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大綱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3W 次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

文學作品是對外部現實世界的直接或間接的反映。張德芬的這部現代都市版的靈脩小說《遇見未知的自己》,堪稱現代都市人的心靈雞湯。作者試圖通過第一人稱的寫作手法,藉助“我”的親身經歷與感受,向我們展現了現代都市人的複雜與痛苦,並通過邂逅年老智者的引導,逐步自覺踐行身心靈脩,最終從日益異化的現實困境中走出,尋到最初的自我,實現自我心靈的拯救,求得內心的歸宿。

小說開頭以故事的形式,交代了作者寫作的緣由,間接隱喻了現代人陷入迷惑與痛苦的原因,在思想意識層面上犯了最簡單的錯誤,而且一直沒有被發現重視和改正,在現實中不斷重複着這樣簡單錯誤的邏輯,被外在的物質慾望緊緊鎖住,生活越來越糟糕,內心越來越沉重,越發感覺不到現代社會物質極大化帶來的樂趣,卻陷入生活的索然無味和莫名的累,需要進行一次心靈的旅途,尋求一條回家的路,不再被外物所迷惑,在錯誤的方向上尋求人生的出路,迷失在塵途中。

主人翁,李若凌,正是陷入上述可怕的邏輯中而不自知,生活中遭遇各種不如意,最終引發與老公的爭吵而離家出走,邂逅了一位充滿智慧的`慈祥長者,在老人的交往與引導下,深入探討:我是誰?我不是誰?我們到底要什麼?等充滿蘇格拉底式的哲學懸思,並通過長者的引導,分析出現代人不快樂的原因:戴着面具生活,迷失了最真的自己,將自己纏裹在層層內心城堡裏;通過老人的理論結合現實社會生活,分析得出:世界的本質是能量爭奪戰,人們根據吸引力法則來招引人和事物,最終在自我選擇中創造了自己的世界;並在老人的推薦下,與老人的幾個靈脩成功的學生進行深入交流,領悟出潛意識人生模式及其表達。

通過回溯童年的記憶,發現我們身體的障礙,我們被外界影響的小我所控制或支配,諸如金錢、名利、地位和權勢等,以及一切身邊發生的事情,包括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虛榮心,它們被潛意識控制,讓我們不由自主地去想去做去爭,做到得到之後又不能真正快樂,即便快樂也是發自外界的短暫的快樂,一旦外界的源頭消失,自己就會十分痛苦,而身體裏面的真我卻不會隨着外界的改變而改變,甚至在我們離開塵世後,這個真我也不會消逝,它就是我們一直追求的愛,喜悅與和平。

人類是一種複雜的生物,我們擁有着無與倫比的思想,而就是這種思想使得我們變得難以捉摸,甚至連我們自己也無法看清,最終導致有些人窮其一生都無法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什麼,找不到自己的方法,找不準自己的定位。這就使我們需要不斷地與潛意識打交道,與它相處,接納它,多留意身體的感知,把潛意識擴大,而且要學會臣服,接納不完美,接納那些已經發生的中立事實,不要抱怨,不要嫌棄自己。通過情緒控制,擺脫生活中負能量的控制;通過重新建立與身體的連結,卸下人生沉重的光環,擺脫負面情緒的支配,送上最美的祝福,就會在低谷裏遇到陽光。

主人翁通過對現實的觀察,對老人理論的檢視,並結合自己的切身體驗(職場好友的欺騙與老公的背叛),將情緒治療和臣服體驗,進一步檢視自己的思想,進行深入的轉念作業,克服思想的癮頭和困擾,經過自我認同的解離、身份認同的體驗,最終戰勝胜肽,破解心想事成的密碼,並在結尾指出在沒有實現真我前要懷揣感恩的心,去擁抱世界,接納不完美。

通過描述主人翁不斷與長者的交流與探討,揭露出現代都市人的內心世界與外部世界那種喧囂動盪充滿欺騙與背叛的生活方式構成的巨大反差,它不在生活經歷的廣度,而在內在體驗思考探索的深度。現代都市人在社會中不斷異化,不斷爲生存財富理想而奔波、忙碌。每個人都在忙碌,每個人都在追求,但卻無法在生活中找到歸宿感,身心疲憊,最終可能被社會家庭拋棄,成爲異己的存在物,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且不斷地迷失自我,即使在自己最親近的親人中間也找不到同情和關愛,最終淪爲都市繁華背後的心靈流浪漢,難以找到自我內在的心靈歸宿。

最後破解這種可悲、可怕的現代都市人境遇的鑰匙,那就是通過身體的連結、臣服的情緒控制檢視自己的思想,通過身份認同察覺自我,實現真我,追求愛、喜悅與和平。套用書中的一句話結束此文:“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沒有人能知道自己最終會走到哪裏,但總可以確定要去的地方。無論人生處丁—力爭上游的快跑階段,還是人生變故減速慢行的彷徨時刻,或是看盡千山萬水絢麗丁平淡的躊躇關頭,唯有依靠自己的檢視,自覺踐行身心靈脩,保持關照內心並惜福感恩的心態,才能走出自我創造的層層枷鎖,尋求真我的解放與實現,求得內心的自在與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