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精華)《傅雷家書》讀後感

(精華)《傅雷家書》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6W 次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傅雷家書》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傅雷家書》讀後感

《傅雷家書》讀後感1

微風拂曉的時候,陽光正好,坐在窗邊,讀了那《傅雷家書》,我才意識到自己以前所忽略的。

“這封長信寫了五六個鍾”,“跌跤後,腿力尚未恢復……替你翻譯,都是忍着腰痠背痛來做的。”

父親身體上出了問題,依舊要顧及兒子的鋼琴學業,技巧訓練,心態變化,情感問題等等,甚至連細微的事情也一一上心。爲兒子忙前顧後,工作繁忙之餘還要擠出時間爲兒子抄寫翻譯,到底來,父親到底只是是希望兒子的學習生涯是能夠順順利利學成歸來。母親在做完家務之餘,分擔着父親的工作也常常對待兒子總是噓寒問暖。父親自己常在深更半夜,夜深人靜之際,強忍着腰痠,頂着背痛,撐着疲勞,默默地在空白的信紙上寫下一字一句,成段成篇,小心翼翼地疊好,整齊,帶着殷切的希望裝進薄薄的信封,等待着兒子的回信,只爲兒子一切安好……信寄出去後,連回信日期也預估好了,收不到回信,父親會心急如焚,寢食難安,提早收到了信,高興得像個得到糖果的小孩子。

試問自己,如果生活在以前,我會花五六個鍾,頂着疲憊去給父親寫上一封信嗎?我想我肯定是難以做到。我或許可能只會抽出十來二十分鐘去問一聲是否安好,但是我相信我的父親也一定,必定會像文中的父親一樣,當我需要時一聲不吭,幫我打理好一切。一次,我讓爸爸幫我打印一份照片資料,轉頭就跑出去玩了,回來玩累了也就忘了。誰想爲了讓我看得更加清晰,把照片的文字逐字逐字打印出來,他本來就不太熟電腦,到我手裏的時候,我驚喜地問,弄了多久,他擺擺手說沒多久。後來,媽媽告訴我說你爸爸打字就打老半天,打印機太久沒用忘記了,就在那敲敲打打,弄到凌晨才搞好……

社會上,有許多的人,認爲父母的付出是理所應當的,忽略了這份樸素而深沉的'愛。甚至會誤解扭曲這份愛,嫌棄他們囉嗦多事,跟不上時代潮流,不理解年輕人的生活,總是指手畫腳的。

我看過《時文選萃》裏一篇洛陽晚報的文章。女兒上高中了,開始離家寄宿了,少了女兒平日裏的吵嚷,少了女兒的嫌棄,父母應該高興,可卻是裝了滿懷了落寂。週末沒到,父親叫妻子買多點好菜,妻子說早就備好了,就等女兒回來了。

也許天下父母都是一樣的,不管子女如何,始終將心底十分的愛,無聲的付出去了。父母之愛,難以報答,但我們更應該盡己所能,多體諒,多陪伴。

《傅雷家書》讀後感2

每個人都體會過父母的慈子和教誨。當我讀着這本家書,感到的是一種另一番教誨,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種父母之子,這也是大多數子女所體會不到的。

這也許是這十年對她子慕不減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書,就象一次次珍貴的談心,拉近了我們的距離,我像一個乖孩子在感受着,聆聽着,用心銘記着。傅雷是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他是一個博學,睿智,正直的學者,極富個性。母親朱梅馥是一個具有東方文化素養,又經西方文化洗禮,既溫厚善良,又端莊賢淑的東方女性。

父親傅雷對當今中外的文學、音樂、繪畫、涉獵廣泛,研究精深,個人的文化修養極高。而他培養的`對象又是從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終於成長爲國際大師的兒子傅聰。他深刻懂得,藝術即使是像鋼琴演奏也需要嚴格的技術因素,但絕不是“手藝”,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體現。他教育兒子說:“我始終認爲弄學問也好,弄藝術也好,頂要緊的是“人”,要把一個“人”’儘量發展,沒成爲藝術家之前,先要學做人,否則,那種某某家無論如何高明,也不會對人類有多大的貢獻。

一個純粹投身藝術的人,他除了藝術和個人的人格,已別無所求。讀了《傅雷家書》之後,真爲傅雷先生對人生的如此認真和對子女的如此關愛而感動萬分。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事無鉅細,無不關懷備至。爲人父母的可以從中學習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學藝術的特別是學鋼琴的可以從中學習提高技藝的方法,對解放初期至文革這段歷史感興趣的朋友也能從傅雷這位當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瞭解,而此書中對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強個人修養。

從家信的話語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對自己要求極嚴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讓兒子立下的三個原則: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籍。愛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動。有人認爲書信是最爲真切、自然和誠實的文字。是啊,因爲寫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時即刻的內心所想,思想到哪裏,文字就到哪裏。給親人寫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於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的經歷中給出經驗和教訓。所以,我想讀傅雷家書我們讀到的應該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對傅聰音樂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強調技巧、而後反覆要他能真正領悟作品本身,這也就是凡事多從“爲什麼”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而看到事物的本質。

《傅雷家書》讀後感3

白茶清歡無別事,我在等風,也在等愛,沁入心田。——題記

你可曾在喧囂﹑繁雜的世界裏尋過愛的足跡呢?或許,在傅雷給兒子寫的封封書信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傅雷家書》包含了傅雷這位偉大的父親對兒子的苦心孤詣,這份跨越千山萬水的愛,讓我在文字中領會到了父愛如山,深沉而偉大;也如水,細膩而溫柔,就這樣涓涓之愛流淌在父與子之間……

“上海已經秋涼了,你那的.氣候如何?地理書上說波蘭是大陸氣候,寒暑都在極端。你現在穿些什麼衣服。”這哪裏是一位父親對遠在異國他鄉的兒子的問候,這分明是傅雷在對一個近在身前的兒子日常關心。質樸的語言裏,包含着一份如山的愛。“注意:鋼絲上有小條子,註明號數,切勿丟掉,否則以後不易分清。鋼絲彈性很足,有彈傷眼睛、身、手的危險。你自己千萬不可隨便拉開,一定要讓動手做的人收場。望你牢記在心,萬萬千千!”傅雷對兒子的愛像空氣,無處不在,通過書信,飄越過國界線,愛充斥着兒子的生活。

“……寄你的書裏,《古詩源選》《唐五代宋詞選》《元明散曲選》你可仔細看,而且要多看幾遍,隔些日子溫溫,無形中可以增加文學史及文學體裁的知識。”傅雷不僅是一位偉大的父親,他還是一位特殊的教育家,學者,對兒子要求嚴格,在學業上,藝術方面亦是如此。望子成龍之心如此強烈。

天下哪位父母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呢?我的母親,對我無論是生活上還是學習上,都要求十分嚴格,她能以身作則,給我樹立一個完美的榜樣。她的學歷並不高,但是母親的言談舉止總能讓我受益匪淺。母親會以自己的方式教育我和弟弟,也像傅雷對傅聰那樣,愛在點點滴滴,教在星星點點。

劉瑜在書中對孩子說:“願你有好運氣,如果沒有,願你在不幸中學會慈悲;願你被很多人愛,如果沒有,願你在寂寞中學會寬容。”

看,不管是偉人還是平凡父母,對子女的愛都如星辰大海,不容沉浸。

青春易逝,隨歲月一同蹉跎的何止吹彈可破的面容,那些懵懂如水的回憶,也會慢慢消逝,我們無需作答,只要在父母的涓涓愛意中成長便可。

《傅雷家書》讀後感4

星星點綴於天幕,殘月斜掛於蒼穹,皎潔的月光透過樹葉的縫隙,星星點點的灑落在桌面,書頁……

手捧着《傅雷家書》,細細閱覽傅雷及家人對遠在他國的孩子的關愛與教導,那嚴厲的要求下暗藏着深沉的父愛和苦心孤詣的諄諄教誨,感慨萬千,不知不覺中誤以爲自己就是主人公,獨自求學的我總是用電話與父母交流,因爲補課,在這酷熱的假期,只有我一人生活在偌大的房子裏,夏日是炎熱的,但不與父母在一塊兒的生活卻是涼冰冰的,在傍晚聽着此起彼伏的蟬鳴,孤寂之感緩緩涌上心頭。

傅雷可能無法體會這種孤獨之感,但他卻知道遠在他國的傅聰應是孤獨的,於是寫信給他的孩子:"心中的苦悶不在家信中發泄,又到哪裏去發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訴苦,向誰訴呢?我們不來安慰你,又該誰來安慰你呢?"這段話簡簡單單卻觸動了我的.心,此刻好像隱隱聽見以往與父母打電話時他們對我說的話:"我們不怕艱難,不辭勞苦,只要爲你好,能夠有助你的,我們會盡全力,不開心要和我們說,有事情也要和爸爸媽媽說……"他們雖會慢慢老去,但卻不甘落後,想永遠跟隨在我的身後爲我護航。他們是商人,幼時的自己總認爲他們眼裏只有金錢,倏忽間我才幡然醒悟,原來:他們眼中閃耀的金幣上刻畫的是我的圖像。

對於學習,我總是很懶散,沒有動力,《傅雷家書》告訴我,在自然的殘酷鬥爭中,多少堅定的勇氣,多少頑強的意志,多少鮮活的生命爲此付出,我此刻安然的學習機會,是千千萬萬人爲之負重前行,非苦修苦練,不足以報效國家,對得住同胞!

我悔:悔這濃濃親情,現在才透徹體會,悔這與自然殘酷鬥爭中無法出力。

我感:感謝《傅雷家書》的開導,感恩父母的養育,感激那千萬負重前行的天使。

我喜:喜這漫漫求學路上不只有我一人身影,在我的身後,有傅雷,傅聰,有爸爸媽媽,更有繁榮的祖國,強大的華夏人民做後盾。

在這原本沉悶、孤寂的求學路上,《傅雷家書》使我領悟親情,讓我不覺孤單,給予我充足的學習動力,告訴我什麼是藝術,藝術中的真誠,名利,與我漫談人格修養,讓我對人生有更深入的瞭解,它淨化了我的思想,救贖了我的靈魂……

風輕輕的吹,蟲靜靜地鳴,月光寂靜的散落,多少封家書,多少暗藏的父愛,多少嘔心瀝血的教誨皆傾此筆墨。那悠悠人生路中,萬道金光透過,若隱若現的是無數身影,是啊,漫漫求學路不止我一人!

《傅雷家書》讀後感5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從古至今,家書一直都是親人之間情感交匯的橋樑,家人之間深切的牽掛,父母對子女的殷殷期盼,都可以通過家書流露出來。《傅雷家書》就是衆多家書中的傑出代表。

當我翻開這本書,細細品讀後的第一感覺就是一家人濃濃的愛。

傅雷是中國著名的翻譯家、作家、美術評論家等,他翻譯過的作品不計其數,可以說是一位舉世矚目的名人,但他同時也是一位普通的父親,一位嚴慈相濟的偉大父親。他在“爲人處事”,“藝術修養”,“學習生活”等方面給兒子以指導,字裏行間飽含着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愛和期望。比如,在“爲人處事”方面,傅雷對兒子說,“辛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不經歷尖銳的痛苦的人,不會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又或是“多少迂迴的路,多少痛苦,多少失意,多少挫折,換來你今日的成功!可見爲了獲得更大的成功,只有加倍努力,同時也得期待別的迂迴,別的挫折。”這些讓兒子更加明白,經歷痛苦的靈魂,會收穫更加豐厚的人生;要勇於面對挫折,直視困難才能成功。親切的言談,睿智的話語,也給了我深刻的啓發和極大的鼓勵。

除了在做人做事方面的殷殷教誨,在藝術方面傅雷也給予傅聰許多指導和幫助。他用自己深厚的學養,高超的`藝術見解幫助兒子廓清迷霧,提升素養。比如:“藝術家特別需要冥思默想。老在人堆裏,會缺少反省的機會;思想、感覺、感情也不能好好地整理歸納。”表達了獨處、思考的重要。“自己沒有強烈的感情,如何叫看的人被你的作品引起強烈的感情?自己胸中的境界倘若不美,人家看了你作品怎麼會覺得美?”表達出傅雷對藝術創作的看法:藝術作品只有先打動自己,才能打動別人。“以音樂而論,我覺得你的《協奏曲》非常含蓄。絕無魯賓斯坦那種感傷情調,你的情感都是內在的。第一樂章的技巧不盡完整,結尾部分似乎很明顯的有些毛病。第二樂章細膩至極,touch是delicate至極。最後一章非常brilliant。”這段話是傅雷在聽兒子唱片的評價和指導,並逐一分析優缺點,可見傅雷對兒子唱片的認真對待和關注教導。通過這些藝術的交流,使父子之間的情感進一步增加。

《傅雷家書》是一本藝術學徒的修養讀物,是一本哲理深刻的人生導書,更是一本充滿濃濃父子之情的家書,通過篇篇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文字,我們看到了一位偉大的父親!

《傅雷家書》讀後感6

每個父母都無比牽掛自己的孩子。無論孩子身處何方,他們的身上都會牽繫着父母的心。書的作者傅雷用筆將這父母心書寫在紙上,讓愛化爲家書,一封封寄向遠方的兒子傅聰。

傅雷於1945年1月18日晚寫了寄給留洋的兒子傅聰的第一封信。整封信由月臺上的離別勾起了對兒子童年的回憶。從兒子倔強出走到父親的懺悔,無不體現出父親的`懊悔。我想:即便是如此深沉的父愛,在某一天的某一時刻,也會一股腦兒的全部涌出來。誤解了兒子,可能是因爲礙於面子,不便說出自己的後悔;也可能因爲內心的固執,所以故意掩飾,裝出一副嚴厲的樣子可是,當兒子走了,在火車上笑吟吟地向父親揮手的兒子去了相隔萬里的異國他鄉,父親也就不再掩飾,或是再也擺不出以往嚴厲的面孔,將後悔隨着離別傷感的淚水一起涌出。

此後的幾十封信中,角角落落無不體現着父親對兒子無微不至的愛。父親買兒子每一場演出的唱片,父親知道兒子這幾天會有哪些安排,將來你預備談什麼近代作家,望早安排早些來信。我也可以供給材料。,我認爲回國一行連同演奏,至少要花兩個月。而你還要等波蘭的零星音樂會結束之後方能動身。這樣前前後後要廢掉三個多月此外,父親從兒子的來信中瞭解兒子的心情,並在回信中給予幫助我相信我一定會做到不太落伍,不至於惹你麻煩。父親理解兒子,所以不絮叨那些瑣碎的家常,小心翼翼地和兒子做朋友。

書中沒有附上傅聰的回信,但是從傅雷的信中可以看出,兒子是非常信任父親的。從對藝術的批判到對困難的苦惱,傅聰一定都寫到了回信中。隻身異國他鄉,傅聰將自己的內心寫在了回信中。生活中除了練習演出,便是等回信了。不一樣的環境,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生活這時在祖國的父母便成了兒子的精神慰藉。

書信在父子的手中來回穿梭着,這一邊父親簡述着家庭瑣事,那一邊兒子敘述着自身經歷。書信長了,是父親對兒子不忘的叮嚀與自己對一些遭遇的敘述;書信短了,是父親對兒子遲遲不來的信的期盼和對兒子的擔憂。

可無奈的是,這桃花潭水都深不及的父子情,草草一封書信怎能代替?傅雷的信似乎是帶殼的果實,剝開了,便是一顆盼兒,憂兒的父親的心。

世界上最真誠,最令人感動的愛就在這一封封家書中了

《傅雷家書》讀後感7

父母對兒女的感情永遠是深切的、體貼的、無微不至的,傅雷對自己的孩子也不例外。從這一百多篇家書中,我們便能體會到,傅雷對傅聰的愛,如大海般深沉而寬廣。

與傅聰離別後,傅雷沒有一刻不是惦念他的。無論大事小事,只要有關於傅聰的,傅雷夫婦都很重視,他們與兒子雖身各異地,但是他們對於兒子的關注只增不減。他們爲傅聰的進步而驕傲,爲他的問題而憂心,並常常給子方法。以及傅雷自己的人生經驗。“從今以後,處處都要靠你個人的毅力、信念及意志——實踐的意志。”“但若你缺少勇氣的時候,儘管來信告訴我,我可以替你打氣。倘若你心緒不好,也老老實實和我談談,我可以安慰安慰你,代你解決一些或大成小的煩惱。”這些話雖然瑣碎,但處處無不透露着傅雷對於孩子的深切關懷與深厚的愛!

傅雷關心傅聰體現在點點滴滴裏。有時候,傅雷只是單純地寫一些這幾天的行程,或者是自己對於社會以及國家政治問題的看法,有時候會是一些生活小事,有時便對傅聰的各種事情分析原因,並在信中給予看法。他以這樣的方式,默默地去貼近兒子的`學習和生活,試圖分擔一些壓力,他說“萬一有什麼低潮來,想想你的爸爸舉着他一瘦長的手臂遠遠地在支持你。”傅雷會經常從國內外的評論家對兒子傅聰的評論中瞭解他最近的狀況,他會用心地逐個分析。當看到有人評論在演奏時看見傅聰身體瘦弱,傅雷便趕緊囑咐傅聰保養身體,充分休息。並且要求傅聰在夏天務必抽出一個時期去過暑假,真切表現出他對孩子的無限關心。

“無論什麼時候,父母都是你最堅強的後盾”,這是一句實實在在的話。當傅聰在衆多困難中無奈出走英國,傅雷告訴傅聰:“祖國沒有忘了你,祖國的大門是永遠向你敞開着的。”

傅雷對傅聰的愛是細膩深沉的,而傅聰也同樣愛着他的父親。在記者採訪傅聰時便能體會出他對於父親的體貼與爲父親時時着想的心情,如在面對出版社多次問他願出高價收取傅雷的一批書信時,都被傅聰婉拒。與千千萬萬個兒女心中父親的形象一樣,傅聰也同樣崇拜着父親,他說:“赤子之心,爸爸的信從頭到尾貫穿的最本質的東西就是這個。”

《傅雷家書》讀後感8

打開《傅雷家書》,就是走近一位父親,聆聽他“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誨”。父親對孩子的深愛作爲一條人類的公理,如同太陽的光輝溫暖着其間的每一個人。傅雷對傅聰的愛也是如是,這樣的愛是高尚的、純潔而又無私的,它盪滌了世間塵事的功利,洗去了人生的浮華,留下的是舔犢情深的人間第一情。“多少對你的愛,對你的友誼,不知如何在筆底下傳達給你!孩子,我精神上永遠和你在一齊!”這是多麼真摯的人間真愛呀。

然而,這樣的愛畢竟又是特殊的,它超越了那種愛加威嚴式的教導,代之的卻是建立在父子心與心相互交流基礎上的一種隱沒、深沉的父愛。傅雷是“清高”的那類人,在他的骨子裏都滲透着這種獨特的個性,當他把這種“清高”帶到給兒子的信中,卻成就了一份“清高”的父愛!

於是這一封封家書中便少了幾分唏噓不已,更沒了世事鑽營的技巧,寫下的卻是對人生、藝術的見解,對崇高精神和真理的追求。人生何其大,真理又何其空!而這又是多麼可能會使這些家書變成概念的準則!然而沒有,做父親的以他自我大半生的心路歷程來給愛子揭示生活的方向、精神的歸宿!這般的揭示卻不是那種藝術化的“展示”,卻是結合了百般的勇氣和無私的愛。

傅雷極其敏銳地覺察到孩子在藝術之外所遇到的問題,譬如交友、感情、花銷等等。家書中有一句話是“赤子便是不明白孤獨的。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永遠堅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會落伍。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我想:一個人有了它,也便有了整個世界!

在生活上,他教給兒子外國的禮節,指導兒子的`爲人處世;在事業上,他爲兒子蒐集資料,一齊研究音樂藝術,他們是一對父子,卻更勝似一對朋友。在兒子跌入人生低谷的時,他以活力的語言喚起兒子的自信;在兒子演出成功時,他以平實的話語說服了兒子的躁動。他爲兒子所付出的,遠遠勝過自我。

在那段父子離別的日子裏,父親用一封封家書,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文字,延續了一段遠隔重洋的父子情,讓遠在他鄉的兒子不再孤獨。是那一封封家書,讓我們看到了父親的另一面,讀懂了父親那份熱烈卻又深沉的愛。傅雷對兒子的愛,不是那麼強烈,也不是那麼震撼人心,更不是那麼耀眼,但它很溫暖,慢慢地流入心裏,滋潤着整個靈魂。

《傅雷家書》讀後感9

假如你把傅雷家書當做普通的家書去閱讀,收穫肯定不多。假如你能深切的理解傅雷家書字裏行間蘊含的豐富的情感和溝通的方式,你便會認爲這是一部藝術作品。

看傅雷家書,認爲收穫許多。我總想假如人的一生真的能夠爲自身所熱愛的事業而奉獻那是一件多麼崇高而偉大的事情,另外也會讓自身的人生獲得更爲豐富和更爲充實的經歷。我現在似乎已經能夠找到生活的目標,雖然以前是盲目的。實際上愛人不在身邊的時候比較關鍵的是不要讓自身的內心空虛。只要我們朝着目標認真便會有所收穫,我也深知其中的道理。就像傅雷說的也許金錢物質方面不能給予你足夠的回報,可是學術和藝術一定會給付出的認真以一個答案。我想不管認真是否能夠帶來未來生活的無憂無慮,可是它起碼能夠帶給我們心靈的充實。我深信假如每天都把時間用在自身覺得有幫助的地區上去,一定會獲得進步和滿足。

傅雷說他要和他的兒子是比較親密的朋友,多好的.一種父子關係啊,他還說戀人和愛人之間也是一種親密的朋友關係。只有在互相的鼓勵和互相的支持下,有着比較豐富比較真實的心靈的溝通才是比較讓人羨慕的。我認爲讀書真的能夠豐富人的大腦讓人變得平靜。而且文學和藝術,還有音樂都會給我們心靈的薰陶。我們在那裏面吸收的養分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的樂趣,我現在深知這一點。

實際上我一直認爲我對於文字的理解多於對於那些更爲直觀的東西的理解,當他越是需要人的體會的東西我就理解得越深些,這可能也跟天性有關。在我看來,一切內心地感受都能夠根據文字表達出來,而越是心靈相近的人越是可以深刻理解和體會。假如心情鬱悶了不妨就寫出來,等年老了再回過頭來讀,發覺年輕時的心情真的是很難得的阿,而老去的心也不可能再有年少時的感受了。真的認爲人生在世可以獲得一個心靈相通的朋友成爲心靈的讀者是一件非常讓人高興的事情。實際上傅雷在信中寫的,他的性情激烈,然而他的夫人卻能用寬厚和委婉之心體諒,雖然受到了許多的折磨卻能夠成爲思想上的伴侶,這也是傅雷的福氣啊!

他給兒子寫的信有好幾種作用:一,討論藝術;二,激發青年人的感想;三,訓練傅聰的文筆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實的“鏡子”。信中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之外,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讓兒子瞭解“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的藝術家”。

《傅雷家書》讀後感10

他的家教如此之嚴,望子成龍的心情如此之熱烈。他要把他的兒子塑造成符合於他理想的人物。這種家庭教育是相當危險的,沒有幾個人能成功,然而傅雷成功了。——題記

起初聽到《傅雷家書》這個名字時,本以爲是一本家法。然而,在靜下心來去閱讀的時候,才發現它是傅雷先生及其夫人在1954年到1966年期間寫給兩個兒子的186封家信。

傅雷先生是一位傑出的翻譯家,一位嚴厲、盡責同時不乏愛心的父親。因此,他還是一位特殊的教育家。

《傅雷家書》不僅僅是家信,還是傅雷和兒子交流藝術的平臺。傅雷先生在大兒子傅聰留學海外的過程中,先後寫了百餘封家書給他,教導他立身行事,愛國成才,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融入了對兒子諄諄教誨之中。其聲殷殷,其意綿綿,其情拳拳。打開《傅雷家書》,就是走近一位父親,聆聽他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誨。

父親對孩子的深愛如同太陽的光輝溫暖着孩子。傅雷對傅聰的愛更是如此,這樣的愛是高尚的、純潔的、無私的,它盪滌了世間的功利,洗去了人生的浮華,留下的是舐犢情深。“多少對你的愛,對你的友誼,不知如何在筆底下傳達給你!孩子,我精神上永遠和你在一起!”這是多麼真摯的人間深情啊。

然而,這樣的愛畢竟又是特殊的,它超越了那種愛加威嚴式的教導,是建立在父子心與心交流基礎上的一種深沉的父愛。傅雷是“清高”的,他的骨子裏就滲透着這種獨特的'個性,他把這種“清高”帶到給兒子的信中,成就了一份“清高”的父愛!

於是這一封封家書中便沒有了世事鑽營的技巧,而是對人生、對藝術的見解,對崇高精神和真理的追求。做父親的以其大半生的心路歷程來給愛子指示生活的方向,精神的歸宿!這種指示不是那種藝術化的“展示”,而是結合了百般的勇氣和無私的愛。

人生就如書中的一句話一樣:“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獨的。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會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永遠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會落伍,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意思也就是:赤子永遠不會感到孤獨,即使有一天赤子感到了孤獨,它就會創造出一個虛擬的世界,創造出許多與它心靈相通的朋友,讓自己不再感到孤獨。

我想,一個人有了它,也便擁有了整個世界!

《傅雷家書》讀後感11

由於結婚時間不久,時而會考慮到孩子的教育問題,自己是個小白,身邊也沒有出類拔萃的人,討不到經驗,所以選了這本書來學習。爲什麼不選擇育兒類的書籍,我感覺那些都千篇一律,理論上的都一樣,書上都會說要教孩子善良、正直敢擔當,但沒有一本書從父母的角度,以父母的口吻來教育孩子。這也是我選擇這本書的原因吧,想知道傅雷是怎樣與孩子溝通的。

因爲我只讀完了一小部分,也正因爲讀到傅雷讓兒子不要一次寫完工作小結,而是要分幾次來寫,我決定敲起鍵盤來對我的讀書做個小結。

本書是從傅聰去波蘭後開始寫的,初信表達了思念之情,後續就夾雜着許多內容,思想交流、賽前調整、賽後激動等等。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傅雷對傅聰的思想教育,他總說傅聰是爲國家爭光,爲國家的文藝事業做貢獻。起初我會嗤之以鼻:會彈鋼琴有什麼了不起?參加國際大賽就爲國爭光?後來想想,拋去時代背景不提,一位父親能以自己的孩子爲傲,那是對孩子莫大的.肯定,不像現在的父母,在家在外都覺得自己孩子不如別人,各種語言抨擊孩子,孩子自然不自信,做事不會堅持,生怕一點點失敗。傅雷能夠對孩子說出如此驕傲的話,傅聰在國外也會自信滿滿吧。信中,父親也會向孩子報告家中的情況,父母身體安好,傅敏學習上遇到困難等等。

有些人認爲孩子之所以優秀,是因爲他本身就優秀,必然有人天資聰慧,但一旦用錯了地方,就會釀成大錯,如若沒能及時指導,就會泯然衆人。傅聰天資如何,我無從考證,也沒細細研究,但從父親的信中,我發現傅聰也有青春期的通病,不願意與父母溝通。雖然有回信,但不積極,也會迴避父親多次提到的問題。但父親並沒用惡劣的言辭來斥責他,而是向兒子表真情,說一說自己的心境,爲什麼要兒子回信中必須寫一些東西。

信中不乏批評之語,但絕無失望的態度。信中提到最多的還是學琴練琴的事,既想讓孩子技藝上有進步,又擔心孩子的身體,一字一句都是肯定、關心、教導與鼓舞。可見,我們要做感情充沛並且有遠見的父母,孩子是個個體,但在他思想完全成熟之前,我們還要做個舵手,爲他們保駕護航,還要有不被理解的心理準備。

到此爲止,我只看完了1956年之前的信,後續內容如何,是否有與我所總結的相悖之處,還有待於探究。我會堅持把觀後感碼出來,供自己日後學習。在此強烈推薦家長閱讀此書。

《傅雷家書》讀後感12

輕啓富有質感的書頁,淡淡墨香並着一句句流水般的叮囑,在時空中氾濫出一種溫馨,若是時光倒流,在建國時期漂泊海外的遊子,最期待的便是從家中漂洋過海的家書了吧,夕陽斜下,手中執卷,我走進了傅雷的內心,隨着他的父愛,越過了千山萬水,彷彿手中的《傅雷家書》還有傅父的餘溫。

眺望書中的背景,傅聰少年出國學藝,帶着父母的厚望,隻身來到了波蘭。這是蒼白的求學時光,是煢煢孑立的淡灰色日子,但絕不是缺少親情陪伴的歲月,因爲父母的牽掛思念,都化作了真情漫漫的筆墨,不斷地鼓勵着他,細細地滋潤着他,給予了他濃濃關愛,帶來了溫暖與欣慰,也指導着他的行事,糾正着他的錯誤。每一個字都折射着父母的思念與擔心,包涵着對兒子的愛和望子成龍的願望,縱使時空隔絕了兒子的音容笑貌,卻隔絕不了父母的愛子情深啊!

回望書中,情意綿綿。除了一些寒暄與關懷,更多的便是對兒子勸說的箴言了,不論是傅聰想從波蘭轉去蘇聯,還是情感上的波折,父母都對此都耳提面命,真切而又着急,恨不得去到孩子身邊滔滔不絕地對其指導,但是除了有條不紊的分析和講解原因看法外,父母不曾強加思想,也不乏對孩子的尊重。而是用自己的人生閱歷作爲兒子的產考,以一種希望助兒子一臂之力的語氣,不強求,也不責罵,也不否認兒子的看法,眺望人間,從古洎今,如此能思量孩子內心的父母也屈指可數了吧。

看書,最重要的莫過於悟書,從傅雷嘔心瀝血的教育中,我也不沒有受益匪淺,“細水流長才是辦法。”這是傅雷對兒子爲了在外贏得口碑一個月頻繁出演提出的看法,是的,人生如細水長流,重要的並不是一時的光芒萬丈,更不要鋒芒畢露,若是良馬必有伯樂,若是蕭何必有韓信,超負荷的支出,能量必然會告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東西並不存在,畢竟人生不是夢,一時的輝煌終究只是曇花一現,落落浮浮,日新月異,世代更迭,沒有不失色的.綢緞,沒有不退隱於蒼穹的星辰,沒有持久不衰的新鮮感,只有不急不躁,曠日持久,不斷學習,不斷昇華纔是長久之計。只有走好每一步,才能一路開花,一路閃耀,走向成功的彼岸。

橘黃色的淡淡光華融入了黑白筆墨,書中沒有明豔動人的詞藻,沒有讓人爲之失色的語句,然而這淳樸的文風卻是白髮蒼蒼的父母對孩子的愛最好的見證。

《傅雷家書》讀後感13

“親愛的小孩:你並不是是一個不知感恩的人,但你極少向人表達謝意。朋友對大家的幫忙、照應與愛惜,不必必須要報以物質,而總是僅需寫幾封親切的信,使他們快樂,感覺生活充滿溫暖。既然這樣,爲何要以沒時間爲推搪而不聲不響呢?你應該瞭解我兩年來沒跟勃隆斯丹太太通信是有充分的原因的。沉默比較容易招人誤會,以爲大家冷漠忘恩,你非常懂這部分做人之道,但卻永遠不可以以此來改掉懶惰的習慣。每人都多少有的惰性,倘若你的惰性與偏向能受道德約束,又如何可以達成大家教育你的信條:先爲人,次爲藝術家,再爲音樂家,終爲鋼琴家?”

我感覺,傅雷教育小孩並非站在一個“旁觀者清”的角度指責和批評小孩,更趨於從小孩的角度考慮,對小孩感同身受的出發點去向傅聰提出建議,進而結合作爲長者的智慧與忠告來使他更深刻的理解傅雷所教的`用意。假如作爲家長,雖然瞭解道理,擁有更多的閱歷,卻只不過將做人之道強行灌輸給小孩,棍棒教育只能讓小孩對其產生“不要做”的畏懼,而非理解“應該做”的依據,他在你不監管他時還會“明知故犯”的。“知”沒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就大概“犯”。傅雷的育子之道,好在它貼近小孩,也不離根本。

上篇書摘中,非常好得講解了當代年輕人人不善社交的問題,並不是不懂道理,而是礙於表達。語言的表達雖然不如物質上贈禮的直截了當,卻是一個人對一件事情親身負責,不把其轉移的最好辦法。語言的表達也是最真摯,最不可替代的。即便有的時候向人道謝有礙於面子,難以說出口,卻可以換來交心的溫暖。當大家由於惰性將一件事一拖再拖,就會拖到它日漸淡化了。掌握瞭解感恩,更要掌握表達感恩。不是你感覺你對一個人有感激之情,其他人就理所當然的會領到你的情了。藏匿我們的情感,也就無人看得到了。這也印證了最後一句話,傅雷教育傅聰的生活信條“先爲人,次爲藝術家,再爲音樂家,終爲鋼琴家。”從大層面到小層面,從概到細。做很大的方向,守我們的準則,才能層層遞進,步步深入,達到最後的目的。正如學習,先掌握做人之本,後掌握常識。

《傅雷家書》讀後感14

《傅雷家書》是一本充滿着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每一封家書都充滿着傅雷對兒子傅聰深沉的愛,同時也體現着傅雷深厚的愛國之情。

書中展現了傅雷的嚴謹、認真與一絲不苟。傅雷對傅聰一直都很嚴格,他從傅聰很小的時候便給傅聰制定日課,以身作則,親自監督,嚴格執行。使傅聰在傅雷面前總是小心翼翼,不敢有所任性,只有當傅雷出門時纔敢笑鬧玩樂。而在家書中,傅雷也多次提到以前對傅聰“不得當,不合理”的教育,並對其感到深深地愧疚與無奈。並對傅聰的不信任不放心而感到非常難過和自卑,這也體現出了傅聰在他心中的重要地位與他對傅聰深深的'愛。

書中也展現了傅雷深深的愛國之情。傅雷給傅聰寫的家書中,在鼓勵與支持傅聰的同時,也常常提醒傅聰不要忘了自己中國藝術家的身份。他在信中教導傅聰,要保持赤子之心,在傅聰取得成就的時候,他首先想到的是國家,他希望傅聰成爲中國“黑暗過去,光明重現”的“鐘聲”,體現出傅雷深厚的民族認同感,對中國具有堅定的信心,身爲中國人的驕傲與愛國之情,同時也是傅雷對兒子的自豪之情。

書中同時展現了傅聰的嚴謹,刻苦用功,有條有理,熱愛音樂,熱愛祖國,德藝俱備與人格卓越。傅聰從小接受傅雷嚴格的教育,培養出了嚴謹刻苦的性格特點,與深厚的愛國思想。在一封傅雷寫給傅聰的家書中提到,傅雷對傅聰身在國外,靠藝術謀生而能不奔走於權貴之門的欣慰。這是傅雷與傅聰屬於中國人的傲氣與傲骨。在傅聰提高俄語的過程中,傅雷寫信指出他的錯誤並提出建議。體現出傅雷對傅聰的關心,與竭盡所能對服從學業上的幫助。同時也可以看出傅雷的刻苦與努力。而傅聰在鋼琴上的造詣,也體現出了他對音樂的熱愛。

《傅雷家書》感情真誠純真、真實,它是傅雷夫婦與傅聰的內心獨白,也是他們思想的準確反映。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到深沉的父愛,同時也能讓我們注意到生活中深沉而默默無聞的父愛。同時也可以激起我們的愛國情感。家書中的一句句話感動,激勵着我們。我們也將帶着同他們一樣的愛國熱情創造未來更美好、更富強的中國。

《傅雷家書》讀後感15

在家節中,傅雷幾乎每次都全和兒子交流音樂的演奏,有時甚至因爲一首曲子的色彩、情感發生爭執。有一次,二人因爲曲子的演奏發生爭吵,父親甚至斥責兒子”纔看了多少書就敢這麼說話!”可以看出,父親的嚴苛甚至不近人情。

但在這之後,父親也及時發現了自己的謬誤,與兒子交談中明顯地多了幾分包容。

除此之外,他還對兒子的禮領日常有要求,例如一次,他對兒子寫道:”你素來有兩個習慣不符合西洋人的標準。”在專業之外,父親還會糾正兒子在生活中的細節,有時令人暖心。

傅雷是一個棱角分明的形象,眼裏容不得沙子,誓必將兒子塑造成自己理想中的“完美”。儘管方式方法難以苟同,但他心中爲兒子的好,在我的眼中歷歷在目。每當我看到他對孩子噓寒問暖的瞬間,我的眼前總會浮現一輪太陽:有時毒辣,有時的溫暖卻直擊人心。

朱梅馥:潤物無聲,思念如雨

在國外的生活中,傅聰無人照顧,卻又忙於學業、工作,根本無暇顧及平日的正常衛生、生活。這時母親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每次寫信最多的問題是“最近身體怎麼樣?”“過得不要緊吧?”

又一次,爲了方便兒子的日常起居,託朋友給兒子帶去了手提箱、手錶以及作曲的用具,甚至還囑咐兒子要更換琴絃。如此的細緻,就如同春雨滋潤了兒子繁忙枯燥的生活。

當然,朱女士也是父子之間的潤滑劑,沒有一段親情是風調雨順的。傅雷一家更是如此,父子之間的矛盾比比皆是。以此,兒子離家出走,更是讓所有人雞飛狗跳,兒子不回,父親不請,只有母親在乾着急,最後還是母親的.兒子接回,維繫了一家人的秩序。

母親的形象是一片雲,是一場雨,潤物無聲,一家人的幸福由她締造,被她精心調和。每當讀到她那濃情的書信時,我的心中,就好像下起了溫暖清新的春雨……

方式之差,父母之愛

都說“父愛如山,母愛如水”,傅雷夫婦是中國傳統父母的典範:一個棱角分明,一個溫婉如玉。但是,兩人對傅聰的愛卻形影不離。父親的深沉,母親的溫暖;一個是對兒子未來的鑄就,一個是對兒子心靈的慰藉。這樣明暗交織的親情,讓我深深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