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動物農場》讀後感(通用11篇)

《動物農場》讀後感(通用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3W 次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動物農場》讀後感(通用11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動物農場》讀後感(通用11篇)

  《動物農場》讀後感1

今天我讀了《動物農場》這本書,裏面的的權力鬥爭讓我感受十分深刻。

《動物農場》這本書相信許多中小學生都閱讀過,書中的“主豬公”——雪球和拿破崙,因爲同情動物們食不果腹的生活,帶領自己的子民們奮起反抗,將農場的主人瓊斯趕出了農場。後來,,人們爲了奪回農場,與動物們展開了一場場激烈的鬥爭。動物——慘勝。可不久後,權力熏天的拿破崙爲了自己的權力,將雪球趕出了農場。在農場中,他不斷加固自己和豬的地位,將別的動物都當作自己的奴隸,不斷修改約束自我的動物法則。最後拿破崙竟然與人類通商,學會了用兩條腿走路。但是,別的動物的生活,和以前有改變嗎?

權力,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惡魔,它把良心吞噬,只留下貪婪。拿破崙也因爲權力,從爲動物着想,變成了欺壓動物,剝奪動物的糧食。其實動物農場正是二戰時的蘇聯,拿破崙正是當時的斯大林。斯大林用百萬士兵的鮮血和生命擊退了敵軍,但自己卻因爲權力,把所有的功勞都歸到自己的名下。他在人們眼中既是英雄也是惡魔!

在我們的歷史中,也有許多被權力薰瞎眼的人。例如劉邦,他將項羽打敗後,封了許多與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但是他爲不讓人瓜分自己的權力,接連殺了許多功臣,完全沒了當年的寬容和大度。

喬治。奧威爾寫出了《動物農場》這本書,不就是在警告我們不要被權力所迷惑嗎?

  《動物農場》讀後感2

一部很精彩的書,但是評論人數卻遠遠比不上各大圖書榜單的熱門暢銷小說。一定程度上反應的當下讀者們的閱讀傾向。一直覺得這本書能在中國出版,不能不說是罕見。其中充滿了種種政治隱喻,一樣的社會制度,從中總能讀到一些現象,然後對號入座。作家的書寫相當有趣,也許一開始吸引我的也是他的有趣,但是讀到最後只有悲涼,一本看得我很像哭的小說。或許是因爲相似,所以才覺得壓抑哀傷。懂書之人自會明白其中緣由,偏激牢騷也是無濟於事。最恐怖的時代已經離我們遠去,至少現在我們還保留着一部分自由,自由到可以看到這本書。

其實看完小說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爲什麼,爲什麼當初說好的宏偉藍圖最後無法實現,是什麼導致了它成爲了一紙空文,進而又開始了殘酷迫害?恕我不才,思緒萬千,卻終究無法理清頭緒。無心情在這裏拍案而起諷刺人性,人生不過數載,誰又能看透人性,沒看透就沒有多少發言權。只是小說太真實的把畫面攤開到你眼前,讓你連一個夢都無法做完整,最後卻不給你一個解決的良方。沒有希望才更顯絕望。

推薦過這本書給很多人,不過真正看過的沒幾個。這世界本就殘酷,留一些希望或許還可以做夢。這也許是爲什麼各大言情穿越,心靈雞湯的評點過萬的原因之一吧。

  《動物農場》讀後感3

奧威爾的作品大多以政治諷刺爲主,通過對執政者的統治手段的描繪,以及此背景下被統治階級的一些應變態度的描寫,深刻的讓人有一種悲喜交加的反思。

《動物莊園》和《1984》均爲奧威爾的代表之作,但是這兩本書區別最大的是接受和反抗。我想作者之所以用動物和人類兩種生物來分別作爲兩本書的主角,大致因爲人類作爲高等動物,所以在1984中對當時的執政者的統治行爲作出了自己的反抗,而在動物莊園裏卻僅僅是沒有思想的遵從。

《動物莊園》呈現的是一羣動物在兩隻豬的發動下,掀起了一場反抗人類壓迫的戰爭,卻最終又被束縛在豬的統治下。這個故事諷刺性極強的揭露了在共同利益下的聯盟,一旦當權者得到了權利後,就會忘記最初的目的,爲獲取更多的私慾而放縱自我,壓榨同類,從而創設了“特權”。這讓我想到中國歷史上的改朝換代。最典型的莫過於秦始皇,在統一六朝之後的短短數年內就被陳勝吳廣揭竿起義。這就是在自我權利和羣衆權益的抗衡中,迷失了最初的爲民服務的目的的後果。

《動物莊園》中的那些影射的動物形象,不僅僅存在於奧威爾的時代,更在如今,乃至未來的政治背景中都將存在,到底該如何平衡政府的權利和人民的權益,將是執政者,更是每個人民需要考慮的問題和亟需解決的問題。

  《動物農場》讀後感4

終於得空,說說動物莊園讀後感吧。語言幽默詼諧,讀完卻一點也不輕鬆呢。與其說政治是骯髒的,不如說,玩政治的羣體是骯髒的。而且,在小說中,當然現實中也是如此,不同的羣體特性組成了不同的階級差別也有了不同的命運。當權者必須是狡猾自私且獨裁的人最終可以取得勝利,雖然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但是,他們總是會巧妙地製造矛盾,轉移視線,巧妙利用輿論等等一切方式顛倒黑白,爲其所用。而且,變化就是那麼自然而然,就像七戒,不知不覺中就變化了,還讓人啞口無言。

書中所說的,何止是一個國家呢?每個部門裏面其實不也都充斥着這一現象嗎?所以,真的是寓言一般的小說,具有普遍性。所以,我們的理想國,要麼在腦海,要麼在遠方,現實生活中很難找到的。

有政治參與的地方高效但是殘酷,無政治參與的地方低效但是愉悅。但是,有一個地方是政治影響最小的。那就是愛情。所以人人都渴望美好的愛情,從而組建家庭,就是爲了對抗政治的殘忍,否則,終其一生勞碌只是成爲統治階級謀取利益的工具,那是多麼悲哀啊。有了愛情和家庭,要麼爲了利益自願接受統治階級的要求,要麼降低了自身痛苦的感受,不管是什麼,都是自己自主的事情,是政治管不了的。

所以說這類作品雖然寫得不錯,但是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因爲純粹的反烏托邦與純粹的烏托邦是一樣的。這個先說觀點,明天再論證。

先簡單說一下,不知道能不能說透,或許,也用不着說透,我能說到哪裏就到哪裏,你能感受到哪裏就到哪裏,如果僅僅爲了說透而說透,那就和他們(作者)一樣又犯了同樣的錯誤,就是過於純粹。

爲什麼我這裏反覆提到純粹呢?可能就是直覺吧,這裏說的純粹從另一方面說就是單邊或者說狹隘吧。世界是豐富的,所以,也是平庸的。就像西瓜是圓的,也是平庸的。只有尖刀下去的剎那,西瓜會呈現不同的效果。一個西瓜是不能切開另一個西瓜的,可以切割的東西都必須是尖銳且強硬的。所以,文學作品也是如此,動物莊園也不例外。

它反應的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或者說他需要把西瓜(社會)的本質還原給我們看,就必須化身一把尖刀一個西瓜沒有打開之前,誰也不知道里面會怎樣,大家會充滿各種嚮往,甚至會賦予它各種含義,有人會說這可以果腹,有的會說留下發展經濟,有的會說可能包治百病,有的相信它是聖物……那麼尖刀說,不要吵了,我切給你們看看,剖開之後,我們看到紅瓤黑子,原來是這樣的呀。但是,我們看到的也只是西瓜的一個面而已。純粹的客觀與純粹的主觀一樣有害。其實瓜就是瓜,不那麼理想,也不那麼糟糕。歷史變革,不斷髮展,這是自然規律,弱肉強食=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只是不同的社會環境會出現不同的表現形式罷了。舉個例子,如果把你放到書裏面,你會願意做哪個角色呢?沒有人會希望自己是吃苦耐勞又死無葬身之地的牛吧?大部分人其實都想在特權的位置,對吧?如果再懦弱些,想享受特權卻又不想揹負被萬人唾棄那就最好做個豬二代吧。這是人的正常心理,也是自然屬性,社會這種東西本身就是違背自然屬性的。所以,不要把社會看得多麼高大上,就像我們不要把父母老師權威看得多麼高大上是一模一樣的。我們的父母沒有欺騙或失信過我們嗎?我們作爲父母沒有欺騙或失信於孩子嗎?我們作爲老師沒有試圖管理訓練學生嗎?即便有,又影響父母愛我們嗎?影響我們愛孩子嗎?影響我們做一個教師的資格嗎?所以,重要的不是期待社會能夠成爲什麼樣子,而是要每個人能夠有獨立的瞭解和自由的精神。試想,如果動物莊園裏面的動物所有的雞鴨羊牛馬都能夠像驢子一樣智慧,那統治階級又能如何呢?

所以,民主很重要,民衆覺醒很重要,如果民衆自身不能夠覺醒,就算讓他自己當家作主,他也做不了主的。當然,也許還有另一種可能,你會說,我不想當裏面的任何一個角色。這也就側面反應了小說的固化設定。因爲生活何其複雜,寓言只能是寓言,我們可以通過寓言學習智慧,但是把寓言當作生活,那就看到狼,就想到東郭先生和狼,看到蛇就想到農夫和蛇,而不能感受什麼是真正的狼,什麼是真正的蛇,如果我們的生活是被簡化和教化的,那不是太教條可悲了嗎?

  《動物農場》讀後感5

原本我以爲動物的世界裏只有單純的需求,讀完這本書後我才知道,但凡是這大千世界中的一員都會在進化的過程中有各種的糾葛,無論是感情的,地位的甚至利益的。這本書中便闡明瞭利益、地位糾葛的`不斷產生以及對最終善良本性的拋棄。

故事的開始,是人類在管理着農場,而後是動物的“自治”。人類無疑是被利益糾纏甚至掌控的,但動物本性是善良的,及至最後,都有動物在努力工作,但他們卻相信了豬的謊言,相信着與人類同是利益追求者的豬帶來的不切實際的希望,纔會導致最後農場又一次被人類利益侵蝕。

農場中的動物們經歷的統治從不平等到不平等,向我們展示了不同物種因慾望而不斷聚攏地位,食物,金錢從而形成一個獨裁局面打壓敵對勢力的相同結局。若不是受到了豬的迷惑,善良的動物們早就會揭竿而起了。不過我覺得在未來一定有一天會有人意識到這一點,並告知大家,奪回本來應當屬於大家的生活。

順應民心,本就是一個領導者的責任,而他統領的一切是由無數的人民構成的。任何的國家只要有一個明智的領導者,便會水漲船高,越發繁榮。作者:朱鏡丞

  《動物農場》讀後感6

書中每一個角色都有其影射的真實人物,讓我們從一個更加簡單、新奇的角度去認識這個充滿着政治、權力和輿論的世界。

“如果你們有你們的下等動物要對付,那麼我們有我們的下等階級要鬥爭。”作爲政治寓言,不僅僅是看見了對蘇俄的諷刺,更能看見許多國家政權的縮影。動物們在驅逐人類建立自己的烏托邦的過程中,慢慢的也在效仿人類,甚至趕超人類,與“老少校”的構想最終背道而馳。這裏的作爲統治者、領導者和決策者的豬們,何嘗不是另一種“人”呢?

平等不是通往極權的藉口。當“七大戒律”變爲了“所有的動物生而平等,但是一些動物生來就比另一些動物更平等時”,極權到達了頂峯。人類常用的政治手段,暴力革命、詆譭事實、鼓動宣傳、操控輿論等等被統治者豬們運用的淋漓盡致。“拿破崙”放逐“斯諾鮑爾”爭奪權力和對九條小狗的奴化教育;“斯奎勒”利用宣傳掩蓋真相籠絡人心;“博克塞”愚忠一生壓榨至死等等,都是打着平等的旗號、藉助未來的藍圖幫助統治者一步步走向極權,迎來一個不敢說話、不敢唱歌的時代。暗示着政治和人心是最爲恐怖的東西。

我認爲政治始終是爲人民服務的,儘管牽扯到權力、地位和物質基礎,但是本質上還是爲了爲人民獲得更好的幸福,但是絕對不能少了正確的引導和利用。作爲個人而言,在面對巨大的政治機器面前,我們最好的就是做到像老驢“本傑明”一樣,睜大雙眼保持自己的立場,不做那牆頭草的綿羊們或者是一心愚忠的“博克塞”,不能讓人成了豬。

  《動物農場》讀後感7

掌握知識,發揮未來!

讀完整個小說,深感諷刺意味。奧威爾式的童話不是小孩子看的,他是作者結合了親身經歷,將時代的印痕與自身的觀察結合創作而成。

顯然奧威爾痛恨資產階級,但是所謂的無產階級難道就不是潛在的資產階級嗎?換句話說,如果有一天他們身份互換,他們仍然“各盡其責”。

只是將資產階級比作了豬,好吃懶做的形象也是作者想對資產階級的描述,可是原先他們也是羣衆,怎麼就突然特殊化了呢?慢慢的拋棄原來定下來的規則,面對羣衆的質疑,總有百般說辭,因爲規矩掌握在他們手中,讀懂規矩的能力(知識)也只在他們手中。

無知的羣衆只能被當做工具使用,那些勤勞,善良友好的美德,不過是愚蠢的點綴。當權者可以將黑的說成白的,將白的說成黑的,但顯然,事實並不會因此而受到影響,總有人能夠看到事物的本質,但是又有多少人願意冒着生命危險去挺身而出揭露事實。像傻羊那樣沉溺於上面的領導,就很安全吧。

其實這個故事從開始老豬給動物們講起義的時候,大概後面講什麼也就知道了。老豬描繪的烏托邦深深地吸引着年幼無知的小動物們,殊不知烏托邦是不存在的。

即使他們翻身做了主人,他們大多數的生活反而過得更加辛苦,更沒有了往日的溫馨,取而代之的是機械搬日復一日的勞作。小說裏其實間接地說明了知識的重要性,它更是一把雙刃劍,但只有掌握知識的人才能掌握話語權,如果不想做任人宰割的羊肉,那就好好學習吧。也不要做好吃懶做的肥豬,不是學會兩隻腳走路就是人,人的智慧四腳時就有了。

  《動物農場》讀後感8

最近看了一本小冊子,是喬治·奧威爾寫的《動物農場》,如果看的快的話可能一個小時到兩個小時就能看完了,其實這本書我以前是看過的,但是印象卻很模糊,所以又重溫了一遍。這本書的開頭就帶有奇妙的色彩,一頭名爲“少校”的老公豬在臨終之前召集了農場裏的動物,深刻地指出了動物們被人類壓迫的悲慘命運,爲此,動物們必須奮起抗爭做自己的主人,建立一個自由平等沒有剝削的社會。動物們似乎受到了天啓,走上了覺醒之路,很快就趕走了人類,搖身一變成爲了農場的主人。

但是短暫的興奮以後,很現實的問題就是如何建設農場,如何真正讓動物們過上富裕體面的生活。這個問題一開始還並不是十分地突出,因爲造反發生在秋季,正是收成之時,動物們只需要把當年的勞動成果照單全收即可,但是熬過了今年的冬天,明年又怎麼樣呢?總是不能坐吃山空,所以動物們總歸是要勞動的。當動物們開始勞動時,就發現他們的生產效率並不是很高,因爲他們並沒有靈活的雙手,也不會使用人類發明的諸如錘子、鎬鍬這樣的工具,更不會使用脫粒機高效地將收割的穀物脫殼,所以他們採取的辦法就是把穀物碾碎以後再用吹氣的辦法把外殼吹走,這樣的效率可想而知有多麼的低下。另外一件證明他們生產效率十分低下的事情就是,當他們爲了建造風車而採集石塊的時候,因爲沒有辦法得到符合大小的石塊,他們採取的辦法竟然是把大石塊拉到懸崖邊上再拋下去,想把大石塊摔成小石塊,這種方法也是事倍功半的。所以動物們造反成功以後,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提高生產效率,不解決這個問題,談何共同富裕呢?不過動物們有一點值得讚賞的,就是他們意識到自己連釘子也造不了的時候,就開始和人類貿易,用雞蛋換取生產風車需要的設備,這的確加快了造風車的進程(論貿易的重要性)。在農場經濟每況愈下的時候,豬們也開始了“殺雞取卵”的事情,雞蛋賣的越來越多,已經沒有雞蛋剩下用來孵小雞,可以預見在不遠的將來,農場怕是連雞蛋也沒有了。

除了生產問題以外,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分配。動物們造反的初衷就在於他們認爲貪婪而懶惰的人類竊取了他們的勞動果實,趕走了人類,就再也沒有寄生蟲了,動物們的待遇就能提升。不過動物們似乎沒有意識到,他們趕走了“扒皮”們,卻迎來了新的“大魔王”,以豬爲代表的統治者並沒有比原來的人類好多少,母牛擠出來的牛奶被豬們享用,成熟的蘋果也要先拿給豬們嘗一嘗,當農場動物們的食物配額一降再降的時候,豬們卻已經是膘肥體壯了。當然,官方給出的說法是,豬作爲農場的領袖,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時間研究方案,制定方針,撰寫材料,這麼辛苦的工作當然要有豐厚的食物作爲補償。

經濟的兩大問題,生產與分配,農場都沒有很好的解決,動物們離自己造反時所要實現的社會也越來越遠,到最後,又變成了原來的模樣。

  《動物農場》讀後感9

《動物農場》是一部政治寓言小說,以辛辣的筆觸諷刺了那些打着社會主義旗號的僞社會主義者。

本故事描述了一場“動物主義”革命的醞釀、興起和最終蛻變。故事開頭以一隻豬思想覺醒,不滿被制壓在人類的統治下,開啓了以豬爲領導的革命,一起反抗趕走了農莊主史密斯。農莊奉行一律平等的原則,動物們開始翻身做了自己的主人,動物的權利的得到了保障。

可惜好景不長,屬於領導階層的兩頭豬拿破崙和雪球開始爭奪政治權利,拿破崙爲了贏得勝利,把一羣剛出生的小奶狗培養成爲私人武裝力量,趕走了雪球,開啓了在莊園的統治。以拿破崙爲首的統治者濫用權利,導致動物們的權利被損壞,動物們的日子又回到了以前的狀況,甚至更差,革命最終以失敗而告終。

我認爲革命失敗的原因主要有三點。首先動物們雖然在思想上是覺醒了,但是卻有藏在骨子裏的軟弱,當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時只知默默忍受剝削,不懂得反抗。由於權利沒有有效的制約,拿破崙擁有至上的權利,與動物們漸漸脫離,變得自私自利起來。

其次,動物們一直渴望獲得平等,人生自由,卻不懂得獨立自主地思考,這樣容易隨波逐流,導致權力再次被剝奪。

最後,勝利的果實永遠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當權者的腐化是肯定的。

  《動物農場》讀後感10

在看完《動物農場》後,我心裏始終還有一個疑惑:難道學求真的可以將人性的兩面性演繹得那麼生動?一隻在動物與人之戰中幾乎捨身的去爲動物的自由奮鬥,在和平年代又首先提出了建造風車且爲風車刻苦畫草圖的先鋒,這樣一位可以成爲動物們信賴且敬仰的領導者,在被錯誤趕出農場後,還會有對農場的報復行爲?而且還是以一種比較卑鄙的手段,它使農場內起內訌,然而卻促使了農場內許多無辜的動物死亡?在動物農場的>故事中我發現了許多世界政治發展中縮影,大多數都是對現實的一種批判,在文中有一匹母馬,她很愛吃糖果,很喜歡主人給她的緞帶,但他也有一份於其它動物都一樣的對自由的嚮往,也許是因爲他聽說再說有動物獲得自由後說有動物都不應該把自己一點一點地向人靠近,不能吃糖果,不能系緞帶,不能穿衣服,總而言之就是不能因爲獲得自由而逐漸使自己有一種接近於人的心態的一系列規矩後,他嚮往自由的新一點一點就散了。再後來他就再沒人注意的情況下溜走了,等到動物們再一次聽說她時,他成爲了另一位農場主人的馬車用馬,在金飾輝煌的馬車前她繫有它愛不釋手的緞帶,快樂並自豪地奔跑着。如果它使現實生活中的一個人,我想它其實並不壞,也不自私,它有它所愛的,它有權力爲自己而去追求它,它既然嚮往美麗而就敢於受人類的駕馭,讓他去會是最好不過的,它不應該受到有些人的藐視。

我想在《動物農場》這本書中諷刺意味較重的是對拳擊手那一句永遠的刻理名言:拿破崙永遠是對的!(拿破崙是那一隻雪球之外的另一位主要的領導人)很多時候,我在讚歎他不知勞苦爲動物們工作時,我又不得不嘆息她柔弱的思考能力,一個人不可能永遠是對的,這應該已經是婦孺皆知的道理了,難道他在發現七誡的悄悄改變之後,對他的領導人都沒有絲毫的懷疑?對領導人的信仰都沒有過絲毫搖晃?有是有的,只是動搖的不夠,不足以使其發生改變。然而在動物們終於覺醒時一切已晚,一切又回到了人統治時一樣。而拳擊手由於積勞成疾,而且有它堅信的領導者對他的出賣,最後拳擊手死在了屠夫的手裏而拿破崙以他的死換了幾箱威士忌。哎!沒有思想真恐怖!

本文最大的諷刺點就是拿破崙,以及他與那些豬們逐漸的變化。有時我覺得拿破崙是一個挑釁者,他在人們面前的時候他是爲人民的好領導,在他受到人類的一切稀奇事物的吸引後他口口聲聲說爲人民好,卻自己一點一點地違反自己定的>規章制度,偷偷的更改規章的同時,還使發言人出除去平息人民的議論,美其名曰自己是有腦力活動的領導者,需要跟好的休息。在發外生對人類的反抗之前,他對動物們描述的未來他們掌控着農場後的美麗藍圖,鼓舞着人民的鬥志,在勝利後主動發表了七戒,在和平時代大聲地歡呼兩隻腿壞,四隻腿好到後來卻以四隻腿好,兩隻腿更好!結束了本文。在對誘惑還不瞭解時,領導者便以幻想中理想世界去鼓舞人民爲那一種生活而抗爭,當他們堅強經理患難後,他們卻已經沒有時間去意識到他們是沒有一顆可以低或誘惑的心。

就這樣,有些悲劇就醞釀成了。

  《動物農場》讀後感11

公豬雪球因與拿破崙唱反調而被流放,被趕走後被稱作是人類派來的奸細,而此後,動物農場上的任何設施或任何計劃被破壞都被稱作是雪球深夜潛入農場所爲。並且,拿破崙一口咬定農場上還有雪球的臥底,並以此爲藉口將大量的無辜的或拿破崙看着不順眼的動物殺害。雪球所影射的,便是某國的託某,而被殺害的動物,不用多言,便是“肅反”中的託派分子。然而,爲了表達自己對託派的同情,作者最後僅把雪球的命運設爲了一個未知數,而沒有使其像真正的託某一樣慘遭被暗殺的厄運。老馬“拳師”爲農場的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並是拿破崙的狂熱追隨者,他的口頭禪清晰的表現了這一點:“拿破崙同志永遠正確。”最後,因勞累過度而得重病。公豬們許諾將把他送到最好的醫院去。所謂的醫院的車來了,“拳師”被接走了。車門關上了,露出了血紅的幾個大字:屠馬場。當動物們發現不對勁時爲時已晚,無論如何追趕,都不能搭救拳師了。“拳師”是一個典型的悲劇人物,影射了那一時期那些竭力地擁護統治者,對其高唱頌歌,而最後當自己對統治者而言已無利用價值之時而遭殺害的普通人。這類人很單純,很容易被人利用,只要進行最簡單的愚化就會成爲奸詐者的工具,而這也使得他們兔死狗烹的悲劇命運成爲了必然——爲極權專制的奸詐之人服務,不會得到真正的尊重,因爲你就像一堆在荒原上點燃的稻草,燒過之後,僅會被遺棄甚至是再被誰踩上幾腳,此後便每人問津你這堆灰燼了——這也就是他們的命運的悲劇色彩的由來。在那個時代被殺害當然可悲,值得同情,但是最值得同情的人是那些自己鋪就自己死亡之路的“拳師”們。老驢本傑明沉默少言,顯得憤世嫉俗。他所代表的那類人,在那個特殊時期裏,隨已洞悉一切,但是爲了保全身家性命,選擇了沉默少言,明哲保身。這類人有自己的智慧,使他們安然度過動盪。

小說中有一個細節:雪球曾組織動物學校,組織動物們學習拼讀,但拿破崙對此嗤之以鼻,最後取締了這個學校。結合一下後面的情節,會發現這個情節設置得極爲巧妙。取締動物學校的原因並不好理解,但仔細思索思索,其中的緣由也就明瞭了。使動物們不具備拼讀能力的真正目的是爲了給“策”的大行其道大開方便之門,試想,假若動物們會了拼讀,有了文化,有了思想,那麼對“七戒”的修改、對豬們給自己創造的藉口動物們必定會產生不可消除的懷疑,而動搖拿破崙獨裁,那麼拿破崙也就不可能將專制推向巔峯,達到他的邪惡目標。這在現在也是很有啓迪的:真正的民主,只有在當全體公民都具備高文化水準,有獨立思想能力,能夠對政治議題真正有分析能力的時候再會產生,而在一個沒有良好文化氛圍而公民素質低下的社會中,一旦民主制度被以某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建立了起來,那麼,可能帶來的是一場災難。不安分的奸詐之人必定在這樣一種環境中蠱惑人心,利用民主制度提供的政治環境大肆宣傳自己的歪理邪說,最終將民衆徹底,使其麻木而使民衆不能真正的參與民主,自己獨攬大權將極權主義推向巔峯。這是這本書在現在的政治環境下對世人最具有警世作用的一點了。

本書十分有趣,也有很深意味,希望大家也能讀讀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