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最後一片葉子》有感大綱

讀《最後一片葉子》有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7W 次

【篇一:《最後一片葉子》讀後感

讀《最後一片葉子》有感

《最後一片葉子》它描寫患肺炎的窮學生瓊西看着窗外對面牆上的常春藤葉子不斷被風吹落,她說,最後一片葉子代表她,它的飄落,代表自己的死亡。貝爾曼,一個偉大的畫家,在聽完蘇講述完室友瓊西的故事後,在最後一片葉子飄落,下着暴雨的夜裏,用心靈的畫筆畫出了一片“永不凋落”的長春藤葉,編造了一個善良且真實的謊言,而自己卻從此患上肺炎,去世了。

文章中最令我感動的就是老畫家貝爾曼先生,他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沒有躺在那裏等待死亡,而是用了整個靈魂,成就了那幅不朽的傑作——最後一片葉子。爲了讓那個年輕的女孩不對生命感到絕望,他把那片葉子畫的那麼好,儘管葉子邊緣已經枯黃,可莖部仍然是深綠色,那麼有生命力的深綠,那麼蒼翠的常青藤。

相信那最後一片葉子會永遠掛在那裏,任憑風吹雨打,絕對不會搖一搖,動一動,它會那麼堅強的掛在高高的枝頭上,告訴瓊西,告訴所有人,生命總是有希望的,所有的人都要對生命充滿信心!

【篇二:讀《最後一片葉子》有感】

《最後一片葉子》它講述了一個重病在牀的小女孩,望着窗外正在凋零的樹,說:“這棵樹就代表着我,當這片葉子落下的時候,就代表着我的死亡。”一位畫家知道之後,便爲她畫了一片永不凋零的翠綠的樹葉。就這樣,小女孩的病情得到了好轉,終於還是活了下去。

堅持信念是成功的必要條件。

信念支持着一個人走向成功。周恩來,偉大的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在他只有十二歲的時候,東北成了帝國主義列強在華爭奪的焦點。當他聽到大伯說“中華不振”的時候,他沉默了,當魏校長問“爲什麼而讀書時”,他清晰而堅定的回答“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信念領導他一步一步成爲中華之棟樑。

希金森曾經說過“有必勝信念的人才能成爲戰場上的勝利者。”信念是一個鋼刀,它支撐着去往成功路途上孤身奮戰的勇士們,給予他們勇氣去克服困難,用這把鋒利的鋼刀斬斷路上的荊棘。讓這次旅途更加順利,使勇士們更快的到達成功的目的地。

每一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關鍵在於你有沒有必勝的信念去克服它,要記住“人有了堅定地信念纔是不可戰勝的”。

【篇三:《最後一片葉子》讀後感】

這篇故事是歐亨利著名的短篇小說之一,故事中有三個不得志的藝術家,瓊斯、蘇、老貝爾曼,瓊斯得了重病住在醫院裏,這是個秋風蕭瑟的季節,瓊斯已經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她每天數着病房窗外一棵常春藤樹上的葉子,用樹上剩餘的葉子來計算自己還能再活幾天,這天,樹上只剩下4片葉子了。她的朋友蘇和貝爾曼非常關心她,爲了給瓊斯生活下去的勇氣,在大雨滂沱的夜裏,在樹上的葉子飄落完後,老貝爾曼拿着他的畫筆,冒着雨在窗外牆壁上畫了一片葉子,瓊斯看到樹上的最後一片葉子一直不落下,重新有了生活下去的勇氣,病情一天天好轉。老貝爾曼因爲淋了大雨,得了肺炎,很快就去世了。

這是個非常感人的故事,可以看到貧困潦倒的小人物之間無私的友情,生命的領悟不能寄託在樹葉上,瓊斯荒唐的想法導致了自己的朋友貝爾曼付出了生命。所以,在我們遇到挫折的時候,應該用積極的態度來對待,不能消極,要勇敢的走出困境,因爲每天都是一個新的起點。

【篇四:最後一片葉子讀後感】

《做一片美的葉子》一文寫得很美。

我們從題目就可以看出作者寫這篇文章,突出的就是葉子的美。

遠遠望去,那棵樹很美。作者先寫從遠處看那棵樹。

然後,作者走近大樹,發現枝頭的每一片葉子都很美。每一片葉子形態各異——你找不到兩片相同的葉子。我不覺要感嘆:“啊!這每一片葉子都是那樣美麗,葉子的形狀是多麼豐富。”無數片不同的葉子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陽光變成生命的乳汁奉獻給大樹。看到這裏,我又要感嘆了:“葉子是多麼偉大,它的一生都是爲了它的母親——大樹。”

春天的時候,葉子嫩綠;夏天的時候,葉子肥美;秋葉變黃;冬日飄零——迴歸大樹底下的根。讀到這裏,我覺得葉子的一生太短暫了,春天它還是一個頑皮的小朋友,夏天它們成年了,爲人類遮風擋雨,秋天它們衰老了,冬天它們從樹上了下來,這就是它們的一生。

葉子是多麼美麗,多麼偉大,形狀是多麼豐富,但是生命是多麼短暫。

【篇五:最後一片葉子讀後感】

讀了《最後一片藤葉》這個故事後,讓我感受很深,這是一則很感人的故事,作者歐亨利利用細膩的手法,將老貝爾門這個捨己爲人的人物描寫的淋漓盡致;故事是這樣的.,兩個素不相識的人因愛好相同而租了同一個畫室,一個名字叫蘇,另一個名字叫瓊西,但因傳染性的肺炎將瓊西擊倒了,瓊西就認定自己的命運與長春藤的最後一片葉子系在一起,可是經過兩個大風大雨的夜晚,葉子卻沒掉下來,爲什麼呢?文章最後,作者交待了老貝爾門在葉子落下的夜裏,冒雨在牆上畫了一個葉子,是老貝爾門用自己的生命喚起了瓊西生的希望。一個可悲可喜的結局,讓人總也忘不了老貝爾門冒雨畫葉子的情景,忘不了老貝爾門死去前,因挽救了一個生命而欣慰的表情;忘不了瓊西恢復時爲老貝爾門流的淚水。

這篇文章我認爲它傳述了一個像貝爾門一樣善良捨己爲人的好人,教育世人要有捨己爲人的思想並給人們以啓示。心地善良有愛心的人在世人的心中是美好的不可毀滅的。這不僅讓我想起5、12汶川大地震,在每一個被震得粉碎的學校裏,都有幾個老師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爲孩子們撐起一把保護傘,這些捨己爲人的老師不就是現實活生生的老貝爾門,他們同樣是爲讓後生們可以更好的活下去,而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他們的性格雖不相同,但他們有着一顆相同的心靈,相同的使命和相同的態度,讓我們因歐亨利記住老貝爾門的行爲,讓我們因大地震而記住那些老師和無名的人吧!

最後一片藤葉寄託了什麼?寄託了無限的愛。

它讓我懂得了一個做人的道理,要有一顆善良的心,一顆捨己爲人的心。

【篇六:最後一片葉子讀後感】

讀完《最後一片葉子》這篇文章後,我驚訝,並不是因爲那一片畫上去的葉子而驚訝,而是驚訝貝爾門先生在一個晚上都在扶着那一幅畫,只是爲了挽救另一個人—-瓊西,最終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文章講的是一個叫瓊西的女孩得了重病,她在看外面的老藤樹時想,若最後一片葉子凋零的時候,我就該離去了,可最後貝爾門先生在最後一片葉子凋零時,把這片葉子畫了上去,使得瓊西“復活”了。

這是一個多麼感人的故事,雖沒有什麼華麗的詞藻,但卻用最樸實的語言描繪出了最感人的故事。文中對貝爾門先生的描寫雖然只是寥寥幾筆,但文章最後筆峯一轉告訴人們就是他——貝爾門先生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了一個素不相識的姑娘!令人震驚!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創造出了一幅最美的、最耀眼的作品,那一刻,他奏出了生命的最強音!貝爾門先生的生命充滿了深深的悲哀和壯麗,但他用自己的生命換取的絕唱,讓那一片葉子成爲了永恆……他,纔是這一篇文章的主角!他無私的愛閃耀着高貴的光芒。如果說貝爾門是那堵鬆動殘缺的磚牆,那麼瓊西就像那依附在上面的藤枝;如果說貝爾門是那株極老極老的常春藤,那麼瓊西就是那藤上的一片葉子……貝爾門是瓊西生命中的一個指引者。

因爲“最後一片葉子”的沒有凋零,瓊西活了下來。在她絕望的那一刻,她把自己的生命與最後一片葉子劃上了等號,她已完全失去了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氣,覺得死亡即將並一定會來臨。可是,最後一片葉子並沒有凋零,她,也因爲這一片沒有凋零的葉子而活了下來。這篇文章告訴我們,人的信念非常重要,貝爾門知道瓊西把生命寄託在這片最後的葉子上,所以他給了她一片不落的葉子,也就因爲這片葉子沒有落下,所以瓊西也就生存了下來。所以人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一定要用積極向上的態度來面對,努力地去克服它戰勝它。

當時,歐。亨利是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住在一個平民窟中,生活中接觸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其中貧民爲最多。他的作品以筆調幽默、構思巧妙而著稱,故事結局往往出人意料。文中的貝爾門樸實、善良,他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別人。而瓊西則是一個貧窮有病的姑娘,她需要別人的鼓勵和幫助,需要人們給她希望。

《最後一片葉子》確實是一篇蘊含着深刻哲理的文章,在這個故事中,所包含的東西太多太多,給讀者的是一種心靈的淨化,靈魂的昇華!

【篇七:讀《最後一片葉子》有感】

《最後一片葉子》是美國作家歐。亨利短篇小說中的名篇之一。文中描述了三個“失意的畫家”――脆弱的瓊斯、堅強的蘇和古怪善良的老貝爾曼先生之間感人肺腑的真摯友情。

遠離他鄉的瓊斯是一個對未來滿懷美好憧憬的姑娘,可是無情的肺炎卻擊碎了她心中美好的願望和活下去的希望。脆弱面又敏感的她非常絕望,竟將窗外不斷被風吹落的常春滕葉子比做自己生命即將結束的記時,甚至還認爲“最後一片葉子掉下來,生命就都結束了,我也就去了”。儘管她的好友蘇不斷地鼓勵、安慰她,但病中的瓊斯卻固執見。無奈之下,蘇只好請求一心想畫一幅傳世之作的老貝爾曼來幫忙。善良的老貝爾曼爲了讓染上肺炎的瓊斯重新振作起來,不顧年老體弱,頂着狂風暴雨在瓊斯房間窗外的牆上畫了那“最後一片葉子”。而他自己卻不幸染上了肺炎,在那個冷風瑟瑟、秋雨綿綿的夜晚悄然逝去。毫不知情的瓊斯受到那片葉子的鼓舞,活了下來,充滿信心地去實現她的人生夢想。

在這篇小說中,我彷彿能看到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當長春藤上那最後一片葉掉下來時,老貝爾曼先生急匆匆端着調色盤、拿着畫筆,顫顫巍巍地站在梯子上,背對着瓊斯的窗戶,精心地畫着那片葉子。然我看不見他的表情,但我相信他內心一定很着急,害怕天亮了還沒有畫完而被瓊斯發現;但又盼望天快點亮,瓊斯就能看到這片葉子了。

雖然老貝爾曼至死也沒有畫一幅能像凡高、畢加索這些大師那樣的傳世之作。可他卻擁有人間最真最美的畫作――“長”在牆上的那一片葉子。那片葉子寄託着他對生活的熱愛、對年輕人的希望,是他用生命來完成的,更是他偉大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質的體現。

那片葉子不僅鼓勵了瓊斯,還告訴我們珍視生命,不要被因難嚇倒,要勇敢地面對生活、面對挑戰。充滿信心地走下去,直至理想的彼岸。

【篇八:讀《最後一片葉子》有感】

一個世紀前,在華盛頓廣場西邊的小區的一面牆上,有一片不隨風擺動的長春藤葉子,“綠葉之神”——歐·亨利賦予了它永不飄零的權力。可我卻分明看到它落下的瞬間,就是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但我始終沒有聽到它落地的聲音。

在那個蕭索的年代裏,物質蕭索、經濟蕭索,就連人心都是蕭索的。可生命總是放出光輝的,不會讓這種冷漠在人們心中蔓延。有兩個年輕的畫家,都懷着各自的理想,機緣的巧合、興趣的相投兩人成了摯友,於是兩人順理成章地攜手爲夢想而努力。悲涼的年代,造就悲涼的命運。他們中的一個卻被病魔扼住了咽喉,幸運的是一個與那個年代極爲相稱的老畫家出現了,他嗜酒且毫無成就,也許他就該只是一個埋沒在那個時代中的人,可就是他用一片葉子創造了一個嶄新的生命,一個傳奇。

你大可將這個故事只當一個故事,當一個平凡的生活。可你不可能不注意到這人性中耀眼的光輝。蘇和瓊西只不過是一對才認識不久的朋友,而蘇卻可以冒着被傳染的風險盡力保住瓊西。老貝爾門則與這兩個年輕人更沒有關聯了,而他卻可以用他的畫筆,他最完美的傑作以及他最高貴的生命去拯救她。

“落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老貝爾門是那常春藤上最後的一片葉子,他在那個風雨之夜無聲無息的落下了。沒有一個人察覺,就連一早拉開窗簾都沒人發現他已飄然逝去,沒有一個人聽到一個靈魂隕落的聲音。因爲他們看到的是另一個鮮活的生命。老畫家的生命落在春的泥土裏,它滋養了另一個生命。

一片葉子在風中起伏着,它只是飄着飄着,這一飄掠過重洋,拂過百年,你可知道這葉承載着多少生命的重量。當它飄進我的心中,聆聽到它撞擊我心靈的聲音時,我便得到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