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3000字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30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5W 次

怎麼說呢,我不想人云亦云。但是,但是,這本書確確實實使我落淚多次。這麼說吧,從看到哈桑不顧一切的爲阿米爾(書中主角)付出時,我便一直在哭。從那之後,每次捧起這本書我都會被深深地感動着。於是當看完這本書後,我的眼睛紅腫的不像話。但是,我卻並沒有因結尾稱得上是好的結局兒送了口氣,心情反而變得有點沉重。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3000字

友誼,這因該算是比較深遠但是卻永遠都不會過時的話題。有人說,擇友要擇益友。但試問:何謂益友?死否也要門當戶對,家境相似,背景相似?不,我向來都不這麼認爲。在友誼的世界或觀念裏,只要真心將對方視爲朋友,那麼,不論地位、身份是多麼的低賤,都不能成爲鄙棄對方的理由。這些都只是一些爲了所謂的面子和尊嚴而找的一些不怎麼高雅的藉口而已。

故事的背景是移動的。先是在阿富汗,在一個叫瓦茲爾-阿巴克-汗的地方(屬於喀布爾吧),主人公阿米爾在這裏生長。與他一同成長起來的,還有他家老僕人阿里的兒子哈桑,這個一生下來就是兔脣的“扎哈啦”(一個被鄙棄的民族)人。命運就是這樣,有些人一生下來就是少爺,受萬衆寵愛,像阿米爾;而有些人生來就是世人眼中的“低賤”的下人,想哈桑。

但是,並不是人人都如此看輕下人的。阿米爾的父親對待哈桑的父親,這個在他家服務了四十年的老僕人——哈里,就不是下人,而是兄弟。至少,阿米爾老爺是這樣對待阿里的。

阿里是被阿米爾當律師的爺爺救下來的並收養的,因此其一生都忠於阿米爾家族,誓死不變。在阿米爾老爺眼裏他從不是下人。不管他是愧疚或是彌補的心態,他都把阿里一家當做家人,不可分割的的家人。是以,當阿米爾因嫉妒心裏作祟而陷害哈桑致使阿里護子心切而堅決的要離開此地時,阿米爾老爺,一個四五十歲的的中年人,竟痛哭流涕,苦苦的哀求他們父子倆別離開。

是的,哈桑是一個下人,但是卻招來了身爲少爺的阿米爾的嫉妒。他嫉妒父親對哈桑比自己還要好,嫉妒哈桑的勇敢,嫉妒父親對哈桑的讚賞多於自己,嫉妒在追風箏比賽時,哈桑總能追到風箏而自己卻不能。儘管最後,他總是會說“風箏是阿米爾少爺追到的”。等等。總之,他就是嫉妒他。在有人玩樂時,阿米爾從來不會想到哈桑;而當沒有人陪他玩樂時,h哈桑那個則會主動想辦法讓阿米爾開心。而在這個過程中,阿米爾也絕對不會反放棄任何嘲笑他的機會。每當看到那些殘忍的字句勾勒的畫面,真的會用心痛的感覺。

在文中,哈桑總是對阿米爾說“爲你,千千萬萬遍”。這是怎樣的一種忠心或是承諾?哈桑總是不過一切的去保護阿米爾。當他們被壞小夥阿塞夫攔住時,是哈桑將害怕的發抖的阿米爾護在身後,用同樣顫抖的手舉起那令他引以爲傲的彈弓,死死地對上了阿塞夫,最後嚇跑了他們。可是呢,每一次都只有哈桑爲了阿米爾而挺身而出,而阿米爾,卻只會眼睜睜的看着哈桑被欺負。那一次,躲在暗處的阿米爾,看着哈桑被事後報復的阿塞夫等人圍住。其實,只要他交出追到的風箏,便可不必捱打。但他卻打死也不肯放手。只因爲,那隻風箏是他爲自己的少爺而追回來的。而阿米爾,就那麼看着哈桑被狠狠的扁了一頓,最後默默的走開了。最後,當哈桑將那隻好好的風遞給阿米爾的手中時,我便再也忍不住,痛哭起來。

客觀一點來看,阿米爾也並不就是一個壞孩子。畢竟他當時還只是一個小孩子,當他覺得父親對哈桑比對自己還好時,那麼他的嫉妒,便也是理所當然的了。他本性懦弱,膽小,在他做了對不起哈桑,陷害哈桑的事之後,他的內心也是很矛盾很掙扎的。他很想發泄,更讓他覺得無地自容的是,哈桑明明就知道一切,卻還是一如既往的對自己好。如若不是後來他栽贓哈桑偷了東西,阿里便也不會因爲護子心切而離開了這個他生活了四十多年的家。

當哈桑他們離開後,阿米爾也是很痛苦的。但是,比起得到父親的愛,他還是覺得那樣做是值得的。其實,事情發展到這樣的地步,阿米爾老爺也是有責任的。就算他覺得對不起哈桑,但阿米爾同樣也是自己的兒子。只不過前者不能公開,而後者卻是公開的。他再怎麼愧疚,也不能因爲要彌補那個不能公開的兒子而忽略和排斥自己這個公開兒子,甚至對阿米爾的一切行爲都感到厭煩,不支持他的任何思想。可想而知,這對於還是孩子的小阿米爾來說,這個傷害有多大。

說到阿米爾得不到父親的愛,就不得不說說拉辛汗這個人了。拉辛汗是阿米爾老爺生意上的朋友,同樣,也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他知道阿米爾老爺所有的祕密,包括哈桑是他的私生子,他也知道。但是,他對小阿米爾也是極好的。他知道阿米爾對哈桑做的所有事情,但是他不僅沒有告訴老爺,還原諒了他。阿爾米很喜歡這個叔叔,因爲全世界除了哈桑支持自己的夢想外,就只有拉辛汗了。拉辛汗總是鼓勵他,追求自己的寫作夢想,並在自己生日那天送給他一個精緻的本子用來寫作。致使有一段時間阿米爾想:要是拉辛汗是自己的父親就好了。

毫無疑問,拉辛汗是個好人,一個徹頭徹尾的好人。它能夠理解一個孩子的心,能夠敞開心扉和一個孩子做朋友,這都是很難得的。可是,阿米爾老爺卻也有自己的苦衷。他一直都被自己贖罪的心靈而支配着。他後悔自己竟會和阿里的妻子發上關係並且生下了哈桑。爲了贖罪,他做了許多好事。出錢建孤兒院,接濟窮人。。。。。。他對哈桑好,是因爲哈桑是自己的兒子,他對阿里好,則是因爲自己對不起阿里。他知道阿里不能生育,所以他敢肯定,哈桑是自己的兒子。其實他也很累,但是卻又不能夠公開這件事,因爲這有關阿米爾家族的榮譽,他不能說。所以只能加倍的對哈桑好,對阿里好。除了時而可以向好友吐露心聲之外,他都只能自己一個人承受一切。

事情的變化往往快的令人措手不及,日子並沒有因阿里和哈桑的離開而平靜下來。不久之後,俄國便攻打了阿富汗,自然,他們的家鄉瓦茲爾-阿巴克-汗地區也遭受到了攻打。在戰爭突發的情況下,他們不得不逃往美國。

戰爭是殘酷的,血腥的。那滿地的屍體,倒塌的房屋,被侮辱的婦女,被買賣的小孩。。。。。。一切的一切,都被戰爭摧毀的面目全非。斷壁殘垣之中,是一聲聲撕心裂肺、慘絕人寰、驚天動地的痛哭聲。血流成河的地面,讓人不忍視睹。戰爭,爲何要如此殘忍,如此野蠻?戰爭,爲何要發生?

他們在美國的日子還算順利。剛開始過的有點辛苦,但卻還過得去。小阿米爾也在美國完成了學業。可不幸的是,他的父親老阿米爾卻死了。

我一直都這麼認爲,親情是世界上最真摯的情感。沒有任何東西能夠替代。一直以來,阿米爾的父親對阿米爾都是冷冷的。才致使阿米爾認爲父親根本就不愛他。可是,事實卻並非如此。他同樣深愛着阿米爾。在阿米爾考上大學時,他不顧自身生病需要錢,而將自己所有的積蓄爲阿米爾買了一輛二手轎車。他這樣做,僅僅只是爲了不讓別人瞧不起他的兒子。其實,不止這些。真的,不無法描述那種場景,無法說出那種情感的流動,真的是很讓人感動的。

在阿米爾和索拉雅結婚後不久,他便去世了。這個榮耀了一輩子,尊嚴了一輩子,內疚了一輩子的老人,就這麼安安靜靜的在異國他鄉去世了。他已經沒有任何要求了。他有一個令他驕傲的兒子,而這個兒子又娶了一個將軍的女兒做妻子。兩人相親相愛,這是何等的樂事。他走的了無牽掛。但是在他內心深處,肯定還是存在遺憾的。這個遺憾,就是阿里他們父子倆。另外還有好朋友拉辛汗。這些親人和朋友在他彌留之際不能陪在他的身邊,又怎能沒有遺憾呢?只是他不知道,在他去世之前,可憐的、善良的阿里就已經先於他離開了人世。

是否善良的人總是短命?同爲人類,爲何卻要有民族種族之分?到底是爲了什麼,要在這個地球上知道一場又一場的殺戮?要等到何時,才能還給這個已經滿目蒼夷的人間一片祥和、一片寧靜?

日子依舊像流水般的過着。但是阿米爾卻已經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成爲了一名作家。他終於實現了哈桑的預言:全世界的人都會讀他寫的.故事。正因爲一切都已經平靜了下來,往事便又開始折磨阿米爾了。他像着了魔般,甩不掉過去。終於有一天,他接到了拉辛汗的電話。拉辛汗在電話中跟他說:“來這裏吧,阿米爾。這裏有重新讓你做回好人的路。儘管他糾結過,猶豫過,退縮過,但是最後,卻還是下決心回到了喀布爾,去看看他的老朋友。還有就是,他不想再逃避了。

真不敢相信,自己已在時間的長河中經歷了那麼多。再回到這兒時,除了面目全非的事物,還有他那顆歷經滄桑的心。但不管怎麼說,他回來了。經過了幾十年,他又回到了這,回到了昔日的故鄉,他所度過整個童年的故鄉。

他是滿懷愧疚和希望回來的。可是得到的事實卻讓他無法承受。因爲拉辛汗告訴他,其實哈桑是他同父異母的兄弟,是他的親哥哥。但最讓他震撼的是,哈桑已經死去了多年。唯一能夠讓他感到一絲欣慰的是,哈桑的兒子索拉博還活着。拉辛汗叫阿米爾回來,就是要他帶索拉博走,給他應得的關懷和親情。因爲他是他的親叔叔。可是正當自己要去接回自己的侄子時,索拉博卻被昔日的敵人阿塞夫從孤兒院要走了。

阿米爾在聽到哈桑是父親的私生子時,他爆發了。他怎麼都無法接受,自己的父親居然做出過那種無恥的事情。他咆哮了,他對着善良的拉辛汗發了一通火。正因爲自己在氣頭上,所以一開始他是拒絕帶索拉博走的。但等到心情平復後,他還是決定了要接走自己的親侄子。

不管阿米爾的本性有多懦弱,不管他有多麼的懼怕阿塞夫。但是,索拉博是自己哥哥的兒子,是自己的親侄子,他已經無法彌補自己的哥哥了,那麼他一定會好好保護他的兒子。就算一想到阿塞夫就會害怕的全身發抖,但是他還是堅決的快出了那一步。在與阿塞夫決鬥時,他被踢斷了七根肋骨,最後在索拉博的幫助下,他們終於戰勝了阿塞夫。然後,一起離開了。

但是,不是大拜了阿塞夫一切就順利了。在阿米爾帶索拉博去美國的過程中還發生了很多事,包括索拉博的自殺以及他自殺後患上了自閉症。但是最後,他們還是回到了美國。不能生育的索拉雅很喜歡索拉博,但是後者卻因爲自閉了而不再與任何人說話。漸漸地,索拉雅放棄了與他親近。她在等,等她這個“兒子”走出謊言與傷害的陰影,她永遠愛他。

但阿米爾沒有放棄。他一直都在努力。終於,他的索拉博有了迴應。那是在一次追風箏大賽中,看着漫天的風箏,他便想起了當年哈桑爲自己追風箏的情景。他的雙眸立刻就溼潤了。他帶着最後一絲希望講述了哈桑的了不起,並向索拉博提出要爲他追風箏。這一次,小索拉博卻有了迴應,他點了點頭。於是,阿米爾,這個三十幾歲的大人,就像是得到了最大的鼓勵,夾雜在一羣小孩子當中,高興的追逐着天上的風箏。他的眼中,噙滿了淚水。

“我追,爲你千千萬萬遍!”阿米爾在內心堅定的說。

當書完結,腦海中依舊迴響着那句“爲你千千萬萬遍”。不管開始時夾雜了多少謊言,造成了多少傷害,但最後,都用愛的方式來彌補了,便再也沒有遺憾沒有恨。心裏滿滿的,是愉悅,是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