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社戲讀後感精選3篇

社戲讀後感精選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3W 次

導語:《社戲》這篇文章只是單純的記錄了一個孩子的童年生活,每樣事物都充滿着屬於自己的回憶,充滿着喜怒哀樂。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社戲》的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社戲讀後感精選3篇

  社戲讀後感【1】

魯迅先生的社戲,我看到一種天真爛漫的東西,作者通過對童趣事的回憶讚美農民的善良與高尚.

因爲書上寫得大多都是反映農村景物的,因此讀起來就顯得特別親切,一幅美麗的“農村夜景圖”彷彿映入我的眼簾:藍藍的天空、圓圓的明月、石板型的小橋、小巧玲瓏的划船。“我”和一羣活潑可愛的農村孩子來到河邊,他們下船、點篙。飛一般的在月下航行,沿途的夜景真美呀!“豆麥散發出草香味,河邊的小草、朦朧的月色、淡黑的羣山、依稀的趙莊、婉轉悠揚的笛聲,還有點點漁火等等。這些本來是農村中很普通的景色,也是我們農村孩子很熟悉的,但經過魯迅的一番藝術加工,看上去簡直變成了人人嚮往的神仙美景了。從這裏也可以看出魯迅對農村的懷戀,對他小時候在外婆家的眷戀之情。同時更激起了我和農村孩子對自己家鄉的熱愛。

在魯迅筆下,一些普通的農家孩子,都是那麼可愛,純樸,他們的思想又是那麼高尚無私,真切體現當時農村孩子的`風貌。在這些孩子中我更喜歡雙喜和七斤,他們勇敢無私,熱情活潑,熱愛勞動。雙喜更是個講義氣的人。七斤也常和小魯迅玩抓蟋蟀的遊戲,他們從不計較,和睦相處,成爲了真正的好朋友。

  社戲讀後感【2】

《看社戲》讀過後,起初除了覺得那些戲子不容易就沒多大感受。後來細想一下,覺得文中能讀到很多東西。

一開始,作者並不喜歡豫劇,還稱豫劇是“草臺野戲”。“破的簾,簡易的木料,疙瘩不平的檯面……這種寒磣地掛着‘窮村陋閭’相兒,帶着濃郁鄉間俚俗味兒的‘社戲’,在某些城裏人的眼中,是‘野戲’,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末流雜藝。”作者以此解釋稱“草臺野戲“一點也不辱沒豫劇。可是經過薰炙,聽順了,覺的出它的好,它的土、俗之韻味了。自己推翻了之前的論斷,說明豫劇也是有可取之處的。這世上很多事物也許一開始我們不會喜歡甚至討厭,但慢慢了解之後,當發現它有它的好時,我們又開始喜歡它了。

“鑼鼓喧天,觀者如牆。”這是作者筆下觀戲的場面。那麼多的人去觀看,頂不會是一樣的心境。我想大多數是基於當地文化及湊熱鬧的新把他們聚集了。就像作者寫的“‘百日之勞,一日之樂’對於土生土長的他們,土梆子戲不僅是勞作的娛樂,且是一種文化給養、精神昇華的表徵。”人文環境很重要,也許一個人改變不了人文環境,但人文環境改變一個人卻很簡單。

“伶人們在臺上演盡王侯風流事,替人兒女水相思,殊料,背後卻包藏着生途的坎坷,世事的艱難。” 作者對幫助過的女戲子母子不能忘懷。可她們卻只是個縮影。作者不能忘懷的更多的是那些和女戲子一樣生途坎坷的人。

這篇給我的感受是,人生坎坷,珍惜眼前的幸福;混口飯難,珍惜學習機會,培養能力。

  社戲讀後感【3】

“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也似的好戲了。”

我想魯迅並不是僅僅以“魯迅”這個身份來寫這篇文章,而是以“周樹人”這個人來寫這篇文章。我很喜歡那種作者真情流露的文章,因爲那是很感人的。《社戲》這篇文章只是單純的記錄了一個孩子的童年生活,每樣事物都充滿着屬於自己的回憶,充滿着喜怒哀樂。

我覺得這篇文章對於景緻的描寫並不多,但是雖然少,分量卻很重。我覺得在讀了這篇文章關於景緻的描寫過後,才真的感受到“身臨其境”的感覺。“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悠揚,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着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裏。”在整篇文章的景緻描寫中,我最欣賞的就是這一句話。因爲只有這句話能讓我想象那沉靜以及自失的心,並且讓我“聞”到了豆麥蘊藻之香,那種感覺實在很真實。

對於童年的回憶,每個人都各自擁有不同的風景。

我喜歡文章中所提到的小朋友們。孩子們之間的友情最單純,沒有任何污點,只是一張透明的紙。那種童年的感覺,我們到底已經遺忘了多久?

我很欣賞文章的結尾,只是單單的一句話,卻能如此強烈地表達心情。我們真的應該珍惜現在的生活,不要只是紙上談兵,而是真得“珍惜”。

我想我現在可能只能以一個讀者的身份來敘述我的感受,我的看法,但是,在經歷歲月的磨鍊後,我一定會,不是可能,而是“一定”,會以一名藝術家的身份來發表我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