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當呼吸化爲空氣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當呼吸化爲空氣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4W 次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當呼吸化爲空氣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當呼吸化爲空氣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當呼吸化爲空氣讀後感1

作者保羅是一名天才醫生,本書是他在得知自己患癌時寫下的一本書。保羅成長在亞力桑那州的金曼,取得了斯坦福大學英語文學及人體生物學的雙料學位。後於劍橋大學獲得了科學史與哲學研究碩士學位,並且以優異的成績從耶魯大學醫學院畢業,即將獲得斯坦福醫學院外科教授職位並且主持自己的研究室。他是一個一直在思考人生意義的人,並且也一直在爲之付出努力。

在人生即將抵達巔峯的時候遭遇了病魔的打擊,我以爲書中會有很多悲痛的段落,然而,卻沒有,作者用很真實質樸的筆觸,寫出了自己的感受,做爲醫生,他很清楚自己的病情,也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結局。在醫生的生涯中他見證了很多人的死亡,而現在開始見證自己的死亡之旅。他是堅強的、勇敢的,他選擇了重返手術檯,就像書中寫道:“我要逼迫自己,迴歸手術室,因爲我做得到,那就是我。因爲我必須學會以不同的方式活着。我會把死神看作一個威風凜凜、不時造訪的貴客,但心裏要清楚,即使我是個將死之人,我仍然還活着,直到真正死去的那一刻。”

本書中的一些醫學病理常識,和一些大型精密神經手術的描寫,讓我見識了外科醫生的手術的複雜性和技術的專業性。再到後來他病情加重不得不離開自己爲之辛勤奮鬥的事業,開始用文字書寫,回顧自己的人生以及患病後的細節,在奮筆疾書中他找到了生命的意義。他寫道:“展望無垠廣闊的未來,我看到的不是寂靜無人的空蕩荒原,而是更簡單更純粹的東西:一頁我將繼續書寫的白紙。”他最後寫給還是嬰孩的女兒的句子卻平靜得讓人落淚:“你曾經讓一個將死之人的餘生充滿了歡樂,我不奢求這樣的歡樂永無止境,只覺得平和喜樂,心滿意足,此時此刻的當下,這是我生命中最重大的事。”認真努力的活,坦然誠實的面對死,需要多大的堅強和勇敢,保羅做到了。後記中,保羅去世後,她的妻子露西寫下的一段文字,同樣溫暖人心,給人鼓舞。她寫道:”生與死,誰都逃不掉,看不透,但我們有適應和處理的能力,就算無法掌控,也能因爲對生與死的探尋,去尋找人生的意義。”

這是一本生命之書,讀完本書的文字,我的內心充滿了力量。想起了那句哈佛名言:你荒廢的今日正是昨日殞身之人祈求的明日。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人生意義是什麼呢?珍惜當下,及時去做想做的事情,快樂充實的過好屬於自己的每一天。

  當呼吸化爲空氣讀後感2

在放春節假期收拾行李準備回家的時候,隨手在書架上拿了一本專業方面的書和另一本名爲《當呼吸化爲空氣》的書放進行李箱。當時有猶豫了一下確定在過年看本書嗎?似乎覺得在大過年的熱鬧氣氛下,看這本書或者討論這個話題似乎有些格格不入。但這是人生需要直面的話題之一不是嗎?那這樣又有何時間之差呢?

書的作者是一名叫保羅.卡拉尼什的男醫生。他成長在亞利桑那州的金曼,取得了斯坦福大學英語文學的學士和碩士學位,以及人體生物學的學士學位。其後於劍橋大學取得了科學醫藥歷史與哲學的研究碩士學位。還以優異成績從耶魯醫學院畢業。之後保羅一直在斯坦福,並以神經外科住院醫生的身份在與一個個神聖的“生命”打交道。

書中有描述到保羅在求學時期的回憶和在斯坦福住院部高強度的培訓的工作生活日常。從初接觸解剖人體的緊張到在神經外科面對過一個個不同程度病情的病人,到主刀了無數臺重要的手術等等,這一些經驗和付出,讓他的醫術有了飛躍般的進步,也收穫很多榮譽。從一個剛進去接受培訓,還不停跟在有經驗的前輩身邊學習的初出茅廬的男醫生,到可以成爲神經外科的總醫生。

按照大家所預想,保羅醫術精湛,事業處於上升期,也有一個陪伴已久且相愛的女醫生妻子(露西.卡拉尼什)。這樣的職業發展前景和身份,是多少人都敬佩和嚮往的啊~然而現實就像保羅說的.一樣,從一個醫生一下子變成了病人,整個過程措手不及,慌張忙亂。也正是因爲自己是醫生,才更加明白得了癌症,自己將會面對的是什麼。這讓他不斷思考在人生最後與時間較勁的階段,應該怎麼怎麼渡過以及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面對死亡,是什麼讓我們的什麼值得一活?

像露西所說,保羅並沒有故作堅強,他允許自己敞開心扉,展露脆弱,接受別人的安慰。就算身患絕症,保羅也活得很充實,還是充滿希望,希望充實地度過目標明確,意義深遠的每一天。看到書中保羅從發現身體的各種不適,到確診身患癌症,到之後每個階段治療的反應。這些是常人無法想象的痛苦的,甚至在身體極度不適的情況下,保羅還堅持回到醫院工作和主刀了很多手術,這是需要多強的意志力才撐得下來啊!我想那個叫“醫生”的崗位帶給他的不止是高薪,而是真正的熱愛和責任心,也是常年與生命打交道更讓他明白不能這樣在病牀接受治療且等時間奪取他最後的時光。他還想再留下些什麼,這也與他重新堅持寫作寫下這本書,並要求家人保證會出版這本書可以理解到,他更在乎讓人們引發對生命的思考等。

  當呼吸化爲空氣讀後感3

得知自己不幸患上癌症之後,你會做什麼?是嚎啕大哭,怪罪命運不公?是默默接受,等待着死亡?還是完成自己最後的夢想,留些痕跡在這個世界。

保羅36歲時面臨這個問題時,做出了決定,所以,纔有我們看到的這本《當呼吸化爲空氣》。他在患病後留給這個世界的,一是可愛的女兒卡迪,二就是這本書。保羅的心理需要強大成什麼樣子,才能雲淡風輕的把這些經歷都寫下來,不停地回顧,也就是在這些回顧中,他認清了生命的意義。

在書中,我曾看到這樣一句話:“別因爲你要死了纔去做或者不去做某件事情,而是要找到自己認爲重要的事情,不管什麼時候,只要去做。”是啊,我只需要問自己,此刻做的事情,有沒有積極的意義?有沒有把當下的每一分每一秒過好?每每這樣自問,對於死亡的恐懼和未來的迷茫,就變成了勇敢和篤定。這是多好的提醒人們的句子啊,無數人用最後的關頭、一些突然的警醒作爲行動或者不行動的標準,充其量不過是爲自己的懶惰和拖拉尋找着藉口。那些熟悉的場景總是頻頻出現:懶懶地什麼都不想幹;看着別人汗流浹背,想着自己如此鬆散;早起幾天進行晨跑,便被自己的行動和勇氣感動不已,坐在沙發上捧着飲料瓶開始享受“成功的自己”。

放低對自己、對生活沒有要求,我們總是過於容易原諒自己,給自己找各種理由。在機會遍地的時候,躺着不動,卻盼望着機會降臨,等機會沒有了才嘆息後悔。正如保羅所說,別因爲你要死了纔去做什麼、或者不做什麼,任何你覺得有意義的事情,都值得一直做下去,不管何時,只要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