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美的教育讀後感(精選5篇)

美的教育讀後感(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3W 次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美的教育讀後感(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美的教育讀後感(精選5篇)

  美的教育讀後感1

看了《美麗的教育》一書,最讓我感動的是一個字,那就是孫老師給與孩子的濃濃的愛。孫老師的人格魅力在於她善於觀察、善於發現、善於思考、善於解決;她的成功在於小事細節不放過,小錯小病不錯過;同時她還是個“以身作則”的好老師,她知道身教大於言傳。

美麗,它不是指花枝招展,光彩奪目。樸實無華,潤物無聲纔是持久永恆的美。淡淡的,從容的,心平氣和的,就是一種美麗的心情。一個老師只有先成爲擁有平和心態的人才能成爲好教師,因爲這樣的教師心中才能真正寫下“愛“字。孫蒲遠老師就是這樣一個脫離了浮華的愛的大師。她慈眉善目,笑容可掬,從心靈深處理解和關愛兒童,面對生理機能有障礙的學生,學習特別吃力的學生,單親家庭的學生,她給了他們更多的愛,讓每個孩子都感受到了自己是孫老師的小天使。試想:一個急功近利,心氣浮躁的教師怎能做到這樣循循善誘,孜孜不倦呢?回想自己,工作中的競爭壓力,生活中的鎖事煩惱曾讓我帶着一臉灰沉的心情走進教室。學生天真爛漫的陽光笑臉沒有引起我的審美興趣,相反,我的目光越發顯得狹隘,看到的都是學生們的缺點:怎麼那麼愛吵鬧?一點兒也不遵守紀律;反應真慢,連這麼簡單的畫也畫不出來;素質真差,專門欺負弱小同學……一連串的糟糕塞滿了我的眼球。於是,批評學生和埋怨別人成了我處理問題的主要方式。後果可想而知,不僅教育效果微乎其微,我的工作情緒也陷入了可怕的惡性循環,在工作中不能發現快樂,創造快樂!其實,只要稍稍改變一下自己的思維,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在工作中不要急於求成,一切都以一種自然的,平和的心境面對,那麼局面就可能完全不一樣了。腳踏實地,對學生增加尊重和寬容,對於他人的評論不去過多理睬,心安理得地做着自己認爲高興事。這樣,你纔會享受到教育工作的美麗,你纔會發現美麗原來是藏在平和的心態中。

  美的教育讀後感2

教育著作《最美的教育最簡單》那流淌在字裏行間的美麗和質樸又一次打動了我的心,而且較上一本書作者的研究和寫作又上了一個新臺階,感性描寫略少,理性分析較多。但風格依然是雅俗共賞的,每篇文章的切入口和核心案例往往很小,大家都司空見慣,陳述的道理卻比較大。可見作者一直行走在成長的路上。

讀過這本書後最大的感受是相見恨晚,還有後悔,後悔自己沒有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多學習一些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導致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犯了很多無法彌補的錯誤。同時也認識到做個好家長,必須得學習,教育的真正準備是完善自己。

書中每一篇文章對我們的啓發都是深刻的。“給孩子一面塗鴉牆”告訴我們減少干涉,才能給孩子留下開闊的思考空間。只有在一個自由的靈魂中,才能產生真正的自我思考,才能產生想象力和創造力。我在想,我的兒子小的時候,我對他的限制是否太多了些?這個不許動,那個不能做的,導致他做事縮手縮腳,謹小慎微。

“兒時不競爭,長大才勝出”告訴我們童年的任務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內積累。一個人內在力量強大,才能很好地把控自己,未來纔有可能處理好自己和世界的關係,在人生事務中獲得主動權。可是我在孩子幼兒時期就和很多家長一樣把孩子放在各種興趣班培養,早早把孩子推入競爭的洪流,削弱了孩子內在的力量,讓他變得羸弱無力,還破壞了他的合作能力。如果時光能夠倒流,我一定還他一個輕鬆快樂的童年,我也會做一個淡定的媽媽。我非常認可尹建莉的觀點:“當下乃至未來,人們比拼的不是競爭意識,而是來自更高層面上的價值判斷、創新能力、心裏承受能力以及克服困難的勇氣等。面對一個弱小而又有無限潛力的孩子,與其着力培養其競爭意識,不如專心培養他的良好品格。每一種好品格都可以催化出面對世界、面對困難的能力和勇氣,好品格本身就是競爭力。”

  美的教育讀後感3

谷老師贈《美的教育》一書,讀,時有感嘆,遂記: 谷老師一直注重語言的歷練,此書是其語言的魅力的充分體現,多敘述少議論,敘得簡練瀟灑,時見幽默,描繪雖少,然而形象動感,猶見人事在前,回味無窮,如《交鋒》、《賭博》、《說錢》《有些指揮之所以成爲指揮》等,大多幾十字一篇,讀後讓人忍俊不禁,啞然失笑,心領神會,再如讀《大而無當,真好》,讀畢先讓我發愣,轉而再想,竟不免噴飯,佩服谷老師的幽默。再如《六十老太,上書摘花》、《杯杯先敬有權人》、《山講》題目就很好笑。

議則點到爲止,然擲地有聲,如《她是好人》篇中,表達對某些教師愛宣揚自己舍家爲校的行爲所持的態度:從受益者的角度來評判付出者的行爲價值,往往自私,因而很不道德,所以,我們自然感謝爲了我們的幸福 生活而犧牲了自身幸福的偉大英雄,但是,我們決不能自私到要求人人都應該拋棄家庭割捨親情讓天地衆神歆享英雄的犧牲。在他純熟的思辨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時時關注生活的人,懂得反省的人。

語言的歷練非一日之事,能形成其風格,靠的是平日有心爲之,你看,谷老師對語言是很敏感的,當他看到一處工地的一橫幅標語:我們在此施工,給您帶來不便,敬請諒解。竟在那裏琢磨是不是寫得繁瑣了,結果,恍悟那十二個字竟能形成平仄的對仗。看到“雅座請上樓”,他會通過文言知識分析此語表達不妥的緣由。

除了那些精闢入理的短文,他還能寫如《香格里拉》這麼優美的寫景散文,亦能做出富有意境且格律工整的古詩。這不由得讓我想到谷老師授課語言,語不多,但句句有味,總讓人豁然開朗,所以無論書面語和口語,谷老師都修煉到老辣的地步了,這也是我們語文老師要追求的目標

在《卓越的表達自然的`流露》一文中,有一段對教師教學藝術的談論,說,只有“本質”的“修養”,才能到達“風行水上,自然成文”的境界,任何刻意的精緻與華美,往往只能暴露底氣的匱乏。此言用在語言藝術上,同樣適用,言爲心聲,自然、純粹、精煉的語言風格,來自於谷老師對生活的深刻體悟、來自於本真的個性。

個性魅力:照谷老師對自己的定位,可以用“書生氣”來概括,這三個字,恐怕在很多人聽來,是一種不現實,古板的意思,然而,谷老師執著於自己的“書生氣”,他一面痛惜社會的浮誇之風,虛僞之風,呼喚“救救孩子”,一面用自己的文章、自己的德行來倡議“美的教育”,倡議“修養”,他不是犬儒主義者,而是一個現實的行動者,甚至帶着一點“知其不可而爲”的精神,他用自己的全部才華(音樂、朗誦、書法、詩詞等方面的造詣)來告訴我們,一個教師應該怎樣修煉自我,怎樣體現教育者的價值,人應該怎樣幸福地活着。讀一讀《美麗花園》,你一定會贊同他的說法。他對教育的執著有時會深深打動我們,

他還是一個警醒者,讀讀《狼和羊》、讀讀《喜劇和悲劇》,你一定會多一點反思,讀讀《靈感》,讀讀《從地壇到圓明園》,你一定會更多一點對事物的追究。警醒,來自於對真善美的追求,來自對自身和他人的負責。你看,我們總喜歡引用愛迪生的話:天才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然而,谷老師找到此句的原話是“天才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但1%的靈感最重要,甚至必99%的汗水都重要。”我們是不是有恍然大悟之感?

要做一個警醒者,首先要做一個廣泛的閱讀者,其次要做一個人格獨立的人,再次要做一個會反思的智者。

閱讀《美的教育》,你一定會看到這樣一個令人產生敬意的長者。

  美的教育讀後感4

這是商校長的第二本著作,因爲我在她的公衆號留言上了精選有幸獲得這本書。

文如其人,散發着優雅與智慧。遇見南花校長是在我09年入職新文時,這十幾年裏,她變得更成熟美麗、有活力,她有一股子幹勁使不完,滿腦子的想法用不盡,她對教育的熱愛越發醇厚,在她身邊看着她,聽她說話就能被她的正能量感染,令人有喜悅、向上之感,有前路是光明和希望之感,有在這青春大好時光裏若不加油幹一場便是對人生的辜負之感。

她是我生日命的貴人,遇見她是我當年困苦時的大幸,她像我人生的標杆,告訴我要做一個像她一樣從骨子裏散發愛的人,是那麼熱切地愛生活、愛工作、愛教育、愛學生。

不僅對我如此,相信對所有人都如此,今生若能遇見南花,做他的下屬、學生、親人、朋友,都是一件最美的幸福的事。

和每個學生的相遇都是一場緣分,這場緣分深淺因人而異,但作爲教師,有責任在這深深淺淺的緣分裏最大限度的把每個學生教育好,成就老師和學生間最美的教育,教師成爲自己可以做到的最好的教師,學生成爲自己可以發展成爲最好的人,這就是教育最美的樣子。

但是有一個日本教育家兼心理學家說過,教育不只有光鮮亮麗的成功,他本身也是痛苦的,可見商校長今天的成功是多少個日夜辛勤努力換來的。

我們勇攀高峯的勇氣可嘉,更難能可貴的是沒有盡頭的咬牙堅持,直到有一天,站在山巔豁然開朗,否則便是無止盡地下滑,直到有一天站在最低處成爲別人高攀的踏腳石,作爲中年教師的我發展到了瓶頸期,真的有這種危機感。

所以我也嘗試改變自己,突破自己,我開始修飾自己的外在,讀書寫作美化自己的內在,計劃考研提升自己。教學中,我想出不同的方法來管理課堂:微笑進課堂對學生的違紀不姑息,該變臉就變臉,和學生約定課堂制度,培養課代表幫我管理課前準備、檢查筆記、登記測試分數等,製作競賽答題PPT,課堂中多下堂走動巡查,課後找學生交流,目的是使科學課堂成爲高效課堂,學生不僅學得快樂也學得懂。

人生總有許多遇見,其中最一言難盡的是與桐桐爸爸的相遇,雖然短暫的結婚之後又離婚,雖然我憤憤不平嫁給了他卻不愛我,但我卻並不後悔,因爲這帶來了我和桐桐遇見,他是我最愛的人,是世界上最好的兒子,也是因爲桐桐,我突破了自己的愚善、愚孝、軟弱,寧可做帶刺的玫瑰有些鋒芒,也不做被人踩踏的小草一味討好。玫瑰帶刺卻多有人愛捧在手心,小草柔和卻無人珍惜踩在腳下,寧可被人敬之遠之,也不貶低自己擡高別人,做一個有尊嚴的人何愁沒有朋友。

  美的教育讀後感5

初看《美的教育》,並不是一頁頁逐一閱讀而去,而是信手翻動。篇幅短,獨立小標題,當即斷定此書必讀,適合我的閱讀習慣。

於是便靜下心來,決定潛心研讀。《美的教育》,原以爲描繪的是“美”,看了幾頁才瞭解谷老師意在“教育”二字。書中所記錄的是谷定珍老師的博客內容。在後記中,谷老師說:“我得博客,學習筆記耳。文學,藝術,政治,歷史,宗教,哲學,邏輯,語法,修辭,名勝,古蹟,草木,蟲魚……無所不學,無所不記。”而在這看似雜亂的筆記中,卻時刻透露着一位師者的傳道授業解惑。谷老師筆下對於教育和修養二者關係的闡述,讓我產生了很深的共鳴。

修養於教育

《靜噪不同修養不同》是我信手翻書中最先看到的博文。文章很短,但卻句句精闢。谷老師記自己在溫州江心遊玩的過程,發現“人各有好,靜噪不同也”。想起自己讀書時代的一位女同學,相貌清秀,性格淡雅,人送稱號——神仙姐姐。巧的是我與神仙姐姐住的是同一個宿舍。神仙姐姐人如其“名”,學習出衆,語數英樣樣皆通,尤其是在寫作方面更是下筆如有神。唯獨體育,不好。可是依舊擋不住她的魅力,對她大家都甚是喜愛。現在與其他同學見面,談起她,還總是能說出她的樣子,不是最美,但夠仙。之前不知道這“仙氣”從何而來,此番看了谷老師的書,才明白,這“仙”乃修養也。

“靜噪不同,修養不同。”卻是如此。

谷老師對於修養的看法並不僅僅是這一篇文章。在《教育無聲》中,一句“唯有修養可育人!”道出了他認爲修養對於教育的重要性。

“教師的人文修養,纔是最具教育的無窮力量。”教師的修養和教育的關係被谷老師一語道破。遂想起自己的作爲。一次在課堂上學生用方言回答問題,我甚是生氣,於是警告之,課堂之上應使用標準的普通話,學生俯首聽命。但此後課上紀律欠佳,我便用方言說了他們幾句。不想一個小傢伙立馬舉手指正我:“餘老師,你不是說上課要說普通的嗎?”我立馬被噎在一旁。確實,這次是我錯了。教師不僅僅是在課堂上進行教育,學生學習的不僅僅是知識,更多的是教師的修養與品性。不是說怎麼樣的老師教出怎麼樣的學生嗎?現在看來不無道理。

谷老師在《修養決定功力》中寫道:

記得少時問過父親,的書法爲什麼難學?父親說,“因爲的書法風格來自於胸中的非凡氣勢。”同樣的道理,何等的修養,決定了何等的教育。

這短簡短的文字涵蓋的信息量卻是很大的。首先,我看到的是谷老師的父親定是一個有修養的人,從他父親的話語中便能體會到。其次,谷老師是受其父影響,被教育成爲一個有修養的人,這從谷老師自己的見解中能感受到。谷老師用更是用他父親的修養來告訴我們,修養之於教師,之於教育是何等重要!

類似於以上三篇這樣闡述教師修養重要性的文章在書中頗多。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谷老師對於教師實力的理解,不是體現在“教什麼”、“怎麼教”,而是體現在教師的修養上。的確,在課堂上面對一雙雙渴望的眼睛,我更想教授他們的不是新的知識,而是方法和品性。教師有好修養,教育便自成。

教育於修養

週末學車,教練帶我們幾個去澤雅練“車感”。清明時節,漫山遍野的山茶花,煞是美麗。於是,車裏幾個學員便開玩笑。有人說,“咱們下車摘一點,給咱們的教練車裝飾裝飾。”其餘人都紛紛贊成。只可惜這映上紅生長在山的高處,尋了幾處,都是無法摘到,於是作罷。有人便說了:“還是摘不到的好,萬一不讓摘,還要罰款。”

這時,我便想起前幾天剛在學校看了篇《美的教育》中的《六十老太樹上摘花》。看這篇文章時,最初的感覺便是好笑,“六十多歲的老太太,費力地爬上樹枝摘花。可憐的玉蘭花、梔子花、茉莉花……無一倖免。”

可是看到下面的內容卻是笑不出來了:

不過,如果再過幾十年,我們的小區裏的花壇上,還可以看見幾位老太太在樹上摘花,那就不得不責問我們今天的教育了。因爲,說不定,這幾位老太太曾經在當時的中考、會考、高考中都取得過很好的成績

這便是谷老師的犀利之處,僅僅是摘花這件小事便看出了教育的弊端。

想起我自己也是個堂堂正正本科畢業的大學生,更是作爲教師,竟然對於摘花的事情在潛意識裏也是贊同的,並不認爲這是件有傷大雅的事情。想想自己讀書期間,還真沒有哪位老師,對於摘花不好這件事給我們教育過。

教育對於修養的作用看來很是重要。

我們班級有個飲水器,擺在第四大組第一排的前面,平時總有學生接了水忘記關水便溢到地上。一次換座位,不幸的是它的後面來了個調皮的學生。此男生有個“愛好”——玩水,從此飲水機便更加遭殃了。終於出了“水漫金山的大事”,別的學生告訴我時,我本想單獨請他“喝喝茶”。可是,轉念一想,抓住這個機會教育教育全班小朋友未嘗不可。於是,便特地用了一節課的時間,請他們自己來說說水倒在地上對不對,浪費水源對不對,孩子們都說的頭頭是道。而那個調皮的學生,則是全班給了他一個改正的機會。從此以後,班級的飲水器邊上的地上水漬越來越少了。那個孩子就再也沒見他玩過水了。

教育對於修養的影響是點點滴滴的,並不急於一時。而我們作爲教師,職責便是教育,教育不僅僅是教授知識,更應該要教會孩子要有良好的修養。

《禮記?大學》有云:“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可見正心與修身纔是做人之基本。正如谷老師說的那樣教師的修養決定一切。教師的修養如何?底下的學生最清楚。而教育,不僅要加強對學生的文化知識教育,而且要加強對學生的品德教育、紀律教育、法制教育,不僅要教好書,更要育好人,塑造良好的道德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