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閱江樓記》有感1200字大綱

讀《閱江樓記》有感1200字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5W 次

凡讀過《古文觀止》的人,都知道宋人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很少有人記得還有明人宋濂寫的《閱江樓記》。這也難怪,因爲岳陽樓確有其樓,歷史名樓,《岳陽樓記》是古文名篇,而《閱江樓記》則是有“記”無樓。公元1374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詔在南京獅子山頂建樓閣,並欽賜名爲“閱江樓”,同時命翰林院學士承旨宋濂作文記之。文章寫好了呈給皇上,朱元璋又下詔不建此樓了。所以南京獅子山上從來沒有過閱江樓(公元2000年以後爲了招徠旅客建造的閱江樓碑,並沒有填補600多年此地無樓的歷史空白),而《古文觀止》中卻保留了《閱江樓記》。

讀《閱江樓記》有感1200字

讀《岳陽樓記》,人們會有暢快淋漓、提高思想境界的感覺;讀《閱江樓記》則不然,只會覺得肉麻和憋屈。爲什麼?因爲《岳陽樓記》是散文,《閱江樓記》是宮廷臺閣體(簡稱宮閣體)文章。二者文體不同,結構語言各異,讀者的感覺當然就不一樣了。這正是我標題爲“別樣滋味”的原因。爲廣大讀者閱讀方便,我把《閱江樓記》摘要譯成白話,然後再和讀者諸君一起品味它。

金陵是帝王之州,從六朝到南唐都在這裏建都。可是他們都是偏安一方的小國,和這裏的山川王氣不相匹配。只有我皇洪武定都於此,方纔名副其實,當之無愧。我皇下詔在獅子山建樓,登樓遠眺,但見萬種景象,森然排列,真是天設地造的雄偉之地,就等着統一中國的`我皇洪武來這裏開創千萬世之偉業呢。

風和日麗,皇上登臨此樓,必然產生許多遐想。看到滾滾長江東流入海,四方官員來朝述職,城池高深,關隘鞏固,皇上必然會說:“這都是朕頂風冒雨戰鬥勝利纔得到的呀。”於是想着華夏這麼大,需要設法保衛。看到江中帆船上下往來,番邦來朝,南蠻進貢,皇上必然會說:“這都是朕武力所及和仁德安撫的結果啊。”於是想着四方這麼遠,需要考慮懷柔方略了。看到四郊田野裏的農夫農婦在烈日烤曬下辛勤勞動,腳都裂開了,皇上必然會說:“這都是朕把他們從水深火熱中拯救出來,使他們能睡在茵席之上啊。”於是想着怎樣讓他們過上更加安寧的日子。

我皇建此樓閣,是爲了利用此地山川的雄偉,興起感想,發揚精神,謀求天下大治的方略,哪裏是爲了觀景娛樂呢。過去這裏也曾有華麗高大的臨春、結綺、齊雲、落星等樓閣,都是爲了聲色淫樂。一轉腳的功夫,這些景象都消失了,剩下的只有惋惜和感嘆。臣不知道怎樣解釋這樣的事。

我皇洪武,聖德如天,和大禹治水的功德一樣,皇恩浩蕩,無法用語言來表達。臣不是個聰明人,奉旨寫記,只想把皇上日夜爲民操勞,治理天下的功德寫下來,刻在石碑上,永世流芳。至於流連光景就不寫了,我怕褻瀆皇上的聖明。

從字面上看,該文滿紙都是歌功頌德,但仔細研讀就會發現,字裏行間隱藏着作者對皇帝的建議和警示。在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裏,不乏有知有識、愛國愛民的知識分子,但是他們手中無權,他們治國安民的意見要通過皇帝採納才能實現。而皇帝考慮的是如何鞏固自己的皇權,這是最重要的,其他事都必須服從於鞏固皇權。於是文人學士的良知良能與皇權碰撞,結果就產生出一種文體——宮廷臺閣體。寫這種文章,必須歌頌皇帝的英明偉大,爲皇帝歌功頌德是宮閣文章的要素,不可或缺。歌頌之後,再斂聲下氣,微言建議。即使這樣,也還戰戰兢兢,唯恐一不小心獲罪於皇上,惹來殺身之禍。就說宋濂吧,他是朱元璋沒當皇帝時的經師,後爲朝廷近臣,奉旨寫《閱江樓記》,告老還鄉之後,也沒有逃脫被流放的厄運。可見,在封建社會裏,有良知良能的知識分子,做人作官都很難啊。

600年後的今天,中國社會早已“天翻地覆慨而慷”,人民當家做主了,但是在部分官員和知識分子中,宮廷臺閣體文風猶存,講話作文,空話、官話、套話連篇累牘,白白浪費寶貴的時間和精力。這也應列爲改革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