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昆蟲記》有感(必備15篇)

讀《昆蟲記》有感(必備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1W 次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讀《昆蟲記》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昆蟲記》有感(必備15篇)

讀《昆蟲記》有感1

《昆蟲記》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娓娓道來,在對一種種昆蟲、曰常生活習性、特徵的描述中體現出作者對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裏行間洋溢着作者本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本書的問世被看作動物心理學的誕生。

《昆蟲記》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鉅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法布爾窮其畢生精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他刻苦鑽研,犧牲了自己私有的時間去觀察昆蟲。《昆蟲記》詳細地描繪了昆蟲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蟋蟀,等等。這給後世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使人類社會迅速走了現代文明。

一天清晨,看了《昆蟲記》後,這本書使我十分着迷,原來昆蟲世界有這麼多的奧祕,我知道了:凌晨,蟬是怎樣脫殼;屎殼螂是如何滾糞球的;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還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錯誤的,蜂抓青蟲不是當成自己的兒子養,而是爲自己的後代安排食物。

接着往下看,《昆蟲記》是一個個有趣的故事:“螳螂是一種十分兇殘的動物,然而在它剛剛擁有生命的初期,也會犧牲在個頭兒最小的螞蟻的魔爪下。”蜘蛛織網,“即使用了圓規、尺子之類的'工具,也沒有一個設計家能畫出一個比這更規範的網來”,豐富的故事情節使我浮想聯翩。

看着看着,這些蟲子們漸漸地清晰起來,我思考着:如果我們保護環境,不污染環境,這些蟲子是不是還會在呢?現在的環境惡化,又是不是在以後還會有呢?我仔細地想着這彼此之間的關係,這一次的閱讀,《昆蟲記》爲我打開了一扇全新的門。

昆蟲是我們的朋友,所以爲了他們,請不要去傷害昆蟲!

讀《昆蟲記》有感2

讀《昆蟲記》有感今天,我讀了法布爾所寫的一部著作《昆蟲記》。

法布爾是第一位自然界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其畢生精力深入昆蟲世界。法布爾在自然界中對昆蟲進行觀察實驗,真是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寫成了《昆蟲記》這部昆蟲學鉅著,他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愛戴,法布爾刻苦鑽研,犧牲了自己私有的`時間去觀察昆蟲。《昆蟲記》詳細地描繪了昆蟲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蟋蟀等等,這給後世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使人類誰會迅速走了現在文明。

法布爾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並不是容易,他出生於農民家庭,從小生活貧困,靠自己先後取得了多個學位。他前半生一貧如洗,後半生勉強溫飽,但法布爾沒有向各種困難屈服,他勤於自修精心選擇研究方向,堅持不懈地進行觀察昆蟲及植物,不斷獲得新成果。法布爾一生中最大的興趣,盡在於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發現自然界蘊含着的科學真理,他正因爲熱愛真理所以撰寫《昆蟲記》。我多麼渴望像法布爾那樣,到知識的海洋中去遨遊,到科學的世界去探索,去解開自然界中的一個又一個奧祕,然後同法布爾相比,我真感到羞愧萬分,法布爾能在困苦的環境下研究昆蟲,而平時我連做事都不用心,經常偷懶。法布爾在探索大自然的過程中一定遇到很多的困難,但在大在多的困難也沒有阻擋他那探索的腳步,我歎服法布爾爲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到昆蟲與環境有着息息相關的關係,又讓我感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對事物的細心觀察。

《昆蟲記》不僅僅浸溢着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含着某種精神,那種精神即使求真對美好事物的探索。

讀《昆蟲記》有感3

集學和文學稟賦於一身,熔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昆蟲學家法布爾以人性關照蟲性,千辛萬苦寫出傳世鉅著《昆蟲記》,爲人間留下一座富含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寶藏。《昆蟲記》法布爾的傳世佳作。這本書主要講昆蟲的習性、種類、勞動、婚戀、繁衍和死亡。它至今還令我記憶憂新,久久不能忘懷。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迷宮蛛,現在我就給你們介紹一下吧。

迷宮蛛產卵的時候,它會捨棄它那完好的網,因爲它的網太容易引起寄生蟲的注意,對寶寶的安全非常不利,所以只好忍痛割愛了。你看,它是一位多麼細心的媽媽啊!

當我讀到“迷宮蛛一般會把巢建在一個比較隱蔽的地方,把卵產在那兒。然後,就寸步不離地守候着孩子們,盡心盡力地保護它的孩子們,並一直操勞到死。在死之前,它會用剩下最後的一點兒力氣替孩子們咬破巢。”我很受感動,覺得迷宮蛛真偉大!

現實生活中我的母親也和迷宮蛛媽媽一樣偉大,並且還關心我愛護我。有一次,那是在晚上,我對媽媽說我不舒服,媽媽摸了摸我的`頭,然後,用體溫針幫我量了一下,結果發現已經燒到38度半了。媽媽二話不說背起我就往醫院跑,汗水浸透了她的衣服。過了好一陣子我們纔來到醫院。醫生爲我打了針,吃了藥,我就迷迷糊糊的睡着了,當我醒來的時候發現媽媽正坐在我旁邊,她的兩隻眼睛佈滿血絲,看得出來媽媽整夜未睡一直在守候着我。我很感受,爲有這樣的媽而感到驕傲,現在我要努力學習,長大之後好好的孝敬母親,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我歎服那神祕的大自然,更歎服法布爾爲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

讀《昆蟲記》有感4

提到《昆蟲記》,這可是一個了不起的書,這本書的作者是昆蟲學家法布爾,法布爾出生於法國南部的一戶貧窮農民家中,歲的他公費生第一名的成績靠近亞維農師範總校,畢業後他一面努力任教,一面利用業餘時間做植物觀察記錄。8年法布爾獲得博物學博士學位,決定終身致力於昆蟲學研究。《昆蟲記》879年出版到第卷,到了97年第卷問世時,法布爾已83歲。

《昆蟲記》原版共有卷,每捲包含若干文章,每章詳細、深刻的描繪一種或幾種昆蟲展示了蜘蛛、蜜蜂、螳螂、蠍子、禪、甲蟲、蟋蟀等昆蟲的`生活情景。

第一次讀《昆蟲記》,不知怎麼的它就吸引了我。這是一部描述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平實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敘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蟲子們翩然登場,多麼奇異、有趣的故事啊!法布爾的《昆蟲記》,讓我沒有夢幻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放大鏡、潮溼、星辰,還有蟲子氣味的存在,彷彿置身於現場一樣,被我忽視太久了的昆蟲的身影,及它們囂張的鳴叫,一下子聚攏過來,我屏住呼吸,然後,憑它們穿透了我心靈的幽暗……

我是個膽小的女生,特別害怕小蟲子,在媽媽的鼓勵下我看了《昆蟲記》這本書,這本書講了許多昆蟲的特徵、習性。

這本書使我瞭解到了昆蟲的奇特、有趣。我喜歡看書中關於螳螂的文章,書中寫了母螳螂爲了哺育後代要吃掉公螳螂,真是不可思議。另外,我還喜歡看關於松毛蟲的那篇文章,雖然,我討厭毛毛蟲,不過,看了這篇文章,我再也不討厭毛毛蟲了。蟬歌唱,蟋蟀在管理家務,蜘蛛再捕獲食物……神祕的大自然中也有這麼多有趣的事物。

《昆蟲記》帶給了我許多樂趣,我喜歡這本書!再也不討厭昆蟲了。

讀《昆蟲記》有感5

在天空中,俯瞰大地。有茂盛的參天大樹,有爭奇鬥豔的鮮花,當然,還有忙忙碌碌的小昆蟲。而這些可愛的小動物,鑄就了一部不朽的名著——《昆蟲記》。

《昆蟲記》的作者是法布爾。作者以樸實的語言清晰的筆潤,浪漫、生動、活潑的氣息,輕鬆詼諧地描繪了栩栩如生的昆蟲,它充滿了盎然情趣和詩意。《昆蟲記》告訴了我螢火蟲這個黑暗中的精靈、竟能捕食蝸牛;告訴了我松毛蟲也有無私的母愛;告訴了我蜣螂那寬厚仁慈的心……《昆蟲記》就是一種對生命的敬畏和關愛,一種對存在的清醒認識,一種對生活的深厚感情。

《昆蟲記》,不僅僅滲透着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含着某種精神和做人的`道理,那就是求真,及追求真理,探求真相。如果沒有這樣的精神,就沒有《昆蟲記》,人類的精神之樹上將缺少一顆智慧之果。《昆蟲記》就是來自昆蟲世界的一首吟唱曲,那曲調在冥冥之中告訴我們做人要求真,要引向自然,親近自然。人們是時候親近自然了,去聆聽昆蟲或高昂或低沉的音樂,去領略大自然或淡雅或濃豔的亮麗風景線。

《昆蟲記》,一部不朽的名著。它不僅體現出對生命的熱愛,更證明了做人的道理——追求真理,探索真相。

讀《昆蟲記》有感6

是誰懷着孩子般純真的心,花了一生的光陰來觀察和研究蟲子;是誰用生動幽默的語言,呈現出了一個美妙的昆蟲世界;是誰給世界留下了一部昆蟲的科學著作?他就是達爾文盛讚的無與倫比的觀察家———法布爾。

讀了法布爾的《昆蟲記》,彷彿走進了一個奇妙、神祕、豐富多彩的昆蟲世界裏。讓我知道了在這個世界裏有那麼多的奧祕:迷宮蛛的網像迷宮,昆蟲掉進去就“走”不出來了;挖了四年土,才能換上新裝,長出翅膀的蟬寶寶對自己唱的'歌是完全聽不見的;從出生到死亡,一輩子都放着亮光,永遠讓自己生活在光明的螢火蟲。這些小生靈在法布爾的筆下表現得活靈活現,充滿了靈性,會唱歌,會跳舞,有歡喜,有悲哀。。。。。。

在法布爾的筆下,昆蟲世界和我們生活的世界有許多相似之處,比如忠心耿耿的門衛奶奶———斑紋蜂。三個月前,它們還是年輕的時候,爲了養育兒女們辛勤地工作着,要建築家園,要採集食物,要保護兒女,每天都要幹得筋疲力盡,直到兒女們熟睡後,才能得以休息。等它們年紀大了,不能再外出勞作時,它們仍然沒有停下來休息,而是用它們微博的餘力繼續發揮餘熱,衷心耿耿地守衛着家園。每當有“不速之客”入侵時,“門衛奶奶”就會英勇地與那些“不速之客”戰鬥,直到把它們趕走爲止。

我被斑紋蜂對家庭的付出,對家人無私的愛所感動。在它年輕時爲了家庭奔波奮鬥着,在它老了以後,還要繼續發揮餘熱,守衛自己的家。我們人類的許多母親不就是如此嗎?爲了兒女們操勞一輩子,老了以後還要爲家庭繼續發揮餘熱。只要家庭有需要,就一直服務着自己的家人,這是多麼偉大的母愛啊!

這本書不僅讓我瞭解了昆蟲的生活習慣,增長了許多關於昆蟲的知識,讓我不由自主地喜歡上了這些可愛的昆蟲,更讓我知道每一種昆蟲都有它存在的意義和價值,讓我懂得尊重每一個小小的生命。

讀《昆蟲記》有感7

今年的暑假裏,我認真地讀了《昆蟲記》。這本書的作者叫法布爾,是個法國人,大約從1860年開始寫《昆蟲記》。在長達十年的時間裏,法布爾一邊進行觀察和實驗,一邊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蟲的'觀察筆記、實驗記錄和科學札記,終於完成了《昆蟲記》。

關於蜘蛛,法布爾是這樣寫的:這些小蛛紛紛被飄浮的絲帶到各個地方。原來揹着一羣孩子的榮耀的母蛛變成了孤老。一下子失去那麼多孩子,它看來似乎並不悲痛。它更加精神煥發地到處覓食,因爲這時候它背上再也沒有厚厚的負擔了,輕鬆了不少,反而顯得年輕了。不久以後它就要做祖母,以後還要做曾祖母,因爲一隻狼蛛可以活上好幾年呢。

如果沒有看這本《昆蟲記》,我們平時見到蜘蛛,會想到什麼呢?所以,我還是建議同學看一看這本有趣的書。我最佩服的還是寫這本書的作者,法布爾一生堅持自學,先後取得了業士學位、數學學士學位、自然科學學士學位和自然科學博士學位,精通拉丁語和希臘語,喜愛古羅馬作家賀拉斯和詩人維吉爾的作品。法布爾晚年時,《昆蟲記》的成功爲他贏得了“昆蟲界的荷馬”以及“科學界詩人”的美名,他被譽爲“昆蟲之父”。

讀《昆蟲記》有感8

《昆蟲記》一書由法國文學家法布爾所撰寫,被稱爲“譜寫昆蟲生命的詩篇”。法布爾一生喜愛觀察及研究昆蟲,寫下了這部不朽之作。此書不僅是一部文學鉅作,更是一部經典傳奇,前後被翻譯成五十多種文字。多年來,法布爾進行了細緻的觀察和多次精密的實驗,對於昆蟲,不論是生活習性、行爲百態,還是捕食、繁殖的方式,在書中都有詳細的介紹。全書多運用擬人句,語氣幽默風趣,使得書中的昆蟲形象更加鮮明,讀來回味無窮。

昆蟲爲大自然增添了色彩與生機,是人類的朋友,更是食物鏈中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身體雖小,但是仍然值得我們去尊重。它們的'一生中蘊含了許多奧祕,例如,蟬是怎樣脫殼的?螞蟻是怎樣吃蚜蟲的分泌物的?螳螂美麗的外表下隱藏着什麼?螢火蟲是如何捕食蝸牛的……種種奧祕等待我們去書中探尋。此書爲我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讓我們知道了許多從前並不知道的事情,使我們彷彿身臨其境。只要我們用心觀察,就會發現,在牆角里,在草叢中,在泥土內,都能見到小昆蟲的身影。他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昆蟲體型小,活動不易被察覺,但法布爾仍能將昆蟲們觀察得如此細緻,他有一雙慧眼,也有一顆慧心,這是他成功的必要前提。書中的內容讓我感受到了法布爾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以及對人生的種種感悟。

法布爾一生貧困,遭到過許多人的嘲笑,但他沒有屈服於殘酷的現實,而是繼續堅持自己的夢想,不斷擴充知識儲備。夢想的道路很遠,在這條路上,法布爾經歷了一路困難,一路艱辛,不論是炎熱的夏季,還是寒冷的冬季,他都會去觀察昆蟲。他一生爲自己的夢想而奮鬥,他的腳步沒有停下,始終往前。正是因爲他這種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夢想很大,路很艱難,道路必有坎坷,但只要堅持走下去,仍能看到勝利的曙光。他的經歷恰好應了一句話:“風雨之後見彩虹”,每個人都有夢想,每個人都要學習法布爾這種堅持不懈、百戰不殆的向上精神,爲了自己的夢想而努力!

讀《昆蟲記》有感9

法布爾的《昆蟲記》讓我感受到大自然的七彩絢麗和小生命的奇妙,以前我對蟲類是持以厭惡的態度,看完本書後,我變得越來越喜歡這些小蟲子了,儘管他們有時比較噁心。螢火蟲捕食蝸牛並且尾部會發光;蜣螂滾糞球;蟋蟀“演奏”音樂;蜘蛛織網等,都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法布爾的精妙文筆也讓我歎爲觀止,他把人性和蟲性結合在了一起,我們世界中的母愛,昆蟲們有;我們沒有的或被禁止的一些東西,比如螳螂殺死丈夫、黃蜂、金步甲殺死病弱者,它們也有。另外,作者在描寫中加入了一些人類社會的.因素,我在看這本書時,會不由自主地將昆蟲世界和人類社會聯繫在一起,經常引起我對現實生活的反思。大自然的美麗與奧祕其實就藏在我們身邊,只需要我們細心去發現,去感受。

讀《昆蟲記》有感10

最近我看了一本好看的書,名叫《昆蟲記》。這本書裏講了許多昆蟲是怎樣出生、覓食、築巢、死亡等一些現象,還講了作者和這些昆蟲的小故事。其中我最喜歡赤條蜂的.故事。

赤條蜂的故事講得是作者看到赤條蜂在找它的食物—毛毛蟲,可是挖來挖去就是挖不到毛毛蟲。作者便去幫赤條蜂挖,但是挖了一會兒還是和赤條蜂一樣沒挖到毛毛蟲。赤條蜂有些不耐煩了,可是看到作者在它挖過的地方拼命挖,好像又看到了一絲希望,就回到作者挖得地方拼命挖。功夫不負有心人,它終於挖到了一條毛毛蟲。最後作者和赤條蜂因爲堅持挖到了好多條蟲子。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什麼事情都不可以半途而廢,只有堅持才能成功。就像我彈鋼琴時經常想半途而廢,每次彈鋼琴手練累了、酸了,都想放棄,不過再想想自己已經付出了那麼多,就咬咬牙堅持住了。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功夫不負有心人,現在的我彈鋼琴比以前好得多了,已經不會彈幾下就大喘氣、彈到一半手就發酸等壞毛病了,而且我相信以後我會彈得更好、更出色!

這就是我從《昆蟲記》中得到的收穫,我很喜歡這本書!

讀《昆蟲記》有感11

書是知識的源泉;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開啓智慧之門的金鑰匙。因此,我愛讀書!

《昆蟲記》一書,給了我許多的回味。在書中,我彷彿走進了一個神祕而多姿多彩的世界裏,瞭解蜘蛛、螳螂、甲蟲、紅螞蟻,蟬等昆蟲的生活習性。這些樸實無華的語言和細緻入微的描寫,讓我覺得如同身臨其境一般。

讀“幫忙的甲蟲往往不懷好意。更多的時候,它是打着幫忙的幌子,做着趁火打劫的營生”這句話,讓我知道了原來甲蟲也非常的狡猾;讀“四年苦工,才能換來幾十天重見光明的生活”,我知道了蟬的.生命意義;天氣越來越冷了,迷宮蜘蛛用盡最後一點力氣替孩子們將巢咬破,而它也筋疲力盡而死”這句話又讓我體會到了它的滿足感和一位母親應盡的全部責任。

我歎服那神祕的大自然,更歎服法布爾爲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是他讓我們感受到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同時又讓我們感受到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

讀過《昆蟲記》作者的生平和《昆蟲記》,這本書不僅僅充滿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含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

在科學的道路上,有許多勇敢的探索者:居里夫人、牛頓、伽利略,我們要像他們一樣,要擁有無限的探索精神,努力攀登科學的高峯。

讀《昆蟲記》有感12

今日午時,我最終讀完了我最心愛的這本書《昆蟲記》。爲什麼要說是我最心愛的書呢?因爲我想這本書把一個五彩繽紛的昆蟲世界,活靈活現的從這本書中體現了出來。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作者法布爾經常一絲不苟的觀察昆蟲們趣味的“生活”,他把觀察的一點一滴都記錄下來,法布爾幾乎窮盡了大半生的時間與精力陸續寫成了10大卷《昆蟲記》。《昆蟲記》的發表,在世界上引起了一片讚歎之聲,爲此,法布爾還被稱之爲“昆蟲荷馬”。在1910年時,晚年的`法布爾曾所以書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呢!

讀完了這本書以後,我感受到了法布爾的一生那種刻苦勤奮、銳意進取、自學成才的本事與他的那股鑽勁兒、韌勁兒、孜孜不倦的勁兒,簡直是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他對昆蟲的那份好奇,那份愛,是十分人能夠所理解的。法布爾對於昆蟲的研究之深,使他筆下的那些小蟲子,一個個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充滿了靈性,讓人看了以後,着實的感到了昆蟲的可愛,就連讓人最噁心的食糞蟲讓人看得都妙趣橫生。從這一點就不難看出,我們應學習法布爾的這種精神,在任何情景下,幹任何的一件事情,都必須要有一股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僅有這樣,我們再會不斷的提高,讓自我更上一層樓;我們要踏踏實實的幹好每一件事,僅有這樣我們才能夠認認真真的幹好我們的每一件事,不要老是浮在水面上,如果是這個樣貌,那麼你將一事無成;我們在觀察一些事物的時候,要對那個事物表示有一種好奇心,這樣才能夠寫出一篇好的觀察日記。

讀《昆蟲記》有感13

不知爲什麼,我自打一出生,就害怕昆蟲。你要問了,蒼蠅、蚊子都怕?太沒出息了吧!其實我的膽子也不小,但是……爸爸說:“怕飛蛾?它全身都是軟的,沒什麼可怕的……”還沒說完,我就說:“太噁心了,真是的,還軟的哩,咦(代表噁心 口頭語)。我去東北的時候那裏全是黃色的七星瓢蟲,真是討厭,我見一隻踩一隻,毫不留情(後來想起來覺得的些殘忍)。但是,看了法布爾寫的《昆蟲記》,我對昆蟲有了新的認識。

其實昆蟲沒有那麼可怕,只是它怕人類會傷害它,所以用特殊的方式防身,像在毒液,易容術(就是和周圍的事物溶在一起)……當然,這也是它捕食的方法。

很多昆蟲的生活方式都不同,有的喜歡羣居,有的喜歡獨自生活。有的昆蟲喜歡吃小蟲(如螢火蟲),有的則喜歡聽懂糞便(如屎殼郎)……上帝對每隻昆蟲都是一樣的。

我最喜歡書中的這段話:蜜蜂這種傑出的昆蟲,一旦把蜜罐裝滿就一命嗚呼了。蝴蝶也是數一數二的人物,不過它不是本領傑出,而是打扮出色,它在合適的地方固定好成團的卵後,也就死去了;披掛着厚厚的護胸甲的步甲把後代的胚胎撒在碎石下以後,就再也支持不住了。其它昆蟲也是基本如此,除了羣居昆蟲以外。羣居昆蟲的.母親要麼獨自生存下來,要麼在僕人的服侍之下延續生命。昆蟲從一生下來起,就成了無父無母的孤兒,是很普通的。但是,因爲某種出人意料的變化,這些低下的滾糞球工,盡情地過着日子,最後變成高齡的元老。

我不會再這樣對待昆蟲了,因爲它們也有生命,也有愛。

讀《昆蟲記》有感14

“昆蟲史詩”記錄的不僅僅是小小蟲豸庸碌而短暫的一生,它所包含的,更多的是在那平凡甚至有些許醜陋的外表下的寶貴的精神財富與人生哲理。

——這便是我讀完《昆蟲學札記》之後最大的感受。

可曾記得那蟬,便是那潛於地下四年,最終只有那僅僅五週陽光的卑微生命。

共蟬從幼蟲蛻變之後的`每一天都撕扯着嗓子叫喊着,咿咿呀呀的,像極了場敗了的戲,聽了怪讓人心煩的,可誰又料想其所經歷過的,他不過只是爲了作曲求偶,傳承後代罷了。或許於你看來,如此不等的交換,所換來的五週陽光有何意思?但事實上,我們也不過是如此活着。這個年紀的我們,正是剛剛於地中甦醒的幼蟲,只有自己的雙手將基礎一點一點打好,纔有機會在未來的社會中立足。如那蟬,無毅建穴者,定死於地中。

當你建好未來棲息之地後,或許你可安適度過這段日子,或許你會發現周圍有的只是那枯枝敗葉,不足供給自己的生活,這怪不得誰,要怪,也只能怪命。此時,你不能怨天尤人,而須自己努力開鑿,才能用後天的努力補足先天的不足。這不足,於我們而言,可能是天賦,也可能是家室……但只有你可以改變“命”。

誠然,若你在不適時的時候就妄圖破土而出的話,只會被天氣擊潰你弱小的身軀。

若你不能與時俱進,改變自己,你的優勢也將成爲你的劣勢,當你還揣着自己的臆想刨開鬆軟的泥土時,卻發覺上方是堅固的水泥……

人生如蟬,四年蓄力,只爲五週光芒萬丈。多年努力,只爲人生巔峯之戰。

毫不起眼的秋蟬落地,嘴中好像微弱的說這些什麼……

“唱一場‘敗戲’,活過一生付出。”

讀《昆蟲記》有感15

一個人耗費一生的光陰觀察,研究蟲子,已經算是奇蹟了;一個人一生專爲昆蟲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更不能不說是奇蹟。這些奇蹟的創造者就是《昆蟲記》的作者法布爾。《昆蟲記》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科學鉅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法布爾也因此獲得了“科學詩人”“昆蟲荷馬”“昆蟲世界的維吉爾”等稱譽。

我敬佩他優美的文字。你看,他這樣描寫蟬和螞蟻乞討糧食時的狼狽形象:螞蟻站在門檻上,身邊擺放着大袋大袋的麥粒,正調過臉去背對前來乞討的蟬。那蟬則伸着爪子,唔,對不起,是伸着手,頭戴18世紀寬大撐紅邊女帽,胳膊下夾着吉他琴,裙襬被凜列寒風吹得貼在腿肚子上……。讀着這惟妙惟肖的語句,我不由得對法布爾肅然起敬。

我佩服法布爾細緻觀察的精神。法布爾對昆蟲的描寫,真是細緻入微,令人讚歎。如法布爾對昆蟲倒掛姿勢的描寫:“它有四隻後爪的爪尖鉤住網子,後背朝上,紋絲不動,高高掛在籠頂,四個懸點承受了整個身子的重量。”也許,這就是法布爾的成功之處吧!

我敬佩他的頑強,他把畢生從事昆蟲研究事業的成果和經歷用散文的形式記錄下來,使昆蟲世界成爲人類獲得知識的樂園,可他爲了完成《昆蟲記》,幾乎是犧牲了一切。他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的`一生是在家人及世人的“偏見”中度過的,是在貧苦中捱過的,但他從未放棄對昆蟲的研究,安於清苦,坐了一輩子冷板凳,最終成爲傑出的昆蟲學家,文學家。

法布爾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昆蟲記》更多是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的精神,這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