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精】《桃花心木》讀後感10篇大綱

【精】《桃花心木》讀後感10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6W 次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桃花心木》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桃花心木》讀後感10篇

《桃花心木》讀後感1

種桃花心木的人種的不僅僅是樹。

《桃花心木》講述了一位種樹人爲了讓樹木更好地活下去,便沒有規律的澆水,讓樹木憑着自己的能力去汲水,道出了獨立自主,不依賴別人的人生哲理。

看着文字,想起小時候學單車的情景。我坐在自行車上,姐姐扶着後座。我不停地把手往衣服上抹,冷汗卻細密地滲在掌心。姐姐一遍遍地扶着我騎車,可一鬆手,我又會從車上摔下來。手心磨破了皮,膝蓋蹭出了血,卻還是學不好。淚在那一刻溢滿眼眶,模糊了眼中狼狽的自己,姐姐見狀,忙鬆開手,對我說:“你不能總是依賴我,這樣,你永遠也學不會。”說罷,順勢便將我推了出去。

我急得大叫,車子不由自主向一邊斜。姐姐快步跑上來對我說:“速度加快才能保持平衡!”風從臉頰拂過,傳來姐姐不平穩的呼吸。“加油!”我聽到她充滿信心的聲音,便鉚足了勁地蹬着踏板。明明要成功時,我卻一頭栽進了綠化帶。

膝蓋的疼痛磨滅了我最後的信心,委屈大片大片地涌上心頭,和着自卑,像影子一樣黏在身旁。我掙扎在崩潰的邊緣。姐姐遠遠地跑來:“剛纔已經很好了,我再扶你一次,練習一下。”我失落地坐在單車上,可心底有了一絲安慰——有姐姐扶,總會好一些吧。沒想到,在我起步沒多久,姐姐又像上次一樣鬆開了手:“拐彎時注意速度,不要總是想着我。”姐姐的聲音遠了,路邊的樹木不停地倒退,我努力着讓自己掌握單車的方向,因爲,姐姐不在身後了。

現在想起來,若不是姐姐的一鬆手,我是不是還需要有人來扶,纔會有勇氣騎單車?若不是種樹人沒有規律的澆水,樹木會不會還在等着有水來滋潤它?或許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陽光和雨露,還有黑暗和枯萎,它使得我們獨立而自主,不只是一味的依賴。我們要像雄鷹那樣,勇敢接受命運的挑戰,若不是那一次次的墜入懸崖,又怎會有蕩氣迴腸的直入雲霄;若不是一次次的折斷翅膀,又怎會有威風凜凜的翱翔藍天;若不是幾十年後一次血的洗禮,又怎會浴火重生,在這優勝劣汰的世界佔一席之地,成爲天空的王者?

鬆開手,讓我們在不確定中跌爬滾打;鬆開手,讓我們自己體會一生中的艱辛坎坷;鬆開手,讓我們自己描繪出一篇獨立堅強的人生。

《桃花心木》讀後感2

《桃花心木》是一篇教人要學會獨立自主的好文章,樹,也是一樣。

我最喜歡裏面的一句話了:“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在不確定中,就能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爲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這句話可能讓一些不能獨立,還在依賴父母的人自信吧!

這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從作者的疑問再到得出感悟,都是一句句教人獨立的好詞。

我相信,這位種樹的老人一定很有學問吧,又不然怎麼能知道的那麼多呢!

我不僅見識了種樹人獨特的培植方法,更重要的是從中體會到了人生的哲理。我真希望我們的每一個人都能有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克服對他人的依賴,揚起自信的風帆,駛向成功的彼岸。

還是那句話,“不只是書,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的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在不確定中,就能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爲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作者林清玄家門前有一片空地,有一個個字很高的人在那裏種桃花心木。不過,他種樹的方法十分奇怪。他把樹苗種下以後,不僅他沒有經常來澆水,而且澆水的時間和水量也不一定。這讓作者感到十分奇怪,於是他便去問種樹人。種樹人說:如果我每天都來澆水的話,樹就會有依賴的心,根就會浮在地面上,風一吹就倒。

種樹人的這一番話不僅使作者非常感動,而且也讓我懂得了很多的道理,種樹人的這一句話讓我想起了中國的一句俗語: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那些窮人就像這些小樹苗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小時候並沒有足夠的“養分”,就要自己不斷的努力“生長”。在這樣的環境中生長的孩子一般更經得起生活的考驗。

雖然我不是在那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但是我也要努力長大,不要被生活中的考驗打敗。

《桃花心木》讀後感3

最近,我們學了一篇林清玄的課文——《桃花心木》。本文記敘了種樹人給桃花心木澆水沒有規律的事情。向我們說明了人在艱苦環境中要自立自強,克服依賴性,學會生存的道理,還告訴我們:什麼事情都要自己面對。勇敢面對的領悟。

作者林清玄對種樹人的澆水時間感到疑惑不解。他先前有自己的兩個猜想。一是他太懶,二是他太忙。但後來又很快的否決了。種樹人並不是太懶也不是太忙,而是他不想讓樹苗形成依賴性,他只是模仿老天下雨,他想讓樹苗自己學會找水源。如果他每天都給樹苗澆水,那麼枯萎的樹就會更多。而如果讓樹苗克服依賴性,那麼即使驕陽似火,即使狂風暴雨,那些樹苗也會經得起考驗,不會再像暴風雨低頭,不會在枯萎了。

“不只是樹,人也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在不確定中,深化了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就能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爲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林清玄這段話說的特別有道理。只有什麼事情不靠別人,靠自己的力量去爭取成功,只有經歷生活的變化無常,經受過困難的人才不會輕軌放棄,才更加經得起生活的種種困難。在各種各樣的不確定中,學會獨立,學會自主。讓自己不怕任何挫折,越挫越勇。越來有自信,越來越有勇氣承受一切壓力和困難。

一次的遲到經歷讓我真正明白了什麼事情都要靠自己。二年級的時候,每天早晨都是媽媽叫我起牀的。記得那一次,媽媽自己也起晚了,已經七點45了,媽媽急匆匆的把我叫起來,並告訴我時間,我像一隻瘋兔一樣,急得團團轉,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沒吃早餐,揹着書包就往學校衝,心裏祈禱着不要遲到。可是到了那裏,我依然遲到了。我被罰站了一節課。從此後我明白了:什麼事都要靠自己,不然有一天爸爸媽媽出去了。我們就什麼事都做不成了。

獨立自主,自立自強。做什麼事都要靠自己“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桃花心木》讀後感4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篇文章——《桃花心木》,讓我受益匪淺。

文中的“種樹人”是一個非常有心的人,他用特別的方法,讓桃花心木苗自己把根深深扎入土地。狂風入侵時,樹苗們沒有被它捲走;暴雨侵襲時,樹苗們沒有被嚇得“兩腿發軟”;不論有什麼災難,它們都傲然挺立着。這讓我想起了我的一棵“特別”的植物。

我有許多“植物寶寶”,比如“大哥哥”——葡萄樹,“雙胞胎”——兩株小榕樹,“小嬰兒”——長壽花,“小姐姐”——文竹,但是,我最“疼愛”的,卻是“小妹妹”——含羞草。

我養含羞草已經是幾年前的事了,但至今我還記憶猶新。她剛剛加入“植物大家庭”時,我就把她當成“掌上明珠”來對待。我還特地上網查找了她的“養殖方法”,一點一點地照着做,生怕有什麼閃失。

那時正是“期末複習時期”,我沒有時間照顧這個“小寶寶”,就是隔三差五地抽出空來給她澆澆水,鬆鬆土,幾個星期纔給她施一次肥。我本以爲,這個“弱不禁風”的“窈窕淑女”會不適應這樣的“生活”,但我發現,她並沒有網上說的那樣“柔弱”,我期末考試結束了,她還頑強地“站”在花盆裏,還長高了點兒呢!

一個多月後,我一如往常地走到陽臺,想給含羞草澆水。誰知,我一到陽臺,不可思議的“景象”映入我的眼簾——含羞草居然長出了花苞!我“受寵若驚”,要知道,讓含羞草開花可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要細心地照料她,她纔有可能綻放出花朵。更何況,複習時我對她“不管不問”,她怎麼會長出花苞呢?

不知不覺,一個星期過去了,我期待的“含羞花朵”終於“出世”了——她是一個“小球”狀的花朵,粉嘟嘟、圓滾滾的,很招人喜愛。這時,我想起了“孕育”這花朵的偉大“母親”——含羞草,她是多麼頑強,多麼“特別”啊!能在那樣“惡劣”的“情況”下,綻放出這麼“可愛”的花朵!我不禁爲她感到驕傲自豪。

現在想起這株“特別”的含羞草,我覺得我們中國人也要向她“學習”,要有頑強的生命力,要學會在各種惡劣的環境下“生長”,對命運不甘示弱,笑着面對人生,這樣纔會綻放出最美麗的“花朵”!

《桃花心木》讀後感5

“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實現中國夢,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每個人繼續付出辛勤勞動和艱辛努力。話說少年強則國強,可見中國夢的實現與我們少年兒童的成長息息相關,我們又將爲中國夢的實現做些什麼呢?

這個暑假我讀了林清玄的散文選集,其中的《桃花心木》給了我很大的啓示。

文章講的是一位種樹人,爲了是桃花心木長成百年大樹,運用了他自己獨特的方法種樹,但作者一開始不明白,當種樹人說了“謎底”的時候,作者才恍然大悟,並悟出了做人的哲理。

種樹人說的一番話讓我也非常感動,的確是這樣的,只有能夠自己去努力紮根的樹纔會很好的活下去。同時作者的一份感悟“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能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也讓我體會更深刻。是呀!人難道不一樣嗎?別人是不能依賴的,只有靠自己纔是最現實的。其實,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遇到挫折,會遇到坎坷。我們不能知難而退,要勇敢的去接受風雨的考驗,去迎接困難的挑戰,不要依靠別人,依靠自己纔是可行的。不要嚮往一帆風順的生活,那樣你會經不起風雨。只要你努力了,盡力了,你一定會有回報。只有經歷了生活中的不可預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難,經過風風雨雨的考驗,才能成爲堅強的,有作爲的人。

是的,我也要像那桃花心木一樣,在風風雨雨中堅強,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困難,鍛鍊自己的獨立、自主、堅強。我們從小就要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們雖然生活在和平的環境裏,但今天的社會是充滿競爭的社會,因此擁有獨立自主的精神對我們來說是多麼重要!

夢想需要一顆獨立自主的心,有了獨立自主的精神才能爲我們的“中國夢”打好基礎。我們才能爲“中國夢”而共同奮鬥。

《桃花心木》讀後感6

當我一看到《桃花心木》這個題目時,我心想:寫樹的,肯定不好看也就沒看這篇文章,可當教師讓我們預習這篇課文時,我纔讀的,剛開始讀,我已經被這篇文章所深深吸引住了,這篇文章寫的棒級了!

文章講的是一位種樹人,爲了是桃花心木長成百年大樹,運用了科學的辦法但作者一開始不明白,當種樹人說了“謎底”的時候,作者才恍然大悟,並悟出了做人的哲理。

是啊,每一次的困難對於我們來說是生活的考驗,而每一次的失敗對於我們來說是下一次的經驗,再不確定生活的人,會培養出一顆獨立的心,並會把很少的養料轉化爲巨大的力量,努力生長。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只要有長時間的磨鍊,就會又很大的收穫;只要你勇敢地應對困難,不怕挫折,成功永遠屬於你!

我羨慕冒險小虎隊中三位“小虎”,無拘無束,並經歷無數次考驗,我羨慕德國才14歲的小孩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我羨慕……

我羨慕的人雖然不多,但我能做到嗎全中國的小學生能做到嗎中國雖然有隨發展,但中國能比上美國嗎爲什麼,爲什麼比不上美國因爲中國,因爲中國的少年像被關在籠子裏的小鳥,被家長管着,浪費了童年,這個大好時光,童年無忌啊!

大家都聽說過:“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吧!爲什麼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呢因爲那些窮人的孩子從小就開始過獨立的生活,根本沒有半點依靠家長的心,他們就像桃花心木樹苗一樣,靠着自我找到它們必須擁有的水源,才能生活下去!

每當孩子想幫家長做事時“去去去,學習去!”家長都是這句話,愛孩子,就應當讓他(她)去鍛鍊,去擁有一顆獨立自主的心;愛孩子,就應當讓他(她)去應對困難,去戰勝勝困難;愛孩子,就應當解開學習之鎖,到大自然中去體驗生活;愛孩子,就應當讓他(她)不要虛度童年,外面的世界是美麗的,是精彩的;愛孩子,就應當讓孩子到社會中去分清是非,分清好壞,在社會站穩腳!

家長們,醒悟吧!讓孩子在天空中飛翔,自由自在,讓孩子在海洋中遨遊,無拘無束,讓孩子在大自然母親的懷抱中去體驗生活,去感悟生活吧!

《桃花心木》讀後感7

在開學以來,我學習了一篇富有特色的文章,名叫《桃花心木》。讀了後,我覺得這篇文章有一定的教育性。可真是學無止境,意在言外啊!裏面主要描述了種桃花心木的人,讓樹苗自己找水源,克服依賴性,學習獨立自主精神。想到這,我情不自禁地記起一件刻骨銘心的事情,哎……真不該。

“糟糕了,明天是星期一,就輪到我值日了,那誰來叫我起牀呢?”我逼於無奈地說。生病了的媽媽昏頭昏腦地說:“不用擔心,我還能支持叫你起牀吧!”聽後,我纔好好鬆一口氣,並且若無其事地上牀睡覺。這時,我心裏想:雖然我這樣依賴生病的媽媽,是很殘忍無良的。但是,我從來也不是一個自強的孩子,只好處處依賴他人了。想完,我又繼續睡覺了。今天一大早,我睡眼朦朧地睜開來,發現媽媽還沒有來叫醒我,“難道時間還沒到”我半信半疑地走出客廳,看看時間。7點了!比我昨晚預料的時間多了一大截。不知不覺,已經7點15分了,我連忙跑回學校,放下書包,把作業交得妥妥當當。……好不容易熬過了艱難時刻,我把骯髒的地方清洗乾淨了,正準備回教室。但經過其它教室時,已經7點半了,我心裏想:這回一定慘了,這個時間,班主任黃老師已經到達教室,檢查同學們的早讀情況。

哎!都是我不好,處處依賴別人。

“鈴鈴鈴……”下課了,我的夥伴親切地對我說:“你還記得我們學過的《桃花心木》這文章嗎?裏面教育了我們一個道理,要學會獨立自主,鍛煉出一顆自強自立的心。所以,你不應該處處依賴別人,這樣只會令你永遠也長不大!”她的一番話,使我覺悟了。便覺得自己是一個沒有獨立能力的小孩子。

這時,我心裏想:對了,我不能事事依賴着別人,應該要鍛煉出堅強獨立的心。所以,經過這次的教訓,我再也不會把自己的工作交託給別人去幹,努力實踐自己的事自己做。

雖然我明白了做人要自立的道理。但是,我怎麼也不明白我的好朋友會知道我這次是依賴別人,去幹我的事情呢?可能她是我真正知心的朋友吧!

  

《桃花心木》讀後感8

“報着長不大”這五個字中看似簡單,卻蘊含着深奧的道理。“不經一番寒徹苦,那得梅香撲鼻來”,如果一個人養尊處優,從未經受過生活的考驗,當他被生活所打敗時,他所承受的痛苦將是平常人的許多倍。

“不經歷風雨,那能見彩虹。”一些在不確定環境中生活的人,他們的心已被生活打磨成一個獨立的人,他們能接受常人所不能接受的一些痛苦。

有一篇文章讓我懂得了這個道理,這篇文章的名字是《桃花心木》。它講述了一個種樹人不定時不定量地給桃花心木澆水,作者看了,去問種樹人,種樹人說應該讓桃花心木自己從泥土裏找水分。作者聽後,認爲在不確定生活中生活的人,能經歷起生活的考驗,鍛煉出一個獨立的心。

“挫折磨難是鍛鍊意志增加能力的好機會。”一朵溫室的樹苗長不成參天大樹;一個養尊處優的人不可能成爲生活中的勝者;一隻被人餵養的小鷹,永遠不能成爲展翅翱翔的雄鷹。只有那些經歷過生活考驗,失敗後還敢於面隊的人,纔是生活中的勝者。

曾有一對夫婦,丈夫英年早逝,留下了6個月的嬰兒和他的妻子。幸好他的妻子是一個公司的部門經理,他們不至於餓死。而他的妻子爲了彌補缺少的父愛,千方百計地疼愛着他的兒子。

轉眼間,17年過去了,一直在溫室蜜罐裏養着的男孩,到現在,連衣服都不會穿,做什麼事都得讓母親包辦。而就在這一年的冬天,他的母親感覺身體不舒服,去醫院做了檢查,發現了得了癌症晚期。他的母親在寒風中撕碎了化驗單,他要讓兒子短時間內成熟起來。她回家對她的兒子大發雷霆,她的兒子與她爭吵起來,最後,她向她的兒子扔去5000元錢,讓他到外面闖出一番事業,她兒子撿起錢,摔門而去。

幾年後,她的兒子在外闖出了一番事業,他決定向他媽媽道歉,當他回到家時,迎接他的只有同情他的鄰居,他媽媽的骨灰盒,他媽媽的癌症化驗單,這時,他懂得了媽媽的'良苦用心,他淚如泉涌。

“不要總待在溫室裏,要親自去經歷世界上的各種新鮮事,從中鍛鍊自己,在困難中悟出真理。”生活就像一件打磨你的器物,如果你不去考驗生活,不經歷他的打磨,你將永遠成不了一個成熟的人,只能作爲被生活所打敗的人。

《桃花心木》讀後感9

四年級時,我讀過林清玄先生寫的《和時間賽跑》,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所有時間裏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它讓我讀懂了時間的寶貴,我們應該珍惜時間,合理地運用時間。寒假裏,我又讀了林清玄先生寫的《桃花心木》。

《桃花心木》以寫作者童年爲主,字裏行間透露出作者對童年時光無限的留戀與懷念。桃花心木是一種特別的樹,樹形優美、高大而筆直。種樹的人讓作者產生好奇之心,他不像其他種樹養花的人,一天澆一次水,定時定量地澆水,而是沒有規律地澆不充足的水。從和種樹人談話之中才瞭解到他這樣的澆水方法原來是模仿老天爺下雨,這樣纔不會讓樹苗養成依賴的心。

讀着,讀着,我也讀懂了,我們是成長的少年,在成長的道路上,難免會遇到困難,有些人會被打垮,但有一些人,會從困難的考驗中吸取一點一點的經驗,久而久之,有了克服困難的勇氣,學會應對困難的方法。

林清玄先生寫這本書,不僅僅是寫那位與衆不同的種樹人,更多的是告訴我們,他那段難忘的童年時光以及那段艱苦的日子。他那些錯把煤油當做汽水喝的日子,那些天天吃最便宜的魚吃出最好味道的日子,那些吃把番薯做成各種食品的日子......

作者從來沒感覺過那樣的日子有多苦,這跟他的父母是分不開的。作者的父母面對生活的挫折,面對任何困難,從不抱怨,依然能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依然能讓心中充滿愛。文中林清玄先生說過:“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能鍛造出獨立自主的心”。就如同學習上的事一樣。

學習上我遇到過許多困難,記得有一次,我在做數學題時,有一道題,讓我絞盡腦汁都做不出來,我就去請教爸爸媽媽,可是連他們也不會,我只好去請教老師,不曾想,老師也只是提示我一下,並沒有告訴我答案,我只好自己去思考,想了整整一個下午,直到晚飯後我纔想出來,想出來以後才發現原來可以這麼簡單就能解啊。

童年的腳步漸漸離我遠去,感謝林清玄先生的散文集《桃花心木》,它不僅讓我接觸了散文,更讓我有了成長的勇氣,它教會我不管將來遇到什麼困難,都要保持一顆樂觀的心,一顆擁有童真的心。

《桃花心木》讀後感10

桃花心木需要一種本身的能力,而我們更需要一種獨立自主的心。

依賴父母和老師,並不是我們的本性,但是要在父母的懷抱中度過,在一種不確定的生活中生存,我們則永遠會有一顆依賴的心。要想獲得自理能力,必須經過生活的考驗,擁有不確定的生活。從中深化了自己對事物的認識,對道理的理解。對於簡單的物質,更會有深刻理解。

在生活中,我們總投靠父母,無論在做什麼事,總是喜歡選擇訴說,向父母說明困難,而不去自己動手解決。日常的雜事,也少不了父母的幫忙,不管現是用餐還是娛樂,父母的關懷和照顧總是無微不至。

學習空間裏,老師又在不停的催促。幫助我們批改作業、糾正錯誤。他們不就像辛勤的種樹人嗎?樸實無華的老師,往往日夜操勞。而我們也總依賴着他,讓他總有操不完的心。

桃花心木還在成長,而我們也漸漸長大。勤勞的“種樹人”永遠栽培着我們。依賴的心往往使我們經不起生活的磨練,但如果有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就會從中顯示出優雅自在和勃勃生機……

讀了《桃花心木》這篇文章後,我深有所感。我知道了樹苗要長成百年大樹,不僅要靠別人給它澆水,更重要是靠自己找水源,拼命紮根,纔不會在惡劣的環境中枯死。如果樹苗養成了依賴性,即使長成大樹,但一旦遇到狂風和暴雨,就會連根拔起。所以,我們從小就要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其實人和樹木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經常會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難。懦弱的人只會退縮,向困難低頭;意志堅強的人不會被困難嚇倒,而是向困難招手,向困難挑戰!身殘志堅的張海迪阿姨雖然雙腿癱瘓了,坐着輪椅,不能“行走”,但她依然頑強奮鬥,熱愛生活,堅持不懈地寫作,寫出了一篇又一篇優秀的文章。

“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就能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爲巨大的能量。”當讀到這裏時,我眼前浮現出一位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遊歷了整個歐洲的情景。她是個做事有計劃、果斷、膽大而心細的女孩。我從心底欽佩她,要向她學習獨立自主的精神。從她身上我明白到了:瞭解社會,必須親身去體驗,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世界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