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經典國學讀物《史記》讀後感「優秀篇」大綱

經典國學讀物《史記》讀後感「優秀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1W 次

導語:《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爲“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優秀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經典國學讀物《史記》讀後感「優秀篇」

  《史記》讀後感作文1:

這個寒假我看了許多書,有《一千零一夜》,《青銅葵花記》等。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史記》,史記的作者是漢朝的司馬遷。史記讓我知道了最原始的皇帝是公孫軒轅,他一出生不久就會講話可厲害了。齊恆公稱霸中,齊恆公就是小白,在去齊國的路上時,差點兒丟了性命。因爲一路上公子糾派出管仲殺小白,可是當管仲發現小白時,小白也發現了管仲。小白知道管仲箭術高超,就趁管仲射過來時趁機到下,之後走小路去了齊國,公子糾知道了費了六天時間纔到達齊國,而那時小白已經登上了王位。從中我知道了公子糾爲了當君王不惜付出如何代價。

在吳起殺妻求將中,吳起投奔魯國。魯國國君認爲他是個將才便封他爲大將,當時齊魯兩國大戰,吳起因爲老婆是齊國人,所以吳起把他殺了以示不親附齊國。在吳起的帶領下齊國大敗,可是大臣們還是議論紛紛,說吳起不值得信任,而且在當時諸侯國講究倫理禮儀,像吳起這種人爲了功名利祿而不顧一切的人是沒有好下場的,所以魯王漸漸的疏遠了他。

還有許多這樣的故事像完璧歸趙,將相和等,都讓我大開眼界,讓我知道了我國曆史的璀璨文化,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史記》讀後感作文2:

最初對《史記》的認識,源於魯迅先生對它極高的評價:“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小時候,只要提到司馬遷,一股敬佩之情就油然而生,卻不知道爲什麼敬佩他。後來,瞭解了這位胸懷大志卻倍受坎坷的史學家、文學家,有深爲他那種忍辱負重的大無畏所感動。於是,我讀了這本耗盡司馬遷畢生心血的《史記》。

《史記》着實無愧那極高的評價,從黃帝到漢武帝這3000餘年間的歷史,司馬遷爲我們描述了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周武王領兵伐無道,諸昏君,爲求天下人民的安寧;春秋五霸、七雄輪番在中原稱霸;秦始皇焚書坑儒、嚴法苛政,秦二世昏庸無能,任憑趙高把持朝政,致使天下英雄紛紛揭竿起義……這一幕幕如此真實詳盡,讓人不由得沉浸在這歷史之美中。“以史爲鏡,可以知興替。”《史記》不但讓我知道了歷史上的變化,瞭解了許多名人,還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寬大爲懷,虛懷若谷,不爲一些小事斤斤計較;要體貼人民,畢竟“地爲之生,物有大數,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只要取之有度,用之有節,才能長足……

而這部書的作者--司馬遷,更是名垂青史。他雖身受宮刑,但面對如此飛來橫禍,仍未放棄著書之志,並且留下了“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的豪言壯語以表決心。後來,由於堅持事實,爲後人留下了珍貴的史實,實現了自己生命重於泰山的理想,更爲後人樹立了堅貞不屈、追求真理的榜樣。歷史上和司馬遷一樣的人差不多,韓信就是一個。他以最大的冷靜忍受着胯下之辱,因爲,他知道忍辱負重,所以,他對屠夫的挑釁沒有反抗地接受着。如果他逞一時英豪之氣,那恐怕歷史上就不會有韓信這個人,更不用談他那成大業的形象在歷史上流傳了。

也許,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遇到過一時的屈辱、誤解,忍耐,不是懦弱,而是涵養的體現。

  《史記》讀後感作文3:

《史記》是一本能豐富頭腦,補充知識的神奇的書.

《史記》是我國最早的紀傳體通史.這部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多字.此書也開創了紀傳體史書的形式,對後來歷朝歷代的正史,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視野開闊,胸襟博大,早於它的事,它做了總結;晚於它的.事,它開了頭。它是一部上起軒轅,下迄孝武,“究天人之際,窮古今之變”的“大歷史”。當時的“古代史”、“近代史”和“當代史”,它都講到了。特別是它敘事生動,筆端熔鑄感情,讓人讀着不枯燥,而且越想越有意思。 它涉及詩賦、兵書、數術、方技,包含後世集部和子部中屬於專門之學的許多重要內容,同時又是百科全書式的知識總彙。它於四部僅居其一,但對研究其他三部實有承上啓下(承經、子,啓史、集)的關鍵作用。讀《史記》,編纂體例很重要。這本書的體例,按一般講法,是叫“紀傳體”,而有別於“編年體”和“紀事本末體”。但更準確地說,它卻是以“世系爲經”,“編年”、“紀事”爲緯,帶有綜合性,並不簡單是由傳記而構成,在形式上,是模仿早期貴族的譜牒。它的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是全書的主體。它的本紀、世家都是分國敘事、編年敘事,用以統攝後面的列傳。本紀、世家之外,還有“十表”互見,作全書的時空框架。他要打通古今,保持聯貫司馬遷作《史記》,其特點不僅是宏通博大,具有高度概括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它還能節省筆墨,存真闕疑,儘量保存史料的“鮮活”。比如初讀《史記》的人,誰都不難發現,它的記述往往自相矛盾,不但篇與篇之間會有這種問題,就是一篇之內也能擺好幾種說法,讓人覺得莫衷一是。但熟悉《史記》體例的人,他們都知道,這是作者“”,故意如此。它講秦就以秦的史料爲主,講楚就以楚的史料爲主,儘量讓“角色”按“本色”講話。這非但不是《史記》的粗疏,反而是它的謹慎。如果吹毛求疵,給《史記》挑錯,當然會有大豐收,但找錯誤的前提,首先也是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