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城南舊事有感的範文大綱

讀城南舊事有感的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5W 次

讀城南舊事有感的範文1

最近,我重溫了一本好書,使我感慨萬千,讀過後感觸極深,還有點心酸。這本書的名字就是——城南舊事。

讀城南舊事有感的範文

這本書主要講了作者林海音兒時在故鄉北京經歷過的事情。文章中的五個故事都是以悲劇結尾,讓我不覺有些感傷,心裏有說不出的難受。20年代末,六歲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小衚衕裏。經常癡立在衚衕口尋找女兒的“瘋”女人秀貞,是英子結交的第一個朋友。秀貞曾與一個大學生暗中相愛,後大學生被警察抓走,秀貞生下的女兒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對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夥伴妞兒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發現她脖頸後的青記,急忙帶她去找秀貞。秀貞與離散六年的女兒相認後,立刻帶妞兒去找尋爸爸,結果母女倆慘死在火車輪下,讓我不禁潸然淚下。後英子一家遷居新簾子衚衕。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園中認識了一個厚嘴脣的年輕人。他爲了供給弟弟上學,不得不去偷東西。英子覺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撿到一個小銅佛,被警察局暗探發現,帶巡警來抓走了這個年輕人,這件事使英子非常難過。英子九歲那年,她的奶媽宋媽的丈夫馮大明來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媽的兒子兩年前掉進河裏淹死,女兒也被丈夫賣給別人,心裏十分傷心,不明白宋媽爲什麼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來伺候別人。後來,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媽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驢接走。英子隨家人乘上遠行的馬車,帶着種種疑惑告別了童年。

讀了城南舊事這本書,我感到受益匪淺。我既明白了成長價值的所在和要珍惜現在的生活這兩個道理,又欣賞到了一篇好文章,又使我長大了許多。

讀城南舊事有感的範文2

讀完《城南舊事》這本書,再想一想我的故事,好像很相似。我們都會做同樣的事情,玩同樣的玩具,這是我們孩子的本能和天性。

這本書令我最感動的地方就是最後一章了。

英子靠自己優異的成績換來了畢業典禮上上臺宣誓,於是英子想邀請她的父親來看,可是父親因生病,在醫院裏住院,不可以來看英子的演出和宣誓,還有一些有趣的表演。英子害怕父親會因爲病兒離開家庭,所以發誓自己要好好的讀書,做家裏的一個頂樑柱。但英子知道,好好讀書就可以了。

畢業那天,英子表現的非常優秀,回到家裏以後,發現爸爸自己最愛的花兒枯竭了,並且還有好多花瓣從花上落下來,掉到地上。英子眼裏全是淚水,回頭看看哭得稀里嘩啦的弟弟妹妹,英子明白了,直奔醫院,看到奄奄一息的父親,無奈的低下了頭。

從那以後,英子明白了:爸爸的花落了,我也不是小孩子了。

《城南舊事》這本書告訴了我們要去體驗,要去珍惜,不要讓我們的童年傻傻的過去······

讀城南舊事有感的範文3

結識《城南》,其實是在網上意外的相遇。封面很簡單:幾頭站在陽光下的駱駝;一個戴着氈帽,腳上裹着厚厚麻布的商人;一大片竟然有些刺眼的留白。就那麼薄薄的一本,掂在手裏那麼輕盈的一本,卻給了我心中若干莫名的感動!

《城南》是林海音童年的縮影,"我是多麼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對自己說,把它們寫下來吧,讓實際的童年過去,心靈的童年永遠存下來。就這樣,我寫了一本《城南舊事》。"最爲樸實的原因,最爲樸實的文字,海音通過"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五個章節描述了"英子"眼中的世界,她看到了人們敬而遠之的瘋子秀珍不一樣的一面;看到了童年人妞兒作爲一個棄嬰悲慘的幼年生活;看到了那個一直講"我們看海去"好壞難辨的青年以及他給大人和小孩兩種不同的感覺;絞盡腦汁拆散爸爸和蘭姨娘,維護家庭的完滿;看到自家保姆"宋媽"失去親子的痛苦與堅強;看到自己失去父親的那一張成熟淡定的臉龐!

可以說,英子是一個十足幸運的孩子,出生在一個不貧苦的家庭,在那個年代已經超越諸多童年人,使她可以有足夠的時間去遐想,去經歷,去體會,去感悟!英子有童年人應該有的活潑,她會和妞兒在井窩中玩的開心,會和不認識的青年交爲朋友絲毫沒有顧忌;她亦有超過她年齡的膽量和懂事 ,她幫助妞兒找到自己的生母,插手大人的感情世界,帶着弟弟妹妹們勇敢的面對父親的去世……

不得不欽佩林海音,整本書的文字非常的清新,娓娓道來一個又一個看似平凡無奇但卻充斥無法言狀的感動的故事,那些發生在北京城南的舊事好像一部舊時代的電影,畫面充盈着古老電影特有的昏黃,時不時還可以聽見來自衚衕深處的叫賣和吆喝聲,英子就在你旁邊,活蹦亂跳的繼續着自己的生活,我們想不到,就這樣一個女伢,竟扮演着若干年後我們讀到的小說中的女主角。

其實感悟生活是你、是我每天都在做的事情,穿梭在城市的車水馬龍之間,"歆享"高速生活帶來的種種壓力,正如《蝸居》中"郭海萍"所說:"每天早上一睜眼就有一串數字蹦到我眼前:‘ 吃穿用度兩千五,冉冉上幼兒園一千五,人情往來六百,交通費五百八,物業管理三四百,手機電話費兩百五,還有煤氣水電費兩百,也就是說,從我甦醒的第一個呼吸起,我每天要至少進賬四百,這就是我活在這個城市的成本。這些數字逼得我一天都不敢懈怠,根本來不及細想未來十年,我哪有什麼未來,我的未來就在當下,在眼前’。"生活的樂趣正在被城市磨滅,周圍的抱怨如同潮水一般將你我包圍,生在這種窒息的環境下,可能很難保持一顆平靜如水的心。或許曾經才華橫溢,而今卻苦於詩情蕩然;或許曾經豪情滿懷,而今只嘆邁步從頭越。加上那樣一些不公與勢力,心的防線可能就被摧毀的一乾二淨!

於是乎我們嚮往童年,嚮往童年的純真和簡單,遠離紛繁雜亂,去以往的那一片天地尋覓心中的安慰。而現實卻又無比的殘忍,當從美夢中醒來,充斥心扉的只有無盡的痛苦。

那爲何,我們不將那種心態帶到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來呢?用孩子的心來看這個世界,是不是會覺得原來本不可理解的東西一下就變得清晰明瞭了呢?少一些爭執,少一些煩憂,像英子一樣用心去交心,同時感染我們周圍尚還存在偏見的人們。

我知道,那很困難,時代的進步往往是以人情的冷漠爲代價的!,我們是《城南舊事》的讀者,同時也是生活的讀者,英子的世界我們已經很難複製,那些發生在北京城南的故事我們只需默默懷念,而後,將它們的那份恬靜注入心中,那時,當我們再次翻閱生活,可能會安逸很多吧!城南的事並沒有因爲這本書的合上而結束,它將在我心中一直持續下去,永遠溫暖我的靈魂!

讀城南舊事有感的範文4

第一次讀<<城南舊事>>裏的文章,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了進去。於是我伴隨着“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這首歌謠和英子一同走進了故事裏,在城南度過了幸福的童年。

在這本書中我認識了冬陽下的駱駝隊、井邊的妞兒、惠安館的秀貞、草垛子裏的賊、形象嫵媚的蘭姨娘、不理我們的德先叔……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文章是:<<蘭姨娘>>這段故事主要講了蘭姨娘敢於抗爭,勇敢逃出舊家庭,敢於追求愛情的故事,在這同時又刻畫了一位善良的女性——英子的母親,英子的母親用她的善良賢達,去同情蘭姨娘,去容納蘭姨娘,並支持她追求幸福。讓我讀到了東方女性具備的特點,以及在舊社會女性那種敢愛敢恨,敢於追求自己幸福的品質

同時,英子的母親讓我聯想到了我的媽媽,我生病時,媽媽會守在我身邊,爲我端水吃藥、拿水果。我開心時,媽媽會抽時間陪我一起玩、一起歡笑……,如果要問我最喜歡媽媽哪個部位?我會肯定地回答:媽媽的眼睛,雖然,媽媽的眼睛很普通,但是充滿了愛的力量。要遇上我表現不佳時,媽媽的眼睛就顯得很暗淡,她一定會瞪大眼睛“唯我是問”,那黑玻璃球似的眼珠子好像隨時會從眼眶中滾落下來,媽媽的左眼用來看電視,右眼專門看我認真的學習,我不由對媽媽說:“你的眼睛好忙呀”!

最後,我想英子的童年之所以快樂,因爲她有一個好母親,以及她有一顆純真的心。有了這顆心和她的家庭,她的童年纔會那樣的幸福、快樂,如晶瑩的露水,純淨的水晶……讓我們一起伴隨着“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回憶有趣的童年吧!

讀城南舊事有感的範文5

近日,我們全班同學一起閱讀《城南舊事》這本書。像泉水流經山谷;像滴水滴在我心房;像花朵在我眼前展顏一般。可想而知,這本書對我影響多大!這本書描繪了林海音奶奶在童年那“喜怒哀樂”、“五味雜全”、“悲歡離合”的滋味。

這本書是一篇記敘文,分爲:《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爸爸的花兒落了我再也不是小孩子》這五篇短文。

小時候的林海音奶奶,有人叫林英子,有人叫英子,就是沒有人叫她的原名林含英。英子曾有一個叫妞兒的好朋友在。雖然妞兒是個“瘋子”的女兒,穿得又破又爛,身上又全是被她“父親”抽的傷。英子家境富裕,卻不且意與妞兒玩耍,還常常爲妞兒抱打不平。由此可以看出她們情深意濃的友誼,我羨慕極了!可是妞兒與秀貞居然在火車鐵道下慘死了,真可惜,妞兒看不到她童年玩伴寫的《城南舊事》了。

英子大約六年級時,父親就與世長辭了。大家都知道:缺了一個人的家,都不能叫家。英子從小挑起家庭重擔,她該多辛苦啊!

我們相對來說就幸福得上天了:家務有媽媽做,做飯有爸爸,整天像個小皇帝似的,躺在牀上“長眠不起”的我們,能挑起重擔嗎?

可英子呢?身邊最親的人一個接一個地離她遠去:妞兒、秀貞、宋媽、爸爸他們永遠也回不來了!難道英子不難過嗎?不可能!如果我們穿越到那裏,我們挑得起什麼?我們能吃苦嗎?我覺得我置身於中,我就是英子。

當然,這裏的`美食也饞人呢!反正這本書我很喜歡,希望你們也多看一下這本書,我反覆讀了十幾來遍了。

讀城南舊事有感的範文6

今天,因爲“讀書漂流”的原故,老師給我們發了這本《城南舊事》。剛發下來,我看了一頁,便再也停不下來,越來越不可收拾。

這本書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在 1960 年出版的以其 7 到 13 歲的生活爲背景的自傳體小說集,也可視爲她的代表作。

這本小說在語言上、人物形象上和故事的內容上,都體現了它的”北京味“。

在《惠安館》“四 ”中,結局是那麼傷感!“瘋子”秀貞和妞兒的聲音越來越遠。

我看了林海音的童年後,不禁想到了我的童年趣事。

我小時候可比英子幸福多了,而且我小時候比較喜歡惡作劇!

記得我剛上幼兒園時,老師讓大家午睡。大家都睡着了,只有我沒有睡,老師進來看時,我閉上眼睛,裝作睡着了。一會兒,老師關上門走了。我悄悄拿出一支黑色水彩筆,想在同學們的臉上畫畫,一個獅子、一個老虎 ……

當我走近一個同學的牀邊時,他猛一下睜開眼睛,嚇了我一大跳,我的心”砰砰砰“的跳。我一下子跑到自己的牀邊,迅速拉開被子,躺下裝睡。我心想:哎呀媽呀!嚇死我了!

我和英子比起來,我覺得我幸福多了!

讀城南舊事有感的範文7

《城南舊事》這本書是以林海音自己在老北京的童年生活而寫的一本書。《城南舊事》中的五個故事,雖然互不相連,但卻有着共同之處。故事中的主角都與小英子建立着一定的感情,但到後來都因爲不同的原因而離開了主人公小英子。

看完了這本《城南舊事》,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後一章——《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因爲我馬上也與這章中的小英子一樣快要上初中了,快要告別童年了。這最後一章寫的是小英子的爸爸去世了,這個消息突如其來,小英子毫無準備。可是小英子這次卻表現出從來沒有過的鎮定,安靜。伴隨着父親的離去,小英子的童年就這樣結束了。

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等到我們長大了以後,都會想回到童年。可是人終究是要長大的,不可能一直是一個小孩子。雖然《彼得·潘》這本書中的彼得·潘是一個永遠也長不大的小男孩,但是這畢竟不是真實的。我們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記住童年:寫日記,拍照片。直到我們老了以後,在去翻一翻,看一看,不就可以記起很多的往事嗎?

等上了初中以後,我們就離我從小就覺得複雜的成人世界不遠了。成人了以後就會覺得小時候玩過的遊戲很無聊,幼稚。在一本書上的一篇文章中寫着:留着一顆童心,可以讓人長壽。可是,現在的大人都沒有了童心,所以世界變得枯燥無味。因此,我們要保留住我們的童心,如果老了,做一個老頑童不是挺好的嗎?

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時間。即使過去了,只要我們把小時候用過,寫過的東西拿出來在看一看,不就可以回憶起我們的童年了嗎?所以,叔叔,阿姨,爺爺,奶奶們請抽出點時間回憶你們的童年吧!

讀城南舊事有感的範文8

我看了《城南舊事》後,感觸極深。最多的,就是心酸。

《城南舊事》。這本書的作者是林海音,它是以年少的心態來記敘自己在北京城南的幸福童年生活。古城的殘片,臨街老店被塗蓋的字號,半扇院門的的插閂,還有屋頂上的花盆以及巴在皇城牆上的冬雪……

這一切的一切,慢慢滲入我的腦海:緩緩走過的駱駝隊、惠安館、衚衕裏的井、鬧市僻巷、草垛子、這些地方所浮現的人物:冬陽下的駱駝隊、井邊的小夥伴妞兒、惠安館的瘋女人――秀貞、躲在草垛裏的小偷、斜着嘴笑的蘭姨娘、不理“我們”的德先叔、和“我”朝夕相伴的宋媽以及最後因肺病去世的爸爸都與“我”建立下了深厚的感情,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築成的,但是他們都是在歲月的步影中消失了。

今天我爲大家分享這本書,我只要你們與我分享一下珍惜童年的心情。每當看到小孩子們在操場上追跑打鬧,每當聽到路邊熟悉的兒歌旋律響起,每當聞到久違的糖果香味還是那麼沁人心脾,我總會想起小時候的天真,可愛。

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奪目光輝;一本好書,可以淨化一個人的美好心靈。我相信同學們讀了這本書,我們的將來,會更美好。

讀城南舊事有感的範文9

現在,故鄉的春天又在這異地的空中了,既給我久經逝去的兒時的回憶,而一併也帶着無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嚴冬,正給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氣。”

當初學習魯迅的《風箏》時,讀到這段話並沒有多少感觸。但如今讀了《城南舊事》,英子的笑靨卻令我重尋原本已遺失在童年時光裏的風箏。

小孩子眼中的世界和大人們是不同的。

小孩子的心思很單純,他們用好壞來區分世界上的事物。這種好壞只是一種感覺,不是通過繁雜的分析得出來的結論。不過小孩子的思想也和大人不一樣,就算分析過,也不一定就能得到和大人們一樣的結論。所以大人們說駱駝的鈴鐺是爲了嚇走狼,而英子卻覺得是爲了增加行途中的樂趣;大人們眼中的“瘋子”,卻是英子眼中的秀貞;被大人們痛恨的小偷,在英子眼中卻是可敬的。人們都說秀貞是瘋子,都對她避而遠之,這是因爲她的過去讓人唾棄。英子卻不理會大人的想法,她眼中的秀貞和別的姑娘沒有不同,她只是一個大姑娘而已。英子體諒秀貞失去孩子的痛苦,所以她不像大人一樣,因爲秀貞的過去而歧視她,相反的是,她被秀貞真摯的母愛感動了。她冒雨促成秀貞和妞兒母女相認,還偷了母親的首飾給她們當路費。換做是大人,誰會去管這樣的閒事呢?雖然最後的結局很悽慘,英子再也見不到秀貞和妞兒,但她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作爲小孩子的她不明白大人的想法。

人長大了,就會開始在意別人的看法,害怕自己和別人不同而被看成異類。就像宋媽只敢偷偷打聽秀貞的事,卻不敢和秀貞接觸。宋媽不怕秀貞瘋,而是怕別人把她當成和秀貞一樣的瘋子,一樣的異類。小孩子不管這些,他們通過一切方式去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不怕大人把他們當成異類,小孩子本來就和大人不一樣。但其實小孩子也有異類的概念。我也有過被當成異類的時候,所以我以爲我會去關心和我一樣被當成異類的人,可是事實卻不是這樣的。在我小學時,有個女生想和我還有我的好友做死黨,但我卻誤認爲她是要挑撥離間,因此當她送我們物品、請我們吃食物等示好時,我從來就沒有理解過,我幼稚的心中存在的是對她的敵意和厭惡。直到她半途轉學了,我才陡然明白自己的所作所爲是多麼可笑。再次重逢,我充滿愧疚的道歉換來的卻是和魯迅《風箏》中同樣的話語:“‘有過這樣的事嗎?’他驚異地笑着說,就像旁聽着別人的故事一樣。他什麼也不記得了。全然忘卻,毫無怨恨,又有什麼寬恕之可言呢?無怨的恕,說謊罷了。”這遺失的風箏,我終究是找不回來了。後來長大了,也會受人排擠,也會被當成異類。但我終於明白每個人都是有個性和共性的,只是我的個性多一點,共性少一點,而人總是排斥特立獨行的人,所以所謂的異類存在於人們各自的交際準則之間。比如說有些人在長大後仍然保留着可貴的童心,可有時卻只能被同齡人當做異類來對待。

小孩子總有一些小祕密,他們因爲有這些祕密而竊喜。他們不願意和大人分享這些祕密,一方面也許是小孩子更容易遵守諾言,另一方面也許是小孩子從來沒想過大人會理解這些祕密,因爲大人會用大人的價值觀來衡量這些行爲,這和小孩子的理解不一樣,所以他們不想讓大人介入這些事。英子沒有和家人說在草叢裏遇見的怪人,因爲她答應他不告訴家人,並且遵守約定去聽他的故事,這些都是英子的祕密。在英子眼裏,他對弟弟很好,很和氣,是個好人,即使英子已經隱約知道他就是那個賊。可是當便衣拿到贓物,把這個賊抓走時,英子心裏還是堅持認爲他是一個好人,他偷東西是爲了他的弟弟和母親啊,所以英子心裏反抗着母親,還盼望着和他“看海去”。

小孩子做事總是自有主張的。當蘭姨娘到英子家時,英子發現了父母的不對勁,自作主張地撮合蘭姨娘和德先叔,用小孩子的

讀城南舊事有感的範文10

在揮翼的夢裏,在飛濺的時光中,我們都會長大。長大後,驀然回首,在燈火闌珊,光點遊離的地方,一些往事涌現。而林海音將這些往事整理成冊,偶爾打開,即使書冊泛黃,也會得到一種幸福。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當她還是個小女孩的時候,她就跟着父母遠赴北京。當時思念尚未濃稠時,北京小衚衕裏新鮮的事物讓英子感到十分新奇。惠安館門前的瘋女子、遍體鞭痕的小夥伴妞兒、出沒在荒草叢中的小偷、朝夕相伴的奶媽宋媽、沉痾染身慈父……她們都和英子玩鬧嬉戲、談笑傾訴、一起生活過。如今,50多年過去,時過境遷,物是人非,也許物亦非,遠離北京的林海音還是情意繾綣。她心中的哀傷淡淡的,思念濃濃的。

“我站在駱駝的面前,看它們咀嚼的樣子:那樣醜的臉,那樣長的牙,那樣安靜的態度。它們咀嚼的時候,上牙和下牙交錯地磨來磨去,大鼻孔裏冒着熱氣,白沫子沾滿在鬍鬚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齒也動起來”這是《城南舊事》裏的經典片段,出自《冬陽·童年·駱駝隊》。這一對駱駝到英子的衚衕中拜訪,引得英子不由得近近地觀察起它們來。冬天裏,陽光透明如醇蜜,播撒下溫暖,空氣中的熱氣幻化成濃稠的白霧,被白霧簇擁卷裹着地駱駝是那麼安靜憨實。英子也從它們身上學到了一份沉着從容。總會走到的,總會吃飽的。是啊,人生旅途這麼長,肯定會有許多挫折困難,但是懷揣着一顆沉着從容的心,看着整條路上的雲影月光風聲水語交錯重疊,腳步一點點堆砌,狂風驟雨總會過去的,陽光彩虹總會出現的。

《惠安館》這篇文章表達了一個孩子單純、純潔、純粹的感情。她會簡簡單單冒冒失失的蹦出一句“我喜歡你,秀貞”;她會經常去找秀貞,幫她打掃屋子,安慰她;她會抹去秀貞的眼淚,用溫潤的手去撩起她的發跡。“喜歡”——一個安靜而熱烈的詞,在英子的脣中吐露出來,顯得更加真誠。喜歡這種發自內心的感情,不像愛,是可以讓你不經意間爲對方做出許多卻不求回報的。在這種真情的渲染下,她們會收穫許多的溫熱與感動。

往事如潮,一次次漫上岸,一次次觸碰心中那塊礁石的吃水線。

只要情在,往事已會在暫時的揮發之後永遠沉澱在心裏。舊事已故卻依存,只要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