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史記》後有感

讀《史記》後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3W 次

讀《史記》後有感1

記得從前看書時,常見到這樣的話語,“二十四史非史也,帝王將相之家譜也。”時,我常會感到氣憤。一種中國文化的責任感油然而生。先人們千辛萬苦紀錄下人類進程的符號,才搭建成以座溝通古往今來的橋樑。後人也才得以撫摸文化的脊樑。而我們卻對我們的歷史如此不敬。那時心裏很單純,以爲書上的都是真理,史書上的故事便是歷史。以爲讀遍先人之書,便抓住了中華文明延續的精髓和紐帶。

讀《史記》後有感

大師當語文老師問道司馬遷爲何要這樣寫?這樣寫的目的何在時,我突然渾身以顫,難道這部太史公傾畢生之力,不惜巨大代價二完成的鴻篇巨着只是以個美麗的謊言?這在字裏行間中活生生的人物,那些環境和動作只是爲了襯托某以中心設計的?天哪,歷史難道是可以拿來設計的嗎?它只是爲了供人消遣的小說嗎?

歷史需要真實。一個歷史學家和一個文學家的責任是不一樣的。文學可以虛構,但歷史必須嚴謹,歷史學家的筆下來不得一絲馬虎,因爲他是對歷史負責,對那些曾經的存在而負責。作爲一個歷史學家,他的基礎工作是把歷史客觀真實的展現出來,而把歷史通過仁義的標尺丈量後的殘餘。當然,絕對的客觀不能作到,但是總不能把歷史當小說,加上自己強烈的主觀色彩。在《鴻門宴》中項羽的可愛和劉邦的可惡又何從體現呢。難道太史公的以句“自矜功伐”便能左右項羽在人們心中的形象嗎?

我不懷疑《史記》的價值,我只是不喜歡把《史記》當作小說看待的語文課本的做法。語文課本是能影響我們的價值取向的,我不希望大家失去對歷史的尊敬和對真實承認的勇氣。

讀《史記》後有感2

讀了史記之後,我頗有感受,特別是對項羽。

“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用這首詩表達了自己的心,同時有高度的讚揚了項羽。

的確,項羽是一位英雄。

項羽是一位武藝高強的人,他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瞬間能殺敵百人。他十分大膽,能“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後生,這讓我麼大家的佩服他的膽子和勇猛。在觀看秦始皇出行的時候,他竟說自己能取而代之,論千古英雄,誰能像他那樣出此豪言?他的確是一位當之無愧的'英雄!!

但是,我更覺得他是一位失敗的英雄。

首先,我認爲他不注重文化,只會用武,不會以理服人。再說,不學習,有些方面就會顯得很無知,無論帶兵打仗,還是治理國家,不都是需要文化的嗎?

其次,我覺得他不善與用人,張良。韓信都曾投奔與他,可他不知人善用,使這兩位人才被劉邦所用,最後卻讓他自己打得一敗塗地。

最後,我覺得他是一位不會總結自己失敗的人。他在臨死前說:“天要我亡!”卻不會總結自己失敗的原因:項羽勇猛蓋世,但卻只逞匹夫之勇不能掌握天下,明明是自己的弱點,卻不承認,到死也把所有的錯推給上天,真是位可悲的英雄!

人無完人,項羽再勇敢,在讓人佩服,但卻也還是有缺點的。

讀《史記》後有感3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金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這首古詞,往往可以瞬間讓人們的思想穿越至浩瀚的歷史長河,濁浪排空激起漫天飛舞的歷史點滴,化作夜空中璀璨的繁星,一眨一眨中明暗間移,但是總和後世之人保持者一定的距離,遙遠而又神祕。

《史記》,一部人物紀傳體的史書,開創了我國史學的先河,如今讀起來,聲情並茂,朗朗上口。說它很遠,終遙不可及;說它很近,卻隨手可摘。說它厚重,卻是無韻之離騷;說它通俗,卻是史家之經典。從盤古開天到武帝北伐,一段神祕悠遠的時空,一個英雄倍出的年代,一幅波瀾壯闊的畫卷,一曲蕩氣迴腸的輓歌,就在太史公的筆鋒落處一一展現,一個上下貫通,縱橫交錯的舞臺緩緩拉開了大幕,一時間:你方唱罷我登場,將相英名萬古揚,嬉笑怒罵風雲變,生旦淨末化書香。

讀史記,首先感受的是司馬遷的"智".你看,他是生活在漢武帝的年代,古人的考古難道比我們還要精準嗎?開篇三皇武帝,結語北擊匈奴,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大漢崛起,蠻夷振慌,天開地合,縱貫古今。上古那一段毫無文字記載的歷史,在他筆下鮮活了,連黃帝的後宮,司馬遷都瞭如指掌------"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西陵之女,是爲嫘祖",禹的人品他也清楚------"禹爲人民給克勤,其德不違,其人可親,其言可信",是天書託夢,還是神仙傳授就不得而知了。或許太史公曾神遊於那一片蠻荒之地,穿行於未闢鴻蒙之初,其神祕感往往讓讀者心馳神往。"想象"是人類特有的技能,其實想象往往包括假設與推理,太史公把這一人類特有的技能發揮到了極致,越千年之推理,斷前世之假設,點點滴滴匯聚成他腦海中的宇宙,在本無星光的夜空裏中揮灑出銀河的燦爛,可是一種超凡的智慧。

其次感受的是司馬遷的"情".2-3千年之前,人類的社會是什麼樣子的呢,我想喜歡讀歷史的人初衷一定是一種探尋的激情驅動着讀者。是呀,上千年的距離,他們的情感,品格,風範,於今有異乎?太史公此時即化爲一位心理學家,探究歷史人物的心理,把扣歷史人物的脈搏。天空中飄來一絲雲,雲知道何時何地何人何事,夜色裏升起一輪月,月曉得那天那景那人那語。似乎一切的蛛絲馬跡都被司馬遷牢牢抓住。高祖(劉邦)曰"將相寧有種乎?大丈夫當如此!"籍(項羽)曰"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吾可取而代之。"有了語言,人物就有了心理,他們的言語似乎記錄在天空裏,又被司馬遷抄在《史記》中。千千萬萬個人物就有千千萬萬個心理,司馬遷以一人心度萬人心的壯舉,可稱一奇。"天似穹廬,籠蓋四涯",千年的星空,他揣摩出了每一顆星星的形狀,給予了他們不同的靈魂,可是一種強大的情商?

"智"與"情"難道說就代表了司馬遷和《史記》的全部嗎?不知讀者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其實無論是司馬遷還是《史記》本身,我個人認爲,跌宕起伏,波瀾壯闊的背後,貫穿始終的就是一個"誨"字,誨"字纔是司馬遷最想表達的,也是司馬遷最想留下的。在我看來他就是通過滿懷心智和熱情地抒發扼腕嘆息之"悔"來表達諄諄教導後人之"誨".人之悔,史之誨,悔過世事誨英雄。煮酒論英雄,哪位歷史人物能夠坦然一笑,敢說一句"今生無悔"呢?又有那段歷史是一段完美的進程,所以"悔"是常態。人往往最樂此不疲的就是修飾自己,很多的人都說過"今生無悔",其實連他自己都不信。然後又有誰真正做到無悔?嬴政應當有悔,悔不該舉國之力勞民傷財,身死之後江山短命;項羽應當有悔,悔不該鴻門宴上心慈手軟,終釀烏江殺身之禍;韓信應當有悔,悔不該自立齊王功高蓋主,慘遭呂后高牆屠戮;李廣應當有悔,悔不該一意孤行兵敗雁門,削職爲民壯志難遂……是"悔"織就了歷史的脈絡,更是"悔"啓發了千年的思索。此時的司馬遷已慨然打開了心中的"蟲洞",將一個大大的"悔"字拋向了後世千秋,在後世英雄的內心,樹立起一座無形的地標,只可惜很多人在順境中每每忘記參照。數百年後,有文人慨嘆:"嗟夫!前車之鑑,後車之覆矣,後人甚哀之。然則,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復哀之!"教誨之深,痛徹心扉。不知道這些話,會戳到多少人的痛點,可往往就是"痛",纔是真正的苦藥良方。"悔"有多痛,"誨"就有多深。因爲很容易有"悔",所以我們纔要更加珍惜,纔要時刻省視自己,從而避免犯類似的錯誤。司馬遷本人有悔嗎?也應有!少不經事,心直口快,不講策略,直言抗命,爲重臣申辯的結果是身遭腐刑。悔呀!獄中著史,唯有用信念沖淡悔恨,是壯舉也是一種救贖,更是一種自誨。歷史就是一面鏡子,"以史爲鏡,可以知榮辱。"有人說回頭能看到多遠的歷史,就能向前走多遠的路。讀歷史,我們往往將自己的境遇與書中的境遇來比較,相互借鑑,每每受益匪淺,讀歷史還有一大樂趣便是以無悔結局揣測有悔之事實,對史實進行各種的假想,已達到讀者無悔之心態,極妙!

深夜裏,我常常仰望星空,閉上眼睛,側耳傾聽,幽暗深邃的夜空中時時劃過陣陣迴響,時而如人聲鼎沸,時而如烈馬嘶鳴。我知道這些都是遙遠的絕響,是時空的絕唱,他們曾經主宰着世界,曾經在世間劃過燦爛的驚鴻,又像流星一樣遠去,消失在昨夜的星空。那些已看不到的輝煌,只有你靜心之時才能感知他們的存在,依然是那樣絢麗。我有種感覺,他們並不曾遠去,似乎就在蒼穹中注視着我們,審視着時間的一幕幕悲歡離合,也和我們一起延續着不朽的生命。

讀《史記》後有感4

這幾天,讀完《史記故事》的我,感觸很大,這真是一本史學鉅著。它是二十四史之首,是我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傾其一生心血創作的我國古代第一本通史。其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是《周武王滅紂》。

故事的大意是:商紂王不行施德政,有心勸說的忠臣卻被做成了肉醬和肉乾。

而在一旁的姬昌施行仁義之道,勤於治政,一直想推翻紂王,爲百姓造福。百姓也佷愛戴他,一些賢士都去投靠了他。姬昌日益強大,可是還沒有完成志願就逝世了。他的兒子姬發也是行嘚施政的好人,他即位後,立志完成父親的遺願。因此他廣招賢才,勤政愛民。

第一次征伐因時機不對,中途返回。

等二次征伐士兵奮勇殺敵,對方的將士都投靠了姬發。紂王眼看大勢已去,投火自焚。

姬發勝利,把紂王和他的兩個寵妃屍體砍去屍首,掛杆上示衆。妲己被姬發判了死刑。

姬發就是現在的周武王。

這個故事告訴我:使用兇殘的暴力,是不會有什麼好下場。正因爲紂王暴力施政才導致商朝的滅亡。

我雖然不能說以的施政,但我會學會包容,改正打架的壞毛病,這就是這本書給我的啓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