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心理健康的讀後感(精選15篇)

心理健康的讀後感(精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8W 次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心理健康的讀後感(精選1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心理健康的讀後感(精選15篇)

  心理健康的讀後感1

我在假期讀了《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一書深有感觸,特別是怎樣真正的讓學生接受好心理健康的教育至關重要。

隨着人們對心理健康的認識和重視,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已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心理健康教育應成爲學校教育中的一項重要的內容已取得了大家的共識。但是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科學性、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它要求教師不僅要更新教育觀念,還必須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和技能。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在學校開展的重要性,讓我感觸頗深。必須通過課堂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知、情、意,讓它源於實踐,用於實踐。

1、聆聽他人故事,因勢利導

心理健康教育課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獲得的心理體驗和感悟程度。學生總是非常關注他人在同一問題上的表現,喜歡聆聽他人的“故事”。

(1)心靈感悟:在課堂上,我經常會給同學們同齡人的“故事”。試圖讓學生明白這些問題別人都有,自己有也很是正常的,並相信這些問題可以解決,進而學習和掌握方法。其實學生在聆聽的同時,也在審視自己。

(2)角色扮演:心理劇的創設,其初衷是讓角色扮演者體會其中的情境衝突,在衝突中宣泄自己、發現自己、改變自己。這大大地提高了同學們的主體參與性,使他們有機會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和想象力,及時地運用課堂所學去解決問題,從而不斷地調整自己,不斷地成長。

2、堅持核心原則,形散神聚

心理健康教育課的重點在於活動中的體驗,絕不能爲了活動而活動,活動應該有主題,有核心。心理健康教育課也應該堅持一個核心,並圍繞這個核心,“行散神不散”,着重培養學生最基本的心理素質,讓他們學習和體驗到對自己的終生髮展有價值的核心觀念

3、抓住學生心理,以趣促學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同樣的內容,採用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學生接受起來會更加樂意和主動。面對從未真正接觸過心理方面知識的學生,我在第一堂課裏以生活中常見的心理現象爲內容。從夢到星座,從“肢體語言”到“從衆”,引起了學生對心理世界的好奇,進而講述提高心理素質的好處:提高學習效率;合理調節情緒;形成良好性格;學會與人交往等,同時說明這些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課以後要涉及的內容。這堂課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引起學生對心理健康的興趣和重視,闡明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意義和目的,並讓學生正確的認識心理與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教學目標,也爲以後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矗

今後,我要繼續加強對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制定科學可行的實施辦法,使學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充分的發展。

  心理健康的讀後感2

今天我們在學校的多功能廳看了關於心理健康的教育片,這個教育片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這個教育片主要講了小黃帽拿了家裏的五元錢,可誰知,媽媽以爲小黃帽拿了五十元錢,小黃帽的媽媽說他不誠實,說小黃帽是壞孩子。小黃帽心情不好,也不和學校的同學玩了,天天無精打采、心事重重的,小黃帽認爲同學們也以爲認爲他是壞孩子。但是這一切都逃不過老師的眼睛,放學時,老師主動找小黃帽談心,小黃帽這才把這件事告訴老師,小黃帽問老師他該怎麼辦?老師告訴他,一定要把這件事的事實告訴媽媽。果然,小黃帽的心結解開了,又回到以前那個天真快樂的小黃帽了。

如果我們在生活中也遇到了類似的事情,千萬不要把事情藏在心裏,可以向父母、老師、朋友說出來,我們就不會總是心事重重的了。我們都希望老師、父母、朋友理解我們,關心我們,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的解開自己心中的心結。

  心理健康的讀後感3

今年大學生心理健康周終於結束了!忙碌了這麼久,可以喘口氣啦。健康周我擬定的活動有心理電影、心理健康知識問答、心理測試、心理劇、成長訓練營。活動周之前一個月,很多準備活動就已經開始。我作爲負責老師,各方面要統籌安排,費了很多心力。

現在,反思這段時間的工作,我真的有不少體會呢。

首先,各部門聯絡不暢。比如健康知識的蒐集工作、宣傳海報的繪製、心理劇的安排等。雖說有幾個職能部門,但由於大家都是新骨幹,以前也沒有舉行類似活動的經驗,所以任務佈置下去很久,卻遲遲不見效果,究其原因,是各部門聯絡不暢。每個部門只負責自己份內的事情,彼此之間缺乏聯絡。這事在協會裏是個很大的癥結,浪費了很多時間。今後有必要加強各部門之間的聯絡,定期召開部門負責人會議。

其次,協會成員沒有凝聚力。很多工作都是骨幹成員在幹,忙的不亦樂乎,有時連飯都顧不上。特別是心理劇彩排期間,骨幹成員忙裏忙外。而其他協會成員則優哉優哉的,好像協會的事情跟她們沒有關係,有時想找人還聯絡不到。事後分析原因得知,這部分成員也想幹事,但是苦於沒人安排他們。對這種狀況,我不知道是我對他們的培訓沒有到位,還是他們本身的問題,但是我知道協會裏也有些人他們不是骨幹,但他們卻積極投入,幹一些原本不是他們部門乾的工作。通過這次活動周,他們的能力得到了鍛鍊,他們的素質得到了展現。所以換屆時我提拔了他們。幹任何工作都要有責任心和熱情,事情不論大小,缺了這兩樣很難把事情幹到位。

再有,各部門負責人職責不明。任務佈置給各部門,需要各負責人獨立處理,仔細安排。必要時要聯絡其他各部的人員協助。但在活動中,發現有些負責人對於自己應當乾的工作沒有負起相應的責任,有些事情該負責的沒有人,有些事情很多人都在插手,導致窩工。

最後,要多給骨幹鍛鍊的機會。關於成長訓練營,很多主持人經驗不足,雖然給他們講授過相應的知識,但是臨場發揮不行,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爲了更好的管理協會,突出朋輩與協會成員的不同待遇,我有必要對他們實施分批培訓,強化朋輩的紀律性、安排更深層次的學習。

  心理健康的讀後感4

通過學習《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門課,對你有哪些幫助,有哪些心得體會?並且給出你對這門課的建議。

通過半個學期的學習,讓我有機會接觸大學生心理課,讓我明白了,原來成爲大一新生所有的焦慮,暫時對陌生的學校環境及周邊環境感到迷惘,不只是我有,而是每一個新生都會出現的情緒反應。我學到了人生的首要課題:保持心身健康。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心理保健的方法;學會如何適應大學生活,如何規劃我的大學生活,瞭解到大學生不一樣的學習方法,並逐漸適應自覺學習,自我學習的方式,瞭解到大學生情感與健康種種問題及調節方法;學習了大學生的自我意識發展過程及特點,有意識地健全自己的自我意識,塑造健全的自我意識,更科學地瞭解自己,更充分地認識真實的自己;對於很多大學生都會關心的問題:大學生戀愛。從第一節課我們就學習了這方面的知識,對戀愛方面的知識,雖然不是陌生的,但是老師給我們剖析地更徹底,的確大學生戀愛現狀讓很多人憂心,由於剛上大學,又對戀愛的嚮往,大都爲了尋求精神寄託、尋找學習動力、追求浪漫,也有盲目攀比、滿足虛榮心的、滿足好奇心的,更有擺脫壓抑感,甚至有遊戲人生的;通過學習大學生戀愛的利與弊,及戀愛中的技巧,讓我認識到大學生戀愛的正確處理方法,更加深了對戀愛含義的認識,當然也會更慎重地選擇適合自己的戀愛;而學習了個性健康後,又知道了更多有關大學生的個性:氣質,性格,能力,大學生能力的培養是很重要的,能力與活動緊密聯繫,能力又會影響活動的效果,而培養大學生的個人能力,又要做到:建立和優化合理的知識結構,積極參與實踐活動,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發現原來有很多閱人的方法,各種各樣的個性,當然也加深了對同學的認知,更融洽了同學間的關係;也熟悉人際關係與交往的方法與藝術,對自己以後的人際交往有一定的幫助,面對大學生常見的挫折與壓力時,不再是以前那個只會等別人幫忙的小女生了,而是有能力自我幫助與幫助同學,合理地應對與調節遇到的困境,直面危機,學習了自殺的預防與干預,大學生的心理障礙的分類及其防治……

學習心理知識有利於大學生健康心理的發展,有利於個人以後的學習生活的合理有效地進行,更有利於協調人際關係,正確地把握自己光明的美好的充滿希望的人生。

  心理健康的讀後感5

學習習慣是指學生在長期的學習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監督的自動化行爲傾向。學習習慣有好壞之分,如:課前預習,上課專心聽講,認真完成作業等都是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了它,學生可以輕鬆快捷地學好知識。反之,一個人如果養成書寫潦草,做題馬虎等不良的學習習慣,不僅增加學生學習的負擔,而且有損於學生的身體健康,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學家,心理學家都非常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我國當代教育家葉聖陶曾明確提出:什麼是教育?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習慣的養成問題既然如此重要,那麼,怎樣才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下面結合習慣的形成規律,談談自己的粗淺認識。

一、從小抓起,越早越好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習慣在小學低年級就形成了,以後如果不給予特別的教育,形成的習慣很難有多大的改進,所以儘早使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很重要的。學生年齡小時,習慣既容易建立,也容易鞏固,不良的學習習慣若被及時發現也易於糾正,等到不良習慣越積越多並穩固定形時,既影響良好習慣的建立,又不易糾正。如有的學生有上課不專心聽講,不按時完成作業的壞習慣,即使在老師的教誨下有了改正的決心,可往往是改了又犯,犯了又改,需要經過長期的艱苦努力,才能徹底改掉。很多人認爲小學低年級要讓孩子多玩,到了高年級習慣自然就養成了是極其錯誤的,所以從小學一年級,甚至幼兒園起,就要開始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並在成長過程中逐步強化訓練,從而形成穩定的自覺行爲。

二、循序漸進,逐步發展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一朝一夕養成,也不能統統一下子養成,它是一個由簡單到複雜的逐漸形成的過程。所以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根據教學的具體情況,結合能力增長的需要,循序漸進,逐步提出具體的切實可行的要求,使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由小到大,持續穩定地得到發展。如在小學低年級,要讓學生養成上課專心聽講,按時完成作業等簡單的切實可行的學習習慣,隨着年齡的增長,學習水平的提高,知識的不斷更新,到了小學高年級乃至中學,就要在簡單的學習習慣基礎上逐步訓練養成高級的學習習慣,如閱讀習慣,獨立思考習慣、勇於創新習慣等。那種不遵循習慣形成規律,幻想一朝一夕就養成某種高級學習習慣的想法是不切合實際的,也是極其有害的。

三、嚴格要求,密切配合良好習慣的養成,必須依靠學生多次反覆的實踐,並且對學生來說,應主要放在課堂上進行。小學低年級學生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學習習慣易產生,也易消退,所以對他們要嚴格要求,反覆訓練,直至鞏固爲止。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但不能只講要求,而應結合教學實際,精心備課,細心指導,反覆訓練,認真檢查,嚴格督促,使良好習慣的養成融於課堂教學中,同時在反覆實踐和強化訓練中尤其要注意各科教師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班級與班級之間的密切配合,步調一致,否則會降低強化效果,影響良好習慣的形成。

四、樹立榜樣,啓發自覺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習慣是家長、教師的要求或模仿他人情況下形成的,所以設身處地,樹立榜樣,不僅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就是對高年級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對小學低年級學生要多樹立一些現實生活中的榜樣。如在班上多表揚一些上課認真聽講,作業工整,遵守紀律的學生,使其他學生自覺模仿,形成習慣,對學生的每一點良好行爲,教師不僅要及時給予表揚,而且要在班上營造一種良好的議論氛圍。同時家長和教師,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好學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習慣傳染到孩子的身上。對高年級的學生則要給他們多講一些名人持之以恆,勤奮好學,刻苦鑽研等方面的故事,引導他們多讀一些課外書籍,從中感受良好習慣對一個人成材的重要影響,從而自覺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整體發展,互相促進除了學習習慣外,還要養成的良好習慣有很多,如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勞動習慣等,它們都源於學生的學習、生活,它們之間具有很大的關聯性,如一個學生一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那就爲他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勞動習慣、學習習慣等到創造了條件:一個在日常生活中粗心大意慣了的人,要在學習中養成認真細心的習慣是很難的,因此,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不能單槍匹馬,孤軍作戰,不僅要與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等結合起來,還要與學校,家長結合起來,互相促進,共同發展。

  心理健康的讀後感6

我看了于丹的《中小學生心理健康與學習》,這講座帶給我很多啓發。首先,我要分析一下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大學生是社會上文化層次水平較高、思維最爲活躍、最有朝氣的羣體之一。他們渴求知識、積極向上、胸懷博大,時刻關注國內外的風雲變幻,把個人的理想和志向同祖國的興旺發達和民族的繁榮復興融合在一起。

但是,由於社會轉型和自身發展階段的影響,使得正處於青春期、社會閱歷淺的大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現了諸多問題。據有關調查顯示,全國大學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學的人數佔退學總人數的54.4%。有28%的大學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其中有近10%的學生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問題。在最近的幾次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調查表明,大學生中精神行爲檢出率爲16%,心理健康或處於亞健康狀態的約佔30%[3]。諸多的數據和事實表明,大學生已成爲心理弱勢羣體。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爲:

1、沒有學習目標,缺乏學習動力,不能集中精神進行學習,適應困難。其中有些自控能力較差的學生往往由於沉迷於網絡遊戲或上網聊天,學習成績不佳,進而對學習產生厭倦、對考試感到焦慮。

2、自我評價失調。許多大學生都是中學時的學習尖子,心理上有較強的優越感,而進入大學後,這種優勢不再,這使得他們的優越感受到重創。這時一旦學習成績稍有波動,就會降低自信心,甚至產生失落感和自卑感。

3、人際關係適應不良。由於存在交際困難,同面對面的交流相比較,一些大學生更願意在網絡這個虛擬的環境中進行交流,迷戀於虛擬世界,自我封閉,與現實世界脫離。長此下去,對大學生的認知、情感和心理定位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4、就業心理困惑。這在大四學生當中尤爲普遍。學生在擇業過程中,沒有做好就業心理準備,不能很好的認清當前的形勢,對自我的定位及自我能力的評價不夠確切,好高騖遠,一日三變。還有部分學生在擇業中不認真思考,盲目從衆。大學生是社會的棟樑之才,他們的健康成長關係到社會的未來,因而,我們不能不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針對上述出現的問題,我認爲:

1、大學生應當好好地思考,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自己究竟想成爲再怎樣的人,自己想要的究竟是怎樣的生活,然後爲了自己想要的東西,爲了成爲自己想成爲的人,爲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自己究竟要怎麼做。有了這樣的思考與選擇,相信他們聚會爲了自己而好好努力。

2、大學生應當正確審視自己的能力水平,然後坦然的接受它。但是這並不意味着你很差,而是你目前的水平與他人有差距而已。爲了縮小這個差距,你需要付出心血與汗水,好好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與水平。等到收穫那一天,相信你的笑容是甜美的。

3、大學生不應當自埋首於書本,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大學生應當擁有開闊的心胸與視野,多結交朋友,這對於大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非常有幫助。

4、大學生應當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在大學四年應當積累一定的就業知識,着有助於看清就業形勢。同時大學生應當,對自我的能力進行正確的定位,切忌好高騖遠。其實,剛剛出來工作的大學生一般沒有什麼經驗,你要想想,用人單位憑什麼給你很高的待遇?所以,剛開始的待遇不太好是正常的,但是,你要用實力去證明,你有足夠的能力去獲得應得的待遇。

  心理健康的讀後感7

讀了《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本書,深有感觸,特別是怎樣真正的讓學生接受好心理健康的教育至關重要。

隨着人們對心理健康的認識和重視,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已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心理健康教育應成爲學校教育中的一項重要的內容已取得了大家的共識。但是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科學性、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它要求教師不僅要更新教育觀念,還必須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和技能。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在學校開展的重要性,讓我感觸頗深。必須通過課堂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知、情、意,讓它源於實踐,用於實踐。本書有以下兩個特點。

第一,內容上的系統性與科學性。概述了小學生心理心理健康的理論,並以小學生的心理髮展規律爲主線,介紹了小學生心理髮展的認知、情緒、個性、學習等內容。

第二,第二,突出實踐操作性。爲克服心理學教科書理論性太強、太抽象等弊端,採用案例教學的形式,選擇小學生或者教師在教學中經常遇到的、帶有典型性和普遍意義的一些難題作爲案例,使得缺乏心理學專業知識的小學教師及普通家長,都可以將書中有關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與方法,直接用來分析與解決自己面臨的小學生心理問題。講述小學生這一年齡階段的心理活動特點,既可以幫助教師、家長更好地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也可以使小學生增進對自身的認識,順利度過人生的黃金時期,爲今後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

  心理健康的讀後感8

讀了《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一文,雖然文章的內容我不只一次在網上看過,但是每次看關於孩子心理健康的文章,心理都會引起不少共鳴,同時也會更加關注自己孩子心理的健康。《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一文的結語: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對孩子最大的愛,最好教育,就是給孩子健康的心態和健全的人格。只要我們擁有健康的心理,我們就能感受到道路兩旁有五彩芬芳的花,感受到我們的天空上也有溫馨的陽光。自己也有深深的體會和感悟。下面結合自己這幾年在教育孩子上,有關孩子心理健康方面,自己做的怎麼樣?對照《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哪些地方需要自己做的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變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努力提高自己,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自我感覺做的比較好的方面。我是家裏的不大不小的孩子,有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很少得到父母的關注,我上面有三個姐姐,一個哥哥,父母就希望我是個男孩,但是我卻不如他們所願是一個女孩。父親氣得不給我取名,半歲的時候,我母親帶我去外婆家,我三外公給我取的名。我雖然是姊妹中學歷最高的,但是我從上學開始一直到大二這段時間,心理一直是很鬱悶的,帶着鬱悶的心情上學,雖然我很努力,但是我的成績上高中以後就一直不好,每天都很壓抑,沒有一點快樂可言。上大學後,心理更壓抑了,每天心理都會有千百遍的自殺念頭,我也不敢去看心理醫生,心理壓抑的可怕,每天晚上都會失眠,我知道自己患上了抑鬱症,生活對我而言沒有一點是好的,每天都在不停的否定自己,感覺自己快要崩潰了,大一暑假我沒有回家,而是在學校的圖書館做兼職,我看了不少心理學方面的知識,自我感覺自己的心理好了一些,大二一年的時間裏,我經常到學校的圖書館裏去看關於心理學方面的書籍,慢慢的我發覺自己變了,心情好了很多,大二結束放暑假的時候,我的心理問題徹底得到了解決。我感覺從未有過的輕鬆,學起東西來是那麼的容易,好像撥開雲霧見到陽光,好像久久在泥沼裏掙扎的我突然走上了平坦的大路,路邊全市五顏六色的鮮花,當時的心情真的沒有詞彙來形容,當時我給我的三姐寫了一封信,這封信是關於自己這些年來的心情以及當時的心情。一段時間前看快樂大本營,張傑寫的歌《最接近天堂的地方》的心情,就是我大二暑假的那種心情。

我的孩子是女孩,雖然令我的父母和公婆很失望,他們有封建思想,我不怪他們。但是對於我而言,我更喜歡女孩。孩子還沒出生前,我就想好了,不論是男孩還是女孩,我都會同樣的關注孩子的健康康,尤其是心理上的健康我更加關注。從懷孕開始我就沒有上班了,我努力學習胎教知識,做好胎教教育。孩子出生後,孩子半歲的時候,家裏買了房,經濟相當的困難,欠了好多私人的的錢,我也沒有去上班掙錢,一直陪伴孩子成長。07年3月份孩子出生,08年爲了我能在家安心的在家帶孩子,老公爲了還私人的買房借的錢,不得不離開家來到江蘇找一家工資更高的公司來維持生計。爲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一家人在一起更有利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沒有讓孩子成爲留守兒童,老公來江蘇一個月後,我帶着孩子來到江蘇,一家人又團聚了。

從孩子出生到現在,孩子離開我最長的時間就只有一週,我父親去世的時候,2015年3月底,我的父親去世了,我們奔喪回家,我把孩子讓孩子的小姑帶了一週,我不想讓孩子看到悲悲切切的場景,那時孩子只有3週歲。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我更喜歡跟孩子共情,記得幾天前的一天晚上,我的孩子樂樂自己畫畫,她畫了一個多小時畫了兩篇,她跟我說:“媽媽,我太累了,我畫不動了”。我對樂樂說:樂樂畫了那麼久了,我想也挺累的了,樂樂休息休息,不畫了。

我注重孩子身體的鍛鍊。鍛鍊身體,可以培養孩子的恆心和耐力,還可以結交朋友,爲孩子進入社會奠定基矗經常帶孩子到戶外運動,運動的時候,樂樂會一邊鍛鍊身體,一邊想起我教她的兒歌,唐詩,謎語之類的東西,特別是樂樂快滿三週歲的時候,她能獨自讀書了,有一些帶着孩子的父母,看到樂樂的表現,心理就急得不得了,回家後就買書來教他們的孩子讀書,孩子不跟他們讀,他們就動武打孩子,人家孩子學幾年的東西恨不得一兩月就學會,弄得孩子哭哭啼啼,他們根本不關注孩子的心理,就只有父母的急功近利的思想。去年夏天的時候,我帶孩子在外面玩,碰到一個年輕的女士帶着一個小我家樂樂半歲的孩子,我們一起玩,到超市玩了,我家孩子那時特別喜歡獨自讀書,於是她也拿了一本書教孩子讀,孩子不願意跟她讀,她就打孩子,孩子一邊哭一邊還得跟着她心不在焉的讀。可想而知她的孩子跟她讀書簡直就是受罪。我更注重培養孩子的興趣,讓孩子想要讀書,喜歡讀書。

  心理健康的讀後感9

大學生健康問題是我們大學生目前所關注的重要話題之一,這些知識的學習,有助於我們更好的認識當前大學生中存在的健康問題。大學生是從爲數衆多的中學生中選拔出來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強的優越感和自豪感。但是與此同時,大學生則承受着更大的壓力和挑戰。大學生往往自視甚高,很容易受挫折,並隨之發生一系列心理衛生問題。相比生理而言,心理健康就尤爲重要了,故只談心理方面的問題。

大學生進人大學校園時由於生活環境學習習慣、人際關係等因素的巨大改變,不少大學生會出現心理適應方面的問題,如何發現常見問題並找到問題的根源,成爲一個迫切的問題。大學生來到學校,面臨的第一個巨大變化就是生活環境的轉變。90後大學生,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家長看得重、養得嬌,獨立生活能力有些欠缺,甚至有不知道如何洗衣服而把衣服寄回家去洗、同學不叫就忘記起牀等現象。另外,一些學生表現出不良的生活習慣,如睡懶覺逛街、打牌熬夜、沉迷於網絡等,大部分時間都浪費在消遣活動中,對美習逐漸失去興趣時間長了,很多學生幾乎淡忘了在大學裏還有其他更有意義的事情要做。

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掌握文化科學知識的重要保證,有了良好的心態,不僅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而且有益於終身的發展。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生理素質相結合,加之其他積極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學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內在條件。優良的心理素質在青年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對我們以後的生活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心理健康的讀後感10

心理健康是現代健康觀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健康要貫徹“健康第一”的思想,就必需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傳統的體育教學只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演,教師也習慣於發號施令,力圖將全體學生都統一到自己設施的規範中去,其結果是學生作爲課堂教學主體的地位被忽略了,缺乏主體的熱情和主體的參與,體育教學難以滲入科學的理念。提高學生對體育教學參與的積極性,體育教師課前的“編”與課堂上的“導”都很重要。教師必須掌握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瞭解學生的心理需求,精心設計製作,這樣的“劇本”才能引發學生興趣,得到響應和產生共鳴。

體育課堂教學心理氣氛是體育教學過程中相對穩定的集體情緒狀態,它是教學中集體心理動態結構的特點之一,是體育教學活動的心理背景。體育教學的基本形式是課堂教學,在實現課堂教學任務的過程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會進行頻繁的交往,交往時每個個體本身都帶有一定的感情色彩,並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個體之間的情緒互相交流,互相感染,造成心理上的共鳴,情緒上的共鳴,個體的情緒趨向一致,從而形成某個時刻的集體心理氣氛。體育教學就是在這種心理氣氛中形成的。

體育課在很多時候,由於教學內容,方法的改變,學生完成動作的失敗,師生交往或學生交往的衝突等原因,課堂集體氣氛會發生起伏變化,從而對每個成員的情緒產生着振動和感染,使每個成員的心理活動隨課堂氣氛的改變而變化。堂教學心理氣氛的優化可以發揮其動力,愉悅和調節的作用,使集體的情緒處於適度的坑奮狀態,每個成員在認知上相近,情緒上相溶,心理上互動,課堂氣氛活躍,教與學、練的情緒高漲,學生處於積極的心理狀態之下,認知一一操縱能力得到充分發揮和提高,學、練效果得到了最優化。

體育教師要有正確的教學思想作爲指導,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做用和學生的組體作用,再計劃和組織實施教學時考慮到學生的需要和情緒,考慮到一堂課的整體氣氛和整體效果,創造出生動活潑,熱烈寬鬆的教學心理氣氛。教師的教學藝術和技巧在課堂中應很好的體現,爲了保持學生參與的熱情,就必須不斷的進行情感調控。情感調控要善於把握調控的“時”和“度”,一般範圍較大或需表揚時可進行集體調控,而個別問題,消極情感,常用鼓勵和疏導方法個別點撥,先肯定好的方面,再指出生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途徑。調控時要滿腔熱情,對學生充滿熱情,對學生充滿愛心,一般不作直接批評,不譏諷挖苦,不誇大渲染問題和錯誤,不冷落他們中的任何一個。這種在傾情關愛之下的悉心點撥,常使他們內心激動,情緒高漲,其積極性能得到保證或進一步提高。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創造多種具體的教學情景,恰當的安排體育遊戲,有地方特色的傳統體育,有現代特色的休閒體育,娛樂體育,韻律體操與舞蹈等教學內容,以及選擇生動活潑的教學手段和方法,給人以愉快,輕鬆,樂觀,和諧的心理感受。假如每一個學生都有明確具體和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目標,那麼這個目標必定能吸引他們去努力奮鬥,不斷進取,久而久之,積極進取和樂觀向上的積極心態就會形成。體育教學要突出對學生競爭意識和能力的培養,除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選擇上多家注意外,教師要強化意識的培養。特別對那些表現慾望不強,不善於競爭的學生,應着力發現他們的長處和閃光點,“你真行,你這方面不錯”“你可以做的很好”等語言刺激他們的表現欲和競爭欲,一方面容許學生獨劈蹊徑,大膽創新,同時還要人爲的設計一些困難和障礙,使他們經受一定的困難和挫折再達到目標,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強團隊精神和集體觀念的培養。

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參與意識和心理素質的培養是體現現代健康理念的一個重要方面,但決不是全部。體育教學畢竟是以增強體質爲首要目的,假如我們片面強調心理素質的培養,而忽視身體鍛鍊,那不僅使體育教學脫離“體育”屬性,達不到增強體質的目的,同時心理教育也會因此失去載體而毫無意義。

  心理健康的讀後感11

最近一段時日,工作上似乎少了很多幹勁,衝勁兒,多了些許的懈怠,多了些許的隨意。反思自己教學中的言行,決定到書中找尋答案。於是翻開了抽屜裏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書,安安靜靜地讀了起來。

細讀全文,悉心反思,頓悟:生活像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既如此,何不笑對生活呢?何不懷着健康的心理朗朗度此生呢?利自己,益他人,桃李們也彷彿沐浴在陽光之下,何樂不爲呢?那麼又怎樣笑對生活呢?

有這樣一句話,不知大家是否也和我一樣青睞,每每讀起,總有一種別樣的喜悅:“工作着是美麗的。”只有對工作充滿熱愛的人,纔會全神貫注於工作,纔會少煩惱。換句話說,就是:工作着,心理健康着。讀着這句話,希望大家也和我一樣具備了一份良好的心境:工作着是美麗的。

如果總是要對現實不滿,一副哭喪臉,那你何談快樂,談何笑對呢?試想,一條魚兒老是不喜歡水,老覺得自己所賴以生存的水太渾,太冷,太熱,太鹹等等,這樣的一條魚兒還會有絲毫的快樂嗎?當然不會有快樂了。它的結局,要麼瘋狂,要麼自盡。因爲即便在無人所至的世界裏,那裏的現實和我們此時此地所處的現實一樣,也都是自然而然地存在的,本無所謂完美不完美,都是我們所離不開的現實。既然是離不開,那就只有一個辦法:接受現實,熱愛現實,笑對現實。你,做到了嗎?

今天,是現實中與我們最密切的時間。昨天,已經成爲過去,留給了記憶;明天,還未來到,它只可以界定於幻想的領域。所以,我要對大家說:過好今天!你,做到了嗎?不妨我們嘗試:接受今天,爲今天努力;喜歡今天,爲今天喝彩;抓住今天,爲今天加油。今天才是最好的一天。不妨繼續想想:此刻是最好的一刻,今年是最好的一年,此生是最好的一生。

請按照這樣的思路想下去,那就是堅信此地是最好的地方。此地就是每個人生活的空間環境,哪個人能離開一個具體的地方而生存呢?所以,請喜歡這個地方,熱愛這個地方。你這樣想了,明天就要這樣去做。你會發現:明天更美好!你會感到:噢,今天的太陽起得真早。今天的太陽好圓好亮。今天的學生真聽話。今天的學生真聰明。今天的工作充實而又輕鬆。今天我的收穫真不少……諸如此類。這一天,你定會滿載收穫和喜悅。

請笑對生活吧!請相信,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笑對生活,生活就會對你展顏!

  心理健康的讀後感12

一個合格的教師不但要有自身的健康,能和學校、學生的完美相處才更是合格老師的概念,不能總是關注自身的問題,老師就是教導學子,得和學生們建立起良好的關係,“尊重、共情、真誠”纔是最重要的,要懂得無私的關愛、充分的信任,當然這個範圍也得具體人具體對待,只是我們對於自己最完美的體現。例如一個學生爲什麼不愛學習,我們得從中分析原因,不能一味的就把過錯全部推在學生身上,父母的原因、老師的原因、社會的原因等或許都是左右到這個學生不愛學習的原因,做爲老師的認真分析、耐心教導,並懂得尊重他人。“共情”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要與他人建立好的關係,共情成爲一個極其重要的條件,要切身處地的體驗對方的內心世界,有時候要放棄自己的立場、思維方式、價值觀等,要與感知、理解的情感來傳遞溝通。另外,“真誠”也是一種態度,就是我們有意識地知覺自己和對方內部的感情,用合適的需要和需要形式來表達這種感情而進行的溝通。只要做到這樣,相信你已經是一個不錯並且相當優秀的教師了,看到這些,感覺收穫頗豐,受益匪淺。另外,心理諮詢技術的把握也是做爲一個合格教師的必要條件,懂得和學生溝通、融合已經交談,這些纔是重要的。

此書給我的震撼不僅僅書本的內容,而是指導我前進的方向和奮鬥的目標,書的內容我還要再細細的品斟、瞭解、認識……

  心理健康的讀後感13

我在業餘時間讀了《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一書,深有感觸,特別是把心理健康教育課上好,怎樣真正的讓學生接受好心理健康的教育至關重要。

隨着人們對心理健康的認識和重視,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已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心理健康教育應成爲學校教育中的一項重要的內容已取得了大家的共識。但是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科學性、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它要求教師不僅要更新教育觀念,還必須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和技能。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在學校開展的重要性,讓我感觸頗深。必須通過課堂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知、情、意,讓它源於實踐,用於實踐。

1、抓住學生心理,以趣促學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同樣的內容,採用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學生接受起來會更加樂意和主動。面對從未真正接觸過心理方面知識的學生,我在第一堂課裏以生活中常見的心理現象爲內容。從夢到星座,從“肢體語言”到“從衆”,引起了學生對心理世界的好奇,進而講述提高心理素質的好處:提高學習效率;合理調節情緒;形成良好性格;學會與人交往等,同時說明這些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課以後要涉及的內容。這堂課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引起學生對心理健康的興趣和重視,闡明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意義和目的,並讓學生正確的認識心理與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教學目標,也爲以後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2、堅持核心原則,形散神聚

心理健康教育課的重點在於活動中的體驗,絕不能爲了活動而活動,活動應該有主題,有核心。心理健康教育課也應該堅持一個核心,並圍繞這個核心,“行散神不散”,着重培養學生最基本的心理素質,讓他們學習和體驗到對自己的終生髮展有價值的核心觀念。

3、聆聽他人故事,因勢利導

心理健康教育課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獲得的心理體驗和感悟程度。學生總是非常關注他人在同一問題上的表現,喜歡聆聽他人的“故事”。

(1)心靈感悟:在課堂上,我經常會給同學們同齡人的“故事”。試圖讓學生明白這些問題別人都有,自己有也很是正常的,並相信這些問題可以解決,進而學習和掌握方法。其實學生在聆聽的同時,也在審視自己。

(2)自我開放:如果心理教師能在適當和必要的時候,作真誠的自我剖析、自我開放,學生也會減輕自我防衛心理,真實地表達自己、安全地探索自己。不過作爲一名心理教師,其最重要的角色始終是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自我開放應該有一定的原則和限度。

(3)角色扮演:心理劇的創設,其初衷是讓角色扮演者體會其中的情境衝突,在衝突中宣泄自己、發現自己、改變自己。這大大地提高了同學們的主體參與性,使他們有機會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和想象力,及時地運用課堂所學去解決問題,從而不斷地調整自己,不斷地成長。

今後,我要繼續加強對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制定科學可行的實施辦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學習觀,人生觀,使學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充分的發展。

學生時代是一個人的朝陽年代,若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獲得成功,失敗和挫折是難以避免的。如何教育學生以積極的心態來正確的面對成功和失敗,是我們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我們班主任應該在思想上給予高度重視,以積極的行動來彌補我們在這一薄弱環節的不足之處。

  心理健康的讀後感14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題目叫《教師心理健康講座(一)》。它是一份全體教師通用的教育專著。讀了幾遍,就有些愛不釋手,感覺它太有吸引力了,對我的啓發太大了。這本書從“學生的需求---教育者的責任”,“學生的成長---需要每位教師的呵護”,“每堂課---都是心理健康教育課”等八章組成。每章都有鮮活的案例,每個案例都促動着我的心絃,這些案例似乎都發生在我身邊。它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作爲教師的我們關注學生心理培養健康人生的重要性。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現代生命觀、現代教育觀、現代教育觀的要求:人發展的本質,是人的精神(力量)、心理的發展。心理健康既是身體健康的重要保證,也是人類健康的最終標準。目前,學校正在大力推素質教育。人的素質包括多方面的內容,而生理素質和心理素質是人的兩種最基本的素質,其它的素質都是在這兩種素質的基礎上形成的。學生的心理健康既是學校教育的目的,又是有效實現學校教育的基礎條件,所以維護和增進學生裝的心理健康是學校的一項重要工作。

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人的心理有兩大基礎,即生物遺傳基礎和社會生活基矗正是這兩方面的因素影響着學生的心理健康。學生在不利環境中所引發的心理上的適應困難,應該可以從學校中獲得再教育的機會。但是,目前學校教育中的許多做法和現象,不但不能矯正學生的不利心理和行爲,反而可能誘導本來正常的學生髮生不正常的行爲,造成適應困難。

學校在培養目標上片面追求升學率,重智育,輕德育,重分數,輕能力,而且教育工作者中的多數人缺乏維護和增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知識和技能。他們普遍認爲,學習認真,老老實實,規規矩矩的就是好學生。對於學生裝的問題行爲,有的不認爲是問題,有的則簡單地歸結爲思想問題或生理疾病問題。在管理方法是迷信強制,懲罰,將學生分成三六九等,不一視同仁,這些都給學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爲學生裝提供健康狀況的心理社會環境是學校心理保健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健康的學校心理環境充滿溫暖,對學生裝始終寄於期待,能尊重學生的意見,諒解和幫助學生克服缺點和錯誤。有兩方面體會:

1、要改善教師個性品質。師生關係是引起學生心理失調的重要原因,如果教師自身心理失調,他們是不會理解學生行爲的,他們不但在學習上不能建設性地幫助學生,並且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會起相反的刺激作用,爲了對學生裝的心理健康施加有益的影響,教師必須具備健康的人格。

教師整天都要接觸帶有情緒色彩的活動,如學生的挑釁或敵視,依賴或要求,破壞或欺騙,吵鬧或搗亂,這一切不可避免地會引起教師情緒的緊張和痛苦。教師的職業要求教師具有高度健康和穩定的情緒,結學生抱有期望,富有熱忱和同情心,有能力在任何情況下自覺地將個人不健康情緒消除在課堂之外,教師個性品質的不斷改善,會對不起學生裝心理的健康發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2、健康的課堂氣氛指教師與學生之間以用學生相互之間的交流和態度感應,它主要取取決於教師結課堂活動的領導方式和課堂中學生相互之間的關係,課堂中民方的、寬容的、公正的和熱烈的氣氛,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起促進作用,相反,過分嚴格的、不平等的和冷淡的氣氛,則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起消極作用。

健康的課堂氣氛不僅有賴於教師的民方的領導作風,還與學生之間的相互關係有關,學生,作爲集體的成員,既有與其它學生競爭的一面,而競爭對於學生人格發展的影響既有利的一面,又不可能有不利的一面。學校和教師要合理地運用學生之間的競爭和佳作的手段,使兩者相互補充,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總的說來,學校應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條件,如:舉辦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題講座,建立學校心理諮詢室,少先隊開展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活動,還可利用板報,校報,學校的廣播等一切媒體,向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知識宣傳,在全校創設良好的社會心理氛圍。

前不久,我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說有個十來歲的小學生因不堪忍受學業負荷而自殺。普寧市某中學18歲女生性格內向,多愁善感,因學習壓力太大,擔心無力回報父母而走上不歸之路。重慶某高中16歲女生,因爲父母是“窩囊的擺攤的”,家裏“寒酸”,並自責父親“活得這麼窩囊,害得我也難過”。所以,在父親希望她幫忙看攤子時勃然大怒,揮動着菜刀追打父親,把父親砍傷後離家出走。這一系列的現象可以看出學生的心理存在很大的問題。其異常心理傾向成爲我們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關注的問題。這就是我們爲什麼要學習關注學生心理的原因,因爲我不希望看到更多類似的悲劇發生。

  心理健康的讀後感15

一、關於教書

身爲班主任工作量最大的任務是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我主要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抓的:

1、以習慣爲抓手,提高學生自能學習的本領。俗話說:積千累萬,不如養個好習慣。當學生做錯一件事情時,我對學生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做錯了這一件事情不要緊,千萬不要養成了習慣。”我認爲小學階段,學習還不是第一位的,主要任務是培養他們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認真聽課的習慣,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經常讀書的習慣,按時作息的習慣,獨立處理一些小事情的習慣,與他人和睦相處的習慣,主動關心集體的習慣,熱愛勞動的習慣,主動參加班級活動的習慣……如果這些好習慣一旦養成,他們將受益終生,這也是我們做家長所希望的。所以,請家長們針對自己孩子的情況,抓好子女在家的行爲習慣,促其養成良好的習慣。一朝一夕不見效,可三年下來確實達到了“繩鋸木斷、滴水穿石”的效果,不僅幫助學生養成了習慣,而且學生的能力也得到了鍛鍊。爲學生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班內逐漸形成了良好的班風。

2、以師愛爲載體,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的愛也會影響學生對某學科的學習態度。“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愛學生,學生更願意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並努力去完成老師佈置的學習任務。教師愛學生會促使學生產生一種不學功課對不起老師辛勤栽培的內心體驗(對後進生尤其是這樣),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了學生對學習某學科的興趣和自覺性。作爲一名教師,我深知這一點,所以我處處關心幫助學生,當落後的學生稍有進步,我就會拍拍他的肩膀,說一句:“有進步,老師就喜歡和你一樣的學生。”並及時在班裏加以表揚,這樣,不僅後進生學習有了勁頭,別的同學也受到榜樣的力量鼓舞,所以,我們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學習氣氛很濃,這也是取得好成績的原因之一。

二、關於能力

習慣決定一切,能力創造奇蹟。一個人將來能否有所作爲,除了良好的態度習慣,更主要的是看這個人的能力如何,因爲“能力決定成就”。那些高分低能的人,一旦走上社會,離開父母的保護傘,是難以立足的。尤其是當今這個充滿競爭的知識經濟時代,能力的培養更是不容忽視。

我的理念是:

1、不以成績論英雄。我時常跟學生探討:“學會”與“會學”的關係,“學會了”並不等於“會學了”。學習成績好,並不意味着思想好、能力高;學習成績落後,並不意味着思想差、能力低。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有能力,任何一個學生都能在社會上立足,並且成就一番事業。

2、一切爲了學生的發展,爲了發展學生的一切。爲此,我啓動了以學生自主管理爲主題,以班值日爲形式的自我鍛造工程,最大限度地給學生提供鍛鍊的機會和展示的舞臺,使學生在參與活動中認識自我,發展能力。堅持對學生進行組織管理能力、學習處世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動手實踐能力、表達表演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的培養。當然,差異畢竟是存在的,現在班級還存在一些不好的現象,如:有的同學上課說話,做小動作,有的同學喜歡攻擊別人,和同學關係相處不好,有的同學對班集體漠不關心,有的同學不願意承擔責任等等。這就需要家長和老師及時聯繫,積極配合,及時幫助學生改掉這些缺點。早改早受益。

以上一點體會,只當是我向家長們上交的一份不盡人意的答卷,我一定虛心接受家長的檢閱,敬請各位多多指教,以便我以後能夠向更多的家長交上一份更爲滿意的答卷。尊敬的家長朋友,請記住這樣一句話:“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成爲天才的父母。”讓我們家校合作,共創孩子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