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精選)紅樓夢讀後感

(精選)紅樓夢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9W 次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紅樓夢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紅樓夢讀後感

紅樓夢讀後感1

行到水窮處,坐看“文”起時,讀書本是自在灑脫的事,閒來翻翻,感受書之情懷,也可使心中增添對人生的思考。數點梅花天地心,從書中所得的樂趣,難以用文字全部數出。然而作爲中華文化的瑰寶,我如今才能細細閱讀,實在慚愧。

之前只是聽別人講述《紅樓夢》的故事,對它的感覺就只是一個悽慘的愛情故事,對黛玉與寶玉的愛情感到惋惜。現仔細閱讀後才明白這其中作者的深意,開始認識封建主義對人民的殘害以及欠人民的血債,並且深恨着它。曹雪芹說“字字看來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這是真的,書中故事情節描寫曲折,卻又那麼完整,都是微詞曲筆。

《紅樓夢》最觸動人心的是字裏行間的人生況味,書中跛足道人的一首《好了歌》,道出“好便是了,了便是好”。《紅樓夢》也是一部有味道的文學作品,既有着讓劉姥姥百思不得其解的要用十隻雞配着燒的'茄鯗,也有着元妃省親的時候派專人賞了寶玉的糖蒸酥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董卿在《朗讀者》中說:“這是爲人處世的一份智慧,一個是枉自嗟呀,一個是空勞牽掛,這是賈寶玉和林黛玉命中註定的愛斷情殤。”

從開始讀進入書中像一個透明的旁觀者觀察着這些人的一舉一動,也隨着他們經歷了悲歡離合。讀完《紅樓夢》雖有些悲涼,但能感覺到有灑脫的意味,因爲一切都經歷了,就不會計較那些繁瑣的小事情。我之前確實心裏總是想不開,計較一些渺小瑣事,也使得心情總是陰沉,後來書讀的多了,尤其是《紅樓夢》,跟隨故事去感受,便覺得凡事道都沒什麼了。王蒙曾說:“《紅樓夢》是一部百科全書,而且不僅是封建社會的。幾乎是,你的一切經歷經驗喜怒哀樂都能從《紅樓夢》裏找到參照,找到解釋,找到依託,也找到心心相印的共振。”

聽說《紅樓夢》每讀一遍便會多一種體會,甚至可以佔領一生,它是一部永遠讀不完的書。

紅樓夢讀後感2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偉大作品,從本書反映的思想傾向看,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義思想,他對現實社會包括宮廷及官場的黑暗,封建貴族階級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舉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級制度以及與此相適應的社會統治思想都進行了深刻的批判,並且提出了朦朧的帶有初步民主主義性質的思想和主張。

紅樓夢塑造了衆多的人物形象,成爲不朽的`藝術典型,在中國文學史和世界文學史上永放奇光異彩。

紅樓夢的情節結構在以往傳統小說的基礎上,也有了新的重大突破。它以改變了以往如西遊記等一類長篇小說情節和人物單線發展的特點,創造了一個宏大完整而又自然的藝術結構,使衆多人物活動於同一空間和時間,並且情節的推移也具有整體性,表現出作者卓越的藝術才思。&紅樓夢的語言藝術成就,更代表了我國古典小說語言藝術的高峯。作者往往只需用三言兩語就可以勾畫出一個活生生的具有鮮明個性特徵的形象;作者筆下每一個典型形象的語言都具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從而使讀者僅僅憑藉這些語言就可以判別人物。

作者的敘述語言也具有高度的藝術表現力,包括小說裏的詩詞曲賦,不僅能與小說的敘事融爲一體,而且這些詩詞的創作也能爲塑造典型性格服務,做到了“詩如其人”——切合小說中人物的身份口氣。

由於以上各方面的卓越成就,因而使紅樓夢無論是在思想內容上或是藝術技巧上都具有自己嶄新的面貌,具有永久的藝術魅力,使它足以屹立於世界文學之林而毫不遜色。

紅樓夢讀後感3

《紅樓夢》確實是一本用心寫出來的鉅著,你要用心去體會才行。再次捧讀《紅樓夢》的時候,心中滿是欣喜,雖然賈寶玉與林黛玉最後陰陽兩隔,人鬼殊途,我在很小的時候就知道了,但我從未完整地看過《紅樓夢》,所以這次怎麼的也得看完整本書。

《紅樓夢》是曹雪芹寫的,我在想以曹雪芹這樣的紈絝子弟爲什麼在家族沒落之後不進取一點,謀個差事,養活自己,而傾盡畢生所有的心血來“鑄造”這本難得一見的.《紅樓夢》,榮國府內的金碧輝煌,紙醉金迷,醉生夢死,對老百姓來說,無疑是從未想過,又何談見過呢?

一個那麼大的家族,幾世繁榮,卻也衰敗得不讓你有喘口氣的機會。我也在想,一個堂堂闊家公子哥今日卻如此悽慘,如此悲哀,恐怕他自身也不會想到吧!不過從另一角度來看,倘若不是他沒錢沒勢了,不得已寫書,也不會留下如今被人稱頌的一代鉅著——《紅樓夢》。

看完整本《紅樓夢》後,所有的人物都算是基本見過了,我最愛瀟湘妃子。我欣賞她的才華,讚歎她的清傲,羨慕她的美貌,也憐惜她的薄命。一個女孩子,在母親死後,父親患病的情況下被接到外祖母家撫養,處處都感覺得到寄人籬下的悲哀,又清高孤傲,眼裏容不得半點沙子,宿患疾病,又恐她人恥笑,她活得好累啊。她的《葬花吟》真的好妙。而我也覺得曹雪芹必定偏愛黛玉,要不然也不會給她的名字裏按上一個“玉”字。

記得很多老師都說過,你初次看了《紅樓夢》之後,細細體味,心中所想便是你看了此書後的感受。然後等再過幾個月,你再拿出來看,肯定會有不同的感覺,每次看後感覺都不一樣。

要體會別人的難處,就要多與人溝通,對待書、學習該如此,對待人更該如此,這樣才能更深刻的體會到不同的東西。

紅樓夢讀後感4

王熙鳳正言彈妒意,是說寶玉的奶媽李嬤嬤在罵襲人,衆人勸不了,鳳姐來用花言巧語(四字妙)把李嬤嬤哄走了。妒意,有兩層意思。一是說李嬤嬤忌妒花襲人被寶玉寵愛。二是:賈政的妾,趙姨娘的兒子賈環,和寶釵的丫頭鶯兒賭博輸了耍賴,被寶玉訓了哭,回家告訴了媽媽。趙姨娘忌妒寶玉,在發牢騷,被鳳姐聽了,用正言把趙姨娘母子教訓了一頓。這是嫡庶矛盾。

賈母孃家的小姐史湘雲出場,如暗中出日;“大笑大說”,4字概括性格。寶玉正在寶釵處,聽說史湘雲來了,擡身就走。寶釵跟了來。黛玉因寶玉來遲了,說他被絆住了,不然早就飛來了。這話當着湘釵面說出,太剌人了。寶玉回了一句,黛玉便走了;寶玉急速趕去,用了萬般溫態,千句柔言,都不能使黛玉迴心。後來是用“親不間疏,先不僭後”8個字,說明他絕不會愛寶釵,只愛妹妹,方和好了。唉,你林黛玉這種性格,只有賈寶玉才耐得,也說明賈寶玉是真心愛她,林黛玉有福。

寶黛愛情有三大特色:其一是思想觀點相投,林妹妹從不說混帳話,二人都不和統治階級合作。(評:政治掛帥古來有之)其二是因愛得專一而求全,求全不得而發生誤會,而扯皮拌嘴。其三是由這而派生出來的`,誤會——扯皮——和好。這三特色中貫穿着林黛玉的小氣,賈寶玉的千般溫存與體貼。

來了史湘雲,熱鬧,情趣,矛盾,又多了一層,戲更好看了。史湘雲說話咬舌,把“二哥哥”叫成“愛哥哥”,活現湘雲一副嬌態。林黛玉就跟她開玩笑。這就是“林黛玉俏語謔嬌音”。“愛哥哥”,也爲後來寶湘成婚伏筆。

紅樓夢讀後感5

紅樓夢,人所共知的四大名著之一。在紅樓夢這麼多人物中,我喜歡的人物不是林黛玉,也不是薛寶釵,而是賈元春。她自幼聰明伶俐,姿態優美,我覺得她簡直就是神仙?路病?

元春省親,這是一段關於她的故事。元春的父親賈政爲了自己升官,把元春獻入宮中,伺候皇上,可是她並沒有因此討厭自己的父親。元春後來成了賈妃,還能回家省親,看到這我的.心中跟吃了蜜一樣,癢癢的。我想:要是我是林黛玉或賈寶玉該多好哇,至少我也能分一杯羹。

省親時,賈妃點了四齣戲,買了小尼姑和小道姑,真夠享受的!後來她們求香拜佛,一拜完事後,回宮時刻到了,她又傷心起來,王夫人和賈母哭得和淚人兒似的。看到這裏,我居然也有些依依不捨,因爲我也很討厭與媽媽分開。

但是宮中那麼好,回去應該沒事吧?所以我看到元春回去後,在宮中很孤單,得了小病,我心裏覺得還挺安穩的;可誰知,她小病好了以後,一直到第二年臘月時,她在宮中又鬱悶起來,就在這樣的一個夜晚,皇帝來了,必須跪接跪送,當她夜晚回宮休息時,居然一下子昏了過去,忽得暴病,口角留涎,不能說話。我想:這病怎麼這麼厲害?能把人病成這樣!又過了一會兒,她竟然目不能視,臉色漸變,我有點兒擔心她會不會死去,哆嗦着翻到下一頁,看見那句:賈娘娘夢逝!

看到元春的悲慘結局,我問了自己一個問題:如果你是她,你會按照父親的要求進宮嗎?

哎,如果我是賈元春的話,我可不會去,也不會像她一樣軟弱,我寧死也不會妥協屈服,再多的榮華富貴也不要。真替一個這麼聰明伶俐、才華出衆卻香消玉殞於深宮大院的人感到無限的惋惜。

最後,我還有個疑問:既然後面如此淒涼,爲何前面是最熱鬧的呢?紅樓夢,真是一本讀不透的書!

紅樓夢讀後感6

中國有四大名著《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和《紅樓夢》,部部皆是精彩絕倫,而作爲一個女孩子,前三部對我而言沒有多大興趣,它們涉及到了軍事、政治、神話,所以最吸引我的非《紅樓夢》莫屬了。

《紅樓夢》帶着憂傷、淒涼的氣氛,讓人常常想落淚,而裏面的詩詞之多又讓人不得不折服其下,怪不得有那麼多的人在研究《紅樓夢》呢。

故事講的是一個家族的興衰,一個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爲賈寶玉,他應該說來是一個柔中稍稍帶剛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爲環境所致,他們家上上下下幾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也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應了一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們的家族是因爲家中一女子進宮當了皇帝的寵妃而盛起,於是他們天天吟詩作樂,而其中又有兩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寶釵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賈寶玉偏偏就是喜歡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騙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林黛玉聞訊氣死,而當賈寶玉揭開喜帕發現並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絕,出家當了和尚。

這裏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斷,理還亂”,讓人看到古時婚姻的`紕漏,它們往往全有父母處理,什麼“指腹爲婚”,更爲可笑的是,他們有時從未見過面便稀裏糊塗地成親了。而且古時女子爭着要進宮,因爲那樣可以使家族富貴,可皇帝有上千嬪妃,得寵一時,沒多久又要被淡忘了,她們又何苦進宮呢?皇帝姥兒們飲酒作樂,衣食無憂,而老百姓則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生活之苦讓人難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義“造反”了,禍害之緣還是在於皇帝身上埃這一出出的悲劇讓人心寒而又憤怒,讓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時的苛捐雜稅,它們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邊上推,真讓人深惡痛疾。

《紅樓夢》一書讓我時而高興時而憂傷,時而憤怒時而感慨萬千,也讓我想了很多,或許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紅樓夢讀後感7

在這個暑假裏,我還讀了另一本書——《紅樓夢》,這本書寫的事是皇帝統治的時期四個大家族由盛而衰的故事,這本書是一部具有高度藝術性的文學鉅著,者描述當時了富貴人家的事情,圍繞賈寶玉和林黛玉這條主人公愛情之路寫了一系列感人的故事,塑造出了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最吸引我的是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各有各不同的性格,其實我倒認爲《紅樓夢》並不僅僅是一部愛情小說,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悲劇也不是中心故事,但這讓人心酸的悲劇確實是整部書的主要線索,但是無論怎樣我們也都曾經爲這兩人的結局深深地感到遺憾過。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本書的女主人公林黛玉。我不太喜歡她的'性格,因爲她多愁善感,但是她富有寫作才華,做出來的詩詞簡直無法比喻,讀的讓人如入仙境,這一點實在令我爲之佩服。並且裏面還有一個劉姥姥,她是唯一一個親眼目睹賈家由盛而衰的人;令我感觸最深的也是林黛玉,雖然很多人都不喜歡她那生性猜疑,多愁善感的性格,但我卻似乎知道她的苦衷似的。她從小父母雙亡,她感到自己的世界有多麼的孤獨,爲了保護自己,她只能用刻薄的語氣去對待他人,這也是她養成生性猜疑的情感的因素。林黛玉在淒涼中死去,身邊只有服侍她的一個丫鬟在默默的爲她哭泣。

《紅樓夢》寫出了封建大家庭由盛而衰的必然過程,並且讓我們知道了那時貧與富的相差,人與人的地位懸殊,還有當時他們的婚姻自己做不了主,林黛玉就是爲此而氣死吐血,而賈寶玉也因爲林黛玉的死出家做和尚,真是令人感觸令人傷懷。

紅樓夢讀後感8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是《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評價;而我再次讀完《紅樓夢》用曹雪芹的話來說就是“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這部巔峯之作也許是曹雪芹的自敘吧。

文章以賈寶玉的愛情悲劇爲主線,以四大家族的榮辱爲背景,勾勒出18世紀中國封建社會的方方面面,以及封建專制下新興資本主義民主思想萌動。《紅樓夢》的結構宏大、情節栩栩如生、細節精緻,人物栩栩如生,聲口畢現。賈寶玉、林黛玉、王熙鳳、襲人、薛寶釵、賈母等人物活靈活現,給我留下深刻的象。

一個國家,一個家族的興亡盛衰誰又能預料?誰又能掌控?《紅樓夢》便是如此,現實生活便是如此。金陵貴族名門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繁榮昌盛,賈家卻由鼎盛走向衰亡的結果,我並沒有猜到,只是對結局莫名想哭。寶玉出家,黛玉、賈母的棺木被帶回南方安葬,寶釵只能暗自落淚,襲人最終默默認命,王鳳病故……

爲什麼昔日繁榮昌盛的'家族會忽然什麼也沒有?我所居兮,青埂之峯。我所遊兮,鴻蒙太空。誰與我遊兮,吾誰與從。渺渺茫茫,歸彼大荒。珍惜眼前生活,我們要開始抓緊每一刻學習,爲自己創建更加美好的生活,做一個有尊嚴,修養的人。

封建社會的壓迫阻礙了人類最純真的感情,禁錮了思想,自由是生命之花,寶玉、黛玉的悲劇告訴我們平等和自由的寶貴和封建倫理道下人們的悲哀。不管地位如何,尊嚴比權貴更高貴。“夢”盡是哀傷,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無論怎樣,尊嚴是生命真正的意義。

紅樓夢讀後感9

暑假將來到來之際,老師爲了豐富我們的假期生活以及增加我們的閱歷,爲我們推薦了很多有意義的書籍。我選了我感興趣的《紅樓夢》,讓爸爸去書店給我買了來。看到書時我有些發愁了:這麼厚的書何時才能看得完呀?後來我慢慢靜下心來,嘗試去翻閱它。我漸漸被其中的人物所吸引,也逐漸的投入感情在其中,隨着他們一起悲,一起喜。

不經感慨這真是一本好書,代入感真的很強,人物性的塑造鮮明。說到這,我相信讓許多人映像深刻的莫過於劉姥姥逛大觀園,以及還有那潑辣的王熙鳳了。不經如此呀!還有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聰明靈秀的賈寶玉,端莊大方的薛寶釵,心直口快的史湘雲······個個都是值得揣摩。

“天上掉下來個林妹妹”可不正是天上掉下來的.神仙妹妹。每每想到關於黛玉的情節,不由得就會淚流滿面呀。這個“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多三分勝三分”的女孩,令我產生了無限的戀愛。無論是離愁別恨,還是草木枯榮,都會讓她黯然淚下。這個多愁善感的女孩,或許她真是那株美麗的絳珠仙草,來到世間是爲了“還淚”吧。

他好像是通靈寶玉的化身,清靈、純潔,他不愛讀書,因爲他看淡功名利祿,不想參雜到污濁的官場,也不願爲封建禮數所束縛。他就是賈寶玉了,寶玉與大觀園中衆姐妹的關係甚好,因爲他懂得這些女孩的內心,能看清她們水一樣清澈的心靈。

看完這本書我已經無法將《紅樓夢》看成是一部普通的小說了,它更像是一段歷史的象徵。它寫出了那個年代那個家族由盛轉衰的過程,也寫出了人物間的悲歡離合。都說《紅樓夢》所展現的是將沒好東西碾碎給人看的悲劇,關於這出悲劇或許我們只能說這是歷史的必然。是呀,它的衰亡確實是必然性的,不過對於還不太懂得世間存亡法則的我來說,我多希望它不是個悲劇,我多希望賈寶玉可以和林妹妹在一起。但是細細想來從古至今只有悲劇才能叫人久久難忘呀。

紅樓夢讀後感10

合上那本厚厚的《紅樓夢》,眼前彷彿又是那片淒涼。我真的被這細膩的文字、曲折的情愫感染了,說到情,就不得不說到爲情所生的她——林黛玉。

林黛玉似乎鍾愛花,其實,她就像是一朵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永遠是那麼清高脫俗。想來,黛玉並不是小心眼的,並不總是疑神疑鬼,其實她的自尊心在提醒她,她無比寂寞,刻薄與多疑是在體現她對在賈府地位的擔憂,所以纔會導致別人的說話口氣也會讓她徹夜難眠。

她的敏感總是讓自己痛苦,葬花時那淒涼的景象,她把淚水塗抹在了殘餘的花瓣上。黛玉是爲愛而生嗎?我認爲不是的,黛玉更體現了一種寬厚純真的性格,表面上與人謙遜,只不過是過分擔憂罷了。

黛玉之所以深入人心,不是美在外表,而是美在內心。她是那麼柔弱,不僅僅是身體上的柔弱,更有內心,她如一泓清泉,清澈脫俗,與世無爭。她憂鬱在寄人籬下的痛苦裏,內心的波瀾使得她詠出“花謝花飛花滿天”的絕句,她的智慧無人堪比,詩,體現出了她的悲憤、她的堅毅、她的自命不凡。林黛玉留給人們的是柔弱的一面,但她的'內心其實是堅毅的。

林黛玉,多美的名字,曹雪芹正是賦予了她美的象徵,而最後的最後,曾經的“賈不賈,白玉爲堂金作馬;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東海缺少白玉牀,龍王來請金陵王;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不是都同樣由盛轉衰嗎?黛玉在其中,不正是以一個主基調出現的嗎?最終黛玉淚盡而死,她的堅毅只是化作淚滴了嗎?

通過《紅樓夢》一書,曹雪芹爲世人展示了清王朝滅亡的徵兆,那些骯髒的、可怕的貪婪、愚蠢,是無可挽救的!而在現在的社會中,80、90後再一次印證了曹先生的“預言”,奢侈之心不可有,否則到了最後,又奈何如黛玉一般?

紅樓夢讀後感11

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戲。

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蘭。

懂得嫦娥應借問,緣何不使永團圓。

這是香菱所作的第三首詩。在《紅樓夢》中,香菱學詩算的上是一個插曲,但是聯繫香菱在《紅樓夢》中的悲慘遭遇,作者寫"香菱學詩"也是頗具匠心的安排。

在《紅樓夢》中,香菱是一個相當重要的人物,在曹雪芹的筆下,香菱的一生頗具悲劇性,作者之所以寫她學詩,也是爲了擡高她的身份,增加讀者對她的好感,並且這樣寫也使得當香菱被無情的命運折磨致死時,悲劇性更爲強烈。

迴歸到"香菱學詩"上,其過程大致可分三個步驟。首先是拜林黛玉爲師,在黛玉的指導下細品王維的詩;其次是一邊讀杜甫的詩,一邊嘗試作詩;其三是經歷了兩次失敗,終於成功。香菱所作的三首詩中,第一首較爲幼稚,全詩只是前人詠月時所用的詞藻放在一起,其中沒有任何真情實感,但她的第二首詩便有所進步,漸漸有了作詩的感覺,第三首詩中,香菱用詞典雅含蓄,設意新奇別緻,看似句句都非寫月,實際上卻是句句與月相關,借月抒發了自己的真情實感,從其所作的第三首詩中可以看出香菱自己本人的`聰明與優雅素質,另一方面也使得香菱住在大觀園裏更爲名正言順,這全都是曹雪芹的精心安排。

另外,在《香菱學詩》中,香菱所拜的師傅是林黛玉,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林黛玉的性格特點:雖是生性孤僻,喜散不喜聚,但也熱情大度,並且林黛玉指導香菱時不厭其煩,循循善誘,而且言簡意賅,這也是香菱能在短時間內作出如此成功的詩的一個重要原因。林黛玉的這種表現,同時也是作者對她性格刻畫的另一側面的反映。

細細品味,曹雪芹借寫香菱學詩,爲後文香菱的悲劇性結局作了一定的鋪墊,爲黛玉的性格刻畫作了一個很好的側面描寫,可謂是"一舉兩得"。

紅樓夢讀後感12

一次偶然機會,我讀了一部不朽佳作——紅樓夢,它記述了家族的興衰,愛情的逐漸沒落,寶玉和黛玉空前絕後的愛情,最後黛玉“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的淒涼,多少人爲之流淚。讀後我的感受頗深。四個大字深印在腦海中——遺憾、永恆。

所謂遺憾就是做事達不到預先的結果,而留下遺憾。賈家,經過幾次變遷,由最初的繁榮到最後家破人亡的衰敗,曾經金碧輝煌、繁榮熱鬧的寧國府最後被抄封變得冷落蕭條、毫無生氣,這是遺憾!

寶玉和黛玉的愛情就像“如果有一天你死了,那麼肯定是笨死的;如果有一次我死了,那麼肯定是被你氣死的”何出此言呢?且聽我慢慢道來:寶玉被騙娶了寶釵,但從始至終,他都認爲自己娶的是自己日思夜想的黛玉,而黛玉氣他娶了寶釵而吐血身亡,自己心愛的人死了,寶玉的心也跟着去了,間接地寶玉也死了。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這也是遺憾!

在當今社會中,相信人們還存心許多憾事,雖然遺憾二字不難寫,但人的`一生很少有人能一生無憾,有些人用一生書寫,甚至用金錢都無法彌補遺憾……

而永恆二字包含了太多太多東西。永恆是指一些已成爲事實而無法改變的。就像黛玉已拋下一切駕鶴西去,縱使寶玉再傷心再不情願也已經無法挽回,林黛玉不會死而復活,這已成定局。寧國府被抄,人們死的死、散的散,這已無法改變,成爲永恆之事了。

時間不停流逝,回望曾經,曾經就像夜空中劃過的流星,它們彼此交錯,交相輝映,瞬間消失於天暮,急促又燦爛,雖只剎那間芳華但成爲永恆不變。

寶玉和黛玉本是一對鴛鴦,天作之和,但月圓月缺,他們就這樣錯過了,歲歲年年人不同,已物是人非,留下無盡的悔意和遺憾,但這成爲事實而流傳千古。

遺憾!遺憾!真是遺憾!

紅樓夢讀後感13

翻閱了《紅樓夢》這部書,真是一部嘔心瀝血的大鉅著,故事雖然緊緊抓住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戀愛、婚姻的悲劇,但也展開了廣闊的社會環境描寫,從而寫出了產生這一悲劇的社會根源。故事中的男主人公賈寶玉是個性格柔中帶剛的人,他從小生活在富裕的家境,周圍生活的全是女人。而女主人公林黛玉則是體弱多病,多愁善感的女子。寶玉和黛玉兩小無猜,情意綿綿,二人雖然常常爭吵,卻在不斷爭吵中情感愈深,但是賈寶玉的家人不怎麼喜歡性子直率不善掩飾的黛玉,卻對薛寶釵鍾愛有加。賈寶玉那時候犯糊塗了,什麼也不懂。先是王熙鳳和賈母商量,說寶釵如何如何好,說兩個人如何如何登對,還說給寶玉辦個喜事沒準能把寶玉的病給治好。然後對寶玉說,給你娶林妹妹好不好啊?賈寶玉說好啊,賈寶玉一直以爲娶的是林黛玉。賈府的人都商量好了,這事要保密,尤其不能讓林黛玉知道,在寶玉成親之後再給林黛玉找個好婆家。誰想到有個人說漏了嘴,得知此事的.黛玉心灰意冷,悲痛而死。最可憐的是,這時候賈寶玉還不知道林黛玉死,還等着結婚呢。林黛玉就這樣孤零零地一個人去了。知道真相後的寶玉痛苦萬分,在家族使命科舉考試之後便出家當了和尚。

雖然很令人遺憾,但我覺得這就是《紅樓夢》愛情描寫的傑出之處,它不是單純的表現青年男女之間的情愛,而是表現了主人公和封建制度從生活道路到整個倫理道德觀念上的尖銳對立,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腐朽,沒落。因此《紅樓夢》概括了深刻豐富的社會內容,而且像生活本身那樣,愛情與廣闊的社會生活存在着廣泛而深刻的聯繫。這就是二百多年來寶黛愛情悲劇的根本原因。

紅樓夢讀後感14

有一次去一家書店,看到了《蔣勳說紅樓夢》這套書,於是就選擇了第二冊(第一冊被別人拿走了),發現一發不可收拾,回到家,就堅決地在網上買了這套。因爲有一次雙十一買書買過頭,導致每次搬家都叫苦不迭,暗暗發誓不再購置紙質書,轉投了kindle與電子書。在等書來的過程中,迫不及待地在微信讀書裏找到此書,先睹爲快。

蔣勳是中國臺灣的美學家,他看待事物的角度與深度都令人豁然開朗。

以下從人性與人生的角度來說幾個感悟。

人有多面性,擁有多種性格或情緒。

《紅樓夢》讀久了,會發現自己也在《紅樓夢》中,有時候是黛玉,喜歡孤獨,有時候是薛寶釵,在意現實的成功,有時候是史湘雲,直率天真,不計較細節。

十二金釵,或許並不是十二個角色,她們像是我們自己的十二種不同生命階段的心境。

每個人都有被尊重、被欣賞的一面。

寶玉關心每一個人,關心每一種生命不同的.處境,他對任何生命形式,都沒有“不喜歡”,都沒有恨,包括地位卑微的丫頭、僕人,在他的心目中,都是應該被尊重的對象,都是可以被欣賞的美。

《紅樓夢》的閱讀,是一種學習“寬容”的過程。

世界文學名著中很少有一本書,像《紅樓夢》,可以包容每一本書中最卑微的角色。

我們性格里都有林黛玉和薛寶釵,我們永遠都會面臨兩種性格的矛盾。林黛玉帶着不妥協的堅持死去,薛寶釵懂得圓融,跟現世妥協活下來。我們要內在有自我的堅持,在外又能與人隨和相處,能達到這兩者平衡,真是大智慧。

如果作者要寫的是自己一生的夢幻,繁華根本是一場夢,他或許根本不在意結局。他只是告訴你,在所有的生命中,權力、財富、愛情,全部是一場空。他要告訴你,知道是空,你還是執着。知道歸知道,執着歸執着。《紅樓夢》的迷人就在這裏,明知道所有都是空的,可是每一刻又都在執着。

所以歌詞裏唱道:你又不是我,又怎能瞭解?

紅樓夢讀後感15

輕輕翻開厚厚的歷史之書,邁着輕盈的腳步走進紅樓,我遇見了一羣風姿綽約的女子,她們個個舉世無雙,個個如花似玉,個個令人難忘......

品味紅樓,我遇見了她——林黛玉,她柔弱美麗,“嫺靜處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她才華橫溢,被稱爲“詠絮才”她的詩文堪稱舉世無雙。

品味紅樓,我遇見了她——薛寶釵,她端莊美麗,容貌豐滿,待人隨和,處處想得周全,處處惹人喜愛。賈母生日時,她會按賈母的胃口、喜好和心思選食選戲;她會在金釧兒跳井後,用冠冕堂皇的話安慰王夫人,卻不掉一滴眼淚。可是,她這樣做不是顯得更虛僞嗎?

品味紅樓,我遇見了她---晴雯,她會笑會鬧,敢愛敢恨。想那在怡紅院樹下,把寶玉的扇子斯得極響,寶玉在旁笑着,把麝月的`扇子也給她撕,麝月卻讓寶玉把扇匣搬出來給她撕,就是這樣的女孩兒,最終也難逃厄運。

品味紅樓,我遇見了他——賈寶玉,他面似中秋之月,色如春晨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目似秋波,卻“行爲偏僻性乖張”,“愚玩怕讀文章”。雖生在富貴至極的賈府,最後卻因黛玉出了家。

品味紅樓,我遇見了她——王熙鳳,她精明能幹,處處好強,從金陵王府的大小姐到獨攬大權的大管家,她花費了多少心血?可她“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這麼大的家產不也敗光了嗎?

掩卷沉思,《紅樓夢》最終以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悲劇及賈府的敗落告終,作者又想借此告訴我們什麼呢?黑暗的三從四德的封建社會制度是導致這場悲劇的主要原因,揭露了封建社會後期的黑暗和罪惡,及其不可克服的內在矛盾,對統治階級進行了有力的批判!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不正是這本書的真實寫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