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最後一片藤葉》有感範例

讀《最後一片藤葉》有感範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6W 次

讀《最後一片藤葉》有感1

《最後一片藤葉》講述了在19世紀的某個秋天,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一位年輕的女藝術家因肺病不支,終於躺倒在牀上。她把窗外唯一的景緻 —— 一片攀牆而升的藤葉視爲自己生命的象徵,她認爲她的生命將隨着藤葉的落下而逝去。清晨的太陽升了起來,那片藤葉歷經風雨仍然頑強地攀附在牆上。她受了這片藤葉的鼓舞,病情竟奇蹟般地好轉過來,過了不久,她康復了。她急忙趨牆而視,卻發現那是一副畫在牆上的畫。她哪裏知道,在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一位老畫家得知女藝術家的心思後,趁着閃電,帶上畫筆、顏料,畫出了一生中最有價值、最有意義的一副畫。沒有人看見這一幕,因爲他在天亮前趕回小屋後,就因淋雨而高燒不止,不久就帶着這個祕密離開了人世。

讀《最後一片藤葉》有感

那位老畫家捨己爲人,無私奉獻的精神把女藝術家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但是更讓我感慨的是女藝術家永不放棄的精神。書中藤葉“永不凋謝”的頑強生命力,給了女藝術家生活的勇氣,使她重新燃起了生的慾望。在這種信念的支持與鼓勵下,她頑強地與病魔鬥爭,終於戰勝了病魔,奇蹟般地康復了。正是這種堅韌的信念,把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化爲可能。從這件事來看,信念是多麼重要啊!只要心中有堅強的信念,通過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就能克服一切困難。

讀《最後一片藤葉》有感2

今天,我看了《最後一片藤葉》。

文章寫了一個叫珍妮的小姑娘得了重病。她失去了康復的信心,看着窗外在深秋的寒風中發抖的唯一一片藤葉說:“這片葉子落了,我就要去天堂了。”這件事讓貝爾曼先生知道了,當天夜裏,他頂着暴風雨,在藤上畫了一片葉子。就這樣珍妮有了活下去的勇氣,而貝爾曼得病去世了。文中“搖晃”一詞可以看出這片葉子很快就會掉下來的,也暗示了珍妮脆弱的信心。“風雨交加”一詞可以看出那一夜風雨非常大。“凝視”一詞可以看出珍妮眼睛一動也不動,看着窗外的藤葉,把自己生的希望寄託在那片藤葉上。“流淚不止”一詞可以看出珍妮對貝爾曼先生的感激。文中“‘別說了!’母親喊道,‘那葉子怎麼會是你的生命呢!別說傻話了!”可以看出文中的母親非常愛珍妮;“‘怎麼辦呢,怎麼辦纔好呢…….’貝爾曼先生望着珍妮蒼白的臉的低聲嘟囔着。”可以看出貝爾曼先生對珍妮的關心。 我覺得:雖然我們無緣見到貝爾曼先生的畫作,但是有誰能否認他是一個最偉大的畫家這一件事實呢?不是嗎?他用他的生命繪出的最後一片藤葉,讓患病的珍妮重新獲得了生命的希望。誰能說,那幅圖不是價值連城的無價之寶呢?

誰又能不在這幅生命的傑作前肅然起敬呢?

讀《最後一片藤葉》有感3

我放下書,走到窗外,呼吸了一口新鮮空氣,腦子裏仍清晰地記得《最後一片藤葉》的內容。

書中講的`是:年輕畫家瓊珊不幸感染肺炎,生命垂危。她開始不吃不喝,望着窗外一株常春藤的葉子等死。她說,等最後一片葉子落了,她也就要離開了。可是最後一片葉子始終沒落,這點燃了瓊珊的希望之火,生的慾望。最終,瓊珊脫離危險,原來那片葉子是另一位病人臨死前畫上去的。

我驚歎這故事的精妙構思,同時也想:原來積極向上的心理纔是醫治疾病的靈丹妙藥。

無獨有偶,我在報紙上看到這樣的事例。一日,某位父親去醫院體檢時被告知得了鼻癌,全家人都傷心極了。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噩耗,兒子和母親不約而同地想到,要讓父親愉快地過完餘下的日子。於是兒子放棄了讀研,母親辭掉了工作,陪着父親每天吃藥,去沒有去過的地方旅遊。日子在歡樂中過着,他們驚奇地發現父親的身體並沒有變得虛弱,反而比原先看起來更加健康了!

然而這個故事有另外一個結局

五年後,父親到醫院去複查,發現他根本不是什麼鼻癌,而是常見的鼻息肉!看到這樣的結果,家人先是一陣狂喜,轉而又充滿了憤怒。因爲醫院的誤診,浪費了他們寶貴的五年時間。他們準備起訴醫院,母親後悔當時離了職,兒子因爲錯過了考研機會而變得垂頭喪氣。父親就更難受了,因爲全家到了這步田地都是因爲他,於是他整天愁眉不展,不斷地吸菸。不久,這位父親去世了。他的離去不是病魔有多麼的強大,是消極的心態擊毀了他生活的精神支柱。

可見消極的心態是把殺人不見血的利劍,它悄悄吞噬生命,最終使內心脆弱的人變得不堪一擊。

再回過頭來看瓊珊,葉子是希望的象徵,如果葉子落了,她也就給自己找到了放棄抗爭的理由。當然,只要葉子不落,她就有所寄託,有所期待,在最後一片常春藤葉的鼓舞下,重新振作起來,直到康復。

人生旅途中難免會有曲折,什麼樣的心態造就什麼樣的人。在生活中,我們要像瓊珊那樣,心中總有那麼一片綠色的藤葉,天天懷着一顆積極向上的心,那麼一切不如意只不過是暫時的陰霾,總會有雨過天晴,陽光明媚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