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我想長成一棵蔥》讀後感範文

《我想長成一棵蔥》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8W 次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我想長成一棵蔥》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想長成一棵蔥》讀後感範文

  《我想長成一棵蔥》讀後感範文篇1

當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感到非常的奇怪:主人公怎麼會想長成一棵蔥呢?一般我們都想要長成參天大樹,這主人公的想法未免也太奇怪了吧!懷着好奇心我打開書迫不及待的看了起來。

小主人公名叫潘春春,是一名男孩子,家裏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都對他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他以後出人頭地,爲他規劃好了一切,把他當作花盆裏的花養着。但是他卻認爲自己是錯養在花盆裏的草,因爲大人過分的寵愛讓他覺得很煩惱。生活上的確如此,現在每個家庭中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大人們把什麼都給我們安排好了,還時不時地把自己年輕時候沒有完成的願望強加於我們身上。他們總是認爲:我們還這麼小,沒有什麼想法,也不能好好地規劃自己的未來。所以他們也不能知道我們想要什麼,想做什麼。但我們想要的,往往只是一個快樂的、自由的童年。

其實,我們也可以主管自己的童年,天資幼兒園的姚笛老師組織孩子們參加全市幼兒園系統的歌舞演唱比賽,潘春春的爸爸媽媽覺得自己兒子嗓子不錯,將來肯定能在歌唱界裏闖出名堂來,於是就幫春春報了名,但春春老是唱跑調,爸爸媽媽爲此感到很焦慮,姚老師好不容易答應讓春春演一棵大樹,可爸爸媽媽又不開心了;“大樹還用演嗎?”春春生氣了,他叫道:“我就是喜歡舉着大樹!”大人們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這願望總要一步一步來,不要求於一時。就像這個小故事一樣,爸爸媽媽覺得兒子不該演大樹,但相反,春春喜歡舉大樹,他希望父母們去看演出。潘春春總是納悶兒的想:大人爲什麼總愛把簡單的事情想的那麼複雜?

《我想長成一棵蔥》這本書裏的每個小故事寫的那麼的真實貼切,就像現實中的.我們。看完這本書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從潘春春的身上我看到了我們這代人的嚮往,煩惱,也看到了爸爸媽媽那代人的急切希望。

  《我想長成一棵蔥》讀後感範文篇2

第一次在學校的小荷圖書館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我的好奇心就被勾起來了,書中的主人公是不是傻了?怎麼會想長成一棵蔥呢?一般來說我們都希望自己長成參天大樹,他這是怎麼想的?帶着這些疑問,我迫不及待的翻開了書。後來才發現裏面的每一個故事都很吸引人,我慢慢走進主人公的世界,同他一起快樂,一起煩惱。

《我想長成一棵蔥》的主人公叫潘春春,是一個寄託着全家人希望的男孩子。他的爸爸媽媽早就爲他規劃好了一切,把他當做一棵珍貴的“名花”放在花盆裏養着,每天都悉心照料他。可潘春春卻認爲自己是錯養在花盆裏的一棵草,大人過分的寵愛讓他覺得喘不過氣來。是呀,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古往今來所有父母的願望,但是父母卻從來沒有考慮過孩子的感受。潘春春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只不過是一個想要快樂童年的孩子而已。

現在的家長就和潘春春的父母一樣,一心想讓孩子有出息。他們的出發點是好的,但爲何他們不換個角度思考,考慮一下孩子的感受呢?這本書中最能引起我共鳴的便是《攀比是一場沒有裁判的競賽》,這裏面潘春春的父母總是拿他和別的孩子比較,這樣的聲音在我們的生活中比比皆是。“你看人家誰誰的孩子畫畫得了全市第一名”“你看鄰居誰誰的孩子期末考試又是年級第一”“你看人家誰誰聰明又伶俐,我要有這樣的女兒多好”......爸爸媽媽們,你們知道嗎?當你們當着孩子的面說出這樣的話時,你們想過孩子的心有多痛多失落嗎?你們知道他們的自信就是這樣被你們打壓掉的嗎?每個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他成績好我不否認,但他有多自私在班裏人緣多差你知道嗎?她聰明伶俐長得漂亮我也很羨慕,但我樂於助人連校長都誇我你們爲什麼看不到呢?我覺得你們應該做的不是跟別人家的孩子去比較,而是發現自己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去鼓勵他們,通過合適的方式幫他們改正缺點,這樣他們纔會更優秀。如果你們一味地拿別人的優點跟自己孩子的缺點比,他們就會覺得自己很沒用,樣樣都比不過別人。

有一次,記得那是公佈期末成績的下午,我得知自己的語文成績是95,數學成績是98後十分開心,一路蹦蹦跳跳的回家,向媽媽報喜。可哪想媽媽聽了之後臉色卻是由晴轉陰,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說:“你知道嗎?你們同年級的王潔語文97,數學100,你就考這點分還這麼高興,有什麼好高興的!”我頓時低下頭,自愧不如,好心情頓時灰飛煙滅。我真想大聲喊:“既然她那麼好,你讓她做你的女兒吧!”

《我想長成一顆蔥》裏的每一個故事都十分貼近現實,在書中,我好像看到了我自己的影子。從潘春春身上,我看到了我們這代人的嚮往、煩惱,也看到了爸爸媽媽那代人的殷切希望。我們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小孩,我們只能努力做到十全十美,可是試問一句:“爸爸媽媽們,你們就都是完美的嗎?”

  《我想長成一棵蔥》讀後感範文篇3

《我想長成一棵蔥》中主人公潘春春作爲獨生子,在全家的精心照料下渴望被培育成名貴的花卉,但潘春春卻說自己是錯養在花盆裏的草,可是家人怎能接受?在學校裏的朋友、果戈裏大街上畫蒙娜麗莎的流浪畫家的神祕身世以及失蹤的朋友,都讓潘春春的成長非常渴望獨立,想長成一棵獨一無二、與衆不同的蔥。

書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背古文的一段故事。媽媽總對潘春春說,你看某某家的孩子能把古文倒背如流,某某家的孩子又考了雙百,每每這個時候,潘春春總苦不堪言,甚至裝病來逃避,“別人是別人,我是我!”幸好爸爸並不捲入這場風暴。潘春春總搞不懂,爲什麼總要拿自己和別的孩子比?自己之所以比不過別人,是因爲永遠是媽媽當裁判,那些自己曾經夠得到的高處,如今就只能呆望着。他明白了自己從出生開始就輸掉了一場又一場大大小小的比賽,當別人炫耀着勝利光環時,自己只能落荒而逃。我對這幕深有感觸,是的,比對並無過,而家長們恰恰忘了一個最致命的問題——孩子究竟有沒有動力比,有沒有信心贏,一味地讓孩子望着金字塔的頂尖,卻不曾給他信心的階梯,就不能怪孩子低下頭來。

“你知道此時世界上還在發生什麼嗎?”是最令我深省的一句話,它沒有侷限。世界上有人此刻是憤怒的、傷心的,有人則反之快樂,我們不可能一一知曉人的心情和發生的事,我認爲我們只要做好自己,儘自己所能幫助身邊的人,就是一件偉大的事。

《我想長成一棵蔥》中主人公對未來充滿憧憬,他希望自己能獨立,而不是一直待在父母的懷裏,如同溫室的花朵,他想長成一棵蔥,一顆即使在惡劣環境中也能頑強地生長,不同凡世的蔥。我爲之震撼,我也要學會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