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三國演義》讀後感(精選10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精選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9W 次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國演義》讀後感(精選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國演義》讀後感(精選10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1

許久之前讀過《三國演義》這本書,直到現在,每當想起三國中的蕩氣迴腸,熱血激情,總令人內心有說出的感慨。

從開始的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羣雄割據,三分天下到最後的天下歸晉。演繹出了一幕幕血與淚的故事。

其中,我最爲敬佩的人是曹操,但是書中爲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成奸詐的人,雖然如此但他個方面的才能依舊是那麼顯著,他在亂事之中統一了北方,擊敗了少數民族,同時魏也是三國中最爲強大的。曹操是三國的君主中最有才華的,他善於招攬人才,有着豁達的胸襟和廣闊的胸懷。

劉備能夠成爲一方霸主靠的是仁義的名聲,與當時依舊對漢室忠誠的人才。孫權他卻只能夠守基業,並不能夠像他哥哥孫策一樣,有能力去打江山。

三國裏面包含了各種人與生俱來的性格:正直、驕傲、奸詐等等,包含了善與惡。關羽是那正義的化身,他勇猛機智,敢於和任何惡勢力鬥爭,是令曹操感到畏懼的她。

諸葛亮在書中看來似乎是智慧的化身,他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而名流千古。阿斗是蜀國的後主,他昏庸無道,貪圖享樂,可以說是一個爛泥敷不上牆的人,但是即使是在這樣的君主之下,諸葛亮仍用自己的生命報答劉備的情意。

一本三國夾雜了千種味道,令人回味無窮。同時也體現出了各種情懷。

  《三國演義》讀後感2

今天,我剛剛看完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我覺得《三國演義》很不錯,但是,“一枝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三國演義》這麼好的書,不推薦出來,我都有點感到慚愧。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我受益匪淺。它是我國古代歷史上的一部重要的文學作品。《三國演義》刻畫了近兩百個人物形象,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也都具有不同的性格。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佩服的人是關羽,他不但武功高強,而且人品也好。在跟曹操打仗時,他因爲帶着二嫂,所以才假裝投降,他其實還是一心想找到劉備,保護好二嫂的。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馬”時,便立刻騎着這匹馬就去找劉備了。他在山下遇見二嫂,也不忘把二嫂帶回去,真是一名當之無愧的好漢。他降漢不降曹,十分令我敬佩。

對於曹操,我既喜歡,但也討厭。喜歡是喜歡在他的用兵方法好,雖然不及孔明,但應該也可以和孫臏一比高下了。而討厭就是討厭他的詭詐以及陰險,曹操刺殺董卓失敗後,他經過朋友介紹,躲到了呂伯奢家,結果,呂伯奢家人因爲要殺豬寬待曹操,說了一句“綁起來殺”,就被曹操團滅了,呂伯奢一家就沒了。

《三國演義》還有很多優點,我一下說不過來,就請你們自己去書裏面尋找吧!

  《三國演義》讀後感3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這個暑假,我又重溫了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

東漢末年,漢靈帝昏庸無能,引起了臣子的不滿和天下的大亂。諸侯割地分據,百姓流離失所,謀臣武將擁主爲王,而皇帝,則成了光桿兒司令。在各路諸侯你廝我砍的戰鬥中,漸漸形成了魏、蜀、吳的三國鼎立之勢。由於他們實力相當,所以僵持不下,誰也攻不破誰。

在魏、蜀、吳的三國的主公中,我最欣賞與欽佩劉備。因爲他雖無諸葛亮的濟世之才,也沒有關羽的高超武藝,卻以仁德使趙雲、黃忠、馬超等當世虎將的投靠,雖身居三國最弱卻能保持不滅,這是何等的能力!

但他最讓人敬佩的品質還不止於此。當曹操以徐庶之母爲威脅讓徐庶前來投靠他時,徐庶向劉備舉薦了諸葛亮。相信大家已經知道,三顧茅廬的故事就此展開。劉備前兩次去往隆重拜訪諸葛亮,都沒有見着,無功而返。第三次,當他準備啓程時,關羽、張飛二人極力勸阻,但經過一番勸說,還是去了終於,功夫不負苦心人,劉備的耐心與誠懇打動了諸葛亮,使得他爲劉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最終因爲五虎將的相繼離世和劉禪的懦弱無能,蜀國終於土崩瓦解。

三國演義裏,我還有一個欽佩的對象——司馬懿。他作爲一個能與諸葛亮匹敵的人物,懂得在別人面前示弱,善於隱藏自己的一舉一動。也就是這些特點,把他推上了帝王的寶座。

合上書,我的心仍在三國的世界裏遨遊,久久不肯離去。我細細品讀這些經典,希望他們能帶給我人生的哲理……

  《三國演義》讀後感4

《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的晉朝統一之間發生在魏、蜀、吳三國的一系列故事。

其中的人物各具其態、有長有短,如:謙虛謹慎、足智多謀的諸葛亮,胸懷大志、弘毅寬厚的劉備,恩怨分明、忠肝義膽的關羽,粗中有細、有勇有謀的張飛,狡詐多疑、雄心壯志的曹操……這都是我們最熟悉的人物,他們之間有些人物令我感到十分震撼、十分敬畏。雖然《三國演義》裏的人物角色關係複雜,但當你讀起來的時候,就會從中體驗出無窮的樂趣,漸漸地你也就身臨其境了。

看過《三國演義》的同學,也許你們都認爲,曹操是一個奸賊,它不是一個好人。但我卻認爲:看清一個人,就要從多方面收集證據來定奪這個人的好壞。因爲我始終覺得,曹操身上的'優點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在著名的官渡之戰中,曹操的三萬軍隊以少勝多擊敗了袁紹的十萬大軍,這不是因爲曹操陰險,而是因爲他能謀善斷,善於採納部下的意見,儘管袁紹地廣、兵多糧足。但是他輕視曹操,爲人傲慢聽不進部下的意見,被曹操打敗也是意料之事。還有,曹操非常器重良才。記得當時關羽爲了保護兩位嫂子,不得已只好屈服於曹操,他並沒有害關羽,最後還放了他。他的詩歌裏蘊藏着悲涼壯觀的藝術風格,不得不令人佩服。總而言之,曹操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戰略家、軍事家、政治家,還是一個出色的文采風流的才子!

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後我大開眼界,那裏面的人物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很值得我們學習。

  《三國演義》讀後感5

這幾天,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主要內容是:從黃巾起義開始,經過了桃園三結義,王司徒巧定連環計讓呂布來刺殺董卓,曹操大戰呂布,曹孟德煮酒論英雄,官渡之戰,袁本初敗兵折將,劉備三顧茅廬請來了諸葛孔明先生,赤壁之戰,最後劉備打下四川,就形成了魏、蜀、吳三個國家。人物有:孫權、曹操、劉備、諸葛亮、周瑜、趙雲、關羽、張飛等衆多的人物。在這上表現了擁劉反曹的正統思想和儒家的任正思想,同時也譴責了雄豪混戰及暴君的苛政,寄託了人民渴求的明君任正,社會安定的願望。

我喜歡《三國演義》裏的諸葛亮和趙雲。我先說諸葛亮吧!他姓諸葛名亮,字孔明,孔明聰明過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世界上的事都瞞不過他,像火燒新野、捉張任、大破魏兵、空城計、草船借箭,這都是誰精心策劃的?是孔明先生!據說孔明沒有打過敗仗,真是太聰明瞭!再說趙雲吧!他姓趙,名雲,字子龍,趙子龍勇冠三軍,超過關羽、張飛。他的銀槍上下翻飛,武力過人,像曹兵認識到趙子龍的厲害,有的都從馬上掉下來了!趙子龍外號小霸王。趙子龍單騎救主,這也太勇了!一個人去救劉備的夫人,超過想象!

讀完《三國演義》我覺得諸葛亮非常聰明,趙子龍很勇敢,一個智,一個勇,這是奇才呀!

我們要儘量去學他們,雖然我們比不上他們,但是要努力呀!

  《三國演義》讀後感6

新學期伊始,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剛開始我以爲並不好看,對這本書不屑一顧,可我看了後又被裏面的情節深深的吸引住了。《三國演義》爲我們講述了許多富有策略的戰爭故事。官渡之戰以少勝多,謀長節短,百戰百勝,讓我們清晰地看到一場刀光血影的場面;赤壁之戰更是波瀾起伏,驚心動魄;還有那巧妙的連環計,精密的借刀殺人計,和那動人心絃的苦肉計……真是一幅幅壯麗宏偉的戰爭場面。

在這裏,我認識了關雲長——關羽;燕人——張飛;劉皇叔——劉備,五虎上將馬超、趙雲,老將黃忠、嚴顏……這些英雄中,我最佩服的就是關羽了,溫酒斬華雄,顯示了他的勇猛,過五關,斬六將,護着兩位嫂嫂,表示了他的忠心;華容道放曹操,顯示出了他的仁義;他一邊下棋一邊刮骨療毒,更加變現出了他的堅毅……在生活種,我們也要像關羽一樣,遇到困難勇往直前,面對挫折,毫不退縮……

書讀完了,可我卻還沉浸在這些故事情節中久久不能釋懷,三國,一個讓我魂牽夢縈的時代,有多少次我夢見和諸葛亮一起爲劉備出謀劃策,又夢見和曹操一起飲酒作詩,時而是一位將領,在奮勇殺敵,又變身一位謀士決勝千里之外……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三國演義》,它使我明白了:爲人處事要動腦,步驟計劃想周到,心平氣和勤思考,謀長節短勝戰多,堅定信念不動搖,義重如山知回報,忠於職守待人好,一生美名樂逍遙。

  《三國演義》讀後感7

在歷史的長河中,總有一些承載着中華文明的東西泛着光芒,猶如沉澱在河裏的金子,細小卻珍貴,吸引着無數人灼熱而堅定的目光。而它們的作者,那些嘔心瀝血,爲自己夢想一路挺進的人,也就這樣緊緊地被世人所銘記。他們的靈魂與他們的作品一樣萬世不朽。這樣一本書,它亭亭玉立在文學的巔峯,它的名字是——《三國演義》。

它講述了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各路勇士捨生忘死,爲了國家而拼殺的故事。

不論是狡猾奸詐的曹操,忠厚老實的劉備還是有勇有謀的孫權,都被這一本書洋洋灑灑地寫出了活力與生命。或許只是寥寥幾筆,一個清晰透徹卻不失勾心鬥角的故事就這樣呈現在你眼前。這就是《三國演義》的魅力。

我曾爲諸葛亮的聰明才智歎服過。每次捧起手中那本輕盈卻珍重的書,我的眼前就總飄蕩着他的身影。他足智多謀,剛出山就燃起了三把大火。其中,赤壁之戰更是使得曹軍大敗,元氣大傷。他能言善辯,曾在江東舌戰羣儒,連周瑜也略輸他一籌。他洞悉敵友,利用敵軍多疑的特點,用一招“空城計”避免了全軍覆滅的危險,扭轉乾坤。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爲了使劉家打下天下,他嘔心瀝血,寫出一篇千古名作《出師表》。這種忠心耿耿的人才怎不叫人歎服!

我曾被趙雲的忠誠折服。我曾向遠眺望,想象一位威風凜凜的將軍穿着金甲,在數以萬計的敵軍裏七進七出,只爲保住自己主公的孩子而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那該是多麼威武與決絕,那種危難關頭毫不猶豫的反應,更是證明了他的一片赤誠。

  《三國演義》讀後感8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看完《三國演義》,我想:書中講到的人物上百,然而,羣雄逐鹿與亂世之中,誰是真正的英雄呢?

是諸葛亮嗎?從火燒新野、草船借箭、舌戰羣儒、三氣周瑜、巧設空城計……看得出,諸葛亮完全可以幫助劉阿斗打敗魏吳兩國,復興漢室,統一天下,使自己成爲蓋世英雄。可惜,他知劉禪不可扶而扶,遇到了一個只知道吃喝玩樂,什麼事情都不幹的君主,好幾次滅魏被召回,發揮不出才能,最後病死五丈原。

那會是誰呢?關羽太驕傲了,大意失荊州,張飛愛喝酒,老是誤事;周瑜目光短淺,氣量太小;呂布雖可獨戰三英,但一見利便忘恩……

真正的英雄當數曹操。儘管書中說他大逆不道,還敢“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他有不同常人的政治和軍事才能。他是政治家,牢牢抓住天子,使他做的一切事情都變得名正言順;他是軍事家,不計前嫌,招納賢士,以少勝多的官渡之戰,使他統一了北方,爲最終平蜀平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另外,他還是一個文學家,他寫的詩詞匠心獨具,奔放灑脫:“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秋風蕭瑟,洪波涌起。”“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全都膾炙人口,爲人所爭誦。

雖然曹操也有個性上的不足,但是,我總覺得,他的功大於過。同學們,你們說呢?

  《三國演義》讀後感9

最近,我迷上了《三國演義》,這是發生在東漢未年的一個歷史故事。

三國演義主要講東漢未年,皇帝昏庸無能,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由張角率領的黃巾軍起義造反,由此拉開了諸候爭霸的序幕。同時,劉備、關羽、張飛桃園結義,一起打天下,建立了蜀國。這時,天下三分,分成了魏國、蜀國和吳國。最後,全部被司馬家族所佔領。

當我看完這本書的時候,感想萬千,裏面個性鮮明的歷史人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關羽忠義無雙,張飛粗中有細,劉備宅心仁厚,趙雲忠心報國,黃忠寶刀不老,曹操奸詐狡猾,董卓罪大惡極,袁紹目中無人,諸葛亮神機妙算,呂布英勇無敵等等。我最喜歡的就要數關羽和趙雲了。

因爲關羽氣宇軒昂,還是斬顏良、誅文丑的名將,他還過五關,斬六將,連英勇無比、殺了俞涉和潘鳳這兩員大將的華雄都被關羽斬了,所以我喜歡關羽。再說說趙雲,他可是在徐州大破曹操軍的猛將,還在長阪坡殺了好幾個曹軍頭領,在趙雲很老了以後,竟然能斬了使用開山大斧的韓德和他四個精通武藝的兒子,而且可以以一擋千,是個難得的人才。

不過,《三國演義》給我的收穫還是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天下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不拘小節,胸懷大志,深謀遠慮。

  《三國演義》讀後感10

在我國文學的天空中,有四顆耀眼的明星,它們就是四大名著,《三國演義》也是其中的一顆。這個暑假我就把這一顆星,“重遊”了一遍。而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關雲長溫酒斬華雄》這一篇了。

這一篇講了在十八路英雄討伐董卓的時候,勢不可擋的先鋒——孫堅,在攻打汜水關時被董卓大將華雄擊敗,之後,又先後斬殺了俞涉和潘鳳兩名大將,此時軍中缺少良將,無人再去迎戰,袁紹嘆道:“要是顏良和文丑在就好了,那裏還怕他小小華雄?”話音剛落,關羽從軍中走出,說到:“小將願去砍下華雄的腦袋!”此時關羽的官職只不過是小小的馬弓手,袁紹認爲關羽的官職太低,便生氣地喝道:“我們十八路諸侯大將幾百員,卻要派一個馬弓手出戰,豈不讓敵軍笑話?”關羽大聲說:“小將若殺不了華雄的腦袋,就請砍掉我的腦袋!”曹操看到關羽如此英勇,便爲他辯解道:“華雄又不是我軍將士,他怎麼會知道此人是一名馬弓手呢?”袁紹一聽,無言可對,只好默許了。

曹操又爲關羽端上一杯熱酒,說:“將軍喝了這杯酒,再前去殺敵。”關羽接過酒杯放在桌上說:“等我斬殺了華雄再喝吧。”說罷便提起大刀,上馬前去與華雄決鬥。關羽自幼習武,武藝高強,沒一會就把華雄斬於馬下,他提着華雄的頭顱回到軍中,把華雄的頭往地下一扔,舉起酒杯把酒一飲而盡,此時酒還是溫熱的。軍中上下無不驚歎。

這篇故事讓我感到了關羽的神勇,我也要像他一樣,是永往直前不是像個匹夫往前衝。

從此我的人生道路上的坎坷都因爲我的勇往直前給攻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