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嚴歌苓散文有感大綱

讀嚴歌苓散文有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3W 次

閒來無事,翻看嚴歌苓的散文,嚴歌苓在她的散文《波西米亞樓》有這樣的敘述:房東太太60歲左右,常把“庸俗”掛在口上,有次問她“庸俗”定義何在,她說:“假花固然是一種庸俗。但對我來說,庸俗是一個人開輛豪華奔馳車,但連買本書的錢也花不痛快。”這樣的理解和古人對庸俗的理解有些接近,更加直白。

讀嚴歌苓散文有感

說明庸俗和假的東西是相關聯的,有些人在官場職場中“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是不是也是假的呢?值得思考。

如果“見人說鬼話,見鬼說人話”就更讓人接受不了。說話的對象不同,語言當然有所不同,如果這是庸俗,這樣的庸俗有點曖昧。

晉葛洪《抱朴子?窮達》:“庸俗之夫,暗於別物,不分朱紫,不辯菽麥。”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庸俗的人,往往分辨不清東西,分不清哪是黑的哪是紫的',更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麥子。這個論述說明了庸俗之人的表現,黑白不分,是非不分,說白道黑,指鹿爲馬。似乎庸俗的人愚笨無知。可歷史上指鹿爲馬的趙高卻滿腹經綸,能說他庸俗嗎?

何滿子云:“庸俗是一種假風雅、贗美,有如混珠的魚目;但它比魚目更壞。”

這是一種更高層次的對庸俗的理解,庸俗之本義是“平庸、粗俗”,可現實中有些人卻並不平庸、也不粗俗,看着很風雅,可就是這樣的人,當面一套背後一套,他的風雅是裝出來的,也就說是假的。有如有些官場上職場上高高在上的人,上面說一套,下來卻另做一套,口是心非,最終卻受到法律的制裁進了牢房。

這就是庸俗,說穿了是一種高級別的庸俗,這種庸俗害人不淺。

明代的方孝孺曾經說過:“所學歸乎仁義,而所爲狥乎邪僻。考其爲書,則上援聖賢;稽其所至,則僅同庸俗。”

說通俗一點就是,有的人學習的是仁義之學說,做的卻是荒謬、品行不端之事。考其學問,都是學的聖賢之書,而考察其所作所爲,就只能是平庸粗俗了。

這個論述,就像我們經常說那些品行不端而看起來有學問的人的那句話,太經典了,“滿口的仁義道德,一肚子的男盜女娼”。

明代方孝孺的這個論述現在看來太有現實意義了。

說來說去,庸俗經常和假的東西勾搭在一起,和真實的東西背道而馳,有時還有點“掛羊頭賣狗肉”的意味在。

看看現在的官場、職場、娛樂場、風月場,充斥着多少庸俗之人庸俗之事。

有時候看着也有點噁心,不知道你看到有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