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名人傳讀後感1000字高中大綱

名人傳讀後感1000字高中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4W 次

導語:《名人傳》講述了三位偉人努力的故事。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名人傳》的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名人傳讀後感1000字高中

  名人傳讀後感範文精選【1】

《名人傳》是羅曼•羅蘭爲三位舉世聞名的文學藝術大師譜寫的英雄史詩:第一位是身患殘疾,孤獨貧困,從未享受快樂,卻創造了歡樂,並將其奉獻給全世界的貝多芬;第二位是生於憂患,受盡磨難,給人類留下許多藝術作品的米開朗琪羅;第三位是不肯安於富貴,願爲天下黎民百姓而獻身的俄羅斯小說家托爾斯泰。他們如一顆顆明星般照耀在我們前進的道路上。

而作者爲何要寫這本書呢?作者在卷首語中做出了詳細的解釋。“我們周圍的空氣多麼重濁。人們在卑劣的謹小慎微的自私自利中憋悶而死。人們已經呼吸困難。打開窗子吧!讓自由的空氣重新進來!讓我們呼吸英雄的氣息!”

同時作者對他寫的人物也做了極高的評價:“在這英雄的前列,我將首席的位置給了堅強而純粹的貝多芬。”在《貝多芬傳》中我最喜歡的句子是:“除了善良,我不承認還有其他高人一等的標誌。我願證明,誰若行爲高尚、善良,必同樣能承受痛苦。”這兩句話表達了貝多芬的價值觀,同時也引導人們向善,讓人們明白只有擁有一顆善良的心,纔是用之不盡的財富。當別人爲你做出貢獻時,我們應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並向那個人一樣幫助他人,我想這纔是那個人最願意看到的。

貝多芬在後來耳朵的聽覺越來越衰退,可以說,幾乎貝多芬所有的作品都是耳聾後寫的。貝多芬與命運抗爭,最終成爲名人,同樣,我們也要努力學習,做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貝多芬在寫給弟弟們的信中曾說過:“只有道德才能使人幸福,而不是金錢.”

除了這一點外,本書的作者羅曼•羅蘭也想告訴我們一些道理:悲慘的命運和痛苦的考驗不僅降臨在普通人的身上,同樣也降臨在偉人的.身上。當我們遭受挫折的時候,應該想到這些忍受並戰勝痛苦的榜樣,不再怨天尤人,要堅定自己的信仰......

我們正是祖國八九點鐘的太陽,要爲自己的將來而奮鬥。同時,我們還要面對着兩年之後的中考,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應該學習貝多芬,與命運作鬥爭,永不放棄。

“聰明出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讀名人,讀的是他的故事而不是榮譽。我們要成爲名人就要繼承併發揚他的精神。有的人之所以永生,是因爲他的精神永存。我尊敬“永生”名人,他們是我的“精神工程師”

成長的道路上毒物叢生,但也是好的事情,常人知難而退,但有意志堅強的人使那些常人望塵莫及,這就是成功。

  名人傳讀後感範文精選【2】

讀過《名人傳》,我爲書中三位名人的不幸遭遇感到同情,但他們堅韌的精神更讓我敬佩萬分。

這本傳記裏主要敘述了三位名人的偉大事蹟,一個是德國的音樂家貝多芬,一個是意大利的雕塑家、畫家、詩人米開朗琪羅,另一個是俄國作家、思想家、文學家托爾斯泰,雖然各自的事業不同,貢獻不同,所處時代和國家也不同,但他們都是偉大的天才,都是各自領域裏的偉人。他們在肉體和精神上經歷了人生的種種磨難,卻爲創造不朽的傑作貢獻了畢生的精力。

“誰也無法戰勝我,我要死死扼住命運的咽喉。”這是着名音樂家貝多芬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他出生於一個貧寒的家庭,年幼時的生活就非常困苦。青年時,好不容易有了一次珍貴的愛情,然而,卻因爲他的耳聾與這來之不易的愛情擦肩而過。此時的他,承受着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摺磨,但他沒有就此一萎不振,而是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音樂創作中,誕生了不朽的名曲,被世人所欽佩。

貝多芬用苦痛寫作樂曲用性命對抗音樂,爲後世留下了享用不盡的精神糧食;米羅開朗其羅用一輩子的心血和精力創編了永不磨滅的作品;托爾斯泰則在他的小說中描畫了萬千性命的藐小和偉大。面對人生的劫難、種種的不幸和世上的哀苦,他們從來沒有一絲的驚慌害怕與顫動。他們偉大的精神告訴了我們:困境成就真英雄!

巴爾扎克曾經說過:“苦難是人生的一塊墊腳石,對於強者是筆財富,對於弱者卻是萬丈深淵。”的確如此,挫折如同苦難,可能是我們奮進的號角,也可能是我們前進的絆腳石。人生的長河對於弱者將會乾涸,但,對於強者會奔流不息。即使路之迢,山之高,也要披荊斬棘奔赴理想,永不輕言放棄。

在我們現今的生活中不免會遇到一些的不如意,它們會使我們變得灰心喪氣,失去前進的動力,失去鬥志。這時,你一定要靜下心來,細細思考,與貝多芬相比,我們這些困難又算得了什麼呢?我們有什麼理由不能重新昂起頭顱,再次重拾希望,開始一次全新的旅程呢?

無論山有多高,路有多遠,未來有多麼的艱辛,只要擁有一顆百折不撓的心,堅韌不拔的意志,那麼成功的曙光不會離我們太遠。

  名人傳讀後感範文精選【3】

我閒時常看《名人傳》。看得多了,就覺得那些名人也不咋的,有的小時候還不如我呢!還有的更是“孺子不可教”。可是,長大後,差別咋就那麼大呢?着名畫家達·芬奇小時候,專門有人逼着他畫雞蛋,而我呢?好不容易有興趣畫張畫,卻被老媽一把逮住,直逼着我去做作業。

結果,人家達·芬奇畫啥像啥,而我呢?畫匹馬怎麼看都像只駱駝。先給大家講個真實的故事:曾經,有一支中國考察隊去美國考察美國初級教育的情況,回來後寫了一篇考察報告,大意是這樣的:美國的初級教育已經病入膏肓,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大字不識一斗,10以內的加減法還在扳手指頭。上課毫無紀律,有的翹着二郎腿,有的在教室裏逛來逛去。

20年後中國的經濟水平一定會超過這個經濟大國。同一年裏,美國也派了一支考察隊來中國,也寫了一篇考察報告:中國的孩子是最優秀的,最認真的。起得最早,睡得最晚,估計20年後,中國一定會超過美國。可是25年過去了,美國病入膏肓的教育卻培養出了幾十位着名科學家,一百多位知識型的富翁,而中國呢?卻瘳若晨星。差別咋就那麼大呢?貝多芬小時候,他父親玩命似地逼着他練琴,完不成目標就不能睡覺,還要棍棒伺候。我也有琴,不過,人家玩的是鋼琴,我玩的是口琴。甭管啥琴,反正都是琴。可是我一不注意,媽媽就把我的口琴拿去送給了別人家的小孩。後來,人家貝多芬閉上眼睛都會作曲,而我呢,閉上眼睛只會作夢。牛頓因爲蘋果落地而發現了萬有引力,而中國的學生就發現不了。

你想啊,中國的學生不都坐在教室裏做作業,啃書本嗎?蘋果掉下來砸誰去?不過那牛頓也挺幸運的,被蘋果一砸就砸出個萬有引力來,如果他當時是坐在一棵椰子樹下的話,那麼砸出來的恐怕是腦振盪了。你知道中國爲什麼出不了一個愛因斯坦嗎?就算中國能出100個愛因斯坦,那麼有50個就被一開始的初等教育給幹掉了,還有50個被接下來的學校教育給一鍋端了。所以,中國出不了一個愛因斯坦。家長和老師們,你們看了我的文章,先別急着搖頭,先想想我說得有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