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接受我的愛》讀後感大綱

《接受我的愛》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6W 次

打開由美國著名心理學者——漢恩吉諾特博士寫的《接受我的愛》的第一章,我就似曾相識啦——“哎,今天批評的那個學生,其實平時挺乖巧的,只是被別的同學引誘,那幾分鐘沒有認真聽課而已。心平氣和地和他聊聊就可以解決問題了,何必像個魔鬼一樣噼裏啪啦說一通惡狠狠的批評話,把小孩子罵哭呢?哎……”留下的,只有深深的懊惱和自責。教育本不該這樣糾結。可是,就像書中所說:“老師像外科醫生,絕對不可以隨意下刀,因爲,傷口可能永遠存在。”說到這裏,又讓我想起那首讓我感動的歌曲:“你給我一句話,就打開我一扇窗;你給我一個微笑,我就渾身是力量;你給我一個眼神,我就找到了方向;你放開雙手,讓我遨遊知識的海洋。”

《接受我的愛》讀後感

是啊,老師的一句話,一個笑容,一個眼神,有可能激勵一個人一輩子,也有可能讓一個人的心靈一生都帶着創傷。

9月24日,全區政教主任會議由我校承辦,那是一個令孩子難以忘懷的日子。莊嚴、規範、整齊、漂亮,整個活動得到了無數的贊點。孩子們也歡天喜地的,就像在慶祝祖國媽媽的生日了。下午作業整理課,默寫前段時間已學的《梅花魂》一課的重點段,當“刷刷刷”的聲音在你耳邊響起的時候,一個不和諧的音符也在附和着。觀其言,那雙小手不時的揉眼睛,整雙眼睛紅撲撲的,鼻孔一抽一拉的,就差兩行淚珠滾下來。看來沒有誰欺負他,用冷處理或許就會沒事的。我繼續在教室裏巡視默寫的情況,可是,問題嚴重起來了。那個同桌馬上舉手報告了,“施老師,鄧子涵不斷地搞我,煩死了。”“施老師,他一定要我告訴他‘愈寒冷’的‘愈’怎麼寫,我就不告訴他。誰叫他不復習呢!”“哦,原來這樣!那好吧!鄧子涵,老師來教你吧!請上黑板前面。”我摸摸他的頭說:“老師和你一起做個加減法,好嗎?”點點頭,哭聲漸漸低下去,旁邊受到影響的同學也恢復平靜。“今天早上你給咱們班舉班牌,神氣吧!”又是點點頭,“那你今天過得愉快嗎?”擦乾眼淚了,“嗯。”“那請你在黑板上寫個‘愉快’的‘愉’。”他很快端正地寫了,“減去樹心旁,加上心字底,成了上下結構的‘愈來愈冷’的什麼了……”這下三下五除二,寫得明明白白。這下不用多說,恍然大悟,笑着回到自己位置。幾分鐘,換個角度,讓他下了臺階,也讓其他同學複習了一遍生字。試想,要是這時厲聲訓斥,非但沒有制止那個哭泣的場面,這個孩子很要強,但是又很會哭,同學背後也會竊竊私語,說什麼男子漢怎麼會這樣的呢?針對個別孩子採取,瞭解情況最重要,課堂的角色變化就像陶行知先生在《師範生的第一變——變個孫悟空》中說的,老師之所以要變成孫悟空,是因爲孫悟空有很多優點。如果把老師比作孫悟空,那麼特殊的學生是不是就是“唐僧”,在求學的路上,需要我們老師用巧妙的辦法去除妖降魔,帶領學生取得“真經”。

這是我在工作中,覺得處理得相對比較好的'一個案例。因爲在這個案例中,我體會到:如果不走進兒童的內心,他在哭時原因你都不知道。兒童在內心深處都有積極的、向善的一面,自己本應做好卻因爲忘記而沒有做到的事情,他會產生內疚、慚愧,甚至自責。這個時候,教師不能只是一味地批評,到處尋找做不好的原因,而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重視學生此時此刻的感受,用安慰、體諒來代替解釋,這樣才能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新問題。

看完本書,反思自己的教學,這本書有以下幾個方面讓我受益匪淺:一、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想問題,重視學生的個人感受,用體諒、安慰來代替解釋;二、有效溝通就是以學生的立場就事論事,不針對個人的個性和品格;三、老師的工作是治療,不是傷害;四、讚美學生時,要稱讚特定的行爲表現。父母掌握着教育的第一把鑰匙,可以開啓子女的生活內容與經驗;而老師有另一把備用的鑰匙,可以開啓兒童的心扉,決定他們經歷的內涵。我們何不用上本書傳達給我們的這些“良藥”,啓發學生的潛能,讓他們學會自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