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三國演義》有感【集合14篇】

讀《三國演義》有感【集合1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9W 次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讀《三國演義》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三國演義》有感【集合14篇】

讀《三國演義》有感 篇1

這次是我第三次翻開《三國演義》這本書了,但是我每一次讀完後都有不一樣的感受和不一樣的體驗,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三國演義》主要描寫的是東漢末年和整個三國時代以曹操、劉備、孫權爲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鬥爭。

書中的每個人物都具有不一樣的性格,作者刻畫的淋漓盡致,栩栩如生,讓人看了彷彿身臨其境。氣量狹小的周瑜;忠厚老實的魯肅;勇猛的張飛;重情重義的關羽;招賢才的'劉備;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等等。其中,我最欣賞的是諸葛亮和劉備。首先是劉備,從一開始的桃園三結義讓我對劉備產生了很深的印象,他十分重情義,也很顧全大局,就拿三顧茅廬這個故事來說,劉備爲了統一大業,三次才請到了諸葛亮,他的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讓我十分敬佩。

說起諸葛亮,大家都很熟悉,他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並且精通陰陽之道,能呼風喚雨,感知天地萬物,運籌帷幄,百戰百勝。《草船借箭》這一章節中更加突出了諸葛亮是個足智多謀,聰明博學的人,致使草船借箭成功,使得周瑜不得不歎服:“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諸葛亮還曾巧借東風,火燒赤壁,使號稱有八十萬大軍的曹操敗走華容道,成爲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三國演義》真不愧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每讀一遍都感觸頗深。從劉備和關羽的身上,我們又能想到哪些呢?在生活中,幹什麼事情都要堅持不懈,遇事要冷靜對待,對待朋友要忠誠,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

在學習中,我們應該虛心聽取老師和家長的勸告,不應該因爲一次考試失利就失去信心。我們應該像諸葛亮一樣,心胸寬闊,寬宏大量,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生活和挑戰。只要我們團結一致,相互取長補短,就能戰勝一切困難。

讀《三國演義》有感 篇2

看了《三國演義》後,一直被周瑜那句“既生瑜,何生亮”的悲鳴弄得心神不寧,難免心生感慨:周瑜字公瑾,也是千古風流人物,曾經有多風光,最後就有多悲情。

論相貌,周瑜不比諸葛亮差,而且還是個美男子。《三國演義》裏有這樣一句話形容他的帥氣“姿質風流,儀容秀麗”。當時江南人多呼孫策爲孫郞,呼周瑜爲周郞,甚至稱“美周郎”,可見周瑜的帥一點不摻假,絕對不是現在整容整出來的。

論才氣,諸葛亮善琴,但周瑜也精通音律。就算是周瑜喝醉了酒,他也能聽出樂師在彈奏中出現的細微失誤。每次一聽到不對的時候他就會回頭看一下,於是就有了“曲有誤,周郎顧”的典故。

論謀略,周瑜16歲出道,跟着孫策征戰江東。孫策平定江東6郡,周瑜就參與了其中4郡的戰爭。周瑜24歲爲中郞將,26歲成爲孫策託孤重臣,隨後幾年又扶助孫權平定賊亂和徵劉表的戰役,收服甘寧,擒鄧龍。在周瑜34歲時更是指揮了歷史上非常著名的“赤壁之戰”,大敗曹操三軍。

可就是這麼個有才有貌,有勇有謀,有遠大抱負的青年,偏偏在遇上了諸葛亮時就處處受挫。交鋒三次生生讓諸葛亮氣了三次,最後年紀輕輕(36歲)就去了黃泉路。來看一下《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是怎樣來氣周瑜的。

第一次被氣,是在周瑜大敗曹軍,準備攻打南郡時,劉備和諸葛亮駐紮江油口也想取南郡。周瑜和劉備商量好,先由周瑜攻打,若敗了再任由劉備去取南郡。爲了打贏這場戰爭,周瑜也是豁出去了,親自領兵打仗,不幸中箭。但他忍受箭瘡用計最終將曹仁打敗。就在南郡唾手可得的時候,卻被諸葛亮不聲不響把南郡佔了。周瑜辛辛苦苦忙了一場,最後被“黃雀”在後撿了便宜,這個黃雀就是諸葛亮。他哪裏咽得下這口氣,當場吐血,箭瘡裂開。

第二次被氣,是周瑜使用“美人計”騙劉備,想把劉備幹掉。因爲周瑜早就看出劉備“非池中之物”,恐對東吳不利。但諸葛亮將計就計,不但令劉備全身而回,還真的娶了孫權的妹妹孫尚香。周瑜追到江邊,岸上軍士大聲叫喊:“周郎妙計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周瑜二次在與諸葛亮的交鋒中栽了跟頭,當場氣暈過去。

第三次被氣,是周瑜領了南郡太守一職,想報諸葛亮兩次戲弄之仇。周瑜讓魯肅去找劉備歸還借去的荊州,哪知魯肅寬仁,聽不得劉備聲淚俱下,答應從長計議。周瑜知道這是劉備不肯還荊州,便又生一計,說他們東吳願意去征討西川,到時候路過荊州時讓劉備迎接並送些糧草,其用意欲取劉備性命。卻不想諸葛亮早猜出周瑜志在取荊州之意,並將計就計,《三國演義》中有詩爲證:“周瑜決策取荊州,諸葛先知第一籌。指望長江香餌穩,不知暗裏釣魚鉤。”結果周瑜中了埋伏,四面受敵,而劉備,諸葛亮還在山上飲酒作樂,這大大刺激了周瑜,讓他箭瘡復裂,墜下了馬。最後發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悲鳴,死於巴丘。

其實一個人的能力,智慧,體現在對手是否強大。與高手過招,應該是一件快意的'事,既磨練了意志,又能提高自己的才能,更會練就一顆睿智從容的心。大智若愚,心態平和贏得起也要輸得起,方能成就大業。可週瑜急功近利,縱使滿腹才華也終究被其自己貽誤。

但話又說回來,周瑜只是《三國演義》中的千古風流人物之一,他在羅貫中老先生筆下曾經有多風光,最後就有多悲情。而後人從他身上能學到什麼,就各有各的看法了。

蘇軾有一首詞《念奴嬌·赤壁懷古》寫的就是周瑜。此時我也正是這種心情,借這首“古今絕唱”來懷念一下週郎: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讀《三國演義》有感 篇3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一說到楊慎的這首《臨江仙》,便會令人不約而同地想到了《三國演義》這部著名的古典長篇小說。

《三國演義》主要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所發生的一系列精彩故事:黃巾之亂、董卓之亂、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分天下、天下歸晉等。本書作者羅貫中把人物、景物描寫得淋漓盡致,甚至有些誇張,體現出人物的性格鮮明的特點:謙虛謹慎、足智多謀的諸葛亮,胸懷大志、弘毅寬厚的劉備,恩怨分明、忠肝義膽的關羽,粗中有細、有勇有謀的張飛,狡詐多疑、雄心壯志的曹操,氣量狹小的周瑜……這些人物是我們最熟悉的,他們之間有些人物令我感到十分震撼,十分敬畏。雖然《三國演義》裏的人物角色關係複雜,但是當你讀起來的時候,就會叢中體驗出無窮的樂趣,漸漸地,你也就身臨其境了。

看過《三國演義》的同學,也許,你們都會認爲,曹操是一個奸賊,他不是一個好人。但是,我卻認爲要看清一個人,就要從多方面收集證據來確定,而不是隻靠單方面的證據來定奪這個人的好壞。因爲,我始終覺得,曹操身上的優點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在著名的“官渡之戰”中,曹操的三萬軍隊以少勝多擊敗了袁紹的`十萬大軍,這不是因爲曹操的陰險,而是因爲曹操能謀善斷,善於採納部下的建議。儘管袁紹地廣、兵多糧足。但是,他輕視曹操,爲人傲慢,聽不進部下的意見,被曹操打敗也是意料之事。還有,曹操非常器重良才。記得當時關羽爲了保護兩位嫂嫂,不得已只好屈服在曹軍之下。這時,曹操並不是因爲關羽是他的敵人而存心想謀害他,而是認爲關羽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待之甚厚。但關羽卻身在曹營心在漢,最後曹操只好放棄關羽。說到曹操,就不得不講講他寫的詩歌了。他的詩歌的一大成就,就是開創了文人“擬樂府”詩歌創造的全盛局面,還有詩歌裏蘊藏的悲涼壯觀的藝術風格,不能不令人佩服。他寫的詩歌字裏行間都散發着堅定的信心、卓越的毅力和雄偉的氣勢,悲涼慷慨,激發着讀者們積極向上的精神。總言而之,曹操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戰略家、軍事家、政治家,還是一個出色的文才風流的才子!

其實,做人一定要有目標,踏踏實實,走好人生中的每一段路。古語云:君子之澤五世而新。劉備、曹操、孫權這些叱吒風雲的人物,只傳到兒子、孫子輩就失去了江山。魏、蜀、吳的三個末代皇帝——曹奐、劉禪、孫皓,跪拜在五晉皇帝司馬炎駕前,三呼萬歲!萬歲!萬萬歲!而人們不會忘記:現在這位被人三呼萬歲的人的爺爺司馬懿,當初在曹操手下,只不過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官。這就是歷史!正是: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讀《三國演義》有感 篇4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裏面有許多震撼人心的故事。

在《三國演義》裏面,我最喜歡的故事是“三英戰呂布”。它講的是:三國時期,董卓和丁原發生了戰爭,丁原有個義子叫呂布,字奉先,武功十分高強,一連斬殺了董卓的幾員大將。於是董卓就派人寫信給呂布,還送給他衆多金銀財寶,想讓呂布來輔佐自己,呂布看完信後,同意了董卓的'請求,並殺死了丁原,把他的人頭拿去見了董卓,並且又拜他爲義父。董卓得呂布後,無惡不作,天下的十八路諸侯歃血爲盟,進攻董卓。董卓讓呂布出擊,呂布越打越起勁,張飛實在看不下去了,於是手持丈八蛇矛,催馬向呂布刺去。他們你一戟我一矛地打了五十多個回合,關羽怕張飛有失,提起青龍偃月刀前去助陣。兄弟二人輪流戰呂布,劉備見呂布太猖狂了,拿着雙古劍也上了陣。兄弟三人並肩作戰,配合默契,呂布漸漸招架不住了,逃回大營,下令士兵們放箭。這一戰雖然沒有斬殺呂布,但劉、關、張三人的表現驚呆了天下的英雄,因此,劉、關、張三人就遠名聲傳了。

通過這個故事,我學會了團結力量大的道理,只有團結一致、齊心協力,才能戰勝困難,取得勝利。

讀《三國演義》有感 篇5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三國鼎立的年代,許多英雄拋頭顱,灑熱血。趙雲、關羽、劉備、諸葛亮……等。他們爲了心中的目標,努力地學習、奮鬥、拼搏,爲的就是那心中無愧的選擇!

趙雲,這位五虎將軍在長板戰亂的時候,他爲什麼要拼死保護劉備的`妻兒老小?爲什麼他在長板坡肯把馬讓給劉備的夫人?因爲他心中有他那無愧的選擇,他最終把精神轉化爲一種動力——從曹操八十三萬軍中衝了出來,這不禁讓人回憶起那首高亢激昂,鏗鏘有力的詩:“血染爭袍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衝陣扶危主,只要常山趙子龍!”

糜夫人在當陽板坡中,身受重傷,趙雲找到她時,她隨時都有生命危險,趙雲三番五次請她上馬,她卻覺得自己是個累贅,爲了不連累阿斗和趙雲,爲了讓趙雲順利衝出包圍圈,她毅然投井身亡。戰將全憑馬力多,步行怎把幼君扶?拚將一死存劉嗣,勇決還虧女丈夫!”

典韋,他是曹操的貼身將領,率領虎衛軍,爲了保護曹操,他不惜捨去性命,他手無寸鐵,身無片甲的保護曹操,人們都說曹操是亂世梟雄,可爲什麼這麼值得典韋保護呢?因爲他選擇了曹操,就要爲曹操效力,他認爲爲曹操付出生命是應該的,這難道不是從心靈上做出的正確的選擇嗎?這是他心靈深處的大義,是爲國奮鬥而義無返顧的大義。

請讓我們從內心,從心靈上做出正確的選擇吧!

鑑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從古人心靈深處的選擇中我們感受到了他們的大義所在。是心靈的選擇讓他們至今閃耀着奪目的光芒。

捨棄自私,選擇高尚,捨棄奸詐,選擇誠信,捨棄小我,而完成大我……這纔是人們從心靈從靈魂上的大無畏的問心無愧的選擇。

讀《三國演義》有感 篇6

大家都知道《三國演義》吧!《三國演義》可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裏面有很多精彩的故事,比如說“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三英戰呂布”“草船借箭”……書中還刻畫了許多有特色的人物。接下來,就聽聽我心目中的《三國演義》之最吧!

最聰明的人——諸葛亮。諸葛亮,字孔明,他有一個特點,就是料事如神,比如“草船借箭”的時候,諸葛亮就把所有的事情算得一清二楚,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算準了那天會起東風,真了不起!

最貪酒、最粗心的人——張飛。張飛,字翼德,他身強力壯,武功高強,但是很貪酒。說起張飛貪酒,誰也比不過,有一次張飛喝酒喝醉了,把荊州給丟了,還把劉備的家眷也丟了,難怪劉備不放心他。

最會哭的人——劉備。劉備,字玄德,大家叫他劉皇叔。劉備的哭真有用,把諸葛亮哭下了山,哭得子民忠心耿耿,把孫尚香哭回了蜀國,把阿斗哭成了皇帝!

最講義氣的人——關羽。關羽,字雲長,他忠肝義膽,一心一意跟着劉備,曹操對關羽那麼好,關羽一樣過五關、斬六將,千里單騎去和劉備相會。

最帥的人——趙雲。趙雲,字子龍,他是蜀國五虎大將中活得最長的。趙雲可是使槍的祖宗,到老了還銀鬚飄飄、銀槍瀟瀟,白馬白袍,力敵三少!簡直帥爆了。

最奸詐的人——曹操。曹操,字孟德,他有一句名言:“寧可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曹操的'奸詐讓他膽大包天,竟然挾天子以令諸侯,難怪有人說他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

除了這些人物之外,還有最傻的阿斗、最美的貂蟬、最小氣的周瑜……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書中的人物,就去看看《三國演義》吧!

讀《三國演義》有感 篇7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我對詞中的英雄一詞發生了疑問,書中講到的人物驍勇善戰,然而,羣雄逐鹿於亂世之中,誰纔是真正的英雄呢?

有人說,孔明是真正的英雄。因爲他足智多謀,處事果斷,上通天文,下曉地理,是千年難見的一代賢相,火燒新野、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六出祁山……無不體現這一點。然而,我認爲孔明完全可以有更大的作爲。劉禪無能,根本扶不起來,孔明卻把自己的一生,死死的綁在了蜀國這輛毫無希望的戰車上。

我倒覺得曹操是一位真正的.英雄。儘管書中說他大逆不道,奸詐多疑,還敢“挾天子以令諸侯。”但能者居上,爲何偏姓劉的能當皇帝?他是政治家,牢牢抓住天子,使他做任何事都變的名正言順;他是軍事家,不計前嫌,招賢納士,以少勝多的官渡之戰,使敵我力量

發生了巨大變化;他是文學家,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己”這樣膾炙人口的詩句。當然嘍,他太多疑,以至於剛愎自用。但功大於過,曹操無論在哪一方面都稱得上英雄。

那再看他人:孫權不過仰仗父兄基業,建功甚少;周瑜雖年少有爲,但氣度狹小,意氣用事;關羽,太驕傲;張飛,勇有餘而謀不足;呂布,一見利忘義之徒也……

總之,我以爲,三國英雄,曹操一人而已。

讀《三國演義》有感 篇8

我從小到大讀過很多書,我最愛看的還是《三國演義》。這本書我從一年級就開始讀了,到現在雖然讀了許多遍,但我每看一次都能有新收穫。

《三國演義》講了從東漢末年黃巾軍起義到晉武帝登基建西晉近一百年的歷史,描寫了魏、蜀、吳三國鼎立,互相征戰的過程。

三國時期還出現了不少英雄,我最喜歡關羽。他過五關斬六將歸劉備,有忠心。他在華容道明知立了軍令狀卻還要救自己的恩人,有仁義。華佗給他刮骨療毒,他鎮定自若,有毅力。他單刀赴會見魯肅,面對左右伏兵卻談笑風生,有勇氣。他不僅在中國很有名氣,世界上也有很多人喜歡他,很多地方都供有關公的塑像。我也很崇拜他。

在生活中,我也希望能做一個像他那樣的人。但是,我經常面對失敗,就會容易放棄。記得有一次,我數學考試的分數很低,有點灰心,家長讓我好好鞏固多多複習,我也有點聽不進去,總覺得自己不行。爸爸對我說,你不是很崇拜關羽嗎?他經歷了那麼多困難的事情,仍然千里走單騎,堅持自己的信念,回到劉備身邊。你的這點困難跟他比起來,算得上什麼呢?聽了爸爸的話,我被深深地打動了。的'確,我只是在學習上遇到了一點小困難,克服它,我一定能做的更好,接下來的幾天,我經常翻看數學書,做練習。並且在下個星期的考試中取得了好成績

關羽忠義的一生讓我感嘆,他是一個亂世中的大英雄。作爲一個和平年代的學生,我們遇到的困難比他的年代少太多了,但是,我可以學習他的精神,做一個有勇氣和仁義的人。

讀《三國演義》有感 篇9

今天,我在“悅叮網”上閱讀了名著《三國演義》,它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小說描寫了東漢末年以來軍閥割據混戰的局面,其內容豐富,人物生動,因此成爲了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小說中描繪了許多生動形象的人物,性格鮮明,讓我印象尤爲深刻的是:曹操、諸葛亮、關羽和孫權。

“奸絕”——曹操

曹操被後世稱爲“奸絕”,而我認爲不然。孟德從小即有遠大的政治抱負,且機智過人,做事果斷。至於疑心重,這一點不可否認,但回顧中國千年歷史,哪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會對部下保持絕對信任呢?從另一方面看,他十分愛才、敬才、惜才,這點不僅表現在“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豪情壯志上,更體現在實際行動中:官渡之戰時,“聞許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收得關羽,更是送赤兔,贈貂蟬,“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脫華容道之難後,痛惜郭嘉,大哭道:“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看戰績方面,當年若無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天下將是一盤散沙;若無曹操鞏固魏國實力,西晉江山也無法建牢;若無曹操滅呂布,平袁術,剿袁紹,天下更難形成三國鼎立之勢。從各方面看,曹操毫無疑問地成爲東漢末年以來最重要的'人物。

“智絕”——諸葛亮

孔明有經天緯地之才,留下無數功名爲後人稱頌,如:隆中決策、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空城計、錦囊計,不愧爲真正的“智絕”。相比之下,周瑜亦有大智,領導了整場赤壁之戰,爲三國鼎立奠定基礎。可惜一代英雄敗在氣量之上,周瑜的嫉賢妒能,最終反而氣死於巴丘,英年早逝,僅活到三十六歲。諸葛亮心胸寬廣,足智多謀,正可謂“英才過管樂,妙策勝孫吳”。只可惜劉禪即位,蜀漢衰落,諸葛亮已無回天之力,終留下一段“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故事令後人感慨。

“義絕”——關羽

關雲長之義乃三國裏無人可比。桃園三結義、身在曹營心在漢、掛印封金、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義釋曹操,是關羽“義”之最好詮釋。此外,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戰呂布,單刀赴會,水淹七軍,刮骨療毒,乃盡顯其智勇雙全。但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剛愎自用、居功自傲的缺點在失荊州、走麥城時無不披露出來,而關羽本人也就此犧牲。可是,即便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仍義守着他對蜀漢的一貫忠心,寧死不降吳,終爲後人世世代代所傳頌。我自作《念奴嬌》詞一首,並在最後一句中嘆道:“英雄氣短,功名千古流芳!”

一代明君——孫權

孫權是三國裏最成功的國君之一,連一代嫋雄曹操都曾感慨:“生子當如孫仲謀!”在三國,孫權頭腦冷靜、深謀遠慮,赤壁之戰以少勝多,大敗曹軍,奠定三國鼎立之勢;荊州之戰神出鬼沒,活捉關羽,攻取荊州戰略要地;夷陵之戰火燒百里,大敗蜀兵,使蜀漢政權元氣大傷。辛棄疾評價他“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的確不假。

讀《三國演義》,品味其中“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的韻味、熱情與豪邁,我心中豁然開朗。而在讀史的同時,我們更要以史爲鑑,以古爲鏡,反思歷史成敗之源,領悟人生的哲理!

讀《三國演義》有感 篇10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我又一次走進了《三國演義》,走進了那個羣雄紛爭的年代……

《三國演義》描寫了自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一百多年間,以曹操、劉備、孫權爲首的魏、蜀、吳三個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與鬥爭,塑造了一批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三國演義》中有名有姓的人物有1191個,這些形象無不血肉飽滿,個性鮮明,紛繁多姿,無不刻畫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在《三國演義》120個章回裏,我最喜歡第46章《用奇謀孔明借箭,獻密計黃蓋受刑》。在《草船借箭》中,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令我折服。周瑜非常嫉妒諸葛亮的才華,就命他10日內造十萬支箭。結果諸葛亮夜觀天象,在第三日起霧時,去曹營借了十萬餘支箭,真是一舉多得!不僅讓曹營虧損十萬支箭,還爲東吳增加十萬支箭,難怪周瑜對他心服口服呢!怪不得在“三絕”之中孔明佔據“智絕”一席。諸葛亮令我崇拜,我幻想有一天也能手搖羽毛扇,頭戴綸巾。遇事不再慌張,而是像諸葛亮一樣,縱觀全局,運籌帷幄,機智化解。雖然後世對諸葛亮有些神化,但是並不影響我將他視爲榜樣。

《三國演義》中,劉氏集團成員的重情重義令我折服。關羽被曹操看中,卻依舊千里迢迢尋找劉備;諸葛亮滿腹才華,卻死心塌地做臣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經典之所以成爲經典,不止因爲它的情節,更因爲它給讀者傳達了萬世不變的思想觀、價值觀。“忠義”正是這本書傳達給我們的價值觀。

希望你能翻開《三國演義》,去結識個性鮮明的人物:以“智絕”聞名的諸葛孔明;以“義絕”聞名的關雲長;以“奸絕”聞名的曹阿蠻,還有許許多多英雄豪傑……他們身處亂世,橫刀立馬,力挽狂瀾,譜寫出了一折折令人歎服的英雄讚歌!

《三國演義》令我受益匪淺。

讀《三國演義》有感 篇11

“話說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出自舉世聞名的《三國演義》,也是讓我記憶最深刻的一句話,這本書主要講的就是天下大亂,各國互相征戰,各種足智多謀的人幫助自己主公出謀劃策。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人是曹操,他非常聰明,在軍事方面很在行,可總會中其他人的計策,被別人打得落荒而逃,他用兵有時因心情急躁而變得大意,多次遇到“兵敗如山倒”的場面,這些事讓我明白了做事要仔細思考,心情不要急躁的大道理。但從他身上悟出的道理不止這一個,他也有好的一面,曹操很會利用人才,也非常喜歡人才,在多次戰演之中,無論是敵人還是誰,只要不是等閒人之輩都命令士兵不得對人才下毒手,只能把那人活捉,他失去一個人才就如失去一個親人,所以我又悟出了交友要交品行好、知識面廣的好朋友的道理。

雖說諸葛亮是曹操的敵人,但我很欣賞他,因爲他可呼風喚雨,預判事情進行的方向。雖然安居在山中,卻學富五車,料事如神,我再次知道了讀書的益處。

讓我明白待人要忠誠,平常要關心人的.道理的是劉備,他非常善良,對他的兩個兄弟很是喜歡,在打仗時他爲百姓着想,一直全力保護百姓,不想讓他們受苦受難。

從張飛來說,他性格急躁,性情魯莽,但勇猛無比,一心爲國。在劉備看來,他是一個勇猛武將,更是一個好兄弟。我明白了,做人要有勇氣,但不要過於魯莽。

綜上所述,三國演義不僅是一本古今中外的經典作品,更是一本教給我道理的好書,我可以從裏面悟出人生中的大道理,不論是誰都有自己的長處。

讀《三國演義》有感 篇12

中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總算被我給“啃”完了,好辛苦呀!各種各樣的人物形象使我記憶猶新。例如:蜀國五虎將中,忠義並稱的關羽;魯莽衝動的張飛;勇敢慎重的趙雲;少年成名的馬超;老當益壯的黃忠。我對他們的`印象都非常深刻。當然我最喜歡的還是中華智星——諸葛亮(諸葛孔明)。

諸葛亮生於亂世,因此隱居山林,不問世事。劉備三顧茅廬,誠心讓他極爲感動,使其甘心爲之驅馳。諸葛亮剛出道,就上演了火燒新野的好戲,殺得曹軍丟盔棄甲,狼狽而歸。緊接着他又出使東吳,舌戰羣儒,氣勢非凡,達成了聯吳抗曹的戰略。赤壁之戰,他草船借箭,借東風。智算華容,真當高管仲、樂毅一籌。杜甫的《八陣圖》就是讚揚他而寫;

功蓋三分國,

名成八陣圖。

劉備“崩殂”之後,蜀國陷入一片混亂與危機之中,此時諸葛亮作爲蜀國的頂樑柱,更是鞠躬盡瘁、嘔心瀝血地輔佐劉禪(阿斗)。安居平五路,修好東吳,堅持聯吳抗曹的戰略。穩定了蜀國的局勢,然後他又七擒孟獲,平定南蠻,解除了蜀國邊界的戰略;此後更是六出祁山,其中的事蹟如:空城計、 五丈原鑲星等更是廣爲流傳。

儘管諸葛亮最終沒有完成統一天下的宏願,但他的博纔多學、豐功偉績仍流傳後世、光照千古!

讀《三國演義》有感 篇13

《三國演義》寫了三個國家的興衰史,從桃園三結義至三國歸晉共經歷了五大時期,便是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羣雄割據(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下面我最想談談自己對三國演義的一些認識和看法。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欣賞的就是曹操了,雖然爲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沒有抹殺。他在幾年的'東征西戰中,佔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於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幹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後來晉國才能統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孔明一生鋪佐明君,爲國家着想,任勞任怨,從來沒有過什麼要求。他常常協助使自己的國家打了勝仗,是一個出色而又盡心盡力的軍師。

其實,《三國演義》中的大人物、大豪傑、大英雄還有很多很多,多得觸手可及。這些人物很值得我們學習。

《三國演義》真是一本讓人受益匪淺的好書呀!

讀《三國演義》有感 篇14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非常喜歡閱讀各種各樣的書,書告訴了我許許多多的知識,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這本書是一本著名的長篇章回小說,講述的是東漢末年,董卓亂政,黃巾起義,隨後三國鼎立,魏,蜀,吳三國互相鬥爭。最終司馬炎統一三國,建立了晉。

書中的人物有很多,不過我最喜歡的人物不是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也不是重情重義的關羽,而是看起來平平無奇的劉備,雖然他論智謀,他比不過諸葛亮,論武功,他也比不過關羽,但是,他擅長團結別人,所以,他才能在三國鼎立時期抗衡曹操。並且,他十分仁慈,不像孫權和曹操,只要有手下敗將,那肯定會處死,而劉備不會,他會仁厚地對待手下,因爲對方很有可能變成劉備手裏的一名大將。

當我真正讀懂了劉備時,我已經十一歲了,我也真正懂得了團結他人的重要性。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在小學這五年的學習生活中,一開始我的競爭意識強,總想着要考試比其他人考得好,別人來請教我問題,我也愛理不理的。但是這種我行我素,不肯幫助別人的行爲,令我的成績遲遲不能上一個臺階。

在一次考前複習中,有一個同學幫助我搞懂了幾個問題,我心生感激,於是我也把自己的學習方法傾囊相助。從那以後,我在課上快速理解老師的課堂內容,做他的'耳朵,他會記下課堂筆記和我一起分享,做我的眼睛,我們相互配合,都考出了理想的成績。從那以後,我深深體會到了團結的重要性。這種友愛他人、收穫共贏的事情讓我至今難忘!

一個人難免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問題,但只要團結一致,人心齊,泰山移,這些問題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