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精品)呼嘯山莊讀後感15篇

(精品)呼嘯山莊讀後感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2W 次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呼嘯山莊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呼嘯山莊讀後感15篇

呼嘯山莊讀後感1

上回說到希斯克利夫因誤會而憤然出走。

晚上,凱瑟琳發現希斯克利夫出走後,不顧狂風暴雨,奔走在英格蘭荒原上,四處尋找。她不聽勸告,淋雨在屋外等待希斯克利夫,徹夜不眠……

三年後,凱瑟琳嫁給埃德加·林頓爲妻。由於丈夫的細心照顧和呵護有加,婚後生活還算幸福。可她的心裏,有一個比埃德加更重的人,那就是希斯克利夫。

故事看似歸於平靜。然而這確是暴風雨來臨前短暫的平靜。

在凱瑟琳和埃德加婚後半年,希斯克利夫從外地回來了。

凱瑟琳得知這一消息後,欣喜若狂。每天都要去見希斯克利夫。她希望自己和希斯克利夫的交往得到丈夫的許可,甚至妄想丈夫和希斯克利夫成爲朋友。然而事與願違,埃德加不滿於妻子和希斯克利夫的`交往,和希斯克利夫的矛盾越來越深。 畫眉田莊的生活逐漸陷入了混亂。

再說希斯克利夫。他出走又歸來後,就像變了一個人。再也不像原來那樣沒有教養,任人欺壓。而是變得十分有男子氣概,高大威猛,且頗有紳士風度。然而,他的內心早已改變,那裏充滿了復仇的火焰。他一心想要報復亨德雷的欺壓,以及埃德加搶走他的心上人。然而有一點卻沒有變,那就是對凱瑟琳的愛。

希斯克利夫在呼嘯山莊住了下來。通過賭博的方式,把亨德雷的財產全部霸佔了下來,包括他的兒子哈里頓。

凱瑟琳,埃德加,希斯克利夫的矛盾與情感不斷升級。終於大爆發了出來。在一次激烈的衝突之後,埃德加警告希斯克利夫再也不許來畫眉田莊。而凱瑟琳也在這一次劇烈的衝突之後,一病不起,身體每況愈下。

希斯克利夫在和凱瑟琳的交往過程中發現,搶走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貝拉可以報復埃德加,於是主動和伊莎貝拉交往,而伊莎貝拉也對希斯克利夫產生了好感。然而希斯克利夫的真情還是隻屬於凱瑟琳。

希斯克利夫強迫畫眉田莊的女管家,也就是以前呼嘯山莊的女管家,丁恩太太,在埃德加去教堂時帶他去見凱瑟琳。神志不清的凱瑟琳依偎在希斯克利夫的懷中,她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

埃德加回家後發現凱瑟琳和希斯克利夫在一起,帶僕人強行驅走了希斯克利夫。

當天晚上,凱瑟琳死了。死前她產下了她和埃德加的孩子——一個女孩,取了和他母親一樣的名字——凱瑟琳·林頓。小名叫凱茜。(以下均以此稱呼)

希斯克利夫徹夜不眠,守候在畫眉田莊外的松林中。等來的卻是凱瑟琳的死訊……

呼嘯山莊讀後感2

從來沒有一本書會讓我如此艱難地看下去20xx年買中英對照版我先讀完中文然後再看英文昨晚終於看完了五年時間看完一本書對我是從來沒有過晚上一個人看上幾頁特別是英文如果看不下去了睡意就會來臨睡覺前看書真有催眠作用。

要看一本書首先得了解作者(轉摘):

艾米莉·勃朗特生前寂寞和姐姐夏洛蒂一樣她是個沒見過多大世面英國北部小郡牧師家女兒憑着幻想與激情寫作她也用一個男性化筆名“埃律斯·貝爾”發表作品可是當她《呼嘯山莊》繼姐姐《簡·愛》問世後卻沒能像《簡·愛》那樣得到熱烈迴應相反它遇到了普遍冷淡和幾篇嚴厲貶抑評論有一篇刻薄評論甚至說:“是哪一個人寫出這樣一部作品來他怎麼寫了十來章居然沒有自殺?”這是一本可怕、令人痛苦、強有力而又充滿激情書這與它年輕作者本身性格與才華不無關係。

艾米莉自小內向緘默又總帶着幾分男性自居感誠如夏洛蒂所說;“她比男人還要剛強比小孩還要單純她性格是獨一無二。”在少女時代當她和姐妹們關在家裏“編造”故事寫詩時候她就顯現出一種內涵更深傾向收錄在她們詩歌合集(此書初版僅售出2冊)中艾米莉作品總是如同波德萊爾或愛倫·坡那樣困惑於惡這一問題在那純潔抒情風格之間總徘徊着死亡陰影。到《呼嘯山莊》動筆時這種困惑與不安變得急不可耐她迫切需要創造一個虛構世界來演示它把自己心底幾近撕裂痛苦借小說人物之口傾吐放在我眼前這一部《呼嘯山莊》顯得與衆不同:

它狂放不羈浪漫主義風格源自於人物“愛”與“恨”極端衝突而在希克厲和凱瑟琳這對曠世情侶身上極度愛中混合着極度恨失去凱瑟琳使希克厲成爲一個復仇狂。加之作者把故事背景放置在一個封閉小社會——兩個山莊和開放大自然——荒原之中整個小說情境就格外地“戲劇化”陰冷而暴力神祕怪烈又隱含着神聖溫情。

其次女作家放棄了那種從頭說起原原本本敘事手法19世紀女作家像她姐姐寫《簡·愛》奧斯丁寫《傲慢與偏見》都採用是這樣一種易於爲大衆接受傳統手法艾米莉則爲了講清楚發生在兩代人身上覆雜故事別出心裁地採用了當時少見“戲劇性結構”借用了一位闖入呼嘯山莊陌生人洛克烏先生之耳目從故事中間切入這時候女主人公凱瑟琳已死去希克厲正處於極度暴虐地懲罰兩家族第二代時候這就設置了一個巨大懸念使讀者急於追索事情前因又時時關注着人物未來命運。當然對於當時讀慣古典小說人們來說接受這種敘事系統是有些吃力以致於有人指責此書“七拼八湊不成體統”。

呼嘯山莊讀後感3

我看的這個版本的標編者做了一篇很長很長的序,三十幾頁。我看書之前很喜歡認真地看序到底說了什麼。因爲我一直覺得如果序做得好書的內容頁不會差到哪去。於是認真地看了,可是我不喜歡劇透啊劇透啊,編者幾乎在序裏就把整個故事講了。

《呼嘯山莊》是英國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小說描寫吉卜賽棄兒希克利被山莊老主人收養後,因受辱和戀愛不遂,外出致富,回來後對與其女友凱瑟琳結婚的地主林頓及其子女進行報復的故事。

由於編者的觀念先入爲主,所以我一進入文章就開始找希克利到底壞在哪裏。頭三章他只是一個脾氣古怪的老人。文章用的是插敘和倒敘的寫法,所以在第四章開始,希克利就是一個壞小子了。《呼嘯山莊》出版後很長的一段時間,遭到評論屆的猛烈譴責,一直不被世人所理解,是一部“奧祕莫測”的“怪書”。可是我實在對希克利這樣的'壞蛋恨不起來。相反的,從我一開始看他從一個孤兒來到一個陌生的家庭,在所謂的兄弟姐妹的蔑視和欺辱下長大,(當然,他長出了一個扭曲的人格)和相愛的人遙遙相望而不能在一起,我只是覺得這是一個可憐到塵埃裏去的人。他其實永遠都沒有擺脫碼頭小混混的身份,他永遠都在追尋得不到的東西。

其實希克利就像人們心中的野獸,之所以不認同他是因爲你知道別人也不會認同你,希克利只是把這頭野獸放出來了,恨的淋漓盡致。

英國當代著名小說家及創作家毛姆(William Somer Eset Maugham,1874—1965)⑾,在一九四八年應美國“大西洋”雜誌請求向讀者介紹世界文學十部最佳小說時,他選了英國小說四部,其中之一便是《呼嘯山莊》,他在長文中最後寫道:“我不知道還有哪一部小說其中愛情的痛苦、迷戀、殘酷、執著,曾經如此令人吃驚地描述出來。《呼嘯山莊》使我想起埃爾·格里科⑿的那些偉大的繪畫中的一幅,在那幅畫上是一片烏雲下的昏暗的荒瘠土地的景色,雷聲隆隆拖長了的憔悴的人影東歪西倒,被一種不是屬於塵世間的情緒弄得恍恍惚惚,他們屏息着。鉛色的天空掠過一道閃電,給這一情景加上最後一筆,增添了神祕的恐怖之感。”

在本書初次出版近半個世紀之後,人們才發現,艾米麗遠遠走在人們前面。原因在於它一反同時代作品普遍存在的傷感主義情調,而以強烈的愛、狂暴的恨及由之而起的無情的報復,取代了低沉的傷感和憂鬱。它宛如一首奇特的抒情詩,字裏行間充滿着豐富的想象和狂飆般猛烈的情感,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

呼嘯山莊讀後感4

愛,是黎明的開端,是那最初的一抹光芒,他將驅逐那片名爲“恨”的黑暗,融化了哀傷的霜,喚醒了麻木的人性

書中的希斯克利夫,卻因爲對凱瑟琳極端的愛,對埃德加萌生了名爲“恨”的萌芽,再加上亨德萊的折磨與侮辱,使他的恨意無限放大。歷練歸來後,變成了一個冷酷無情,對人心狠手辣的,一心只爲復仇的人。這種愛是扭曲的,這種愛的手段也是恐怖的。愛一個人,不能佔有她,要學會包容她,支持她,尊重她的選擇。希斯克利夫與埃德加都太極端了,不肯接納彼此,若是他們能愛自己愛人之所愛,故事也就不會是這樣了。

凱瑟琳,對希斯克利夫的愛是極爲真誠的`,但她卻受銅臭影響,答應了埃德加的求婚。雖說她的初衷是爲了希斯克利夫,但卻極大地傷害了希斯克利夫,成爲希斯克利夫離家出走的直接原因。但不得不說,凱瑟琳對希斯克利夫的愛是真摯的。在他回來後,凱瑟琳對埃德加說過:“現在的希斯克利夫誰都應該看得起。”

亨德萊與埃德加,兩家族的家長,都早早地失去了妻子,留下一個孩子。只不過,亨德萊選擇向黑惡勢力低頭,變得冷酷,放棄了對上帝的信仰,對自己的小哈里頓漠不關心,不但沒有成爲合格的好父親,反而成爲了一個心灰意冷、軟弱無能的人;而埃德加卻選擇了堅守自己的信仰,更加信賴上帝,用自己的愛關懷小凱茜,拿出勇氣做一個誠心誠意的人。埃德加的心態使他拿出了百分百的愛去愛他的女兒凱茜,但這仍沒有使他放下對希斯克利夫的哀,是的,哀,埃德加也許從頭到尾都沒有恨過希斯克利夫,有的,只是對希斯克利夫心態與行爲的哀傷罷了。

林敦,本書中最爲可憐的孩子,其父親希斯克利夫對其漠不關心,只是將其視爲可利用的工具,就連快要去世時,希斯克利夫也不準別人爲他找醫生。林敦的一切都是希斯克利夫安排好的,只是一枚可憐的棋子。

哈里頓與凱茜,兩個家族的年輕一代萌發了可以說是這本書中最美好,最純潔的愛,希斯克利夫的恨,只能成爲他們愛情的養分。這份愛,使哈里頓超越自我,變得溫順,而又耐心、好學;這份愛,使凱茜超越自我,融化了心上的哀霜,對哈里頓敞開了心。

這本書中充斥着各種極端的愛,這些愛,生於傾慕,終於仇恨,給我們以啓迪,令我們深思。

呼嘯山莊讀後感5

小說以洛克烏先生拜訪呼嘯山莊開篇。洛克烏在呼嘯山莊過夜受了驚嚇,路上又受了寒,回到畫眉田莊就病倒了,纏綿病榻之時向女管家耐莉要求講故事,從而引出關於希克厲與卡瑟琳慘烈愛情的講述。

《呼嘯山莊》的第一、二敘事層由洛克烏和耐莉的雙重外視角敘述構成。洛克烏在小說中擔任着雙重身份,既是故事的轉述者,也是故事的傾聽者。作者在這裏採用第一人稱外視角敘述,使“局外人”洛克烏和普通讀者一樣,對呼嘯山莊冷酷荒蠻的環境和希克厲與卡瑟琳狂野熱烈的愛情充滿了好奇。洛克烏向耐莉追問的過程,正是順應了讀者好奇心發展的.方向。

耐莉同樣有見證人和參與者的雙重身份。她從小生活在呼嘯山莊,是呼嘯山莊的女僕和卡瑟琳的保姆,後來又跟隨卡瑟琳到畫眉田莊做女管家,三十多年間一直與兩個莊園的兩家人的生活保持着密切關係。耐莉的第一人稱外視角敘述是小說的主敘事層,主要部分是她的回憶,並加上後來信件等作爲補充,顯得客觀冷靜而真實可信。但是她的性格和傳統思想使她無法理解主人公內心深處的獨特天性,對故事的講述深入程度不足。

《呼嘯山莊》中的內視角敘述集中在第三敘事層,主要是主人公的自述、日記和信件等。這些人物的內視角敘述雖然在小說中所佔的比例並不大,卻起到了推動情節發展,使小說的敘事視角多樣化,使故事顯得真實可信,避免主要敘述人耐莉的講述過於單調的重要作用。

《呼嘯山莊》採用了一種戲劇化的多重複調結構敘述故事。

《呼嘯山莊》中三個敘事層(超敘事層、主敘事層和次敘事層)的敘事模式從結構上可以分爲兩個敘事框架,第一個敘事框架自1771年冬老歐肖從利物浦帶回棄兒希克厲始,到1802年9月小卡瑟琳和哈里頓結爲情侶終,歷時32年,愛恨糾葛,震人心魄;第二個敘事框架自1801年11月房客洛克烏拜訪呼嘯山莊始,到1802年9月洛克烏重訪呼嘯山莊終,前後不到一年,清晰冷靜,條理分明。

艾米莉·勃朗特運用了劇作家們慣用的戲劇性結構,成功地把兩個敘事框架結合起來。這種戲劇結構善於從故事的中間講起,劇中人物都是帶着自己的歷史上場的,在故事的開頭,他們的命運已經千絲萬縷地糾結在了一起。之後,故事沿着順敘和倒敘兩個方向發展,洛克烏向耐莉講述在呼嘯山莊過夜的奇遇,並向她詢問卡瑟琳的身份以及她與希克厲的關係,引出耐莉講述30年前開始的故事。洛克烏的探尋恰似此時讀者的探尋,隨着耐莉講述故事的久遠和神祕,造成懸念疊起、扣人心絃的效果。

呼嘯山莊讀後感6

寒假期間,我終於將呼嘯山莊完完整整地讀了一遍,準確的說是兩遍。第一遍像讀一般小說一樣,囫圇吞棗,雲裏霧裏,不解其意。第二遍只得無奈的重新讀過,一句一言,仔仔細細,這纔讀出了其中的滋味。

小說描寫吉卜賽棄兒希斯克列夫被山莊老主人收養後,因受辱和戀愛不遂,外出致富,回來後對與其女友凱瑟琳結婚的地主林頓及其子女進行報復的故事。全篇充滿着強烈的反壓迫、爭幸福的鬥爭精神,又始終籠罩着離奇、緊張的浪漫氣氛。

呼嘯山莊通過一個愛情悲劇,向人們展示了一幅畸形社會的畫面,勾勒了被這個畸形社會扭曲了的人性及其造成的種種可怖事件。整個故事的情節實際上是通過四個階段逐步鋪開的:

第一階段敘述了希斯克利夫與凱瑟琳朝夕相處的童年生活;

第二階段着重描寫凱瑟琳因爲虛榮、無知和愚昧,背棄了希斯克利夫,成了畫眉山莊的女主人;

第三階段以大量筆墨描繪希斯克利夫如何在絕望中把滿腔仇恨化爲報仇雪恥的計謀和行動;

最後階段儘管只交代了希斯克利夫的死亡,卻突出地揭示了當他了解哈里頓和卡西相愛後,思想上經歷的一種嶄新的變化——人性的復甦,從而使這出具有恐怖色彩的愛情悲劇透露出一束令人快慰的'希望之光。

希斯克利夫的愛——恨——復仇——人性的復甦,既是小說的精髓,又是貫穿始終的一條紅線。

我認爲在這部小說裏面更能夠體現愛的地方是哈里頓並沒有因爲希斯克利夫對待他與他的家而對他有恨有怨,更不可得的一點失他不願你聽到其他人對希斯克利夫的批評與壞話。

這個故事情節同樣是我們現在社會中所存在的某些情節,其實愛與恨只是一念之隔,人生常存善念會讓自己活得更加精彩與美麗。

通過讀這部名著,我明白了正是因爲有了挫折人生纔會顯得更加完美,正是因爲有了挫折纔會使我們成長得更快,正因爲有了挫折纔會使我們感到彼此的珍貴,更因爲有了挫折纔會讓我們更加努力地豐富自己,我們不要因爲一次小小的挫折而放棄自己放棄希望,也不要因爲“敵人”的打擊一直活在恨之中,其實人都是在挫折中長大與生存的,正是因爲這些挫折纔會讓我們感到生活有太多的樂趣,在我們心中沒有完全的敵人,最大的敵人其實是我們自己。

呼嘯山莊真的是一部沒有被時間的塵土遮沒了光輝的傑出作品啊!

呼嘯山莊讀後感7

無意間在一本雜誌上看見了《呼嘯山莊》的簡介。於是我走了好多家書店去尋找這本書,那時侯自己也說不清爲什麼會那麼渴望得到它,或許只是出於好奇。

在孤寂被遺忘的世界裏被人發現,得到了家與愛情的幸福,在還沒來得及細細咀嚼這幸福時,又被狠狠的推入深淵。在那無盡的黑暗中,他也許呼喊過,卻沒有一個聲音迴應他,沒有一雙手把他拉上來。他失望了,他憎恨這個世界,用極端的報復來彌補自身的創傷。在生命即將耗盡的日子裏,終於有一絲陽光擠進了他黑暗的心房。

當我合上書躺在沙發上,感受着主人公希克歷的一生,與其它小說相比,艾米莉.勃朗特這樣安排主人公的人生,似乎並無特殊之處。但《呼嘯山莊》卻在字裏行間中打破了這種平庸,讓人在同情和痛恨希克歷的同時,深深的爲他對愛情的執着而感動。就是這種感動,打破了一種人們的習慣思維,那就是愛,不僅存在於好人與善良人的心中。無論什麼樣的人,,即使他的心靈扭曲,即使他的人生被凍結,只要他還有思想,那麼在他靈魂的'某個深處就會有一份毫無雜質的愛,這或許是愛情,或許是親情,或許是……

《呼嘯山莊》所刻畫的希克歷便是這種人中的一個。不是因爲財富,不是因爲外表的美麗,只是因爲他深深的愛着卡瑟林。無論是生,是死,他的心裏永遠都留着一方淨土,那裏永遠是卡瑟林的天堂。

一個偉人,一個被公認的好人,在一生中所做的任何事情不會件件問心無愧。相反,一個被世人所唾棄的壞人就不會做一件仁慈的事嗎?後者所做的事,也許到死也不會被衆人所察覺,但誰又能否認他從來沒有做過呢?

看過《呼嘯山莊》之後,我發現這個世界還有另一種愛與感動。它可以不是梁山伯與祝英臺化蝶相依的愛情,它可以不是餘伯牙與鍾子期高山流水的友情,只要能有一份純淨的愛,哪怕只有一點點,哪怕它被黑暗所掩蓋,我們也不要拿所有的錯誤與缺陷來抹殺它。因爲這份愛在期待,期待着迸發的一剎那散發出畢生的熱量,即使它的主人是一個平庸的人,甚至是我們眼中的壞人。

一部好書,它不在於文字的優美,不在與它能讓人流多少淚水,更不在於它的作者多麼有名氣,只要它能喚起沉睡的心,只要它能安定徘徊的靈魂,只要它能得到美與愛的昇華,它就不愧於一部好書,他就值得被人們所喜愛。這正如《呼嘯山莊》,那深處的愛,深處的感動。

呼嘯山莊讀後感8

最高貴的復仇之道是寬容。

——題記

想着十九世紀的英國,人們便會想到神祕的霧都、發達的工業,以及層出不窮的名家。可霧都所不爲人知的一面,卻是資產階級的腐朽以及女性地位的低下。

不少名家都有過對困苦人民的歌頌。如雨果的《巴黎聖母院》、小仲馬的《茶花女》,以及包括勃朗特家族的《簡.愛》和《呼嘯山莊》。

勃朗特三姐妹激勵了無數的女性,如沙漠中頑強美麗的仙人掌花。而其中的二姐艾米麗,更是英國爲數不多的以一部作品而聞名於世的一位傳奇。更令人驚奇的是,從未結婚的她,竟能寫出如此宏偉悲涼的愛情壯歌。

《呼嘯山莊》中的男主希斯克夫利在遭受家人折磨,愛人背叛的雙重打擊下,心灰意冷,離家出走,幾十年後,報仇歸來。奪呼嘯山莊,害死曾經趕走他的哥哥和愛人,更逼迫曾經戀人的女兒嫁給自己的.兒子。更要拆散一對伉儷。可當他看到這對戀人因分離而無比痛苦之後,他似乎看到了當年的他與凱瑟琳被強行分開的慘劇又將發生在自己手中,回憶過去點滴,他放下了仇恨,在一個雪夜,喊着昔日戀人的名字,遺憾離世。

初讀此書,我竟覺得希斯克夫利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惡人,有時甚至是一個罪人。但隨着深入地閱讀以後,我覺得他又是一個值得同情的可憐人。在害死戀人後,他卻一次又一次的呼喚着凱瑟琳的靈魂,他又怎不是個值得同情的可憐人?他也有他的愛情與感恩,尤其是最後迷途知返,放棄報仇,也放下了一切。他何嘗不是個好人?只是在一次次挫折中被糟粕,被扭曲,最終造就了這個極端的、陰險的、可憐的他。

他,更是含沙射影的一位英國衰敗制度的產物,媒妁之言,門當戶對,希斯克夫利的低下地位是註定無法娶到凱瑟琳,而她出嫁,更是把希斯克夫利推向復仇的高潮。所以,儘管此書未有一絲語句去憐憫他,但細細品讀,不免感受到作者對他深深的同情與理解。事實上,作者艾米麗也是一位受英國倫理壓迫之人,也許,相同的悲慘經歷,才讓她能寫出如此真實的一個悲慘世界。

時光回到現在,生活在社會主義和諧大家庭的我們,是多麼的幸福與安逸。人民平等,婚戀自由,我們怎不應珍惜當下?以史爲鑑,從當下做起,從現在做起。

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它既展示了社會的黑暗與思想的封鎖的社會真實寫照,更是一部因愛生恨,瘋狂報復,最後含恨而終的偉大悲劇愛情。希望社會不要再產出第二個,第三個希斯克夫利,永遠不要,就讓他的回憶停留在老莊園主人在世時,與凱瑟琳青梅竹馬的戀情,永遠……

呼嘯山莊讀後感9

愛米莉·勃朗特的《呼嘯山莊》一直被認爲是英國文學史上一部“最奇特的小說”。它通過描述凱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之間的愛情,展現了畸形社會中人性的變異:人性因扭曲而萌發的強烈復仇。它以狂飆般猛烈的情感達到了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

希斯克利夫是作品中的主人公,他的瘋狂報仇泄恨,貌似悖於常理,但卻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他非同一般的叛逆精神。這是一種特殊環境下造成的特殊性格,特殊性格所決定的特殊命運。

環境先於性格而存在,性格也就在改變環境的努力過程中形成,因此,人們說環境塑造性格。進一步而言,特殊的環境必然造成特殊的性格。《呼嘯山莊》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過分殘忍的性格,完全是他周圍的環境所造成的。

毋庸置疑,金錢主宰一切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標誌。希斯克利夫所處的正是一個金錢的社會,在那裏,貧窮是可恥的。無論是否因你的過錯而導致的貧窮,無論是否你有努力的過程,只要你現在仍是衣衫襤褸,你就註定遭受恥辱。貧窮帶來的無窮無盡的恥辱生活就像一把刻刀,不斷雕刻、改變着希斯克利夫的性格。

它完全不同於十九世紀初的大衆文學,在《呼嘯山莊》中,你看不到浪漫的品味和高尚的生活,看不到陽光、草坪、洋傘和咖啡,看不到值得效仿的得體舉止,也無法領略英國貴族特有的典雅氣質。相反,你只看到狂風肆虐下的`荒涼原野,只看到因壓迫導致的刻骨仇恨,只看到跨越生死、超越天地的激情,只看到人性的撕裂、墮落和冰凍……

這就是《呼嘯山莊》,愛和恨極端對立,又統一和諧;這就是《呼嘯山莊》,象一把利劍,直接刺穿人性的本質。

關於這樣一部作品,可以領悟地實在是太多太多,但是,正如一名翻譯家所言,許多人在看過第一遍後,就再也沒有勇氣看第二遍。我也是如此,每次閱讀,都會害怕深陷激情而無法自拔,害怕被那源於生命、連死亡都無法寬恕的愛燃燒殆盡。

這就是小說最奇特、最神祕、最激動人心的內核——愛與恨的糾纏反覆。克厲夫和凱瑟琳的愛,愛到彼此的靈魂合二爲一,感受彼此的痛苦和歡欣,承擔彼此的靈魂和生命;克厲夫和凱瑟琳的恨,恨到寧願死後也不得安寧,在彼此糾纏、彼此折磨中期待團聚。

很難想象一個十九世紀終身未婚,保守、內向、沉默寡言的女性會寫下如此驚世駭俗的愛情宣言。難怪自小說問世一來就倍受爭議:在女作家活着的時候,惡評如潮、罵聲不絕;在二十世紀中後期,卻被評論界認爲是英國文學史上最重要的十部作品之一。

呼嘯山莊讀後感10

《呼嘯山莊》這個名字對於接觸過外國作品的人來說並不陌生,作者是英年早逝的英國作家愛米麗 勃朗特。今天剛剛讀完這部作品,卻驚訝地發現:這裏的主人公與最近流行的韓劇《魔王》中的主人公有着很大的相似之處。

《呼》的男主人公希思克厲夫是被恩肖家撿來的孩子,他們住在呼嘯山莊,除了老恩肖寵愛他外,家裏沒有人喜歡他,所以從小他就過着一種被人歧視,欺負的生活,而這種生活在老恩肖去世——他的兒子欣德利繼承遺產後變得更加的悲慘,被人當僕人使,經常被欺負,然而值得慶幸的是這個時候他有了一個與之分擔痛苦的人——凱瑟林,欣的妹妹,漸漸的,二人的感情也越來越親密。可是好景不長,對當時的社會有着清醒認識的凱根本不可能與希在一起過下層人的生活,所以便嫁給了追求她的埃德加 林頓——畫眉山莊的主人,凱天真的認爲這樣可以改變希的地位,至少可以在金錢方面幫助他,可是她卻不知道希失去了她,就等於失去了一切,所以在一個暴風雨的夜晚,希走了。過了幾年,希又回到了這個另他傷心的地方,然而,他再不是那個沒錢的小子了,轉而成爲了富翁,而他回來的目的則是——報仇!

這部小說的主題是資本主義社會對善良人美好人格的扭曲,對宗教的諷刺和對金錢占主導地位的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從希後來一系列的報復中我們可發現社會對人的改變,是從善良人向罪惡人的改變。

而這有讓我想起了剛剛看的韓劇《魔王》,主人公鄭泰成是一個受害者。他生在一個和睦的家庭,雖然父親很早的去世,可是和母親,哥哥過的日子很和諧,他們相親相愛和睦相處,然而,一次意外哥哥被人故意用刀捅死,母子兩人痛不欲生,希望法律爲他們求一個公道,可是由於謀害者的家人勢力過大,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可以說禍不單行,母親又發生交通事故離他而去。轉眼間,他身邊最近的兩個親人就這樣走了,只留下他一個人,他對這個世界徹底的失望了,於是,仇恨之心便從心底滋生,瘋狂的對傷害他的人進行報復……當然,這部劇的主旨不是爲了批判這個社會,在於希望人們不要過於偏激,應該用一顆平常的心看待社會,否則會害人害己!

這兩部劇的主人公的都是值得人同情的。這也讓我們應該清醒的看待身邊發生的事,也許你經歷了同齡人沒有經歷的事情,但是不要失望,不要灰心,不要意氣用事,換一個角度觀察世界,你會發現這個社會並不是你想象的那麼差,也許,你會越來越喜歡它,畢竟,這個世界是美好的!

呼嘯山莊讀後感11

少年時代讀了《簡愛》以後,書中的人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也因此對這本書的作者十分關注,看了她許多的作品,當我在她的傳記中看到她如是評價她的妹妹:“艾米莉是一位生性獨立,剛毅與純真並存,且熱情而又內向的人。她還頗有男兒氣概,十分喜愛自己生長的荒原,若除去手足情誼,最喜與大自然爲友。”我一下子對她的這位妹妹充滿好奇。

於是,我便找來了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嘯山莊》一讀,自此成爲了她以及這本書的“忠實粉絲”,因爲在這本書裏,我從人物的命運和結局中,領悟到了一些人生的道理。

看過這本書的讀者都知道,《呼嘯山莊》講述的是一個有關愛情、仇恨和報復的故事,在整本書裏,我們看不到太多溫柔的筆觸,那些有關浪漫的、美好的、溫柔的生活和情感,似乎被作者扼殺了在書本之外,書裏描寫的大多是人性的黑暗。

辛德雷的專橫暴虐,讓希斯克裏夫與凱瑟琳走到了一起,凱瑟琳的虛榮,讓希斯克裏夫失去了愛情,而辛德雷的嫉妒和迫害,又讓希斯克裏夫最終帶着憤恨離開,並在內心深處埋下了復仇的種子……後來,一系列的報復和悲劇由此展開。

在這些悲劇中,沒有一個無辜者,每一個人都在受到傷害的同時,爲這把“悲劇之火”添了柴、澆了油,或是暴虐、嫉妒,或是不甘、虛榮……這本書讓我知道,當我們被人性中的弱點所控制的時候,走向黑暗就會成爲身不由己的選擇。

其實,從書本的故事裏跳出來,我們普通人的生活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許多人放縱着人性中的弱點,任由它們如野草般瘋長,而後逐步吞噬思想,影響我們的人生,譬如懶惰,譬如妒忌,譬如自私,一旦將人性中的`這些弱點放大,任由它們蔓延到行爲裏、生活中,我們都將爲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所以,當許多讀者說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嘯山莊》寫的是愛情時,我卻認爲它寫的是人性,人性的貪婪和自私、妒忌和報復,就像一顆顆種子,在不同的人物身上結出了不同的惡果……

生而爲人,請永遠心向陽光,守護好心靈深處的淨土,不要被人性的弱點所控制,更不要被人性的黑暗所籠罩。

呼嘯山莊讀後感12

很多時候,回憶曾經的過往,天空總會是一片灰色。壓抑的時候,並不覺出它的壓抑,只是當壓抑過後再回首,總覺得那時候的傷痛,隱忍着流傳紅色的血液,慘烈地撕扯着。

每一次看到希斯克裏夫這個名字,總覺得那字字都透着殘忍,暴戾。還幾分的又一張發黃的英文報紙上面的一句話:“一個在童年時代就遭遇不公的人,他的人格還能有多麼積極向上呢?”彷彿法老的咒語,縛住了本應該高興快活的小希斯克裏夫,強硬粗魯的將仇恨灌入一個幼嫩到甚至惹人憐愛的心。有的時候總是在想,到底是誰會了希斯克裏夫,是老恩肖,是約瑟夫,還是亨德利?後來看到那一晚上的暴雨雷電,我懂了,在呼嘯山莊,除了那可愛的她愛着的姑娘,希斯克裏夫,他什麼也沒有。

主角凱西的裙帶純淨漂亮,“在整個教區裏,就屬她的眼睛最漂亮,她的微笑最甜蜜,她的`腳步最輕盈。”看起來活潑快樂的小姑娘,她就真的活潑快樂嗎?就像所有的女孩子一樣,主角凱西是虛榮的,只是那虛榮遇上了希斯克裏夫,她便害了兩個煉獄中苦苦煎熬的人兒,生生拆散了一對明明愛另一個勝過愛自己的戀人。

一個人可以逃脫命運的安排,可以逃脫每一個殘暴的敵人,卻萬萬逃不脫自己的心。真正理解着愛着主角凱西的,或許只有希斯克裏夫吧?!我始終難以承認內莉是主角凱西的朋友。一個朋友,她不應該在看到朋友人格迷途時漠然以待,一個朋友,她不因該在朋友矛盾痛苦時冷言冷語。

所以主角凱西,她是那樣的可憐,不同於希斯克裏夫的可憐。她的人生處處是矛盾,希斯克裏夫早已對人生恨得徹底,他可以將全部的愛都只寄託在她的身上,愛着她,讓她去感覺的每一寸心跳,雖然他不說,可是她會懂。而主角凱西呢,沒有一個朋友,可以讓她傾吐內心的壓抑。

她火一般的渴望着,渴望着可以向一個人敞開心扉。可是沒有,沒有一個人,包括希斯克裏夫,包括她紳士優雅的丈夫---埃德加·林敦。主角凱西·恩肖,她本來是那麼天真純淨的姑娘,即使生活在令人發瘋的呼嘯山莊,也都是那麼的熱情和善於愛。只是生活呵,它總是不住的用體面的生活來迷花了人眼。

在那些反着腐爛氣味的子句中,在哪做氤氳漫步的山莊中,所有的人都期盼着,期盼着陽光降臨,期盼着被寬恕,可是所有的人都不知道,遮住那陽光的啊,恰恰是他們自己。

主角凱西,它具有人世間最爲高貴的品質……在絕望中愛。

只有愛才可以去感化,慘烈着充滿着絕望的壓抑。

呼嘯山莊讀後感13

《呼嘯山莊》是英國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作爲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確是一位天才的作家,她無愧於這個姓氏。她所寫詩歌是廣袤的藍色,給人帶來勇氣和力量,她所作的唯一一部小說《呼嘯山莊》是純淨的白色,安靜且柔和,但是卻又迸發出一種極端激情的紅色,但是兩種顏色都是那麼的乾淨單純。她的才華一點都不遜色於有文學以來的任何一位有名或者無名的作家。儘管她只在這個世上度過了簡短而又樸實的三十個春秋,但是這短暫的三十年卻是不平凡的。她從未踏出過出生的那個莊鎮,她從未接受過系統的教育,她從未談過一次戀愛,但是她的天空比任何人都要廣闊,她的文學作品比很多作家暢銷,她的愛情故事比任何一本愛情小說要來得轟烈。

這是一個愛情和復仇相互交錯的故事。通過三十多年的時間跨度,以一位普通管家的口吻,敘述了恩肖和林敦兩家兩代人之間錯綜複雜,驚心動魄的感情糾葛故事。

呼嘯山莊本來的主人,鄉紳恩肖先生在多年前帶回來了一個身份不明的孩子,取名希斯克利夫,恩肖先生對希斯克利夫的寵愛引起了他的兒子亨德雷的強烈嫉妒。主人死後,亨德雷爲報復把希斯克利夫貶爲奴僕,並百般迫害,可是恩肖的女兒凱瑟琳跟希斯克利夫親密無間,青梅竹馬,他們相戀了。後來,凱瑟琳卻被逼嫁給了畫眉田莊的埃德加。希斯克利夫悲痛欲絕之下毅然出走。三年後致富回鄉,凱瑟琳已嫁埃德加,卻並不幸福。希斯克利夫爲此進行瘋狂的報復,通過設下圈套,奪走了亨德雷的所有家財。亨德雷本人酒醉而死,兒子哈里頓成了奴僕。希斯克利夫還娶了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貝拉,進行迫害。內心痛苦不堪的凱瑟琳在生產中死去。

十年之後,希斯克利夫又設計讓埃德加的女兒小凱瑟琳,嫁給了自己即將死去的兒子小林頓。埃德加和小林頓都死了之後,希斯克利夫最終把埃德加家的財產也據爲己有。復仇得逞了,但是他卻無法從對死去的凱瑟琳的戀情中解脫出來,最終也苦戀而死。小凱瑟琳和哈里頓繼承了呼嘯山莊和畫眉田莊的'產業,兩人終於相愛,去畫眉田莊安了家。小說在現實生活的真實反映中表現出了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艾米麗用散文詩般的詞語,風景畫般的背景,誇張而極致的藝術效果,奇異的夢境和想象,共同烘托和渲染了一段深沉而真摯的感情,全篇充滿了強烈的反壓迫、求自由的鬥爭精神,又始終籠罩着離奇、緊張、浪漫的藝術氣氛,這是這部小說恆久的藝術魅力之所在。

呼嘯山莊讀後感14

“他比我更像自我,我之所以活着就是爲希斯克利夫,我就是希斯克利夫……”難道有比這更經典的感情宣言嗎?一切感情宣言在此都顯得蒼白無力。這就是《呼嘯山莊》的情感的濃縮。

初讀《呼嘯山莊》時,我讀得艱難而晦澀,我無法理解凱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的情感。再讀《呼嘯山莊》,我的理解加深了一層。凱瑟琳內心裏愛着希斯克利夫,但爲了地位和身份,她喜歡畫眉山莊的林頓,而最終,她也嫁給了林頓。

希斯克利夫對凱瑟琳的感情是永恆的。當年,他在家偷聽到凱瑟琳和女傭的談話,生氣地離開了呼嘯山莊,他在外面的世界拼搏,最終成爲了一個富有的人。他帶着一身的仇恨回到了呼嘯山莊。爲了奪回他心愛的凱瑟琳,他不僅僅娶了林頓的'妹妹伊莎貝拉,還機關算盡地讓自我的兒子娶了凱瑟琳和林頓的女兒,然後得到林頓家的財產。他和凱瑟琳的哥哥打賭,贏了他全部的財產再逼死他,然後讓他兒子變成一個不懂禮節的野小子。凡是之前凱瑟琳哥哥怎樣對待他的,他都雙倍地讓他償還。最終,凱瑟琳在神志不清的昏迷中結束了生命。在希斯克利夫得知凱瑟琳的死訊後,他如同野獸一般把頭往樹上撞。他整夜整夜地,不知疲倦地爲凱瑟琳守靈,連晚飯也不吃。回到呼嘯山莊,他又爲凱瑟琳祈禱。他始終相信凱瑟琳會回到呼嘯山莊。

其實,凱瑟琳當年在希斯克利夫離家出走的時候就受到了刺激,之後希斯克利夫重新去畫眉山莊拜訪凱瑟琳,更是對凱瑟琳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並最終導致凱瑟琳神志不清。幸運的是,凱瑟琳神志不清時,竟然還認出希斯克利夫。凱瑟琳與希斯克利夫的愛是殘缺的;有情人,最終只是在地下成了眷屬,但他們的愛是永恆的。

就是這樣一部感動人的著作,竟是由一位三十多歲便辭世且終生未婚的女子寫的。她就是艾米莉·勃朗特。她寫的這本書久久不能被英國社會所理解。直到她死後,這本書纔出版。這位偉大的作家表面上沉默寡言,內心卻熱情奔放。她在當時黑暗動盪的社會裏,十分關心政治,又同情手工業工人的反抗和鬥爭。就是在這些條件下,她完成了《呼嘯山莊》。這本書奠定了她在英國文學史以及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她不曾結婚,卻能夠把各種情感寫得淋漓盡致。

希斯克利夫與凱瑟琳的感情是殘缺的,是不完美的感情,卻是永恆的感情。他們爲了對方痛苦一生,最終剩下的,依舊是無言的狂野和西風。

呼嘯山莊讀後感15

這篇名爲《呼嘯山莊》的小說出自著名小說家艾米莉勃朗特之手,講述了一段略帶傷感的愛情故事,讀來委婉動人,彷彿能感受到來自呼嘯山莊的陣陣冷風。

故事以洛克伍德的經歷爲線索,通過艾倫迪恩之口,道出了西斯克利夫、凱瑟琳歐肖和艾加林頓之間的感情糾葛。儘管最終他們的後代走到了一起,但故事中的幾個愛情悲劇卻令我在同情之餘,不由思考起悲劇的禍端從何而來。

首先不能忽略書中主人公所處的社會背景,一種深厚的等級觀念毒害着一代又一代人。比如文中的歐肖和林頓兩家對於希斯克利夫這樣一個深色皮膚、黑色頭髮的吉卜賽人自然是分外的瞧不起,加上他又深受亨德雷歐肖父親的寵愛,使得亨德雷對希斯克利夫不單單是蔑視、厭惡,幾乎可以算作恨之入骨,成爲希斯克利夫和凱瑟琳愛情的一大阻撓,並且亨德雷爲了報復希斯克利夫,把他變成了一個性格怪異、粗暴無禮的僕人。這又拉開了兩個人之間的距離。

但這並不是最重要的一點,重要的是相愛雙方不能不放棄。可此時凱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的內心出現了變化。凱瑟琳雖然深愛着希斯克利夫,可是由於自己的高傲自大、自私任性,沒有理會希斯克利夫的.感受,對他說了一些傷害他自尊心的話。並且凱瑟琳也並不喜歡希斯克利夫的窮困和枯燥乏味,成天髒兮兮地不注重儀表。而林頓正好與之相反。

另一方面,希斯克利夫的自尊心在作怪,他不願受衆人的奚落,尤其不願凱瑟琳和自己格外親近。也許是害怕她知道自己的弱點,覺得自己和她在一起很自卑,而倘若凱瑟琳和自己在一起,自己亦不能給予那種她所向往的幸福生活……

於是,這種種原因導致了這場愛情悲劇的發生。而仔細咀嚼本文又不難讀出作者對那種忠貞不渝的美好愛情的嚮往以及對當時社會等級觀和世俗觀的不滿,同時還希望所有相愛的年輕人能衝破一切阻撓,真正得到幸福。

而在現實生活中,那種等級觀念仍普遍存在着,由此被拆散的戀人並非沒有。然而令人高興的是,越來越多的人們接受了“人人平等”的觀點,使人與人之間少了一份鬥爭,多了一份和諧,使更多戀人得到了幸福。話又說回來,如今的年輕人和前人相比,更爲理智,更爲現實,懂得幸福要自己去爭取。

想到這裏,我再也不覺傷感,更明白了成功要靠自己去努力爭取,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