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做最好的老師有感大綱

讀做最好的老師有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6W 次

讀做最好的老師有感1

今天下午,姐姐從蕭山的書店買了一本“非常系列”中的《非常老師》。聽到這個消息,我就急忙拿起這本書,直到吃飯了,我也不肯放手去吃飯。

讀做最好的老師有感

老師,一個熟悉的字眼,是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令人憧憬的職業。是啊,在一個人的成長道路中,她(他)的身後不僅有爸爸媽媽的鼓勵,還有老師做她(他)堅強的後盾!人人都說,老師像園丁,無微不至的關心着我們,呵護着我們,讓我們盡情沐浴着愛的陽光,健康茁壯的成長。這次讓我讀了《非常老師》這本書,我更是深深的體會到了老師對我們的愛。

瞧!非常老師們來了!非常的老師,非常的同學,誰不渴望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習呢? 這裏有和藹可親,笑面如花的新潮老師她溫柔美麗,教會了孩子們要尊重別人的感受……還有帥氣、陽光的偶像老師,他會用特別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們、鼓勵孩子們 。 在《非常老師》這本書中還有一位會經常搞神祕的老師,她不像其他老師一樣佈置許多寫也寫不完的作業,她十分注重孩子們的快樂,她會讓孩子們接近大自然,讓孩子們自己去自己的“童心城堡”中尋找那個屬於自己的童年回憶。在這所學校裏還有一位老師們又被我介紹,那就是這位楚楚動人的漂亮老師,漂亮老師叫米蘭她平等對待學生,會有特別的方式去維護同學們的自尊心。她做了錯事會給同學道歉,她讚賞學生在作文中表達的真實感受,她叫一個軟弱的男生如何捍衛自己的尊嚴。在這所學校裏的學生眼中這些非常老師就像一縷縷陽光,直射他們的心田,讓同學們感到幸福和快樂。在現代生活中,我希望在我們學校也會出現先米蘭老師、新潮老師、偶像老師、神祕老師這樣的老師,只有這樣的老師纔可以讓我們快快樂樂的。

非常老師,一個非常和藹可親的老師;一個非常帥氣、非常陽光的老師;一個非常溫柔、非常善解人意的老師……這麼如此完美無缺的老師,或許只是虛構的人物,在現實生活中是很少的,不過,我們的老師有非常老師中的某一個或更多的優點。我相信天下所有的老師都希望我們健康的成長。

讀做最好的老師有感2

最近我讀了教育專家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本書是他25年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粹,全方位闡釋了李鎮西老師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語文教學的理念和實踐,《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本書幾種展示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一束和具體操作方法,作者的教育表達樸實、詩意、形象而充滿激情。李鎮西老師給我們展現了一個個跌宕起伏、曲折動人的故事,發人深省,撼人心魄,催人淚下。書中一直圍繞的中心就是愛心。“愛心是好教師的最基本條件,一個手孩子中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這是留在我腦海中的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我們常常說要多理解學生,但有時學生的言行,站在老師的角度是很難理解的。如果我們換位思考.學點兒童思維,將更有助於我們真正理解學生。這讓我想起了發生在我的我的學生之間的一個小故事。那是我教住宿班的時候,在一個單週的週六,我照例在教室裏值晚班。此時,王╳╳的爸爸和媽媽走進了教室,因爲馬阿姨告訴他們,他們的兒子臉上上火,所以孩子的家長來看看他,心得體會《《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在與孩子交流了一段時間後,他們要回家了,孩子也很懂事的和父母道了別。一切都是那麼自然,可是沒過多久,王╳╳慢慢走到我身邊,輕輕地對我說:“費老師,我想媽媽了。”“媽媽不是剛來看過你嗎?”孩子無語,只是低着頭,身體輕輕地蹭着我。

是呀,他們畢竟纔是剛滿六週歲的孩子,那麼小就離開父母開始了住校生活。真的很不容易,想想和他們同齡的孩子,許多現在正圍在父母身邊撒嬌,而他們卻只能留在學校。雖說媽媽剛來看過他,其實也正因爲媽媽來過了,孩子纔會更戀媽媽。“那,老師抱抱。好嗎?抱抱就不想媽媽了。是不是?”小男孩用力點了點頭。於是我將他輕輕托起,抱到了我的腿上。男孩將頭深深地扎進了我的懷裏,眼淚在眼眶中轉動。高爾基說:“愛孩子,這是母雞也會的事。可是善於教育他們,這就是國家的一樁大事了。”

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主張對學生施以“仁愛”,做到“誨人不倦”,我國近代教育家夏沔尊說過“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爲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因此,我們可以說師愛是教育的靈魂,是架構師生心靈的橋樑,是教育成功的基石,是教師教育學生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在教育過程中,無私地奉獻這種師愛,既是教育成功的關鍵,又是衡量一位教師素質的重要內容。日本一家報刊,對千名學生進行調查,有52.8% 的學生希望老師溫和、可親、具有愛心;而喜歡淵博知識型老師的只佔31.1%。由此可見,在教師的素質中,師愛佔了多麼大的比重,有時,師愛比淵博中國

讀做最好的老師有感3

在讀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的過程中,我的收穫很多。我深深的瞭解了李老師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語文教學的理念與實踐。讀着書,讓我不禁爲他對學生的熱愛而震撼!爲他對教育工作的熱愛而讚歎!爲他的獨特人格魅力而折服!

通過讀書,我感受到了《做最好的老師》對教育工作的無比赤誠,要對學生的無比熱愛,我也希望自己能以這樣的一顆教育者的心,用這種愛心成就輝煌。愛孩子,才能理解孩子;愛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愛心;愛孩子,才能無微不至地關心、關注成長的每一個細節;愛孩子,才能成爲孩子的親密朋友;愛孩子,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媒體不斷地報道出某些教師的惡劣行徑,社會也表示了強烈的譴責。這是爲什麼呢?難道教師真的不懂法嗎?

當懲罰做的不適度,扭曲了人的情感承受能力,就容易轉化爲體罰。我們講教育是尊重人的教育,懲罰的實質是違背尊重的原則,老師的一句話,一種行爲,一種措施,導致學生傷害的案例不在少數,這又給我們提出了新的課題:教育的懲罰走多遠。

教育是教育人的,同時也是人操作的,我們必須用人文的思想看待教育,以教師的生命喚醒學生的生命,用老師的真愛來補償教育的缺憾,路就在腳下。我想,教育是什麼?教育就是愛!有愛才有教育,愛是教育的靈魂。簡單粗暴的體罰,那不是教育;不講方法藝術的懲罰,那也不是教育。

教育需要過程,教育需要心智。當我們看到孩子打架的時候,當我們看到學生不完成作業的時候,當我們看到學生不遵守校規的時候,當我們看到學生反覆犯同樣錯誤的時候,你是否想到他是個孩子,你是否想到他們的品格還是可塑的,你是否想到他們的情感也是能感化的,你是否想到變一種方式來處理、來化解。老師累點,苦點,甚至是心酸點不要緊,可千萬不要損傷學生的身心健康。做一個負責的教師,也要做有耐心的教師,更重要的是做一個有愛心的教師。

“有人說,教師的生命像一個長長的句子,艱辛是定語,耐心是狀語,熱情是補語;又有人說,教師的生命像一個根號,一疊疊作業本爲他的青春無數開平方。”其實這些都只說了一半。因爲,對於幸福教育的教師來說,教育不是犧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複,而是創造;教育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有一句話說得好,選擇一行,愛一行,我也是這樣,我不知道選擇教師這個職業對不對,但是當我面對那幫學生時,我覺得我應該做最好的老師,至少對得起這幫孩子!我現在一直在努力,盡我心去做我做好一名教師應盡的一切義務和責任。

總之,我們的今天要比昨天做的好,每天都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老師! 像李老師那樣,用真心、愛心、誠心、耐心,換來孩子們純真的笑容,贏得孩子們的尊敬和愛戴。

讀做最好的老師有感4

在閱讀中,時時會被李鎮西老師充滿智慧和哲理的語言所打動。摘錄一些精彩的片段以自勉。

所謂"最好的老師",不是與我敬仰的於漪,錢夢龍,魏書生等老師相比——他們的人格,學識,能力乃至天賦,我是永遠無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鎮西與昨天的李鎮西相比——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今天我組織班集體活動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幫助"後進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細心我今天所積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豐富我今天所進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對學生的教育教學建議或意見是不是比昨天更虛心,我今天聽到各種"不理解"後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靜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我就不斷地向"最好的老師"的境界靠近。。我是爲誰而工作爲同事的好評嗎爲校長的表揚嗎爲獎金嗎爲職稱嗎這些對我來說當然也重要(可見我也並未"脫俗"),但如果這些與學生的評價產生了衝突,我心靈的天平指針首先傾向於學生一邊!在我看來,一個教師是否"最好",第一應該看學生的評價。教師因學生而存在,我當然也是因我的學生而存在。。

培養學生開放的思想——一種海納百川的文化胸襟,一種高屋建瓴的文化視野,一種不畏權勢的民主意識,一種獨立思考的批判精神。

我們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喬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參天的白楊,有的人是婆娑的楊柳。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

曾讀過萬瑋老師的《班主任兵法》一書,不禁爲他的教育機智而折服。萬老師在書中敘述了將兵法運用於班主任工作和學生管理的成功事例。在實踐方面,作者強調在"愛"的前提下,在充分考慮到學生心理和人格的健康發展的情況下,老師要擅用謀略,機變的教育智慧和膽略。書中生動曲折的故事,大起大落的情節以及那些不落窠臼,機智靈活地處理問題的方法,讓我們不禁會像孟老夫子一樣,發出"教亦多術矣"的感慨。在理論方面,作者開創性地將兵法的理論與原則運用於教育領域中,探究了兵法與教育之間的關係,並對許多中國古代兵法理論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具體演繹和運用上作出了獨特的闡述。

我從事幼教工作已經第十年了,這期間有很多的困惑都源自"心態問題"——究竟應與學生保持一種怎樣的關係,在面對學生時如何擺正自己的心態。我想,只有處理好了這個問題,教學才能變得從容,教育學生時才能處事不驚。看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我的收穫極大。李老師是蘇霍姆林斯基的追隨者,他在書中極力強調"沒有愛,便沒有教育","在教師素質的諸多因素中,對學生的奉獻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責任之心等教師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說我們教育對象的心靈絕不是一塊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經生長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師的責任首先在於發現並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讓它不斷壯大,最後排擠掉自己缺點的雜草。如果我們用成人的冷漠去對待孩子的真誠,那麼一切"語重心長"的教育都無濟於事。對於那些讓人頭疼的孩子李老師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個難題,如班集體建設呀,"後進生"轉化呀,早戀呀,作弊呀等等,都當作科研課題來對待,把每一個"難教兒童"都當作研究對象,心態就平靜了,教育也從容了。當然,李老師也認爲教育並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教育之愛絕不是遷就縱容學生,絕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着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因此這種愛必然包含着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懲罰。總之,"愛","理解","尊重","平等"與"責任"在李老師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這正是教師的氣度,教師的魅力。

讀做最好的老師有感5

按照名師工作室的要求,我利用9-10月份的時間閱讀了李鎮西《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本來很少讀書的我,卻從頭到尾讀了一遍。

其中有句讓我印象深刻,“‘做最好的老師!’是一種平和的心態,也是一種激情的行動;是對某種慾望的放棄,也是對某種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細節,也是輝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輕勝馬’的閒適從容,也是‘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蕩氣迴腸。”這段話我是這樣理解的,覺得話中蘊含很深的哲理:做最好的老師,應該成爲每個教師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態和人生追求。

想想自己每天的教學過程中,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免會走一些彎路,我用恨鐵不成鋼和急功近利的方法矯正他們的行爲時,卻不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那麼我不妨向李鎮西學習,手持愛的燈盞,用心靈的燈光爲之引路。給孩子一分信任,就搭起了溝通的橋樑;給孩子一分鼓勵,爲他的每一進步喝彩;期待他下一次可以做的更好,那就爲孩子點亮了一盞心燈;給犯了錯的孩字一點寬容吧,讓我們無私的愛來面對學生的錯誤,——因爲,愛學生就等於愛自己。

讀後,心裏極不平靜,這正是我所急需的,他像一盞明燈,引導我向做最好的我不斷探索!前行!

讀做最好的老師有感6

讀到李老師的後進生轉化手記,不由聯想到了這些年來轉化差班弱班的經歷。從鄉村到城市,差班弱班似乎與我結下了不解之緣。與李老師不同的是,他送走的是即將邁入大學門檻或社會的高中學生,而我面對的常常是五、六年級即將步入初中的懵懂少年。孩子們的無知、調皮,轉化他們的艱辛,常常使我心灰意冷,壓抑在心頭的只有兩個字——“無能”。尤其是去年接到的這個班,使我的理性、感情、耐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今再次提及此事,總有一種“往事不堪回首”的心痛。

這是一個班風混亂、成績落後,幾乎沒有尖子生的年級最差班。剛接到班的第一天,就有老師來向我說情,親戚的孩子想轉到同年級的一個好班,這對我來說,無疑是當頭一棒。但面對這個陌生的孩子,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我心中牢記的只有四個字:“順其自然”。後來,在一次學籍統計中,我數了一下,班裏像這樣的優生,轉向平行班級和外校的一共有13個,面對13張陌生的學籍卡,我的心空落落的。我不知道自己能否扭轉乾坤,讓這個班級改頭換面,只是硬着頭皮向校長說了一聲“盡力而爲”。

爲了及時瞭解情況,扭轉班風,我和原班的老師做了交流, 初步掌握了班級的概況,然後又在班級中跟蹤調查,徵求學生的意見,如果按照李老師的“分層遞進教學法”給班級學生分組的話,那麼帶頭組學生有:暢金博、陳慧傑、薛西普、張揚、李寧飛、孫金5個,普通組學生有楊鑫煜、張晨陽、焦旭靜等15人,提高組學生33人,基礎組學生李馮帆、翟萬鵬、呂水清、劉鬆巖、張旭丹、陳正丹5人。在後三個組中,一共有22個學生經常不寫作業或作業不完成。看到這一狀況,站在講臺上第一天,我就給學生講了自己的要求,並希望大家能改變原來的學習狀態,以全新的面貌投入到學習中去。動員令發出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定會有人“以身試法”,果然,第二天早上,檢查作業時門口站了10個,除“後五名”外,另外五名都是提高組的。

情況一直維持了一個多月。剛開始,我知道還不能懲罰,因爲,沒有搞清楚原因不能對症下藥。於是,對於每天不完成作業的孩子,我一個個親自過問,經過調查,發現形成這一結果的原因有以下幾項:

1、 上課學習習慣不好,看似在聽,其實分心開小差的很多,常常是一問三不知,有的孩子一放學,作業不記完就走人,如劉亮亮、陳正丹、翟萬鵬、呂水清、李風帆、張旭丹。

2、生活習慣差,常常忘記帶作業、帶書本,作業寫在一張

紙上,如郭宇偉、李鵬程、王金博、陳正丹。

3、懶惰、說謊成性,不寫作業卻經常哄騙老師沒帶,如劉若嬋、王宇澳、王霄媛、李思凡、張晨陽、王曉亮。

4、閱讀、作文成難題。遇到閱讀,全班做的不到一半,作文和日記一少半學生應付差事,或者潦草、或者極短。

面對這些情況,我首先採取的措施就是家訪,開學後的一個多月裏,我先後走訪了周毅恆、劉鬆巖、陳正丹、翟萬鵬四個家長,其中劉鬆巖家去了兩次,和他們溝通孩子的學習情況,然後又電話溝通呂水清、李鵬程、李思凡等多位孩子的家長,告訴他們如何避免孩子學習中的問題。如對於懶惰、說謊的孩子,充分利用校訊通把作業及時發到家長手機上,對於生活習慣差的孩子,要求家長在孩子每天睡覺前督促他們收拾好東西,養成生活好習慣。

爲了儘快提高普通組和提高組的成績,在班裏,我只是點了後五個基礎組的學生名字,對其他學生,肯定地告訴他們,成績的提高,關鍵在於課堂40分鐘,抓住課堂時間,認真完成各科作業,多讀書,一定都能進步,這無形中給那些中下游學生一個極大的鼓勵,爲後面工作的開展開了個好頭。

  對於後兩個組的學生,我主要採用下面的方法逐漸進行轉化:

1、在座位上特別照顧他們,每個後進生身邊都安排一個帶頭組或普通組學生,上課時負責重點內容的批註檢查,幫助他們寫出不會書寫的字,放學時監督習慣不好的孩子記錄作業。

2、建立班級作業批改記錄本。主要記錄學生的錯別字,寫字質量,針對到人,每次批改完作業後,直接點出名字讓他們站起來,在黑板上寫出正確的寫法,同時也加深其他同學的記憶。

3、整體扭轉學生寫字質量。因爲這直接決定學生的學習態度,爲了讓他們的字整體有所提高,我先從作業開始抓起,從第一次寫作業開始,就要求學生不能使用修正液,並當場沒收了所有的修正液,一旦發現馬上扔掉。書寫時儘量使用鋼筆,寫錯的暫時可以使用魔筆消掉然後用中性筆補上。其次,對於那些寫字質量特別差的,根據晚上佈置作業的多少,適當佈置學生描一頁鋼筆字。班裏一共有十幾個學生晚上有這樣的作業,爲了及時檢查,讓其中的兩個學生任組長,每天早上收前一天晚上的練字。

4、重視課堂教學質量的.落實。班裏的學生,除過帶頭組和普通組的部分,大部分接受知識比較慢,課堂講的重點不能牢記於心,對此,我先在字詞上下功夫,對於難寫易錯的字,用拆字法當堂講解落實,課後習題,給學生提供重點詞語,讓他們自己組織答案。每一課,都力求把涉及到語文能力提高的知識講給他們,夯實基礎。學校進行的新教育實驗,每讀一本書,都能和學生一起閱讀,利用閱讀課幫助他們分析理解,教給他們寫讀後感的方法,寫得好,在班裏讀,寫得不好,只要寫了都給予鼓勵。

這種做法,讓孩子們看到了一個認真、負責的我,班風也迅速轉變,孩子們都投入到了努力學習的氛圍中。但是,教育沒有絕對,只有相對。我一直反對“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我認爲,教育不是萬能的,我們只能改變一部分後進生,可有些孩子,即使你想盡了各種辦法,也不會有很大的起色。正像李老師說的,他們的學習成績,在社會、學校、家長三者中,家長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儘管我盡到了最大努力,不可避免的是,仍有一些孩子不寫作業,我親身感受到,小學的孩子,採用李鎮西老師的教育方法絕不可能一針見效,尤其是後進生的轉化,如果說李老師的後進生轉化建立在師生相互信任和理解的基礎上,那麼,小學後進生的轉化則建立在“強制”的基礎上。因爲很多後進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因爲年齡的原因也絕不會理解老師,這是我這麼多年來從事弱班、差班轉化工作的真實感受。所以,老師或家長必須先逼着他們完成作業,讓他們嚐到成功的果實之後,纔有可能激發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引導他們向優生靠近。

我們班就有幾個這樣的“釘子戶”,郭宇偉、李鵬程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好在兩個孩子都很聰明,雖然經常不寫作業,但課堂接受能力比較強,考試還不拉分。所以,我對他們放鬆了要求,有時作業佈置與別人不一樣,雖然能省一些心,但由於他們寫字都很慢,字也差,學習習慣終究沒改過來。

最讓人頭疼的是那些接受慢、寫字也慢的孩子了,對此,我主要採用給孩子“加餐”和小組幫助的方法進行轉化。前半學期,不能完成作業或錯誤比較多的孩子,我的午飯時間是和他們一起度過的,沒有吃飯的孩子,我從學校打來飯,讓他們也一起吃,辨析錯誤原因,以免重複出錯,直到補完爲止。班裏一個叫劉鬆巖的孩子,聽說原來經常考二三十分,書上的字有一半不會寫,每次圈點重點詞語,他都找不到,這樣的成績使他在班裏經常受別人欺負,聽到同學們說的情況後,開學後沒多久,我就在班裏發起了幫助劉鬆巖的號召,告訴孩子,要根除他總拉班級分數的現象,不是欺侮他,只有幫助他,並在他的身邊安排了好幾個成績較好的男生,一有空就主動幫助他,終於,我們的共同努力,使從未及格過的他考出了從未有過的成績——76分。看到這個成績,班裏的孩子們第一次爲他鼓起了掌,也正是從他身上,孩子們和我看到了班級進步的希望。

以後的日子裏,我充分利用班會、語文課激勵孩子,每一次我都告訴孩子“笨鳥先飛早入林”,並及時溝通英語和各小學科老師,詢問班級紀律,有時英語老師外出學習,我親自帶孩子們上英語課,教給他們記憶單詞的方法,鼓勵課代表主動向老師反映上課的各種信息,也許正是這種執着激勵着孩子們,我的“蝸牛孩子”,終於慢慢進步了,我想告訴所有的老師,轉化後進生,方法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老師要有一顆極強的責任心、執着的精神。

讀做最好的老師有感7

當我讀完《做最好的老師》時,讓我感受到了李鎮西老師的與衆不同,裏面容納了他的教學事例,從他自己的身邊的故事講起,句句誠懇,實實在在,每一節都讓我很感動。最讓我震撼的是李老師對教育工作的熱愛,毫不保留的全部奉獻給學生。讀了一本教育專著,名爲《做最好的老師》,我不由地思考,老師和學生究竟應該保持一種怎樣的關係才最有益於學生的成長?我從事教學工作近十年了,究竟怎樣做才能做一個最好的老師,學生最歡迎的老師。今後我對學生的教育工作更多的是要能發現學生的優點,肯定學生,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是優秀的,至少我們關注的焦點是發現學生的亮點和好的一面,而不是總盯着他的缺點和短處!正像我說過的那樣,師生之間的情誼絕非一兩個扣分所能相比的,只要你能相信你的學生是優秀的,你別說,他還真能做得更好!我努力地改變自己,努力給孩子們假造一個和諧,寬鬆的成長環境.

讀完《最好的老師》我發現在這本書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字是 “愛”,圍繞“愛”來展開的,其中談到的很多經驗,很多的理論無非就是要求教師要有愛、感恩、希望、信仰、探索、合作。而自由與自主的“愛”要放在首位,因爲沒有愛就是沒有教育。看到這讓我想起來了我們今年九月份的培訓,在培訓當中張校長和其他老師也多次重點講到要“愛”學生,並且這種愛要讓學生感受到的是沒有附加值的愛。讓他們在我們的關愛當中快樂的學習,成長,讓他們享受到快樂。 通過讀《做最好的老師》一書後才認識到:要做到一個有“愛心”的老師很難,教育上的愛是一種思想,一種情感,一中氛圍。合理運用,會把自己的愛很自然的貫穿在我們教育的每一個環節,感染。

讀做最好的老師有感8

最近,我們學習了《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書中樸實而自然的觀點我讓我深受啓發,讀《做最好的老師》的書就像是和一位智者在對話,是那樣的真實而心動。

“做最好的老師”,是任何一個做教師的理想,可什麼樣的老師纔是最好的老師呢?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用李老師的話說,“最好”就是“更好”,雖然這個“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一個的“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老師》說:“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我便不斷地向‘最好的教師’的境界靠攏。” 《做最好的老師》的話使我備受啓發,信心增強,只要自己肯付出,認真地去想,努力地去做,把簡單平凡的事做好,使自己每天都有新的發現,每天都有新的領悟,每天都有新的收穫,那每天就都會有新的快樂。

通過讀書,我感受到了《做最好的老師》對教育工作的無比赤誠,要對學生的無比熱愛,我也希望自己能以這樣的一顆教育者的心,用這種愛心成就輝煌。愛孩子,才能理解孩子;愛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愛心;愛孩子,才能無微不至地關心、關注成長的每一個細節;愛孩子,才能成爲孩子的親密朋友;愛孩子,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是最可愛的;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因此,作爲工人,就要當技術最出色的工人;作爲營業員,就要當服務質量最佳的營業員;作爲醫生,就要當醫術最高明的醫生;我們作爲教師,就要當最負責任的教師,我們每一個人或許不可能成名師成專家,不能名垂青史,但我們可以成爲同行業中千千萬萬普通人裏盡我所能做得最好的那一個——做最好的老師。

讀做最好的老師有感9

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感觸很深。

這本書是李老師25年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粹,全方位地闡述了李老師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語文教學的理念與實踐。李老師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與教育情感融爲一體。語言樸實而富有詩意,形象而充滿激情。讀着書,讓人不禁爲之激動、讚歎、折服!

啓示一:童心是師愛的源泉李老師提出教育者是否擁有一顆童心,對教育至關重要。教師的童心意味着懷有兒童般的情感,能夠自然地與學生“一同哭泣,一同歡笑”的教師無疑會被學生視爲知心朋友,贏得學生的心靈。教師的童心意味着擁有兒童般的興趣,教師的職業要求我們應該在任何方面都與學生有着共同的興趣愛好,多一種與學生共同的興趣愛好,你便多了一條通往學生心靈深處的途徑,他們會不知不覺地把老師當作朋友。在與學生嬉笑遊戲時,教師越是忘掉自己的“尊嚴”,學生越會對老師油然而生親切之情——而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點。

啓示二:沒有愛,便沒有教育李老師深深打動我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終如一和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愛”是李鎮西老師永恆的教育理念,他可以和孩子一起過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學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師愛”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間。在沒有讀李老師的書之前,我曾那麼地自信自己是“愛”學生的。讀完這書我捫心自問,我愛每一位學生嗎?我對學生的“愛”真的是無怨無悔嗎?我暗下決心,一定要改變自己過去的教育方法。當學生犯錯時,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心平氣和地瞭解學生犯錯的原因,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

李老師讓我對熱愛學生的愛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愛,不單單是欣賞優秀的學生,而是“懷着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是發自肺腑的對朋友的愛”。愛,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對學生的寬容”。愛,也不應是對學生的縱容,而是“必然包含着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的懲罰”。愛,不只是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身體,而是要“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理解學生的精神世界“學會用他們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學生一起憂傷、一起欣喜”。愛,不僅僅是隻對自己所教的這幾年負責,而是“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愛,不是用一顆成年人的心去包容一顆顆童心,而是“需要一顆童心”,用童心去碰撞童心。

愛就是“一份純真,一份莊嚴,一份責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還給童年”,就是爲學生的‘美麗人生’奠定美好的開端。只有這樣的愛,纔是真正的愛,只有這樣的教育,纔是真正的教育。

讀做最好的老師有感10

讀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第三章“育人之道”。

文章《我們與他們不一樣!》裏,李老師開學第一天給每位學生的一封信裏,把一句話作爲禮物送給了所有的孩子:“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讓我煞是感動。

李老師教育他的學生們,要做一個“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他在向學生們撒播着精神,傳遞着真情。而這何嘗不是對教師的一種喚醒呢?做一個“讓學生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教師,不也是對教師的一種敦促嗎?

學生們因爲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了嗎?會有有多少學生會因爲我的存在而幸福呢?是否有過讓一個學生長大後能以一個成人的智力明白我曾經的用意和苦衷呢?

年前有一段時間嗓子疼,幾乎說不出話。有一天早上,在教室門口,一貫可愛的禹辰羞澀地叫住我:“老師,這是媽媽讓我送給您的潤喉片,請您潤潤嗓子吧。”目送孩子走進教室,看到曾經因爲不做作業被我狠狠批評過的卓來到我的跟前,悄悄問:“老師,您今天嗓子好點了麼?”我努力清清嗓子:“還不好。但老師會爭取儘快恢復。”他急急從口袋裏掏出裝在透明袋裏的幾顆胖大海,遞給我,“老師,您泡茶喝吧!”一再地感謝着充滿着愛與同情的孩子,看着他笑吟吟離去,也是快樂的。

如果不是讀到李鎮西《做最好的老師》文中這一句“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或許我也只是感動和感謝。在批好作業的間隙,翻閱案頭的《做最好的老師》,赫然看到這一句“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似乎將我一下子喚醒!爲什麼不用我的感動去給孩子和他們的家長幸福呢?爲什麼不讓孩子和他們的家長因爲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呢?給禹辰的媽媽發了個短信,除了謝意之外還有孩子在校的表現!沒有想到就這一小小的舉動竟換來了禹辰媽媽長達四頁的回信,讓我甚是幸福了好久。

於是,我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做一個“讓學生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老師!

另外,在感動之餘,我也學並模仿着李鎮西老師的方法給我自己的71個孩子也寫了一封信,準備本週五裝在信封裏一一交給孩子,不知道有沒有效果,期待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