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範文(通用9篇)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範文(通用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1W 次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範文(通用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範文(通用9篇)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1

可以說是對於這本書,真是相見恨晚,因爲裏面談及的好多問題我都有,心中很多小九九都得到了解決了。

自我承認是一個內心戲多的人,我做一件事情總會考慮到很多東西沒有意義的事情,比如說我好久沒有給朋友圈的人點讚了,如果我給她點了贊,另外一個人看到我之前沒有點贊怎麼辦,還有如果我在某個人發的朋友圈評論了,她不回我怎麼辦會有點尷尬。

然後總會給自己設置不同的未知困難,比如我想轉租房子房東不同意,我又只能自己轉租房子,又怕合同到期後我不在廣州,然後房東不給我押金咋辦。用一個朋友的話說,你們女生真是醉了,事情還沒有發生,就預想着有個困難在那裏,我跨不過去怎麼辦呀?欸欸,就是這麼事多,我自己看着這些小九九都心煩,太累了。

這是一本治癒系的心理學的書,和弗洛伊德的原因論相反,而是目的論。原因論是發生事情導致結果,就是存在原生家庭導致的心理問題,以過去發生一些難受的事情爲因,導致現在的”我“有不開心的症狀或者說是抑鬱症。而目的論,是”我“遭遇了悲傷的事情,我需要悲傷的情緒來使我堅持我下去,正是因爲我需要纔有選擇悲傷或者抑鬱。而事實是,我可以選擇這次事情作爲一次經驗,我選擇去面對它挑戰它,我至少戰勝了它,是一個勇敢的人。

從我個人角度來看,我之前總是找藉口,我現在這種軟弱的性格,就是因爲童年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也沒有得到過肯定。其實這也是我自己選擇的,不能因爲童年沒有陪伴,我就選擇自暴自棄就埋怨自己,正如不能因爲沒有得到任何人的誇獎而自我否定。

其實有些事情發生了就是發生了,有人說過,”任何事情只要考慮到人的因素都合理“。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是好處還是壞處,取決於你自己的想法,事情的好壞取決於主觀的看法。

文中主要觀點之一是學會課題的分離,如我總是在意別人的看法,從理性上分析,別人怎麼想是別人的課題,我們沒有辦法左右別人的看法,再說了沒有人比自己更在意自己,總是放大自己身邊的小事情,陷入一種過度思考的情況。這裏課題分離我只講了一小部分,感興趣的可以去看書哦~~

來接受心理諮詢輔導的人幾乎沒有任性者。反而很多人是苦惱於要滿足別人的期待、滿足父母或老師的期待,無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正如太宰治說的,“我想一輩子做個釣魚人,像個白癡一樣生活,你做不到的,你太容易理解魚的心情了。”其實往往是自己傷害自己,所以,也想對那些抑鬱的人說,不要和自己糾結也不要責怪自己,你沒有錯。

文中還提到人生的意義,這完全是一個主觀問題沒有普遍性的答案。我想,就算現在有了答案,也會隨着時間自己的三觀改變而改變,人生的意義是自己賦予它意義,你想有它有什麼意義就有什麼意義。

最後,要關注於當下,不要執着於過去,也不要過於浮躁地想要看到未來,當下纔是進行時纔是最可靠的。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2

最近看了一本書《被討厭的勇氣》,內容是在講述阿德勒的心理學,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個觀點是用目的論來分析發生的事情,而不是原因。阿德勒認爲如果一味地關注過去的原因,企圖僅僅靠原因去解釋事物,那就會陷入“決定論”。也就是說,最終會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們的現在甚至未來全部都由過去的事情所決定,而且根本無法改變。但是阿德勒心理學考慮的不是過去的“原因”,而是現在的“目的”。

接下來,運用目的論的觀點來分析一下以下的行爲。

1、最近在家裏閒來無事,終於有時間可以做之前一直沒有時間做的事情了,比如學習、健身、看書等等。想好了就要開始行動了!剛打開書突然發現有個事情需要現在處理一下,處理完了就開始學習,剛忙完發現自己了,不能虧待自己要吃點好吃的,在吃東西的時候得看個劇刷個視頻啊餓,光吃東西太無聊了...就這樣不知不覺中發現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個小時....每天都有很多亂七八糟的事情要做,以至於沒有時間學習。可是實際上是這樣的嗎?不是。我是因爲不想學習,所以製造了一些不必要做的事情。

我制訂了今天要學習的計劃,但是因爲課程時間太長、老師講課太無聊、還有好多事情要做等等理由,不想學也沒有時間學習。實際上這些都是爲了逃避學習刻意製造出來的,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每次學習時都想刷微博、知乎、看朋友圈等行爲都是逃避學習的做法,不是因爲有了這些事情沒有辦法學習,而是爲了逃避學習刻意製造了這些事情。

2、性格內向的人,不太喜歡和人交往。之前的想法:因爲內向所以不想去和人交往。目的論:因爲在人際溝通、交通方面有障礙,害怕和人說話,不想去和人交往,所以表現出來內向藉此來逃避和人交際。

3、以前的好朋友,後來因爲種種原因不再聯繫了,有時候也很想去聯繫,但是每次都會想到之前以前發生的不愉快的事情以至於不能甚至不敢去聯繫。之前的想法:因爲過去發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所以不應該聯繫,保持現狀即可。目的論:因爲不想或者不敢聯繫,所以想起了以前發生的事情,來加深自己的這個念頭。

........其實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

我們既不能乘坐時光機器回到過去,也不能讓時針倒轉。但是,我們可以做的是賦予過去的事情什麼樣的價值。我們所做的很多逃避現實的事情沒有意義,改變不了任何東西,立足當下看未來纔是王道!

注:阿德勒與弗洛伊德、榮格被並稱爲“心理學三大巨頭”。他是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同時也堪稱爲思想家和哲學家。作爲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和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先驅,阿德勒有“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之稱。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3

剛開始看這本書的時候,我和團隊老大說我在看《被討厭的勇氣》,老大又看過了,還和我說有電視劇,但是和書不太一樣。出去好奇我也去看了眼電視劇。

對於劇中開頭年輕女士毫不客氣地買走小女孩極度想要的最後一個草莓蛋糕的行爲我很不理解,甚至生出了“這個人怎麼這麼沒道德和一個小孩搶東西”這樣的想法。

現在終於理解了這就是“被討厭的勇氣”。面對自己喜歡的事情勇敢地說“Yes!”而面對讓自己不愉快的事情大膽說“No!”,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權利,並不存在誰應該因爲年齡差距、社會地位等原因而讓着誰,這纔是“人生而平等”的真正奧義。

而我自己正是因爲缺乏“被討厭的勇氣”纔會出現有人和我借了錢長時間不還,而我擔心提醒對方還錢這個動作會影響到我們的關係而遲遲不說,導致自己需要用錢的時候又沒有的情況發生。

實際上大膽的說出來自己需要用錢了,請他把欠的錢還一下,並沒有影響我們的關係,反而不會因爲自己不說而產生這樣那樣的猜忌,以至於兩個人的關係因爲猜忌而慢慢疏遠。

“被討厭的勇氣”是我們需要並且一定要學會的一項技能。這本書通過對話的方式讓生澀難懂的心理哲學變得通俗易懂。對我來說受益匪淺。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4

以哲人和青年對談的形式,圍繞所謂人生三問:“我是誰”“我從哪裏來”以及“我將去到哪裏”展開對話。

讀完這本書,我第1次知道三大哲學家,原來除了平常所知道的榮格與弗洛伊德,還有一個叫阿德勒的。哈哈哈~漲知識啦~

阿德勒心理學他更想表達的是,只要你想,你隨時隨地都是可以改變的,不要被固有的過去的一些東西,侷限了現在以及未來的你自己。

他和我們慣常的思考邏輯剛好相反。一直是逆向思維,主張目的論,進行課題分離,然後冷靜地劃清界限。我們日常篤定原因結果論,現在阿德勒正好相反,他主張目的論,從目的出發往前推,這似乎和我大學一位教授的授課理念有異曲同工之處。

中間一段在討論共同體話題的時候感覺很混亂很分裂。不過整體讀下來讓我對人生課題有了更寬泛的認知。有時候在想我是不是天生就該做哲學家或心理學家,很多東西其實我並沒有讀過,也無人告知,但我一直是這麼踐行的。

活在當下,聚焦“此時此刻”,認真而謹慎地做好現在能做的事情。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應秉持認真而不深刻的態度。

“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

喜歡書友的一句評論:如果“我”改變,“世界”就會改變。在改變“世界”的旅途中,希望“我”能做自己的太陽,成爲照亮別人的光。

有時候無意間拿起的一本書可能就會完全改變之後的人生。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5

初看《被討厭的勇氣》的書名,我覺得這個書名就是一個噱頭,就像很多雞湯式的暢銷書,給你羅列很多觀點,卻對於生活的改變並沒有什麼意義。還好,最近在一次諮詢中被推薦了這本書,認真拿起這本書開始閱讀,真的有一種相見恨晚的可惜,可是各種觀點也在腦子裏混作一團,通過以下文字作簡單的梳理。

首先,介紹一下這本書的基本情況,這本書是由哲學家岸見一郎和自由作家古賀史見合著的,內容以青年和哲人對話形式呈現。阿德勒生於1870年,逝於1937年,是奧地利精神病學家,與弗洛伊德、榮格並稱心理學三巨頭。

下面,我就分別理一下每一章的心得體會

第一章我們的不幸是誰的錯,這裏介紹了阿德勒哲學的基本立場,即否認弗洛伊德的“原因論”,提出如何認識現在的“目的論”。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形成了這樣的我,即某種生活方式——狹義上稱爲性格,廣義上是世界觀或人生觀,但是我們瞭解到生活方式這個概念的時候,我們有責任選擇繼續原來的生活方式或者重新選擇生活方式。人在無論什麼時候都是可以改變的,之所以不能改變是我們下了“不改變”的決心,改變是需要勇氣的。人之所以不幸,不是過去或環境影響的,也不是能力不足造成的,而是缺乏獲得幸福的勇氣。

第二章一切煩惱來自人際關係,這裏探討了自卑感、追求優越、自卑情結和優越情結,自卑感是感覺目前有所欠缺的狀態,要通過努力和成長,如刻苦學習、勤奮練習和努力工作;追求優越則是與過去的自己相比,不斷朝前邁進。而不是比別人高一等;自卑情結則是因爲我沒有A所以做不到B,是一種逃避和藉口,而優越情結則是表現的好像自己很優秀,繼而沉浸在一種虛假的優越感之中。阿德勒提出人在行爲和心理方面的目標,行爲方面——自立、與社會共處,心理方面——我有能力、人人都是我的夥伴。而我們要通過克服工作、交友、愛着三大課題去實現。阿德勒的心理學是勇氣心理學,是使用心理學,使用自己的手來選擇自己的人生何生活方式,我們用自己的手來選擇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方式。

第三章讓干涉你生活的人見鬼去,這裏主要介紹了課題分離——這是阿德勒心理學給出的具體而且你改變人際關係煩惱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觀念,一切人際關係的矛盾都是起因於隊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干涉,必須從“這是誰的課題”這一觀念出發,把自己的課題和別人的課題分離開來,不干涉他人的課題也不讓別人干涉自己的課題。如何判定誰的課題?只需要考慮一下“某種選擇帶來的結果最終由誰來承擔?”阿德勒否定追求認可,“不想被人討厭”是我的課題,但“是否討厭我”卻是別人的課題,即使有人不喜歡我,我也不能去幹涉,獲得幸福的勇氣包括“被討厭的勇氣”——毫不在意別人的評價、不害怕被人討厭、不追求他人認可。“人際關係卡”總是掌握在自己手裏,問題在於我有沒有下定決心。

第四章要有被討厭的勇氣,談論了阿德勒心理學是如何看待整個人際關係的以及我們應該與他人締結怎樣的人際關係。上一章的課題分離是人際關係的出發點,終點在於共同體感覺——把他人看作夥伴並且能夠從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狀態,要理解共同體感覺,首先可以從“我和你”爲起點,把對自己的執著變成對他人的關心。阿德勒心理學認爲歸屬感不僅僅是靠在那裏就可以得到,必要要積極參與到共同體中去才能夠得到,就是積極主動去面對工作、交友和愛的課題。課題分離帶來了良好的關係,而“橫向關係”則是形成互相協調與合作的關係。人只有在能夠感覺到自己有價值的時候纔可以獲得勇氣,只有在體會到我對共同體有用的時候才能夠感覺到自己的價值。橫向關係不是說將任何人都變成朋友或者像朋友一樣求對待每一個人,而是意識上的平等以及堅持自己應有的主張。

第五章認真的人生“活在當下”,進一步闡釋“共同體感覺”,進一步引申到“幸福是什麼”這一主題。建立起共同體感覺需要從自我接納、他者信賴、他者貢獻等三點做起。自我接納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誠實地接受這個“做不到的自己”,然後儘量朝着能夠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對自己撒謊;信賴是無條件的相信;他者貢獻是體驗到我的存在對別人有用的主觀感受。幸福就是“貢獻感”。如果你能夠擁有“甘於平凡的勇氣”,那麼對世界的看法也會不同,拒絕普通的你也秀把“普通”理解成了“無能”,普通並不等於無能,我悶沒有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優越性。人生實際是點的連續、是連續的剎那,我們只能活在“此時此刻”,要聚焦“此時此刻”認真而謹慎地做好現在能做的事情。沒有目標也無妨,認真過好此時此刻,本身就是跳舞,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不要把認真和深刻混爲一談。人生最大的謊言就是不活在“此時此刻”。人生並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義,能夠賦予你人生意義的只有您自己。以他者貢獻爲引導之星,就一定能有幸福相伴,有朋友相伴,而且我們要像跳舞一樣認真過好作爲剎那的此時此刻,即不看過去也不看未來,只要過好每一個完結的剎那。沒必要與誰競爭,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着,就一定會到達某一個地方。對你而言人生的意義在於認真跳好“此時此刻”的時候就會逐漸明確。如果我改變了世界也會改變。

最後,讀完此書我的感想如同以上梳理的脈絡一樣生硬甚至不成邏輯,但是確實是思想上的一個衝擊,以後我還會多去了解阿德勒的思想,希望也能夠擁有這份簡單的幸福。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6

《被討厭的勇氣》是一本介紹關於“自我啓發之父”阿德勒的心理學書籍。該書以青年與哲人對話的形式,探討了一系列問題,如“我們的不幸在自哪裏”、“要不要活在別人的期待裏”、“如何獲得幸福”、“如何處理人生的課題”,給出了阿德勒對於這些問題的回答。

不同於弗洛伊德與榮格的“原因論”(通俗來說,是指一切的結果都是過去的原因導致的),阿德勒則認爲一切的行爲都是基於我們的目的產生的,我們的不幸都是我們自己選擇的。真正對我們有影響的,不是過去所發生的客觀事實,而是對客觀事實我們所投射的主觀看法。井水的溫度是恆定的,無論是夏天還是冬天都是10攝氏度,可在夏天的時候我們覺得它清涼,冬天覺得它溫暖。它的溫度沒變,可是我們的主觀感受變了。所以當事情發生已經成爲既定事實,如何看待它,就成了將會影響我們行爲的主觀問題。要去溫暖地擁抱它,還是冷漠地疏遠它,這就成了我們自己人生的課題。“重要的不是被給予了什麼,而是如何利用被給予的東西”。

我們總是不可避免地對他人抱有期待的。我們希望自己受到他人的喜歡,受到他人的認可,也因此,我們逐漸地在他人的王國裏淪落。阿德勒則告訴我們,追求別人的認可欲求是我們煩惱的來源,我們把別人的認可這個別人的議題,誤當作了自己人生的議題。我們爲自己沒有達到別人的期待感到不幸,爲自己沒有做到別人理想中的自己感到痛苦。因此,我們在別人的王國裏小心翼翼地乞討,並以此爲榮耀。

如何獲得幸福?阿德勒的答案是首先進行課題分離,搞清楚哪些是自己的事情,哪些是他人的事情。這不是在疏遠人際關係,相反,這是在尋找人際關係新的入口。在完成課題分離的基礎上,做到“他者信賴”,把別人當作是自己的夥伴,不去幹涉別人的決定,只要給出中肯的意見即可。最後,做到“他者貢獻”,當你把自己和別人建立起共同體的感覺,爲這個共同體做出自己的貢獻,便可以從中感受到自己的價值。這種價值感不依賴於他人的認可,而是純粹基於自我內心,因此就能夠獲得真正的幸福。

回過頭來,這本書爲什麼會取名叫做《被討厭的勇氣》。是因爲作者認爲阿德勒的哲學是基於勇氣的哲學。懷抱勇氣去面對過去的不幸與痛苦,擁有勇氣去接受生命的平凡,不去追求別人的認可,即使這份勇氣被討厭。因爲人生就應該是這樣,人生沒有地圖,我們一路走,一路被辜負,一路點燃希望,一路尋找答案。

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劇本——不是你父母的續集,不是你子女的前傳,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希望每個人,都能夠擁有那一份被討厭的勇氣,珍惜當下的力量,在每個日子裏起舞。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7

最近在讀一本書《被討厭的勇氣》深有體會,書中講到了“自卑”,它說:自卑都是與別人比較產生的,一切煩惱均來源於人際關係,假使這個世界只存在你一個人,便不會有任何煩惱了,處在羣居性的人類社會中,誰都無法置身事外。成長不是成王敗寇,不是成功了就萬事大吉,不是失敗了就一無是處,而是一種與世無爭、將世人都視爲在同一個平面上、並且努力向前進的過程。

人們往往是活在過去的影子裏,無法從過去的影子裏走出來,認爲當下的處境都是因爲過去的某種原因造成的,因而形成了自卑感。過去的事情是已經發生了的過去了的,我們無法改變事情的結果,而我們能做的只有活在當下,過好當下的每一分鐘。人要往前看而不是一直的活在過去的陰影裏。

關於自己的人生,你能夠做的就只有“選擇自己認爲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別人如何評價你的選擇,那是別人的課題,你根本無法左右。莫把原本是別人課題看成自己的課題,也莫把原本是自己的課題看成別人的課題,學會課題分離,“在意你的臉的只有你自己而已”。

人應該有自己的預期,有自己的評判標準,應該活給自己看,而不是活給別人看。得不到別人認可的自由之路,不是“以自我爲中心”,相反,相互干涉纔是“以自我爲中心”,干涉等同於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

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招人討厭是件痛苦的事情,如果可能的話,我們都想毫不討人嫌地活着,想着盡力滿足自己的認可欲求。但是,八面玲瓏地討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種極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時也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價。而在人際關係中,自由的代價就是被別人討厭。

解決人際關係煩惱的阿德勒方式:哪些是自己的課題,那些是別人的課題,要冷靜地劃清界限。而且,不去幹涉別人的課題也不讓別人干涉自己的課題,這就是阿德勒心理學給出的具體而且可能徹底改變人際關係煩惱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觀點。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8

《被討厭的勇氣》是我關注的一位穿搭博主推薦的,最開始看到書名你會覺得它應該是一本心靈雞湯,於是我只是把它加入了購物車遲遲沒有付款,後來陸續看到很多人說這本書不錯,於是決定入手看看。

這是一本心理學書,是日本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整理阿德勒的心理學思想編撰的心理學書。它是通過青年與哲人對話的形式來逐漸解答青年對人生的種種疑惑,從中闡釋阿德勒的思想。與弗洛伊德等傳統心理學的觀點不同,阿德勒心理學提出“目的論”,即人們所考慮的不應是過去的“原因”,而是現在的“目的”。

“原生家庭”這個詞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有聽過,曾經跟朋友也一直探討過這個問題,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究竟是不是終其一生的,前幾天微博熱搜也出現過類似話題“原生家庭能不能決定一生”,20多萬人的投票有15萬人認爲能決定一生。按照阿德勒的觀點,一定不是,阿德勒心理學明確否定心理創傷的存在。他認爲任何經歷本身並不一定是成功或失敗的原因,過去的經歷的確會對我們的人格形成有一定影響,但經歷本身不會決定什麼,我們給過去的經歷“賦予了什麼樣的意義”,這直接決定了我們的生活,也就是說,人生不是由別人賦予的,而是由自己選擇的,是自己選擇自己的生活。

衆所周知,今年贛榆有一名城頭中學的高考生薑同學引起了社會的關注,他考了368分本可以選擇一所更好的本一院校,但他卻毅然選擇了鹽城師範學院定向培養鄉村教師的英語專業,選擇四年後回到贛榆做一名鄉村教師。說實話,剛開始看到新聞我也不是很能理解他的做法,但後來想想,他的行爲似乎可以理解。他父母年邁,從小家境貧困,母親患有精神智力障礙,父親患有肝病,按照原因論的觀點,生在這樣的家庭,他應該是抱怨父母,抱怨命運不公,墮落度日,覺得自己這輩子毫無出路。尤其在這樣一個拼爹的時代,可是他沒有。我不能肯定他私下裏沒有抱怨過自己的原生家庭,但是事實證明他並沒有自暴自棄,自怨自艾,即便在僅有的一盞不知道幾十瓦暗黃的燈光下依然努力奮鬥,並最終取得了368的高分。他不僅成績優異,還是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他說他喜愛英語,希望做一個鄉村教師,可以幫助更多像他一樣的農村孩子過上更好的生活。說實話,我不相信他那樣的家庭環境及患病的父母能帶給他什麼樣優質的甚至正常的家庭教育,但他很棒,他雖滿臉成熟,沒有看上去像18歲的同齡少年,但他沒有被生活打垮,他有自己的追求和選擇,我相信他的未來不會差。

書中還談到人生的三大課題:交友課題、工作課題以及愛的課題。他認爲我們必須從“這是誰的課題”這一觀點出發,把自己的課題與別人的課題分離開來。課題分離不是人際關係的出口而是入口。

其實我覺得不太能苟同。我認可學習是孩子的課題。但不認可父母及老師應該將課題分離出來,放任孩子的學習。我現在任教一年級,我們班有些孩子已經展現出不愛學習,不聽課這一面。接照阿德勒的課題應該分離理論,此時的父母老師都不該干涉,任由孩子自行發展,告訴他你需要我幫助的時候你告訴我,我會伸出援手。我不認爲是這樣,這個年紀的孩子說實話還沒有形成自己相對成熟理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現。他們還沒有明確判斷是非的能力,甚至可以說許多孩子尤其是農村娃還沒有從幼兒園那種自由自在的環境中清醒過來,還沒有“我是一名小學生”了的概念,沒有我要“學習”的意識,如果此時老師和父母任由他發展,不進行干涉、放任自流。孩子可能就此毀掉,難道家長、老師這時候不該及時主動參與孩子的課題,與他進行有效溝通,幫助他樹立學習的意識嗎?我所謂的干涉不是要打要罵,只是因爲孩子還不懂甚至不清楚“學習“這一行爲的重要性,作爲成人的我們有義務和責任讓其瞭解。

書中還有許多現點讓人讀來醒醐灌,阿德勒心理學是個人的心理學,希望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好自己,把握此時此刻,獲得人生之自由與幸福。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9

我承認這本書我並沒有看完,本人也是第一次寫文章,大概沒有什麼邏輯和結構,只是一些思考,僅代表個人觀點。

這是一本日本作家寫的,卻借用了阿德勒的心理學觀點,原文中也有大量的引言,據說卡耐基(就是那個寫了《人性的弱點》的那個人)深受這位據說是和弗洛伊德、榮格齊名的著名的人影響。

書中用哲人與青年的對話的形式討論了一些穿着心理學、哲學外衣的問題,內容我不想贅述,我們就只來談談我的看法。對話這種模式相信成熟的讀者一定能識破其中的技巧和陷阱,即便作者刻意設置了兩個彷彿對立觀點的人,這種假象的對話甚至可以說是剝奪了我們思考的權力。

全書至少是我看到的部分都是積極向上的內容,但我認爲這種積極向上可以說是消極的,不顧一切的向前,當然這種態度是十分符合日本的國情需要的,但是作爲有思考能力同時又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人一味地吧讀者,把信任他的人拖拽到社會意識形態當中,給人們灌輸努力、進步的想法,忽視社會的不公,在我看來是極不道德的。

我認爲他所說的進步甚至不算進步,“勇敢的去追求幸福的生活”這樣的話是空洞的,即使是問我們的父母,努力奮鬥一輩子的父母一個簡單的問題:“你們認爲活着的意義是什麼?”他們無法說出一個答案,甚至已經會破罐子破摔的說:“爲了你啊”。我們的上一輩已經沒有答案,到我們更加沒有,我的答案是隻是跟着社會的車輪往前走,最好的辦法是不加思考。活下去,以父母爲負擔的活下去,乾乾淨淨的走,不傷害兩個單純的靈魂。也不知道誰曾有幸見過自由,我只想跟他聊聊自由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在這個哪怕是特朗普都不自由的時代。

這本書是同學回借給我的,我問他是寫什麼的,他說是哲學。或許正是因爲這樣我帶着看哲學書的先入爲主來看這本書,這本書就成了一本笑話,直到我看不下去合上書,看到書的背面寫着:“上架建議:勵志經典、人生哲學”,由此可見,勵志文學總是帶有以上特點的。爲什麼哲學、人生這兩個字眼放在一起就截然不同的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