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做一個講道理的數學老師有感大綱

讀做一個講道理的數學老師有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3W 次

數學本身就是一個講道理的學科,其本身具有嚴謹的、條理清楚的、具有邏輯結構的知識實體。因此,教數學最重要的不是你知道了什麼,而是怎麼由淺入深地引導孩子知道爲什麼是這樣。

讀做一個講道理的數學老師有感

那我們的教學講道理嗎?一不小心,我們總是把其中的理當成順其自然的結論,認爲無需再去驗證了。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也可以看到題目中若出現寫出你的理由這樣的要求,該題的正確率一定會特別低。有些孩子剛脆不答,有些孩子則會表示我知道但是我說不來 。是的,我們的孩子會做題,但不太會說理。這單純地是表達能力的問題嗎?作爲教學組織者的我是否缺少了這樣的引導意識?《做一個講道理的老師》這本書深深地引起了我的思考,讓我時常問自己:道理講透了嗎?幾次實踐下來,我發現講理的數學課堂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兒童的內心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和探究者,講道理的數學課堂則給了孩子這樣的一個機會

那怎麼樣講道理呢?本書從數學需要什麼樣的課堂、數學教學需要哪些道理和課堂該如何講道理三個層面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明理的教師,也就是說我們要做到明數理,知教理,行道理。對照書本,我發現自己對知識本質的學習還很不夠,比如我也常常在備課的時候思考這個內容的本源起點是什麼,但往往只是一想而沒有去查找導致對知識的脈絡不夠熟悉。其實,數學知識不是一個個單獨的個體,而是由無數知識點串成的一個知識體系,但在不同的.知識點中都能找到新舊知識的生長點。教師只有立足生長點,才能更好地把握學生的只是基礎,引導好他們聯通新舊知識,把握知識本質。聯繫這裏,我想到我們的拓展課案例《三角尺的再認識》中因爲需要而提出了一個單位角的想法,那追溯到知識本源,就是所要組成的物體裏含有多少個單位個體的數量。

大人跟孩子的視角不同,很多我們以爲順其自然的內容對缺乏生活生長經驗的孩子卻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在行道理的路上我還有很多路要走,希望能繼續參照本書,讓我的學生能做得來,想明白,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