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觀察:走進孩子的世界》讀後感大綱

《觀察:走進孩子的世界》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1W 次

儘管從事幼教事業的時間不是很久,可也見過了許多形形色色的孩子,他們都有各自的特點,各自的想法,想要走進他們的世界最簡單的方法莫過於語言交流,但交流可不是盲目的,你需要觀察他們的舉動從而瞭解他們的需要,最終通過交流成爲他們的朋友。觀察就是“1”,沒有它再多的“0”都是無用的。

《觀察:走進孩子的世界》讀後感

觀察是有目的性的,只有明確了想要觀察的內容和完成怎麼樣的目標才能讓觀察有所意義。

我們班的宇涵由於家庭原因對母愛的渴望甚是強烈,有一次在課堂上隋老師和小朋友討論到媽媽這個話題時,我立刻條件反射地偷瞄到宇涵,憑之前對他的瞭解我有目的性的進行了觀察,他也不出所料的趴在了桌子上,於是我走到他面前蹲下來輕聲細語地說:“宇涵,你怎麼啦?”他擡起頭眼裏泛着淚花,從嗓子擠出一點聲音說:“我沒有媽媽…”我摸着他的頭安慰他:“你也有媽媽啊,老師就是你的媽媽!”宇涵瞬間破涕爲笑,咯咯的笑個不停。我不知道我的安慰對孩子起了多大的作用,但我清楚如果我忽視了他的.舉動,他的心裏會有多難過。

通過觀察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在各個領域的發展情況,參照“發展常模”,對孩子做出正確的發展評價。

根據3—6歲指南把兒童的發展領域分爲五大類:語言,社會,科學,健康,藝術。而發展常模正是根據不同年齡在不同領域中的發展情況而擬定的“標準”。因此發展常模對評價和測量幼兒的發展有着重要的價值。

我們班的詩琪是讓老師格外操心的一個小男孩,根據發展常模4—5歲的孩子能在較窄的低矮物體上平穩地走一段距離,能與同伴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並及時迴應他人,願意用畫圈等方式表達自己的意願,願意和朋友分享好聽的故事…可現在的詩琪卻“不達標”。平衡感很差,在平衡木上走不到一米,不會主動與別人溝通自己的想法甚至別人呼喚他時就像沒聽見一樣,他的畫紙上總是黑乎乎的一片、紙張破爛不堪…經過10個多月的相處與觀察來看,雖然詩琪在各方面都有所進步但還離發展常模有一定的距離。內向的他不愛與同伴和老師交流,我會在走平衡木的時候主動牽起他的手陪着他一起走,讓他能多堅持一會,玩雪花片時好奇的去問他插了一個什麼,我也會指着書上的畫“逼”他說給我講講故事,經過我的多次主動詩琪也不那麼羞澀了,有時甚至會和小朋友一起笑,偶爾也會碰碰旁邊的小朋友說說書上的樂趣…看到詩琪的進步自己也覺得很開心,很欣慰。

每個孩子的發展情況不同,雖然有的孩子相比較能力低一點,但只要老師及時觀察,正確介入,對孩子做一個正確的評價,孩子定會有所成長。

想要走進孩子的世界,走進孩子的內心就需要用心觀察,而更好的觀察源於瞭解。有準備有目的的去用正確的方法來觀察並評價孩子,讓孩子從中發展、成長,纔是觀察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