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遊褒禪山記》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

《遊褒禪山記》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3W 次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遊褒禪山記》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遊褒禪山記》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

  《遊褒禪山記》讀後感1

褒禪山後洞一遊,王安石感慨良多。明明遊洞諸人都懷抱探險求勝之心,卻因爲某個人一句懈怠喪氣的話就都一擁而出,錯誤地退了出來。爲什麼會如此呢?

王安石想到了古人。古人觀天地萬物往往有所得,是因爲他們“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言外之意是說,古人爲求一得,總是竭盡全力,深入考察的。“我”雖然探險失敗,但也應爲求得而認真總結。作者是從探險本身談開去的。一般人探險淺嘗輒止,畏難而退。王安石認爲要探險遊歷,就要去奇遠險惡之地,那裏纔有罕見景色,從這裏可以感受到王安石昂揚振奮的人生態度。但是這需要一些條件。

最重要的條件是有“志”。“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無志者,怎麼會有探險百倍的勇氣和堅毅不拔的意志?“志”的重要當屬第一。從這裏可以看出,王安石是一位志存高遠,識見非凡的人,他的志是鴻鵠之志,燕雀之志對他而言是不值一提的。有志,還須有“力”。

“力”是意志、勇氣和才具的總稱,這是個人成就事業的根本。“志”與“力”是個人主觀能動性的充分體現,但光有個人自身努力還不行,外物的幫助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則“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作者既強調“志”,又重視“力”和“物”,表現了樸素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但世事難料,即使一切俱備,也有欠缺東風的時候,“志”“力”“物”齊備,也可能失敗。王安石對此的態度積極、豁達,他說“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不可容忍的是有志不去奮鬥,可以接受的是盡志而失敗,王安石是北宋時代少見的奮發向上,意氣飛揚的人物,他後來變法阻力重重,屢遭打擊,卻矢志不渝,永不言悔,其人生態度與這篇文章的表述完全一致。

在論述立志,蓄力,借物時,王安石看似不經意卻又兩次提及要“不隨以止”、“不隨以怠”,這一點是他對自己參與遊洞又“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的總結。要做異事,得有異行,而衆人隨俗,常常抱志不終,王安石如此說,就是暗示,如果要求“非常之觀”,就得有點獨立而行的精神。王安石變法就是這種敢破流俗,特立獨行精神的表現。在當時的時代,王安石是個頗遭非議的人,即使蘇軾這樣頗有識見的人也喜歡對他進行嘲弄。但是王安石並不因此而刻意改變自己,他執意改革,盡志無悔。

縝密嚴謹的思想,奮發向上的態度和不順從流俗的作風,透過這些品質,我們可以看到四年後開始走上改革之路的未來改革家的清晰的影子。

  《遊褒禪山記》讀後感2

在我們的人生中,有很多的旅行,我們雖然從出生就就是有自由得,但是我們擁有者掌控自己命運的能力,甚至根本沒有方向,所以我們根本無法感受到生命的美妙,我們大多數人都只是跟着旅遊團,卻都不敢獨自去旅行。在《遊褒禪山記》中,我非常敬佩王安石的一番話,是:“夫夷以近,則遊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世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道路平坦距離又近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多;道路艱險而又偏遠的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偉、珍異奇特、非同尋常的景觀,常常在那險阻、僻遠,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沒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達的。有了志氣,也不盲從別人而停止,但是體力不足的,也不能到達。有了志氣與體力,也不盲從別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亂的地方卻沒有必要的物件來輔助,也不能到達。”

其實,我們應該努力的去探索這未知的道路,而不是在已知的道路上安逸享樂,這麼做是不對的,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告訴我們只要我們有意志力,力量和藉助物,才能到達自己理想的境界,但是如果自己的力氣明明可以達到但卻沒有達到,那這就太可惜了。如果自己盡力了也還是沒有達到,那就沒有什麼可以感到可惜的了,因爲至少我們還努力過。

通過這篇文章,我們也能夠看到,如果我們要想看到奇麗的景觀,就一定要有這種力圖精進,永攀高峯的精神,也只有這樣,我們的中國在會更加的強大!

  《遊褒禪山記》讀後感3

一代大文豪王安石在《遊褒禪山記》這篇文章中提出了“盡志可以無悔”這個觀點。我十分認同。

列寧曾經說過:“人沒有理想就成了動物,理想推動着進步。”由此看來,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理想、志向。但是現實生活中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實現志向,取得成功。有一位作家就曾經說過:“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奮鬥。”這句話一針見血的指出,奮鬥的意義遠大於成功。

而王安石提出的“盡志”不就是指在通向成功之路上的“奮鬥”嗎?是的,成功源於奮鬥。但是,奮鬥並不都一定成功。有些奮鬥者歷盡艱難困苦卻與成功無緣,或者因爲各種原因沒能看到成功,但他們的奮鬥爲後繼者開闢了道路,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教訓,他們的奮鬥仍具有重大的意義。歷史不會單憑成敗論英雄。

就像提出“盡志可以無悔”的王安石,他試圖變法,改善百姓的生活,他用盡了一些方法,努力奮鬥過,但最終沒有成功。他盡了他最大的努力,他可以問心無愧。我們後代也同樣不會因爲他的失敗而視他爲一個無能的失敗者。他竭力爭取的過程不同樣值得我們欽佩嗎?

人生正如一條曲線,轉折多變,人們總希望自己的一生能像一條直線那樣一帆風順,然而,卻時常事與願違,曲線的人生需要經受許多磨練。盡了力不能獲得成功的事在這樣的人生中屢見不鮮。如果只是因爲盡了力卻不能成功而一蹶不振,那怎能獲得成功?所以,失敗了並不要緊,只要你認爲在這條路上盡了力,自己問心無愧就行了。

只要生命不止,就奮鬥不息;只要沒有成功,就繼續努力,就算最終與成功失之交臂,也是不需要覺得悔恨的,因爲“盡志可以無悔”。

  《遊褒禪山記》讀後感4

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是一篇以小見大,借遊山說明治學的道理:一是反對半途而廢,提倡深入探索,並分析了"志"(志向)、"力"(能力)、"物"(物質條件)"三個條件"及其相互關係;二是反對道聽途說,以訛傳訛,主張探本索源,深思慎取。這兩點講的'雖只是治學,但卻反映了王安石那種百折不回、敢於創新的改革家的思想作風,在今天仍有啓發意義。

王安石在遊記中說:古人對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進行了觀察,往往有心得,是因爲他們思考問題很深刻而且沒有什麼東西不加以觀察,道路平坦,距離又短,遊覽的人就多;道路艱險,距離又長,來到的人就少。世界上的奇妙雄偉的壯麗很不平常的風景,卻往往產生在艱險遙遠、人們很少到達的地方。所以,不是有理想的人,是不能到達的,有了理想,又不盲從別人停滯不前,走到黑暗得看不清路的地方,沒有外力來幫助他,也不能到達目的地,但是足力完全可以走到(卻沒有走到),這在別人看來是可笑的,在自己看來是值得悔恨的;盡了我的心,仍然不能到達目的地,自己可以不後悔,又有誰能譏笑我呢?

無論辦一件什麼事,大事也好,小事也好,只要盡心盡力地去幹,都是成功的,至於結果如何,那是另一回事。馬家軍擁有"東方神鹿"之稱的王軍霞,在奧運會獲得了5000米跑世界冠軍,在10000米跑時只得個亞軍,但她盡心盡力去拼搏了,仍然是中國人的自豪與驕傲。馬慶洲經常說:"幹事努力不努力是我們個人的事,成功不成功是上帝的事!"我們只能努力去幹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至於結果如何,不是我們所能左右的。就象文學創作,馬慶洲在一些報刊上談到:"寫出來是第一種成功,刊登不刊登都是第二種成功。"爲什麼要這樣說呢?世界上很多事,不能以成敗論英雄,有些事情今天看來可能是成功的,明天再看時可能就又是失敗的;一些事今天看來是失敗的,明天再看又是成功的。要以成功論英雄,怎麼定這個"成敗"?岳飛是成功者,還是失敗者?屈原是成功者,還是失敗者?萬里長城在秦朝就是罪惡的,今天就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如當時長城就有這麼高的榮譽,孟姜女還敢把長城"哭倒"八百里?

成與敗不是我們個人所能預料和決定的,我們要有成功的方向,向這個方向努力,探本索源,查出事情的真僞,發現事物的本質,然後再考慮這些事情合理的成份,哪些是該吸取的,哪些是該捨棄的,認出了廬山真面目,纔好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山上攀登,最終達到山巒的頂峯,覽盡無限風光!

現在我們很多人在幹事業上,往往見難止步,或聽信了別人的一兩句話就信以爲真,別人說萄葡是酸的,自己就不敢再嚐了,哪怎麼知道萄葡的滋味?別人的話不是不可以聽,但聽了以後要分析、要揣摸,看看是不是有合理的地方,還是有誇大其詞的成份。寓言《小馬過河》中那隻小馬在過河時遇一鬆鼠,說那河深得不得了,千萬別過;小馬又遇一頭老牛,老牛對小馬說,那河淺得很,只能溼過腳面。小馬沒聽它們的,自己去試了一下,結果是:那河水沒有松鼠說的那深,也不象老牛說得那麼淺。小馬如不去"探本索源",怎麼知道那河到底有多深。遇事要了解它的真相,一是要親自去試一試,二是要善於思考,三是要善於總結經驗。有了這幾條,你就會逐步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遊褒禪山記》讀後感5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此爲志也;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此爲志也;遊山覽水尚需有志,人又豈能無志也?

讀罷了《遊褒禪山記》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像平靜的湖面投進了一塊石頭泛起一圈圈的漣漪。作者獨具慧眼,闡明瞭“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這個道理。想一想,在古今中外的名人哪一個不是有“志”才成功的?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瑪麗。居里爲了提煉“鐳”,不怕失敗,一次又一次地實驗,取得了成功;童弟周爲了努力學習,在路燈下刻苦努力,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愛迪生爲了發明電燈,試了1000多種不合適的材料,當時有人取笑他,但他全不顧及這些,努力地堅持,才選用了鎢絲;李時珍爲了寫《本草綱目》,自己試償草藥,花了27年才著成了這本書……

然而想一想自己,做了一個又一個計劃,卻沒有一個能夠堅持下來的。就拿前幾天的事情來說吧。我原本制定好了早上七點起來背單詞,但因前一天多看了幾眼電視,而一覺睡到天亮,媽媽叫我起牀,我回了聲“煩死了”便倒頭就睡,這還不算什麼,早上吃完飯,本應寫作業,卻看起了漫畫書;下午補習後回家,本應該上網學習,卻打起了遊戲;晚上也應作題,可我卻看了電視。一個“天衣無縫”的計劃就這樣被我的懶惰給“泡湯”了,比起那些名人,我真實無地自容啊。

讀了這篇文章,我深知無志者的後果,所以我要改正這些毛病,有志者事竟成。我會成功的。

  《遊褒禪山記》讀後感6

最近剛學習了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讀後第一感想是哪個怠而欲出者很冤枉。首先想爲大家解釋一下:怠,懈怠之意也。這懈怠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爲鬆懈懶惰。

或許那位先輩是膽小了一些,鬆懈了一些,懶惰了一些,但他一人說如果不出去火把就滅了。結果一起遊玩的人都出來了。而出來的人又有人責備這位先輩。連作者王安石也感覺後悔聽了這位先輩的話。但這一切都應讓這位先輩來承擔嗎?

非也,非也。這位先輩只是一句意見性、提示性的話,又沒讓其他人非得跟着出來不可。其他三位完全可以不跟着出來嘛。是擔心他一人出來有危險嗎?那可以由一人陪同,其餘二人繼續自己的遊玩嘛。是因爲給怠而欲出者面子,所以不好意思回絕而跟着出來嘛?本人估計其他三位也有些擔心也有些怠,只是因爲面子不好意思說罷了。有敢說的了,也就有了個臺階下了。但最後敢說出心裏想法的人卻因爲火未滅未發生危險而成了被責備的對象了,成了背黑鍋的人了。

我們假設一下,如果那四位先輩們聽了怠而欲出者的話後,都沒有采納而沒出來繼續往前探索,而火把真的滅了。他們很難出來,他們就又會說還不如聽某某某的意見早出來呢!()然後再責備第一個提議繼續往前走的人。如果由於前面氧氣含量低,或遇到一隻生活在洞裏的猛獸而生命遇到威脅的話,那麼他們可能會非常之痛恨那提議繼續往前走的人。

我發現他們缺乏一種自我批評的精神,只學會了批評。尤其作者王安石,不止缺乏自我批評的精神。他遊玩完了,也領會了志、力、物三者的關係。爲何不重遊一次呢?而是去後悔聽了別人的話當時三十四歲的他不會力不足吧?你發了一大堆感慨。感覺你啥也明白了。你不會沒有志氣吧?當時人舒州通判的你不會沒有外力吧?不會買不起火把找不到人和你再做伴吧?既然照你所說。你力志、物都有爲何不重新遊玩一次,游到不悔呢?你或許會說當時天色已經晚,或許這是一篇追記,寫的時候早已經離開那了。噢,停,想不做理由很多。我就感覺奇怪了。你——王安石!爲何只會發感慨,講道理?爲何自己不去堅持不懈?爲何自己去後悔去悲哀?難道你做的非常好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你當時不就應該實驗一次,憑何去教育他人呢?

你——王安石,應該當時就得準備重遊一次。游到不悔爲止!瑣記讀後感禮記讀後感登泰山記教學反思

  《遊褒禪山記》讀後感7

讀了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以後,我忽然間想到了許多。

《遊褒禪山記》是一篇以說理爲主的遊記,所寫的雖然是一次不能盡興的遊玩,但王安石卻能從這次遊玩當中悟出人生的哲理,寫下這樣的名篇。這不由使我想到,對於身邊的小事,我還是缺乏關注。其實每一件小事的背後,都蘊藏着它的奧妙,只有多加關注,善於觀察,才能發現它的奧妙所在,或是哲理,或是樂趣這就是我讀這篇文章的第一點收穫。

在這篇文章中,有許多名言警句,而這兩句話卻給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其中一句爲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這句話告訴了我們做一件事所應持有的態度,這就是要盡吾志。一個人不可能每一件事都取得成功,但是不管最終的結果如何,我們都應該盡我們最大的努力把事情做好,我們都可以高聲地說:我已經盡力了,我可以無悔了!在這裏,我想順着王安石的觀點,作一些補充。盡吾志,可以無悔,並不是說可以滿足。成事者,固可喜,但應該想方設法地去提升自己的能力,爲下一個成功做好鋪墊。而敗事者,更應該從中吸取教訓,爭取把這件事做好。另一句話是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這句話說出了做學問的態度是深思而慎取。這是告誡我們不要人云亦云、以訛傳訛,而是應該有懷疑的精神和考證的毅力,否則就是盲從。在生活中,對一些報道、甚至一些被認爲是權威的事實要敢於懷疑,然後考證其正誤,這樣,我們才能在生活中清清楚楚,不爲虛假所迷惑。

真的要感謝王安石,感謝他寫了這麼一篇文章流傳後世,讓千年以後的人讀了仍然受益匪淺。

  《遊褒禪山記》讀後感8

王安石在《遊褒禪山記》中雲:“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爲能至也。”

是說也,其義易見:有志纔有成功,立志乃成功祕訣。

放眼世界,千古風流人物,無不雄心勃勃,立志高遠。波蘭著名女科學家居里夫人,早年立志獻身科學。她在艱苦條件下,依靠簡陋的實驗設備,日復一日地對一噸瀝青鈾礦的殘渣進行提煉。經過四十一個月的奮鬥,她終於在一九零二年發現了鐳,開闢了科學世界的新領域,被稱爲“鐳之母”。在她通向成功的腳印裏,凝聚了生活的艱辛,失敗的懊惱,喪夫的悲痛。她跌倒過,但又頑強地站了起來。她被一根無形的支柱支撐着,那就是——要實現自己的宏願。

再如我國史學家司馬遷,爲了完成《史記》這部光輝著作,他踏遍了祖國大半山河,探訪古蹟,考察風土人情,渡過了浪跡天涯的漂泊生活,才爲《史記》積累了豐富史料。

可見,一個人一旦有了志向,他就會百折不撓,百迂不回地向既定的目標挺進。艱難、險阻又何足掛齒?一個人一旦堅定了志向,他就會全身洋溢生機,活力,奮勇向前,探討研究,大有猛虎下山、蛟龍出海之勢。

駐足看着我們中華的民族的驕傲吧!古有臥新嘗膽的越王勾踐,聞雞起舞的祖逖,映雪讀書的孫康;今有凜然正氣直對敵人槍口的夏明翰,使中國擺脫貧油國之名的李四光,身殘志不殘的張海迪等等,諸如此類,舉不勝舉。他們哪一個沒有立下壯志?他們勇於奮起,他們敢於拼搏,他們執着追求,其內在動力也就不言而喻了。

“有志者事竟成。”成功,多少人夢寐以求;成功多少人翹首期盼。然而,成功不是一想就來,一盼就到的。古人曰:男兒志在四方。可當今社會上有些男兒志在何方呢?他們志在吃、玩、賭、鬥,他們期待幸運之神帶着他們需要的一切來臨,令人可笑可嘆。更有甚者被子成功薰昏了頭腦,爲了能夠成功,不,應該說爲了達到某種目的,竟不擇手段、投機倒把爾虞我詐。表面看來,似乎大丈夫氣派十足,某些勢利無知的人有的還爲他們豎起大拇指。悲哉!殊不知,成功的道路上是容不得半點虛假的。這種做法並非有志者所爲,而是庸者的一種表現。

若要問:怎樣才能走上成功之路?何妨首先捫心自問:吾志何在?

  《遊褒禪山記》讀後感9

經驗總有驚人的相似又有不同的哲思:王之渙曾在高樓吟詠“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杜甫“裘馬清狂”、“望嶽”歸來,高唱“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是啊,難怪王荊公從褒禪山走來,秉燭且行且嘆,悔其不能極盡山洞,悔其未能領略“無限風光”,悔其與“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失之交臂。

人生百年,曾看到絢爛如朝霞的歡樂綵帶,也發現過黯淡如愁雲的痛苦癥結。王荊公未能把褒禪山的山洞美景盡收眼底景韻涵養其心雅趣告知世人,可他的“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成爲世人之警示,用他的失敗集結成一種智慧:無論是治學還是處事,需要有堅定的志向和毅力,更須全力以赴、堅持不懈之精神。

清晨,我與學子朗讀一本書,生活中的糾結忽然被打開。我們完全可以摒除李密心中的苦衷和所處時代的尷尬,他立志“供養祖母”、冒死“拜表以聞”,先乞養祖母后報效朝廷,這種慈光朗照我心。終於,孝情打動了晉武帝,四十四歲的李密立志報答祖母感動了千萬學子,志在,孝行,李密是忠孝兩全的李密,雖如履薄冰,命懸一線,但李密做到了。奏章有限,孝忠永存,有志者可以達也!

距離李密的奏章五百多年後,柳河東說:“段太尉逸事有三……”段太尉何許人也?是勇者,不畏權貴;是仁者,爲民請命;是清者,拒絕賄賂。他是精神的踐行者,出發前,如果沒有立下必死的志向,他可以在無賴軍士殘殺無辜百姓中知難而退,他可以在焦節度使威逼饑民交租時保持沉默,他可以在朱泚謀反時唯唯諾諾明哲保身,可他不是,他的志向如同封存的“大綾”,歲月更替,光彩依舊照人,精神依然秉照後人。生命有涯,精神無限,有志者可以達也!

細數經典史學古籍,我們有太多綿密的情結,但有一個情結總是屬於司馬遷的。他42歲時開始創作《史記》,47歲陷李陵之禍遭宮刑,52歲時完成《史記》。十年啊,一個圓,一個願,這是生命的曲線!這是血淚的曲線!他說:“所以隱忍苟活,幽於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世也。”假如復活司馬遷筆下的歷史人物,不失豪壯、雄偉、韜略,無不風塵僕僕、栩栩如生,司馬遷,真丈夫也!皆因“垂空文以自見”,立志發憤著書,所以,《史記》是如同司馬遷的人格一樣,那麼完整,那麼完美!境界與文采永存,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歷史總有寫不盡的立大志行大德的人,現實生活也不乏其人。

捧起飯碗,我們忘不掉“泥腿子專家”袁隆平,於上個世紀60年代就開始了雜交水稻的神話,他幫中國千千萬萬人民實現了有飯吃的目標,如今,他成爲國人敬仰舉世矚目的科學家,他還有一個大志,那就是畝產900公斤,這是一個多麼了不起的目標,年過7旬的他還忙碌在田間在實驗室。

翻開報紙閱看新聞,諾貝爾物理學獎楊振寧、李政道,航天英雄楊利偉、翟志剛,打假鬥士方舟子,立志“裸捐”的慈善使者陳光標……哪個不是這樣的人?

  《遊褒禪山記》讀後感10

我看“盡吾志可無悔矣”——死亡可以等於新生。

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在我看來是一個英雄在紙上雕刻下來的印記。他在裏面所表達的向上精神,在我看來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這種精神所帶來的後果,我們可以想象,也像是一個雙刃劍一樣的,能夠輕而易舉的摧毀任何一個堅強的人。王安石不就是這樣的例子嗎,在他的晚年,變法失敗後心裏只怕是只剩下一片廢墟,曾經的豪言壯語化作烏有,成爲了世人所拋棄的遺骸。

所以,“盡吾志可無悔矣”諸如此類的話,只怕是只有在年輕氣盛的時候才能說得出的了。

當年的王安石,剛過而立之年,與朋友共登褒禪山。當他們極具冒險精神的一起擁着火把走進山洞的時候,恐怕還沒有人會注意到後面的事情。就在他們看見各式各樣的奇異景物的時候,有人倦怠了,說了一句“再不出火苗就沒了。”其他人這時才從身邊奇異的景物回過神來,看了一下那簇火苗,心中一種莫名的陌生感驟然升起——是的,每個人都在在意着遊山玩水的事情,自然也就沒有關注身邊的這簇火苗了。而當他們現在看到這簇火苗的時候,心裏又有多少滋味是能夠表現出他們對這簇火苗的信任的呢。或許在那時,他們心裏更多的是自己被困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山洞裏的情形。

所以,一行人便一起走出了山洞。

當他們出來後,發現了事實是“火尚足以明也”。於是一行人便開始責怪起那個提議出來的人來了。

王安石當時也覺得自己未能玩的盡情,實在是有憾。但是我覺得他一定是正視了自己害怕被困在山洞裏的想法,因爲文章中寫到“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其中的“物”,我們完全可以理解爲照亮一行人的火把。所以,王安石雖然覺得自己此行有憾,可是他絕對不會對那個“怠者”有過多的責罵,頂多算是發發牢騷而已。相反,如果那個怠者會因此而生氣,那隻能是他自己的問題。

那麼這也就是說,王安石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對自己此次出遊的心得總結上。於是他得出了兩條結論——“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另一條就是前面說的,“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出於文章的題目考慮,這裏不說前者。

能夠“盡吾志可無悔矣”的人,用現在的話來說都是一些“玩”到了極致的人。而這些人,我們常稱他們爲英雄。遙想燕國危亡之時,荊軻能夠獨自一人踏上西向不歸路,且因燕太子之言而“終已不顧”,最後在秦王殿下使嬴政“目眩良久”。遙望秦漢風雲交疊之際,唯有項羽者敢破釜沉舟,再後來在用三萬鐵騎面對劉邦五十六萬濤濤大軍。再看清末的曾紀澤,孤身直入龍潭虎穴,硬是靠自己一身錚錚鐵骨換回了伊犁,改寫了弱國無外交的歷史,爲世界所震驚。

而王安石,和這些英雄一樣雖然只作爲歷史的一瞬存在,可是他毫無疑問也想要成爲這樣的人。所以,褒禪山上的遺憾算什麼。即使自己要趁着年輕氣盛才能這樣的文章又算得了什麼。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難道不需要考慮人生的短暫?難道不需要考慮,若有一天,碌碌無爲的我們會因虛度光陰而感到痛苦?難道不用考慮自己對社會的責任,只是甘心做一條寄生蟲?

這一切問題在王安石這樣的英雄人物的眼裏,都是否定的。正如羅大佑曾經寫下的一句話:這裏沒有不痛不癢的歌。同樣的,王安石也不要有不痛不癢的人生,他覺得自己應該要活出一些色彩來。

然而,這個世界回報給他的又是怎麼呢?或許是無盡的黑暗,把他困在了一個不爲人知的山洞裏,光明的火把甚至照耀不到他的屍骸。他這樣的孤膽英雄,到最後恐怕只能在陰冷幽閉的山洞裏掙扎地生存了。

這其實讓我想到一些孤獨的人,並使我覺得,孤膽到最後的結果很可能就是孤獨。項羽荊軻云云就不說了,像卡夫卡一類的文人,拿破崙一類的半神式人物,也和他們一樣,得不到正常人應有的幸福,只好(或許也只能)在不斷的背叛與生離死別中結束自己的一生。

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既然“生死”對於這個世界上的一切來說是兩堵我們永遠無法逾越的高牆,那麼也就是說沒人知道死後的世界會是怎樣的。所以那誰又能說死亡對於我們不是到另一個世界的另一種新生?而還在這個世界的我們,在煥發光彩的之前之後,又爲什麼要畏畏縮縮,不爽快的以一種樂觀心態活着?即使不能夠樂觀的活下去,那也不必放棄,因爲我們應該相信,生命是不會有終結的。而讓生命存在意義的方式,恐怕也只有像年輕時候一樣不斷的奮鬥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