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紅樓夢》有感作文8篇示例

讀《紅樓夢》有感作文8篇示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92W 次

序言

讀《紅樓夢》有感作文8篇

這學期選修《中國小說欣賞》,借這個機會,我利用早讀課引導學生讀名著,寫讀後感。半學期過去了,我佈置了一個作業:就你所讀過的名著,選擇其中你最有感觸的再寫一篇讀後感,強調寫真實感受,自擬標題,字數不限。學生交上來了,我感覺到這次作業的質量明顯高於以往,內心頗爲高興,現將部分作品錄於此地,以作紀念。

倘使給我座紅樓,我活不出她們的夢

------讀《紅樓夢》有感1

自小,長輩及成年人說,做夢只是不切實際,自己一人橫臥榻上難成眠,成眠即做夢,這是很多人都有的經歷。《紅樓夢》夢得真實,975位人物呈獻於眼前,幾百道豐盛菜餚列入藥膳寶典;但卻又夢得虛幻,大家業瞬間敗落,人丁迅速成了空,紅顏猝逝,衆芳碎。

我不愛賈寶玉的粉面桃花和那沉溺於姐妹的嬉鬧。他虛度年華於大觀園,耗青春於祖宗基業,與其說是不愛仕途,不如說他只是慣於榮華富貴而產生的無端浪漫思想,因爲金銀給他安定。幾番也沒逃脫命運和凡塵回到天界聖地,也只能說是沒志氣,終只能清靜六根,昏眠佛界。

我不愛林黛玉的皺眉自嘆,我想過,十五歲父母皆去,一人獨自到賈府投靠親戚,凡事小心謹慎,時時在意,步步留心,憂心地行走在陌生的沒有家的氣息的大觀園,卻並未讓賈府的人多麼喜歡她,只是她一個人望花獨憐,拭淚啼哭,自怨自艾。她卻又因自卑而敏感尖刻,最後變成了事事疑心,讓大家都不敢接近。也許,她最大的慰藉,就是寶玉的心。只是,那也是她的傷,那是比曾經葬下的花還要悲憐的傷。

辥寶釵,我愛,可惜,她只是得萬人心,卻守不來一人歸。

給我紅樓,我活不出她們的夢。

無以深究

——讀《紅樓夢》有感2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林黛玉。”後人百年揣測,或依詩文或依背景。因爲曹雪芹的不完而終,《紅樓夢》便沒有了結局。也許就是如此,《紅樓夢》更有意蘊。高鶚的續寫,大多數人都有所否定,而他只是寫了自己心中的結局,僅爲一本小說,我們又何能言其對錯,從一開始這就無以深究,因爲沒有結果。

更不可深究的是其內容,文章每一處都步步牽引,字字相加。以往讀書,匆匆而過。有些一旦知曉了開端,那結局也有些瞭然,餘了那些穿插進的情節,有時也會讓人有些唐突,但《紅樓夢》卻不會。若有,則只能說明你未曾仔細的品,那如同一張早已織好的網,每一處都必不可少,前一筆都是下一筆的暗示。

早在開始,曹雪芹就埋下了引子,“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裏埋。”不算美好的隱示或亦說只是讀之人感覺的隱示,可那就是清楚的一根線,所有的針都被系在其上。細品每一個字義,似乎總有些道不盡的意味,然後所引發深層意思越來越多,每一種都有依有據,對立、矛盾觀點的證據卻都出自於《紅樓夢》原文。很多時候,也許刻意的暗示意義,都是我們的想象,可這所有的想象最後都又會變成“可能的”“不是妄談的”,我想,這纔是《紅樓夢》的偉大之處。越是深究,意味就越多,可以說是無盡。

曹雪芹的十年,又是多少人終生都究不透的“霧”。

“紅學家”太多,“一百二十回”的章體被他們評了又評,他們本知沒有結果,可總是致力於一生,這就是《紅樓夢》所下的“毒”。

“任務解析”“背後意義|”、情節分析”……前人說的太多。而我讀後之感僅是:無以深究。

無以深究,這裏,是褒義。

你的辛酸,我明瞭

——讀《紅樓夢》有感3

《紅樓夢》中的人物達到了900多個,而且各自特色鮮明,栩栩如生。

黛玉在賈府中總是認爲自己一無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紙,皆和賈家的姑娘一樣,那些小人沒有不多嫌的。或許在別人看來,這都是因爲她多愁善感、小心眼,可是我不這麼認爲。

因爲對她來說,自己一個體弱多病的女子,生活在別人家裏,總會有許多的不適,不可以放任自己的小脾氣,不可以隨心所欲地吃穿用,不可以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也不會……因爲這衆多的不可以,使她變得敏感,連下人的臉色都得要看,卻也無能爲力。

就像我小時候,媽媽很忙,就把我放在叔叔家。我的飯量本來就挺大,剛去時,並沒有想太多,就把它當作自己家一樣,能吃多少就吃多少。可是漸漸地,我發現他們對我冷淡了許多,似乎我的.一舉一動都被他們所厭惡。因此,我變得內向了,不敢再吃那麼多,似乎笑都不敢笑了,每晚都在被窩裏想媽媽、想爸爸、想我的家人,懷念在家的自己,不自覺的淚水就打溼了我的枕頭。

所以,黛玉的那種性格,在賈府中生活時的內心的辛酸,我感同身受。只想對她說句:“你的辛酸,我明瞭。”

是誰害死了黛玉

——讀《紅樓夢》有感4

一棵小草要如何報答用清泉澆灌了自己的神者?唯有他化爲人形,用一生的淚水報答。

她們出衆的才華令人歎服,美麗的面容讓人神往,然而她們的悲慘結局卻讓人悲傷,誰破壞了黛玉的夢想?兩個戀人真心相愛卻不能相守。

是王熙鳳,一局偷樑換柱迎合了一些人卻害苦了更多的人。

因爲她的計策,賈母的“命根子”完婚了,賈家後繼有人了,王夫人的寶玉有希望了,賈政可以放心上任了;因爲她的計策,黛玉都不能再做夢了,帶着遺憾把詩稿焚燒,讓愛化作一縷青煙;因爲她的計策,寶釵走上了一條悽苦,冷寂的人生之路;因爲她的計策,寶玉失去了知己,沒有了牽掛,奔青燈古寺而去……

追根溯源,害死黛玉的不是王熙鳳,而是賈府。

黛玉那麼單純,她只想要自己的愛情。但是,豪門深似海,無論是賈母,王夫人還是胡道長那些外人,還是襲人,晴雯那些丫頭,都盯着二奶奶的位置,她單薄的身子,如何能承受住來自各方面的壓力?賈府的那些人,那些事,帶走了異鄉的黛玉,害死了可憐的黛玉。

真的是賈府害死了黛玉嗎?那又是誰害了賈府?

林黛玉來賈府是投奔親戚來了,賈府用禮儀接待了她,但是賈府根據當時的標準也爲寶玉選媳婦當然不會選擇體弱多病的黛玉,他們根據黛玉的性子,又愛生病大膽推測將來定是個活不久的人,他們不敢要,葬送了黛玉的愛情和生命。

從她住進“瀟湘館(消香館)”那一刻就註定了她香消玉殞的悲慘結局。

在那些種種悲傷的背後,隱藏着無數古代女子的命運,無論是掙扎着的、反抗着的、還是接受着的,最後她們都帶着深深的遺憾,離去……

是誰害死了黛玉?到底誰是殺死他們的真兇?

是誰?

誰解其中味

——讀《紅樓夢》有感5

我不是尊崇紅學之人,亦不是熟讀《紅樓夢》之人。但對最近幾天我所剛開始理解的紅樓夢,卻頗有想法。

剛開始瞭解《紅樓夢》,我只以爲這是一本寫一羣小女人和小男人之間談情說愛的故事,藕斷絲連。其實不然,真乃大愛無限也。在人們的印象中,林黛玉和薛寶釵像是一對情敵,互相敵視,但經過兩個坦誠的相處,卻情深似姐妹,關心備至,倍顯真情。但此書中的結局卻都以悲劇收場,則體現了作者那個時代女性的悲慘命運,像濤浪中毫無還手之力的一片枯葉,在現實的陰霾中沉寂。

還淚的芳魂

——讀《紅樓夢》有感6

以前,總是認爲中國的古典小說不怎麼好看,文字雖然比課文裏的文言文要好理解,但還是覺得拗口,而且一部小說總要反映些什麼社會現象,總覺得沒什麼趣味。

對《紅樓夢》感興趣純粹是偶然。有一次看電視,無意間把頻道翻到百家講壇,聽到裏面講《紅樓夢》,說林黛玉這一生只爲“還淚”而來,印象中那個滿腹才情女子的命運竟如此的可悲。讀了《紅樓夢》但還總覺得對“林妹妹”不是很瞭解:說她小肚雞腸,但她卻又十分明事理;說她自卑,但她同時卻又十分的自傲。多讀幾遍後才發現,林黛玉真的是一個“可憐”的人。她習慣性地將自己的自卑隱藏在自己的驕傲之後,她習慣性地讓人們看到清高、孤傲、不近人情的自己,她習慣性地用自己的小心機,自己的尖酸刻薄去對待他人,即使這樣的她得不到大家的喜愛。不是她不願與人親近,是她的自尊心和寄人籬下無可奈何的辛酸與自卑逼迫自己如此。

但我認爲林黛玉也有自己的幸福:小的時候父母疼愛她,讓她學習普通深閨女子們很少接觸的詩詞歌賦;到了賈府後,賈府上下也都對她疼愛有加,先不說這疼愛是真是假,大家還是關心她的,她比同時代的女子要幸福的多,她體驗了真正的愛情,雖然最後與賈寶玉沒有有情人終成眷屬,但她也比薛寶釵要幸福,因爲她體驗到了兩情相悅的愛情。

她的《葬花吟》讓我印象十分深刻,每當看到那首詞時,總覺得眼前會出現一幅畫面,一位素衣女子,用錦帕將掉落在樹下的花瓣小心翼翼的包起,再小心的將它們“埋葬”,這彷彿也是她自己的命運。

她是悲哀的,因爲她最終還是還完淚化爲一縷芳魂消失;她又是幸運的,因爲她擁有了一段在那個社會別人不敢奢望的愛情。

我感受到了《紅樓夢》的經典

——《情真意切釋猜嫌》讀後感7

《紅樓夢》這本名著,我從來都沒有興趣讀,自老師給我們上《情真意切釋猜嫌》這一課時,我才感受到本書的經典。

從課文中寶釵勸黛玉及時治療,讓她如何治療,表明了寶釵對黛玉的關心,並非奉承討好,黛玉病重前來探望,建議黛玉吃燕窩治療,這讓黛玉坦誠地對她說出了自己寄人籬下的感受:苦悶、憂慮、無奈。當黛玉說自己身世不好時,她說她和黛玉一樣,雖有個哥哥不如沒有,只是比黛玉多個母親“略強些”,這使他們的關係變得更加融洽,兩個說悄悄話心心相印,情同姐妹。

從文中可以看出:黛玉自幼多病,多愁善感,寄人籬下,性情敏感,生怕被別人看輕。因爲她敏感,所以做什麼事都覺得怕別人說她,使得她多愁善感。

我最大的感受是真誠坦然地去對待別人,這樣纔會有更多的朋友,大家纔會相信你,還有要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會拉近彼此的距離。

溝通藝術

——讀《情真意切釋猜嫌》有感8

《紅樓夢》這部偉大的作品,不僅讓我們見識了許許多多的活靈活現的人物形象,見證了寶黛的愛情故事,從中我們還可以學到許多爲人處事的方法。

現在的社會越來越複雜,各種各樣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所以人際關係很重要,溝通已成爲了一門藝術,掌握好交往的藝術,已經成爲了社會生存必不可少的條件。

從《情真意切釋猜疑》這一節中就包含很多的待人處事的方法,薛寶釵與林黛玉之間有很大的誤會,在這次的探病過程中,寶釵用自己的真心實意與恰當的交流方式讓黛玉敞開心扉,坦誠交流。

首先,她沒有像其他人一樣,讓黛玉喝藥,而是從食療方面入手,是藥三分毒,可見她對黛玉的用心,後來又設身處地的爲黛玉着想,把自己的遭遇同黛玉的作比較,讓人感到很親切很貼心,爲黛玉送燕窩,雖然事情不大,但暖人心,徹底讓黛玉敞開了心扉,兩人從此成爲好朋友,這交往的方式多麼重要啊。

每天我們都要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做很多事,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但我們只要注意方式就可以讓它變得更好。在溝通上我就有切身感受,自己認爲事這樣做沒有什麼,但對於別人來說可能就不一樣;同樣地說一句話,對於自己可能沒什麼,但每個人的經歷不同,性格不同,同一句話的感受就不同。說話做事之前想一想,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當然,前提是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用我們真心真意。

在賈家這樣的一個家族,說話很重要,同一句話意思相同,但表達方式不同,這話就變味了,細細品味慢慢讀,你會發現其中蘊含的人際關係是多麼的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