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肖川教育的力量讀後感範文

肖川教育的力量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3W 次

導語:人們常說:讀好書,好比和一個高尚的人談話。本站小編收集整理了《教育的力量》的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肖川教育的力量讀後感範文

  教育的力量讀後感【1】

肖川教授的《教育的力量》已經反覆讀了幾遍,其中很多篇目都給我眼下的教育教學以有力的指導,成爲了我教育教學實驗的動力。我也從肖川教授的《主體參與:自主學習的要義》一文中更加明確了爲什麼要指導學生質疑和賞析,從而更堅定了我沿着這條道路走下去的信心。

自主學習作爲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內在品質,讓學生實質性地參與教學過程,是其首要特徵。多少年來,我們一直倡導學生自主學習,但現實的課堂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學生對於教學過程的參與往往流於形式和表面,學生並未真正捲入到學習過程之中,從而使學習感受不到智力勞動的快樂,缺乏深厚的精神生活的背景和氛圍。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師對學生的不敢放手,課堂控制過度,學生沒有自主學習的空間和時間。正是基於要改變這一現狀,我們才堅定地要在我們的語文課堂上放開手來,把課堂放給學生,把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地成爲課堂的主人,讓他們去思考,去表達,從而培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進而造就一代會自主學習之人。

儘管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是那麼不易,那麼辛苦,但看到孩子慢慢地學會了質疑,學會了欣賞,進而學會了多元化地理解文章,養成了對自己學習活動進行反思總結的習慣,那點辛苦早飛到了九霄雲外,留下的滿是無以言表的幸福和成就感。比如學生在學習《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課時,就質疑出了很有價值的問題:"中華"爲什麼"不振"?除了課文中提到的中國公民被洋人的汽車軋死後,中國巡警不敢爲中國人撐腰,羣衆也是敢怒不敢言外,還有哪些方面能表現"中華不振"?而這些問題課文中都沒有現成的答案,可這些問題對於生活在現代中國的孩子來說也實在不好理解。這時,我並沒有告訴學生答案,而是請學生帶着這些問題去閱讀有關書籍,去上網查找資料,也就是請學生去自主學習。經過自己的努力,學生自己解決了問題,一方面比教師的講解有更深的感受,另一方面,也是我們着力要培養的,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學會了自主學習,體會到了自主學習的樂趣,感受到了智力勞動的快樂。同時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深刻了解了20世紀初期中國的社會現實,進而爲周恩來總理能在青年時代就樹立了"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遠大理想,並且爲之奮鬥的一生產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

肖川教授指出:一個自主發展的人有良好的學習策略和學習品質。當學生在我們的引導下掌握了良好的學習策略,進而激發起自己良好的學習品質,這不正是我們當老師的所期待的嗎?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造就自主發展之人,這是肖川教授《教育的力量》帶給我教育教學的力量。

  教育的力量讀後感【2】

讀肖川教授的書,是一種享受,是一場思想的洗禮,讓我一次次回味蘊藏在字裏行間的教育魅力。還記得剛拿到《教育的力量》一書時,出於習慣,對着封面細細打量:黃底黑字透着莊嚴與素雅,溫情、雅緻、精道、犀利的文字如一株水墨荷花悠然盛開於心中,韻味無窮……

最喜歡這種隨筆形式的書,每篇文章篇幅不大,但說明問題,容易觸動讀者的神經,引起共鳴。肖川教授的隨筆折射着一種睿智,讀他的隨筆是對心靈的一場洗禮。

《教育的力量》一書從“追問教育、教育的方向、成爲有思想的教師”等幾方面闡述了作者對教育、教學、營造幸福人生等問題的見解。他那親切的語言和博愛的熱情無不啓發着我的思維,拓寬了我的視野。這本書寫出了教師的心聲、教師的疑惑、教師的無奈和缺憾……它更像一面鏡子,讀的時候,讓人不禁時時對照自己,我是這樣做的嗎?我做到了嗎?……

讀了《祝福教師》一文,我爲他文中的真情而感動。文章說:“教師是一種職業,一種古老的職業,一種將與人類共在的職業。隨着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很多職業,諸如警察、軍人、偵探、保安、門衛等等都將消失,但教師這個職業是永遠不會消失的,它將永存。正是她,傳承着人類文明的薪火。” 是啊,作爲教師的我們傳承着人類文明的薪火,還承載着太多家長對我們的希望和學生對我們的期待,所以我們更要用百分百的努力去面對他們。在《祝福教師》一文中我還讀到了“真誠”。真誠來自哪裏?內心。只有來自內心的真誠才能打動人心。誠然,教師的職業是光榮的,社會給教師很多的美譽:“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托起明天的太陽”“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等等,但同時又對教師提出了要求:只求付出,不求索取。教師要“傳道”“授業”“解惑”,既要“教書”,又要“育人”。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自身的政治和道德修養。過節了,祝福的短信紛至沓來,祝福的字眼比比皆是,而看過太多的文章卻獨獨沒有祝福二字,文中那一聲祝福已經打動了每位教師。

從《名師不可仿》中我讀到的是“思考”。 隨意仿名師,一不小心就會“東施效顰”。如果能先衡量自己的能力、再仿名師,可能就是仿名師勝名師了。看清自己的長處,明白自己的短處,也就不至於浪費許多時間和精力,空自苦惱。作爲教師的我們應該通過自身的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生活得更有意義,這樣才無悔此生。我們應該走在知識的最前線,應該懂得儘可能多一點,這樣在面對學生時纔會做得更好,纔會無愧我心。努力讓我們的教育充滿思想,正如教授所說,終有一天,我們的年華會老去,可我們的思想會在足跡中閃光,並將照亮前行的路。

《教師的成長策略》我讀到的是啓發;《教育給了我們什麼》我讀到的是困惑;《一本讓我感到羞愧的書》我讀到的是無奈……每一篇文章都讓我讀出一種力量,不管是強大的還是微弱的,都是由內而發的。書中的每一個文字,無不在傳遞着這樣的信息:

1.要“成爲有思想的教師”。

有思想會使得我們興趣廣泛,內心鮮活,會使我們的人際交流變得更有品味,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使我們能從“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教育百花園中汲取適合自己的教育方法,使自己不再盲從名師,邯鄲學步、會對學生的心靈豐滿和精神充實有一種自覺而又自然的引領。教育孩子是我們教師所擔負的國家重任,我們要致力於引領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世界,用心靈去感悟,用自己的頭腦去判別,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

我慶幸我能夠在二中這樣一個有着良好教育環境和教育氛圍的地方教書育人,這種教育使我意識到生活的意義,生命的多姿多彩。

2、學會思考。

《教育的力量》這本書給了我無限的思考與遐想,有時候我在向他請教,有時候我在與他對話。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是的,我的許多困惑總會在書中找到答案,引領着我在教育思想的境界中遨遊。讀至酣時,我總是問自己:教育的力量到底來自何處?我們能從教育中汲取到人生的何種能量?又或者我們自己就是教育本身的最大能力的發揮者?這些問題讓我步入了思考的洪流之中,讓我在反覆閱讀之後,使得自己的思想也可以受到間接的薰陶,豐富着自己精神世界的同時也激發了自己的語言中樞、 拓寬了自己的視野。

3.愛是一種能力,讓情感教育常駐我心。

透過《教育的力量》,肖川老師詩一般的語言浸潤着他對人生的感悟、對他人崇高的激勵、對美好生活的摯愛,一個充滿智慧的導師,一個用情感感召他人的學者形象躍然紙上。人是一個綜合的整體。知、情、意、行相互影響,相互生成,沒有情感的腦力勞動,容易導致疲勞;沒有情感的付出,結果自然蒼白無力。歌德年輕時寫過這樣一段話:“人們只能認識自已所愛的,愛或激情越強烈越充沛,認識就越深刻越完整。”愛是一種能力,能激勵自我去堅定地面對挫折,同樣能給人以力量去憧憬美好的未來。是愛發展了情感,而情感在人的生命中有着重要的價值,所以促進學生情感發展的教育才備受關注。情感教育是心靈的碰撞和真情的沐浴,它牽引着人們回到真實的生命狀態,回到本原的心靈感覺,去感悟我們內心深處的靈性之光。學生的'未來成功與否,不僅取決於他的智商,更取決於他的情商,如:求知動機、理想與抱負、意志的堅定性、興趣和情緒的穩定性、獨立性和自我意識等方面。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有更多的參與、更多的平等對話、更多的美感陶冶、更多的欣賞關愛。在這樣的情感教育下,學生的學習纔會如沐春風。

4.讀書,不會停歇的腳步。

蘇霍姆林斯基說:“當一個孩子跨進學校的大門成爲你的學生時,他無限信任你,你的每一句話對他來說都是神聖的真理。在他看來,你就是指揮、理智和道德的典範……”,這種指揮力、理智力、典範力來自哪裏?作爲教師,讀書,就成爲了人生路上不能停歇的腳步,完美着這份神聖真理的存在。那麼,給自己一個相對較高的目標,懷一份欣然的態度,充滿激情地走在人生的路上,用自信和快樂點燃生活的燈,用信念和堅定鑄造人生的劍,用自己的希望去擴展學生的希望,給學生一個人生的高度,也給自己一個全新的人生角度……

從《教育的力量》這本教育專著中,我汲取了精神力量,更感受到了讀書帶給自己的教育能量,在讀書中追求生命的質量,追求一種完滿和無憾。如果不讀書,我的思想不會呈現靈感,我更不會在積累沉澱後感到思想的充盈。紙上得來終覺淺,心中悟出始知深。這種過程很有成就感,遠離了城市的喧囂、擁擠與世事的紛繁複雜,掩卷而思,悵然所失的那一刻卻聆聽到了一種特別的聲音——知己的傾訴、知音的交流,更是思想的提升。《教育的力量》讓我懂得,教育是對人的成全,是面向心靈成長的活動。教育的力量來自對學生細膩而理智的愛;來自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來自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和熱情鼓勵;來自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教育的力量讀後感【3】

《教育的力量》是肖川老師的一本隨筆集,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隨筆就在一個"隨"字:隨和,隨意,隨緣。但我卻要說,他的隨筆折射着一種靈性,時刻有靈感的火花在閃爍;他會讓你頭腦中那些深藏已久的言語一下子迸出來;"他的隨筆體現着一種對美的追求和趨從","或似淡雅的香茗,或勝陳年的烈酒".的確,讀肖川老師的隨筆是一種享受,一種教育的享受。讀這本書的最大感受像是與老朋友娓娓交談,那麼親近、真切、理解,因爲有了朋友的理解,工作中的辛苦與勞累感覺是那麼值得,幸福感與成就感就會縈繞心頭,努力學習、追求上進自然也成爲我的一種願望。

他在《想、思考、研究》一文中寫道:"遇到問題現在很多的人只會想一想,發表一點意見和個人看法,而不會思考。所以,那些意見和看法,往往經不起推敲,顯得膚淺,甚至似是而非。"

作爲教師的我們,深知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讓人不斷提出問題、思考問題。但在教學過程中做法仍是膚淺。我們不僅要讓學生"想",更要發展學生的思考策略和研究探索的意識與能力。教師要關注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而不僅僅是讓學生髮表意見,更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和獨立研究與探索的意識和能力。只有這樣,我們的教育才是高品質的。作爲教師的我們,在備課、上課的過程中,很多時候也只是"想想"而已,由於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所以不能駕馭課堂,更不能做到遊刃有餘,從而造成課堂效果不滿意。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們還是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深入思考和潛心研究,才能紮紮實實的上好每一節課,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

教師的學習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專家引領、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作爲教師,如果沒有向學之心,即使再高明的專家,恐怕也不能對其起到引領的作用,"我們可以把馬牽到河邊,卻不能按着馬的頭讓它飲水".自我反思不是胡思亂想,而是有理論支撐的,高度自覺的對自己實踐的回顧與審思--這本身就是很好的學習過程,如果沒有一定的理論作爲基礎,自我反思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至於同伴互助,是一種相互切磋、相互勉勵和真誠分享。

作爲教師,教育探索並不一定要有研究課題,如果你真是爲了提高自己,爲了更好地勝任你的工作,爲了更好的成長,而不是因爲外在功利的誘惑,那麼,只要你願意,在任何時候,任何條件下,都可進行。它不需要高精尖的儀器與設備,它只需要一顆忠誠、明敏的心,只需要我們對那些視而不見、習以爲常的事物進行批判性的審視,對那些司空見慣、熟視無睹的事物用心去發現,只需我們不斷咀嚼、反覆琢磨、再三玩味。

這本書其中一篇還講到"微笑是一種力量".肖川老師說"在我們的身邊有一個精靈,它產生於剎那之間,卻可以定格成爲永恆。它不會因爲你富甲一方而需要他,也不會因爲你一貧如洗而不能擁有它。它如夏花燦爛,如春風溫暖,它是清冽的甘泉,是心靈的陽光。它,就是微笑。確實,微笑可以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可以溝通彼此的心靈,能使人產生信心和力量,能受人心情舒暢,振奮精神。"

有那麼一件事曾深深地觸動過我的心靈。有一天,我剛進教室,看到一個生病請假的孩子來上學,當時隨口問他:今天來上學了?可是我發覺坐在前排的一個女孩卻看着我,並笑着說:許老師,你笑了。儘管,我對她笑笑後繼續上課,但是,此後我一直都在想着這句話,也想起曾經看過的一篇文章:有一個女孩,成績一直不是很好,她自己和老師好像都不對她抱有希望。可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這個孩子的成績慢慢好了,還以非常優異的成績畢業了。走的時候,她走到自己的老師面前,對老師說:老師,謝謝你的兩次微笑。老師當時莫名其妙,什麼兩次微笑?女孩說,有一次,在上課的時候,你對我笑了兩次,就是從那時開始,我纔對自己有了信心。這個老師仔細回憶了一下,想起來了,那天確實笑了兩次,一次是看到自己的女朋友從教室門口走過,於是,笑了,還有一次是看到校長站在辦公室門口,爲了給校長好的印象,對女孩笑了,可是就是這兩次微笑,卻讓一個孩子找到了自己的信心。想起那個故事,再想想我的學生那節課的表現,我真正地感悟到了微笑的力量。這也是因此在期末的總結上,說起下個學期的改進目標時,我希望自己以後能夠營造一個快樂的課堂氛圍,希望讓學生看到的是老師開心和微笑的面容。我想,儘管以前對學生因爲期待而產生的急躁是因爲對學生的關心,可是,以一種快樂的心情上每一節課應該更能讓學生找到自信和學習的樂趣,我想沒有哪個孩子會希望看到一個面帶愁容、怒容的老師。正如肖川老師說的,你臉上的微笑有多少,學生心中的陽光就有多少。當您離開教室的時候,請把你的微笑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