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愛和自由》的讀後感(通用10篇)

《愛和自由》的讀後感(通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4W 次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愛和自由》的讀後感(通用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愛和自由》的讀後感(通用10篇)

  《愛和自由》的讀後感1

過去,相較友好地對待周圍的朋友親人,對待曾經的愛人卻是相當苛刻。比如,戀愛的時候會拿一些小事兒去衡量是不是真的愛我?有沒有足夠愛我?若干年後會不會一直這麼愛我的?爲這些傻問題去自我糾結或糾結他人。

用老公自己的原話說:“不堪回首,那段身心俱疲的日子。”我會把他氣得不知所措,而被氣走的他,最終又不得不捧回一束花來哄我。他問我:“告訴我怎麼做你纔會開心呢?”而現實狀況是“有時真不知該怎麼辦好,不照你說的做不對,照你說的做還是不對。”而這種狀態在婚後一直持續了近兩年,當然糾結的問題不再是具體的字面上討論的愛與不愛,是衍化到生活中愛的行動多和寡,愛的覺悟高與低。

過去,我甚至都意識不到自身的問題,無形中對身邊親密的人施加過太多壓力和不愉快,在此說聲抱歉。後來,意識到問題,卻不知道爲什麼我曾會有這樣那樣的不足或缺陷,或是情商不足或是脾氣不佳。直到現在,讀了孫瑞雪的《愛和自由》,我隱約從這本書中找到可能導致以上情形的原因。小時候,2-5歲間我是在外婆那養,後面是和奶奶一起長大的,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時間很少。導致既便是成年後的自己,也會有缺少愛、安全感相對匱乏的感覺。

所以在戀愛期間以及婚姻的頭兩年,我就像一個“老孩子”,在丈夫這裏彌補着已逝去的“金色童年”。好在我丈夫的心理狀態發展的很好,面對過去我的無理取鬧,他都無條件的順從,回饋地是滿滿的愛和包容。作者的觀點是,一個人會因意識上的問題造成一生的不幸。如果女孩在童年沒有得到父親的肯定和誇讚,長大後可能在婚姻上比較失敗,原因是她會依戀一個男性,是依戀不是愛,她會想方設法地得到這個人的肯定,沒完沒了的糾纏愛和不愛她的問題,此時她需要的不是愛,還沒有上升到愛,而僅僅是一個肯定。

我想說的是,那些在幼年童年時的某些特殊經歷,是會對成年後的自己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如果幸運地有機會得到釋放或彌補還好,如果一直壓抑着得不到釋放,是會影響一生的幸福感的。而曾經發生過的壓抑,只有在愛和自由的環境中才能得以釋放,即便是在愛和自由的環境中也要經歷一個漫長的彌補期或發泄期。如今的我很快樂,也很感恩,感恩有機會全程陪伴見證孩子的成長,覺得自己真是幸運極了。

我們成人以玩水會把衣服弄溼弄髒的理由限制孩子,卻忽略了玩水是他此刻的發展需要,也想不到玩水玩沙的孩子也在動腦也在創造。我們教孩子玩具應該這樣玩不是那樣玩,對他說了無數個“不是”“不對”,卻不知自己可能限制了他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甚至大大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心;我們自以爲耐心地糾正孩子樹葉是綠色,不能塗紅色的,卻沒想到其實孩子有自己觀察發現事物的能力。

一個月前,我拿桃花和樹葉給墨墨塗色時,她抓起一支筆,就把桃花和樹葉都塗成同一種顏色(當時沒去糾正)。可令人驚奇的是,就在上週,我拿出同樣的桃花和樹葉給她塗色,她從24支彩筆中挑出粉和綠,說:“媽媽,樹葉是綠色的,桃花是粉色的。”並給塗上了正確的顏色。所以說,不要低估孩子自我發現自我創造的能力,教會灌輸給孩子與孩子自己思考總結髮現是有區別的。孫瑞雪說:“如果你想讓孩子成爲他自己,你必須給他一樣東西,就是自由。”“就算我們說的都對,又能怎樣?兒童認識世界的經驗成人不能替代。”

每一位父親和母親都是愛孩子的,就像母雞愛小雞,獅子愛它的寶寶一樣,尤其當孩子剛剛降臨這個世間,那麼小,那麼無助,吃喝拉撒睡玩兒無一不需要依賴大人,小小的他無論如何哭鬧我們都對他充滿愛意充滿耐心。但是隨着他漸漸長大,獨立思考建立後,這種“愛”恐怕不是每位父母都能做到的。你想東,他向西;你挖坑,他填土。想不發脾氣都難。可是,你卻不知道在大聲對孩子吼叫時,他是有多恐懼多無助。

前兩天,正要給墨墨讀《大嗓門媽媽》的繪本,墨墨忽然神情慌張,直對我說:“媽媽,這本書講過了,這本書講過了。”(其實我沒講過,也不知道書的內容)把它放一邊,墨墨貌似很懼怕這書,又趕緊把它塞進被子裏去了。當時我納悶,平時一個故事要講好多遍才肯罷休的呀!爸爸說他曾講過一遍,我翻了翻,講地是一位大嗓門企鵝媽媽衝着小企鵝大聲吼叫,那聲音把小企鵝震得四分五裂,腦袋身體翅膀嘴巴屁股雙腳眼睛都震掉到宇宙海里熱帶雨林等不同各處,企鵝媽媽找到所有碎片,把它們縫到一起,並向寶寶道歉的故事。當然不是每個孩子看到這繪本都會像墨墨這般恐懼。但故事中孩子的無助,就像書中企鵝寶寶自訴的那樣:“只有雙腳依然站在那裏,然後開始不停地奔跑……我想尋找,但眼睛卻在宇宙裏……想大喊,但嘴巴卻在山頂上……想飛翔,但翅膀卻在雨林裏……"雖然是幼兒繪本,但更像是寫給大人看的。你覺得呢?

我們常常以自己的願望,自己想象中的理想模樣去塑造去教育孩子,卻忘了生命的模樣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中構建出來的。正如作者所說:“你的孩子長大後怎麼樣,就依賴於你這樣點點滴滴的和他生活的情景,而不取決於你大腦中的某一個願望。所以,所有的願望都取決於你在跟孩子交往的過程中如何去做!”

  《愛和自由》的讀後感2

這本書表達的是一種思想,一種因爲愛孩子,而付諸行動上的,如何愛。包括讓孩子在合理自由的環境下成長,尊重孩子,讓他學會獨立思考、行動。

1、合理的自由:這本書並非說一定要讓孩子爲所欲爲,它仍然是有界限的。比如打擾別人、野蠻不禮貌等,那些是需要制止的。但制止的方式,並不是打罵,而是把孩子抱走,讓他明白,這樣做,是不被允許的,然後他自然不這麼做。

2、尊重孩子:這本書讓我很感動的是,對孩子的玩耍,她用了“工作”這個詞。其實想想是這樣,操作教學用具,畫畫,玩沙,對那麼小的孩子的意義不亞於後來的作業大人的工作。用這個詞,真正體現了作者對孩子的尊重。尊重他的興趣,愛好,在不打擾別人的情況下,專注的發展自己的愛好。

3、獨立思考行動:這是在前面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真是有自由寬鬆的環境下,通過專注的工作,慢慢養成對實物的感知,形成自己的思考能力,邏輯關係,從而對事物,能有自己的看法,並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策略性的表達自己的看法。

總體,是一本很好的書,講述的是思想,是精神。掌握這種精神,爲自己的孩子,制定一個規則,在規則內,讓他自由的成長。

  《愛和自由》的讀後感3

一直以來我都很迷茫,愛孩子卻不知道該如何正確的愛,如果愛變成一種束縛、使孩子感覺到壓抑,那還會是愛嗎?源於"親子版塊"媽媽們的推薦,在讀過孫老師的《愛和自由》後我找到了答案:愛,就是要給他自由!在此,我摘錄了一些書中的原文(紅色字體標識)和讀後的感想,分享給大家:

書中開場白引用了"泰戈爾"的一首詩:

讓我的愛

像陽光一樣包圍着你

而又給你

光輝燦爛的自由

《愛和自由》裏這樣說:

人的成長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心理的成長過程,而不是一個智力的成長過程,智力是附着在心理成長之上的。所以蒙特梭利說,我們要做孩子精神上的僕人而不是主人。

蒙特梭利認爲,兒童的感覺來自於內部。也就是說兒童不是一個空瓶子,不需要我們成人往這個瓶子裏灌東西。

六歲前兒童根本就不用學習任何一門技能,他所要學的是掌握技能的方法。

兒童所有的智力是從感覺發展到概念

的確,現在我們很多家長都迫不及待的想讓孩子獲得知識,我們喜歡把掌握某種技能作爲智力發展的標準,往往忽視了孩子的心理成長。我很慶幸讀到了這本書,換個角度說典典是幸運的。

人天生不一樣,生命的高貴在於每個生命和其他生命都不一樣。

人的培養過程應該是一個個性的培養,但我們往往把個性理解錯了,以爲調皮搗蛋、胡思亂想的人才富有個性,其實不是這樣。當一個人對事物有獨特的感覺能力和把握能力時,他就是一個有創造力的人。這樣的人可能是沉思的,寧靜的。

詞語捕捉住了感覺,穩固了感覺,清晰了感覺,加深了感覺,使模糊的、稍縱即逝的感覺成爲明晰的屬於他的對象,蒙特梭利說,這個東西就叫"智力"。

"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作者闡述了一個觀點:天才就是強烈的興趣和頑強的入迷。

教的"本質就是:讓孩子把注意力轉向什麼,然後"教"什麼。

我覺得兒童整個發展的遺憾可能就在這兒。一方面就是他在感覺的時候,我們破壞了他的感覺;另一方面就是當兒童感覺到的時候,我們沒有把詞語同他內在的感覺及時配上對。書中舉的一個例子,當孩子把你的手指塞到他的嘴裏吮吸的時候,你必須用緩和清晰的語調重複說"手指"。

當孩子沒有感覺的時候,我們不斷的強制孩子,教給孩子東西,有的人話還特別多;當孩子處於某種感覺中的時候,我們不但看不到機會,反而打擾他,把他的感覺破壞掉。這樣,兒童內在的觀察和感覺,就在這種強制過程中喪失殆盡。

典典在六個月大的時候,我開始實施了親子閱讀,事實上,那些書是根本吸引不到他的,每次他都坐不到一分鐘,就去抓其它的玩具,如果我強行拉回他再繼續看,那結果就只有一個:憤怒的撕、啃、咬。

7個半月的某一天,我驚奇的發現典典能夠坐一會兒了,他前面擺着玩具、車、方塊積木、和毛絨玩具,而此時他的目光正落在那本精美的繪本上,手裏還不時的翻動着紙張,嘴裏"唸唸有詞",我發現他是那麼的專注,此時此刻我心裏有一絲感動。沒想到孩子在專注做某一件事情的時候是那麼的可愛,(一直以來都很喜歡看他爸專注的工作,那種專注是最能吸引人的)我沒有打擾他,因爲我不確定他在書中看到了什麼,我不知道他在流連什麼,我擔心我這個時候如果廢話一大堆,這個美好的過程就不存在了。

蒙特梭利說過一句話,在孩子操作某種教具、或者進行某種感覺訓練到概念的過程中,要把刺激物隔離開。要把相對性的內容放在一起感知。在相對比中發展出的概念更爲準確、清晰、全面。

的確是這樣的,我記得讓典典認識大卡上的香蕉時,有張卡只畫了一串香蕉,有一張卡上面全部塗了黃色,旁邊有一串香蕉還加了文字和拼音的註釋,在教過幾遍之後,我發現他更容易接受只畫了一串香焦的那張卡。現在看來在教另外一張卡時,殊不知他的注意力是集中在香蕉上了,還是集中在顏色、文字抑或是拼音上了?

蒙特梭利說,授課的最簡單的形式是簡潔、明白、客觀。

如果你不懂的話,不要胡編亂謅。

“簡潔”就是廢話少說。

書中舉了例子:老師教小朋友“三角形”時會說:“你們看,這是個三角形,它有三個角”;“你們看,這是正方形,它有四條邊。”這全是廢話。正確的方法可能僅有一句話,拿起三角形,說:"三角形。"然後用三段式,"哪個是三角形?""這是什麼?""三角形"

提到三段式這個方法,Yes, I very much agree with。事實也證明凡是用三段式方法教給典典的東西,他都會記得比較好。

《愛和自由》中提到:

當兒童對這件事不感興趣時,應該怎麼辦?停止。兒童有沒有錯誤?沒有。絕對不能說“你笨”,也不能暗示孩子。是兒童對這個不感興趣,所以不要譴責他。蒙特梭利要求把握住兩點:一是在這種情況下不要繼續進行;第二不要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犯了錯誤,或是覺得他自己不懂。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等待時機,使兒童在他有興趣時去努力理解

兒童的自信是建立在對自己能力的把握之上的,而不是同別人的比聰明,因爲你永遠不可能比每一個人聰明。

如果說當孩子在專注某一件事情的時候,是不希望被打擾的,這點我做到了。可是我又何嘗沒有“暗示”過典典呢?只不過我的暗示更多的是“表揚和讚賞”,典典在完成一件自認爲完成的很完美的事情後,總是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我知道那是孩子信任我、渴望得到我的認可,每當這個時候,我除了給他擁抱、親吻外加語言上的讚賞、還有就是眼神的“暗示”。我不知道我的這些舉動在典典眼裏看作是什麼,但我知道,至少他快樂,因爲此時他會回報給我一個笑臉或親吻,我陶醉於這種快樂,享受這種快樂。

兒童不願意將自己的東西給別人的話,任何人都沒有暗示、強迫孩子把東西給別人的權力。也不能用誇獎和讚賞來刺激孩子把自己的東西給別人。因爲兒童此時正是感覺自己私有財產的敏感期,強制兒童將自己的東西給別人就意味着教孩子去強行拿別人的東西。

兒童的整個成長期不懂得什麼叫不好,他的一切都順應自己的內部發展,他追求完善是一種自然狀態,不費任何力氣的趨向完善,他們對完善的尋求不是一種犧牲,而是他們的生活本身。

我們所謂創造世界的人,是說對這個社會有推動作用的人,是愉快的人,是自我完善的人。 回顧一下我們的歷史,就會看到在每個時代,都有人爲自己嚮往的理想做點什麼,比如林肯解放黑奴,曼德拉解決種族歧視問題。

如果一個民族,她的人民零至六歲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那麼這個民族的素質就會下降的很快。

一個人的能力並不取決於他讀了多少書,而取決於他的人格的完善,這樣的人在心理上沒有障礙。沒有障礙的人身上有一種力量。這種力量驅使他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件事上,他一心一意要把這件事辦好。

很喜歡的一句話:那就讓兒童完全自由的聽從內心的驅動去做他的事。

“吃”對兒童意味着心智的發展,意味着通過口對事物進行認識,意味着自尊,意味着選擇,意味着意志力的形成。所以吃和玩是兒童兩大主要任務。自主選擇是兒童意識獨立的標誌,這個獨立的出現、嘗試和應用,使孩子非常快樂和興奮。阻礙他嘗試,就像阻止我們看到近在咫尺的世界一樣,儘量讓零至六歲的孩子滿足,他不會超出他需要的東西。

和典典外婆討論到這兒的時候,老人家開話了:他想要什麼都要買給他嗎?那得花多少錢呀?這個問題書中給出的答案是: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決定給孩子買東西的錢數,問題的關鍵在於你是否把選擇的自由交給了孩子。

孫老師的全文大量引用了蒙氏的觀點和理念,書中最後一章提到了蒙氏教育思想適合中國的孩子嗎?我只能說我們需要的是萃取,不能照搬。蒙氏理念故然好,但在中國普遍實行起來實在是難。蒙氏的精髓是要給孩子自由的發展空間,認爲孩子有能力發展好自己,而中國幾千年的教育無一不認爲:知識是傳授給孩子們的。這種教育根深蒂固,不是看看書、上上培訓課就能轉變過來的。

  《愛和自由》的讀後感4

人的品格從兒童期發展而來,蒙特梭利說:“兒童是成人之父。”

是不是有些誇張?蒙特梭利認爲兒童自己在3—6歲間所進行的一系列長期而緩慢的活動構建了自己的品格。人對周圍世界的適應能力在生命的頭6年就開始了,如果頭6年兒童按照內在的指導正常發展,他自然而然就是一個品格完好的人,不用任何人來教育,別人就是打他、罵他、不讓他追求完美,也是不可能的,他就是要追求完美。

人類中那些品格完好、比較堅強、平衡、有魅力、正常的人佔據小部分;違法者、精神病患者也佔小部分;絕大多數人都是不同程度的尚未達到正常程度的人。

真善美的人是人們都熱愛的人。比如貞德、林肯、甘地……傑出的科學家、藝術家、政治家,優秀的工人、教師等。沒有人願意做壞人。大多數的人是傾向於向真善美的方向發展的,也有一部分人則傾向於滑向犯罪的道路。這些人容易受到引誘,他們需要不停的與自己惡的那部分做鬥爭,他生命的能量只能消耗在這上面。

我們所謂創造世界的人,是說對這個社會有推動作用的人,是愉快的人,是自我完善的人。比如林肯解放黑奴,曼德拉解決種族歧視問題。如果兒童能夠得到自然發展,每時每刻都沉浸在自己的內在發展中,那麼他對和自己內心發展無關的外界事物就不感興趣,他會專注於自己內在人格的完善上。

稱職的父母不要讓孩子覺得這個世界上就媽媽最好,剩下的都是危機四伏。正常的孩子應該是,我愛我的媽媽,我依戀他,我離不開她,但我常離開她,能常離開她,我離開她的時候,我依然能發展我自己。

兒童在整個成長期不懂得什麼叫不好,他的一切都順應自己內部的發展,他追求完善是一種自然狀態,不費任何力氣地趨向完善,他們對完善的追求不是種犧牲,而是他們的生活本身。

大多數的成年人的人格上帶有一定的缺陷,完全來自於0到6歲受到了成人的控制,長大成人再用很多時間和精力不斷的自我完善。所以成年人對兒童的教育有時候是適得其反,沒有障礙的人身上有一種力量,這種力量驅使他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件事上,他一心一意要把這件事辦好。

蒙特梭利教育就是取消對兒童的限制,讓兒童完全自由地聽從內心的驅動去做他的事,只要我們能做到這一點,我們的孩子就會發展得非常好。

  《愛和自由》的讀後感5

愛,是包容。他要我們有海納百川的胸懷,包容孩子的一切錯誤與失敗,接納他們所有的創造與破壞。

愛,要不忘初心,學會等待。等待孩子在愛和自由,規則與平等的環境中自我成長、自我蛻變,完成生命的自我創造!

愛,是理解與尊重。正如孫瑞雪在他的《愛和自由》中所說:“我愛孩子們,始終小心翼翼地仰視他們。”她用“仰視”一詞將對孩子的尊重與理解推向至高無上的境界。

愛,是相信。相信我們的孩子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是不可複製的,是有能力成長的,是比我們更強大的!

愛,是平等。我們沒有權利命令與干涉,即便是我們的孩子。從他生命誕生的那一天起他與我們就是平等的,他有獨立的人格與思想,而不是附屬於某個生命。要嘗試着蹲下來感受孩子的世界,不要讓孩子仰視我們,請相信我們的每一個或好或壞的舉動都會在孩子的心靈產生巨大的影響。

“愛是土壤,愛是陽光,愛是兒童成長的一切”,無論你知不知道什麼是愛,它就那樣簡單而又複雜的存在。我沒有更多的財富留給我摯愛的尚尚,我這一生唯一能給予他的只有一樣,那就是愛!

  《愛和自由》的讀後感6

孫瑞雪是中國著名的教育家和兒童心理學家。也是“愛和自由、規則與平等”教育精神的創始人。《愛與自由》就是她幼兒教育的演講錄。

在翻開書的第一頁,有這樣一段話“千萬個父母因此書而改變,他們‘心靈受到震撼,感動而愧疚’,並從中學會真正的愛,真正的教育。千萬個孩子因此書而健康、愉悅地成長,成爲心裏有力量,有強大自我,有創造品質的一代新人!”能讓千萬個父母心靈受到震撼,我不禁想,這本書真的有這麼大魔力嗎?等慢慢開始瞭解、閱讀這本書,我才發現心靈的確受到了撼動。

這本書大多都是圍繞着“愛”而進行的,裏面的實例有很多都是貼近我們中國家庭生活的。也有很多是我們經常出現,卻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的問題。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如果一個孩子成績優秀,家長就會說:“老師,多謝你對我孩子的辛勤培育,他纔會這樣出色。”當我們聽了這樣的話心裏總是美滋滋的,你看這孩子這麼出色是我努力的結果。其實不然,你只是幫助了他,但他真正的心理過程是由他自己完成的,而你給與他最大的幫助是:沒有從根本上打擾過他,卻在關鍵的時刻愛過他、喚醒他,使他找到了內在的感覺,幫助他自己建立了清晰準確的概念。其實,成人還喜歡把孩子的成果歸功於父母,總是喜歡說:“你有今天,可以順利的考上大學都是功勞!”……實際上這是孩子自身的素質。是孩子自己在訓練過程中體驗、經歷而獲得的成功。

  《愛和自由》的讀後感7

愛,是什麼?無數人試圖尋找這個答案,可每個人是心靈對愛的認識都是不同的,所以答案也都是不同的,無法用語言說清,愛是生命的祕密。父母對於孩子的愛那更是世界上最無私最偉大的愛,這種愛更需要的是一種正確的表達方式,讓埋葬在孩子內心深處的種子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自由,又是什麼?人人都在追求自由,可是對“自由”的定義和“愛”是一樣的,是沒有確切答案的。翻看字典,自由是一種免於恐懼、免於奴役、免於傷害和滿足自身慾望、實現自我價值的一種舒適和諧的心理狀態。簡單地說在心理學上,自由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就是人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決定自己的行爲。在我看來自由是人類智慧的根源,自由可以說是人類生存的一種最高境界了,很嚮往自由!在《愛和自由》這本書中,自由可以說是一種尊重。尊重生命原本的樣子,不給孩子過多的束縛,不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要說實話面對孩子,有時候我卻很難把握“自由”和“原則”的尺度,估計這也是困擾很多家長的問題吧?因爲這個尺度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上加難。

譬如,我們班上的妮妮(兩歲兩個月)剛入園時,妮妮的情緒特別不穩定,哭鬧的厲害,只要什麼事情不依着她就躺在地上嚎哭。初入一個新的環境孩子都是安全感十分不足,只會用哭鬧來發泄情緒。爲了使她不哭鬧,情緒可以穩定下來,起初我們採取放鬆措施,上課時妮妮可以不進入教室,只要有老師陪着不讓她受傷她到哪裏都可以。可是很久以後我們發現妮妮在院子裏有老師專門陪玩之後索性吃睡玩都不進教室了,經過討論和反思我們知道,對待很小年齡段的新生我們沒有把握好自由的尺度。自由和界限永遠是相輔相成、不可分離的。

這本書表達了蒙氏教育的核心理念:對孩子的愛和尊重。中國很多父母都喜歡把自己許多的觀念強加給自己的孩子身上,把自己的遺憾和未能實現的夢想都寄託給孩子,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爲自己夢想中的`那一個。孩子揹負着父母深重的寄託,生活的很累很累。真的理解孫老師曾說過的“同情兒童的苦難!”我們凡是應該從孩子的立場爲孩子着想,從容的面對發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一件事情,從而更理解他們的想法,理解是溝通的最直接的橋樑。

書中說到其實教的整個目的就是爲了發展人自身的潛力,“我們總是把掌握某種技能作爲智力發展的標準,實際上技能不重要,六歲之前兒童不用急着學習任何一門技能,他要學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有那種感覺就行了。對此觀點我表示贊同。孩子就像是一張白紙,他們的感覺來源於內部,他不需要大人往紙張上去做好規劃,因爲你給他什麼他就會接受什麼。不要妄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爲“神童”,小小年紀就要求他們會背很多的詩詞歌賦、數學計算等,這樣的孩子雖說知識廣博,但他的心智發展並不好,缺乏洞察力、不會去思考,只會一味的死記硬背,毫無自己的創新性,整個創造思維被你們給抹殺掉了,試問這樣的孩子會有好的發展前景嗎?

“人的成長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心理的成長過程,而不是一個智力的成長是附着在心理成長的”。我認爲在我們生命的過程中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與挑戰,從而走向成熟和優秀再邁向卓越!尤其是剛入園的新孩子,他們需要學會自我調整心態,讓自己慢慢的去適應幼兒園裏的一切,逐漸心智發展的就會很順暢。所以家長也要配合好我們老師的工作,要保證自己的心態正常,孩子纔會不那麼恐惶,俗話說的母子連心,大概也就是這樣的吧。

孩子在幼兒園時,其成長倚靠自我教育,而不是來自成人。成人更多的就是給孩子營造一個積極的充滿愛和自由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讓孩子的潛能得以發揮。在六歲之前,給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並不會一味這些自由而變得毫無組織與紀律,相反,在自由中他們就變得自律與順從。而不是我們一味的壓制和束縛孩子,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膽怯,不知道到底什麼是能做的,就不再有自己的思維,一味的聽從大人的指示,完全的迷失了自我,那麼他的人生也不會是快樂幸福的!

只要給孩子充分的愛,充分的自由,這樣才能激發孩子的內在潛能,促進孩子的心智發展,纔會成爲一個專注、寬容、堅強和完整的人!

  《愛和自由》的讀後感8

這是本文作者孫瑞雪老師特別鍾愛的一首詩,《愛和自由》始終貫穿着愛和自由如何平衡的關係,學會愛孩子、學會放手,給孩子自由,讓孩子按照自己的內心發展,並不是溺愛、縱容、沒有規則,給孩子“愛和自由,規則與平等”的環境,用愛的情感喚醒孩子成長積極性;以自由空間確立孩子創造熱情和自我意識;以規則形成孩子的社會秩序和內在智慧,用平等的關係引導未來社會的和諧和文明。

彤彤出生後,媽媽在家休了一年產假,沒有離開過一天,等要上班時,想孩子肯定受不了一天沒有見到媽媽,沒想到他竟然適應的很好,沒有所謂的分離焦慮症,當時不是很明白,怎麼跟大多數孩子不一樣,是不是晚熟呀,看了此書才明白孩子在愛的環境下成長,安全感一旦建立,就不太會對新環境產生恐懼,這一點在他剛入園時也得到了體現。

很多人都認爲彤彤是個非常有禮貌的孩子,但更是個開不起玩笑的小孩,開始好好的,只要一逗,就翻臉,就會惱,發脾氣,甚至還會哭。但是周圍大多數的孩子都不是這樣的,無論怎樣逗,都笑嘻嘻不在乎。所以經常會有人私下跟媽媽說,這孩子遺傳誰呀,你們兩個性格都挺好的,怎麼他的脾氣這麼大,媽媽也大惑不解。看了這本《愛和自由》後恍然大悟,第五章不同品質的心理和智力中專門講了這種狀況,原因是媽媽對彤彤說到做到,也要求爺爺、奶奶言出必行,欺騙孩子會造成他對你的不信任,彤彤一直在這種環境下長大,自然不經逗。大多數成人跟孩子交往的一貫方式就是逗,但是他們大都不知道青少年“惡作劇”大多是源於兒童時期的“逗”。

彤彤上幼兒園選擇的是蒙氏班,那時媽媽對蒙氏理念還是模模糊糊,選擇是因爲蒙氏班是小班制,孩子少,老師多,孩子可以得到好的照顧。上了幾天後,老師向媽媽反映彤彤是個非常有個性的孩子,隨心所欲、自由自在,人家都在上課,他在玩玩具,人家都在排隊,他站在一旁觀看。還好是蒙氏班,還好老師受過蒙氏教育培訓,雖然老師認爲他自由過度,但是也沒強加干預,漸漸的彤彤就融入到集體生活中來了。看了這本書後,深刻了解了蒙氏教育的精髓,慶幸當初的選擇沒錯。

孩子剛剛出生的時候,每個家長都是以欣賞、讚美的眼光看着獨一無二的寶貝,漸漸長大以後,欣賞、讚美被越來越多的批評、指責、約束所代替。正如作者所說的,要學會從一切如是中將愛剝離出來,孩子才真正可以接收到愛的禮物,我們一生能夠給予孩子的只有一樣,那就是愛。

每翻看一次總能得到新的收穫,好書真的是要不斷翻閱學習的!

  《愛和自由》的讀後感9

對蒙特梭利教育瞭解得不多,暑假裏,翻閱了《愛和自由》,纔對其教育理念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

蒙特梭利說:“兒童只有依靠愛和自由,才能獲得成長的全部能量,以便成爲真正意義上的人。”這讓我想起一個學者的一句話:“以愛的情感激發兒童成長的積極性;以自由的空間確立兒童自我意識的主動性……”

在蒙氏教育,需要孩子們遵循的“規則”特別少,比較主要的三條:第一,不傷害自己;第二,不傷害他人;第三,不傷害環境。孩子們在遵守這三條基本規則的前提下,他們有權利爲自己做決定,他們可以做自己的主人。

每一個生命都不一樣,每一個生命的發展都不一樣。就拿敏感期來說,蒙氏教育講究要在兒童敏感期來臨時,抓住這個敏感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個孩子6歲纔出現數學邏輯的敏感期,但這並不說明他要比5歲就出現數學敏感期孩子笨,只不過他的數學敏感期來的晚而已。一個孩子要畫畫到凌晨,也不要打擾他,因爲他正是處於繪畫的敏感期。他要通過持續、反覆的操作來達到認知和發展的目的。但如果在孩子童年時期沒有足夠的自由來發展他的敏感期,那孩子有可能喪失了這麼一次發展的機會。有可能他終生不再繪畫,終生都不能感受到繪畫的美。

孩子在一個充分自由與愛的環境裏,發展的是心智,認知的是真理,而不是在控制和壓抑下迷失了真正的自我。而迷失了真正的自我,人的一生是不可能幸福的。

  《愛和自由》的讀後感10

之前自己曾經讀過一本《童年的祕密》,《愛和自由》和《童年的祕密》裏的觀念是相同的,包括叔叔和爸爸的例子也源自那本《童年的祕密》。不過因爲是中國人寫的,所以更好懂。

我把看完這本書自己感觸深的地方摘出來談自己的感受。紅色爲摘錄《愛和自由》的文字。排列順序不是原文順序。

因爲人們並不懂教育。搞教育的不懂教育,管教育的更不懂教育也不想懂教育,是人類社會的通玻這個我感觸非常深。這裏要說起《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因爲讀完這本書我經常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所幸自己的記憶力還不錯,多年前的事情一直記憶深刻,這個我想《窗邊的小豆豆》作者東徹柳子也一定是對童年的記憶深刻才能完成這本好書吧。我回憶起童年裏因爲把一羣小朋友領到家裏把媽媽辛苦曬的一罈子柿餅給分發了遭到媽媽的責備;回憶起小學時一位女老師把一盒粉筆努力的向班上一位學習不好的同學砸過去,粉筆四濺的情形;回憶起童年本來美好的夏天晚上怎樣被表叔用鬼故事嚇的不敢回家;太多太多的故事讓我記起不要這樣對待我的孩子。所幸我還屬於下面這段話的前者。

自己有又知道有的人絕少,而自己有又不知道自己有的人太多。

關於這句話我最想說的是好多成人在自己有了孩子的時候,完全忘記了自己的童年,忘記自己童年的故事,忘記自己童年的願望,忘記自己被束縛後慢慢被磨蝕的沒有個性的痛苦!而又繼續把這種痛苦施加的自己的孩子身上!

個性跟創造力是畫等號的。因此人的整個培養過程應該是一個個性的培養過程。有個性的人是指在思維上、在整個生存狀態上跟別人不一樣。

關於個性我的理解是一定不能讓孩子受到束縛,這也就是《愛和自由》這本書裏提到的自由。一定要關注孩子的每個敏感期,要學會尊重孩子。不然的話也就像下面說的一樣,只能是這樣的結果。

我們在成長中的每個敏感期都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和指導,我們甚至沒有在“自己發展”時得到尊重,我們深深的、獨到的思維能力喪失了。

雖然我的父母也愛我們,但是回想這一路的愛,自己還是覺得有缺憾,雖然我也很愛很愛父母,但是我不能說他們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給予我自由的愛,寬容的愛和理解的愛!所以對下面的話我要謹記在心,學會怎樣去愛。

什麼是愛,是一種巨大的寬容和理解,有了愛,即使不懂教育,也能給孩子發展的基本權利,也能使孩子自由,讓孩子經自由走向獨立。

愛是什麼呢?“愛是忍耐,愛是慈祥,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無禮的事,不求己益,不動怒,不圖謀惡事,不以不義爲樂,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自息的等待。”

看完《愛和自由》還有的一個感觸就是關於知識,以及怎麼樣去“教”。首先談談我的認識,我認爲的教應該不是枯燥的教,而是帶着孩子去認識,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大量從生活中學習而不是課堂學習的過程。下面的這一條我就非常認同。

認識事物的過程好比吃飯,經過消化成爲生命的一部分,並自如地運用到現實生活中,這種東西是智力。

而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周圍的環境都是這樣教的。看下面:

普通的“教”的本質了:讓孩子把注意力轉向什麼,然後“教”什麼。但注意力不是感覺,更不是深入的感覺。

這一條我這個媽媽感覺做的還比較好,從來我抱着豆豆很少沉默不語不去關注孩子,即使她很小很小時,我抱出去,看見她在看什麼,或者她可能會看到什麼,我都會把我的注意力變成她的注意力,然後輕輕的告訴她她在看什麼,這個豆豆說話比較早以及現在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願,我覺得應該和她從小跟她說有關係吧。另外看完《窗邊的小豆豆》時我真的非常喜歡書中的巴學園,如果我們的學校都像巴學園那樣給孩子自由多好啊!而不是現在這種“普通的教”。

當一個人在樹林裏散步的時候,他能夠長久的沉思,他能夠浪漫的聯想,在這個時候如果遠處鐘聲傳來的話,那麼他這種感覺會更好的加深,像詩一樣。蒙特梭利說,一個優秀的蒙特梭利教師,她的傑出點就在於,當這個孩子正好在森林裏散步的時候,老師就是那個鐘聲,能夠把這種美好的感覺加深。