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滴水穿石》有感範文大綱

讀《滴水穿石》有感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3W 次

讀《滴水穿石》有感範文1

這個星期我們學習了《滴水穿石》這篇課文,裏面的太極洞裏有一塊壯如臥兔的石頭,石頭正中有一個光滑圓潤的小洞。這個小洞是怎麼形成的呢?原來在石頭的上方有水滴連續不斷的滴下來,而且總滴在同一個地方。就是因爲這種目標專一,持之以恆的精神才把一塊塊頑石滴穿的。

讀《滴水穿石》有感範文

我曾聽說過一個故事:我國清代着名畫師鄭板橋的畫獨樹一幟,詩也寫的清新文雅,自卻寫得軟弱無邊,於是他下決心練字。他天天練,月月練,幾年後終於寫了一手好字。他的畫、詩、字被人們譽爲三絕,可見,不管做什麼事都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否則,難以取得成功。

我也曾遇到過頑石,但我卻沒有因它們而停止了腳步。剛上三年級的時候,我的作文非常不好,於是媽媽給我報名了作文輔導班,剛開始學的時候,我寫作文非常差,錯別字特別多,我有很多次想放棄,可是老師和媽媽一直鼓勵着我,叫我別放棄,我聽了便咬緊牙,經過我的不懈努力,我終於寫好作文了。這一塊頑石就被我滴穿了,我沒有半途而廢,所以我才成功了呀!

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標之一,持之以恆,所以能把石塊滴穿。這是一種精神,一種信念,一種微不足道的力量,也是一個遠大的理想。滴水能把石透,萬事功到自然成。

讀《滴水穿石》有感範文2

一滴水能有多大的能耐,又輕又柔,實在太渺小了;而岩石,堅硬,沉重,人類想要鑿穿它,也是需要要藉助鐵錘等工具,費一番工夫才行,不然誰也沒法子。

那麼渺小的水滴又是怎樣穿透岩石的呢?這就得從時間說起了。古人曾說:滴水穿石,非力使然,恆也。滴水之所以能穿石,是因爲它在漫長的時間裏從未停過,始終有着一股堅忍不拔的精神。

《滴水穿石的啓示》一文主要寫了在安徽廣德太極洞內,有着一塊狀如臥兔的石頭,它的正中有一個光滑圓潤的小洞,這小洞正是因爲石頭上方的水滴接連不斷地滴在同一個地方而造成的,現在已經成爲了奇觀。而且在這裏還介紹了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經過不懈努力,終於寫成藥學鉅著《本草綱目》的感人故事。美國發明家愛迪生孜孜不倦,研究電學,有一千多項發明專利權的驚人成就。現代著名書畫家齊白石“不教一日閒過”,堅持不懈地創作,技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由此說明了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業的人,在前進的道路上,都是靠着這種“滴水穿石”的精神取得成功的。

然而現在的學生們幾乎都沒有了“滴水穿石”的精神。在家裏,不是“小公主”,就是“小皇帝”,甚至還有着“小霸王”的怪名字;班級裏,一部分人有時不完成家庭作業,有時馬馬虎虎,字跡潦草地寫完了事,有時甚至還在作業本上“開”了一個個“小天窗”,照這樣下去,怎麼能夠“滴穿”一塊塊“頑石”呢?

成功的道路充滿了崎嶇與坎坷,但只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就可以滴穿一塊塊困難頑石,獲得成功。回望過去,那個成功者沒經歷過風風雨雨?但他們沒有倒下,而是用“滴水穿石”的精神攻破了一個個難關,取得了最終的勝利。想要成功,就必須堅持不懈,持之以恆,而不三心二意,半途而廢。只有這樣,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同學們,你們生活中有沒有過“滴水穿石”的精神呢?嘻嘻,你們沒有,我可有!

無聊的時候,我總是回去同一個地方,輕輕坐下,手指在琴鍵上不停地點來點去,彈上一首好聽的曲子。那裏,就是富田麗景,你們可能會問:你天生下來就會彈鋼琴?答案:當然不是。若不是那7歲時不管颳風下雨媽媽都把我送到這兒來,我怎能彈好?若不是那幾次的挨吵,幾次的掉淚我怎能彈好?若不是堅持不懈我怎能彈好?好幾次都不想練了,因爲這個曲子實在太難了,但最終還是在老師的開導下、爸爸媽媽的鼓勵下,堅持了下來。最後,我終於嚐到了成功的甜餅!真可爲是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啊!

同學們,請永遠記住這一句話:吃盡苦中苦,方爲人上人。不能夠吃苦耐勞的人,永遠都得不到勝利的喜悅!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讀《滴水穿石》有感範文3

學了《滴水穿石的啓示》這一課,我懂得了:無論做什麼事都要目標專一、持之以恆,就能成功。美國發明家愛迪生小時候只讀了三個月就輟學了,但他迷戀電學實驗研究,竟擁有一千多項發明專利權!我不禁想起那件事。

記得我是從三年級開始練毛筆字。想起剛練毛筆字時的艱辛苦辣,那種苦滋味讓我終身難忘。

那是一個春暖花開的季節,我走進雷老師開辦的書法培訓班,我看着雷老師寫的字蒼勁有力,筆走如飛,似行雲流水般,很是令人羨慕。於是那一刻開始我便下定決心,一定要學好毛筆字。我學着握筆,一筆一劃地練習着,但總是練不好,橫寫的歪歪扭扭的。練習是枯燥乏味的,不一會便手痠背疼。剛纔還興致勃勃,不一會就有了打退堂鼓的念頭。老師一眼看穿了我的心思,拍這我的肩膀說:“凡事都要認真,用心去寫,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慢慢學。”於是我每天都完成毛筆作業,有時超額完成,我的書法有了進步,經過努力,艱難的日子過去了。我漸漸喜歡上了毛筆字。我每天都花一個小時練習字寫得越來越好看了,得到了老師、同學們的讚賞。

歷盡風雨,終見彩虹!練書法有苦有甜。我相信我會成功,因爲“滴水能穿石”!

讀《滴水穿石》有感範文4

今天,我們學習了“滴水穿石的啓示”一課。其中,水滴滴穿了頑石,讓我深有感觸。水滴的力量微不足道,爲什麼能將石頭滴穿呢? 因爲,它有目標專一、持之以恆兩種成功必備的因素,日積月累,接連不斷。李時珍、愛迪生、齊白石的成功不都證明來人這一點嗎? 其實,在生活中,處處存在這樣的精神。被人們尊稱爲“力學之父”的錢偉長,爲了救國,放棄了文學,改學物理系。一開始成績很不理想,但他每天付出的心血比別人多幾倍,他的成績成爲了物理系中最好的,最終完成了他的強國夢;司馬遷博覽羣書,卻遭受宮刑,但他不甘心,發奮寫作,《史記》便誕生了。

現在有很多人,父母爲他們創造了很好的條件,他們卻“樂不思蜀”,只顧享受,而對學習一點也不重視。這樣的人,父母留下了金山銀山都要被用光,最後落得悲慘的結局。總而言之,目標專一、持之以恆是達成“滴水石穿”的必要途徑。而自我滿足、不思進取,則是永遠不能成功的。

讀《滴水穿石》有感範文5

前幾個星期,我們五(1)班學了《滴水穿石的啓示》一課,我明白了水滴的力量也是不小的,如果我們能像水滴那樣,持之以恆、目標專一,就沒有事情能做不成了。

《滴水穿石的啓示》一課中主要寫了在太極同內有一塊石頭,石頭上方的接連不斷的滴在石頭的同一個地方,幾萬年過去了,水滴竟然滴傳了石塊,成爲了奇觀。文中舉了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翻山越嶺,嚐遍百草,終於在二十多年的時間內寫了一本鉅著《本草綱目》。美國科學家愛迪生孜孜不倦,研究電學,有一千多種發明專利權!現代的著名書畫家齊白石,他“不教一日閒過”堅持每天作畫三幅,堅持不懈地創作,他的技藝才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說明了古今中外的人都是靠“滴水穿石”的精神取得成功的。現在的我們,也要學習所說的那幾位名人,滴水穿石的精神,這樣的話我們也能取得成功了。有一次,我看見別人做的鞦韆非常好看,所以我也想做,於是一天,我準備好了所有的材料,先把線剪好,再用有色卡紙把兩個扶手椅做好,然後把線固定在上面------,過了一會兒,我就把鞦韆做好了,但不知道怎麼把它弄到我的學習桌上去,我想了好半天,怎麼都不行,所以我就“病急亂投醫”隨便粘了上去,但看上去也挺好的,朋友、同學來我家都說我做的好漂亮,我的動物型鑰匙鏈還能放上去蕩呢!這也算是目標專一、持之以恆的事吧。

夢想,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是很遙遠的,但只要我們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恆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 能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

讀《滴水穿石》有感範文6

學了滴水穿石的啓示這篇課文後,我感觸頗深。無論做什麼事只要目標專一,持之以恆,就一定能成功,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一些麻煩事,但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一提起“目標專一,持之以恆”,我就想到我學習滑旱冰的那件事,以前,我特別羨慕那些滑旱冰的人,他們那優美的身姿,嫺熟的技巧使我迷上了旱冰。我也讓爸爸給我買了一雙旱冰鞋,可是,滑旱冰可沒我想的那麼簡單。當我穿上它時,好像有一股力量使勁地把我推倒。“哧溜”一聲,我摔倒了,那一跤讓我的屁股疼了好長時間,可是我沒放棄,又站了起來,吸取上次的教訓,這次我靠着牆滑,但又一次跌倒了,這次,我的手上,膝蓋上都受了傷,疼得眼淚在眼眶裏打轉,我真有點想放棄,不學了,但我又想起了老師經常說的歇後語:鐵杵磨成針——功到自然成。我擦擦眼淚,又站了起來,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繼續滑了起來,不知經過了多少次的摔倒、站起,終於有一次,我成功了!我能保持平衡了!不過,我沒有就這樣滿足,開始迎接下一個挑戰。這次成功在我的人生史書上留下了輝煌的一筆。我這滴“水滴”也滴穿了一塊“頑石”。

由此可見,只要目標專一,持之以恆,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讀《滴水穿石》有感範文7

今天,我學習了《滴水穿石的啓示》這篇文章,我深受感觸。我覺得:“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卻滴穿了堅硬的石塊,那是因爲它的目標是專一的,是持之以恆的,所以能把石塊滴穿。只要我們像水滴那樣,就沒有什麼事情做不成了。”

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從小立志學醫。他翻山越嶺,走走了大半個中國,訪名醫,嘗百草,最後寫成了醫學鉅著《本草綱目》。他不就是靠這種精神,最終取得成功的嗎。

美國的發明家愛迪生,沒有受過教育,幼年就自謀生計,當小販、報務員等。但他迷戀電學實驗研究,畢生孜孜不倦,竟擁有白熾燈、留聲機、碳粒電話筒、電燈、電報、電影放映機等方面的發明和貢獻以外,在礦業、建築物,化學等領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創造和真知灼見。愛迪生一生共有約20xx項創造發明,爲人類的`文明和進步作了巨大的貢獻。不也是靠這種精神,最終取得成功的嗎。

現代著名畫家齊白石,在他數十年的藝術生涯中,始終沒有聽過揮毫作畫。在他作畫的畫室裏, 掛着他用以自勉的條幅:“不教一日閒過。”就是到了晚年,他也依然堅持不懈地創作,他的技藝才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在1963年誕辰100週年之際被公推爲“世界文化名人”。有《白石詩草》《白石印草》《齊白石作品選集》《齊白石作品集》等傳世。是一位木匠出身卻又詩、書、畫、印無不卓絕的大藝術家。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業的人,在前進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這種“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塊塊“頑石”,最終取得成功的嗎?

雖然雨水是以最快的速度從高空落下來的,但是他沒有專一的目標,也不能持之以恆。就不能把石塊滴穿。

而本文給我的啓示是:“目標專一,持之以恆。”

讀《滴水穿石》有感範文8

“滴水穿石”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標專一,持之以恆,所以能把石塊滴穿。如果我們也能像水滴那樣,還有什麼事情做不成呢?

其實,在生活中,也有許多擁有“滴水穿石”精神的人。屈原小時候,不顧家長的反對,不論颳風下雨、天寒地凍,都躲到山洞裏偷看《詩經》。經過整整三年,他熟讀《詩經》,從《詩經》中吸取了豐富的“營養”,最終成爲了一位大詩人。郎朗從小立志練琴,每天練十幾個小時,最終成了著名的鋼琴家。

我也喜歡彈鋼琴,已經練了六、七年了,可始終沒有大的進步。我曾反思:爲什麼我的進步那麼小?難道我天資比別人差?答案肯定是“不”。

在我的學習生活中,也曾遇過“頑石”。記得那是星期六的上午,我在家寫作業。“呀!這周的作文好難呀。”我一邊嘟囔着一邊看着作文發呆。媽媽聽了,便開導我:“你怎麼能這麼說呀,不能說作文難。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關鍵在於多寫,平時多看、多寫、多改,一定能寫出好作文的。”媽媽的話對我觸動很大。我想:人們都說“勤能補拙,笨鳥先飛”,既然我作文寫不好,那我只有更加勤奮,更加刻苦才能成功。於是,這次作文我先寫提綱,再打草稿,然後一遍又一遍地朗讀、修改,最後自己非常滿意了,才謄寫上去。而讓我意想不到的是這篇作文被評爲了“優+xx”

《滴水穿石的啓示》讓我明白了目標第一、持之以恆的重要性。在今後的日子裏,讓我化這“滴水穿石”的精神爲力量,好好學習,不辜負老師和父母的期望。

讀《滴水穿石》有感範文9

這篇文章從安徽廣德太極洞內滴水穿石的自然奇觀引出做事情必須目標專一、持之以恆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希望我們銘記滴水穿石給予我們的啓示: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恆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

由這篇文章我想到了諾貝爾,他從小就立志要發明炸藥,首先他與父親哥哥一起發明了一種液體的炸藥,但因爲這種炸藥在運輸中非常容易爆炸,他的父親被炸成殘廢,弟弟被炸死,但他毫不氣餒。又經過四個年頭,幾百次的失敗,他終於發明了能夠安全運輸的固體炸藥――黃色炸藥和世界上第一個引爆裝置。但他毫不滿足,想要發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藥,連續不斷的加緊實驗。有一次他拿自己的生命安全來做實驗,最終他取得了成功。如果他不目標專一、持之以恆他能取得成功嗎?不能。

其實像諾貝爾這樣目標專一、持之以恆的人不止他一個,還有李時珍、齊白石、談遷、愛迪生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業的人,在前進的道路上,不都是靠這種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塊塊頑石,最終取得成功的嗎?

我們要銘記滴水穿石給予我們的啓示: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恆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

讀《滴水穿石》有感範文10

今天,老師帶領我們大家讀了一篇叫《滴水穿石的啓示》的課文,讓我感慨萬千,感受萬分。

我看到這課文時,心想:是呀,哪個名人不是靠着這種堅強的意志力挺過來的,纔能有今天這樣輝煌的人生,看看愛迪生,更是連學都沒上過,什麼職業沒當過,小販、報務員等等,但是,他卻成功了!爲什麼呢?這正是堅強的意志在發揮啊!還有李時珍、齊白石……再看看小水滴,它是那樣的弱小,但是,它用頑強的意志力滴穿了堅不可摧的石頭,相比雨水,它從天上降的速度很大,肯定比水滴大得多,但它連小草都打不倒,正是他沒有目標專一的精神和頑強的意力,所以,我們要學習這種精神!

再看看我,記得那一次,我去訓練班打乒乓球,做手法的時間到了,我空揮着球拍一招一式認真的學了起來,學到了一半時,我不耐煩了,心想:真是的!要麼打球,要麼不打,做這種空洞的手法幹嘛!要打不打的!可教練說,只有學好手法,才能打好球,這可怎麼辦呢!想來想去,我心如亂麻,找到教練,說我要小便,直到做完手法後才進去……想到這裏,我不禁羞愧萬分,我決定了!以後我要向名人一樣好好鑽研,不能半途而廢,加油!

同學們,我行動起來了,你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