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弟子規讀後感(精選7篇)

弟子規讀後感(精選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W 次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弟子規讀後感(精選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弟子規讀後感(精選7篇)

  弟子規讀後感1

《弟子規》這本書是孔子寫的,所以咱們一定要好好向孔子學習。要好問、要好學,不要因爲學習有了困難就放棄。孔子非常好學、好問,咱們要成爲向孔子學習的好孩子。要懂得做人的道理,書中都有孔子講的做人的做法,做到那樣就無可挑剔了。咱們一定要好好地向孔子講的那樣學習。因爲孔子是一位很有才的人,他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文學家,在世界上都很有影響力,一些到中國的外國人專門到孔子的故里敬拜。

向孔子學習要注意三點,一個是禮貌,一個是好學、好問,第三個是尊敬。咱們要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不要因爲家長慣着咱們就改變主意。還有讀書也很重要,無論什麼書,只要有知識對我們有益處,就一定去讀。

還有一句話,是媽媽給我講的,意思是:你多一份愛就多一份美德,你多一份禮貌就多一份尊重。

  弟子規讀後感2

"恩欲報,怨欲忘,抱怨短,報恩長。"

這些足以讓我心悅誠服,古人云:"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

《弟子規》讓我們知道感恩。感恩給我們生命的人、感恩給我們知識的人、感恩給我們衣食的人、感恩給我們住所的人、感恩曾經批評過我們的人。將別人的愛永記於心,把別人的美德汲取。完善自己,感動別人。

讀了《弟子規》之後,我才發現,以前自己習以爲常或自己認爲對的言行,原來都這樣或那樣地存在着不足。

在古代《弟子規》是做人的準則,在當代仍然影響着更多的人,教育我們如何做人。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質。人生百態,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纔是真正的自我歸宿,是照耀心靈永恆的陽光!我在細細品讀《弟子規》的同時,也帶走了我心靈上的塵埃。

  弟子規讀後感3

讀過《弟子規》的"冬則溫,夏則?;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後我明白了做人首先要講一個"孝"字。我們要好好陷阱我們父母。

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要隨時查看父母的衣、食、住、行是否合理,不能讓父母擔心。既然古人都懂得,以"孝"爲先,說什麼也不讓自我父母受罪,如果看到自我的父母受罪,而幫不上忙的話,就會十分心痛。我們也就應向他們學習,畢竟父母是生我們,養我們的最親的.人,不論他們對我們多不好,我們也要抱着一顆感恩的心來孝敬我們的父母。我們英愛像古人一樣關心父母、愛護父母、孝敬父母、照顧父母。

我們就應孝敬父母,感謝父母從心底裏感謝,一輩子爲了子女幸福的每位父母。是他們給予我們一生的光明,我們就應孝敬他們,尊重他們啊!

  弟子規讀後感4

一天我問爸爸,爲什麼我的名字中會有個孝字。爸爸聽了給了我《弟子規》這本書,讓我仔細看這本書,就知道我名字的來歷了。

我翻開第一頁,看到《弟子規》的總序,裏面前幾句寫的是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原來《弟子規》是聖人的訓導,我驚訝的發現,原來孝是放在第一位的。聖人教導我們首先要做到孝順。我理解了爸爸給我起這個名字的含義,爸爸還經常對我說一句話百善孝爲先,以孝爲做人的根本,做一個善良的人。

《弟子規》的第一篇就是《入則孝》,主要講的是如何做纔是孝:要做到父母的呼喚,還有父母安排做的事情要迅速、認真地去做。父母生病的時候要仔細照顧。愛護自己的身體,不能讓父母擔憂。做個品德高尚的人,如果在品德上有了缺失,就會讓父母覺得丟臉。所以我一定要好好做人。

通過聖人說的有關孝的話,我認識到了要從平常的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做一個守孝道的孩子。

  弟子規讀後感5

《弟子規》成書於清康年間,以《論語·學而篇》的“弟子規入則孝,出則悌,謹則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爲中心,講述了孩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學習上的守則規範。

在《弟子規》中我比較喜歡的是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意思是遇到困難或挫折的時候不要自暴自棄,,應該奮發向上努力學習。聖賢境界雖高,但循序漸進,常人也是可以達到的。

我們就像一株株幼小的苗,一朵朵嬌嫩的花,需要精心的呵護和培養,才能健康成長。每個孩子的成長都少不了好書的陪伴,因爲好書就是那暖暖的春風、涓涓的小溪、輕撫、滋潤着孩子的心靈,爲孩子的成長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養料。

這本書能告訴我們很多,古人的禮儀!

  弟子規讀後感6

在開學典禮那天,卓校長給我們講了《弟子規》的一些內容。當時,我對《弟子規》的第一感受就是這本書是一本好書,這本書可以教會我們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個好人。那天的古詩文課,劉老師讓我們每人都要買一本《弟子規》,買了書,回到家後,我便興致勃勃地讀了起來。《弟子規》裏的每一頁上都有一段短小精練的小故事和一個只有12個字的小道理。我覺得,這一頁裏不止只有這一段話和12個字,而是還有一把金子、一把能讓人成功的金子。可能一個人能否成功就把握在這幾個字間。初讀《弟子規》,我就受益匪淺,我懂得了許多道理:人應該孝敬父母;應該勤學、善問;有勇氣承擔自己該承擔的責任,時刻都不能放鬆自己等等。

我想,對於《弟子規》這樣一本好書,我決不會輕視它,我會認真地將它讀完,把它背好。

在《弟子規》中學做一個好人。

  弟子規讀後感7

《弟子規》文字雖少,內容卻博大精深,我們學的還遠遠不夠,其精髓絕不是短時間內我們能感悟透的。但有一點,我認爲:《弟子規》作爲中國古代文化的一部分,有些提法、做法與現代社會不符,我們不能全盤肯定;而其實質性的東西並沒有改變,如講孝道、講友愛、講文明、將禮儀、講誠信、講修養等這些精髓的東西沒有變,而且永遠也不會變。這就要求我們學《弟子規》的知識及在踐行方面做到:批判地繼承,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結合時代特點,與時俱進,不斷豐富和發展,爲其增添新的內容,做到日新又新我常新.

普及以國學思想爲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將對提高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帶來深遠影響,亦將是我們民族復興經濟騰飛的堅實基礎和原動力。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積極行動起來,做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傳播者和弘揚者。

做,始於《弟子規》,爲人之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