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推薦)《愛的教育》讀後感

(推薦)《愛的教育》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95W 次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愛的教育》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愛的教育》讀後感

《愛的教育》讀後感1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只有用心去看書,纔能有更多的體會和知識。最近我讀了一本《》,書中主人公安利柯的教會了他許多道理,也教會了我許多道理。

書中有一篇令我印象最爲深刻,叫《倫巴底的小偵查員》,一位意大利少年,犧牲了自己,卻保護了整個意大利。而小男孩安利柯他不用犧牲自己也能保護祖國,他在和兄弟姐妹們的天倫之愛中生活。有的`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也有一些是沐浴在中的,但他們身上都有一個共同點對自己的祖國有深深的愛。

世界裏到處充滿了愛,一個名叫洛佩諦的小男孩,他爲了救一年級的小不幸被馬車軋到,他雖然是個孩子,但他看到了這個情境,第一將自身安全拋之腦後,一心只想救人,他可真呀!

《愛的教育》讓我深深感受到愛的存在,安利柯和他小夥伴之間的純潔以及對祖國的愛深深觸動我的心絃。這本書教會了我從小要勇敢,要熱愛身邊的人,要熱愛社會,更要熱愛自己的祖國,做真正對社會有用的人!

《愛的教育》讀後感2

《愛的教育》是“一個意大利市立小學三年級學生寫的一學年之紀事”,通過所記一件件事,一遍遍地抒寫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師生同窗等種種親情、友情、人情之愛。全書氰氯着溫馨慈藹的人性之美,煥發着熱誠博大的人道精神。第一人稱日記。貼近切身生活,讀來可信可親,很能打動人心。特別是對赤子,這種發自內心的呼喚,更容易引發他們純樸的感應書中最令我感動的`是有一則“每月例話”—“每月例話”是《愛的教育》裏的“愛的教育”,老師每月都給學生講一則高尚的少年故事—講的是一個孝心少年。一路歷艱險,“六千里尋母”。由於兒子來到身邊,垂危的母親起死回生。

這個故事感動得我泣涕漣漣,從而更懂得愛,珍惜愛。渴望愛,讓愛潤心田。

《愛的教育》讀後感3

我覺得安利柯是個孝順的孩子,也是個善良的孩子。他天真、活潑、好動,在他生活中有許多好朋友關懷他的好朋友,時常有人鼓勵他,安慰他,所以他纔可以順利成長。

給我記憶最深的是2年級學生羅貝蒂,他爲保護一個1年級的小學生朱利奧不被馬車撞到,自己卻來不及躲開,被馬車把腳骨壓碎了。

看到這個故事,令我想到了報紙上的一則報道:一位70多歲的'老奶奶倒在人行道上。20分鐘裏,竟沒有一個路人上前攙扶。等到救護車趕到時,老奶奶已經去世20多分鐘了。

同樣是兩個值得幫助的人,但遇到結果卻完全不同,一個人得到了別人捨命相救,一個去世了很久才被人看見。

這些路人跟捨身救人的羅貝蒂簡直差之千里!!

《愛的教育》讀後感4

爸爸給我買了本書,名字是《愛的教育》。我用了五天就把它看完了。這本書告訴我許多的道理,比如:要尊老愛幼、敬愛老師、同學之間要相互幫助……

書中的小男孩安利柯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了他這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裏面有許多小夥伴,雖然有的貧窮,有的富有,有的學習成績好,有的學習成績差。但是安利柯從不和他們計較,與他們玩的很開心。

我喜歡書中的人物,品學兼優的代洛西,勇敢高尚的卡隆,孝順的.潑來可西……他們都非常愛國家,關心國家,也非常愛自己的家人和老師。

我記得有一篇文章叫“打架”,裏面講的是斯戴蒂爲了保護妹妹,他和勿蘭諦打架了。他多勇敢啊。還有一篇叫“我們的老師”,文章裏面老師說:“同學們,我沒有親人,我會把你們當成我的親人,因爲我愛你們。”真的很感動。

這本書裏有許許多多值得我們學習的道理,我很喜歡看。

《愛的教育》讀後感5

愛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愛讓人擁有一顆美麗的心靈。許許多多的問題都可以在暖流中溶解,愛有父母的愛、有老師的對學生的愛,有同學之間的愛等等。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作品,他以日記的'形式記載下了點點滴滴的成長故事。

《愛的教育》讓我最感動的是其中的一篇《意外事故》。它講的是:有一天,一位一年級的小朋友,在馬路上不小心跌倒了,這時一輛轎車飛快地向他飛奔過來,眼看就要撞上他了。剛好一位二年級的學生洛佩諦看見了,他毫不猶豫的衝上去,把這位小朋友推開,小朋友得救了,可是,他自己的腳卻被車輪碾過了。

看過這篇文章以後,我覺得洛佩諦這種捨己救人,保護弱小兒童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從今以後我要向他一樣樂於助人。

《愛的教育》讀後感6

父親對恩里科講述了學習是一件辛苦的事,但是世界上還有很多人都在學習,他們來自不同的職業,以不同的'方式在學習。聾啞人和失明的孩子也在刻苦學習,也很盼望有一所學校給予他們知識。

全世界,從英國到印度,從加拿大到澳大利亞,成千上萬的人都在學習。就像恩里科父親說的,我們是一名士兵,書本就是我們的武器,班級就是我們的連隊,學校就是我們的戰場。把學習比作戰鬥,與全世界戰鬥,要成爲一名優秀的士兵。不管是軍人還是其他人,都應該接受知識的洗禮,知識能改變人生。

我們的學習生活與書中差不多,我們的目標不是超越一個同桌,一個班級,而是整個世界。如果我們停止學習,那麼其他同學自然會超越我們。學習很重要,學習靠自己,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

《愛的教育》讀後感7

《愛的教育》是我最喜歡的書之一,作者是意大利的亞米契斯。

說它是書,其實更像一本厚厚的日記。因爲書裏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以日記的形式寫的。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情節是:父親帶“我”拜訪他的一位小學老師。有一天,報紙上刊登了父親小學老師的報道。父親看到後欣喜若狂,立刻帶“我”坐火車,不遠千里,去探望老師。

父親說,他已經很久沒有老師的消息了,但始終忘不了老師的諄諄教誨。當年,這位老師如慈父般關愛每個學生的情形,彷彿還歷歷在目。

找到老師後,父親邀請老師到餐廳共進晚餐。父親的老師,因爲年紀大,加之生病,吃飯不太方便。父親便主動去幫老師把牛排切好,並餵給老師吃。

看到這,我的眼眶溼潤了。我想起了求學路上的老師們。他們爲了我的學習、成長、進步付出了很多精力與心血。我卻是經常調皮淘氣。真是不該!

這個世界上除了父母親人真心對你好,另外就是老師了。感恩每一位老師的辛勤付出!您們辛苦了!

《愛的教育》讀後感8

一本書裏一個班,愛的教育就是這樣一本書,它講的是以一個學校其中一個的學生和他的同學之間發生的種種故事。故事開始,是主角過了一個假期,重新開學的畫面,此後這一本書都在講述着這個學校的一些小事情,以此構成一個大故事。

這本書不能說是一本好看的故事書,但他是一本好的'故事書,其中的道理便是做人的道理、基本的道理。有一段我記得特別清楚,一個軍隊在學校門口前遊行,校長帶領全部學生給軍人敬禮,那些軍人有的比這些學生大不了幾歲,卻已經參加過戰爭,而不是在教室裏做習題。

之前在讀這一段的時候,感覺特別無聊,但瞭解了其中的道理,就感受到了深意。

這就是我的感受,一個也在經歷書中的故事的一個小學生。

《愛的教育》讀後感9

這是一本日記體的小說,記載了小學生安利柯整整九個月的四年級生活。愛是整篇小說的主旨,就在最平實的字裏行間,融入了種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老師之愛、學生之愛、父母之愛、兒女之愛、同學之愛……

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的,但卻感人肺腑、引人深思。整部小說以一個小學生最不染世俗的眼光審視着身邊的美與醜、善與惡。這裏有讓安利柯深以爲傲的好友卡隆的'俠義之舉,有品學兼優的班長代洛西的助人爲樂;也有華梯尼的虛榮狹隘,諾琵斯的傲慢無禮;還有樸實可愛的“小石匠”,堅強不息的克洛西……完全在用愛去感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愛的教育》讀後感10

《愛的教育》是由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所著,講述了主角安柯耳的所見所聞和每個月老師講的每月故事。

亞米契斯曾經說過,《愛的教育》是給6-13歲的孩子看的。書中寫了善良的安利柯、是非分明的卡隆等……這本書用樸實的、感動的語言描寫了非常多個孩子的故事,掃煙囪的孩子、善良的孩子、樂於助人的孩子、懂得感恩的孩子......他們無時無刻散發着愛:對祖國的敬愛,對父母的關愛,對朋友的.友愛。作者把“愛”這種看不見摸不着的東西描繪的淋漓盡致。

讀完了這本書,我明白了愛是一種感受、愛是一種追求愛是一種關護是……無法用準確的文字形容愛的定義,但是我知道,擁有愛的人,付出愛的心,他的人生必定會是充實而無憾的,所以讓我們付出自己的愛,用愛來體驗生活、用愛來感受社會。

《愛的教育》讀後感11

我很喜歡《愛的教育》這本書,他是由意大利的亞米契斯寫的。

《愛的教育》是一部日記體兒童小說,原名《心》是一本很感人的書,書中以小學生的口吻,記述了發生在4年級中的一百個動人的故事。

“記住,從現在開始,誰再欺負奈利,我就對他不客氣”我從着句話看出保護弱者的卡隆很愛護被人,關心別人,別人受了欺負就要去幫助他。卡隆是一個能主持正義,善良的好孩子。

我還從:一個低年級的`小孩摔倒在馬路上,正巧有一輛車過來,英勇的洛貝蒂見此情景,勇敢的跳上去,把那孩子推開,自己卻被馬車壓了腳。感受到洛貝蒂非常勇敢,是一個很了不起,奉獻於他人的好孩子。

還有可憐的潑來可西,他每天受他爸爸的打,卻不告訴同學,維護他的爸爸,在這樣的環境中他努力的學習,最後他得了二等獎,它維護爸爸努力學習,我要學習他的品質。

《愛的教育》中有很多感人的故事,也有很多品質好的人,我要學習他們,做一個品質優良的好孩子。

《愛的教育》讀後感12

寒假到了,媽媽讓我看《愛的教育》,說這本書不錯,我就看了。我一看,真是很不錯,我就天天看它。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人埃·德·阿米琪斯寫的。他生於1846年10月。在參軍時就開始創作小說,開始在意大利軍報上展出,廣受讀者歡迎。《愛的教育》是作者最著名的作品,成爲公認的世界文學名著。

這本書寫的是意大利學生安利柯四年級的日記,每篇文章既生動又真實,富有一個孩子的真正感情。我最喜歡安利柯老師的精神講話,其中有一篇《萬里尋母》。這篇日記說的.是瑪珥珂的媽媽去外地做苦工,好長時間沒有音訊。家裏就讓最小的瑪珥珂去找媽媽,他走了很長的時間,乘風破浪行走了幾千裏找到了他的媽媽,幫媽媽活了下來。

讀了《愛的教育》,讓我懂得友愛、善良、互助,還讓我喜歡上了上學,使我受益匪淺。

《愛的教育》讀後感13

暑假裏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輪着讀完了《愛的教育》。書裏面有生了病,還想着學生的老師,有父母和孩子的愛,有小朋友的友誼,有尊重理解,有關心幫助,更有勇敢的愛國小英雄。讀着,聽着,我有時激動,有時傷心,有時溫暖。

我想起了自己的老師,爸爸媽媽,他們也是這樣地關心愛護着我們,可我沒有書裏的小朋友懂事,我以後一定要聽他們的話,珍惜這些愛。讀了這本書,我還懂得了真誠、尊重、理解和互相幫助,我想二年級的我一定會和小夥伴們處得更好。爲了祖國失去了生命的小英雄,讓我爲他流下了眼淚。那位爲了祖國失去一條腿的少年鼓手也讓我非常感動。他們讓我想起了剛剛結束的奧運會上爲祖國奪得一塊塊金牌的大哥哥姐姐們,他們是我們的`驕傲,是我們的英雄。

而我,一個快上二年級的小學生,認真學習,長大才能像他們一樣爲國爭光,是吧?

《愛的教育》讀後感14

前幾天,我讀了愛的教育十月這篇文章,今天我讀了十一月這篇文章,其中《耐利的保護着》這一小段個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文章講述:耐利是個學習很好的孩子但是耐利不僅駝背而且身體還小而弱,連呼吸似乎都很空難。他的母親是個矮小面白的婦人,每天放學都去接兒子。別的同學都嘲笑他逗弄他,可耐利不反抗,並且把這件事告訴了母親,別人捉弄他,只是在座位上哭泣。後來一名名叫卡隆的同學,爲不讓同學們繼續捉弄他成了耐利的保護者,耐力的父母知道後,到學校,拿出一個小小十字架的鏈子送給了卡隆當作紀念品。

這短短的一篇文章,使我受益。文中卡隆樂於助人的.好品質值得我們去學習,卡隆是我們的好榜樣。生活中,同學之間應互相幫助、團結一心,不應該去戲弄別人。孟子曾言:“仁者愛人”。我們每一個人應該有一顆善良的心,就如同君子,而不是懷着像小人一樣的心。

《愛的教育》讀後感15

最近我看了一本關於友誼的書,那就是《愛的教育》,這本書講的是亞米契斯的學校生活故事。

回想剛上一年級的時候,大部分同學都不敢進教室,有的被父母拖進去又逃出來,有的看見父母離開就哭起來,大人跟老師都無可奈何,可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也漸漸長大,老師愛護學生,我們喜歡學校。在上課的時候卡隆是最認真的,別的同學把墨水扔到老師身上,他爲了不讓他的同學受到老師的'嚴厲批評,他說是他乾的;有同學在打雪仗的時候把雪球扔到別人的眼鏡上,給人家造成傷害,卡隆及時給失手的同學鼓勵,叫他勇敢地站出來承認錯誤,通過這些事同學們都很喜歡卡隆。全書作者以日記的形式,寫下一篇篇感人的美文,使我們懂得從小要關心弱小,要相互幫助,要有高尚的心靈。同時也使我明白了生活中的友誼比什麼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