這本《親愛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們快樂的生活,學學龍應臺那樣貼心的母親,把你們嚴肅的愛變得溫情一些,把你們古板的關懷變得更加親切一點,給我們一點柔美的微笑,給我們一點應有的尊重,那樣,你們的孩子,你們的學生一定會變得比現在燦爛很多,很多!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4

讓“它”拉近我們心靈的距離媽媽,最近我發現,你越來越不喜歡我了。總是叨叨絮絮地叫我做一些不必要做的“小事”——至少我是這麼認爲的。

當我做不好的時候,你還總是拎着我大罵一頓。還記得那次去和你逛超市時,就因爲東西賣得有些貴,你就在反途中一路數落我,並叨叨絮絮地給我算了“一筆賬”:什麼書本費啦、衣食住行費啦、甚至水費、電費都算上了,我聽着實在不耐煩,便“反駁”了兩句,沒想到這兩句在我看來正常到不能再正常的話語,在你耳中卻被灌上了一個新名詞——頂嘴。衆目睽睽之下,你舉起手要煽我,我扭頭躲開。於是,我發現你越來越討厭我。相應的,我也越發的不喜歡你。

其實,我們還是互相深愛着的,就像《親愛的安德列》一書中說的.那樣:愛,並不代表喜歡。愛,有時也會是不喜歡吧!我們的關係是愈來愈僵……那時,我感到我們就像最熟悉的陌生人。我們之間,就像白晝和黑夜,永遠不懂彼此的心。想和你和解,卻因那所謂的“尊嚴”而不敢……幸虧在這個暑假,“它”來了。它的全名叫《親愛的安德列》。

我萬萬沒有想到,它被帶回家時,從來不愛看書的你,會第一個打開這本書,而且打開之後,就再也捨不得放下。我驚訝於那本書到底有怎樣的魔力,會讓以前“本書不沾”的你居然也加入到讀書之列……於是,禁不住好奇心的驅使,我也翻開了此書。只輕輕打開了一頁,我便再也禁不住這本書的誘惑了……因爲,書中母子倆的關係和我們太像了,不是嗎?隨着龍應臺和安德烈的腳步,我們慢慢地走,直到到達對方心靈深處,解開了死結,才又回到自己的心間……

從此,我明白,白晝與黑夜之間還存在着黎明,黑與白總還有交匯的灰,那麼,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去相互理解和接納呢?現在,我終於明白,也感受到了,我們一直相互深深地愛着。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5

前一段時間出的一本新書《親愛的安德烈》,是由龍應臺女士與其兒子共同完成的。

讀完後,感觸很深。但感受最深的不是安德烈字裏行間躍動着的不羈靈魂,不是龍應臺女士對於兒子直接大膽的提問所做出的巧妙回答,不是中西方文化劇烈碰撞綻放出的異彩。

而是一句話。

安德烈問她,在她離開人世後,希望如何被朋友、讀者和“我”——安德烈本人記住。

對於前兩者,龍應臺回答的乾脆利落——“不重要。”

僅三字,完美地表現出她非同一般的氣度個性,高度冷靜的心,清明的眼。

對一個作家來說,讀者如何評價自己往往被俗人認爲是最令人關心的,而真正好的作家,如她,堅定自己的信念,筆尖永遠對準心中的方向,筆桿和脊樑一樣挺直,寧折不屈,更罔論會寫些博讀者一笑的文章了。所以,不重要。

而那最令人動容的,是她回答如何讓自己的兒子記住自己時,文字氤氳出的嫋嫋暖煙。

“有一天,你也許走在倫敦或香港的`大街上,也許是一陣孩子的笑聲飄來,也許是一株紫荊開滿了粉色的花朵在風裏搖曳,你突然想起我來,腳步慢下來,然後又匆匆趕你的路。

可是正因爲有最終的滅絕,生命和愛,才如此珍貴,你說呢?”

不知道寫下這些文字時,心中是否有些許不甘,酸楚,哀傷。畢竟,離世的人們,只能活在別人的記憶當中,而歲月的沖刷,使這些記憶不可避免的像泛黃的牛皮紙一樣蜷曲,最終碎裂,一片一片漸次脫落,最終,在之後的之後,化爲虛無。

但我深信,作者寫完整段話後,只餘釋然。

每個人都是別人生命中的過客,無論你在他的生命中曾經佔據怎樣重要的位置。終有一天,會化作那穿梭的風,靜默的雲,以另一種形式遨遊四海八荒。

龍應臺以她的豁達與優雅,給了這個問題最動人、最美麗的答案。

之後,只要你偶爾想起我,也便足夠。我願化作那無拘無束的風,吻去你的淚水,你的傷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