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四年級小學生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大綱

四年級小學生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1W 次

四年級小學生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1

一天,我讀了一本書,這本書中主人公精神把我深深吸引,那本書就是《魯濱遜漂流記》。魯濱遜從小就開始喜歡上了冒險。有一次,他竟突發奇想要去漂流,他說幹就幹,找了幾個夥伴,準備了一下就開始了漂流。但路途中遭遇風暴,他的夥伴不幸沉船,魯濱遜一個人漂流到孤島上。他在孤島上頑強地生活了二十八年,在這些年,他用自已的智慧和才幹,造房,養動物、打獵等,他還救了一個野人,面對這樣的困難,他並沒有感到絕望,而是不斷創造機會,自已造了一艘船,又重新回到了祖國。由此可以看出,魯濱遜他不畏困難,非常樂觀,並堅持不懈,最終克服了一切困難。

四年級小學生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

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人,比如說我在《開學第一課》上看到的劉浩。劉浩是一個十歲的盲童,但他並沒有悲觀,開始學起鋼琴,在劉浩的母親帶他去學鋼琴時,別人都不想教他,但是劉浩很樂觀,在家開始苦練,他還對媽媽說:“我長大一定要當一名鋼琴家!”由於劉浩的執着,劉浩的媽媽也付出了很多艱辛勞動,爲劉浩用針在牛皮紙上一針一針紮起的五線譜,讓劉浩堅持學習鋼琴,不能放棄。劉浩和魯濱遜的樂觀很讓我敬佩,我還要向他們學習堅持不懈的精神。

四年級小學生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2

《魯濱遜漂流記》這本小說是英國作家笛福在1719年根據一個真實事件創作的。它講述了一個叫魯濱遜的人因爲海難獨自一人漂流到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上,在這個小島上,魯濱遜戰勝了無數的困難,最後不但生存了下來,而且將小島建成“世外桃源”。

讀完這本書後,給我的第一個感覺是魯濱遜很了不起。魯濱遜出生在一個有錢人家裏,但他不安心享福,卻屢次出海冒險。當魯濱遜被困到荒涼的無人小島上時不是自哀自怨,而是鼓起勇氣應對挑戰。在荒島的28年中,魯濱遜遇了各種意想不到的困難和危險,他都沒有退縮,而是憑藉着勇敢和智慧一一化解。在有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他都能伸出援助之手。我認爲魯濱遜能做出這麼多了不起的事情是因爲魯濱遜有一種勇於開拓進取,永不言敗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支撐着魯濱遜度過了一個個的難關,支撐着他用28年時間把一個荒島改造成一個“世外桃源”。

開拓進取,永不言敗的精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就難了。“開拓進取”對於現在的我來說,好像還早了點,但現在我的年紀和少年時的魯濱遜年齡差不多,少年時的魯賓遜願意受苦受累,每件事都自己動手,爲將來的“開拓進取”做準備。但我現在做到了這一點麼?我現在學習的目的其實還不夠明確,很多時候是爲了應付老師和家長的檢查而學習,如果沒有他們的督促,我還能自覺地努力學習麼?“永不言敗”就更難了,不用說在魯濱遜那樣的艱苦環境下,就說這幾年來我學樂器每當遇到困難的時候,往往想到的就是放棄,如果沒有父母的堅持,我還能考到現在的級位麼?

也許正是自己和魯濱遜巨大的差距才讓我覺得魯濱遜了不起吧。看完這本書,我想自己除了欣賞到一個精彩絕倫的故事之外,還應該學習魯濱遜那種開拓進取,永不言敗的精神,因爲這種精神正是我所缺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