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最後一片葉子》讀後感

《最後一片葉子》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1W 次

導語:《最後一片葉子》是世界著名短篇小說家歐·亨利的代表作之一,講述了一個畫家用一幅畫挽救一個病危少女的故事,非常感人。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相關讀後感

《最後一片葉子》讀後感

  《最後一片葉子》讀後感1:

《最後一片葉子》它描寫患肺炎的窮學生瓊西看着窗外對面牆上的常春藤葉子不斷被風吹落,她說,最後一片葉子代表她,它的飄落,代表自己的死亡。貝爾曼,一個偉大的畫家,在聽完蘇講述完室友瓊西的故事後,在最後一片葉子飄落,下着暴雨的夜裏,用心靈的畫筆畫出了一片“永不凋落”的長春藤葉,編造了一個善良且真實的謊言,而自己卻從此患上肺炎,去世了。

文章中最令我感動的就是老畫家貝爾曼先生,他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沒有躺在那裏等待死亡,而是用了整個靈魂,成就了那幅不朽的傑作——最後一片葉子。爲了讓那個年輕的女孩不對生命感到絕望,他把那片葉子畫的那麼好,儘管葉子邊緣已經枯黃,可莖部仍然是深綠色,那麼有生命力的深綠,那麼蒼翠的常青藤。

相信那最後一片葉子會永遠掛在那裏,任憑風吹雨打,絕對不會搖一搖,動一動,它會那麼堅強的掛在高高的枝頭上,告訴瓊西,告訴所有人,生命總是有希望的,所有的人都要對生命充滿信心!

  《最後一片葉子》讀後感2:

我曾以爲,世界很大,大到可以在昏暗中無人知曉地把我吞噬;我曾以爲,自己很小,小到一頭扎進人羣中也不會被人認出。無論如何,兩者的大小關係配合的恰到好處,它們之間的比賽,註定是前者勝出,不可逆轉也無法逆轉。

但貝爾曼與世界之間的大小比賽,若我是裁判,那我必將會毫不猶豫地舉起貝爾曼的手臂,請大家爲他的勝出擊掌歡呼。是的,當他冒着暴風雨在殘牆上繪下那抹濃重的綠時,我就知道他贏了。

贏得光明正大。

貝爾曼只是個小人物,小到毫不起眼,微乎其微。他只是個窩在廢舊公寓內的一個窮畫畫的。他甚至都不能被稱爲是一個“畫家”,因爲他的藝術生涯是極其失敗的。但是他擁有一顆真心,裏面蘊藏着無數的善良,真誠與愛。

也許那牆上的綠葉同他一生中創作的其它畫作一樣失敗——當然,我是從藝術角度上來進行評論的。但是它足以挽救一顆正在緩緩墜落的心靈。這顆美麗的.心屬於一個少女,她叫瓊西。她也是一個從事美術工作的人,但是肺炎卻狠狠地劫住了她,讓她的生命就此終止。她將自己柔弱的生命比喻成窗外正在經歷暴風雨的常春藤葉。葉子什麼時候落完,她的生命也就到此爲止。

於是貝爾曼便用自己的真心在暴風雨肆虐的夜晚,在瓊西視野內最顯眼的地方,畫下了一片翠綠的常春藤葉。它帶給了瓊西無窮的希望,使她頑強地活下來了。

但是真正帶給她希望的人,卻永遠的走了。

貝爾曼雖然是個小人物,但是他的生命,有着大價值。

說不定會有人在聽說了他與瓊西的故事後,慕名來到這堵牆前,望着那依然鮮豔的綠色“嘖嘖”讚歎着他畫技如何如何高超,如何鬼斧神工。

“即使是再渺小的生命,也註定會展現屬於它特別的風采。

  《最後一片葉子》讀後感3:

這個星期,我讀了《最後一片葉子》。它的作者是歐·亨利,被人們稱爲美國現代短篇小說之父。他筆下的小說結局都十分出乎意料,可想想也在情理之中,語言中充滿詼諧幽默。

《最後一片葉子》中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瓊西和蘇在一家飯館認識,交談之後發現彼此趣味相投,便合租了一間畫室。一天,瓊西被肺炎這個不速之客擊倒了,把對生命的希望寄託在窗外那常青藤的葉子上。蘇去請樓下的老畫家貝爾門做模特時,順口告訴了貝爾門這個壞消息。暴風雨後的一個早晨,蘇和瓊西居然發現常青藤上居然還有一片葉子,瓊西終於打起精神拾起了生的希望。原來那片葉子是貝爾門冒着風雨畫上去的,而這風雨加速了貝爾門肺炎的爆發,他去世了。

老畫家貝爾門一生都很少畫畫,卻在生命的最後畫出了這挽救了他人生命的葉子,這何嘗不是一副傑作呢?雖然他是一位鬱郁不得志的老畫家,但是他用他滿腔的愛心,同情心救了瓊西。他這種默默奉獻,無私幫助他人的精神多麼值得我們學習呀。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這樣默默奉獻的人。比如城市的美化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還有我們的家人和朋友。這種無私幫助他們的行爲是不論身份的。無論你是高高在上的總統官員,還是茫茫人海中的一個平凡人,都有能力去幫助他人。在路上遇到熟人的時候給予一個誠摯的微笑,在他人需要安慰的時候給予一個擁抱。在別人遇到麻煩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也許我們的幫忙顯得微不足道,但是卻默默地讓別人知道你會一直鼓勵且站在他們身邊。我們的這些和老貝爾門比不算什麼,也沒有那麼強大的力量。但是我相信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到,我們會迎來一個更加美好並且充滿希望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