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正午之魔(The Noonday Demon)》讀後感

《正午之魔(The Noonday Demon)》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6W 次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正午之魔(The Noonday Demon)》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正午之魔(The Noonday Demon)》讀後感

讀完《正午之魔(The Noonday Demon)》是一個陽光明媚的炎熱下午,我坐在布沙發椅上,悠閒地搖晃着雙腿,閱讀本書的最後一句話:

“我已學會了在狀態最差時想象好的感受,而這用昂貴的代價換來的技能,像正午的陽光,穿透惡魔般的黑暗。”

作者一共寫了十三個章節,前十二章初版於20xx年——這是21年前的著作。最後一個章節是在20xx年增補的,意味着這些也僅僅距離我們6年而已。但作者與抑鬱症的鬥爭,至今已經總共維持了整整31年!

很難想象,家庭優渥、人際關係和諧、成績出色,聽起來像是“別人家孩子”的作者,也會遭受如此重創,陷入深深的抑鬱。要知道,在此之前,他是一個可愛、細膩的人,並且非常感恩與父母的聯接和愛:

“我特別珍視臨睡前父母給我的晚安吻,我一度在睡覺時枕着一層紙巾,我想,如果那些親吻從我臉上滑落,還會被紙巾接住,這樣我就能把它們收好了,永遠保存起來了。”

這段想要用紙巾接住晚安吻並且永久保存的描述,的確有驚豔到我,讓人不由得反覆斟酌、閱讀,竟依舊覺得歎爲觀止——

這個吻是多麼輕柔又溫暖,又是多麼讓人眷戀、珍愛,纔會被童年的他如此惦念。而父母的慈愛與孩子純真的期待形成了睡前的溫馨畫面,這個場景也是多麼讓人嚮往和羨慕呀!

人如果說是一個齒輪,那麼抑鬱就可能是齒輪上日積月累的鏽跡斑駁——它絕對不是在某個瞬間莫名爆發出來的,但它可能由某件事作爲導火索,在人猛然察覺時,自己早已陷入黑暗。

往往當人的社會功能已經明顯受損時,症狀便發展到了重度,這時得以反應過來——

“一座鏽跡斑斑的鐵骨架建築,要撐一段時間纔會崩塌,但鐵鏽無時無刻不在碾磨、削薄、掏空它。最後的崩塌無論顯得有多突兀,都是長年累月朽壞的結果。”

有人問說,如果生活在愛裏,如果感受到愛,是否就不會抑鬱呢?

答案是:可能概率會降低,並僅限於持續、安穩、深刻地感受到愛,且不管是他人的愛還是自己的愛,因爲“愛也時常背棄我們,我們也背棄愛。在抑鬱中,每份事業、每種情感乃至生命本身皆無意義,而這些無意義甚至不言自明。在這種無愛的狀態下,唯一還能感受到的只是一切都無關緊要”。

抑鬱的成因很複雜,涉及生物化學、神經內分泌、神經免疫學、睡眠、腦電生理異常、腦影像學、遺傳學、心理社會因素等等。

很難說,如果一個人在愛裏,便不會抑鬱——但一個人抑鬱後確實會很難感受到愛。

強烈的無意義感、空虛感,則是抑鬱的明顯反應。

人活着會有各種各樣的社會關係、社會活動,有的關係讓我們看到自己和他人,有的活動讓我們認識新的事物、朋友,總有各種各樣的事,讓我們得以發現生活的美好和意義,我們朝着這些發現一步一步體驗着生活的點滴、實現自己的夢想。

而抑鬱的感覺,則剝奪走了這所有的一切,任何的關係都讓人喘不過氣,任何的活動都讓人舉步維艱,那些所謂的夢想、價值、期待全部灰飛煙滅。

一切都是無關緊要的。

就像在真空裏,什麼都沒有,哪怕是空氣。

“對抑鬱發生頻率最準確的陳述是:它發生得‘很經常’,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着每個人的生活。”

不一定是一月一次,或者是一週一次。可能一個人好幾周都情緒穩定,而接下來的連續幾天裏,每天都像被雨水打落泥裏的花瓣一般,奄無聲息。

而這種感覺,並不是人可以主觀抗拒的,並不是飢餓時分喝點水就可以暫時緩解的難受——“這是一種情感的痛苦,這種情感痛苦違揹我們的意願強加於我們身上,之後又掙脫了它的外在束縛”,讓人非常無助。

對此,作者也做出了基於自身經歷的貼切描述:

“當我試圖仔細想清楚這一點時,卻感到心受到了禁閉,無一處可以伸展。我知道日出日落仍如尋常,卻難沐浴一絲陽光。一種遠比我強大的力量壓迫着我,令我不斷淪陷:起初我動不了自己的腳踝,接着無法控制膝蓋,然後腰也繃緊扭傷,繼而是肩膀繳械投降,最後我竟只能像一個胎兒般蜷縮,被這抑鬱耗盡、壓垮,而它甚至都不需要佔有我。”

這種像黑洞一般掏空人的力量,普通人可能很難理解。

“在抑鬱中,你不會覺得自己是戴着一張灰色面紗,在透過惡劣心境的陰霾看世界。你想的是,有一張幸福面紗被拿走了,現在看到的纔是真相。”

抑鬱並非給人帶上了一層霧濛濛的眼鏡,讓人看不見生活的美好。反之,抑鬱是把那個能夠看到幸福的濾鏡給關閉了,你看到了世界的真相,看到了世間萬物,是如此地無意義。

就像《瞬息全宇宙》裏的那個Everything Bangel(百搭貝果),當人可以把一切都撒到一個貝果上的時候,最後會發現生命的盡頭、存在的可能性,皆是沒有意義的。

Endless emptiness。

抑鬱聽起來好像非常不好,因爲它讓人一直自我摧毀,構建的價值體系不斷坍塌,直到自己完全死亡。

而抑鬱也會帶給人不一樣的視角,它讓人變得更加細膩、更加有察覺能力。並且,我們無法擺脫痛苦,因爲痛苦和快樂一樣,都是我們情緒的一種。

如果有人想要徹底消除痛苦,那麼ta感受快樂和其他的能力,也會隨着被抹去。隨之而來的便是情感機制的被破壞,我們不再成爲人類,而變成人工智能,或者是機器人。

“輕性抑鬱會引起強烈的自省和自我審視,在此基礎上一個人才可能經過深思熟慮來決定如何改變自己的生活,使其更適合自己的性格。”

可以這樣理解這句話:輕性的抑鬱像是覺醒的第一步,它讓我們不由得開始審視自己的生活出了什麼問題,並且溯源問題的來源,從而瞭解自己、原生家庭、依戀模式、親密關係、價值體系,進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認知層次。

當你開始審視自己的時候,也就是覺察開始的第一步。當覺察開始後,療愈便會逐漸出現。

很久以前我其實並不明白焦慮是一種什麼感覺,也不明白缺乏安全感是一種什麼感覺。我只知道,當每次我要離開家裏去學校住宿的時候,我的心便感覺無處安定,我的情緒會變得焦躁而緊張,並且整個人無法放鬆。

每次跟父母傾訴這樣的心情時,他們都會說:“你要學會獨立”“你太依賴人了”“這種正常的`,多和同學相處就好了”這一類的話語。

這些話語非但沒有勸導到我,反而讓我產生了自我懷疑和否定:“我是否和他人不一樣?”“我是否完全達不到他們口中正常人的標準”“我是不是無能?”

然後在某次再重新經歷這種感覺,卻又無處訴說時,我產生了一種胸悶、緊繃、難過卻又哭不出來的無力感——人像是漂浮在空空蕩蕩的湖中央,哪怕是一根蘆葦都能讓我緊緊拽住不敢放手。

自我察覺後會讓人發現,其實這種生活模式的轉變,一定程度上衝擊了人對依戀模式的安全感,而每個人的安全感來源不同——有的人是學習,有的人是親子關係,有的人是熟悉的環境,有的人是與自己相處的親密度…

只有接納自己的感受,才能去尋找感受的來源,才能從根本上了解自己、安撫自己。

當然書中提到的抑鬱症解決方法,遠不止“察覺”這種類似話療或精神動態療法的方式,有一些是需要服藥、就醫,甚至進行電擊治療的。並且書中提到說“抑鬱開始越早,抗治療性就越強”,由此得知如果能夠儘早地進行自我察覺,並且不去污名化/羞恥化抑鬱症本身,對於自己會更加有利。

書裏還有一段我非常喜歡的話,他說:“我們每個人都是某些選擇和境遇的總和,而自我存在於我們的選擇和世界交匯的狹窄空間中…”

“…也許所有這些都將發生,但依我的經驗看,藥物再好,也僅是給了你一種重塑自我的方式,它本身不會重塑你。我們永遠無法逃離選擇本身。人的自我在於選擇,每一天的每一個選擇…”

“…不論在這世上做什麼,人終會死去。能夠容忍這些現實、關注其他事物並繼續生活,是種選擇優勢,讓人努力、尋求、找到、不放棄。”

這句話來自於從重度抑鬱症的魔爪下勉強逃脫,並仍在做抗爭的作者Andrew。

它給了我們極大的鼓勵和勇氣,讓我們得以知道,生活是源於自身的選擇。就像多重宇宙中所說的一樣,我們窮盡一生無法擁有每一個結局,因爲選擇最終只能引向其中一個,而我們的生命便會走往那個方向。

人始終在做選擇,無論是幾點起牀,還是穿什麼衣服,或者是吃什麼早餐,乘坐什麼交通工具,說什麼話,用什麼態度…

萬千個選擇組成當下的我們,我們也有能力做出新的選擇,去改變自己的生活、去面對有可能的順境或是逆境——

我們並非要與客觀環境作對,反之,我們通過自己的轉變,去更好地臣服和接納生活帶給我們的沖刷,哪怕是像抑鬱症這種讓人無助的病症。

今天的你,又做出了什麼樣的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