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名人傳》有感11篇大綱

讀《名人傳》有感11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8W 次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讀《名人傳》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名人傳》有感11篇

讀《名人傳》有感1

貝多芬,1770年12月16日出生於萊茵河畔科隆附近波恩的一所破房子的小閣樓上。他的童年充滿了艱辛與困難,他在那裏拼命奮鬥了二十年,卻毫無作爲。但每當他回憶童年以及童年過往的地方時。那份憂傷的情感中依然帶有一絲溫馨。後來,革命炮火蔓延到了波恩,他被迫去維也納謀生,書寫了他傳奇的一生。

然而就在貝多風一帆風順之際,聲名如日中天之時,不幸的命運降臨在他的頭上——他有了耳聾的疾病。這是很殘酷的打擊。爲了怕人發現這件事,他變得愈來愈孤僻。1802年貝多芬遷到離維也納一小時車程的村莊作曲。但耳疾惡化使他痛苦萬分。後來,貝多芬又因康德的哲學觀重拾信心。1803年寫出了雷霆萬鈞的第三號《英雄》交響曲。在苦難與不幸面前貝多芬時時“扼住命運的咽喉”,以及樂觀的態度從事音樂創作,留下了不少的傳世之曲。

貝多芬的一生無疑是一個悲劇。“妻離子散”“父母雙亡”,耳聾,貧困,再加上一系列的疾病,足以令人崩潰。但他依然樂觀地面對生活。“即使深陷憂傷的深淵,貝多芬仍然要歌頌歡樂,這是他終生的計劃。”我不由得對他肅然起敬了。一個似乎被世界拋棄的人,卻仍然能夠坦蕩的面對生活中的任何不幸,仍能在絕境中苦中作樂。估計這也是他爲什麼能成爲偉人的原因吧。

是啊,樂觀是種積極的生活態度。苦中作樂當然更進一步——它是經歷了風雨之後哪種坦然的處事能力。多少人在陷入絕境時,選擇了自我放棄亦或者後退。又有多少人在享受着逆境中的成長,在苦中創造了歡樂。記得剛上初一時,繁重的學習壓力和班幹部的繁瑣工作快壓得我喘不過氣來,但是我知道“當你無法適應外界時,你就只能讓自己學會適應外界”。漸漸地,我把所有繁忙的工作看做了無數場遊戲。把學習看作一種挑戰,一種樂趣,苦中作樂怕是如此吧。

但貝多芬在這一場悲劇中仍能苦中作樂,尋求心靈上的慰藉,這是無人能及的。“他是悲傷的代表,一個世界不給予他歡樂的人,卻創造了歡樂,並把這份歡樂奉獻給全世界!他用自己的苦難鑄就了歡樂,他用一句豪言壯語濃縮了他的一生——用苦難贏取歡樂”

讀《名人傳》有感2

讀完《名人傳》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也讓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讀《名人傳》有感900字。生活在衣食無憂的現代化社會的我們,生活比以前富有了,但是我們年輕一代的意志力,那種老一輩的堅持不懈,不怕吃苦的優良傳統卻被我們拋到了九霄雲外去了。

至今我還清楚地記得:上海一小女孩吳怡錚,因醫療事故雙目失明,對於一個正處於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的小孩來說,雙目失明無疑使她的生活失去色彩,對於她來說也是一個遺憾。但是,這些困難並沒有使錚錚屈服,她沒有放棄生活,而是很樂觀地面對一切常人難以容忍的困難。錚錚從小酷愛音樂,音樂是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用音樂來講述自己的心聲,用音樂來發泄自己的情緒……音樂就像是錚錚的一個形影不離的好朋友,是音樂讓她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她在一個電視臺節目中演唱了一首《天亮了》讓全場潸然淚下,感慨萬千。在舞臺上錚錚忘我地唱着,在那一剎那,我覺得一切的一切在她面前都是那麼地微不足道……我想,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會爲她打開另一扇窗。她那發自內心的天籟般的聲音,滋潤了每一個人的心靈。一曲終了,掌聲經久不息,誰也沒想到在一個弱小的身軀裏竟能夠發出如此感人肺腑的歌謠。錚錚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應該學習她的那種對生活充滿希望,堅持不懈,永不放棄的精神。

海明威曾說過:“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儘可以消滅他,可就是打不敗他。”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但是,沒有什麼困難是我們克服不了的。我們比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列夫·托爾斯泰的條件、環境更優越,他們能幹的事,我們爲什麼不能!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們肯努力,遇到困難保持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讀《名人傳》有感3

翻開《名人傳》,在首篇的引言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們周圍的空氣多沉重。老大的歐羅巴在重濁與腐-敗的氣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質主義鎮壓着思想,阻撓着政府與個人的行動。社會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而死,人類喘不過氣來。打開窗子罷!讓自由的空氣重新進來!呼吸一下英雄們的氣息。”

顯然,羅曼?羅蘭要用英雄主義的精神來矯正時代的偏向。在羅曼?羅蘭看來,真正的英雄、真正的偉大是痛苦和孤獨,是自我同無形物的抗爭。在同一引言中他還說:“我稱爲英雄的,並非以思或強力稱雄的人;而只是靠心靈偉大的人。”他正是緊緊抓住了英雄偉人痛苦的心靈,把戰勝苦難作爲衡量英雄的一把閃亮標尺。而他的《名人傳》就是揭示人類歷史上三位苦難英雄的心靈傳記,他們是19世紀德國偉大音樂家貝多芬、文藝復興時代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文壇鉅子托爾斯泰。

他在《貝多芬傳》的結尾這樣寫道:

“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廢、孤獨,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創造了歡樂來給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難來鑄成歡樂,好似他用那句豪語來說明的——那是可以總結他的一生,可以成爲一切英勇心靈的箴言:用痛苦換來歡迎。”確實,“用痛苦換來歡樂”正是羅曼?羅蘭追蹤貝多芬一生命運的視野,這句話構成了《貝多芬傳》內在的緊張和扣人心魂的思想魅力之所在。

是什麼支持着貝多芬?是不向皇權低頭的品質,是不被金錢收買的決心,是扼住命運咽喉的勇氣!正是依靠着這些超凡的精神力量,貝多芬越過了人生的.無數個痛苦險峯,達到了對人生最清醒的領悟。

如果說《貝多芬傳》是英雄主義的號召,是力的頌歌,那麼《托爾斯泰傳》則是一首安魂曲、一支哀歌,一闋送葬曲。貝多芬偉大的痛苦是因爲他在人生的盛年遭到厄運,托爾斯泰偉大的痛苦在他自身主觀意志的選擇。

讀《名人傳》有感4

今年寒假,我讀了《名人傳》這本書,書中介紹了三位名人:德國鋼琴家貝多芬,意大利雕塑家米開朗基羅,俄羅斯作家托爾斯泰。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最能打動人心的,就是德國鋼琴家貝多芬。

貝多芬的母親在他年幼時不幸地離開人世,貝多芬的父親是個酒鬼,每天晚上都喝的醉醺醺的纔回來,還把貝多芬“釘”在鋼琴旁,一遍又一遍地彈琴,不到滿意的程度,絕對不會讓他休息,這給小貝多芬的童年留下了殘酷的記憶。

令我最感動的,是貝多芬年輕時,因過度疲勞,導致聽力連續下降,貝多芬也沒有放棄創作的精神並繼續編寫《第七交響曲》。我敬仰他,他爲整個音樂界付出許多,直在臨終前以頑強的毅力把《第八交響曲》和《第九交響曲》完成。

上帝給了貝多芬一雙聽不見的耳朵,這對一個普通人來講是承受不了的,他沒有米開朗基羅那麼倔強,也沒有托爾斯泰那樣執着,貝多芬有着自己專屬的風格,他相信,交朋友最好要交靈魂上的知己,那纔是懂自己的人。

我下定決心,向貝多芬學習,學習他那堅持不懈,努力追求夢想的精神!

讀《名人傳》有感5

羅曼.羅蘭的《名人傳》像電,像火,它字裏行間奔涌着的激情,瞬間就能把人點着。

這部作品記載了三個偉大的天才,音樂家貝多芬,雕塑家兼畫家米開朗琪羅,小說家列夫?托爾斯泰。

他們或由病痛的折磨,或由遭遇的悲慘,或由內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疊加於一身,深重的苦惱,幾乎窒息了呼吸,毀滅了理智。在人生憂患困頓的征途上,他們之所以能堅持下來,全靠他們堅忍的精神、戰鬥的意志、敢於挑戰的大勇和對人類的大愛。

貝多芬供大家享樂的音樂,是他“用痛苦換來的歡樂”;米開朗琪羅留給後世的不朽傑作,是他一生血淚的凝聚;托爾斯泰借描述萬千生靈的渺小與偉大,傳播大愛的種子。他們遭際的真實,他們克服苦難的壯烈,他們傾心爲公衆服務的“人類的忠僕”精神,他們超越憂患困頓的偉大心魂,使得他們成爲羅曼?羅蘭乃至世界人民心中的英雄。

這種英雄,不是喜歡憑藉強力,呈個人野心的狹隘的個人主義,而是超越個體痛苦的大勇,對人類滿懷悲憫的大愛。

如今,冠狀病毒肆虐,疫情防控一線有“無雙國士”鍾南山、工程院士李蘭娟這樣的專家,有衆多逆行的醫療戰線上普通的醫護人員,更有小區、村頭嚴防死守的公職人員和村幹部。他們都是這個時代不折不扣的英雄。

他們並非沒有擔憂和恐懼,並非沒有畏縮和怯懦。然而爲人類服務的崇高信念戰勝了內心那些卑微的念頭。羅曼?羅蘭說,真正的英雄不是永遠沒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遠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罷了。

“偉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嶺,風雨吹蕩它,雲翳包圍它,但人們在那裏呼吸時,比別處更自由更有力。純潔的大氣可以洗滌心靈的穢濁;而當雲翳破散的時候,他威臨着人類了。……我不說普通的人類都能在高峯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們應上去頂禮。在那裏,他可以變換一下肺中的呼吸,與脈管中的血流。在那裏,他們將感到更迫近永恆。以後,他們再回到人生的廣原,心中充滿了日常戰鬥的勇氣。”

經常攀上高峯向偉大的心魂頂禮,從這神聖心靈中涌出來的清明的力和強烈的愛,定會讓這世間少一些卑怯自私、庸碌苟且。(徐雪梅)

讀《名人傳》有感6

音樂家貝多芬,耳聾後堅韌不拔地譜寫出舉世聞名的交響樂;雕塑家米開朗基羅,在統治者的壓迫下,用血淚創造了不朽的雕塑;小說家托爾斯泰,在自己的小說中抨擊着一切虛僞的東西,用作品傳播着愛的種子。這三人,雖然從事着不同的事業,但面對人生的挫折,他們從沒有沮喪退縮,都是那麼的目標專一,那麼的自強不息。正因爲如此,他們三人被羅曼·羅蘭編在了一起,構成了享譽世界的《名人傳》。

傳記,顧名思義,就是把那些偉大的創造天才的人生軌跡描畫出來,讓人學習。《名人傳》中三位“巨人”的經歷,詮釋了我許多許多——貝多芬樂觀的面對貧困、殘疾和痛苦,是讓我們做一個樂觀的人;米開朗基羅遭到世人誣陷仍腳踏實地做着自己的工作最後得到人們尊敬,是告訴我們“清者自清”;托爾斯泰用小說批判着教會中的信仰得到大家的贊同,是要大家勇敢地與邪惡勢力作鬥爭……

令我最難忘的,還是音樂巨人——貝多芬。音樂課上老師曾介紹過貝多芬,那時的印象僅是他耳聾後仍孜孜不倦的創作。通讀《名人傳》,貝多芬那坎坷而不幸的命運和在苦難中他自強不息的鬥志,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中,令我難以忘懷。

貝多芬,一個滿懷激情的音樂家,正當意識到自己的志向所在,越來越感覺到自己身上蘊藏着一種無窮力量的時候,聽覺卻越來越衰退;而當他在音樂事業的最高點事,耳朵卻完全聾了。他還要爲了生計而奔波,甚至到了行乞的地步。到了最後的歲月,貝多芬的侄兒卻忘記去請醫生,一直陌生人的手爲貝多芬闔上了雙眼。

“人啊,應當自強不息!”貝多芬曾這樣說,儘管他的命運是那麼的坎坷,他依然爲音樂而頑強奮鬥着:他在痛苦中用《歡樂頌》給別人帶來了歡樂,他在人們與假、醜、惡鬥爭到疲憊不堪的時候,用一曲曲交響樂給人以勇氣和力量。他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人們,不能向命運低頭,只要厄運打不垮信念,希望之光就會驅散絕望之雲。

是的,我們應該學習貝多芬,做一個擁有自強不息精神的人。

昨天做數學作業,被一道難題困住了。這道題看似簡單,卻讓我無從下手。當浪費了整整兩張草稿紙還沒有解出它時,煩惱地放下了手中的筆。眼睛突然瞥見窗前的鋼琴,貝多芬的事蹟在我的腦海中油然而生。面對失聰的痛苦,他沒有放棄音樂的夢想,用盡方法讓自己感受到鋼琴顫抖的聲音。在疾病的困難面前,他依然是那麼的自強不息,而我呢,僅僅暫時沒有想到解題思路就想放棄——面對困難,我實在是太懦弱了!想着想着,我又拿出了手中的筆,一次,兩次,三次……無數次的嘗試後,我終於解出了那道難題。儘管花了很多時間,但我戰勝了困難,更明白了遇到困難要自強不息,這足以讓花費的時間變得格外有價值。

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自強不息而不自暴自棄,正是這些巨人所教給我的。是的,自強不息的精神,足以打倒一個個困難。以後的日子裏,我要努力做一個擁有自強不息精神的人,相信我也一定能戰勝挫折,實現自己的理想。

讀《名人傳》有感7

《名人傳記》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最傑出的傳記作品集,又稱《巨人三傳》,包括《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

在《名人傳記》這本書中,作者緊緊把握住這三位在各自領域有着巨大成就的藝術家的共同之處,着力刻畫他們在憂患困頓的人生征途上歷盡苦難而不改初衷的心路歷程,凸顯他們崇高的人格、博愛的情感和廣闊的胸襟。

我認爲貝多芬是一個幸運的人,可在讀了這本書後,沒想到他是這麼不幸。貝多芬的命運是坎坷的,作爲一個音樂大師,他需要敏銳的聽覺。可是,在他還不到30歲時,耳朵就開始變聾,一天比一天更嚴重,內臟也被劇烈的疼痛所折磨。這是多麼悲慘的一件事啊!但是,所有的磨難都使他變得更堅強。他雖然痛苦,卻不肯屈服於命運,無私奉獻。然而,他聽不到人們對他的讚美,也聽不到自己創作的樂曲。貝多芬的勇敢、努力、堅持並沒有白費,他與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樣,敢於與惡劣的環境對抗!他憑藉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韌勁去努力,去奮鬥,生命產生了奇蹟——他成功了!他戰勝了難以忍受的痛苦和沒有聽衆的支持、肯定和青睞的壓力,使全世界人爲他歡呼雀躍,他攀登上了生命的巔峯!

羅曼羅蘭說過:“人生是艱苦的。對不甘於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場無日無夜的鬥爭,往往是悲慘的、沒有光華的、沒有幸福的,在孤獨與靜寂中展開的鬥爭。”原來,名人也不是像想象中那樣美好的,正因爲充滿重重困難、種種阻礙以及各種挫折與不幸的命運,讓他們對殘酷的生活和無情的命運永不妥協,讓他們勇敢地站起來而成爲時代傳頌的名人。他們的勇氣、力量和毅力真讓我佩服!

讀了《名人傳記》我明白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要成功,就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那就讓我們爲自己的理想加把勁,努力奮鬥,勇往直前。相信自己吧!既然必須經歷過許多困難,並且從種種困難中站起來才能成功,那麼,讓我們也努力加油吧!克服前進道路中的阻礙,爲自己的理想奮鬥吧!

讀《名人傳》有感8

人有信仰纔會有擁有承受痛苦的勇氣和能力,只有有信仰纔會使苦難結出豐碩的果實。信仰是我們絕望中的希望所在。

“我們將要討論的這些作品,是爲我們說寫,它來自數十年前的另一個國家,卻在我們這個國家找到了真正的迴音。他的作者在作品中向中國讀者發出召喚並寄予無限希望。”

這就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名人傳》。羅曼.羅蘭是1916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名人傳》是羅曼.羅蘭教授藝術史和研究音樂期間寫作的。包括三個藝術家傳記:《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

本世紀初,在物質決定一切,恃強凌弱和暴力成爲國際秩序的時代,作者選擇了19世紀德國音樂家貝多芬,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家米開朗琪羅和俄國作家托爾斯泰這些藝術巨匠,讓他們具有的高貴品質引導人們脫離低級的生活。爲生活奔忙,生不由己的人以及那些生活在悲慘境遇裏的人啊,何不靠在巨人的肩上休息片刻,回憶高尚的情操,汲取更多的力量再出發?

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和托爾斯泰,他們都經受了痛苦的考驗。

貝多芬在雙耳失聰後,他不敢向人表現這一點,他離開了人羣。貝多芬沒有朋友,他獨自與命運抗爭。只能向上天發出淒厲的呼叫;

米開朗琪羅則忍受着另一番痛苦,他夜以繼日的工作筋疲力盡,但他的工作是被迫的,假如他拒絕,提交任務的人不能強迫他,但他不敢。他在權貴面前十分膽小,而自己又偏偏瞧不起畏懼權貴的人。他爲自己的膽怯感到羞恥,厭惡自己。他在〈詩集〉中說:“讓我痛苦吧!痛苦!過去沒有一天屬於我。”他在這種痛苦中掙扎一生。

家庭,精神的歸宿。卻成了托爾斯泰的牢籠。他的思想,他從事的人民教育事業。與他家人的生活方式發生衝突。他不能離開他所愛的家人。他開始計劃拋棄家庭,但當他再次看到即將逝去的一切時他的腳步無法繼續。托爾斯泰註定陷入極大的矛盾和痛苦。不能按自己的信仰生活使他痛心疾首。直到這一天,瘋狂的絕望是他走上了離家之路。他一面彷徨,一面奔走。終於一病不起,死在了陌生的小城。

米開朗琪羅以另一種方式獲救。在他70歲是接受了聖彼得大教堂建築師兼總監的職務,他認爲這是他應盡的義務,他甚至不肯接受應得的俸祿。因爲他認爲那是神的使命。對神的信仰使一生猜疑的米開朗琪羅到了晚年不在怨恨,他說:可憐的我滿足願望已晚,現在,你還不知道嗎?寬容,高傲,善良的心,知道原諒去向侮辱他的人以德報怨。”他出於慣性不斷雕塑,1546年2月中一天的落日時分,他的生命走到了盡頭。

“信仰是生命的力量。人沒有信仰,就不能生存。信仰給予人生之密的答案中包含了人類最深刻的智慧。”這是托爾斯泰對宗教的重新思考。

“一個人如果認爲自己比他人更配活在這個世界上,是因爲他比別人更有才華,那他就犯了根本性錯誤。”貝多芬說:“除了仁慈,我不認爲還有什麼優越的標記。”羅曼.羅蘭通過貝多芬昭示於人的也不是才華,而是痛苦。以及能給不幸者的鼓勵。對那些崇尚暴力,崇尚征服者,蔑視弱者,有困難者的打擊。貝多芬那麼有力量不因爲他強大,而他因爲遭受困難。他的歡樂頌唱出的不是征服者的勝利,而是戰勝痛苦的光芒。他生命的光輝在於他在悲慘命運深處讚美快樂。就象作者最後寫到:“什麼勝利能與這勝利相比?波拿巴的哪次戰鬥,奧斯特里茨哪天的陽光曾達到這超人努力的榮光?獲得從未有過的心靈凱旋?一個不幸的人,貧窮,傷殘,孤單,用痛苦造就的人,世界不給他快樂他卻創造了快樂給予世界。他用苦難鑄造歡樂......”

“悲慘的命運不僅降臨在普通人的頭上,他同樣也降臨在偉人的身上,享有的盛名並不能免除痛苦的考驗。”而我們通過閱讀他們戰勝苦難的經歷,也可以自覺的承擔屬於我們每個人的命運。有時我們的災難是因爲我們的錯誤引起的,而有時則使命運無端加給我們的。我們經常會抱怨命運的不公平,也許它會無端的給我們製造一些變故,使我們一件籌備很久的事情失敗,他還會無理的奪走我們的健康。但我們可以常想,遭受苦難的不止是我們,還有許多偉大的靈魂於我們同在,與我們分享苦難。 而且我們要堅定自己的信仰,人有信仰纔會有擁有承受痛苦的勇氣和能力,只有有信仰纔會使苦難結出豐碩的果實。信仰是我們絕望中的希望所在。

同時他也預言了新人類的誕生:反對暴力,反對征服,要求和平,同情弱者。許多年後羅曼。羅蘭寫作了《聖雄甘得》我們看到反對征服時代的來臨。聽,貝多芬的宏偉讚歌,戰勝苦難的歡樂之聲。

讀《名人傳》有感9

在國慶期間,我讀了一本名叫《名人傳》的書,這本書講述了三位偉人——貝多芬,米開朗琪羅,托爾斯泰的一生。貝多芬爲人類音樂事業做出了偉大的貢獻;米開朗琪羅把純美的心靈用聖潔的雕塑,絕美的壁畫留在人間;托爾斯泰用真理與愛創造了動人的文章。

他們一生追着真,善,美,他們爲此奉獻了畢生的心血,他們用自己永恆的作品向世界表達出他們對人生的崇敬和愛,他們的成功就是因爲有崇高的信念,偉大的理想。面對質疑他們堅持真理,面對疾病,他不屈不擾,再大的困難他們都不言放棄。他們爲了崇高的信念,像猛虎一樣難以馴服。他們的精神與意志,像頑石那樣堅不可摧,這樣高尚的人格和偉大的思想,持之以恆的精神是我們終生學習的楷模。

《名人傳》爲我介紹了三位知名偉人的故事,讓我明白:雖然他們以前都是都是等閒之人。但他們之所以成爲了三個不同領域的偉人,是因爲他們擁有崇高的理想,對人類的愛,頑強有意志,堅持不懈的決心,如果我們具備了這些品德我們就一定能夠成爲有用的人。

讀《名人傳》有感10

羅曼·羅蘭的《名人傳》,寫了貝多芬(偉大的作曲家)、米開朗琪羅(雕塑家、畫家、建築家、詩人)、托爾斯泰(作家、改革家)三位名人。

我領略了天才們的創作與艱辛,夜以繼日忘我的工作我看了都覺累,唯一一處讓我覺得好笑的地方是:米開朗琪羅在教堂畫壁畫時,有個人侮辱他的畫,米開朗琪羅就把他畫進壁畫中的地獄,那個人便找教皇說理,教皇說,如果把你放進煉獄中我可以救你,但到了地獄是沒人救你的。

面對反對者的攻擊,他有時逃避,但更多的是用自己完美的創作攻擊他們。貝多芬在完全耳聾和病痛的情況下還創作了許多著名的作品,多麼令人感動、驚奇和同情。他們的一生都在孤獨的創作中度過,友誼是他們寄託感情的唯一方式。

我在繼續欣賞着,讀多遍後可能會有更深的感受。

讀《名人傳》有感11

俗話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寒假中,我看了許多有意義的書籍,如:《簡愛》,《名人傳》,《環球發明》……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名人傳》。

《名人傳》這本書講述了許多對世界有貢獻的名人。看了這本書,我體味出一個道理:有些事如果認真去做,可能難事就會變成易事;如果不去做,易事也可能變成難事。縱觀歷史上的許多有重大成就的名人都是能夠正確對待這一問題的。

例如,偉大的物理學家牛頓,他是近代力學,光學,天文學的奠基人。也許你認爲他從小一定是聰慧超羣的神童吧?其實不然,牛頓小時候並不聰明,智力遲鈍,呆頭呆腦的,曾經還留過級,被老師認爲是不可造就的人。但牛頓並不因此而自暴自棄,他以堅強的意志,驚人的毅力勤勤懇懇地做科學研究。正如他自己所說的:“別人用一倍時間做一件事,我就用十倍時間去做。”終於成爲了舉世矚目的大物理學家。

我國的大畫家齊白石,他的畫之所以能夠聞名海內外,和他一生辛勤地練畫是分不開的。正如他在一首詩中所說的:“苦把時光挽畫禪,功夫深處見自然。”

這樣的事例舉不勝舉,如:愛迪生,愛因斯坦,李時珍,居里夫人……他們都是如此,可見與其不做,還不如認真地做好啊!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有些人生活在養尊處優的環境中,成才的條件總比別人好,雖然他們也想到過事業,但往往缺乏認真做的行爲而功虧一簣。反道有些人雖然條件差一點,卻能夠持之以恆的去作,終於在逆境中發奮成材。我覺得像他們這種人,長大才有出息,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在我們的學習中,應該大力提倡去認真做好每一件事,一切從我做器,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