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魯迅》有感大綱

讀《魯迅》有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6W 次

讀《魯迅》有感1

我通過閱讀《魯迅》這本書,纔開始讀懂了魯迅的一生。

讀《魯迅》有感

通過讀書,我瞭解到,魯迅是出生在浙江紹興的一個沒落的士大夫家庭。13歲時,他的祖父因“科場考試案”入獄,而父親也重病臥牀,且官府趁機勒索。可憐的魯迅遭受了巨大的打擊,魯迅在家是長子,生活的擔子一下子壓在了他的身上。從此,魯迅天真活潑的童年生活就結束了。每天魯迅既要讀書,又忙着給父親求醫抓藥,很是辛勞。生活在家境破落環境裏的魯迅,也從此開始體味到了現實社會的虛僞和黑暗。

1936日本帝國主義深入我國華北地區,民族危機十分嚴重。這時棄醫從文的魯迅已經身患重病,但是他卻不顧重病纏身,拿起他那如匕首一般鋒利的筆,用自己的文學作品,去喚醒千千萬萬的民衆。在“要改變中華民族的悲慘命運,首先要改變中國人的精神”理念支撐下,他先後編定了新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篇》、雜文集《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等著作。

通過閱讀,我敬佩的不僅是魯迅文學方面的成就,還有他的愛國精神。他的文章像匕首,像機槍,直刺敵人的心臟,喚起一輩人的革命鬥志。

通過讀書,還讓我瞭解到他的惜時觀念,也更加懂得時間寶貴的道理。他常說,“節約時間,就等於延長一個人的生命。” 於是,他白天工作,晚上寫作,不管生活多麼艱苦,身體多麼不好,他都堅持不懈地寫,直到最後體重減少到37公斤。對於時間,書中最讓我回味無窮的更是他的那句話——“時間就是生命,無緣無故地耗費別人的時間,和圖財害命沒有兩樣。”是啊,時間是生命的計量單位,有可能早一秒還有希望,遲一秒希望全無。由此,我也想起一個叫“一秒定生死”的故事:一天,一幢居民樓失火了,火情勢如猛虎,消防員叔叔及時趕來後救出了一個孩子。在醫院中,醫生說幸虧這孩子及時救出,要是再晚幾分鐘,就可能沒命了。是呵,時間就是生命,我們都要好好珍惜它!

讀完這本書,我想到了自己的童年。魯迅生活在一個貧困潦倒、戰亂紛飛的年代裏,而今天的我們卻一個個出生在幸福、富饒、和平的年代裏,過的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很有很多同學沒有遠大的志向,學習不夠努力。而魯迅志向遠大,不僅要讀書,還要給父親求醫抓藥,最終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目標。相差是何等的大呀!

魯迅的求學精神令我感動,他的愛國精神催我奮發,他的鞠躬盡瘁讓我敬佩。我們要向魯迅學習,發奮讀書,將來好報效祖國。

讀《魯迅》有感2

魯迅的人生

魯迅 1881 年 9 月 25 日 出生於紹興城周家。他從 6 歲就開始讀書,他先是隨本家親戚學,後來被送到紹興城內最有名的三味書屋去讀書。《論語》、《孟子》 …… 甚至連古舊難懂的訓詁書《爾雅直音》也在塾師的指導下讀了一遍。快樂的童年很快結束了,他的祖父被抓起來了,他的家勢衰敗了,那時他才 13 歲。魯迅18歲那年,由於家境困難所以上了不用交學費的江南水師學堂,可後來他發現這所學堂不適合他,只好轉學了。

魯迅長大後,他寫出了《狂人日記》、《孔乙己》、《阿 Q 正傳》等很多優秀的文學作品,成爲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因爲積勞成疾,所以魯迅先生 56 歲就離開了人間。

我們要學習魯迅學習刻苦的精神,還要學習他不怕困難的精神,長大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讀《魯迅》有感3

惋惜、讚歎、回眸、歷史

爲人爲衆不爲己,做牛做馬不埋怨。這就是我對魯迅先生的第一印象,今天我讀了《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課文,對這位大文豪有了更深的認識,他不僅是一個大作家,更是一位革命家。

 惋惜

魯迅的原名是周樹人,魯迅只是他的筆名,他的一生中更換了許多個筆名,因爲他發表的作品中,許多內容都強烈地抨擊了當時的反動勢力,所以他的作品很難以魯迅之名發表出去。他的一生都用在了戰鬥上,用筆與敵人周旋,用文字剛勁有力地打擊了黑暗勢力,他的作品裏每一處都流露着他對舊社會的不滿。但是,這樣一位大文豪卻早早地離我們而去,怎不叫人痛惜呢?

讚歎

“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儒子牛”。後人對魯迅先生有着無限的讚歎,他是一位在文壇上閃爍着巨大光華的明珠,就像流星一般雖已逝去,但他那一閃而逝的耀眼的美麗,卻深深的印在了人們的心中。但相對文學巨星比起來我個人認爲他更像一個慈祥的老父,幫助無數的文學青年闖入文壇,大展鴻圖。而女作家蕭紅則是一個代表。她視魯迅爲父親,魯迅也把她視作自己的女兒,盡力地呵護、關愛她。在魯迅的指點下,蕭紅的文化慢慢得到昇華,最終一舉成名。蕭紅不停地在文壇上奔跑,而在這些前進的腳印下,人們清楚地看到,有一位老人溫馨的鼓勵與艱辛的汗水。這就是魯迅。

 回眸、歷史

回望歷史長河,我的腦海中漸漸浮現出一個個歷史人物:孫臏,忍辱負重,寫下我國名著——《孫子兵法》;司馬遷,苟且偷生,獄中創造奇蹟——《史記》;反之,龐涓妒才,砍去孫臏雙膝,令他忍受常人不可忍之苦;亦然,漢武帝不明事理,不辨是非地將司馬遷關入獄中,令他慘受宮刑。然而這樣的“孫臏”,“司馬遷”我國名著——《孫子兵法》;司馬遷,苟且偷生,獄中創造奇蹟——《史記》;反之,龐涓妒才,砍去孫臏雙膝,令他忍受常人不可忍之苦;亦然,漢武帝不明事理,不辨是非地將司馬遷關入獄中,令他慘受宮刑。然而這樣的“孫臏”,“司馬遷”難道還少麼?我們的眼前便是這麼一個人物,他就像火把一般,點亮了人們心中的峯火,令人們變成了有意識的“人”,站起來反抗黑勢力與奴隸主。如果沒有魯迅先生,那麼我們的一生都將在災難中度過,雖然我不是很瞭解魯迅,但是從人們膜拜他的程度來看,他對我們這些90後的人的影響可真不不少啊!

讀《魯迅》有感4

書中的十篇文章是魯迅“想從紛擾中尋出一點閒靜來”的作品,題材都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是魯迅對自己過去生活的憶寫。從這些描述中,呈現出魯迅情感的另外一面:對於童年生活的珍愛,對於坎坷人生的珍重,對於親情友情的珍視,對於鄉土之情的珍惜,它含蓄、自然、樸實的筆調背後充滿溫馨的柔情,蘊含着萬千情思,展示出一位有情有義的魯迅形象,令人百讀不厭。

我很喜歡其中的《阿長與〈山海經〉》,文章先介紹了人們對長媽媽的稱呼,稱呼的由來和她外形的特點,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習慣。如寫她喜歡“切切察察”、喜歡“告狀”、睡覺愛擺“大”字等;接着寫她懂得的許多“我聽不耐煩”的規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說“老掉了”等;最後寫了長媽媽“我”買《山海經》的事,而且敘述得很詳細。

本文真實地 反映了阿長的形象,魯迅筆下的阿長是一個很不幸而又渴望一生平安的勞動婦女,她沒文化、粗俗、好事,而又熱心幫助孩子解決陰暗,心地善良。全文用具體事例表現人物的特點,文中關於阿長的形象都是通過外貌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等表現的。本文還寫了魯迅前後不同的心理變化,原來並不大佩服她,但在她給魯迅買來《山海經》後,魯迅發生新的敬意了。

最後,“仁厚黑暗的地母啊,願在你懷裏永安她的魂靈!”也表現了魯迅的情感。讀完此篇文章,不難發現,長媽媽這樣一個藝術典型形象,獨特而不平凡,而也揭示了封建社會比較黑暗、腐朽的事實。魯迅此篇文章包含的愛心與同情,讓我們再一次回到純樸的年代,去關懷身邊每一個人。

巴金評價:“魯迅這樣寫阿長,‘不虛美’、‘不隱惡’,真實寫人的主張,是一種尊重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而且這樣把她的善良仁慈的美同愚昧落後的醜相摻雜,沙裏淘金似的讓她閃爍出美的光輝,將阿長這個人物寫得更加真實感人。”因此,本文是寫真人實事散文的典範之作,一定會讓你受益匪淺。

讀《魯迅》有感5

我在書中看到這一段。

“我”的父親病了,他和當地的神醫周旋了一兩年,父親的水腫逐日的厲害,生活不能自理了,可“我”從來沒有放棄過,直到後來,然而誰也不想幫助他了,“我”也曾有過這樣的念頭,一閃而過,但“我”還是很愛我的父親,但是······終於,父親終於離開這兒了,擺脫一切。“我”到現在還聽到那時我的父親在牀上哀嚎聲,但“我”卻不敢對他,這是我做的最對不起他的一件錯事。

或許我們任然在幸福這般涌流中洗滌着或許我們經歷會一帆風順,但是,擁有過的一切,總會有失去的一天,我們難道不應該去好好的珍惜嗎?

你說,溪水爲什麼可以清澈見底?是魚對水的呵護。

你說,小鳥爲什麼可以自由翱翔?是大自然爲她遮風擋雨。

你說,花兒爲什麼長得如此嬌豔?是由綠草的陪襯於相映。

你說,我們爲什麼可以茁壯成長?是父母愛的呵護。

你是否在關注周圍的一切呢?誰都會有生老病死的那一天。命運是現實的。他累了,替他捶背;他渴了,給他遞去一杯水······幸福的天空是藍色的,請不要讓他蒙上一層灰霧,灰色是沒有溫暖的顏色。

父母親的愛,深入大海,重如羣山,請不要讓歲月的流逝奪去他臉上的笑容,也請你讓他們綻放人生的精彩,幸福一生。

讀《魯迅》有感6

讀完《無法直面的人生:魯迅傳》後,我有一種強烈的衝動,想去紹興魯迅故居看看,我想在他的居所中能更加真切的體會到魯迅先生當年的想法和他那在民族危機中的苦苦掙扎。 魯迅先生姓周,名樟壽,後改爲樹人,號豫山,後改爲豫才。魯迅是他的筆名,一八八一年九月二十五日出生在紹興城內周姓望族,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讓魯迅在啓蒙的時候先讀歷史,而不是四書五經;父親周伯宜,對魯迅非常寬厚,允許他讀閒書;母親魯瑞更是喜歡他。少年魯迅便生活在這種頗爲繁華而寬厚的環境中讀書長大,調皮好鬥,有着少年所特有的驕傲。但祖父卻因爲一次科場行賄案下獄,父親也吐血並終於去世,親戚便不再對魯迅家客氣,分房子的時候給魯迅家最差的房子。這種世態炎涼、由繁華轉爲悽苦的經歷很容易讓人想到曹雪芹,另一個在中國的晚期封建社會反儒家的困頓的鬥士。後來在廣州,青年學生問他爲什麼憎惡舊社會,他回答:“我小的時候,因爲家境好,人們看我像王子一樣,但是,一旦我家庭發生變故後,人們就把我看成叫花子都不如了,我感到這不是一個人住的社會,從那時起,我就恨這個社會。”

是的,魯迅先生恨,他恨這個社會的黑暗,同時也恨自己的無能。要知道,在絕對強大的事實面前再有力的個體思想也如螢火與之皓月,變的渺小無比。魯迅先生就是如此,面對逐漸衰敗、日漸黑暗的社會,他多麼想用他的力量去改變,可是現實卻給了他多個無情的耳光。讀到這,我彷彿已經不是我,而是與先生一樣的一點螢火,在深邃的無邊的黑暗中苦苦掙扎。 先生從人道主義轉向了個人主義,由啓蒙的悲觀主義,轉向了存在的虛無主義。從學生變成醫生,從醫生變成文學家從文學家變成革命家。每一次的轉變都給了他不小的打擊,彷彿一個健壯的成年人一巴掌輕易拍碎小孩子手中的玩具一樣。先生是不屈的,身份的多次轉換可以證明;先生也是不甘的,他的文字可以證明。

人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是碌碌無爲的任由事物擺佈還是面對無情的現實躲在暗處大聲吶喊?先生給了我一個答案:我不管自己的力量多麼的渺小,我也知道我自己的力量不能改變太多的客觀事實,可是我還是要盡我的全力去做,即使我做的不能改變什麼,這樣起碼在我晚年終老的時候我可以用我那滄桑的眼睛勇敢的直視我走過的路。況且蝴蝶效應,也許我做的一些小事引起了這個社會的共鳴,那麼我將會很欣慰,同時感到101%的驕傲。

也許有些人還無法體會到自己能讓這個世界改變一點點的那種感覺,那是一種驕傲。可惜先生是可憐的,這個社會彷彿就是要與他作對一般,將先生的種種努力都無情的打壓下去,看着他在無力的痛苦中苦苦掙扎,黑暗的社會嘴角微微上揚。

這也使得先生在虛無主義的鬼氣中滑落的太遠。但1925年,還是有一隻手拉住了不住下滑的先生,那就是許廣平。許並不是人中之鳳,但有着一股子對新思想、自由、革命的堅毅,這深深的鼓舞了先生。後來兩人到了上海定居。作者王曉明寫道:“從某種意義上講,魯迅和許廣平的相愛而終於同居,在上海建立新的家庭,是他一生中最有光彩的舉動。正是在這件事上, 他充分表現了生命意志的執拗的力量,表現了背叛傳統禮教的堅決的勇氣,表現了一個現代人追求個人自由的個性風采。但是,也恰恰在這件事情上,他內心深處的軟肉和自卑,他對傳統道德的下意識的認同,他對社會和人性的根深蒂固的不信任,都表現的格外觸目。一個人一旦相信愛情,就不再是虛無主義者。”

魯迅的人生終點最終在上海畫上。回首過去,先生不斷的遭遇到“滑鐵盧”。早期先生想要醫治民族,對大衆,他是輕蔑的,他覺得百姓迂腐,不能像他那樣面對名族的衰敗勇敢的站出來用自己的行動去拯救自己的民族。後來他發現相對於迂腐的尋常百姓,知識分子更容易明白他,於是先生棄醫從文,可是後來的種種草魚卻使他不斷看到知識分子的侷限性。在讀了一些馬克思主義的東西之後,先生開始由一個知識分子慢慢的向革命家轉型,但革命的本質就是推翻舊的迎來新的,這與先生骨子裏的舊思想是矛盾的,終於,他提出了新知識分子的說法。也算是在新事物和舊思想中取一個折中吧。這其中包含了先生的怨念及恨意,我想也許先生就不應該生在那個時代,也恰恰命運弄人,雖然先生在時代的洪流中苦苦掙扎,但他也是推動時代發展的一絲助力。

讀完《無法直面的人生:魯迅傳》後,我看到了一個曾今熟悉現在卻又完全陌生的魯迅,大家對他有一種心靈上的崇拜,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他在那深重危機中的苦苦掙扎,危機中的苦苦掙扎。

讀《魯迅》有感7

《風箏》是魯迅先生的一篇回憶性散文,講述了因爲我的無知和封建家長制的思想扼殺了孩子的天性,對一個兒童造成了傷害。在“我”年紀大了之後,回想起往事,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之後,本希望能夠獲得寬恕,然而終究沒有。

由於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思想的綿延不絕,這種思想在人們心裏還是思想上都已經根深蒂固了,人們甚至不相信科學,不去接受外界事物的先進事物,依然我行我素,閉門造車。反映在《風箏》上便是,作爲封建家長制的“我”,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行事,絲毫沒有考慮到孩子抑或他人的感受或想法,而且這種形式是不容許存在反抗的,是命令者和執行者的關係。若干年後,“我”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才知道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爲,玩具是兒童的天使。從這裏我想到了其實在當下我們的社會中也存在類似這樣的事情,孩子還特別小,家長就忙前忙後的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班兒,美其名曰“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其實這何嘗不是對孩子的一種天性的壓抑,如果說孩子確實在某一方面很感興趣,其實家長對孩子這種興趣加以鼓勵和發展是很好的一件事,當下許多的孩子是在“被喜歡”一種特長。現在每個家庭都有許多的玩具,但孩子們僅僅只需要這種可愛的玩偶嗎?

這篇文章更爲觸動我的是,文章中的我並沒有得到寬恕:我們漸漸談起兒時的舊事來,我便敘述到這一節,自說少年時代的胡塗。“我可是毫不怪你啊。” 我想,他要說了,我即刻便受了寬恕,我的心從此也寬鬆了吧。

“有過這樣的事嗎?”他驚異地笑着說,就像旁聽着別人的故事一樣。他什麼也不記得了。全然忘卻,毫無怨恨,又有什麼寬恕之可言呢?無怨的恕,說謊罷了。

我還能希求什麼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這種沒有得到寬恕的更令人悲傷,換句話說,已經失去了得到寬恕的資格。這是給施虐者無限的悲傷,如果說被對方斥責或者是痛罵之後,沒有得到寬恕,至少讓受傷害者把心中的不平發泄出來了,對於施虐者也是心理上的一種安慰,可是,這種沉默中的'無知是對施虐者最大的傷害,在將來的日子中已經不再得到寬恕的機會了,只能默默的對自己以前做過的錯事,承受着心理上的懲罰,時間或長或短,力度或強或弱,都是不會消失的一種內心的苦悶。

讀《魯迅》有感8

魯迅是一位衆所周知的大文豪,而在他的筆下的人物,有的是有些諷刺意味的——是對舊社會、對不知反抗的政府的諷刺。而在我看來,魯迅先生的文采十分出衆,但是,對於我來說,我認爲魯迅先生最傑出的,還是描寫人物的時候,那種若隱若現的悲哀。

就拿閏土來說吧,閏土本來是一個淳樸的少年,小時候對魯迅先生沒有什麼可隱瞞的地方,都是一同玩耍的朋友,是沒有什麼隔閡的——因爲那時候他們還沒有被舊社會的想法毒害,還沒有被那種不平等的想法所被統治,因而他們之間的友誼是平等的,是沒有不平等的友誼,更是一份純粹無暇的友誼。

然而長大後的閏土便不是這樣了,這時候他便是已可悲的被不平等的想法所統治了,他認爲少爺和奴才是不一樣的。當魯迅先生聽到閏土畢恭畢敬的對着他說:“老爺!”的時候,魯迅先生又會有什麼感想——難道僅僅只是對他的老朋友閏土的一聲嘆息嗎?

我們,都是一個種族的人,又會有什麼不同呢?是的,我們都是一樣的人,我們都是互相平等的。只有彼此尊重,不去看舊社會那腐朽的政策,把握住嶄新的現在,才能創造出一個嶄新的世界,才能讓我們都是彼此平等的、沒有任何隔閡的。

讀《魯迅》有感9

讀了《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後,我對魯迅也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

魯迅去世後許多人都來追悼他,甚至有人失聲痛哭,反映了魯迅生前是多麼受人愛戴。他生活在黑暗的舊社會,卻同反動派作鬥爭。此外,他救助車伕、關心女傭,也讓我忘不掉。他深切同情勞動人民,對舊社會的憎恨,就像春天般的溫暖和冬天的嚴寒。

我們就應學習魯迅什麼呢?我認爲他爲自己想的少,爲別人想得多的精神個性值得我佩服。這也讓我想起了我們偉大的革命家——雷鋒,這兩種精神我覺得是一致的。

即使生活在舊社會、容易遭到迫害的魯迅先生,不但沒有因爲害怕而退縮,反而和他們爭鬥到底。這又使我想起了我們班上的一名女運動員。從老師的話語中我才明白,她是參加壘球比賽中個子最矮的一員,但是她剋制了那種能夠恐懼,參加比賽。之後,也取得了蠻不錯的成績,爲學校贏得了榮譽彩。

記得在一次坐公交車的路上,外面風十分大,我注意到了一位軍人。有一位老奶奶慢慢的走上公交車,尋找空座位,她的眼光停在一位軍人身上,彷彿在叫他讓位,但是,這位軍人無動於衷,老奶奶不屑地“哼!”了一聲,走到別的地方了。車停了,又有一位軍人上車了,剛纔那位軍人站了起來對上車的軍人說:“同志,這兒給你坐,我下車了。”就在他們倆交換座位時,我忽熱發現窗口玻璃有一個大破洞,剛

才那位軍人是爲了不讓乘客着涼,才一向坐在那兒的,原先是大家誤會他了。所有乘客此時心裏除了感激,免不了的是後悔責怪錯了人。

外面是寒風凜凜,而車裏是多麼溫暖。那位軍人不就是“現代雷鋒”嗎?

我覺得不管是魯迅、雷鋒、還是班上那名女運動員,還有那位被人誤會的軍人他們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令我受益不淺。

讀《魯迅》有感10

魯迅先生最大的特質,是有一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胸懷,王璐璐讀後感。看到受苦受難而永無了日,故有其"哀";看到受苦受難而無長進,故有其"怒"。

《吶喊》是魯迅先生自《狂人日記》後的第二本經典小說集,它是中國的名著。同樣也是世界的名著,這本書中有些文章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例如有《故鄉》,《藥》,《孔乙己》等等魯迅先生的名作。在《藤野先生》中魯迅先生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在日本的首都東京留學時,看到和聽到當時中國人民的麻木不仁從而使魯迅先生強烈的愛國意識甦醒,醫學也只是治標不治本。因此他棄醫從文,從此投身文學的知識寶庫中。魯迅先生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八個字來概括了那時的中國人民,以及對於他們的憐惜和悲傷。

《孔乙己》中那個因爲家境貧困好吃懶做,無所事事,社會層次低而又嚮往社會上流階級的生活的孔乙己,從孔乙己在澡堂是人們取笑的話題,在生活中他常常以偷爲職業,在最後因爲偷了有錢人的書後被打折了腿,最後還是默默地離開了人世,讀後感《王璐璐讀後感》。《故鄉》中那個見什麼人說什麼話的"豆腐西施",還有和劇中主人公從小玩在一起的那西瓜地上銀項圈的小英雄閏土見到老爺時歡喜而又淒涼的神情,從而體現了當時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勢力壓迫和打擊下的情形,而《藥》則更能夠淋漓盡致地表現這一點。文中兇暴殘酷的劊子手康大叔,因爲小兒子小栓的癆病而拿出所有家檔去買了個人血饅頭的華老栓,和那些在茶店裏議論紛紛的茶客,但是文中最不幸的就是因爲革命而被處死,最後用自己的血作了人血饅頭而犧牲的人,這一切的一切都說明了當時社會的狀況,康大叔的殘酷,卑鄙,仗勢欺人。華老栓的愚昧,迷信,麻木,茶客們的盲從和人與人之間的勢利,夏瑜的英雄氣概但是完全脫離羣衆的革命是無法成功的。當然,在《吶喊》這本書中,像這樣的文章還有許許多多,魯迅先生寫這些文章是爲了讓當時的中國人民看了以後,能夠清醒過來。

魯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帶有諷刺意味的語言,憤怒而又帶有鼓勵的語氣,激勵着當時半夢半醒的中國人,用帶有指責和批評的語言,說明當時社會的黑暗,表現了魯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龍--中國,早日甦醒,重整我中華雄威!

如今魯迅先生已經離我們很遠了,但他的精神卻一直流傳着,他的文風,他的風骨一直回屹立在文壇的巔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