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在人間第一章讀後感

在人間第一章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6W 次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你有什麼總結呢?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在人間第一章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在人間第一章讀後感

《在人間》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小說描述的是主人公阿廖沙1871年到1884年的生活。這段時期爲了生活,他與外祖母摘野果出賣餬口,當過繪圖師的學徒,在一艘船上當過洗碗工,當過聖像作坊徒工。在人生的道路上,他歷盡坎坷,與社會底層形形色色的人們打交道,他有機會閱讀大量書籍。生活閱歷和大量的閱讀擴展了阿廖沙的視野,他決心“要做一個堅強的人,不要爲環境所屈服”。他懷着這樣的`堅定信念,離開家鄉奔赴喀山要上學唸書。

《在人間》中的主人公阿廖沙已經不是什麼都不懂的小孩子,而是一個步入社會的青年。他已經不能接受其他人的供給,必須自力更生,尋找一份工作以謀取生路。而阿廖沙的經歷並不順利,從當繪圖師的學徒開始,四處奔波,遇到了行行色色的人物。但也正是這樣的經歷,使阿廖沙學會了人際交往、生活經驗,認知了世間的真善美與假惡醜,樹立起堅強的意志。

有人會說,阿廖沙青年時期的生活是虛度年華,我認爲這種說法是片面的。許多人把畢生精力都用在了讀書和學習上,而缺乏良好的處事和社交能力,沒有一定的生活經驗。這樣的人走入社會之後不會因爲學歷而受到重用。如果一個人有着豐富的生活經驗和一定的學識,無數職業和崗位將會爲他敞開大門。

儘管在黑暗的封建社會中,主人公阿廖沙仍有學習濃郁的興趣,他在這段時間沒有放棄閱讀,儘管受到重重阻撓,但仍有着一顆學習、向上的心,這在當時難能可貴。也正是這種精神,使年輕的阿廖沙最終成爲一名著名作家。可見,一個人的成就是從小一點一滴的習慣與行動培養的。

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一次對學生說:“今天我們只學一件最簡單也是最容易的事,每個人都把胳膊儘量往前甩,然後再儘量往後甩,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嗎?”學生們都表示能做到。第二天,蘇格拉底問學生:“誰昨天甩胳膊三百下?做到的人請舉手!”幾十名學生的手都舉了起來。一週後,蘇格拉底如前所問,有一大半的學生舉手。過了一個月後,蘇格拉底問學生:“哪些學生堅持了?”有九成的學生舉起了手。一年後,蘇格拉底再一次問大家:“請告訴我,最簡單的甩手動作還有哪幾位同學堅持了?”這時,整個教室裏,只有一個學生舉起了手,這個學生後來成爲古希臘另一位偉大哲學家的柏拉圖。他繼承了蘇格拉底的哲學並創建了自己的哲學體系,培養出了堪稱西方孔夫子的大哲學家亞里士多德。

可見,一個小小的細節會產生多麼巨大的影響。如果我們從現在做起,從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學習與行爲習慣,就一定會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